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reference_book_ids":[7204765965706333245,734911612589388904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不要對敵人心存報複
許多年以前的一個晚上,我外出旅行時經過黃石國家公園。一位森林管理員騎在馬上,和我們這群興奮的遊客談起熊的故事。他說:“有一種大灰熊也許能擊倒除了水牛和另一種黑熊以外的其他所有動物。但是有一天晚上,我卻發現一隻小動物——隻有一隻,能夠讓大灰熊和它在燈光下一起共食。那是一隻臭鼬!大灰熊知道自己的巨掌一下就可以把這隻臭鼬打昏,可是它為什麼不那樣做呢?因為它從經驗裏學到,那樣做很不劃算。”
我同樣也懂得這個道理。我在孩童時,曾在密蘇裏的農莊上抓過四隻腳的臭鼬;成年之後,在紐約街頭也經常碰到一些像臭鼬一樣的卻長著兩隻腳的人。從許多不幸的經驗中我發現,無論招惹哪一種臭鼬,都是不劃算的。
當我們恨自己的仇人時,實際上等於給了他們製勝的力量。這種力量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睡眠、我們的胃口、我們的血壓、我們的健康和我們的快樂。如果仇人們知道他們是如何令我們擔心,令我們苦惱,令我們一心想報複的話,他們一定會興高采烈地跳起舞來。我們心中的怨懟不僅無法傷害到他們,反而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像地獄一般。
“如果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不要理會他們,更不要想著試圖報複。一旦你與他扯平了,你就會傷害自己,比傷害那家夥更多……”你猜這是誰說的?聽起來仿佛是一個偉大的理想主義者所說的,其實不然,這段話最初出現在一份由米爾瓦基警察局發出的通告上。
報複心是怎麼傷害我們的呢?傷害的地方可多了。根據《生活》雜誌的一篇文章,報複甚至會有損人的健康狀況:高血壓患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憤慨。長期憤怒,高血壓和心髒病就會隨之而來。
現在你應該懂得了,耶穌所說的“愛你的仇人”,不僅僅是一種道德上的訓誡,而且是在宣揚一種20世紀的醫學原理。當他說“原諒70個七次”的時候,他是在告訴我們如何避免高血壓、心髒病、胃潰瘍和其他種種疾病。
一個朋友心髒病突發,醫生命令他躺在床上,並告誡他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能動氣。懂得一點兒醫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心髒衰弱的人,發脾氣可能會送命。幾年前,在華盛頓州的史潑坎城,就曾經有一名飯館老板因過度生氣而猝死。我手邊有一封華盛頓州史潑坎城警察局局長傑瑞·史瓦脫寫的信,他在信上說:“68歲的威廉·坎伯開了一家小餐館,因為廚子用茶杯盛咖啡而感到非常生氣,他抓起一把左輪槍去追那個廚子,結果因為心髒病發作倒地而亡,死時手裏還緊緊抓著那把槍。驗屍官的報告顯示,他是因為憤怒引起心髒病發作而死的。”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女人,她們的臉上常常因為過多的怨恨而滿是皺紋,因為悔恨而扭曲,表情僵硬。無論如何美容,都比不上讓她們的心中充滿寬容、溫柔和愛。
怨恨甚至可能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享受。
如果仇人們知道怨恨會搞得我們筋疲力盡,使我們疲憊而緊張不安,使我們外表受到傷害,使我們得心髒病,甚至可能致我們於死地,他們難道不會拍手稱快嗎?
哪怕我們無法愛我們的仇人,但至少應該學會愛我們自己,要使仇人無法控製我們的快樂、我們的健康和我們的外表。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不要因你的敵人而燃起一把怒火,最終卻燒傷了你自己。”
舉例來說,我桌上正放著一封來自瑞典烏普薩拉的喬治·羅納先生的來信。幾年來他在維也納從事律師工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回到瑞典。他身無分文,急需找到一份工作。他能說寫好幾種語言,所以想找個進出口公司擔任文書工作。大多數公司都回信說,因為戰爭的緣故,他們目前不需要這種服務,但他們會保留他的資料等等。倒是有一個人這樣回信給羅納:“你對我公司的想像完全是錯誤的。你實在很愚蠢。我一點都不需要文書。即使我真的需要,我也不會雇用你,你連瑞典文字都寫不好,你的信中錯誤百出。”
羅納收到這封信時,氣得暴跳如雷。這個瑞典人居然敢說他不懂瑞典話!他自己呢?他的回信才是錯誤百出呢。於是羅納寫了一封足夠氣死對方的信。不過他停下來想了一下,對自己說:“等等,我怎麼知道他不對呢?我學過瑞典文,但它並非我的母語。也許我犯了錯,我自己都不知道。真是這樣的話,我應該再加強學習才能找到工作。這個人可能還幫了我一個忙,雖然他本意並非如此。他表達得雖然糟糕,倒不能抵消我欠他的人情。我決定寫一封信感謝他。”
羅納把他寫好的信揉掉,另外寫了一封:“你根本不需要文書員,還不厭其煩地回信給我,真是難得了。我對貴公司沒有做出正確判斷,實在很抱歉。我寫那封信是因為我在查詢中發現,你是這一行業的領袖。我當時不知道我的信犯了文法上的錯誤,我很抱歉並感到慚愧。我會再努力學好瑞典文,減少錯誤。我要謝謝你幫助我成長。”
幾天後,羅納又收到回信,對方請他去辦公室見麵。羅納如約前往,並得到了工作。羅納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自己找到了方法:“以柔和驅退憤怒。”
我們可能無法神聖到去愛敵人的地步,但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與快樂,最好能原諒他們並忘記他們,這樣才是明智之舉。
我有一次問艾森豪威爾將軍的兒子,他父親是否曾懷恨任何人。他回答:“沒有,我父親從不浪費一分鍾去想那些他不喜歡的人。”
有一句老話說,不能生氣的人是傻瓜,不會生氣的人才是智者。
前紐約市長威廉·蓋倫就以此作為他從政的原則。他曾遭槍擊,險些致命。當他躺在病床上掙紮求生時,他還說:“每晚睡前,我必原諒所有的人與事。”這聽起來太理想化,太天真了吧?那就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思想吧,他在《悲觀論》中把生命比喻為痛苦的旅程,然而在絕望的深淵中他仍說:“如果可能,任何人都不應心懷仇恨。”
我有一次請教巴洛克——他曾任美國六任總統顧問,包括威爾遜、哈丁、柯立芝、胡佛、羅斯福以及杜魯門——當他遭遇政敵攻擊時,有沒有受到困擾?“沒有任何人能侮辱我或困擾我,”他回答說:“我不允許他們這麼做。”
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人能侮辱我們或困擾我們——除非我們自己允許。
棍棒、石頭可以打斷我的骨頭。
但語言休想動我分毫。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總是景仰那些不懷恨仇敵的人。我常到加拿大的一個國家公園,欣賞美洲西部最壯麗的山景,這座山是為了紀念英國護士愛迪絲·康威爾於1915年10月12日在德軍陣營中殉難而命名的。她的罪名是什麼?就因為她在比利時家中收留與照顧了一些受傷的法軍與英軍士兵,並協助他們逃往荷蘭。在即將行刑的那天早上,軍中的英國牧師到她被監禁的布魯塞爾軍營看望她,康威爾喃喃說道:“我現在才明白,光有愛國情操是不夠的。我不應該對任何人懷恨或怨懟。”四年後,她的遺體被送往英國,並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內舉辦了一個紀念儀式。我曾在倫敦住過一年,常到康威爾的雕像前,讀著她不朽的話語:“我現在才明白,光有愛國情操是不夠的,我不應該對任何人懷恨或怨懟。”
一個原諒和忘記錯對自己的人的有效方法,就是讓自己去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理想中的事情,這樣一來,我們所碰到的侮辱和敵意就顯得無關緊要了。我們不會有精力去計較理想之外的事。舉例來說,在1918年,密西西比州鬆樹林裏發生了一場極富戲劇性的事情。差點兒引發了一次火刑。勞倫斯·瓊斯——一個黑人講師,差點兒被燒死。幾年前,我曾去看過勞倫斯·瓊斯創建的一所學校,還發表了一次演說。我要講的故事發生在很早以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眾的情感極易衝動,密西西比州中部流傳著一種謠言,說德國人正在唆使黑人起來叛變。有人控告勞倫斯·瓊斯激起族人的叛變。一大群白人在教堂的外麵聽見勞倫斯·瓊斯對聽眾大聲地喊道:“生命,就是一場搏鬥!每個黑人都應該穿上自己的盔甲,以戰鬥來求生存和發展。”
“戰鬥”、“盔甲”,這些足夠作為證據了。一些年輕人趁黑夜衝了出去,糾集了一大群人,回到教堂裏來,將傳教士緊緊捆住,拖到一英裏外的荒野裏,將他吊在一大堆幹柴上麵,並且點燃了火柴,準備燒死他。這時,其中有一個人說話了:“在燒死他以前,讓這個多嘴多舌的人說說話。”
勞倫斯·瓊斯站在柴堆上,脖子上套著繩圈,為自己的生命和理想發表了一番演說。他於1907年畢業於愛荷華大學,以純良的性格、博學多才及音樂方麵的天賦贏得了所有老師和學生的喜愛。畢業後,他拒絕了一家酒店留給他的職位,拒絕了一個有錢人願意資助他繼續學習音樂的計劃——因為他懷有更崇高的理想。當他讀完布克爾·華盛頓的傳記時,他就已決心獻身於教育事業,去教育那些因貧窮而無法接受教育的黑人孩子。於是,他回到貧瘠的南方——密西西比州傑克鎮以南25英裏的一個小地方,將自己的手表當了一塊六毛五分錢,在樹林裏用樹樁當桌子,開始了他的露天學校。
勞倫斯·瓊斯告訴那些憤怒的想要燒死他的人們,自己所作的種種努力——教育那些沒有上過學的男孩和女孩,訓練他們做好農夫、機匠、廚子、家庭主婦。他還談到許多白人曾經協助他建立這所學校——送給他土地、木材、豬、牛和錢。
後來有人問起勞倫斯·瓊斯,還恨不恨那些想吊死和燒死他的人。他回答說,自己太忙了,有太多的理想需要實現,根本沒有時間去恨別人——他將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一些超過他能力的偉大的事業上了。“我根本沒有時間去和別人吵架,”他說,“也沒有時間後悔。沒有任何人能強迫我低下到會恨他的地步。”
事件發生的當時,瓊斯的態度十分誠懇,令人感動。整個過程中,他沒有絲毫的哀求,隻希望別人能了解自己的理想。暴民們開始軟化了。最後,人群中有—個曾經參加過南北戰爭的老兵說:“我相信他說的是真話,我認得那些他提起的白人,他是在做一件好事,我們弄錯了,我們應該幫助他而不是吊死他。”說完,老兵摘下自己的帽子,在人群中傳來傳去,在這些準備把這位教育家燒死的人群裏,募集到52塊4毛錢,交給了瓊斯。
依匹克特修斯在1900百年前曾經說過,我們種因就會得果。無論如何,命運總會讓我們為自己的過錯付出代價。“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懂得這一點的人不會跟任何人生氣,不會和人爭吵,不會辱罵他人,責怪他人,觸犯他人,怨恨他人。”
縱觀美國曆史,可以說沒有任何人受到的責難、怨恨和陷害比林肯多。可根據曆史記載,林肯從來不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判他人。如果有什麼任務需要完成,他會想到自己的對手一樣能做得好。他知人善用,那些曾經羞辱過他,對他大為不敬的人,如果適合某一位置,林肯會不計前嫌任用他,如同委派自己的朋友去做一樣……他從來沒有因為某人是自己的敵人,或者是自己不喜歡的人而解除他人的職務。事實上,許多被林肯委任居於高位的人,都曾批評或羞辱過他——如麥克裏蘭、愛德華·史丹頓和蔡斯……但林肯相信“沒有人會因為他做了什麼而被歌頌,也不會因為他做了什麼或沒有做什麼而被罷免。因為人們都受環境條件、教育程度和生活習慣甚至遺傳的影響,使他們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將來也永遠是這個樣子。”艾比克坦德早就警告過:“每個人終歸會為他所犯的過失付出相應的代價。了解這一點,任何人都不會令你憤怒,你也不會和他們爭鬥,更不會謾罵、斥責、報複他們。”
我仿佛聽到我父親多年來每個夜晚念誦《聖經》的聲音:“愛你的仇人,善待以你為敵的人;為詛咒你的人祝福,為欺淩你的人祈禱。”
塑造快樂的人生第二條要則:
不要報複你的敵人,以避免帶給你自己最大的傷害。也不要為你不喜歡的人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