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詞語,跟“熵增”一樣值得我們好好吃透,叫內卷化。第一次聽到這個詞語是在一篇分析清朝經濟的文章中,討論清朝為什麼沒有發生工業革命。學者們針對清朝沒有發生革命的現象,提出了內卷化的概念。
清朝為什麼沒有發生工業革命,以及內卷化到底是什麼概念?——清朝人口太多,人力成本非常低,所以,不管人們做什麼,都不需要改進技術,通過增加人力就可以解決。比如在清朝的時候,生產絲綢和瓷器有利可圖,作坊的所有者如果需要擴大再生產,隻要多招一些手工業者就行了。如果同樣的事情在英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由於人力太貴,作坊主想擴大生產,增加一百個人的花費還不如搞一台機器來解決節省成本的問題。於是英國人開始研究改進機器。清朝的時候,因為作坊主不研究開發機器,就不會有工業來吸收多餘的人口——工業化時代人口才是資源,在工業時代之前的農業社會,人口往往是累贅,因為農業社會對過剩人力的吸收能力極弱,過剩的人力進一步導致人力成本低,於是形成惡性循環。清朝在這種惡性循環的邏輯之下進入了一個循環向下的通道。如果沒有外界打破自身的循環,很難突破手工業和農業的“結界”,就像一麵無形的玻璃似的,擋在清朝的前邊。所謂內卷化,指一種社會(文化模式)某一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之後,這種形式便停滯不前,難以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從而把自我鎖死在低水平狀態上,周而複始地循環。
我認為內卷化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現象,一方麵它有極高的價值,因為它能解釋我們心中的很多困惑,而不是用一句簡單的“中國人的思維有問題”去解釋現象。
“思維有問題”是非常“萬金油”的解釋,這種解釋方法能解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有的國家窮?我們可以套用一句,說他們國家人的思維有問題。為什麼中東總打仗?我們套用一句,也是他們的思維有問題。其實,喜歡用這個邏輯的人思維才有問題。另外,把內卷化的邏輯延伸下,就能發現我們身邊到處都是這樣的現象。比如,一個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很早就輟學,然後進入社會當小工,他隻有體力可以出賣,閑暇時間也被遊戲和抖音擠占了。他想學習點新東西,基本不大可能得到周圍人的支持,而且他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學習,這就是一種“低層次循環”,日複一日,人生越混越掉坑裏了。再如,一個京滬的白領,天天早上出門,晚上很晚到家,天天都在忙,但是他過了一些年才發現,他以前所得到的升職加薪,本質都是教育和年齡的紅利,等到黃金年齡一過,如果沒有升到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上,絕大部分人迅速進入下行通道,似乎越努力掉得越深。
一旦進入真正的內卷化的陷阱,如何解決呢?
首先,解決內卷化陷阱的問題就是注入外界的資源。
我們複盤下,為什麼後來我國從農業社會的內卷化邏輯中擺脫出來了呢?
我認為有下麵幾個核心因素,一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初代領導人的帶領下,我國被深層次改變了一遍,加快基礎建設、推廣平等意識、婦女解放、全民識字……在全民的努力下,社會的軟、硬件方麵都有了初步的奠基,這算作自身的努力。
其次是蘇聯的援助,在蘇聯的支持下,我們獲得了很多技術。中國初步有了工業化的能力,不僅埋藏在我國地底的財富被開發了出來,而且各種各樣的物質也被加工成了有價值的產品。
後來,我國加入WTO之後,出現了像大海一樣的市場,前期的工業準備具備了更高的價值——我們的工廠和設備可以生產、升級、再生產,越來越多的農民轉型成為工人,越來越多的人收入多起來,慢慢地形成了巨大的內需,內需又可以拉動經濟。
一開始我國的工廠生產一些低端的產品,慢慢地生產出越來越精細的東西,將來會像韓國、日本一樣引領科技進步。當然了,生產的廣度上也有了突破,黃橋鎮農民們生產的小提琴幹掉了日本同行,市場份額達到了世界的一半,而且生產的不是低端產品,很多是中高端的。桐廬被稱作“中國民營快遞之鄉”,中國快遞行業著名的“三通一達”全部發源於此。這一切簡直恍若隔世。
一個人要解決內卷化的陷阱難題,是需要外力來幫助的,即需要外界拉一把,也就是我們民間說的貴人。所謂的貴人,其實是比你高出一個段位的人,你的問題在他那裏不算什麼問題,他可以把你從底層拉上去,當你有能力形成正反饋,你就能在高層次進行良性循環了。如果你能力差一些,也有可能是鎖死在了一個稍微高一些的層次,但是一定會比之前強一些。
多年以前我從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那裏學到了一句話:“小孩靠教育,年輕人靠勤奮,中年人靠運氣。”是的,教育其實是很多人的“貴人”,知識本身就是上帝,可以幫助很多人提高很多層次。
從某種層麵上看,如果一個人真的很勤奮,教育對他是非常平等的。現在你能夠在網上看到耶魯大學的心理學課程,並且這些內容還是翻譯過來的。令人氣憤的是,到現在還有糊塗的人問看書和教育有什麼用。如果你真的接受了正兒八經的教育,就不會問這麼無知的問題了。高考其實是教育這個上帝對你的一次救贖,把你往上拉幾個階層。
很多人認為猶太人智慧是因為他們的基因(血統),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如果嚴格地討論血統,原始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同一個血統,都是中東閃米特人後裔。你如果堅持認為猶太人種族智商高,你得順便相信阿拉伯人也智商高。因此,準確地說,猶太人這個概念更多的應該是一種文化概念,而不是血統概念。也就是說,信仰猶太教,並且母係跟原有的猶太人有血緣關係的,就是猶太人。
不過猶太人的成就,是和地理位置有著很大關係的,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猶太人裏成就高的,往往名字中帶有“斯坦”和“伯格”,基本上都是大德意誌地區的猶太人,也就是現在的德國和奧地利那一帶的猶太人,而其他支係的,普遍成就比較低,比如東歐的那些猶太人就沒有很大的作為。對於這種現象,這些年有一個非常可信的解釋:猶太人高成就,其實和德國最早開始搞義務教育是分不開的,他們吃了大德意誌地區的教育紅利。
解決內卷化陷阱的問題就是注入外界的資源。對一個人而言,教育是一個人的貴人,是解決一個人內卷化陷阱問題的最好的外界資源。
其次是多試錯會帶來運氣。
中年人靠運氣這件事不好理解,我最近慢慢有點體悟。首先,幾乎所有有成就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最關鍵的一步,都是靠運氣走出去的。對一個人而言,勤奮和智力學識都是基礎,能不能實現躍遷,主要靠運氣。但是有成就的人是不會跟你說的,因為說了也沒用,畢竟運氣沒法複製,也沒法學習。生在巴菲特他們家你已經成功了一半,巴菲特把這種現象稱為“卵巢彩票”。
我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雖然說不上有巨大的影響力,但還是小有成績的:當前我的微博接近一百萬粉絲,微信公眾號在文化類排行第二十二名。
有時候我自己覺得難以置信。在李子暘老師推我的微博之前,盡管我寫了很久,也沒多少人關注,閱讀量基本為零。我的微博能夠火爆起來,最初靠的是鉛筆社的李子暘老師推了幾次,有了一批關注的小夥伴,然後才慢慢成長起來,跳躍到一個正反饋循環裏。
有的讀者谘詢我,怎樣才能把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做起來?很簡單,你先寫起來,然後具備好運氣的基礎——被人推薦。
運氣既然這麼重要,具體怎麼操作呢?其實沒有特別的辦法,你要多嚐試不同的事情,才能獲得更多的運氣。如果你每天按時搬磚,其餘時間玩抖音,你也很難獲得運氣。
以前一個很厲害的人說,在能承受的範圍內多嚐試,多去麵對不確定性。你隻有買了彩票才會中獎,你隻有去尋寶才有可能碰到寶。比如年輕的時候,不要怕苦,去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多嚐試,畢竟一線城市變化多、機會多。運氣和變化是一對孿生兄弟。這就跟進化似的,進化始於自身的基因突變和環境的變化,所以不要太害怕變化,也不要太害怕不確定性。
如果你做的每件事確定性都很強,當你在學校的時候,你是個好學生,當你畢業以後你是個好員工。是的,你很少冒險,人生按部就班,那麼結果你就會成為徹底的無神論者,因為拜佛不拜佛對你獲得的結果沒什麼差別。
如果你做高冒險性質的事情,對運氣的要求就要高很多。比如一個人以打魚為生,需要出海,或者從事高危行業,每天睡著不知道能不能醒來,時刻充滿了風險,這樣他就慢慢對不確定性充滿畏懼,很容易變得迷信。
某次出海拜了媽祖順利歸來,下一次沒拜差點死在海裏,很容易讓人覺得有“超越個人的能力”,以後每次都去拜,哪次拜了還是碰上風浪,很容易讓人反思是不是上次不夠虔誠。
很多特別富裕的人喜歡看風水、算命什麼的,因為他們經常從不確定性中受益,想持續維持這種狀態,幾乎無法避免掉進迷信這個坑裏。
很多處於高段位的人也都不是特別明白自己怎麼混到這一步的,而很多貧苦的人對自己的人生缺乏控製感,所以這兩個群體往往不可避免地迷信。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每一分錢是怎麼來的,你想迷信也迷信不起來。
說這個不是想讓大家去迷信,我隻是想嚐試解釋下運氣到底怎麼運轉的,並且正確看待運氣這種事物。運氣就是基於不確定性產生的,一般來說,你坐在家裏什麼也沒幹,好運很難會從天而降。
我們正常人在進化上有一些缺陷,比如本能地恐懼變化和不確定性,因為在漫長的原始社會,隨意溜達很容易被老虎吃掉,我們都是不愛亂溜達的人的後代。我們也總是很容易悲觀、泄氣,沒法長時間保持樂觀,這也好理解,因為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好奇心太強,看見毛茸茸的豹紋繩狀物就想摸一下,那麼這種人基本上就被淘汰了,剩下的人都本能地對不認識的東西充滿疑懼。而且本能地對短期沒效果的東西充滿反感,沒法在一個領域熬死競爭對手,也就沒法在多條戰線上同時進攻。所以,基於以上的緣故,絕大部分人容易掉入內卷化的陷阱而難以爬出來。隻有清醒地認識到內卷化的陷阱之後,你才能先於別人爬出來。
誰是塔勒布?
塔勒布是暢銷書《黑天鵝》的作者,是個非常有思想的人。他的書和文章我已經看了十來年了,筆記我也記了很多頁。不過,《黑天鵝》翻譯得不夠好,有些人看一會兒就崩潰。
所有讀者在亞馬遜的kindle對每本書的評分大家都是能夠看到的,塔勒布的《黑天鵝》評分非常低。有人就問:是不是塔勒布被一些人嚴重高估了?——他的書在亞馬遜低估,很大原因是翻譯水平有問題造成的。
我認為塔勒布的作品非常有價值,認真地學習下他的作品,是能夠讓人受益的。我們把塔勒布的理論拿出來看看,是能看懂很多東西的:
有種理論認為,人類吃蔬菜有利於身體健康僅僅是因為蔬菜可以給大家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是我們飲食營養的關鍵因素。蔬菜有利益身體健康的主要原因是:蔬菜是有毒的。
蔬菜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了防止兔子吃它,都紛紛進化出來了一定的毒素,爭取讓兔子吃了鬧肚子或者精神恍惚,以便下一次兔子見到這種植物就會繞著走。
蔬菜沒想到的是,生命體都是要進化的。蔬菜那點毒素不但沒嚇到兔子,反而刺激了吃到植物的兔子機體的發展,兔子可能被毒了一下,但是適應了這種毒素,而且變得更加抗毒。
也就是說,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低劑量毒素有助於身體健康。
幾乎所有的生命體都有種“過度補償”的機製,鍛煉的時候肌肉被拉傷,在家養幾天,新長出來的肌肉會變得更加粗壯,這個過程反複多年,就能長出一身肌肉。
最近這幾年有研究發現,突然哪天一整天不吃飯,饑餓感可以激活人體早已沉睡多年的應急機製,斷食24小時細胞的自噬反應會提高200%,這種反應可以幫助細胞清除代謝的廢物,從而起到修複細胞、延緩衰老的作用。這幾年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風靡全球,也是這個原因。
疫苗的本質是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其他方法製成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免疫製劑。當疫苗進入人體後,人體以為遭到入侵,迅速組織抵抗,並且把入侵的微生物登記了,下次遭到入侵就可以迅速反擊,這就是為什麼接種了疫苗後有些人竟然跟感冒似的,其實就是免疫係統正在盡力攻擊疫苗,這次攻擊完,今後就不用再經曆病痛了,以小痛苦避免大折騰。
社會和公司這些類生命體也有類似的機製,什麼叫類生命體呢? 非生命體,比如一個杯子,掉地上就摔碎了,如果杯子比較結實,沒被摔碎,也不可能摔一次後變得更加結實,因為杯子內部沒有那種複雜的機製讓它逆勢上升。
但是生命體不一樣,嬰兒就是在不斷的摔倒過程中成長的,類生命體的公司也是在一個接一個的小危機和大周期中成長的,國家也是在磕磕絆絆中從小國變成大國。哺乳動物、銀行、跨國公司、科技、謠言、思想等,這些東西都有生命體特征,越壓越厲害,會進化、變強。
有機體,或者說生命體,都有類似的能力,經曆小的刺激和壓力,使我們恢複過來後更加強大。非生命體則沒這個能力,用塔勒布的話說這就是“反脆弱能力”。
為什麼流行病來臨的時候,不幸沒挺過來的基本都是老人?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失去了“反脆弱性”,麵對病毒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免疫係統很快崩潰,各種器官也紛紛罷工,很快就撐不下去了。
年輕人的免疫係統就跟一個現代國家的國防係統似的,麵對病毒的入侵,迅速發布動員令,所有資源送到免疫係統,抗下病毒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後不但沒變弱,反而變強了,最終持續幾天之後,病毒被壓製,人也就痊愈了。
創新的價值被嚴重高估了,尤其我國以前有一個階段,動不動就說“中國人缺乏創新能力”。
西方有句諺語叫“必要性是發明之母”,幾乎所有的發明都是為了解決具體的問題。
這些年我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目睹在一些領域,我和我的同事們做的工作已經基本和美國持平。我的幾個朋友所在的幾家科技公司也擁有全世界業內數一數二的技術優勢。
我發現所謂的創新,往往是一群人為了解決一個具體問題,解決了一連串問題之後,產生的了不起的創新。
我以前在其他的文章裏講過,為什麼歐洲在近代會迅速追上東方並領先東方呢?要知道,當初他們去美洲的船都是從阿拉伯人那裏學來的,阿拉伯人又是從中國學的。但是開啟了大航海時代之後,各種需求暴漲,為了應對頻繁的大洋貿易就需要天文方麵的技術,不然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兒。為了防海盜,就得研發火炮技術。歐洲打成一團,人口嚴重不足,就得研發火器來“以一當十”。
相比西方,當時東方的中國卻什麼新技術都不需要。清朝的名將福康安在尼泊爾見識過英國的火器,當時清兵橫掃了操練火器的那幫人,你認為福康安會對馬戛爾尼的火器操練感興趣嗎?
後來清朝被西方列強欺負了,才開始了長達百年的改革和進取。新中國成立以後,更是加大了技術上的創新。到如今,無論是社會、公司的管理機製還是技術,都有了大量的創新,這一點如果你是個做事的人,自然有體會。所以塔勒布認為,你缺乏創新精神,是因為你麵對的麻煩不夠多,如果沒麻煩,可以去找點小麻煩。
為什麼企業家厲害,因為企業家是以調動資源解決複雜問題為生,時間長了資源和解決問題的套路會多很多,每次用新辦法解決一個新問題,就是一次創新。
每天按部就班的人,相對來說用腦就比較少,鍛煉得少,自然有些能力這輩子都訓練不到。
知乎上總有人問:為什麼有些學曆不咋地的買賣人卻能賺到名校畢業上班族不敢想象的財富?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不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買賣人的學曆可能不高,但是他們天天都在磨礪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社會也是一所大學,他們已經在社會大學裏拿到了博士學位,上班族往往磨礪的是給別人賺錢的能力,在社會大學裏還處在初中階段,自然不能比。
總有人說,“人類從曆史裏唯一學到的就是什麼都學不到”,說這話的多半是無知的文人,因為他們自己什麼都沒學到,隻有具體做事的人才能感覺到那種“知識底層”。比如:正是因為1665年倫敦發生瘟疫,英國最先引入了垃圾處理機製,並且開始考慮使用自來水,把汙水和飲用水分開,成立了現代公立醫院收治沒錢的老百姓。
人類為了對抗海洋貿易的巨大不確定性,所以引入了股票、保險和期貨業務來對衝風險。
俾斯麥之前,德國貴族差點在1848年革命中被屠了,所以德意誌帝國為了防止爆發革命,最早引入了社會福利製度,給老百姓上保險發養老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俾斯麥更像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事實上我們生活中幾乎所有的規則、技術、用品,包括紅綠燈、靠右走、喝熱水、手機、計算機、軟件、互聯網等等,都是曆史上為了解決特定問題出現的東西,然後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通過上述兩點,我們可以總結出來一句話:適量的毒素會讓生命體更加健康,適量的麻煩會讓人和組織更強悍,更有創造力。
人類往往經曆過一輪蕭條,或者戰爭,在那之後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會發生爆發性反彈,不僅僅是因為艱苦的時期大家更加奮發圖強,更重要的是每次災難後,人們吸取了教訓,經濟體裏的人更加注意平時就做好應對風險的能力,企業也留足現金流,做決策更加穩妥,大家報複性地消費,經濟反而會在災難之後迎來一波繁榮。
而且前幾天李子暘在文章中論證過,人類曆史上沒出現過因為自然災害而衰落的城市,如果有,往往是本身的政治和經濟出了問題,處於下坡路,被自然災害給重創了,屬於雪上加霜。
很紮心也很暖心的一件事是,越是艱難時候,在大家都恐慌和絕望的時候,有人完成了逆勢向上,困難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是機會。也正印證了之前反複說的那句話,不管你是悲觀還是樂觀,最終你都是對的。
有讀者要問了,這次疫情能讓我們學到什麼呢?為了家人和自己,是不是應該鍛煉起來?因為我們發現了免疫係統才是核心競爭力。 還有,是不是應該在家裏準備上百個N95口罩、消毒酒精、消炎藥、維生素之類的?
英國生物學家高爾頓年輕時候一度對“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一問題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然後花大量的時間研究這個問題,最後竟然有了很大的成績。
他研究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父母如果身高較高,或者比較矮,下一代也這樣嗎?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父母是高成就,他們的孩子能維持這種高成就嗎?
其實這兩個問題東西方都有疑惑,但是近代科學精神崛起後,大家麵對這類問題不再僅僅滿足於前人說的一個結論,然後大家產生分歧的時候互相舉反例,而是開始從統計學層麵分析是不是真的,或者像伽利略一樣抱著倆鐵球爬到比薩斜塔上扔下去,看看前人說得對不對。我經常看到不少人因為這個問題吵成一團,但是兩方好像不知道這個問題早已經有結論,他們還在那裏瞎吵。
高爾頓通過研究發現,與上一代相比,下一代的身高及下一代的成就,都在“均值回歸”(圖1)。也就是說父母身高非常高,孩子大概率會向正常狀態偏移,可能還會比正常人高一些,但是不會像父母那樣。孫子輩會進一步向正常值偏移。個人成就也明顯呈現出了這個趨勢,父母是高成就,孩子高成就的概率是36%,孫子是9%,盡管比正常家庭出高成就孩子的概率高一些,但也呈現出回歸常態的特征。這非常像《道德經》所講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裏講的是自然現象。
其實學過經濟學的人應該看出來了,這個曲線和經濟學裏的價格曲線、股票的價值曲線都非常接近。無論是股票還是雞蛋價格,長期看來都是圍繞著一根主線在波動,這根主線就是股票、雞蛋的價值。
圖1 均值回歸
對於這種理論,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歐美豪門呈現出了明顯的家族化和傳承性等特點,為什麼跟這個理論對不上呢?
人類是哺乳動物裏比較弱的,但是可以通過工具獵殺鯊魚虎豹,把火箭送上太空。
這個邏輯推廣到其他地方,我們能發現,現實中到處是這種例子,比如我們上文說的高成就人群的下降趨勢,如果你是個很有成就的家長,你知道了這個邏輯,你能坐視這個邏輯發揮作用什麼都不做嗎?看著你家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平庸嗎?你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歐美豪門很早就發現後代裏容易出紈絝子弟,但是當極其聰明的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個紈絝子弟,或者極其平庸的時候會怎麼辦呢?一般會通過“慈善”的形式把自家的財富“捐出來”,然後這些財富就跑到自己家的信托和基金去了。
有的豪門則是通過多生孩子多種樹的方式來對抗自然規律,盡管現在多生孩子這事難以操作,但是從曆史上來看,豪門大姓最關鍵的一個操作就是多生孩子,擇優培育,剩下的各自突圍,將來孩子多還可以互相聯姻。
之前仇鹿鳴有過研究,他發現司馬家在三國後期異軍突起的關鍵操作就是孩子多,活得久。歐美也一樣,如果生不出孩子來,就意味著家族完蛋了。例如,那麼厲害的美第奇家族,就是因為後期生不出孩子絕嗣了。
歐美幾乎所有的家族信托或基金都有個基本條款,就是不準後代隨便碰信托或者基因,以防止敗家子給敗掉了。這些錢重點資助家族裏的精英分子,剩下的讓他們能夠正常生活就行,每個月給他們點生活費。這些財富通過職業經理人來打理,盡管孩子可能是個敗家子,但是職業經理人可以選拔。
有的家族則提前向大學捐款,讓大學將來給孩子留個位置,盡管有點“才不配位”的感覺,不過畢竟在好大學受下熏陶總比不受熏陶強嘛。
是的,嚴重偏離基準的變異的人總是要變回到正常值的,之所以有些人回歸不明顯,是因為他們在玩“道具”——玩過遊戲的人有這種體驗,當你指揮的那個角色可能本來某些屬性就比較強的時候,在遊戲裏就具備優勢。而這些優勢,你是可以通過購買的操作實現的。也像《道德經》裏說的:“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裏說的是社會規律。
《道德經》裏前幾句話總結一下連起來就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把自然和社會兩個層麵都說了。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剩下不普通的人下一代也會向普通人跌落,之所以跌落不明顯,是因為他父母給他充錢買了“道具”。
我以前總不願意承認自己庸俗又正常,為了顯得自己比較奇特,甚至經常在想寧願做一個精神病也不願意做個普通人。
後來發現很多人都有這種困擾,覺得自己應該是很特別的,可是深度審視之後發現自己不但普通,而且普通到做什麼事情都做得不太好,也不是太壞,完全在68%區間(圖2)。可是多數人又不願意承認,因為覺得承認之後自己活得沒有價值。
這裏68%是個奇怪的數字,它到底代表了什麼呢?其實它代表了普通人在人群中占的比例就是68%,比較優秀的人占的比例是13.6%。
圖2 68%區間
很多人的生活狀態基本上呈現波粒二象性,在自己覺得自己很厲害和別人基本無視自己這兩種狀態間切換,隨著觀察者的變化,自身定位也變來變去,這種現象倒也說不上是特別壞的事情。不過據我觀察,很多人一事無成,就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定位有問題。
我的一個師兄大學畢業後去做培訓了,他們做的是專門針對高考的項目。他們長期研究往年高考的所有真題,統計出那些通過重複的基礎訓練就能答對的題目的比例。也就是說,他們測算出了你把教科書上的那些題都弄明白了,你能考出多少分。他們也統計出來需要那種特別聰明的才能答對的題目的比例,也就是說,普通人搞不定,隻有聰明的、平時多研究難題的人才能答對的題目。當他們總結出來之後,很是讓人驚訝——他們發現,如果你真弄明白了教科書上的那些東西,正好能夠考上本科。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做對教科書上麵的任何題目,他就達到本科水平了。如果一個人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提升,就有希望考上“211”類的學校了,他們的培訓中心主要是幹這個活,如果孩子基礎紮實,就帶著練練不太難的題,效果非常明顯。
這也是為什麼我同學做假期高考培訓項目的時候,總要從教科書裏找一堆題目,看看準備參加培訓的人的基本功怎麼樣。如果一個準學員對教科書上的東西一知半解,他們就會把家長拉到一旁,循循善誘地說,要不咱別補課了,你家的孩子需要的是回去多做教科書上的作業……
我同學做了這麼些年的高考培訓,他深刻地體會到:90%的孩子智商都差不太多,一個孩子能否考好,關鍵是他在高中的時候是不是一直在做“有效練習”,也就是有沒有把基礎的東西練習足夠長的時間。
在讀高中的時候,把教科書上的題目練習好,對一個高中學生來說是最需要做的基礎功課,但是大部分人踏踏實實地做到了嗎?當然沒有,那為什麼沒有做到呢?主要大部分人是狂妄的,認為自己非同凡響,要做就做有難度的事,對最基礎的事情不屑一顧。殊不知,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相互聯係的,你掌握不了這些基本的,你就沒辦法向前走一步,更何況挑戰有難度的,你的水平一直就被鎖死在基礎區。這也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一個邏輯:人生的路往往是在一個階段完成所有任務後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有點像遊戲裏的角色升級,但是生活的詭異之處就在於,沒人告訴你有哪些任務是這個階段必須完成的,所以很多人一直被鎖死在低階狀態,陷入低水平循環。
我在這裏舉高考的例子,主要是因為大家都經曆過,有體驗。
很多人理解不了國家為什麼那麼重視高考,為什麼要一考定終身。一方麵是公平,所有階層的孩子都統一裝備入場比拚,不存在你家的孩子練了十八般武藝,別人家的孩子開著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入場。另一方麵,高考本身是個“虛擬任務”,通過這次“虛擬任務”的測試,看看你完成得怎麼樣。如果你連這個“虛擬任務”都完不成,那麼就可以初步判斷你整體的人生觀有問題。沒錯,確實是你的人生觀存在問題,並不是智商存在問題——這個時候可能不止孩子的人生觀有問題,往往也意味著家長的人生觀出現了問題,最多的問題是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非常優秀、智商超人,以至於要搞跨越式教育才能滿足需求,讓孩子去做難度很高的題,去參加不必要的培訓,反而忽略了基礎性的東西,最後得不償失。
孩子會繼承家長的生理基因,長得多少跟家長有點像。此外還繼承了家長的社會基因,思考問題的模式也多少有家長思維模式的影子。比如家長覺得自己的娃非常優秀,是一個百年奇才,孩子時間長了自然也有種矛盾的感受,也就是我們上麵提到的“波粒二象性”,即一邊覺得自己很優秀,可是從成就來看又非常普通。
我以前也講過,我這輩子最豁然開朗的時刻,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因為我記性不太好,所以要多做筆記;因為我智商一般,所以要笨鳥先飛,不僅先飛,而且要多飛,多重複幾次,反而記得更熟;因為我讀書不太快,所以要慢慢看,盡管看得慢,但是投入時間量巨大,也能形成規模優勢。
當我們認識到人生唯一能依賴的隻有多重複、多練習,心裏反而踏實了太多——我曾一度很痛苦自己不是天才,不能過目不忘,不過好在我後來發現我不需要那個神技。
有些人很奇怪,自己其實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應該是基因突變。這種觀念有極大的問題,需要及時糾正。
這些年,我見到太多人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導致家庭生活一團糟。我大學同學就是其中一個,他們夫妻倆都是學霸,都是博士,畢業後都直接留在學校工作。他們夫妻倆一度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差點情感破裂,因為他們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這讓他們一度相互懷疑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畢竟自己當初讀書的時候沒這麼笨。後來我這個同學開導別人的時候,才突然明白了:原來我們第一節說的那種“均值回歸”發生在他自己身上了。
是的,他們後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並不是笨,隻是普通而已,他們之前的痛苦是因為不太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隻是個普通人。幸好他們很快就想明白這事了。這幾年他們調整了思路,慢慢地豁然開朗。現在開始專注培養孩子的基本品格,比如做事認真,有始有終,以及刻意練習。他們不再逼著孩子達成家長自己的目標。這幾年他們的孩子有了明顯的起色,在班裏成績從排名靠後慢慢成了中等,他們感到由衷的開心。
我同學在微信朋友圈總結了這個道理:之前對小孩期望太高,孩子盡全力也無法達到父母的認同及格線,當孩子試幾次之後,就再也不做嚐試了。孩子知道自己讓父母失望,時間長了越來越鬱鬱寡歡。父母調低預期後,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看到他盡管成績不理想,但是依舊在努力成長,對他多一些發自內心的認同,也會成為他前進的動力。
我這些年有個感觸非常深。很多人不夠自信,跟父母太強相關。倒也不是父母故意的,父母沒有不想讓孩子好的,但是意願好不代表行為是對的。有時候父母把太多的期望施加在孩子身上,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狀態,按照自己的想法硬塞給孩子太多,完全忽略了孩子能不能接得住。你讓汽車跑得像戰鬥機那麼快,會發生什麼狀況?
想也不用想,小汽車不是戰鬥機,它無論如何也表現得不像,而且容易斷軸,連汽車的價值也發揮不出來。
有的讀者會反問,我比較平庸,我孩子比較普通,那也不能放任自流啊。我並沒有讓大家放任自流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要更客觀地認識自我。很多人會說認識自我,但是能做到的人並不多,因為大部分人真認識了自我就得承認自己很多方麵實在太普通,這實在難以讓人接受,所以大家傾向於呼籲別人認識自我。
先認識自己,再根據情況製定戰略,不能把拖拉機當戰鬥機使,但是為什麼你把你兒子當奇才看呢?
我有多年跟自己鬥爭的經曆——我有很多問題,比如“急功近利”,比如想“一口吃成胖子”,還有各種不切實際的目標,這些問題的本質都是對自身條件的誤判。
大家一定熟悉下麵這張有關學習的(圖3)圖片吧。這是有關提高自己技能的、刻意學習的示意圖:
圖3 拓展舒適區
如果你想學習什麼東西,當你選擇學習你已經比較了解的,那麼你就是待在舒適區,但是你如果真的想進步、提升自己,你最好的選擇就是在稍微比現在懂的東西複雜一點點的地方訓練,也就是“訓練區”,而不是直接跑到挑戰區去,因為挑戰區難度實在太大。挑戰難度大,你就難免受挫,受挫次數多了,你就難以堅持下去。
絕大部分人學習的時候,總是喜歡直接跳過“訓練區”,直奔“挑戰區”,這個時候挑戰區就成了“自尋煩惱區”或者“自己找不痛快區”,再或者“從入門到放棄”,就像有些人總想像戰鬥機一樣一段加速之後直接起飛,可是忘了自己隻是個小汽車,沒跑多遠爆缸了,完全忽略了小汽車如果正常跑,其實也能跑個幾十萬公裏。
特別厲害的人,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天賦異稟,這種是自身硬屬性強。另一種是通過大量練習達到很高的水平。我們見到的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這種,天賦異稟的人並不是太多。通過大量練習而達到很高水平的人,他們一直在訓練區刻意練習,訓練的東西總比當前自己知道的要複雜一些,但是他們又能努力通過這些訓練,於是自信心越來越強,結果他們的舒適區越來越大,能力越來越強。
一個人做一件事非常厲害,不一定是他多有天分,可能是他在某個領域投入的時間量非常大,所以顯得非常熟練,舉重若輕。在絕大部分領域,都是在相互拚有效時間的投入量。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個領域一點一點向外擴張,他的能力圈很快也會達到“挑戰區”,之前的“訓練區”就變成了“舒適區”,就好像你讀初中的時候很吃力,上了高中再去看初中的東西就比較簡單一樣。成長就是不斷把“訓練區”變成“舒適區”的過程,起初很有難度的事情,到最後就會舉重若輕。但是你一開始就直奔“挑戰區”,自然失敗得慘不忍睹。
隻有正確地認識自己,才有助於采取適合自己的方法論。如果意識到自己是普通人,並且能夠接受這一點,日拱一卒,慢慢來,堅持下去。考慮到絕大部分人遇到困難很快就會放棄的緣故,用不了多久,你就是少數幾個沒出局的人,必定能夠取得成績。這個時候你已經經過了大量練習,見識也比普通人高出幾個層次,還會有人認為你平庸嗎?
人一生有三次妥協:第一次是意識到父母很普通;第二次是意識到自己也很普通;第三次是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原來也很普通。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個看法不言而喻是正確的。
普通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屬性,跟你能做成什麼事、做成多大的事情關係不大,除非你非要去做職業棋手或者當數學家,這類工作依賴天賦。如果你執意要選擇這些職業,沒有天賦實在難以完成。其他絕大部分領域,基本都可以通過老老實實的訓練達到很高的水平。如果自己一個領域都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真的需要反思下。
最差的一種策略,就是高估自己,高估孩子,反而忽略了那些本來能做好的事,結果一事無成。
我們應該把目標和過程分開。你眼前有一棟高樓,家裏有“道具”的孩子可能坐電梯上去,蜘蛛俠則直接爬了上去。如果你老老實實爬樓梯,花點時間氣喘籲籲也能到樓頂,但是你非要選擇像蜘蛛俠一樣的操作,結果隻能是悲劇。
承認自己普通吧,這沒有什麼不好。當你承認自己普通的時候,才能夠選對正確的路。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一個嚴肅的問題:一個白領三十五歲之後該怎麼辦?我以前覺得這個問題非常不值得一聊,而且我一直覺得三十五歲隻是個時間線,並不意味著什麼,直到我自己當上項目經理,公司要求項目經理自己去招聘員工,公司人事經理隻負責把關,防止招到學曆不夠的,也防止有人把親戚招進來,而且不能招年齡太大的——三十五歲以後的就是年齡大的了。直到這個時候,我突然才意識到那根線並不是憑空出現的。
其實站在招聘者的角度,這個問題幾乎不是個問題,因為技術經驗發展是有曲線(圖4)的,我大概畫了下:
圖4 技術經驗發展曲線圖
一個人的工作技能將會在其畢業五年之後,也就是二十七歲左右的時候,達到巔峰水平。對於技術出身的職業者,比如碼農,工資一般會達到最大值。但是一旦過了這個年齡線,一個人就會迅速出現一種懈怠的狀態。
我以前是理解不了懈怠的狀態到底是怎麼回事,等到我工作了六七年後,再看看周圍的人,慢慢就懂了——人們年輕的時候心無旁騖,專心研究技術,經常通宵達旦專研一個小小的技術細節。但是等到了一定年齡,一個人的瑣事就會越來越多,今天孩子生病了,明天老人需要去體檢,後天開始懷疑人生要去尋找人生的意義,希望多陪孩子、老婆、父母。
人們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注意力和精力就跟不上了,很多人的身體狀態實在太差,自然幹什麼都有心無力。
我說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處於懈怠狀態,倒也不一定是他自己不想做事了,而是因為他身邊的事太多,導致太過分心,以至於沒法再像年輕時候那樣集中注意力,也沒法像年輕人一樣集中火力在工作上。
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年輕的時候覺得技術是神聖的事物,這種感覺會隨著年齡慢慢消退,直到有一天,你發現技術本身就是技術,最酷的東西其實是錢。這種心理狀態的變化,本身也會導致情緒慢慢地失控。我真沒見過幾個人在三十五歲之後依舊對技術保持極高熱情的。
但是錢有一個特性,你太關注它反而可能賺不到,你要是關心那些能帶來錢的東西,它不知不覺地就來了。
什麼能帶來錢呢?通過長期打磨才能獲得的技能,比如碼農們就賺這個錢;人和人之間的鏈接,那些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的大V就是賺這個錢;一雙敏銳的眼睛和強大的內心,比如我以前室友的老鄉,辭掉了西二旗的碼農工作去回龍觀賣串串,一度還不錯……
我招聘員工的時候也會考慮一個問題:我招聘個年輕人過來,他有什麼問題我可以隨便說他,但是招聘一個比我大的大齡青年,他有問題我該怎麼說他?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才市場資源充足,想找年輕的就能找到。
我經常感歎,我國人力很便宜,中國製造的產品,其中人力成本那一部分占總成本的比例小,這讓我國的產品有明顯的競爭力。
但是人力充沛,造成的問題也很明顯,個體想要工價上去非常困難,因為替代性特別高,這活你不想幹,分分鍾換別人。這倒是有點像英國當年,寧願雇用童工,也不雇用童工父母,一家子讓孩子養著,簡直難以想象。直到英國政府擔心國家崩了,才下令禁止雇用童工。由於英國人力太充足,任何一個崗位,在很短時間內就會被搶掉。
每次我看到類似“中國人力成本上漲導致競爭力下降”的新聞標題,心裏就五味雜陳,因為作為普通人,最希望的事情就是漲工資,而這種工資的上漲,會毀了競爭力,我們的產品沒了競爭力,最終會導致工資下降,真是兩難。
這些年,我有個非常不好的感悟,雖然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一般的企業如果對員工過度人性化,這種企業往往走不遠。走得遠的,往往是那種對員工嚴厲的企業。
我想起一位企業管理者說的話:不要把公司當你家,你家裏人可以原諒你各種臭毛病。你是來給公司賺錢的,如果賺不來錢,你對公司就沒有價值了,你就可以離開了。
這個時候可能有人反駁說,穀歌不是那樣的公司嗎?如果你問這種問題,那麼你真的需要反思下。全世界有幾個穀歌這樣的公司?而且穀歌本身有壟斷紅利依靠,相對人性化。其實美國那邊的藍領們工會多,高科技企業的工會很少,大部分高科技企業加班也很嚴重。
幾年前,有一次跟一個IBM流程管理的專家聊天,他跟我說:“現代大企業最關注的是流程,要讓企業跟一片熱帶雨林一樣,或者像互聯網一樣,係統本身具備冗餘、彈性,能夠自我生長、自我調節,就算企業裏管理層失蹤了,企業也能運轉下去。”這些話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把每個人變成零件,把每項工作都規範化、流程化,缺了誰係統都能迅速調整收斂並且保證繼續運行。
這樣的流程設計有兩個好處:一方麵讓你更加熟練自己的工作,一個人工作的熟練度是提高產品質量和提升生產效率的關鍵。另一方麵也可以有效防止員工跳槽,工作越單一,在人才市場上就越不好找工作。
一個人成為某項技術專家當然是值得鼓勵的事情,但是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有些技術運用廣度比較大,比如你是安卓方麵的專家,在某一個公司工作,將來也可以去其他的公司。但如果你是路由器方麵的專家,當你離開那幾個大型路由器公司,你必然慘不忍睹。
根據以上的了解,我們就能概括人們到了三十五歲以後為什麼難以被很多單位歡迎了:
一、三十五歲以後的人技術能力早就停滯了,或者說畢業五年後技術進步並不明顯;
二、激情開始消退;
三、工資非常高,性價比極差;
四、現在的環境能輕鬆找到可替代的人;
五、絕大部分人沒法成為領域不可替代的專家;
六、小公司學不到核心競爭力,大公司不會讓你不可或缺。
既然我們知道了人們三十五歲以後工作經常遇到問題,那麼有什麼解決方案呢?
我以前在微博發了個帖子談到這個問題, 如果一個人到了三十五歲遇到職業危機了,那確實非常難辦了,不過現在如果沒到三十五歲的話,還是可以提前布局防備的。
很多人從一開始心態就不對,準備給企業奮鬥一生,然後讓企業養活自己,這種心態很容易一廂情願,要時時刻刻都記住,企業雇用你就是為了和你交換價值。如果某一天你無法提供價值,那麼你就會被企業解雇。
為什麼說這事呢?因為我的一個上了年紀的同事被辭退了,他正在發愁接下來怎麼辦。估計沒人給他幾十萬、一百萬的年薪。他的所有技能隻有在我們公司才能施展,他的這些技術出去之後真沒什麼價值。他估計得去創業了,這個社會對上了年紀的打工人士非常不客氣。
我的導師是很有遠見的一位,他在幾年前看到所負責的產品線業績開始下滑,他從研發轉崗到市場。剛去的時候他業績做得不太好,後來經過調整業績就上來了。之後,他和其他幾個銷售人員一起辭職,去做我們廠的代理商了,現在做得還不錯。
我導師這個轉型比較大,以至於周圍的人不理解他。不過他後來跟我說:“人吧,都得邁出去那一步,不然總給自己畫圈,覺得自己這不能做,那不敢做。其實唯一讓人恐懼的是恐懼本身,跳出去一次今後就不怕再跳了。”
我那個被辭退的同事現在還在家裏待著。他被辭退後去找了幾份工作,結果非常不滿意,一方麵其他的公司確實是給不了那麼高的工資。另一方麵他自己也想清楚了,他去上班也隻是把現在出現的問題往後推幾年而已,遲早還得麵對。看樣子是想創業,但是還沒找到好的項目,可能暫時要去追尋詩和遠方。
我們仨以前都是一個產品線的,當時大家都已經注意到船要沉了,因為整個市場幾乎都被我們一家公司拿下了。於是我和我的導師果斷棄船。當時我還是基層員工,沒有心理負擔,去了另一個產品線做研發,結果不小心踩對了。這條產品線現在蒸蒸日上,我也跟著大船起起伏伏。
我這個同事當時比我早加入公司幾年,當時級別已經很高,盡管注意到船不穩了,但還是挺到了船要沉的這一天,最終被辭退了。
我發現最大的一個問題,三十五歲的人們最大的問題往往就是“船沉”,也就是整個部門被裁撤,產品被淘汰,或者技術過時了。如果不發生這類問題,不被拋到人才市場,也不大會有問題。
在三十五歲以前,你所選的職業最好所需求的技術是具有普適性的、遷移性的特點的,一定要避免你的技術是為某家企業量身定做的;要有職業的危機感,能夠看懂行業的趨勢。除此以外,我們還要注意哪些方麵呢?
首先要好好鍛煉身體。這是我寫文章的時候經常強調的一件事,在《巨人的隕落》裏,美國禁酒令發布後,主人公的嶽父非常消沉,因為他們家就是賣酒的黑社會,現在國家不讓賣酒了。
主人公很快注意到,這次他嶽父太消沉了,嶽父本人是一個黑社會大哥的角色,又猛又狠,這次這麼消沉明顯不對。主人公轉念一想明白了,他嶽父是因為太肥胖得了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作遲緩,思維消極,碰上事情總是缺乏解決的動力。
這個情節我記得特別清楚,因為我自己也深有體會。以前我體質不行的時候,特別容易疲勞。後來我開始鍛煉了,慢慢地精神狀態也好起來了,不容易消沉了,遇到什麼事情不再那麼虛弱不堪,而是敢於麵對——絕大部分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這些年每次碰上麻煩事我就記錄下來,每次年底複盤的時候,就能發現99%的問題其實自然而然解決了,盡管麵對的當時焦躁異常。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睡眠不太好,精神狀態也不好,很消極,什麼也不想幹,這個時候不一定是腦子的問題,可能單純就是身體虛弱造成的。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人的精力和意誌力:人的大腦泡在一個大培養皿裏,而培養皿就是身體,如果培養皿本身有問題,大腦也會跟著出問題,表現就是各種精神問題、懶惰、焦慮等,什麼也不想幹。
近代心理學研究最前沿的觀點認為,所有心理問題本質都是生理問題,可以通過改造體質來解決。
首先,一個人年輕的時候,一定提前鍛煉起來,到了三十五歲才不會產生懈怠的狀態。如果你不那麼懈怠,可能就不會在三十五歲被拋到人才市場上了,或者如果發生了什麼事,也有心力去重新開始。
其次,要主動提前給自己的生活增加不確定性。前段時間有個讀者跟我說,他覺得自己周末玩抖音充滿了罪惡感,想做業餘電影解說。可是他覺得自己形象比較差,不敢上鏡頭,而且擔心視頻做得不好丟人。
我跟他說,盡管你可能形象不夠好,但是這個不是不去做的借口,你可以不露麵,而且剛開始視頻肯定做不好,這個不用擔心。我認識幾個電影博主和嗶哩嗶哩網站的UP主,都是做了好些年,慢慢地人氣越來越高,當然他們加入了自己的特色。
做大眾傳媒類的東西都得有博主自己的特點在裏邊,不然幾乎不會火。這種個人特色,需要你去慢慢挖掘,不可能一上來就有人看,也不可能剛開始做就火。很多火爆的主播都是費盡心機夜以繼日地研究內容、製作內容。你很難不研究、不琢磨,輕輕鬆鬆地把自媒體做得火爆。
想做火自己的自媒體,就要“賣弄思維”。當你學會了點趕緊發自媒體上,有了小成果也趕緊發自媒體上去,萬一火了呢!
YouTube上有個UP主天天拍他閨女溜達來溜達去竟然火了,微博上某大V養了一隻貓一隻狗天天拍也拍成了一線網紅。
當然了,不是說做了幾年自媒體就一定能火起來,最終能做成什麼樣,一方麵取決於個人風格是不是那種長線能吸引人的;另一方麵取決於運氣。但是一切的前提是你首先得去做某件事。
我以前就在文章裏談過運氣的話題,今天再談一次:一般來說,你做的每件事確定性都很強,在學校時候是好學生,畢業後是好員工,你很少冒險,人生按部就班。這樣的話你很容易成為徹徹底底的無神論者,總之不會太迷信。因為拜佛不拜佛對你沒什麼差別,你也感覺不到有差別。
如果你從事高冒險性質的活動,就會對運氣要求很高。比如你打魚為生,需要出海。或者你跟我一樣,業餘寫文章,就能發現文章能不能閱讀量超過十萬在很大程度上是隨緣的。這樣你就會對不確定性充滿畏懼,很容易變迷信。
你出海打魚,某次出海前拜了媽祖順利歸來,有一次沒拜差點死在海裏,這樣的結果很容易讓你覺得有“超越個人的能力”,以後每次都去拜。哪次拜了還是碰上風浪,你就開始反思是不是上次不夠虔誠。
我的一個朋友在美國做生意,他每次過年都回北京拜雍和宮,最誇張的一次他連夜回來拜完雍和宮然後又回美國見客戶去了,因為美國那邊還是工作日。他說他近二十年唯一賠了的那年就是沒拜的那一年。
很多富有的人相信風水、算命,因為他們從“不確定性”中受益,他們想維持這種狀態,幾乎無法避免掉進“迷信”這個坑裏。
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不確定性,運氣才能開始出現。運氣和奮鬥是個人進步的兩個輪子,但是絕大部分人都是獨輪車。你天天按部就班,運氣很難發揮作用。確保不賠錢的前提下,折騰點事,讓運氣幫你賺錢。
最重要的一點,如果船沉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跳船,不要等著跟它一起沉。這個時候很多讀者要問了,我怎麼知道船要沉了?其實你是知道的,隻是不願意接受。如果你發現了問題,需要的是果斷操作,然而絕大部分人心中恐懼,怕麵對不確定性,所以一直在等,等著好事自然而然地發生,這種心態需要調整。
再說個我的朋友的事,他鼓舞了我用業餘的時間創作微信公眾號。幾年前我還沒開始寫微博的時候,我這個朋友辭掉大學的職務去做自媒體,他覺得自己有做自媒體創作的小天賦,所以想出去單幹。
我跟他說,別搞了,自媒體已經是紅海了。你看看現在有多少微信公眾號了?知乎又有多少大V?自媒體的紅利期已經過了,你現在去做自媒體純粹浪費時間。
我對他說這些建議的時候是在五六年前,現在看我提的建議好像也沒什麼大的問題。讓我意外的是,他那個微信公眾號的工作室已經有了十幾個工作人員。他的業務範圍也已經從微信公眾號擴展到了抖音之類的,總之他的業務做得非常好。
我朋友做自媒體一年的收入是千萬級的,收益來自廣告、讚助及粉絲的打賞。
前段時間和我這個朋友一起吃飯,他說以前他跟他媳婦討論過我說的那些問題,但是他們得出了以下結論:
一、你所選擇的項目所在的領域關鍵不在於紅海不紅海,其對創業結果影響不大,因為群眾事實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你隻要能給大家別人給不了的,大家都願意支持你。
市場上的很多產品質量都是不及格的,隻要有人拿出點真東西來,就能打動大家。另外,他認為我當時的判斷不對,他認為現在自媒體仍然是藍海,並且中國絕大部分行業都是藍海,中國的產品大部分都是“湊合著用得了”“又不是不能用”,將來仍會麵臨一次產品大升級。
二、你所選的項目沒必要依賴暴利,隻要有平穩的利潤,慢慢積累起來,也會是個非常可觀的收入。依賴暴利本身就是一種不成熟的思維。“暴利思維”其實是改革開放初期農民企業家的一種路徑依賴病,沒必要學習他們。
三、中國的機會才剛剛開始,會持續爆發性發展很多年。現在大家手裏有了錢,就願意去做那些以前喜歡卻不能做的事。比如他去美國發現到處都是動漫的周邊店,賣鋼鐵俠頭盔的,而中國比較少,也會是個潛在的市場。他考慮在二線城市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