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財富的本質

高考結束後,新一批大學生也要畢業了,也有不少孩子即將或者已經出生。有不少人給我發信息,讓我寫一下自我提升的技巧,怎樣培養持續學習的能力,如何培養小孩的學習興趣。畢竟現在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已經不僅是關係到中學和大學,還是關係到一輩子的事。

倒不是說我多厲害,以下的方法都是我對自己這些年的一些經曆的總結和反思,大家姑且看看,萬一有用呢。

首先咱們要說一件事——我們經常說社會殘酷,但是如果把視野擴散到全社會,就能發現一個明顯的事實:絕大部分人一輩子也沒努力過,也沒主動過,更沒有主動做過艱難的決定,隻是被動地接受生活的擺布,過一天算一天。這麼說盡管很不近人情,不過確實也是事實。當然了,這裏說的“努力”,有“主動出擊”的意思在裏邊,克服恐懼,迎接挑戰。處處被動被生活蹂躪,那叫“辛苦”。

在這個背景下,你隻要稍微努力下,瞬間就可以超過70%的人,而且越早越好,越晚越被動。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社會競爭慘烈的原因是資源的稀缺,但是這裏說的稀缺,並不是均勻的稀缺。這兩天趁著空閑的時間,我看了美劇《億萬》。在劇中,檢察官問陪審團的人,你們知道在美國,20%的人控製了社會的多少財富嗎?大家都在搖頭,檢察官說“幾乎是全部”。當然,這是殘酷的現實,少量的人控製了幾乎全部的財富,大部分人分剩下的那點湯。

我們說這事,不是要控訴社會。我經常說,我講邏輯講人心唯獨不講道德善惡。我想說的是,大家一定要加油,混到前20%去,不然下層的競爭又慘烈又難以獲得油水。

有些人總喜歡說,我沒有天分,父母也不行,怎麼跟那些拚父母的人競爭?

這其實是一個錯覺,因為你從來也不需要跟他們競爭,怎麼理解呢?因為你還沒到那個高度。

社會肯定是分層的,比如美國,不管它怎樣號稱平等,其實大家心裏也都明白,紐約的那幾百個家族都富貴了兩三百年,他們的孩子自然不會跟普通人家的孩子處於相同的起跑線。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你得先進入社會的前0.01%,你才可能直接麵對跟他們的競爭,就像你高考考了四百分(假設總分七百五十),你很鬱悶,因為你覺得你考得不好是因為自己智商比不過那些七百多分的孩子。拜托,醒醒吧,他們不是你的對手,你的真正對手跟你一樣“蠢”好不好?!

也就是說,社會競爭並不是需要你比所有人都強——絕大部分人又懶又低俗,幾年都不進步,所以你稍微努力一些,確保超過全社會60%的人,然後再踏踏實實,幹什麼事都努力些認真些,多給別人笑臉,少覺得別人欠自己,好好攢錢,就可以超過社會上80%的人,再在這個基礎上做得更好一些,進全社會前10%並不難,甚至1%也不難,尤其是對於像大家這樣不去看抖音,而是看我的文字的人。

社會實在是太大了,你覺得有很多競爭者,事實上又沒有競爭者,你唯一的競爭者就是你心裏那個好逸惡勞的小孩。《權力的遊戲》裏的守夜人學士跟雪諾說,去做艱難的決定,殺掉你心裏的那個孩子,變成大人(kill the boy, let the man born)。

等到進了群體的前0.01%,就開始拚父母,拚智商、長相之類了,往往是好幾代人的積累在競爭,是否能更進一步,那個大可以不必關心,該是什麼就是什麼,自己也決定不了。

說到這裏,這叫形勢分析,總結下:

一、大部分人又懶又笨,超越他們並不難。

二、你並不需要做第一,也不需要做第二,你甚至不需要跟他們競爭。隻要超過絕大部分又懶又笨的人,你就可以過上相對較好的生活,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迭代改進。

說到這裏,大家肯定會說,道理我已經明白了,那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老問題,先認識你自己。

幾年前,法製節目采訪了一個小夥,他盜竊什麼東西被抓起來了,記者采訪他的時候,這小夥非常沮喪地說,自己是犯過錯誤的人,應該腳踏實地地做人,不該投機搞事,如果當初不搞事,以自己的智商,現在應該已經當上廠長了。

我當時就想問那個人,你憑什麼覺得能當上廠長,你們廠的人都是豬?讓你這麼一個偷偷摸摸而且覺得當廠長很容易的人去當廠長?

這也是我這些年發現的一個普遍問題。可能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絕大部分人不肯承認自己資質平庸,其他各方麵也很平庸。

這種認識錯位,直接導致絕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智商平庸還總想走捷徑。這個就很尷尬,因為這種情況就跟收入有限卻承擔巨額債務一樣,分分鍾麵臨破產違約。

而且一個人不承認自己平庸,會直接導致浪費掉他身上一個最重要的資質:肯下笨功夫。

我以前不止一次說起過,我大學的時候加入過一個激進的“背單詞邪教”,那個“背單詞邪教”的教義就是“你認識每一個單詞,自然就能看懂任何一句話”。我當時對英語是半絕望的,死馬當成活馬醫,加入組織,瘋狂地背單詞,每個單詞抄幾十遍,後來我的英語也非常厲害,現在在跨國公司給國外員工培訓JAVA和數據庫的時候,可以用英語無障礙交流。

那件事對我影響巨大,很多事就是那個時候慢慢明白的,比如第一個問題,慢啟動。

記得好像是那本《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裏說,美國上東區的有錢人過著幸福而殘酷的生活,不僅得花錢買鉑金包,而且花大價錢雇私人教練,才能練出好身材,沒有好身材,拎著鉑金包也是下等人。這是書裏說的啊,大家不要批評我。

不找教練,不是說不能練,而是沒有激勵,自己不知道自己在進步,所以練幾天就虛了;如果找了教練,他告訴你不要多想,按照他的節奏來,肯定會好起來。並且每天鼓勵你,說你的心肺功能進步明顯,說你深蹲又提升了兩公斤,又說你背部肌肉已經有了線條,盡管可能是胡扯,但是這種胡扯能讓你覺得付出有了點回報,也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其實想想也能發現,人想進步,最難的地方,就是隨時想放棄,為什麼想放棄呢?因為看不到進展,不知道自己在進步。而人不管幹什麼正經事都有個慢啟動過程,也就是一開始沒什麼效果,比如我已經持續寫下了一百多萬字,可是當我寫前一百萬字的時候,完全沒人理我,但是寫到第二個一百萬字的時候,人們就圍過來了。如果我的目標是“引起大家注意”,第一個一百萬字的時候早就放棄了。

剛才談到的背單詞也一樣,你費盡千辛萬苦,背了五千個單詞,基本不會有什麼用,等到了八千個,效果一下子就出來了,但是60%的人“死”在了起跑線上,剩下30%“死”在了“臨界線”之前,隻有不到10%的人能突破那條線,拿到回報,等你有了一萬多個詞彙量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能聽懂美劇在說什麼了。

學習代碼也一樣,記得譚浩強的那本有關C語言的書裏說,就跟評價飛行員是否經驗豐富,要看他飛行了多少個小時一樣,初級碼農最應該做的事就是盡快寫夠一萬行可運行代碼。

我這麼說,不是想讓大家去雇一個教練,而是想說“慢啟動”這事。要理解事物發展內在邏輯,要學會“不計後果”地去做某件事,不能成天等著回報,看不到回報就迅速懈怠了。人不斷向上突破,就是克服基因裏固有缺陷的過程。

此外,大學背單詞經曆讓我對另一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也就是天賦。相信大家跟我一樣,不管做什麼事,如果做一段時間,沒什麼感覺,也不太順利,就開始懷疑自己沒天賦。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你一個普通人,你有啥天賦?你最應該考慮的問題是:

一、現在是慢啟動階段,要什麼自行車?

二、數量都不夠,要什麼效果?

把這個邏輯繼續推廣,大家就明白了,放在哪裏都合適。

而且我長期暗中觀察,整體來說想發財有兩個必要條件:

一是可以全年無休。買賣人基本都可以,白領裏隻有領導可以,倒也不是大家一般說的“是自己的所以拚命幹”,你也可以去搞個地攤自己搞起來嘛。我認為,這種現象存在,主要是因為,做買賣的和當領導都沒有保障,長期過那種太有保障太穩定的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容易殘廢,我本人的技能就全部依賴大公司,想想離開大公司就心虛。

二是堅定態度。我以前信過很多負麵的信息,覺得這個社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每天都很憤怒,而且這種感覺非常上癮,天天找負麵消息,簡直得了精神病。後來我買房之後,開始還起了房貸,精神病也就好了。

我發現混得好的人,一方麵知道生意難做,另一方麵又堅定態度。如果覺得未來會越來越差,你幹什麼心裏都虛,時間長了,就對什麼都沒信心了,自然就難以做好任何事情。

而且,世界很大,資源很足,最倒黴的事就是被鎖在一個視野狹小的範圍內,跟太多人一起競爭。要學會跳出那個小圈子,跳出來的辦法就是去做有價值的事。社會競爭很激烈,也沒想象的那麼激烈。在一個人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的奮鬥麵前,絕大部分人都是渣,因為絕大部分人隻是辛苦,並不是在奮鬥。

如果你是個大學生,就好好學習。如果英語不好就好好先背一萬個單詞;如果高數不好就把課後習題都做了;如果什麼都沒做還自視甚高,也不用太擔心,現在荒廢的隻是大學,將來還有幾十年可供你荒廢。

曾有人發了個帖子,說馬雲讓他的員工“996”,但是自己當初沒有選擇“996”的工作,而是選擇了有充裕時間的工作,下班以後就做兼職,後來反而兼職的工作做好了。

我寫文章,倒是從沒想過通過文字在微博、微信上賺到多少錢,不過是有了一些感想,順便寫了幾百萬字。 然而通過寫文章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件事。我以前業餘的時候給其他平台寫文章,寫完拿了稿費就完事了,後來開始自己搞微信公眾號,才發現那樣做得不償失了。因為給別的平台寫文章就跟上班一樣,你的工作成果被人家買斷了,這篇文章後續的盈利就跟你沒關係了。比如現在這篇文章發出來後每天都會在網絡裏流轉,看到的人可能就會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我寫一篇文章的時候還不明顯,多了就非常明顯。每天你睡著的時候文章還在網絡裏流轉,隨著時間的積累越來越厲害。

上班跟投稿一樣,工作成果的後續效益都是沒有的,都被公司拿走了,我認為,這個才是剩餘價值的最大部分。我想讓大家明白,一定要區分開哪些東西有長線價值,哪些東西的長線價值是自己的。

我並不是說大家要去做兼職,而是說大家平時也要留意一下,看看哪些事是有長線收益的,多做有長線收益的事。比如很多人把業餘時間都投入看垃圾電視劇,這個長線收益就是負的,經常看非常不利於身心健康。

我再強調一下,首先就要排除自己比較有天賦這一謬論,除非你真有天賦。如果沒有,千萬不要自以為自己真有天賦,那是病,得治療,早治療早康複。盡快認識到自己隻有下笨功夫才是唯一途徑,對你的人生發展非常有幫助。我就是治好了“以為自己有天賦”這個精神病之後,生活才慢慢好起來的。當你肯下笨功夫之後,很多事反而不難了。

其次,不要給自己瞎找理由,你並不需要跟很多“富二代”和天才競爭,別把自己說得那麼悲壯。正如我以前說的,月收入三萬以下的程序員隻需要初中數學,大部分東西都跟智商和家庭沒關係,做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不上心,重複次數不夠,量不夠。上升空間廣闊,加油就是了。

如果你對人生比較迷茫,沒有找到方法論,可以像我一樣,用笨辦法,相信兩件事:

第一,重複就是力量。

第二,歐成效說的,非常有啟發:數量堆死質量。

“資源邊界”這個概念非常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和探討。舉個例子,原始社會那會兒,地球上人很少,看起來沒什麼競爭,生活壓力應該不大才對,然而並非如此。原始人的生活壓力也不小,因為他們對資源的理解非常膚淺,似乎隻有樹上的果子、山裏的兔子是資源。他們對煤、石油、天然氣什麼的根本沒概念,這些對他們而言不是資源。

到了工業社會的時候也一樣,開始燒煤了,但是對可以釋放更大能量的原子能有個漫長的認識過程,在這部分能量被開發出來之前,對於人類來說,這部分資源等於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資源邊界還沒擴展到那裏。

很多人一定聽說過“羅馬俱樂部”,也叫“悲觀未來學派”。一夥當時最厲害的科學家成立了一個組織,這個組織於1972年發表了一篇名為《增長的極限》的研究報告,它預言經濟增長不可能無限持續下去,因為石油等自然資源的供給是有限的,預測世界末日快來了,設計了“零增長”的對策性方案,也就是說今後大家別發展了,防止資源耗盡。

可是到了今天,我們能看到經濟依然蓬勃發展,現在已經上了一個新台階,為什麼當年最頂尖的學者會搞出這麼奇怪的研究報告呢?說白了,他們犯了一個我們通常會犯的錯誤,即用靜態眼光看世界,在當時的資源邊界以內思考問題。

很多人畢業後剛工作的時候,工資隻有三四千,房子卻很貴,他們經常犯愁自己什麼時候能買得起房子,但是等他們奮鬥了五六年以後,發現買房子的事情容易多了,至少沒當初想的那麼難。因為隨著我們向前發展,隨著我們能力的提升,“資源邊界”一次次地擴展,以前隻能靠工資,慢慢地獎金上來了,慢慢地有業餘收入了,到後來工資已經不算什麼了。

回過頭來看很多年前剛畢業的自己,像不像現在的我們回頭看羅馬俱樂部的人?他們想不出來會有這麼多水電站、風電站、核電站。他們也想象不了新培育出來的農作物種子產量會那麼大。

你是不是能夠意識到,很多現在的難題,其實是現在資源邊界內解決不了的,如果能突破這個邊界,很可能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說到這裏你應該也看出來了,我不是想聊資源,是想說我們自身的問題所在——富人為什麼富?他們的資源邊界特別大,很多東西都能給他們提供資源。你每天去坐地鐵,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如果你在洪流中,你可能唯一的感受就是不爽,但是如果你在邊上擺個地攤,你的資源邊界一下子就擴大到人群裏了,過往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你的資源,你可能會嫌人流量不夠多。

資源這東西比你想的要大得多,或者就在你眼前,可是你拿不到,也就是資源邊界太小,而且由於邊界太小,跟別人是重合的,會引發激烈的競爭,這也是為什麼說底層人踩人,因為不踩沒有更好的辦法。邊界大了,競爭反而小了,而且你已經領會到這種獲取資源方式的優越性,腦子裏成天想的就是怎麼去進一步擴大邊界,合作就更容易發生了。

說到這裏,大家肯定要問了,怎麼擴展資源邊界把觸角伸到未知領域呢?

說實話我並不知道具體的方法,但是我有個體驗,就是人到中年的時候,往往習慣性開始搞自我封閉,不再吸收,不再去擴展,覺得自己年齡大了,學不會了,有點時間不如看會兒抖音,這種心態從資源探索角度來看是極其消極的。

我的導師成就很大,我能從他身上學到的東西非常多,他六十多歲了還在堅持長跑,每天十公裏。很多人叫我“跑哥”,是因為我以前向他學習每天跑十公裏,我以前微博昵稱就叫“跑星人”。

導師說他覺得長跑可以讓自己精力旺盛,因為他有很多事要做。導師還在網上跟著視頻學Python,編寫爬蟲腳本做研究。除了這些,他還在寫一本關於匈奴史的小冊子,同時搞一本怎麼教小朋友學數學的書。他以前還有個微店賣紅酒,雖然他自己不喝酒,但是對紅酒研究得很深,做起來後,他覺得太費時間就賣了。

我特別喜歡他這種勁頭,一直不服老,忘了年齡,去做新鮮的事,永遠都在拓展,永遠沒有邊界,而且他有個邏輯,他說現在人們的壽命變長了,以前隻能活到七十歲,他要活到九十多。按照這個標準,六十多歲相當於以前的四十歲,正值壯年。而博主這樣三十歲的,相當於以前的二十歲,年輕得很,有無數機會無數探索的可能,前提是不要搞自我封閉。

大家往往高估自己一天能學會的東西,低估三年能學會的東西。大家慢慢體會這句話。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然而把這項獎授予他們,幾乎鬧得人神共憤。

首先,西方經濟學家們看完阿比吉特·巴納吉和埃絲特·迪弗洛合著過的一本經濟學著作《貧窮的本質》(該書代表了他們經濟研究的重要觀點)之後的感受是:這也是經濟學?這要是經濟學的話,某“雞你太美[1]”的流量明星都可以算作NBA最佳球星。

其次,東方的經濟學家,尤其我國的經濟學家看了之後更覺得不可思議,作者書中倡導的很多事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年,並且卓有成效,連個村幹部都懂的道理,這些諾貝爾獎得主複述了一遍,竟然有模有樣地拿了諾貝爾獎。

最後,很多讀者對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作者所創作的《貧窮的本質》也嗤之以鼻,因為書中的觀點給人的感覺是:大部分內容毫無新意,基本都是老生常談,隻是加了一些數據支持,這也能得獎?而且不少人納悶,真按照作者說的去做,窮人就能脫貧?根據常識也覺得不是那麼回事,更像是通過結果找原因。

這次諾貝爾獎頒發,給人的感覺更像是“辛苦獎”,也就是說書中說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但是很少有經濟學家親自跑到貧困地區,到非洲,到印度邊遠山村,或者幹脆跑到喜馬拉雅山下的貧困地區,搞對照組挨個驗證之前的理論的正確性,這個精神就太硬核太實在了。

當然了,他們已經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不可能完全沒一點實質內容,我們接下來就按照原文說的內容講述下,順便說說我的看法。

《貧窮的本質》的作者先重申了一個常識性的問題:現在的世界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讓每個人吃飽,糧食已經足夠了,不僅是因為農業科技,更因為全球大麵積地引進了原產自美洲的土豆、玉米等高產量農作物。

我看到過的另一本書裏提到過,美國中產家庭的一條狗每年都得花好幾千美金,夠好幾個非洲貧困家庭過一年。多說一句,養狗真的很貴,別說美國了,中國這邊城市裏養狗一年花幾萬塊的也不少。昨天正好看到相關數據出來了,真的讓人感受到買貓糧比給小孩買奶粉花的錢都多的事實。

人們普遍認為,現在還有人吃不飽,是歐美浪費太嚴重,相對的則是非洲等地區嚴重缺乏食物,說到底主要是分配問題。當然了,慈善本身是一種選擇,不是義務。如果一個國家的人覺悟高就捐點。如果沒這種覺悟,你也不能逼著人家把自己的大排量汽車換成自行車。

《貧窮的本質》的作者在研究印度貧窮的現象時,發現窮人吃得都很少,遠遠不足人體每天所需的2400大卡。這個研究其實就很奇怪,很多人看到這裏就有點蒙,因為我們印象中窮人都是不大克製,吃得比較隨意,無法克製自己的食欲,但很少有說法說窮人吃得少,有點反常識。其實這就是《貧窮的本質》這本書的特色,講的都是些印度犄角旮旯的事——作者說的是那種先天不健康,又瘦又小的極端窮人,沒錢卻有病,常常是貧血或腸胃裏有寄生蟲等,身材還沒我國初中生那麼高。這種人吃得肯定少,幾乎是不言而喻的。

針對解決之道,《貧窮的本質》的作者提了兩個觀點,盡管都是老生常談,不過第二點非常有意思。

《貧窮的本質》的作者第一個觀點是:印度這麼多人這麼慘,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比較糊塗,沒給小孩驅蟲,沒食用加碘食鹽,沒喝到幹淨水,沒有打疫苗,導致小孩發育有問題,從小屬於半個殘疾人。相信很多人看到後,第一反應肯定是“這是體製問題啊”,這些不都是印度政府應該做的事嗎?食鹽裏加碘,全民種疫苗,提供幹淨的自來水,這是我國20世紀做的事啊!而且多喝熱水而不是直接飲用恒河水有助於防止痢疾拉肚子,這事還要研究?

這也是《貧窮的本質》備受爭議的原因之一,看書的過程中大家都有一個感觸:這還用研究?我國不是一直這麼做的嗎?而且我國人民現在關注的是熬夜、虛胖、亞健康,你們竟然在討論沒有蚊帳、沒打疫苗?你們的政府也太小了吧?小到什麼都不幹?

第二個觀點盡管也不是新的,但是非常有啟發。《貧窮的本質》說:印度的窮人就算天天吃垃圾食品,也一定要看電視——稍微有點錢第一件事就是去買台電視,因為他們的生活實在是太乏味了。這倒不是印度人的毛病,全世界的窮人好像普遍無聊,娛樂較少,生活很枯燥,對娛樂非常向往。因為他們的工作普遍比較乏味,自己經曆的好東西較少,所以看起電視來沒完沒了。這有點像城裏人很納悶為什麼有人天天待在網吧,那地方煙霧繚繞,吵得要死,還不太衛生,看著就鬧心,可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那地方是他們唯一的娛樂場所。

《貧窮的本質》的作者說印度很多人沒讀完小學,或者讀完沒法做四則運算,而且書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在探討怎樣誘導家長們把小孩送學校,這個就奇了怪了,越看越覺得奇怪,難道你們沒有義務教育?這應該是發生在另一個星球上的事。

不過這個觀點我們還是需要深入了解下的。作者引用了另一個學者的一個說法:教育本身是一種投資,人們投資教育,就跟投資房地產是一樣的,目的是賺更多的錢,增加將來收入。

投資小孩教育的主體是家長,但是很多家長對這件事並不上心,因為他們認為教育這事沒有什麼值得投資的,有點像有些人並不喜歡投資房產或者比特幣一樣。對於這種家長,有些學者認為應該讓家長自己做決定,如果家長覺得沒必要就算了,他們對自己的情況是了解的,逼迫他們幹嗎?

其實這些說法你一聽就知道這些學者的思維出問題了。很簡單的道理,這個說法還是“理性人”那一套假設,完全忽略了不少家長其實什麼也不懂的事實。有的家長既不具備理性也沒眼光。我並沒有歧視任何人的意思,要知道,絕大部分的人,尤其是貧窮國家和貧困地區的老百姓的生活完全被眼前的困難給擠占了,誰還有時間去思考將來的事?

很多家長越窮越短視,越短視越窮,你指望這些人做出合理的決策?這是不現實的。有些事得勇於承認,承認有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家長把孩子強製送到學校就完事了嗎?怎樣追蹤並且持續提高孩子的能力呢?

這一點《貧窮的本質》的書中給出了非常好的建議:

一、降低預期。

二、注重核心能力開發。

三、使用技術輔助。

首先,降低預期在任何時候都非常關鍵。過高的期望實現了還好,如果達不成會導致信心迅速喪失,變得消極,什麼都不想做。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總是對自己或者孩子過高定位,完成不了很高的目標就泄氣,忽略了把目標定低些,慢慢來,一步步地做,也能取得很高的成就,而且這才是絕大部分人應該走的路線。

其次,什麼是核心能力呢?其實並不複雜,比如一個學生,他的核心能力就是讀寫算。如果有額外的精力和條件,再學點舞蹈、奧數、演講、琴棋書畫,以及各種小語種。

但是家長們往往想彎道超車,覺得自家的孩子很厲害,或者想著不該輸在起跑線上,給“讀寫算”方麵分配的時間較短,每天去讀各種興趣班。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麼做遠遠不是丟了芝麻撿西瓜的事,而是芝麻和西瓜都撿不到。

對於窮人的孩子來說,也麵對類似問題,不過他們的問題正好相反,我們上麵說的這些孩子學得太多太雜以至於什麼都沒搞明白,窮人的孩子往往是不知道該學什麼。

最近幾年,美國有一些人搞了一所學校,叫“KIPP”,也就是“知識就是力量”。這所學校在《貧窮的本質》裏也被給予了高度好評,這所學校的核心就是:側重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就是對這些年流行的素質教育反其道而行之。

我們印象之中美國學校主要是玩,次要是學,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在學校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玩。這樣有很多的好處,可以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度過一個無憂無慮的兒童時期,不會壓抑孩子的天性,結果造成的問題也很明顯,培養了一個快樂的廢物,大學考不上,注意力普遍有問題,幹什麼都沒恒心。大家可能不知道,注意力這玩意兒跟肌肉差不多,也是越練越強,長期不用就廢了。如果小孩長期不集中注意力幹一件想幹的事,時間長了就沒法集中精力幹任何事。

所以KIPP的邏輯就是重新思考這些問題,借鑒了監獄的一些模式,讓小孩聚焦讀寫算等基本技能。據說把升學率提高了800%以上。

《貧窮的本質》的作者也非常推崇這種玩法,不過他又加了一些,他認為應該用科技手段增加實時激勵,比如小孩完成一個小任務就獎勵半小時玩遊戲等。

《貧窮的本質》的作者有個說法非常有意思,他說貧困的群體跟對衝基金經理一樣,生活總是充滿了風險,不過差別是對衝基金經理賠的不完全是自己的錢,基金經理的錢是從別人那裏募集來的。

基金經理要麵對風險的原因是市場總是起伏不定的,群眾也一樣。我老家那裏偶爾會莫名其妙來一場冰雹,就會造成農民全年顆粒無收。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做預防措施呢?比如蓋個大棚,或者家裏買個保險?這也是《貧窮的本質》這本書裏探討的一個內容。作者認為保險業務在窮人當中非常少見,這也就構成了窮人和富人之間很大的一個差別,富人們善於利用金融工具對自己的資產進行對衝和風險預防。

貧困群眾不愛買保險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大家普遍不了解保險是怎麼運轉的,其實不經曆幾次,絕大部分人都弄不明白,人的本能是對不太明白的東西敬而遠之,而且保險是先支付一部分費用,為將來的生活購買一定的保障,然後期望永遠不要用上。這就意味著大家得花錢購買一個自己不大了解的東西,而且這些錢對於他們來說至關重要,每一分錢都很重要。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如果一個人家裏存著一百萬,這一百萬可能隻有兩三萬他用得著,其他的都在銀行裏存著,所以拿出1%來買個保險覺得沒什麼壓力,畢竟完全不影響生活。但是對於另一個家裏隻有一萬塊的人來說,這一萬塊裏包含著生活費、醫藥費、孩子的學費,可能還不太夠,你讓他花1%也就是一百塊去買保險,這一百塊可能是他們全家半個月的菜錢,做這個決定就太難了。

困難已經講清楚了,怎麼解決?《貧窮的本質》的作者給了個主意,他說風險一直存在,保險也是剛需,不過底層人民又買不起,所以政府應該幫助出不起保險費的人出一部分保費,他們少出點。這不就是我國的“新農合”嗎?

《貧窮的本質》的作者在書中轉了一大圈得出一個又一個結論。這本書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這樣的:先描述了印度的一些倒黴事,然後分析原因,最後提出解決方案,大家一看就納悶:這不就是我們的那個嘛!我們已經搞了很多年了啊!

不久以前讀了《貧窮的本質》,而我最近也在思考普通人如何擺脫貧窮的問題——我剛寫的《貴族的衰亡史》中就提到一個關鍵問題。貴族是講血統的,貴族之所以是貴族,因為他父親是貴族,他父親是貴族的原因是他爺爺是貴族,以此類推,推到第一代貴族,肯定是個泥腿子,跟著老大打天下,成功之後分蛋糕。

回到古代,就算一個人跟對了出色的人,從參加工作到功德圓滿,要經曆多少生死,多少磨難,才能生存下來——那些能夠在九死一生中活下來的人,全程得開“逆概率反應堆[2]”,這是個什麼概念呢?也就是說,在別人那裏概率越低的事,在你這裏概率越高,這樣你才能挺過各種逆天場景活到最後。還要避免發生陳友諒遇到的那種事,莫名其妙天降正義,一支羽箭把他帶走了。 通過這些描述,我們應該也發現了吧,很多牛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賴的東西顯然是運氣。同樣,後來人最需要的東西顯然也是運氣,不然就投胎投歪了。這也就是巴菲特說的“卵巢紅利”,你還沒出生的時候,你的命運就被決定了一大半,真是殘酷而諷刺。這也是《貧窮的本質》書裏的一個關鍵命題,你的命運往往決定於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就是你的起點。比如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父母就能把你送入好學校,手把手教你怎麼記筆記,怎麼分解問題,怎麼培養注意力,怎麼處理人際關係,均衡搭配營養,正確地找結婚對象及事業怎麼發展,當你想嚐試做買賣的時候還能給你一筆錢做啟動資金,當你破產了還可以再給你一筆錢讓你重新折騰。

如果你的父母能做到這些,那麼無論如何你都比村裏出身、硬件和軟件條件都差不多的人優勢大太多,而且這種優勢又是可以累積的,也就是你父母的優勢會累積到你身上,你也會把這種優勢傳遞給你的子女。如果你家生的孩子足夠多,每代都集中培養腦子好用的,經過幾代未必不能培養出個州長、總統之類的,美國那些豪門基本都是這麼形成的。

了解了窮人翻身為什麼難的問題,就能解決很多困惑,這對我們自身的發展也有很大的益處。窮人為什麼難翻身呢?問題就出在以下幾個方麵:

父母是每個人的起點,也是絕大部分人的天花板。中國最近幾代人大部分都比父母混得強,因為父母被耽擱了,再往後幾代,大家就能看出來我這句話的威力了。美國、英國、德國那邊的成熟型社會,這一點表現得非常明顯,絕大部分孩子沒法超過自己的父母。

我經常看到一些父母自己一事無成,教育起孩子來頭頭是道,但是孩子好像故意跟他們對著幹,無論父母說什麼,孩子就是不聽。這是一個值得讓很多父母反思的現象:絕大部分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在模仿自己啊。你是怎麼做的他就會怎麼做。當然了,等他長大了,他也會這麼教育自己的孩子,並且也會頭頭是道,但是孩子依舊當作聽不見,然後該幹啥幹啥。

也就是說,排除低概率基因變異的情況,孩子從父母那裏繼承了兩套基因,一套是生理學意義上的基因,你孩子長得像你,跟你有著一樣的瞳孔顏色和耳垂形狀,這是生理基因。另一套是社會學意義上的基因,你孩子做事方式也很像你,思考方式也很像你。如果沒有義務教育,你的孩子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這就叫社會基因。

義務教育改變了很多家庭的社會基因,畢竟能跟著牛頓學點基本常識,跟著魯迅學能對社會和人性有所了解。不再局限於所有知識都來自家長,但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也就是說,富人會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傳承給孩子,窮人會把自己的很多方法和理念傳授給下一代,盡管很多東西他自己也知道不對,但是不知不覺就傳遞下去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父母啥樣孩子也啥樣,多麼令人悲觀和不安。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從父母那裏並不能學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因為父母輩的人也不大明白如何加強自己的生存技能,更不知道如何把生存技能傳遞給下一代,而且這種狀態會一直通過“社會基因”向下遺傳。 這一點在農業時代特別明顯,因為那時候讀書是奢侈品,並不能像現在這樣隨隨便便就能學習到知識,一般的家庭根本不去想讀書學習的事,經驗幾乎都是從父母那裏得來的。隻有類似曾國藩這種地主家庭,大兒子老老實實在家種地,剩下的孩子裏選個腦子靈活的讀書,這代人考個秀才,下代人就可以考個進士。等到其中的一個出息了,就把家裏其他兄弟也帶出去,比如後來曾國藩發達了,就把自己的倆兄弟曾國華和曾國荃也帶出來了,跟他一起在外邊打仗立功。後來曾國華陣亡在了三河鎮,另一個弟弟曾國荃則混得風生水起。

古代整體遵循的就是一種“進化算法”,一步一步來,每代人中擇優培育,如果一個人發達了,大家一起跟著發達。

現代社會跟古代相比,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最早起源於德國,被認為是後來德國和美國迅速趕超英國的撒手鐧。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政府工作重點是煤礦和紡織,技術含量不高,英國當時把工人當牲口使,用死了一批就換一批,根本沒人力資源一說。

德國最早開始普及義務教育。電力時代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得有相關知識才行。英國那種“牲口教育”模式就落伍了,因為不識字的人沒法操作電力設備。其後,注重教育,全民素質高的德國和美國後來居上,這招後來又成了日本、中國等後發國家的撒手鐧。

義務教育強行把孩子們送到學校,一方麵可以搞愛國教育,美國那樣的一個大熔爐國家,每天早上孩子們都要背誦誓詞,就是大家熟知的“上帝之下,不可分割”,時間長了,國家意識就出來了。

義務教育的另一個優勢就是打破“社會基因”。父母知道的東西就那麼點,孩子自然難以跟著父母學到知識。學校有義務教育,孩子被送到學校強行灌輸宇宙大爆炸、進化論、分子生物學之類。在中國,義務教育這些年創造了不少奇跡,窮得掉渣的村裏竟然能出幾十個大學生,改變了命運,突破了父母的天花板,不得不說義務教育功德無量。不過能夠考上理想大學的畢竟是少數現象,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出現了一種情況,即各個層次的人會聚在一起。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優秀的人會聚在一起,這倒也不是他們故意排外,而是一種能從數學上證明的“同質化分層”機製。這種現象跨越物種,跨越文明,任何地方都存在。

也就是說,假如你是個窮人,你離開了家庭,盡量不受家庭影響,但是你的社會階層決定你周圍的人普遍不是特別優秀的那種人,你從他們身上學不到太多的東西,你想變得厲害就得突破這個圈。

一般社會初期的時候都平等,有點像把水和油使勁搖一搖,在一段時間內混在了一起,但是靜置一會兒,慢慢就恢複到水油分離狀態了,各個階層會形成明顯的界線。不要覺得不合理,全世界都這樣,古代和現代也都這樣。

我讀大學的時候,我們這些小城市的人去大城市,發現大城市裏的人跟我們的打扮其實差得不太多,說不上什麼時尚。當時我們班城裏的同學住的那種單位宿舍,我去看了覺得還不如我們小縣城的小平房住得舒服。我感覺2008年左右是個分水嶺,城鄉迅速分化了,大城市的年輕人越來越時尚,跟村裏的長得都不太一樣了。

我當初的大學同學現在已經在大學教書了,他有次跟我感慨,說他站在講台上,一眼就能看出學生們哪個是大城市的,哪個和自己一樣是村裏來的。而且他發現一件事,最近這幾年越來越明顯,大學裏的農村學生越來越少,自己上大學那會兒全校都是“土炮”的盛況已經不再重現。

其實觀察歐美就能發現,歐美已經和平發展幾百年了,而我國從一窮二白發展到現在,和他們相比,發展的時間沒多久。現在大家就開始討論中產階級什麼的,中產階級一年能在孩子身上花十幾萬、幾十萬,教育演變成了軍備競賽。在未來,這種狀態隻會越來越嚴重,而且呈現出“圈子化”,各種不同的圈子一起生活、合作。有的圈子裏的人隻需要維持現狀不墜落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卻需要不斷地向上突破。

有點像有些人住在高樓層,隻要維持不掉下來就行了,有些卻需要氣喘籲籲爬上去。問題是高樓層的人在競爭中維持很高的優勢,層次越低的人資源和條件越差,爬起來就越難。這種現象在全世界都存在,而且越成熟的社會越這樣。在德國,5%的人擁有全國將近一半的房子,剩下的人大部分租房。萊比錫隻有5%的人有房,剩下的人租這些人的房。

之前網絡上有個說法,說是德國人不急著買房,所以房價不高。後來我常住德國了一段時間,之後又去了一趟。我就問我們一個公司的德國的同事,你們德國人真有這麼豁達的房地產消費觀?他說,隻有傻瓜才不喜歡房,德國人多數都攢不住錢,普遍買不起房。

歐美的國家,富裕的家庭從一開始就買了優質學校的學區房,然後通過優質小學升優質初中,然後是重點中學、重點大學,順著這樣的路徑就上去了。當然了,這裏不是說進了優質小學就一定能上名校,歐美頂級私立也沒這個效果,但是概率會增加很多。相對的,普通人上名校的概率會減少很多,受教育的權利就這樣一點點向上移動。

明清時期朝廷就發現一個現象,南方在科舉考試中比北方厲害得多。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比如南方受戰亂禍害較少,很多富足且有文化的家族底子足,這些家族往往藏書上萬冊,甚至有藏書樓,曆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熟悉科舉套路,輔導下家裏孩子自然有加成。更重要的是,從宋朝開始,南方經濟開始超過北方,南方可以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培養小孩上,南方讀書的孩子無論是比例還是數量都遠遠超過北方。福建和浙江這兩個省的書院加起來數量比全國都多。經濟實力的優勢會反饋到所有層麵,包括教育。

中國從明朝開始,就有點像現在的錄取模式,各個省都會有照顧,而不是簡單的全國一起錄取,但是在各省內部,依舊是有些地方霸占了全省絕大部分名額。

隨著經濟的繼續發展,社會再演變一些年,到處都會演變成一個個的圈,你進不了這個圈,就做不了某些特定的事。

舉例來說,孩子進不了某些好的學校,就考不上“211”和“985”,或者說很難考上,如果上不了這類大學,將來就沒法進入更好的公司。我說這些並不是準備販賣焦慮,而是一種即將到來的客觀現實,或者說已經來了。

在《富爸爸,窮爸爸》裏,有句話對我影響特別深:窮人和富人都會買奢侈品,窮人往往用他們每個月的血汗錢購買,那是本應該用來投資或者留給他們的子女的財富。富人則是用他們所產生的資本購買。窮人購買了奢侈品後確實讓他們看上去富有了,但他們隨即進入了債務危機。每月的工資用來償還債務,並繼續貸款,他們進入了惡性循環。

普通人把自己的工資花了,而一些有富人視野的人會把錢攢下來,買那種可以帶來流水的東西。能帶來流水的東西叫資產,然後花資產帶來的錢,因為那個收入算被動收入。

而且窮人消費和富人消費差距很大。之前德國的一個頂級房地產商有個言論特別有意思,他說財富積累到一定時候,錢是花不出去的。你買輛豪車,車升值了;你買塊手表,手表升值了;你買金子,金子升值了,你不能通過消費來消滅錢,這可能就是有錢人生活的枯燥之處吧。但是這裏有個問題,這類資產消費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得很。最基本的一點,這些年慢慢地大家都開始意識到如果買幾套房子,然後坐著當包租公那該多舒服,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怎麼做到?

這個問題首先最難的就是需要大筆的啟動資金。如果慢慢攢錢的話,估計得攢到天荒地老才能攢出來房子的首付,因為賺的錢不夠多。

對於大部分窮人來說,最難的事情就是錢不夠花,怎麼攢錢買資產?有人說可以借貸嘛,但是流水少的情況下,大杠杆借錢幾乎是找死。更讓人鬱悶的是,窮人信用都不行,借不到錢,或者借錢成本太高。這裏說的信用不是生活裏說的那個信用,而是銀行對你的信用評級。窮人評級低,銀行要麼不借給你錢,要麼利息高得很。

這件事對於那些有條件但是消費觀有問題的人是一個非常好的啟發,但是對於真窮人來說,幾乎無解,明知道當前的生活方式越走越窄,但是依舊隻能這樣走,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鬱悶的事了。

當然了,有些人屬於“道理都懂,客觀條件導致沒法操作”,但是依舊有不少人腦子裏真缺根弦。我有個同學研究生畢業後去當村幹部了,他說國家對貧困戶有撥款,但是很多貧困戶並沒有好好地把這部分錢利用起來,不少人到手後隨手就瞎花了。他感慨有部分人窮是缺機會,也有部分人真是缺知識,觀念有問題,難以扶起來。

以下這段話是從矽穀王川的微博那裏看到的,非常有啟發性:摘自巴裏·施瓦茨(Barry Schwartz)的《選擇的悖論》(Paradox of Choice)一書——如果一個人長時間處於一種缺乏選擇的狀態,大腦潛意識會慢慢認為做任何事都無法改變現狀改變自身命運,於是會進入一種所謂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狀態,變得更為消極。即使情況改變,有機可乘時,也不去行動。這種情況嚴重時,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會得抑鬱症。

當有很多選擇時,自我掌控感非常強大,這樣人可以長期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勢,對身心健康很有好處。

當然選擇過多的時候又有三個問題: 決策需要耗費更多精力;選擇後犯錯誤的可能性更大;犯錯誤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強。

如果長期不做選擇,大腦就會變得很消極。很多人說自己感覺自己快要得抑鬱症了,其實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平時幾乎沒什麼事需要自己選擇,完全是生活逼著你在往前走?這種狀態下,時間長了確實會產生一種越來越嚴重的消極狀態。

這也是我這些年目睹的強人和窮人之間最大的差別,絕大部分正常人似乎對生活有種認命感,覺得也就這樣了,湊合著過吧,又不是不能過。當然了,越厲害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多,越窮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少,手裏沒資源,行動力自然就差,而且幹什麼都不順利,會對信心打擊特別大。

我認為,你可以經營點自己的東西,可以是微博,可以是頭條,甚至每天剪輯一些簡易的小視頻,當然也可以是更複雜的項目。有個讀者告訴我,他上次看了我的文章後深刻反思了下,發現自己什麼長處都沒有,隻會玩遊戲,最近開始直播玩遊戲,並且上傳了一些遊戲小技巧,比如《絕地求生》怎麼壓槍,P社[3]遊戲怎麼上手,竟然有了一波關注,今後要去做兼職UP主[4]了。他終於知道業餘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了。

這就是我一再強調的,一個人要從消費者向生產者轉變,才能改變困境。因為生產的是大哥,消費的是貧者。如果一個人一直做消費者,玩別人的遊戲,吃別人做的菜,而不是向生產端轉進,那就會一直處在一個坑裏,永遠也別想翻身。你得讓別人消費你的東西。這裏說的消費,不一定是花錢,現在花時間也是消費。你花了很多時間在別人的產品上,比如某款遊戲,某款讓你獲得短暫的快樂卻浪費時間的APP,也等於在別人那裏貢獻了價值。

現在的一個決定可能對一個沒什麼資源和也沒動手能力的窮人來說沒什麼用,但是這個決定很可能五年後就徹底改變了你的生活。

如果一件事你做過了,沒成,有很多原因,可能你不是那塊料,或者運氣不好,但是如果什麼都沒做,就覺得自己做不好做不成,這真的是心理問題了。

分析了半天,突然發現如果一個特別貧窮的人看了我的文章,也許真的用途不大,反而會更鬱悶。社會對窮人並不友好,遠遠不止思維方式的缺陷,更重要的是,階層越靠下,可使用的資源越少,試錯成本也就相對越高。這個世界做什麼事都是需要試錯的,試錯是需要成本的。

尤其是放在全世界的視野下,更是尷尬得很。從當前來看,最好的辦法還是我們的方法:讓村裏的人先進城,融入社會分工,給那些進取心強、頭腦靈活的人一個機會,說不定他們可以找到一條路,能把自己的老鄉帶出去。這個不是亂說的,江西那邊有個村拿到扶貧款後,在一個很厲害的農民的帶領下,全村人生產米糕,賣到全國,現在那個村已經富裕了。當然了,這是宏觀層麵的操作,具體到每個人,就需要我們多思考多行動,多嚐試一些低成本試錯而且有長期紅利的事情。我現在覺得“萬眾創業”這個詞特別好,大家如果有時間的話都做點什麼,不一定要非常盈利、非常獨特,一夜翻身,做起來,說不定五年後你會感慨當初的小決定竟然真的改變了你的一生。

我花了很大精力閱讀《貧窮的本質》後寫了一篇《〈貧窮的本質〉這本書到底說了什麼》。

後來很多讀者覺得不夠過癮,讓我講講這本書裏還說了一些什麼,我正好要寫一篇文章,有些話題和《貧窮的本質》有關。

按理說,一個人今天和明天的收入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但人是有夢想的鹹魚,一個人不可能把今天的錢全部投入消費,總得積攢點,而且每天做點自我提升,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就能夠升職加薪,所以一個人明天的工資一般都比今天的高一些。這也是傳統經濟學的觀點,經濟學家們認為,一個人的工資在長期範圍內是越來越高的,但工資漲幅是慢慢變小的,直到不漲了,最後退休,這也符合我們的認知。

按照這個邏輯,好像所有人的收入在長期內都能緩慢提升,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

而且這個邏輯認為,“生活中多出來那部分錢”是收入增加的關鍵,這個理論也形成了世界範圍內的脫貧新思路,認為隻要窮人生活中有多餘出來的財富,就會拿去自我投資,實現收入的增加。所以各國都在給非洲發錢,希望他們能夠實現收入的增加。最後卻收效甚微,非洲絕大部分地區還是那個樣子,窮人們把聯合國救濟署給的錢花完後繼續窮著,沒什麼根本性的變化。

經濟學說的好像跟現實生活不大一樣,畢竟直覺告訴我們,“收入一直漲”這事說的隻是一部分人,而且往往是經濟好的地方的人,絕大部分地方收入不但不漲,有時候還會倒退。現在很多國家地區收入就陷入了停滯,然後由停滯引發動亂。這種問題出在哪裏?

2019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深入世界上最窮的地方仔細研究調查,最後得出個結論:這些窮人把生活中多餘出來的錢亂花了,沒法做到攢起來改善生活。

也就是說,窮人不但不擅長賺錢,反而擅長浪費錢,而且通過仔細的計算發現,窮人用於奢侈品開銷的比例遠遠高於富人。這種發現和我們的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類似,我這幾年看過太多的人幹這種事情。比如很多人賺錢能力沒提升,卻在網貸方麵積累了一堆新技能,月收入不到一萬卻欠幾十萬網貸的也非常多。這倒是應了《絕命毒師》裏大毒梟那句“窮人誰都會做”的話,因為順著本心去做就可以順利做窮人——當你不反思自己、不克服自己的問題的時候,很容易淪為窮人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主要是兩個原因導致的,一個是皮質醇,另一個是奢侈品。

控製人體獎勵機製的東西叫多巴胺,這種物質有兩個明顯的作用,一是讓你開心,當你在淘寶下單的時候能體會到的那種快感就是這種物質釋放的結果;另一點是增加排尿,一個人開心的時候容易尿急,不過很多人太歡樂注意不到這種現象。

與多巴胺的作用相對,讓人體不爽的情緒是由什麼物質來控製的呢?有多種物質,不過皮質醇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種。

皮質醇跟組織胺(蚊子咬了腫起來一大塊就跟這種物質有關)有點像,原本進化出來是為了提升我們的生存概率的,現在卻讓人煩不勝煩。

舉個例子,假設你是一個進化還不完全的原始人,跟著同伴在森林裏拎著兔子唱著歌,突然出現一隻花斑老虎,你怎麼辦?一般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覺得這隻大號的貓非常可愛,上去摸了一下,於是被老虎吃掉,所以這種對未知動物充滿好奇心的基因基本絕種了。人類對沒見過的花斑東西都有種本能恐懼,絕大部分人甚至連花斑蝴蝶都有點怕。

第二種,被老虎嚇得屁滾尿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呆若木雞,等著老虎用餐,這種基因也沒了。

第三種,部分人不小心進化出了“皮質醇”,讓你在危急的情況下順利逃跑或者操起一根棍子跟老虎玩命。盡管你不一定能跑得掉,但你還有兩個同伴嘛,他倆一個上去擼大貓,一個已經被定住了,老虎接下來的很長時間都在用餐,你逃脫的概率還是很高的。隨著你歡樂地出逃,皮質醇也就跟著你跑出來了,一直遺傳了下來。

皮質醇盡管能讓你在危險的時候不至於定在那裏,提高了生存效率,但是這種物質也有明顯的副作用。現代人常見的幾種問題就和物質有著極大的關係,比如怎麼都休息不過來,疲勞,什麼也不想幹,看什麼都煩,完全沒法集中注意力做那種需要靜下心來才能做的事;已經很胖了,還特別能吃,吃飽了還想吃,要減肥卻導致報複性地大吃;情緒低落,隻想做一些不費神的事,比如坐在那裏看電視;最關鍵的是使得“延遲滿足”的能力變弱,比如你今天意外賺了五千塊,你可以選擇今晚就去泡個桑拿,吃個日本料理,如果還剩下些,再去路邊吃個串,這樣當天就獲得了滿足感,問題是資源也沒了——其實你本來還有一個選擇,你可以把這些錢攢下來,攢夠錢搞個店麵,等店麵賺到錢之後再享受,這就是《富爸爸,窮爸爸》裏說的“窮人花血汗錢,富人花資產賺的錢”的現象。但是這個過程中你就得攢錢,不能花,延遲滿足,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吃到今晚那頓料理,你能忍得住嗎?

皮質醇會導致延遲滿足能力變低,這種現象在現實中很多,當一個人心情不好的情況下大多需要購物化解嘛,很多女生都有深刻的體會。

國外一般把這些不好的狀態稱為“壓力”,不過如果在國外待一段時間,就知道他們說的那個“壓力”比咱們說的範圍廣得多,幾乎所有的負麵情緒他們都歸結到壓力上了。

一般來說,你所有的情緒都是你體內的幾種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外在體現,多巴胺分泌多的人,一般情緒能好很多,分泌少的人容易得抑鬱症,如果再少的話,容易得老年癡呆症。

皮質醇和多巴胺一樣對人體必不可少,如果確實是處於危險狀態,沒這個東西可能就死亡了,但是正常情況下這種物質過多也可能會導致抑鬱症,每天情緒低落。

《貧窮的本質》作者應該是跑到那些窮地方抽血測量過,他發現窮人體內的皮質醇含量指標比正常狀態要高很多。為什麼呢?因為窮人的生活中瑣碎的、無能為力的事情多,疲於奔命,精神上的痛苦比正常人高得多,這就導致他們的皮質醇含量指標比正常人高得多。

皮質醇是控製消極情緒的,在皮質醇含量指標過高的情況下,人容易消極提不起鬥誌,隻想幹點輕鬆愉快的事情,用我們時髦的話講,心態崩了。如果感受不到這種狀態是一種什麼心境,隻需要想想自己狀態不好的那段時間就懂了。處於這種狀態,很可能持續消極,別說遠期規劃了,可能明天的事都不想去想。

如果你是大學畢業,有穩定的工作,精神狀態持續不好,最大可能是工作不起色、不加薪,但如果你是個窮人的話,那就麻煩了,因為你被鎖死在那個狀態了。

這也是我這些年發現的一個明顯的現象,有很多人寧願自怨自艾也不去奮鬥,整天抱怨。

我以前覺得那些自怨自艾的人心態有問題,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是皮質醇含量指標高一些。激素影響思維,精神狀態一直處於高度抑鬱狀態,自然積極不起來,也沒法延遲享受。

整體來說,生活中疲於奔命的人被生活折磨得煩不勝煩,自然皮質醇水平高,這種物質又會讓人的精神狀態雪上加霜,讓人更加消沉,更加容易逃避,更加不願意長期規劃,也就越陷越深。

皮質醇指標過高造成的種種問題,怎樣解決呢?說實話不太好解決,人生最難的事,就是掉到了一個“負反饋”的坑裏,越陷越深,想出都出不來。不過如果是短期的那種皮質醇含量指標過高導致的問題並不難解決,多吃香蕉,多鍛煉,很快就好起來了。更關鍵的是,你精神狀態不對的時候,你得知道自己這種狀態不正常,趕緊去尋求改變,而不是讓它繼續壞下去。

還有什麼東西影響一個人、一個家庭脫貧呢?沒錯,它是奢侈品。奢侈品在不同的群體裏,存在不同的用途和價值:

在富裕的群體中,他們對奢侈品基本上沒有特殊的感覺。

以前《讀者文摘》裏有這麼一個故事被反複提及:比爾·蓋茨的女兒全身上下不過一百美元的樣子。這個故事一直被很多人津津樂道到現在,它的主題是想表達美國人比較喜歡樸素,中國人比較喜歡奢華——當然了,這個段子是編的。比爾·蓋茨的女兒真實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根據報道,比爾·蓋茨的女兒喜歡吃必勝客的至尊比薩,這種食品在美國就是個煎餅果子級別,而且她多次說自己愛漢堡包。這麼看確實挺樸實無華。此外,她還喜歡兩千美元一塊的日本頂級牛排,這種食品就不是普通人能消費起的了。

比爾·蓋茨的女兒說喜歡穿安德瑪品牌的衣服,這個牌子在美國跟李寧在中國差不多。同時,愛馬仕專門給她設計了騎馬服,這是限量款,一般人不但買不起,而且買不到。

另外,比爾·蓋茨的女兒還是個馬術愛好者,名下有幾匹頂級阿拉伯馬和至少五塊地皮的馬場,以及配套訓練和養馬專業人士。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這類馬貴得離譜,而且挑食物和環境。每匹馬都得一群人養著,比跑車難養得多。平時她偶爾開smart,但是周末坐自己的私人飛機回西雅圖。

美國記者總結,整體而言,蓋千金既不奢侈也不樸素,因為她對價格完全沒概念,在她眼裏沒有奢侈品和普通品的差別。這也代表了真上流社會對奢侈品的態度,就是沒態度,就跟你騎著一個電動摩托車,有路人誇你的摩托車很酷,但是你沒什麼感覺一樣。

對一部分群體而言,尤其商人、企業的管理者等,奢侈品的價值主要是身份的象征。

我有個朋友是做二手保時捷的。這個朋友沒有店麵,平時的工作就是把保時捷賣給微商,因為很多微商需要這種產品來撐門麵。為了買二手保時捷,一些微商經常需要辦好幾張信用卡才能買下。有了保時捷就可以充當成功人士給別人說教,順便發展代理之類的,大家往往是看一個人混得比較好才跟著他,這時候保時捷有奇效。

我問過他,那些人買了保時捷就能賺?他說跟炒股差不多,經常是七個賠,一個賺,剩下兩個不賠不賺。那七個賠的將來再把二手保時捷賣回給他,他繼續賣給別人。不過大家一般隻能看到賺的人,所以總有效仿的,他也就一直有生意。

在這裏,奢侈品成了一種類似入場券的東西,通過它向別人暗示自己的社會地位。

奢侈品還有第三種用途是自娛自樂,這也是我們最常見的用途,這是學界的共識。

很久以前就有心理學家寫過相關論文,心理學家早就發現人們對奢侈品的愛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才形成的,是受社會影響的結果。

如果你給十四五歲的孩子講清楚一個名牌包和一個幾乎一模一樣的高仿價格差一百倍,小孩子肯定非常難接受這個道理,並不是道理太複雜他理解不了,而是這個道理太反常識。奢侈品的價格是信仰,並不是邏輯,正常人不懂很正常,一下就懂了可能他的思維有問題。等到這個孩子上大學的時候就慢慢能接受這種現象了。

在小孩子成長的這幾年,經過商業廣告和消費文化的輪流轟炸,經過很長的“洗腦時間”,他才能慢慢被培養成“拜物教”接班人。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納悶奢侈品行業基本都是暴利的,但是很多奢侈品企業現在也麵臨倒閉的原因——給大家洗腦需要成本,廣告花費是巨大的,足夠把很多經營不善的奢侈品公司拖垮。

正是這種長期的洗腦,讓一部分人把買奢侈品當成了信仰,所以他們花大價錢買的時候才能獲取那種巨大的幸福感和愉悅感,感覺整個人得到了升華。

為什麼我們花大篇幅講奢侈品呢?因為《貧窮的本質》書中反複強調要降低奢侈品的消費,我在前麵也說了,真正有錢人眼裏的奢侈品就是你眼裏兩千塊的電動摩托。

隻有想騙錢的和被人洗腦洗壞了的人才會對奢侈品有特別的興趣,才會為那東西支付高額溢價。如果你本來就有錢,買奢侈品倒也無所謂,但是如果你本身需要資源來自我提升或者增加財富,然後你買了奢侈品,就未免有些愚蠢了。

無論東西方,都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潮流:在剛開始發展的時候,都會對奢侈品消費趨之若鶩。美國剛開始發展的那些年,恨不得把歐洲所有好東西都在美國複製一套,但是等到美國大兵去歐洲參加“二戰”,發現歐洲已經破敗得不行了,他們回到美國後就徹底“祛魅”了。

日本也一樣,“二戰”後的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女性節衣縮食也要買個名牌包,這些年明顯已經開始“去物欲”。我去年去日本,發現很多女孩已經隻挎一個沒有商標的大布袋子了,十年前這種情況非常少見。現在中國很多人把家裏不必要的東西扔掉,隻剩下幾件必需品,這種“極簡主義”思潮也是日本來的,這種潮流在中國會越來越明顯。

奢侈品崇拜本身是一種文化崇拜,一個人、一個群體的文化徹底自信了,不再迷信“工匠精神”“百年皇室”這類虛頭巴腦的東西,它對人們就不會再有吸引力了,人們就會更關心功能而不是品牌,也不會再硬撐著為品牌支付高額溢價。

我在《〈貧窮的本質〉這本書到底說了什麼》一文說過,整本《貧窮的本質》裏幾乎沒有新的觀點,全部是對一些老觀點的實地驗證,驗證的結果是“老觀念都是對的”,比如多攢錢,通過攢錢來改善境遇;有恒產者有恒心;教育很重要……

貫穿《貧窮的本質》全書的核心思想是“能不能積累到錢是你能不能擺脫困境的關鍵”。注意,這裏說的是靠一個人積累到錢——積累到錢是個內功,也就是你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如果錢不是你自己攢的,而是扶貧直接發下來的,或者中了彩票,大概率很快就敗光了。最近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靠運氣賺來的錢,都會靠實力敗出去。

除此之外,我看完《貧窮的本質》一書之後的體會就是:很多我們從小接受的中華傳統美德觀念都是對的,比如勤儉持家、量入為出等,並沒有因為進入現代社會就不適用了,反而那些觀念太過新潮的人往往會被網絡貸款給困住了。

什麼是貧窮陷阱——不切實際的奢侈消費就是貧窮陷阱。這會導致你積累不到錢,以至於生活困苦。當你生活困苦,又沒有任何存款,會導致你的皮質醇升高,讓你難以集中注意力,更加難以延遲享受,讓你更難賺到錢,也就更難積累到錢。這個說法對所有階層的人都適用。

前幾天看到一篇網絡文章,說是某大佬對未來幾年整體非常樂觀,評論區一片冷嘲熱諷。

很多人未必知道,強悍的人基本上對未來都是樂觀判斷,但是當下永遠都是按照危機時期來打理,控製現金流,準備過冬糧,小心謹慎走好每一步。

反過來一些人恰好相反,對未來很悲觀的同時又大手大腳,不攢錢也就罷了,還享受各種超前消費。

看到江南憤青老師微信朋友圈講了一句話,非常有啟發,分享給大家:簡單的欲望,隻需要放縱就可以實現,而高級的欲望,放縱是實現不了的,需要的是自律和克製。

每到一年年末的時候,總是要總結一下。總結過去的得失,對未來的發展會更有幫助。說說我這一年收獲的一些感悟。

一、一定要保持樂觀,人有一種奇怪的自我實現的能力,你覺得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它似乎真可以修正,跟你心裏的樣子越來越像。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比悲觀蒙蔽雙眼更鬱悶的事了,樂觀會帶來財富,悲觀會帶來灰暗。我在一篇文章裏說,樂觀還是悲觀本身是一個經濟問題。你隻有堅持看多,堅信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你才有發自內心的動力去折騰。這種持續的動力就跟巴菲特說的“長長的雪坡上有個小雪球在往下滾”一樣,一開始可能不明顯,時間長了就會非常明顯。

二、這個世界資源是無窮的,而我們總是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那種感覺就像是印第安人在波多西種玉米,完全不知道地底下埋著史無前例的銀礦一樣。有時候我們太過執著於眼前的那點好處,完全忽略了世界很大,資源很多,經常隻需要伸手去夠一下就能拿到。

三、“鏈接”本身就是財富,如果沒從鏈接中受益,說明你鏈接的資源不夠多。這是我全年體會最深的一件事。我並不是鼓勵大家去做這件事,而是希望大家能理解這種思路,當然最好能夠用上。我用這種眼光觀察了一下周圍的世界,突然發現懂了好多之前一直也不太明白的事。這也是之前王川所說——接觸真實的世界和市場,發現有些賺錢的機會和市場與主流媒體宣傳的不一致,有些被人忽視的領域有賺錢的大機會。

四、2018年,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個詞語是“內卷化”。什麼是內卷呢?這個詞最早應該是講中國晚清那種情況的,提出這個概念的人認為歐洲的工業革命一個原因是人工成本太高,因為人少,所以就需要通過機械來代替人力,這便有了持續改進機械的動力,因為有這種持續的動力,最終突破了農業社會,進入了工業社會。我國則不一樣,人多,過剩人口導致人力太過便宜,使得以節省人力為目的的技術變遷沒法自發出現,也就一直自我鎖死在了低層次文明水平上。這也就是傳說中的“李約瑟難題”的一個現象。

把這個“內卷化”延伸下,可以理解成一個係統的自我鎖死,或者自我封閉,缺乏延伸性,係統不會變得越來越大,所以就算很大很大的公司,也非常在意每年的增速,因為一旦放緩或者停滯,絕不意味著今年賺到的錢會跟去年一樣多,更不會意味著明年還會一樣多。一旦放緩或者停滯,很有可能是內部出了問題,會導致組織迅速的坍塌。

五、有些事投入不大,但自帶杠杆,這種事應該多做。比如寫文章就是,花幾千塊買書看書,然後寫文章,寫出來之後看到的人越來越多,我也會從中獲得越來越多的收益,隨著閱讀的人越來越多,效果會呈現出明顯的加速。一般我們也稱為複利。

此外還有件事,你要是給別人打工,今天提供一個交付件,老板會按件計費給錢。事實上這個交付件有個很長時間的“收益尾巴”,也就是明天它還會帶來收入,後天依然會帶來收入,但是這部分錢就歸老板了,我認為“剩餘價值”最有價值的部分是這些。比如我寫一篇文章,長長的收益尾巴可能就歸我自己了,這裏的收益倒不一定是金錢,可能是其他方麵的收益,但那也是歸我了。單個交付件不明顯,多了就會有效果,大家一定要記住巴菲特說的那個“雪球效應”,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說這事不是鼓勵大家去創業,我自己也沒有創業的打算,而是在生活中擦亮眼睛,去尋找這方麵的產品,自己交付,自己拿長尾收益。

其實時間才是真正的成本,昨天不知道在哪裏看到這樣一句話:“做一件事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不要被農業社會的固有思維限製住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