Ⅱ勇於創新

《伊索寓言》reference_book_ids":[7340899454553181246,7294567286654897202,7172013603778726925,7229547268817292292,7291888578517273627,7267091336992394303,7280735353575574580,7340897937376939070,7071200584958774280,7267108879106837563,7337158773795998782,7257408037470604300,7291888578844429375,7314195821367397391,7337158776174152766,7340209036974902334,7229547268792126475,6857717464541694989,7312743713740950567,7314195825653976099,7340144862739565630,7345302890535193662,7340209028481436734,6988533058454473736,7314195833950309402,7340144864941575230,733715878451662342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沒有創新就沒有成功

人們為了取得對未知事物的認識,總要設法探索前人沒有過的思維方式,尋找前無古人的辦法去剖析新事物,並且獲得新的認識和方法,從而提高人的認識能力。

現實生活中,運用創新思維,提出的一些新的觀點,逐漸形成種種新的理論,隨後作出的一次次新發明,這些實踐不斷豐富著人類的知識總量,讓人類去認識更多的新事物,為實現人類“幸福樂園”的夢想創造條件。

創造性並不滿足人類已經擁有的知識經驗,它努力探索著客觀世界中尚未被認知的事物的規律,從而為人類的實踐活動開辟新領域、打開新局麵。一旦沒有創新性思維,沒有探索精神,人類的實踐就隻能原地踏步,人類社會也不會再發展和前進,甚至會陷入倒退的局麵。

拿破侖·希爾認為,創造性的思維正是人的長處。人若要有所作為,隻有通過創造才能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體會出人生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創新思維在實踐中的成功應用,不但能給人類帶來無法估量的幸福,並鼓舞著人類用更多的熱情去進行創造,實現更多的人生價值。

談到創新,有人往往望而卻步,認為它隻是極少數人才能辦到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創新有大小之分,並且內容更可以豐富多彩、不受限製,創新活動並不是隻有科學家才能從事的,它已經普及到尋常百姓的生活中去了。目前有很多人都在進行創新活動,不管是生活中、事業上,隨處可見創新思維迸出的火花。人們的理想和目標日新月異,在為這些新事物奮鬥的過程中,就需要有創新的思想。創新無止境,人類的幸福也沒有終點,其實人類的幸福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

拿破侖·希爾是這樣闡述創新和幸福的關係的:創新是一種力量,是幸福的源泉。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則把創新認為是“快樂的生活”。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創新是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幸福是在創新中誕生的。他在《給兒子的信中》曾提到:“生活的樂趣是什麼?我認為,它是寓於與藝術相似的創造性勞動之中,寓於高超的技藝之中的。倘若這個人熱愛自己的事業,那麼他肯定會從他的事業中得到很多美好的事物,而生活偉大也就寓意於此。”種種論點都揭示了創新與幸福的內在聯係,說明了創新是生活幸福的原動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幸福是產生在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實踐中,由於感受到所追求的目標的實現而得到精神的滿足。但是怎樣才能實現這樣的滿足呢?要靠勞動、靠創造。而人們的需要是持續發展和提高的。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了,還有高層次的需要。要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需要,實現人們的幸福追求,必須創新。社會的進步也要靠不斷的創新來實現。

世界上因創新而成功的人不計其數。

伊夫·洛列———法國一位美容品製造師就是靠經營花卉發家的,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他深有感觸地說:“我的今天,多虧了卡內基先生,在他的課上我學會了一個秘訣。在以前我對這個秘訣未能足夠的重視,甚至多次與它擦肩而過。而現在我要說這個秘訣:創新的確是一種美麗的奇跡!”

伊夫·洛列從1960年開始生產美容品,到1985年,他已經在全世界擁有960家分號。

伊夫·洛列的生意興隆,多次摘取了美容品和護膚品的桂冠。他的企業是唯一能夠和法國最大的“勞雷阿爾”化妝品公司相對抗的競爭對手。

一切的成就,他都是悄無聲息取得的,因此在發展初期從未引起同行業競爭者的警覺。

他一切的成功依賴於他所具備的創新精神。1958年,伊夫·洛列從一位年老體衰的女醫師那裏偶然得到了一種專門治療痔瘡的特效藥膏秘方。這個秘方的內容令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依據這個藥方配製,研製出了一種植物香脂,並開始挨家挨戶的上門去推銷這種新型產品。

有一天,洛列忽然靈機一動,為何不在《這兒是巴黎》雜誌上刊登一則介紹自己商品的廣告呢?倘若再在廣告上另附有商品郵購的優惠單,也許會更有成效的促銷產品呢。

洛列的這一大膽嚐試果然讓他獲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就當他的朋友還在為他所付出的巨額廣告投資惴惴不安時,他的產品已在巴黎開始暢銷起來,原本會泥牛入海的廣告費用,與其獲得的利潤相比,顯得輕如鴻毛一樣。

當時,用植物和花卉製造的美容用品在大家看來是毫無前途可言,幾乎沒有人願意在這一領域大量投入資金,而洛列卻反其道而行之,並對此產生了一種奇特的迷戀之情。

1960年,洛列所研製的美容霜開始小批量的生產,他那獨具創新的郵購銷售方式,又再次讓他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在極短的時間內,洛列通過采用各種營銷方式,毫無困難地推銷了多達70多萬瓶的美容用品。

倘若說洛列采用植物製造美容品是一種大膽的嚐試的話,那麼采取郵購的營銷方式則是他的一種創舉。

現在,郵購商品對我們來說已經很熟悉了,但在那個時代,這一方式卻是行不通的。

1969年,洛列創辦了他的第一家工廠,並在巴黎奧斯曼大街上開設商店,開始自產自銷美容用品。

他還對他的每一位職員說:

“我們的每一位女顧客都是皇後,你必須象對待王後那樣對其進行服務。”

為了貫徹這個宗旨,他首創了郵購的營銷方式。公司的郵購業務幾乎占到所有訂單的50%。

郵購的手續也不複雜,顧客隻需將地址填妥就可加入“洛列美容俱樂部”,並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收到樣品,價目表和說明書。

這種銷售方式對那些工作繁忙沒時間逛街購物的女士來說肯定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到現在為止,全球通過郵寄方式從俱樂部訂購產品的婦女已達6億人次。

他的公司每年收到8千餘封函件。在這其中,有的為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議,有的甚至寄來照片和親筆簽名。公司的回複函裏往往也告誡訂購者:美容霜並不是萬能的,有節奏的生活是最不錯的化妝品。這樣一來,顧客和公司便建立了固定的聯係。

公司還把一千萬名女顧客的信息輸入電腦,在她們的生日或重要節日時,公司都要送上些小禮品以示祝賀。

這樣做是有效果的。公司的銷售額年增長率為30%,一年的收入超過了25個億,而且國外的業績超過了國內。

現在,公司的產品已增至400餘種,同時擁有著800萬名忠實的女顧客。

伊夫·洛列終於在付出了他的艱辛和勞苦之後,找到了成功的契機。化妝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稍有不慎,便會被淘汰出局。

伊夫·洛列通過他異於大眾的產品———植物花卉美容品,使化妝品低檔化,大眾化,從而滿足各個不同階層顧客的需要,因此他可以在商場立於不敗之地。

洛列的經曆又驗證了拿破侖·希爾的話:“加果你想迅速致富,那麼請別在人群中擁擠了,去另辟一條捷徑吧!”

美國實業家羅賓·維勒的成功秘訣是“永遠做一個不向現實妥協的叛逆者。”

羅賓·維勒的言行是不一致的。

羅賓以前經營著一家小規模的皮鞋工場,僅有十幾個雇工。

他很清楚自己的工場規模小,要掙到大錢是不容易的。資本少,規模小,人力資源又不夠,無論從哪一方麵都不能和強大的同行相抗衡。

那麼,如何改變這種局麵呢?

羅賓麵前擺著兩條路:

一是提高鞋料的成本,讓自己的產品能在質量上勝人一籌。然而在現在這種狀況下,自己的成本原本就不比別人的低,再提高成本,那麼隻能虧本了。因此,這條路現在根本不可取。

再有就是在款式上下功夫。隻要自己能夠翻出新花樣、新款式,不斷變換、不斷創新,就能夠為自己打開一條新的出路。羅賓認為這個主意很好,並決定走這條道路。

隨後,他立即招集工場的十幾個工人開了個皮鞋款式改革會議,並要求他們各盡所能地設計新款的鞋樣。

羅賓還特設了一個獎勵辦法:一旦設計出的樣式被公司采用者,可得到1000美元的獎勵;若是通過改良被采用的,獎勵500元;就算沒被采用,但別具匠心的仍可獲得100美元。

號召很快地被響應,沒過多久被采納的3款鞋樣便試行生產了,當然這三名設計者也得到了應得的3000美金的獎勵。

第一批生產出的產品,被送往各大城市進行推銷。

顧客都很喜愛這些款式新穎的皮鞋,這些皮鞋在不久的時間內便搶購一空。

兩個星期後,羅賓的工場便收到了2700多份訂單,這使得工人們也加班加點起來。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已在原來的規模上,擴充成18間規模龐大的工場了。

不久,危機又出現了,當皮鞋工場一多起來,做皮鞋的技工便顯得很缺乏了。其他的工場都出重資挽留住自己的工人,就算羅賓提高工資也不容易把工人從其他工場拉過來。沒有工人,工場將難以維持,這是最令羅賓頭疼的事了。他接了不少訂單,但如若在規定的期限內,他交不上貨,那麼他將賠償巨額的違約金。

羅賓為此煞費腦筋。

他召集18家皮鞋工場的工人開了一次會議。他堅信,三個臭皮匠將頂個諸葛亮,眾人協力,定可以把問題解決。

羅賓把沒有工人的難題告知大家,並宣布了那個動腦筋有獎的辦法。

會場陷入了寂靜,人們都在埋頭苦想。

沒過多久,一個不起眼的毛頭小子舉起了右手,在羅賓應允後,他站起來發言:“羅賓先生,沒有工人,我們可以用機器來造皮鞋。”

羅賓還未表態,下麵就有人嘲諷說:“小子,用什麼機器造鞋呀?你能給我們造台這樣的機器嗎?”

那小工聽了,怯生生地坐回了原位。

這時的羅賓卻走到了他的身旁,然後挽著他的手把他拉到了主席台上,朗聲向大家宣布:“諸位,這孩子說得不錯,盡管他還造不出這種機器,但這個想法很關鍵,很有用處。隻要我們沿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問題肯定會很快解決的。”“我們永遠不能安於現狀,不能把思維局限於一定的框架之中,這樣我們才可以持續創新。現在,我宣布這個孩子可獲得500美元獎金。”

過了4個多月,通過大量研究和實驗,羅賓的皮鞋工廠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已經被機器取代了。

羅賓·維勒,這個美國商業界的奇才,就象一盞指路明燈照亮了美國商業界的前途。

創意,是經營者致富的捷徑,企業家之間的競爭總是在這上麵體現出來。

商海茫茫,隻有那些獨具創意有開拓精神的水手才能抵達勝利的彼岸。

實現卓越離不開創新

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則故事:在很久以前,一個年長的醫生駕著馬車來到一個小鎮。他悄悄地走進一家藥店,和一個年輕的店員秘密談著一樁生意。

過了很久,店員跟著醫生走進馬車,帶回一個老式大銅壺,經過一番檢查,他掏出500美金給了這位老大夫,這是他所有的積蓄。

老醫生給店員一張寫了配方的小紙條。至於它的價值到底有多大,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個配方到底能創造多大奇跡,年輕的店員也沒有底。

後來,店員遇到了一位年輕美麗的姑娘,她品嚐了銅壺中的飲料後,居然讚不絕口,再後來,這位姑娘便嫁給了年輕的店員。更有意思的是,他們用那個老醫生留下的配方生產了大量飲料,居然創造了巨大財富。

這種飲料就是當今眾所皆知的可口可樂。這個店員的行為其實就是一種:商業直覺。

皮爾·卡丹第一次展出各式衣服時,人們似乎在參加一次真正的葬禮,紛紛指責他的行為倒行逆施。結果,顧主聯合會把他除名了。不過多年之後,當他再返這個組織時,他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從大學裏直接聘請時裝模特,讓人們直接了解他的服裝,從而確保了他的成功。

1959年,皮爾·卡丹異想天開,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麵的借貸產銷,這一舉動讓他遭到失敗。時裝行會也就是服裝業的保護性組織對他的舉動瞠目結舌,再次將他拋棄。可他在三、四年之後,又一次東山再起,還被這個組織聘去任主席。

就這樣,皮爾·卡丹的產業規模日益擴大,不僅有童裝、男裝、挎包、鞋和帽子,而且還有一些配飾。並且向國外擴張,開始在歐洲、美洲和日本獲得許可。1968年,他又轉向家具設計,後來又沉溺於烹飪,並且成了世界上擁有自己銀行的時裝家。

“卡丹帝國”從服裝起家,30年來他一直位居法國時裝界的先鋒。1983年,他在巴黎舉行了“活的雕塑”的表演,展示了30年來他設計的婦女時裝,盡管歲月已過去了20~30年,可這些時裝仍顯出強大的生命力,沒有使人有落後的感覺。

卡丹在經營時裝業的同時還向別的行業發展。1981年,皮爾·卡丹以150萬美元的價錢從一個英國人手裏買下了馬克西姆餐廳,這一舉動引起了全巴黎的很大震動。這家坐落在巴黎協和廣場的餐廳已有90年的曆史,當時已瀕臨破產,毫無前景可言,很多人對他這一舉動不理解,人們都不相信這位奇才是否真有魔力讓這家餐館東山再起。然而,3年過去後,馬克西姆餐廳竟真的重放異彩。不但恢複了過去的繁榮,而且其影響擴到了整個世界。馬克西姆的分店不僅在紐約、東京安了家,同時在新加坡、裏約熱內盧和北京落了戶,以馬克西姆為商標的各種食品也成為世界各地家庭餐桌上的美味。卡丹終於實現了他的諾言:“執法蘭西兩大文明的牛耳(烹飪、時裝)走向世界。”

皮爾·卡丹的事業在40多年來持續地擴充發展,現在他的企業遍布全球,法國就有17家,全世界110多個國家的540個廠家持有他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在全球他共有840個代理商,有18萬職工在為他生產“卡丹牌”或“馬克西姆牌”產品,全年的營業額為100億法郎,皮爾·卡丹現已躋身法國十大富翁之一。

皮爾·卡丹的時裝敢於突破傳統,以富於時代感,青春氣息而著稱。在1955年,皮爾·卡丹由於創新而被同行逐出巴黎時裝協會———辛迪加,但他並未因此而停滯追求創新的腳步,與此相反,他加速了他事業的發展。他的設計別具匠心,獨樹一幟,從麵料的選用到款式的設計都統領著世界的潮流。60年代末,他設計出一套女式秋季服裝,以樣子新、料子柔、做工精而被巴黎的時髦女郎和年輕太太搶購一空,在巴黎造成了一時的轟動。因為他的設計刻意追求標新立異,所以,在法國時裝界不時刮起了一陣“卡丹革命”的旋風。

銷售上,皮爾·卡丹實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戰略。從高樓大廈到小小的領帶夾都使用他的名字做商標。如時裝、打火機、手表、地毯、框子、汽車、飛機……幾乎所有有形的美化生活的東西都在他以皮爾·卡丹為商標的經營範圍之內。這種營銷方式.使卡丹的各項經營走向了一條全方位。流動式的發展道路。其效果可謂十分卓著。

有關皮爾·卡丹的發展曆程,拿破侖·希爾概括為:

經營需要創新。

經營需要創新,管理更需要創新。

美國的麥考密克公司就曾經曆過幾乎要倒閉的危機。

公司的創始人W·麥考密克是個個性豪爽的經營者,由於他的管理方式慢慢地不適應於時代了,於是公司逐漸地不景氣,最後陷入了困境。

但就在這時,他突然暴病而亡,公司由他的一個外甥C·麥考密克繼位。新的經理一上任,立即果斷采取措施,加薪、縮短工時等等措施。而職工們皆對他的種種舉措表示感謝。所以,公司的士氣大振,上下一致,齊心協力,在一年內就實現了公司的扭虧為盈。

公司的兩位經理采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前者減薪,令員工產生不滿和抵製情緒;而後者加薪,則振奮了職工的士氣,提高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知,創意的好壞,關係著一個公司的命運和前途。要想讓自己的創意擁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從出乎意料的角度出發,才有可能走出局限,暢遊無限的廣闊空間。

過去有間紡織廠生產呢子麵料,但質量出現問題,成品上竟有許多白色小斑點,導致產品積壓,銷售不出去。這時廠裏的設計人員突發奇想,既然如此,倒不如把這些瑕疵變成裝飾。於是他們刻意將小斑點變大,結果一種新產品“雪花飄”呢子便上市了,而且一時還成為了搶手貨。這種經營策略被該廠職工笑稱為“歪打正著”式。

還有日本一家體育用品公司,也曾采取過這種不符合常規的營銷方式。他們聘請一些非專業人員設計鞋子,由於這些人頭腦中沒有條框的限製,能夠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結果一位足球教練——一個十足的設計外行,競設計出當時風扉一時的一種叫“散步鞋”的產品,並且為該公司帶來了巨額的利潤。

以上的兩個例子,皆是運用逆向思維而取得成功的。

它的益處在於,不受常識或常規的束縛,把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充分地展示了出來,從而成為新的創意。逆向思維的妙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意想不到的收獲。

保守隻能使人停滯不前

J·C·彭尼公司即是證明這一真理的典型例子。在那個時候,大眾已日趨信賴信貸消費,並期望能在一家商店買齊所有的需要商品,同時人口也在慢慢地向大城市及其近郊遷移。但,即使是這樣,彭尼公司仍墨守成規,實行現付現買的經營方式,逐漸在競爭對手麵前敗下陣來,直到最後,是一位主管職員冒著被辭職的危險越級上呈了一份批評性的備忘錄,才使得公司如夢方醒,認識到這40年來一貫堅持的路線和方針的弊端。

1902年春季的一個早上,吉姆·彭尼的雜貨店開張了。它坐落於懷俄明州西南角的邊境城鎮內。主人給它取的名字叫“黃金準則”,出處是他父親根據聖經戒律向他提出的一條告誡:“你如何待別人,別人就會如何待你。”開業前,這個年輕人向全鎮發了大量的傳單。開業當天,他的店到了夜時分才打烊,銷售額更是出乎他的意料。就這樣早出晚歸地幹了一年,營業額居然達到兩萬八千多美元。

但在這個小鎮上,彭尼有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其實在他來之前,這裏主要是由一家礦業公司控製著的,它所屬的商店在這裏一直處於壟斷地位,由於那兒的大多數業務是以賒銷或公司給發代金券方式成交的。而彭尼的商店則沒有這兩項任務,他所能提供給大眾的,除了上乘的商品什麼也沒有。彭尼也未曾對店麵進行個性化的包裝,他把所有的商品都擺在櫃台上,這樣顧客既看得見,又摸得著,而且彭尼還實行退貨服務———倘若顧客對買回去的商品不滿意,能夠如數退回,並取回貨款。

彭尼並不滿足於隻開一家店。他考慮到要再多開設一些商店。到1910年,彭尼已將公司名由“黃金準則”改為J·C·彭尼公司。這時他的連鎖商店已擴展到26家之多,分布在西郊的6個區。他依舊保持著過去的老傳統,給顧客貨真價實的商品,以及盡可能低的價格。他仍堅持隻用現金交易的政策,也不對門臉做特別的裝修。如此,雖然商品的價格低,公司卻仍可獲利。彭尼為這些分店所選取的環境也是他成功的一大法寶,它們全被設在一些小城鎮中。因為這裏不象大城市那樣競爭激烈,這就更有利於彭尼公司的迅速發展。他隻用了短短的30年,便把分店擴充到了1500家。

盡管彭尼的公司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並在美國中部深深地紮下了根基,但到了50年代,因為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他公司的內部還是出現了一些小的狀況。

西爾斯公司是個不斷進取,效率高的大型企業的樣板。而此刻的彭尼公司在對比了自己同它的銷售額後,發現自己竟差了一大截。

分析其原因後得知,因為他的合夥人所持的保守態度,導致了彭尼公司在二戰後的20年間沒有新的變化,仍固守著老的傳統,實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生意經;而且沒有根據城市市場的崛起而作出必要的戰略調整或轉移。當然,他過去的一些低價位,供真貨等銷售手段還是很受大眾歡迎的。

長期以來,產品種類的多樣化及更新速度都被耽擱了。直到60年代,他的公司仍隻局限在經營紡織品和服裝上。象家用電器、家具、汽車零件等這樣的領域卻從未涉獵到,而這些早已成為西爾斯、沃德公司的經營範圍的一部分。還有一個問題便是,大多數彭尼商店坐落在一些人口較少的小地方,因此對它的業績也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對舊政策的更新是必不可少的。盡管現在公司的存亡還沒受到威脅,但它的利益顯然有所損失。但要想對這種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狀況進行變更,顯然是要付出巨大而且艱辛的努力。

1957年,彭尼公司的一位總經理助理———威廉·M·巴膝給董事會寫了一份備忘錄。這對公司後來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這份備忘錄在現代企業史上也算是一份意義深遠的報告了。此刻,威廉感到公司已到了非變革不可的地步了。所以,他向董事會遞交了一份備忘錄,對公司的保守、陳舊提出忠告。

進入50年代後,尤其在一些大城市,人們的人均收入已普便提高,所以消費品已不隻是那些隻能滿足生活必需的商品。因此,時髦的商品已變得非常關鍵,而這正是彭尼公司所缺的貨源。

在備忘錄的開始他就設計了一個幾乎完全由電腦控製的係統。原來的彭尼公司以手工操作信貸業務,它需要37個中心來為所有的商店服務,然而現在它使用了IBM計算機,因此隻要建立14個地區性的信貸辦公室便可以了。

到1962年,彭尼的所有分店都提供了消費者信貸業務。1964年,從500多萬個經常收支賬戶中所取得的收入高達6億美元。

正如所期望的那樣,彭尼公司同時還開辟了產品多樣化經營的領域。它邁出的第一步,就是涉及經營高檔的婦女時裝,家具和皮革製品。1962年,它又進一步推出耐用商品。多樣化的經營已真實地走上了正軌。

其他一樣多樣化的經營,如藥房、超級市場等模式,也在建設執行當中。

1968年,彭尼公司準備向海外擴充。

保守的政策被徹底摒棄了,目前的彭尼公司正在蓬勃的姿態昂首向前發展著。

特別在最近的15年裏,彭尼公司更是勢不可擋,已和西爾斯公司相差無幾了。

彭尼公司既高瞻遠矚又鼠目寸光,既富有靈感又耽於盲從,這是人類奮鬥史上的一種異常現象。彭尼公司早年的政策確實是行之有效的。但是鬥轉星移,有些政策已不能再適應新的環境。

彭尼公司中最先抵製變革的部分原因是出自其領導層,公司的大部分領導都是從基層一步步幹出來的。所以領導層多為參與過公司早期發展的同事們。

厄爾·薩姆斯即是典型的一人。他以前是彭尼的職員,而後又為其管理一家商店。1941年,他被提升為總經理,到了1946年他已成為了董事長。

在他之後繼位的是艾伯特·休斯,他曾教過彭尼的兒子拉丁語,但後來他又進入了彭尼的一家分號。接著又在猶他州和佐治亞管理商店。他是1946年被任命為總經理的,直到1958年,他才讓位給巴滕(寫備忘錄的那位)。1961年,巴膝升為董事長,雷·喬丹成為總經理。

所有這些人都是彭尼的老部下,因此都堅持著彭尼的那套老思路。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一個企業一旦缺乏新鮮的血液會產生怎樣消極的影響,特別是它的領導階層。沒有新鮮的思維,甚至沒有外部人員的“破壞性”影響,舊的政策將很可能永遠不會消失,那麼創新將不會實現。

一個企業若要進行改革,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對外界的發展趨勢有所了解,並作出非錯誤的認識。就這點來講,一個負責長期計劃的人員將有助於管理,了解環境,提供其進行變革所需要了解的信息。但隻要時刻對本行業中的經濟形勢保持警覺,那麼對於所有人,經營中的大多數變化都是很明顯的。例如,信貸業務日益普及,早在彭尼公司成立伊始,便有公司實行了這一業務,而彭尼公司的腳步卻慢了很大一步。

那麼,為何身在高位的人就對此視而不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這些人隻是被平常的方法遮住了眼睛,但當發生某種情況令他們感到震動時,他們才會突然醒悟。因此,對環境的變化時刻保持警覺,主動進行變革,這是企業成功的法寶。

彭尼公司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個優秀的組織需要不斷補充新鮮的血液。單純依靠內部自身的循環,很容易令企業停滯不前、毫無生氣。

當然,我們在這裏並不提倡這種觀點———讓大多數重要管理職位都由外人來擔任。這樣做也會影響到下層管理人員的士氣。

但采取一種折中的辦法結果就會相反,即一方麵從機構內部選拔優秀人才擔任公司的領導;另一方麵,從外部吸引一部分有才能的人加入組織,竭盡所能的發揮其特殊的能力和經驗。所以說,隻有這種辦法才是比較切合實際的。

彭尼公司的例子更加充分說明了創新的重要性。

勇於衝破傳統是創新的關鍵

人類的進步缺不了創新,需要新事物來推動。

人類的進步又將人類局限起來,使人類安於現狀,從而阻礙了新生事物,即人類的保守扼殺了新事物的發展。

新事物的誕生必然要在麵臨大自然刁難的同時麵對人類的阻撓。

如何麵對大自然的刁難

這裏說的大自然的刁難,是指大自然中的客觀性因素,即機遇,機遇一晃而過,而且總是可遇而不可求。

因此,創新需要我們要不斷地堅持。

有這樣一則故事:弗蘭克曾對愛因斯坦說,有位科學家堅持研究一些疑難問題,但成效很小,可在這當中他卻發現了許多新問題。愛因斯坦聽後,感歎地說:“我尊敬他,但我不能容忍他是個科學家,他拿出一塊木板,找到最薄的地方,然後鑽上許多孔。”

實際上,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也很常見,他們或是圖名或是謀利,匆匆忙忙地隻知道“鑽孔”,但質量就沒法保證了。既沒有其實用價值,又沒重大的理論突破,實為浪費生命的一種表現。

作為一名科研人員需要有勇敢的大無畏精神。不僅要敢於向迂腐勢力挑戰,還要敢於探索新事物。

沒有抱著打持久戰的可能,就不會有所成就的。曆史上一切重大發明創造的背後,都蘊含著艱苦辛勤的奮鬥曆程。

還有一個例子很有說服性,那就是鐳的發現。

為了研究放射性元素,居裏夫婦百折不撓,數十年堅持不懈地進行著繁重且勞累的活動。他們要做的是從數噸鈾礦殘餘物中提取幾厘克的純鐳的氯化物。而且當時的外界條件也很令人悲觀,用他們同行的話說,那哪是實驗室,簡直就是個馬廄。其簡陋程度可想而知。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且給後人也帶來不少的模範作用。

有誌者事竟成,這話一點不差!

如何麵對人類的責難

“人言可畏”,即說明了人類責難的威力,“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更是將其殺傷力表露無疑。

拿破侖·希爾認為:“麵對別人的責難時,不妨想想帕拉塞爾蘇斯。因為人類對他至少已經爭論了近500年。”

帕拉塞爾蘇斯,1493年誕生在蘇黎世,全名為“受洗的奧尼俄盧斯·菲利普斯·塞俄弗那斯圖斯·朋巴斯圖斯·馮·胡思海恩”,值得一提的是,他為了否定舉世公認的羅馬最偉大的醫學家塞爾蘇斯,給自己取了個十分簡單的名字——帕拉塞爾蘇斯,即“超過塞爾蘇斯”。

與“與世無爭”這一傳統美德相比,帕拉塞爾維斯算是大逆不道了,他好象生下來便是為挑戰這個世界的。他蔑視一切禮教傳統,他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將流行1000多年的教科書扔進火堆。他的主張是摒棄傳統,從實踐中創新。而且在這一領域他也確實作出了很多成就。1552年,帕拉塞爾蘇斯用一種別人沒有嚐試過的方法治愈了著名的新教徒、印刷商約翰·弗洛本尼留斯的腿部感染,把他“從地獄的門口帶了回來”,這使他在整個歐洲名聲大振。巴塞爾市政廳還頂著整個醫學界的壓力,堅持讓他在大學任教授,這樣,才使得他那叛逆的世界觀傳遍世界。

總的來說,帕拉塞爾蘇斯是一個很令人討厭的人,從他的言行到他的生活沒一點能被人們所接受。然而人類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還是需要這些不討人喜歡的人去助一臂之力的。人與人的行為本身並無好壞優劣之分,主要看這個人的行為對社會和曆史是否有推進作用,如果有的話,那便能稱為好行為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帕拉塞爾蘇斯的貢獻是無人可比,極其珍貴的。但現實的社會是,人們對妨礙自己的習慣的人和事物往往予以排擠,即便這個可能或曾給過自己的生活帶來幸福,也不會將其輕易放過。這也正是人類的不幸。但可喜的是仍有一些象帕拉塞爾蘇斯這樣的對生活滿懷激情的人活躍在我們的周圍,這樣才有了我們如此絢爛的今天,我們有理由對他們表示感謝。

帕拉塞爾蘇斯帶給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一切發明發現和創造實際上產生於一種人格,即用畢生的經曆去探索。追求的一種人格,有了這些,人類才能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不斷前進。而那些墨守成規,飽食終生也無濟於事的人,永遠也走不出自己童年的搖籃。

拿破侖·希爾認為,人類需要進步,人類需要創新,創新就要不畏艱難。

出租車誕生於德國斯圖加特,在那裏,哥特裏普·戴姆勒生產了世界上首批汽車,但出租小汽車卻是另一個聰明的斯圖加特人的主意。1896年7月26日,戴姆勒汽車公司收到一個訂單,號碼為1329,要求定做一輛帶計程器的維多利亞汽車。訂單的主人格雷納創立了一個不大的汽車公司,並在1897年將第一輛出租車投入運營。

在斯圖加特,這種新的行業異常受顧客歡迎,出租車很快成為一種地位的象征,但剛起步時,司機的日子很難過,主要是由於馬車夫為保住飯碗而造成的問題。

車馬之間展開了一場競爭,當汽車拋錨時,馬車夫會譏笑道“這個怪模怪樣的臭玩意兒”。被稱為“鐵人古斯塔夫”的哈特曼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為一個馬車夫,他在1928年曾駕著馬車從柏林趕到巴黎以示抗議,但卻沒有成功過,馬車時代終究讓位於汽車時代了。20世紀30年代早些時候,最受歡迎的要數馬力強勁的斯圖加特型。它還可以定做成加長轎車,四門小客車或敞篷小客車。1954年,隨著被稱為“平底船”式的新式W120型係列汽車的相繼問世,180D和190D型很快便在出租車站占據了統治地位。

但他們並沒有減慢更新的速度。到1998年他們已經開始生產帶有E220D柴油機和E290渦輪增壓柴油機的新式E型車。而這車是最新一代出租車的代表。

在2000年初的幾個月裏,奔馳公司已開始推出V型及Vtio型出租車。

不畏艱難地去創新吧!這正是世界所必不可少的。

標新立異才能成功

創新思維的根本———有誌者,事竟成。傳統的思想觀念是創新的頭號勁敵。它會讓你的心靈枯竭,沒有動力,它會阻礙你取得進步,幹擾你進一步的發展。

發展創新思維的方法不少,以下逐條進行介紹:

要樂於接受各種創意

把“不可能”、“辦不到”、“沒有用”這些思想全都丟掉吧!

拿破侖·希爾曾這樣告知一個在保險業中表現優秀的人:“你不要把自己裝得精明幹練,切記,你是保險業中最好的一塊海綿。你要盡你所能去汲取所有良好的創意。”

要有實驗精神

廢除舊的例行事物,去嚐試新的書籍。新的朋友及新的戲院,或是走條不同過去的上班路線等等。

倘若你從事的是銷售工作,那麼試著培養一下你對生產、會計等方麵的興趣。這樣你的能力會大有擴展,好為你以後所能擔當的重大責任做好準備。

要主動前進,而不是被動後退

成功的人都愛問:“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拿破侖·希爾曾教過一位從商僅四年的女學生,她在四年內開了四家五金店,而初創業時,她的資金隻有3500美元。

在她的第五家新店開業時,拿破侖跑去向她祝賀,並向她這麼偉大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那女孩回答:“我確實下了很多功夫。但單靠早起與加班是不夠的,我的成功主要來依賴我的?每周改良計劃。其實這也沒什麼,它隻是幫我每過一周,便把工作做得更好罷了。“每周一晚上,我都要花4小時檢視一遍我寫下的各種構想,並考慮怎樣將其應用在業務上。”

她還繼續陳述了使她最初三個店鋪成功的小小創新行動,如:改變商品的陳列方式;實施“信用計劃”,使顧客得以延期付款等等,這樣做的結果是令她的店在淡季仍能夠賺到很多的錢。“請不要懷疑我,我的?每周改良計劃?真的有效。並且,我還悟到有關成功的生意經,我想這是每一個商人都應該知道的。”“那是什麼呢?”“那就是:你起先懂多少並不關鍵。關鍵的是你開張後學到什麼,及怎樣應用。”

要明白進步本身就是一種收獲

成功的人都會不斷為自己和別人設定較高的標準,不斷尋求增進效率的各種方法,以低成本獲得高回報。

“最大的成功”往往是保留給具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態度的人。

通用電器公司就是一直使用這一口號來激勵員工,即進步本身就是公司的一項最關鍵的產品。

你是否也考慮一下將進步也納入你的一項產品呢?以下的練習或許有助於你。

每日工作前,花10分鍾想:“我今天怎樣才能把工作做好呢?”“我如何能使工作做得更有效率呢?”

這項練習雖然簡單,但很有效果。你的心理態度決定著你的能力。你認為你能做多少你就能做多少。你若真不懷疑自己能做的更多,你就能創造出更多的東西。

要迎合消費者的喜好

成功的公司都會投大筆資金,來研究消費者的心理需要,詢問關於產品的質量、包裝等方麵的意見。

你的耳朵會輸入大量資料給你,然後通過你的大腦將之轉化為創造力。我們盡管不能從這樣的提問中學到什麼,但它卻給我們的創造帶來源泉。

拿破侖·希爾研究出:一個人身份、地位越高就越擅長“鼓勵別人說話”的藝術;反之,則反而滔滔不絕,口無遮攔。

大人物懂得“聽”別人說話;小人物則喜歡“搶”人家的話。

下麵給你推薦這樣一個練習:在你決定各種決策之前,所需的“原料”都是從別人那裏借鑒或“偷”來的。當然別奢望有現成的結果送到門前,別人的想法隻是一條導火線,但是你的創造力隻有靠你自己發揮出來。

把握投資良機

有一個油漆製造公司的會計,告訴希爾他的一項很成功的投機生意。“過去我對房間沒興趣,”他陳述道,“但忽然有一日,在一個朋友家的聚會中,我認識了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他談了一些20年後會發生的問題,並對那時的經濟作了很詳盡的預測和分析。“他的話很令我震驚,因為他說到我心眼裏了。“於是,我開始研究?怎樣根據這個去賺錢。開始我在離市22裏處買下一塊荒地。接著在那裏種了好多樹,我要讓顧客明白,幾年後這裏將會翠綠一片。最後我又把這塊地分成10份銷售。現在我已在這上麵賺到了錢,並得到了好處。“現在想想那個聚會,如果沒有它,便不會有現在的我了。”

想辦法增加外快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方法能夠激發你的創意,如下的兩個方法就很好。

一是你要加入和你本行有關的一個團體,定期參加一些聚會,進行一些交流,彼此多交換意見。也許你就會在某日的聚會中忽然得到一個靈感。

二是要參加一個你本行以外的團體。要知道,這樣會對你有更大的激勵效果。

創意是很不堅強的,倘若不好好維護,就會被消極的思想所取代。因此要保持有好創意,克服消極的思想是極為關鍵的,請你利用下麵三個方法來管理和發展自己的創意。

首先,不要讓創意平白飛掉,要隨時記下來。

你每天都會有許多新點子,別讓它們由於你沒有及時記錄而白白跑掉,以至錯失了你思想的精華。

第二,定期複習你的創意。

把創意裝訂成冊,放入櫃子,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打開翻看一下。如此,你的創意才有可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第三,繼續培養及完善你的創意。

要增加創意的深度和廣度,從各種角度去研究與之相關聯的問題。

等到時機成熟時,我們就能夠將其用於生活。工作或者是將來,這樣它就能夠讓你的現狀得以改善。

相異的工作環境中的人,在獲得靈感之後,將會有相異的表達形式,但最關鍵的一點是要盡量設法將靈感明確,具體地表現出來。因為如果將靈感付諸具體形式之後,裏麵的漏洞才會顯現出來,要進行修改也就顯得容易的多了。

將靈感具體地表現出來還不夠,最重要的是還要將其推銷出去,不管你推銷的對象是誰。總而言之,你所表現出的具體化的靈感一定要有利於你推銷,不然,你將白費力氣。

另外,還要注意的一點是,要把你的創意用最容易接受、容易推銷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有時它會成為你事情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下麵有一個例子就說明了這一點。

有兩個推銷員,分屬兩個不同的保險公司,他們都想拉拿破侖·希爾入保。他們都找了拿破侖·希爾本人洽談過,而且都留下了本公司的計劃書給他。然而其中一個推銷員隻是將他所知道的一些問題隨便地寫了寫,“文字”表達很口語化,而且其內容是納稅方麵,備用條款方麵,社會安全方麵以及關於保險的電腦程序細節,這些東西讓拿破侖·希爾莫名其妙,不甚明白,最後,隻好用“不需要”回絕了他。

第二個推銷員,則很重視表達的形式,他將全部的建議事項用圖表說明,清晰、明白,結果拿破侖·希爾最終選擇了他。

第四,每一個靈感都是新構想。

在1947年2月,柏立得公司的總經理蘭德為女兒照相回來後,女兒問他什麼時候能夠見到照片,女兒的語氣透著一種焦急與渴望。這一點給了蘭德一個很大的啟發,他想:為何我們要等上好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的時間才能看到照片呢?

倘若照片能夠當場就洗出來不是很好嗎?倘若這種想法能夠得以實現的話,那麼將是照相曆史上的一次革命。然而,要實現它就必須克服一項困難:就是要在一兩分鍾內,倘若想在照相機裏把底片衝洗好的話,就必須適應0℃到11℃的氣溫,用幹燥的方法去衝洗底片。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蘭德迅速投入到了研究工作。

他的工作速度令人瞠目結舌,他竟然在短短六個月之內,就把基本的問題給解決了。

很多人對此都無法置信,連蘭德自己也無法解釋他的發明過程。但他說他相信人與動物的基本不同,就在於人的創造能力。創造能力是人類早就具有了的能力,隻是至今還沒有完全弄明白這一點罷了。

他還說:“當我快要找到一個問題的答案時,最關鍵的是,一心一意工作一段長時間。在這個時候,一種本能的反應似乎就出現了。當你的潛意識裏容納了這麼多可變的因素,你不能允許被打斷。一旦你被打斷了,你也許要花上一年的時間才能重建這60個小時打下的基礎。”

蘭德隻有幾位助手,他們幾乎都畢業於史密斯學院,而且他們都沒有受過正規的科學訓練,然而他們都很聰明。在他的助手當中,有一個名叫密蘿·摩絲的,她是普林斯頓一位數學教授的女兒,是專門研究60秒照相術的,她後來成為柏立得黑白底片研究部門的主任。她在軟片方麵有很多不可忽視的貢獻。

他們公司對60秒照相術的配料及技術進行了嚴格的保密,在調製配方時,隻在藥瓶上寫出代號。

在1947年,60秒相機成功生產出來,接下來便是怎樣將其以最快速度推向市場。

為此,蘭德及其助手請來了哈佛大學商業學院的市場專家來研討推銷政策。

經過他們的商討之後,他們最終決定使用一般的銷售方式。接著,他們又請來了具有很高聲望的推銷員何拉·布茨。

何拉·布茨對蘭德的照相機很感興趣,一開始就投入了巨大的熱情狅他具有很高的銷售才華,為柏立得打響了名氣。並在1948年加入了拍立得公司,成為它的副董事長之一。

他在波士頓沒有花什麼廣告費,也沒有利用任何推銷組織就將照相機賣了出去。

布茨與推銷部主任羅勃曼在所有名大城市選一家大型的百貨公司,限定其用30天將蘭德照相機作為專賣時間,在各個大百貨公司推銷的條件是百貨公司要在報紙上大做廣告,柏立得隻是從旁協助。

蘭德照相機首次上市是在1948年11月26日,在波士頓的一家大百貨公司,一上市便出現了搶購一空的局麵,最後甚至連沒有零件的展覽品也被賣了出去。

自此柏立得開始大量的生產。在邁阿密,布茨用的是個別開生麵的推銷方法。他將相機賣給了來邁阿密度假的有錢人,這些人大多數來自美國各地,等他們度假回去之後,無疑就成了蘭德相機的宣傳員。

他們還雇用許多妙齡少女與救生員,讓他們在泳池或海灘附近,使用蘭德照相機照相,並將照片馬上送給了來此旅遊的遊客。在幾個星期之後,蘭德相機在邁阿密被搶購一空。

推銷活動象一陣狂風席卷了全國的各個城市,柏立得公司在1949年創下了高達668萬美元的銷售額,其中500萬元來自新相機和軟片。

蘭德還想再開發出一種更加輕便的照相機,使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部;使每一個擁有它的人,一天至少照一張相,不論是做什麼,在什麼地方,都會照上一張。等到那時,必定會帶動軟片的銷售,其銷售額將會是現在的兩倍。到目前為止,蘭德想要設計出來的口袋型的相機還未問世,然而他們卻一直在研究小體積相機。

蘭德預測說,柏立得公司的規模將會日益壯大,其規模將會比今天至少大5倍或者是10倍。

以上這個例子,正是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每一個靈感是新構想,抓住它,你就能成功。

第五,不要輕易放過偶然的現象。

我們經常會獲得一些偶然的發現。說是偶然,其實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當人們對一種新事物不甚認識,在與其不斷地打交道時,就會有一些出乎意料的東西出現。

對待這些偶然出現的東西,我們不要輕易放棄,而要努力探究其本來原因。

因為這些偶然的事情,不符合常理,屬於一個新體係,所以它就成為一個獨立存在的東西,能夠成為研究的一個新領域,攻克了它,就有可能又為科學的寶庫積累一筆財富。1820年哥本哈根的奧斯特發現了電和磁的聯係。這一發現純屬偶然。當時,他發現通過電流的導線周圍磁針,會受到力的作用而偏轉,進而說明了電流能夠產生磁場,於是他開始把電和磁結合起來。

明可夫斯基為了研究胰的消化功能,為狗作了胰切除術。狗的尿引來了許多花蠅,這引起了明可夫斯基很強的好奇心,他對尿進行了化驗,發現尿中有糖,於是揭示了胰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

海底下儲藏著豐富的石油這一發現也具有偶然性。

20世紀初,美國墨西哥灣的海麵上忽然出現了一種稀奇的現象———在海水上漂著一層油花,這就是海底的石油。很快,就在墨西哥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更具有傳奇性的是天然放射性的發現。1895年,倫琴將陰極射線放電管附近放了一包密封在黑紙裏的、未曾顯影的照相底片。當他將底片拿出顯影時,底片已經走光了。這時倘若是一個漫不經心的人,肯定不會在意這個情況,大不了說:“這次走光了,下次注意些。”然而,倫琴卻是一個非常細心認真的人,對於這個出人意料的現象,倫琴進行了努力的思索。他想,這一定是有某種射線作用的結果,但由於不知道這種射線是哪種?所以他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X射線,並認為:X射線是從管中有黃綠色磷光的一端產生出來的。

彭加勒由此推出:所有發出強烈磷光的物體都能發射X射線。為了證明彭加勒的推想是不是正確,1896年,法國貝克勒作了一個實驗,他將硫酸鉀鈾(一種能在太陽光下發磷光的物質)和底片放在一個暗箱裏。在幾天之後,他發現放在暗箱裏的硫酸鉀鈾同樣能夠對底片起作用。硫酸鉀鈾在暗箱裏是不會發磷光的,由此推出彭加勒的假設是不正確的,也由此得出一個結論:X射線與磷光毫無關係。

之後,又經過許多的實驗證明:X射線原來是硫酸鉀鈾中的一種元素鈾放射出來的。

後來,居裏夫人從含鈾的瀝青礦物殘渣中提煉出了放射性很強的鐳。倘若沒有彭加勒的不正確猜想,就沒有貝克勒想到證明這一錯誤的論斷的想法,可以用來證明發磷光的物質很多,若不是恰巧選中含磷鈾的硫酸鉀鈾,那麼原子的發現就也許要被推遲幾年了。

在1942年的英德戰爭中,英國普遍建立了雷達觀察站,用來觀察入侵的敵機。然而雷達信號卻經常無故被幹擾,特別是在早晨。

後來,一位美國工程師卡爾·詹斯基在檢查電話通訊時,發現這個通過大西洋的電話通訊的信號,受到了電幹擾,還發現存在一種特殊的弱噪聲。於是,這引起了人們對它的研究與探討,最後發現了影響雷達信號的幹擾因素來自太陽,由於太陽能夠發揮寬頻帶的電磁波,不僅太陽是這樣,星雲間也能夠發射。並且探知影響大西洋電話通訊的靜電幹擾就是來自於距離地球兩萬六千光年的銀河係中心。這最終為今天的射電天文學奠定了基礎。

上述這個發現過程說明,偶然發現的探索則也許會得出重大的科學成果。

青黴素的發明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928年英國聖瑪利學院的細菌學講師弗來明,正在研究毒性很大的葡萄球菌時,突然發現葡萄菌全部不見了。後來經過仔細地查證,他發現後來是有別的黴菌掉到裏麵去了。引起葡萄球菌不見的正是青黴素。這一發現,導致了藥物青黴素的發明以及其他一些抗菌素的出現。

這成為醫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

以上種種事實都說明,任何一種重大的發現都是需要花費一定功夫的,但這之前一定要注意觀察,更重要的是要留心,不然一項重大的科學發明也許就會與你擦肩而過。

無論是科學工作者還是非科學工作者一定要善於發現,而且還要善於總結已經作出的發現。高度的科學敏感性來自於辛勤的勞動,苦心的鑽研。隻有肯下功夫的人,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第六,千萬別小看自己無意中的主意。機遇+實力=成功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機遇來臨了,就要抓住它,不然成功就將會與你失之交臂。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小事,它們也許會觸發我們的靈感,進而為我們創造成功的機會。

安全刀片大王吉利的成功正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吉利在未發明刀片之前,是一家瓶蓋公司的推銷員。20年來,他一直都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將省下來的錢全用在發明研究中。但是20年過去了,他依舊一事無成。

在1985年,吉利到保斯頓市去出差,提前一天買了火車票。第二天,他起床遲了一會兒,匆忙洗漱,然後刮胡子。旅店的服務員急忙跑進來:“先生,還有5分鍾,火車就開了!”吉利一聽,太緊張以至手開始哆嗦,不小心將嘴巴刮傷了。

這件事讓吉利開始思考,“若發明一種不容易傷皮膚的刀子該多好啊,那一定會大受歡迎。”

於是他開始著手這項研究。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以後,吉利終於發明了安全刀片,到目前這種安全刀片我們仍在使用。吉利也因此成為了世界安全刀片大王。

在美國佛羅裏達州有一個叫津蒲曼的窮畫家。他的畫具非常簡單,隻有一隻削得已經很短的鉛筆。

有一天,津蒲曼正在畫畫,要修改時,找不到橡皮,他費了很大的勁才找到,但鉛筆卻又不知放哪兒了。他又開始找鉛筆,找到之後,為防止再發生此類情況,他幹脆把橡皮係在了鉛筆的尾端。但沒一會兒,橡皮就掉了。

最後,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用一小塊薄鐵片,將橡皮與鉛筆包在了一起。果然,用這個方法非常管用,為津蒲曼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他為這項小發明申請了專利,並賣給了一家鉛筆公司,並因此獲得了55萬美元,從此他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

有時自己一個不小心的失誤也可能會為你帶來成功的機遇。

尊本伯特是一個藥劑師,住在大西洋城。他苦心研究出了一種用來治療頭痛、頭暈的糖漿。他將配方配好之後,吩咐他的幫手用水將其衝化,最後製成糖漿。

有一次,他的幫手因粗心,將蘇打水當作了白開水倒入了配方中,沒想到,一倒進去,“糖漿”就開始冒出氣泡來。這下可把幫手嚇壞了,他很害怕這會被老板知道,於是他想把它喝下去,他先喝了一小口,試著嚐了嚐,味道感覺很好,他接著又連續喝了幾口,越喝越覺得味道不錯。於是,可口可樂便從此誕生了,且一推出,其銷量就驚人,成為聞名於世界的暢銷飲料。它的發明正是源於一種偶然的發現。

偶爾,機會也會自己找上門來。

豪富鴻池是日本大阪的十大財閥之一,但他開始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商販。

有一天,鴻池與他的傭人發生了爭執。傭人隨手抓起了一把火爐灰揚起,大部分落入了濁酒桶裏。那時日本酒都是濁的,還沒有象今天所喝的清酒。

第二天,鴻池發現,在酒桶的底部有一層沉澱物,上麵的酒卻非常的清澈,這一現象令他驚訝不已。他試著嚐了一口,味道也很不錯。後來,他對此現象作了反複的研究與論證,發現石灰有過濾濁酒的作用。

有了這一發現之後,鴻池製成了酒精,這就為他成為後來的大富翁創造了機遇。這還要感謝那位與他爭吵的傭人呢!但最重要的是鴻池並沒有放過那一特殊的現象,最終的成功還是得益於他的不懈的研究!

這樣的例子還很不少,輪滑鞋的發明也是其中一個例子:

紮克,住在紐約,是當地的一名公務員,整日無所事事。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滑冰。

冬天,在紐約到處都可以結冰。隻要他一有空,就要到戶外去滑冰,他對此有一種瘋狂的愛好。但是一到夏天,他就無法滑了,因此他感到很無聊。

在紐約有室內冰場,但是這需要花錢才能夠進入,對滑冰有如此嗜好的紮克來說,一兩次的滑冰根本無法滿足他,然而作為一個公務員,收入又極其有限,不能經常去,所以隻好呆在家裏,那種碌碌無為的感覺是很不好受的。

有一天,他突然產生了一種想法:“若在鞋子底下安裝輪子,就可以代替冰鞋了。那隻要普通的平坦的路就能夠當作冰場了。”

於是,在準備了幾個月之後,他與朋友一起合作開了一家製造roller-skat的小工廠。令他難以置信的是,產品剛一投放市場,就受到人們的歡迎,並逐漸擴大銷售領域,最終被全世界人們所接受,並成為十分暢銷的商品。不出一段時間,他就成為了百萬富翁。

以上種種事實證明,機遇對於一個成功者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但機遇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它是隻垂青那些勤於思考的人,善於觀察的人。否則,有千千萬萬的人都刮胡子、用鉛筆,但發明安全刀片,帶橡皮頭鉛筆的人卻隻有一個。

對生活多加留意吧,下一個成功者可能就是你!

創新能夠創造奇跡

首先,讓我們弄懂“創造性思考”的含義。很多人都把“創造性的思考”想象成電或小兒麻痹症疫苗的發現,或者是小說創作,或是彩色電視機的發明。當然,這些都是創新的產物。然而,創新並不是某些行業特有的,也不是具有超常智慧的人才具備的。

那麼,究竟什麼是創新呢?

一個低收入的家庭製定出一項計劃,能讓孩子進入一流的大學讀書。這就是創新。

一個家庭想辦法將附近髒亂的街道變成鄰近最美的地方。這也是創新。

想方法簡化資料的保存,或向“沒有希望”的顧客推銷,或者讓孩子去做有建設性的活動,或讓員工能夠真心熱愛他們的工作,或阻止一場口角的發生,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這些都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並且是很實際的創新實例。

什麼叫創新?《伊索寓言》裏的一個小故事提供給我們一個形象而又生動的解釋:一個暴風雨的日子裏,有一個窮人到富人家行乞。

“滾開!”仆人對窮人說,“不要來打攪我們。”

窮人說:“隻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大爐上把我的衣服烤幹就行了。”仆人認為這不需要花費他們什麼,就讓他進去了。

這個可憐的窮人,這時請求廚娘給他一口小鍋,這樣他就能夠“煮點石頭湯喝”。

“石頭湯?”廚娘說,“我想看看你如何樣用石頭做成湯。”於是她便同意了。窮人於是便到路上找了一些石頭洗淨後放在鍋裏煮。

“可是,你總得放些鹽進去吧。”廚娘說,她給了他一些鹽,後來又給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後,又把能夠收拾到的所有的碎肉末都放進了湯裏。

當然,您也許已經猜到,這個可憐的窮人最後把石頭從鍋裏撈出來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

倘若這個可憐的窮人對仆人說:“行行好吧!請給我一鍋肉湯喝吧。”結果又會如何呢?所以,伊索在故事的結尾處總結道:“堅持下去,隻要方法沒有錯誤,你就不會失敗。”

創新並不需要天才。創新隻在於找出新的改進方法。

任何事情成功的原因,在於能夠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辦法。所以,我們要來看看,怎樣發展、加強創造性的思考。

培養創造性思考的關鍵在於要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成。隻有這種信念,才能使你的大腦運轉,去尋求做好這種事情的方法。

拿破侖·希爾曾問PMA成功之道訓練班上的學員:

“你們有多少人覺得我們能夠在三十年內廢除所有的監獄?”

學員們顯出很困惑,有的懷疑自己沒聽正確。一陣沉默後,拿破侖·希爾又重複道:“你們有多少人覺得我們可以在三十年內廢除所有的監獄?”

在確信拿破侖·希爾並不是在開玩笑以後,立刻有人站起來反駁:“你的意思是要把那些殺人犯、搶劫犯以及強奸犯全部釋放出來嗎?你知道那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那樣我們就別想安寧了。無論如何,一定不能廢除監獄。”

大家開始七嘴八舌議論開了:“社會秩序將會被破壞掉。”“這些人的壞坯子是與生俱來的。”“倘若可能的話,還要設更多的監獄呢!”“難道你就沒看到今天報紙上報道的謀殺案嗎?”

還有人提出必須要有監獄,這樣警察和獄卒才能有工作做。

拿破侖·希爾接著又說:“你們說了很多不能廢除監獄的理由。現在,我們來試著不懷疑可以廢除監獄。倘若可能的話,我們應該怎樣著手呢?”

大家有點勉強地把它當成實驗,沉靜了一會兒,才有人猶豫地說:“我們可以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動中心來減少犯罪。”

就這樣,這些10分鍾前還持反對意見的人,開始熱心地參與了。

“首先要消滅貧窮,大部分的犯罪都起源於低收入的階層。”“要能辨認、疏導有犯罪傾向的人。”“借助手術方法來治療某些罪犯。”總共提出了78種大膽的構想。

這個實驗的結論是:當你認為某些事不可能做到的時候,你大腦就會為你打出各種做不到的理由。然而,當你相信———真正地相信,某一件事情確實可以辦到,你的大腦就會幫助你找出能夠做到的各種辦法。

用創新思維引導成功之路

與常規性思維相比較,創新思維具有它自己的特點,主要是:

獨創性

創新思維的特色是創新,它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維的方式、方法上和思維的結論上,獨具慧眼,能夠提出新的創見,作出新發現,實現新突破,具有開拓性和獨創性。然而常規思維是在遵循現存思路和方法時進行的一種思維,重複前人、常人過去已經進行的思維過程,思維的結論屬於現成的知識範圍。人的思維要解決的是實踐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常規性的思維解決的是重複出現的問題和情況。

隻要平時注意觀察,就能夠發現我們周圍的人分兩種類型:一是直接接受現有的知識和觀念,這種人總是思想保守、安於現狀。他們對生活無熱情更談不上創新。與此相反,另一種人他們注意觀察和研究新事物,勇於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這種人常不滿足現狀,敢於向疑難問題挑戰,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後一種人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靈活機動性

創新思維不局限於某個固定的程式和方法,它是獨立的思維框架,並且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靈活多變的思維活動,並伴隨著“想象”、“直覺”、“靈感”等非規範性的思維活動。所以,它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隨機性,它會由於時間地點等因素的不同而變化。常規性思維是按照一定的思路進行的思維活動,這種思維缺乏靈活性。

風險性

創新性思維的核心是創新突破,而不是過去的再重複。它是沒有前車之鑒的,沒有任何成功的經驗能夠套用的。它是在沒有任何思維痕跡的路線上去實現的。

因此,創造性思維不能讓每次結果都保證成功,有時它可能會毫無成效,甚至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這就是它的風險性。但無論結果怎樣,它都具有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意義。因為就算它的結果不成功,也向後人提供了少走彎路的教訓。常規性思維似乎很“穩妥”,但它存在著根本的缺陷,那便是不能幫助人們提供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