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指望別人的回報
我最近碰到一個義憤填膺的人,有人告訴我,隻要你碰到他,15分鍾內就一定會談起那件事。果然如此。令他氣憤的事發生在11個月前,可是他還是一提起來就生氣。他不發泄完就根本不能談別的事。他給34位員工發了10000美元聖誕節獎金——每人差不多300美元——可是沒有一個人謝謝他。他抱怨說:“我很遺憾,我居然發給他們獎金。”
一位聖人說過:“一個憤怒的人,渾身都是毒。”我衷心同情麵前這位渾身是毒的人。他已60歲了。據人壽保險公司統計,我們還能活著的平均年頭是當前年齡與80歲之間差數的2/3。這位仁兄——如果他夠幸運——大概還可活十四五年。可是他卻浪費了有限的餘生中的將近一整年,為過去的事憤恨不平。我實在同情他。
除了憤恨與自憐,他本可以自問為什麼人家不感激他的。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待遇太低、工時太長,或是員工認為聖誕獎金是他們應得的一部分?也許他自己就是個挑剔又不知感謝的人,以致別人不敢也不想去感謝他?或許大家覺得反正大部分利潤都要繳稅,不如當成獎金?!
當然也不排除,也可能員工真的過於自私、卑鄙、沒有禮貌。也許是這樣,也許是那樣。我也不會比你更了解整個狀況。不過,我倒是知道英國約翰遜博士說過:“感恩是極有教養的產物,你不可能從一般人身上得到。”
我要談的重點是:他指望別人感恩乃是換了一個一般性的錯誤,他實在不了解人性。
如果你救了一個人的性命,你會期望他感恩嗎?你可能會!可是,看看塞繆爾·萊博維茨的遭遇就知道這是一種奢望了,在他當法官前曾是位有名的刑事律師,曾使78個罪犯免上電椅。你猜猜看其中有多少人曾登門道謝,或至少寄個聖誕卡來?我想你猜對了——一個都沒有。
耶穌基督曾用一個下午使十個癱子起立行走——但是有幾個人回來感謝他呢?隻有一位。耶穌基督環顧門徒問道:“其他九位呢?”他們全跑了,謝也不謝就跑得無影無蹤!讓我來問問大家:像你我這樣平凡的人給了人一點小恩惠,憑什麼就希望得到比耶穌更多的感恩?如果跟錢有關,那就更沒指望啦!查爾斯·斯瓦布告訴我,他曾幫助過一位銀行出納,這位銀行出納挪用銀行基金去做股票而造成虧損,斯瓦布幫他補足金額以免吃上官司,這位出納員是否感謝他呢?是感謝他,但隻是一陣子,後來他還跟這位救過他的人作對呢——就是這位曾經救他脫離牢獄之災的人。
你如果送給你親戚100萬美元,他應該會感謝你吧?安德魯·卡內基就資助過他的親戚,不過如果安德魯·卡內基重新活過來,一定會很震驚地發現這位親戚正在詛咒他呢!為什麼呢?因為卡內基遺留了3億多美元的慈善基金——但他隻繼承了100萬美元。
人世間的事就是這樣。人性就是人性——你也不用指望會有所改變。何不幹脆接受呢?我們應該像一位最有智慧的羅馬帝王大流士一樣。他有一天在日記中寫道:
“我今天會碰到多言的人、自私的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忘恩負義的人。我也不會驚訝或困擾,因為我還想像不出一個沒有這些人存在的世界。”
他說的不是很有道理嗎?我們天天抱怨別人不會知恩圖報,到底該怪誰?這是人性——還是我們忽略了人性?不要再指望別人感恩了。如果我們偶爾得到別人的感激,就應感到一陣驚喜。如果沒有,也不至於難過。
忘記感謝乃是人的天性。如果我們一直期望別人感恩,多半隻是自尋煩惱。
我認識一位住在紐約的婦人,一天到晚抱怨自己孤獨。沒有一個親戚願意接近她——這也不全怪他們。你去看望她,她會花幾個鍾頭喋喋不休地告訴你,她侄兒小的時候,她是怎麼照顧他們的。他們得了麻疹、腮腺炎、百日咳,都是她照看的,他們跟她住了許多年。她還資助一位侄子讀完商業學校,直到她結婚前,他們都住在她家。
這些侄子回來看望過她嗎?噢!有的!有時候!完全是出於義務。可是他們都怕回去看她,因為想到要坐幾個小時聽那些老調,無休無止的埋怨與自憐永遠在等著他們。當這位婦人發現威逼利誘也沒法叫她的侄子們回來看她後,她就隻剩下最後一個絕招了——心髒病發作。
這心髒病是裝出來的嗎?當然不是,醫生也說她的心髒相當神經質,常常心悸。可是醫生也束手無策,因為她的問題是情緒性的。
這位婦人看重的是關愛與注意,但是我以為她要的是“感恩”,可惜她大概永遠也得不到感激或敬愛了,盡管她認為這是應得的,她要求別人給她這些。
有多少人都像她一樣,因為別人都忘恩負義,因為孤獨,因為被人疏忽而生病。他們渴望被愛,但是在這世上真正能得到愛的唯一方式,就是不索求,而且還要有不求回報的付出。這聽起來好像太不實際、太理想化了?其實不然!這是追求幸福的最好一種方法。我親眼見到我家中發生的情況就是如此。我的父母樂於助人,我們很窮——老是窘於欠債,雖然窮成那樣,我父母每年總是能擠出一點錢寄到孤兒院去。他們從來沒有去拜訪過那家孤兒院,可能除了收到回信外,也從來沒有人感謝過他們,不過他們已得到了報償,因為他們享受了幫助這些無助小孩的喜樂,並不希冀任何回報。
在離家外出工作後,每年聖誕節,我總會寄張支票給父母,請他們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可是他們總也不買。當我回家過聖誕時,父親告訴我,他們買了煤、日用品送給城裏一個有很多小孩的貧苦婦人。施與而不求回報的快樂是他們所能得到的最大快樂。
我深信我父親已符合亞裏士多德所謂的得享快樂的理想人了。亞裏士多德說:“理想人會享受助人的快樂。”
要追求真正的快樂,就必須拋棄別人會不會感恩的念頭,隻享受付出的快樂。
為人父母者一向怨恨子女不知感恩。即使莎劇主人翁李爾王也不禁喊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痛噬人心。”
可是如果我們不教育他們,為人子女者怎麼會知道感恩呢?忘恩本是人的天性,它像隨地生長的雜草。感恩則有如玫瑰,需要細心栽培及愛心的滋潤。
如果子女們不知感恩,應該怪誰?也許該怪的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從來不教導他們向別人表示感謝,怎麼能期望他們來謝我們?
我曾認識一個住在芝加哥的人,常常對人抱怨自己的兩個繼子不知感恩。其抱怨倒也不是完全沒有理由。他娶了一個寡婦,那個女人要他四處借錢,以供養她的兩個兒子讀大學。他在一個紙盒廠做工,一個星期才賺不到40塊錢,得買食物、衣服、燃料,得付房租,還得還債。就這樣他像一個苦力一樣辛辛苦苦幹了四年,卻從來沒有抱怨一句。
有沒有人感謝他呢?沒有,太太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兩個寶貝繼子也是如此認為。他們從來也不覺得自己欠繼父什麼,甚至於連謝謝也不願意說。
能怪誰呢?怪孩子們嗎?不錯。可是更該怪的是做母親的。在她看來,根本不應該在兩個年輕人身上增加過多的“負疚感”。她不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一開始就欠人家什麼”,因此從來沒有想到要說“你們的繼父真是個好人,幫你們讀完了大學”,而是采取相反的態度:“這是他起碼應該做的。”
她以為這樣做會對她的兩個兒子的成長有好處,可實際上,這等於是讓自己的孩子在走上人生道路的開端,產生全世界都欠自己的一種危險的觀念。這是一種危險的觀念,後來她這兩個兒子其中的一個想向老板“借一點兒錢”,結果進了監獄。
因此,我們必須牢記,孩子的行為完全是由父母造成的。再舉一例:我的姨媽就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孩子會對她“感恩”。小時候,我記得姨媽把自己母親接到家裏來,同時也照顧自己的婆婆。現在閉上眼睛,我依然清楚地記得兩位老太太坐在姨媽農莊壁爐前的情景。她們會不會給姨媽增添麻煩呢?當然會。可是你在她的一言一行中絲毫看不出煩惱。對兩位老太太,她順從她們,寵她們,讓她們非常舒服地度過晚年。除了兩位老人家,姨媽還必須照顧六個孩子。但她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這麼做有什麼特別,也不期望因把兩位老太太接到家裏而贏得他人的讚美。在她心目中,這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也是自己分內的事,而且是自己喜歡做的事。
現在的姨媽怎麼樣呢?在她守寡20多年後,五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組織了五個小家庭,大家爭著要跟媽媽住在一起。孩子們都非常敬佩她,無論如何都不願意離開她。這是感恩嗎?不是,這是愛——純粹的愛。這些孩子在自己童年時,就深受愛的熏陶,現在情況反過來了,他們能付出愛心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了。
因此請記住:要培養出知恩圖報的孩子,就要自己先身體力行。要注意我們的一言一行;要記住不要在孩子們麵前蔑視別人曾經給我們的好處。永遠不要說:“看看蘇表妹送給我們的聖誕禮物,這些桌布,都是她自己鉤的,沒花她一毛錢。”這種話也許不過是順口說說,可孩子們卻可能聽進心裏去。
避免為別人不知感激而難過和憂慮,下麵是規則的第三條:
一、不要因為別人忘恩負義而不快樂,要認識到這不過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
二、讓我們記住找到快樂的唯一方法,就是施恩勿望回報,隻為施予的快樂而施予。
三、讓我們記住感恩是“教化”的結果。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知道感激,我們就要教導他們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