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管理者,在談話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在開口說話前,務必深思熟慮,注意措辭的嚴謹性、合理性,而不要想到哪兒說哪兒,信口開河。否則,管理者的話就難以讓大家信服。
西漢初年,劉邦戰勝了項羽,平定了天下。在論功行賞時,他想當然地認為蕭何的功勞最大,但又沒有充分的理由證明自己的觀點。當他宣布封蕭何為侯、封給蕭何的地最多時,群臣們馬上表示不服,私下議論紛紛,他們說:“平陽侯曹參功勞才是最大的,他屢立戰功,身受70處傷,而且率兵攻城略地,屢戰屢勝。”
一時間劉邦顯得有些尷尬,但他還是想把蕭何放在首位,就在氣氛尷尬之際,關內侯鄂君及時站了出來,幫劉邦說明了蕭何的功勞何在,最後使群臣心服口服,這才給劉邦留了麵子。
盡管劉邦最後順利把蕭何排在功勞榜的首位,但劉邦在論功之前,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說蕭何功勞最大,這種貿然的言行還是不夠明智的。這就啟示管理者們,在說話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想說服大家就要找到有力的論據,而不要等到眾人不服時,才頓時慌了手腳。
不要信口開河,而要深思熟慮,這就意味著管理者不要輕易跟下屬下保證。比如,對下屬的加薪要求、休假請求等,不要信口開河地答應,而要學會深思熟慮。否則,一旦失信於下屬,就會失去下屬的忠心支持,這對管理者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管理者應對所說的每一句話負責,要做到一言九鼎,才能樹立公信力,才能贏得下屬的心。如果說話不經大腦,信口開河,又隨意反悔,那麼隻會把下屬對你的信任踐踏在腳下,最後讓你失去管理者應有的威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