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法醫》reference_book_ids":[722471862312055916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我年輕的時候特別激進,不管做什麼事情,我都想馬上就做好,結果可想而知。年齡稍微大點,又陷入了另一個極端,總想做自己覺得舒適的事,跟自己妥協,說服自己不要太衝動,做事越來越依賴以往的經驗,越來越消極,偶爾還把這種狀態當作成熟。一年過完,除了正常上班,好像沒做過幾件讓自己感覺“今年沒白過”的事,因為做過的事,都堅持不了太久,後來想做事情的時候,心裏想索性算了,不要太為難自己,反正也為難不出來什麼。
不過有幾件事,我卻堅持了下來,天天做也就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竟然成了習慣,哪天沒做心理狀態就很不正常。比如我堅持每天看二十分鍾的紀錄片,每天總看兩頁書,每天溜達半小時,每天寫幾百字等。
我的這些習慣都產生了巨大的收益,遠遠超過了我年輕時候那些激進的舉動。所以我忍不住反思,為什麼這些事情我能堅持下來,其他的事卻堅持不下來?我想了很久,慢慢發現了,其實關鍵我做的這些事情都在舒適區。
以前我總想擺脫舒適區,去挑戰自我,後來發現越挑戰越證明自己沒能力,除了那種工作上迫不得已要做的事,其他自我挑戰基本都以可恥的失敗終結,尤其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基本都不了了之了,反倒是一些挑戰性不強的事情,我竟然堅持到了現在。
這讓我陷入反思,覺得人生真的很糾結,同時我也忍不住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樣的堅持才算是堅持。如果做一件事隻能堅持一星期,做的這事再轟轟烈烈,也沒什麼可炫耀的。
反過來,一件很無足輕重的事,一個人堅持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產生的就是翻天覆地的效果。如果你下定決心做什麼事,而且這事全憑你個人的耐心和克製去做,建議把每天的目標定低,以至於你甚至不需要毅力去做。
很多人都知道波比運動,每天做這種運動有助於提升心肺能力,鍛煉腿部胳膊腹部肌肉,有助於緩解頸椎病和改善膝蓋狀態等,簡直無往不利。我看了B站的一個視頻,裏麵介紹一個男生通過每天十分鍾這種運動,竟然達成了快速減肥的效果。該視頻說每天隻需要鍛煉四分鍾,八組,每組八個,總共六十四個。我一看覺得波比運動真的蠻好,應該能夠輕鬆愉快地完成。之後我第一次就做了六十四個,結果非常累。後來我下定決心要堅持做這件事的時候,就留了個心眼。我想如果太難太吃力,大腦會不會拒絕執行呢?所以決心每天隻做十個,後來又覺得壓力太大,和自己妥協下吧。我改成了每天五個,沒想到真堅持下來了。現在我可以一口氣做兩百個,體質也有了質的變化。當然了,我的目標還是每天五個,細水長流。如果當天狀態非常差,就隨便做五個,如果狀態好就多做幾組,如果狀態非常好,就做兩百個。
我還發現,有的時候,我偶爾狀態特別不好,根本不想鍛煉,但是當我狀態不好的時候,一旦開始練五個波比跳之後,狀態就會調整得還不錯,接著一口氣做幾十個波比跳後發現狀態竟然好起來了。原來我們根本不了解自己這副軀殼。
這件事盡管微不足道,但是我受到了一點啟發,就是不要太跟自己過不去。如果你做的某件事是短期的,那你可以隨機處置。如果你做的事情是長期的,那麼你定目標的時候一定不要偏離舒適區太遠,否則結果大概率是自取其辱的。
如果你不想或者不情願做什麼事,總是給自己找理由,會讓你自己非常為難,你很可能會坐在那裏一邊玩手機一邊糾結,一直玩到太晚或者要去幹別的什麼事,就可以心滿意足地不去做了。
如果一件事,哪怕堅持了很多天,但是中間如果連續斷開三天,可能這一輪的嚐試也就到此為止了。對於培養的長期習慣來說,應該聚焦的是“每天都能順利去做”,而不是做多少,不要斷開,長期就能達到極高的高度。
我們應該都有這種體會,有些事情實在是不想做,但是如果開始做了,就發現比之前想的容易得多,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應該把每天的目標定低一些,這樣每天都能輕鬆地去做這件事。等到每次完成了當天的計劃,可能狀態也好起來了,因為最大的心理障礙已經克服了,比如你本來準備今天做一個俯臥撐,結果一口氣做了五個,做完還不過癮,又來了十個波比跳。看書也一樣,每天配額五頁,看完之後如果有其他事就去忙;如果沒事就多看會兒,說不定一口氣看半本。這樣堅持下去,你會發現本來一本書預計三個月讀完,結果可能兩周就讀完了。如果一開始計劃一周讀完,大概率今年都讀不完。
大家都可以試試,如果想做一件事,不要把目標定太高,而是要往低定,要追求每天“從容的開始”,而不是一天取得十天的效果。再強調一遍,製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容易,具體操作的時候,每天把目標先達成了,然後再自由發揮。
我們一般習慣性地覺得舒適區不太好,認為我們要離開舒適區,不過我這些年反而有個感觸,對大部分人裏的一部分人而言,舒適區才是他真正的核心競爭區,做擅長的事,才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之前有個同事,技術一流。後來領導讓他去負責管理一個團隊,讓他突破下自我,結果他做得一塌糊塗,在管理崗位上管得天怒人怨。他現在又回去做技術了,在技術領域搞得風生水起。
後來我們聊天的時候他就反思這件事情,說一個人在自己的能力圈內工作一個小時要頂能力圈之外的100個小時。後來他又說這話不是他說的,好像是查理·芒格說的。
這一點,我也特別有體會,找到那些你做起來狀態很好的事,然後在這些領域加大投資,你就能把事情做得風生水起。這也就可以回答很多讀者常問的問題:如何在工作之餘還能寫文章呢?其實根本不需要多投入多少精力就可以寫,因為我的舒適區就在這裏。我寫的文章就算沒人看,我也能做到天天寫。
我們不是要遠離舒適區,而是要去開拓新的舒適區,比如通過鍛煉讓自己每天都精神飽滿等。
此外,我們還要重點理解和使用複利法則。愛因斯坦稱它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但是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很難理解生活中怎樣才能讓複利法則發揮作用。
這幾年我慢慢反應過來了,我們沒法像按機器的按鈕一樣去控製事情。不過我發現不管你做什麼事,隻要天天做,隨著數量的積累,在某個時間點上複利法則突然就出現效果了。
學習編程的人一定有這種感受:一開始模仿別人寫,寫著寫著感覺就來了,完全可以自己寫了。當他進入一個高階狀態後,就是下筆如有神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麼能這麼順利就寫出這麼高質量的代碼來,實現那種之前自己想都不敢想象的功能。
小時候我看武俠片,發現很多天賦異稟的人偷窺別人功夫的時候,看一眼就記住了別人一大團的複雜套路。我很納悶他們記性怎麼那麼好。後來等到我做編程工作的時候才徹底明白了——那種幾千行的代碼,我看一眼也能寫出來,並不是我記性好了,而是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不需要再去嚐試記一招一式了,裏邊大部分的東西都是我知道的,隻需要直奔我不懂的那部分就行,或者直接找關鍵點就可以了。
這就是我理解的複利法則:規模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湧現出完全超乎想象的東西。很多新模式都是依賴規模(知識、財富等)才能做的。
以前有個專業的健身教練跟我溝通過健身的事,他說對於去健身房天天健身的人來說,前三個月都不會有明顯的效果,屬於築基過程,每天自己好像很疲勞,但是客觀地來說運動量並不大。直到三個月後,你才能一口氣做到搖幾百次啞鈴,做幾十個引體向上,這時候才算真正開始健身了。到了第二年的時候,身體已經完全適應了高強度的訓練,到那個時候,一次的訓練量能頂得上兩年前一個月的。這就是複利效應,也就是說規模越大,得到的也就越多。
再說一個例子,最近我多次聽到——如果你什麼都不幹,現在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直接給你一百萬,另一種是拋一個硬幣,猜對了上麵是哪個麵,就給你一千萬。你選哪個?
這個例子是要給大家普及“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說前者是窮人思維後者是富人思維。
其實這種邏輯完全不通,你想想就知道了,對於一無所有的人來說,確定的一百萬無論如何也比不確定的一千萬要強太多。但是等到你已經有了一千萬,再讓你做這個遊戲,你可能大概率就選後者了,因為確定性的那一百萬對你來說本身也沒那麼大吸引力,你更願意去試試手氣。有誰會沒錢但是選後者嗎?也有,賭棍肯定這麼選。
所以說,這個遊戲更靠譜的說法是“窮人玩法”和“富人玩法”。等錢積累到一定程度,大家就本能地對風險不那麼厭惡了,因為輸得起嘛。很多玩法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承受不了的,不是說這個人思維不到位,而是還沒到那一步,如果輸得起去賭,那就叫投資。如果沒有資本硬賭,那就是賭棍。
我們也可以想到複利的另一種體現就是“玩法也有升級”,不僅玩法有升級,道具也有升級,比如你可以找專業人士來幫你玩。
文末,我總結下本文的核心思想:
一、積累總是第一位的,很多新的模式都是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解鎖,這個是複利的範疇。
二、積累的關鍵是每天都要做,而不是單次做多少。
三、如果想每天都能去做,最好的辦法是目標定低點,這樣每次開始的時候心理負擔能低點。
四、堅持每天做一件“低目標”的事會讓你達到很高的高度。
五、我們知道努力會讓生活變美好,如果能找到一個領域,自己在這個領域很舒適,在舒適區努力會讓你達到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我在一篇文章中說:在歐美等國家,底層從來是很多政府的心病,各國政府的態度就是他們不惹事就行。通常他們一惹事就是大麻煩,隻要他們不惹麻煩,政府花點錢也可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美國的市長選舉。他們的市長競選的時候,來回就那麼幾個話題,比如降低犯罪率,要給監獄搞學校,或者多建幾座監獄。不過最近幾年幾乎所有嚴肅的智庫都開出了藥方,“遊戲比刺刀管用”。你不是精力無處釋放嘛,你不就是內心的激情需要到處宣泄嘛——與其讓一個人搞恐怖,搞犯罪,危害社會治安,不如把他圈起來玩遊戲。這個人在遊戲裏拿槍突突人,總比在現實裏突突人強。於是搞奶頭樂[1]戰略,是歐美很多政府的選擇。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如果讓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看會兒嚴肅的書,就跟家裏有鬼似的,不管他用什麼姿勢在看書,看著看著就躺沙發上玩手機去了。一個人在電影院待三個小時,會感覺過得非常快,但是如果讓他堅持三個小時看《貨幣金融學》或《華為崛起》,估計絕大部分人跟我一樣,很快就開始陷入自我懷疑,情不自禁拿起手機,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微博,實在沒事幹就看看淘寶購物車裏的東西降價了與否。
明知道什麼對我們有利,什麼對我們自己沒用,但是依舊沒法克製,總想去做那些歡樂卻沒用的事。玩起來一個頂倆,想做點什麼有用的事,卻難得很,而且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總懷疑自己正在做的事沒什麼意義,但是刷抖音的時候完全沒這個苦惱。
剛畢業的時候,我在航天院認識一個厲害的人,他本身在航天發動機領域就是專家,更關鍵的是他對經濟、曆史、金融等其他領域也理解得非常深刻。另外,他對炒股和炒黃金非常有研究,平時他會寫股評。他基本是手不釋卷。我們一起去海外出差的時候,我在飛機上追完了整個一季的《嗜血法醫》;他看了一路書,還寫了兩篇文章。他一下飛機就投了稿,等到了酒店的時候,采用稿件的一方已經把錢打過來了。
我當時就問他,是不是看書和寫作對於他來說像呼吸一樣輕鬆。他說,比吃蟑螂都惡心,不過他爹從小就教育他要經常去做那些吃蟑螂的事,慢慢就習慣了,時間長了就可以獲得一定的社會優勢,這種優勢又是逐步累加和擴大的。套路可以擴散,技能可以學習,唯獨這種長時間大跨度的積累沒法快速掌握。
我當時就問他,為什麼我感覺自己比較忙,沒時間呢?
他教了我一個辦法,找張紙,不管幹什麼都寫下來,記下起始時間,看看一天都忙了些什麼。後來我按照他說的方法去做,做完之後我就再也沒有臉麵說自己忙了。大家有興趣也可以試試,看看時間都去哪了。
我後來也看到一篇文章說,90%說自己忙的人,都是裝忙,剩下10%是瞎忙,真忙的沒幾個,你又不是企業家,你忙啥?
這事我想了很多年,以前我做事總感覺很痛苦,覺得自己沒什麼天分,放棄算了,很多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那件事之後我重新認識了“天賦”,開始認識到絕大部分事情並不需要天賦,投入時間多,就能做得好,做得越好,就越願意投入更多時間。
我也不太認可“興趣”這個說法,因為每個人的興趣都差不多,吃喝玩樂唄。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這句話本身問題很大,如果大家跟我一樣,感興趣的事都是些低俗和無聊的事,除了低俗的和無聊的,都不太想幹,那怎麼辦?什麼都不幹了?
我觀察到厲害的人之所以厲害,基本都是主動在找虐,就跟每一個“社會人”一樣,去做那些有用但是讓人不太爽的事。如果把這個觀念反過來,就是墮落之路,什麼時候都隨心所欲,去做那些內心深處喜歡的事,而這類事都沒什麼用,時間就這樣溜走了,什麼也沒留下。
我倒也不敢說大家喜歡的事都沒什麼用,不過敢說絕大部分人喜歡的事,都不太有用。
一個人玩遊戲的時候一整晚就那樣很快就過去了,但是讓他看本嚴肅的書,半個小時都堅持不了。說白了,我們的大腦有種墮落的天賦,大腦不喜歡信息,接受額外的信息讓它非常疲勞。我們經常說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似乎是人類獨有的特點,其實是小部分人的特點,大部分人並不是這樣。因為我們人類是長著一顆古人的腦袋在過現代生活。
人類經曆了漫長的上百萬年緩慢的發展,現代文明滿打滿算才兩百年,也就是我們的腦袋一直停留在古代,但是身體進入了現代。
現代有什麼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人類那些基本需求在一個可靠的國家都能完全滿足。
比如人類天生喜歡甜。不過跟大家想的不一樣,整個人類古代一直非常缺乏甜味劑,在古代,無論東西方,糖都是貴族的玩意兒。後來西班牙人在美洲發現了甘蔗,然後趕著幾百萬黑奴去種甘蔗,歐洲才開始不缺糖,從那以後就瘋狂吃甜食。大家可以去嚐嚐歐洲那些比較有特色的糖果,味道其實都差不多,都非常甜,因為以前貴族們互相攀比,誰家有錢誰家的糖果就更甜一些。
進入21世紀之後,這個問題在東西方都解決了,食糖價格一降再降,到現在已經基本上做到了無限製供應。
你喜歡糖是吧,那麼你盡管吃好了,生產商把所有飲食裏的糖含量都提到一個人類最喜歡的程度,占到食物質量的10%左右,可是這很容易讓人吃出來一堆健康問題。如果你去過美國,第一印象基本上都是大街上一堆連路都不會走的胖人。美國很多車都有坡道,就是為了讓巨胖的人坐著電動輪椅滑上去。
除了糖讓人上癮,還有遊戲讓人上癮。遊戲對社會整體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它和我們熟知的那些娛樂節目一樣。每個遊戲本身也是被精心設計過的,遊戲的細節都是按照可以撥弄人的大腦裏那個控製舒爽的區域設計的。基本都按照如下三個原則來設計遊戲:快速、間歇、不斷變換情感類型。
設計巧妙的遊戲要做到每隔一兩分鍾來一波刺激,就跟吸毒似的,先打一針,爽過之後歇一會兒,然後再來一波。我的大學同學玩《孤島危機》最長時間玩了兩天兩夜,他在某次玩遊戲中低血糖暈過去了,現場圍觀的群眾沒人知道怎麼搶救,差點鬧出人命。
一般的娛樂節目,比如綜藝、小品、相聲什麼的,都是按照這個邏輯設計的,跟遊戲的設計原理類似。大家在那裏看的時候感覺非常爽,其實背後也是導演、演員等把各種元素融合到節目裏,最終的目的是讓你爽,每隔幾分鍾爽一下,爽過之後還有期待。
人們常說,“抖音五分鍾,人間兩小時”。那些抖音爆款小視頻,也是抖音裏的“導演們”反複折騰出來的。
大家如果經常看各種選秀、家庭紛爭等娛樂節目,慢慢地就會發現這些節目的套路都差不多,因為能觸發人類歡樂的元素就那麼多。新模式的節目開發起來非常慢,大部分這類節目都是我們從歐美或者韓國引進的,遠遠趕不上大家的消費需求。
古代的時候,大家的日子是很枯燥的,一年到底,隻有一兩次娛樂的機會,就連皇宮裏也做不到天天唱戲。現在不一樣了,隻要你願意,完全可以做到比古代皇帝都滋潤。天天各種歡樂,上午玩PS4[2],下午玩XBOX[3],晚上看電影,淩晨還有其他娛樂套餐。一個人即使天天玩,一年也可以玩得不重樣。一個合格的日本遊戲宅男完全可以做到一輩子不談戀愛,快快樂樂地斷子絕孫。
當然了,我並不認為遊戲本身有什麼問題,大學畢業前,我一直有遊戲癮,直到最近這幾年才玩得少了。不過凡事有度,如果一個人花大量時間玩遊戲,就容易對其自身造成巨大的傷害,因為遊戲不僅讓人浪費時間,而且會腐蝕人腦中的獎勵係統。
之前有個很著名的實驗,給老鼠腦子裏連了個電極,它隻要去踩踏一個踏板,就會刺激自己的獎勵中樞,它就能爽一下。後來老鼠發現這個歡樂源泉之後,一直去踩,連飯都顧不上吃,後來餓死了。
人腦裏邊也有一個獎勵係統,讓你在做了一些事情之後爽一下,借此提高生存率,比如人類喜歡甜,吃到甜食之後就會觸發獎勵係統,讓人經常性地去追求甜味食物。
再如男性普遍喜歡殺戮,因為萬年進化中早就淘汰了那些厭惡殺戮的基因,熱愛殺戮的原始人才有競爭優勢,這個本性被現代社會給壓製了,因為砍人犯法嘛,但是在遊戲裏能肆意放縱——很多人像老鼠踩踏板一樣,通過娛樂節目和各種遊戲一直踩,他們倒也不會被餓死,但是踩的時間長了,其他歡樂源明顯難以讓人歡樂了。這就類似人體的抗藥性吧,就像經常喝咖啡的人對可樂等低咖啡因飲料基本沒什麼反應,也像經常吸毒的人劑量越來越大才能維持快樂一樣。
在強刺激環境中久了,一個人看一本書的歡樂,遠遠不如去遊戲裏開幾槍。那些原本就很鬧心的東西,比如學習、考試、上班,現在變得讓人更痛苦了。
這些現象對個體可能不太明顯,但是放在群體層麵來觀察就非常明顯。國外有專門的對比實驗,在實驗中發現,長期迷戀遊戲的人在長期任務中表現得非常差。
網絡上有段時間熱議一個話題:國家好像要把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病。網上基本沒人認可這一點,很多人義正詞嚴,玩會兒遊戲怎麼了?他們好像沒看到這裏說的是“遊戲成癮”,就是那種腦子裏成天隻想著遊戲,除了遊戲沒法在現實社會中正常生活,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除了睡著就在玩遊戲,學業、工作完全被拋到腦後的人。這不是精神病是什麼?是不是得治療?
當然了,我說這麼多不是說玩遊戲不好,我自己最快樂的經曆有一半是在遊戲中度過的。 我反對的是沉迷,沉迷遊戲或者各類娛樂活動,其實跟沉迷毒品差別並不大,更可怕的是這種沉迷還是合法的。
毒品的作用原理是通過藥物讓大腦興奮,產生愉悅感。現代遊戲和娛樂節目是通過視覺聽覺來做到這一點。如果一個人長期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可能是新時代最酷最隱形的一種死法,讓你快快樂樂、不知不覺地變成廢人,慢慢地,沒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一幹枯燥的事就疲勞、暴躁。
人民大學對“飯圈[4]”研究得很深,他們發布過一篇博士論文,這篇文章中提出飯圈有兩類:
第一類是那種願意花大價錢去看偶像演唱會,買偶像周邊的東西,讓偶像商業價值不斷增高的粉絲。這種比較少,但是非常關鍵,這種叫飯圈發電機;
第二類就是平時也非常狂熱,但是不大花錢,主要是貢獻“注意力”,就是偶像的所有東西他(她)都會看,提高偶像曝光率、點擊率,間接增加偶像的商業價值,這種人叫飯圈幹電池。
這些年的娛樂趨勢,就是讓有錢人出錢,沒錢人貢獻注意力,玩家的時間就是新貨幣。
以前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是希望每一個人都成才,這種想法本身是好的,但理性想想就知道是不現實的,社會是金字塔形的,能出人頭地的就那麼多。以前的模式成本高收益低,很多人還不滿意,因為你把每個人都朝著重點大學方向培養,後來隻有不到5%的人上了重點大學,其他人怎麼沒意見?
這些年,我們的教育明顯在搞“分流”,類似德國模式或者美國模式,讓大家提前認識到自身定位,提前進入角色,沒必要每個人都上大學,也沒必要每個人都出人頭地,成本低而且務實。
在這種背景下,“提前分流”會變得非常明顯,畢竟父母之間的水平就差了一大截,很多父母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怎麼教育小孩,更別說財富上的不平等更加要命一些,此外還有社會關係,有成長起點,差異是全方位的。
不過正如治病的第一步是承認有病,進步的第一步是認清形勢一樣。
教育和自我教育本身是個複雜的話題,我也沒有太多發言權,不過也略微有了一些感觸和心得,跟大家分享出來。總之,有些事情明顯是對的,不需要太多說教也要堅持去做,比如勤奮,比如積極主動,比如多笑少抱怨。
有讀者給我講,你寫了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順便把“喪屍文化”也分析下吧。這裏說的“喪屍文化”,不是大家看的那種喪屍片,而是指越來越多的人活成了喪屍的樣子。那第一個問題就來了,受喪屍文化影響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
受喪屍文化影響的人隻接受基礎的刺激,越來越多的人生活的重心隻有玩遊戲,猶如僵屍隻愛吃腦子。
受喪屍文化影響的人生活沒有高級目標,隻有基本需求,一時刺激一時爽,一直刺激一直爽。他們深陷電子鴉片,日夜沉浸其中。
最關鍵的一點,受喪屍文化影響的人即使生活得很落魄,他們也無意變更好,甚至都不去想這事。
如果追溯起源,喪屍文化最早並不是發源於亞洲,最早是出現在歐洲,然後是出現在美國,之後進入了日本,最近幾年出現在我國,現在已經小有規模,不出意外,將會“吃”掉很多人的腦子,然後變成比較有影響力的亞文化。
看到這個發展路徑,大家也就感受到了,這種現象明顯跟“社會成熟度”有關係,也就是說,社會越穩定,僵屍文化越繁榮。
是不是也可以斷言,隻要社會穩定了,“不求進取”而且“安於現狀”的喪文化就是主流?是不是可以進一步斷言,在曆史上的大部分時候,大家都挺喪? 很明顯,越穩定的社會,就越多的人越“不思進取”,正如我們似乎很反感階層固化,但無論是回顧曆史,還是橫向對比國外發達國家的情況,都明顯呈現出了這樣一種情況:社會在穩定之後慢慢就會出現階級固化,社會階級固化下來之後,絕大部分人自然也就踏實了,也就不去想那些遙不可及的東西了。就好像小時候想當飛行員,想當科學家,想當將軍,越成長越無奈地發現這個目標都太過離譜,從而接受了現實,還是想點能實現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目標一再調整,慢慢就調整到沒目標,過一天算一天了。在這個過程中,其中的一部分人,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變成了有僵屍文化特征的人。他們不但過一天算一天,而且變本加厲,怎麼舒服怎麼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上初中的時候,我們老師跟我們講,一個人在村裏碰到一個放羊的小孩,小孩說他的生活就是放羊,生孩子,孩子長大後繼續放羊。
我們當時覺得這個小孩太慘了,不過當時哪能理解,這種狀態不隻是發生在村裏,而是遍布全世界。全世界都是這樣過的,平淡而枯燥,年複一年。那種急劇變化的生活,不是戰亂國家,就是戰亂之後重建的國家。
我們要明白,那種放羊、生娃、再放羊模式才是真主流,也就是說,不求上進才是跨文明的核心文化。力爭上遊終生奮鬥的,永遠都是少數人,屬於非主流。那既然不求上進是主流行為,自然要有配套文化,也就是我們說的喪屍文化,隻不過有些人感染得多,有人感染得少。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也都看出來了,我並不是想在文章中對這種人生態度進行批駁,我們隻是分析下起因,順便看看不願意沾染這種文化的人中毒後怎樣解毒。
首先我們要解釋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大部分人慢慢就停止了努力。
咱們做個心理遊戲。大家都討厭看電影被劇透,劇透使人興趣索然,對於大部分電影來說,知道了結局看起來就沒什麼意思了。過日子也一樣,最煩的事情無疑是知道了接下來怎麼發展,那就使人對生活充滿了乏味感。而成熟型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一眼能看到頭。
如果說生活像電影或者遊戲,可是剛開始玩就知道了這個劇情的結局,讓人有種莫名的乏味感。現在的社會又跟以前不一樣,以前大家隻知道自己周圍的事,現在倒好,整個社會越來越透明,不但告訴你你的人生路將會是什麼樣的,而且告訴你跟你不是一條軌道上的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還要告訴你如果想跨越軌道有多難。
這裏的難往往都是“硬性難題”,比如很多崗位要求本科,還有很多崗位硬性要求“985”畢業。這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很多真正賺錢的行業都有硬性門檻,比如“相關工作經曆”,或者“資金積累到一定規模”,更有甚者,需要熟人引薦,才能參與遊戲,這就直接把一大堆人直接排除到遊戲之外了,你想參與都沒機會。
大家一般都向往生在發達國家,我經常國內、外跑,整體而言,國內跟國外這些年的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用不了多少年,大家就可以過上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活了,可能會差一些,畢竟中國人多土地少,可能走哪兒都比較擠。
慕尼黑是德國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全國第三大城市,我不久前在慕尼黑坐火車的時候,驚訝地發現他們的火車站還沒我們地級市的火車站大,竟然也夠用了,可見歐美的擁擠程度遠遠低於東亞,不過壞處是他們沒法享受集中的好處,比如快遞和外賣。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西方國家,往往是西方中產家庭,很少有人關注非中產是什麼樣的。發達國家也有下層,而且下層要慘得多。以前冷戰的時候,西方為了對抗蘇聯,需要拉攏他們的中產階級。蘇聯解散後,西方沒有這種需求了,於是大規模向海外轉移產業,所以西方的中產家庭整體規模是萎縮的,中產少了,多出來的是有錢人嗎?當然不是了,是窮人,是下層,專業說法叫“中產墜落”。
美國和日本下層更是叫天天不應,因為幾乎所有的通道全被堵死了。想成為厲害的人就得像蜘蛛俠一樣搞變異,或者變異成高智商天才;或者變異成身高兩米的人,將來去打籃球;或者壯得跟北美野牛一樣,將來去玩橄欖球,靠體育上大學。最後的一招就是去當明星。在美國,多數人的夢想就是當籃球明星或者電影明星。
歐美的名牌私立大學基本上把一半名額直接給了之前在名校上過大學的人的孩子,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歐美有個好處是把所有事都拿到台麵上來,他們並不覺得這事有什麼不正常,因為學校從來都沒說要按照成績錄取,而是采取一種複雜的綜合裁定,這也是為什麼華人經常分數很高卻隻能去讀那些美國人不大願意讀的專業,結果造成熱門專業華人非常少。
美國的公共產品是跟稅收掛鉤的,也就是說,你們小區的治安好不好,學校好不好,都會體現在房價上。房價高,房產稅高,學校才能雇用好老師,學校質量才會好,升學率才能高。
那麼,如果一個美國人買不起好房子,是不是就被坑了?不能說100%被坑了,因為我也沒跑遍美國所有州,不過大概率被坑了是沒錯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萬一有的人基因變異了呢,像蜘蛛俠一樣,那麼他就不需要好學校。美國人都喜歡蜘蛛俠,尤其是現在的小蜘蛛俠,因為他不但基因變異了,而且遇上了鋼鐵俠爸爸,撈了他一把,這也體現了美國人對階層躍遷的樸素的渴望。
我們通過看美劇也能感受到,美國人整體非常分裂,上層階級是世界上頂尖的,剩下的都是一群偽科學。我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裏麵講到美國有一億人不相信進化論,絕大部分人對知識充滿鄙視,被商業廣告把腦子洗壞了。比如《生活大爆炸》裏,普林斯頓博士娶了一個半文盲,大家都覺得博士賺了。
在美國,一個人如果沒考上大學,可以去當卡車司機,可以去工廠,但是激烈異常競爭,具體可以看看《美國工廠》,它能讓你感受到美國基層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態。
有些人沒有選擇性地崇美,我也喜歡美國,但是要批判性地喜歡,沒必要把他們的消極事物都喜歡了,比如美國人整體反智這件事,絕對值得我們鄙夷。
很多人都了解電影《美國隊長》裏的美國隊長吧,有些人喜歡,有些人討厭,像個老幹部,滿嘴大詞,充滿自我犧牲精神,而且充滿戰鬥力,在任何困難麵前都是衝鋒陷陣的人。他其實代表的就是“二戰”時代的美國人,有責任心,有擔當,崇尚愛情,不懼犧牲,既有集體主義的光輝,又充滿自由主義的理想,總想做點什麼,要求進步,希望為大眾服務。
美國隊長和鋼鐵俠的父親一樣,都是屬於國運上升期的人,奮鬥一生。而接下來的人就是鋼鐵俠,嬰兒潮人,花花公子,小流氓,嬉皮士之類的人。如果沒被拖去阿富汗山區接受恐怖分子的“洗禮”,一輩子估計也就那樣了,影射的就是美國在國力達到巔峰後迅速失去了理想,仗也不想打,成天就想著男女之間的卿卿我我。當然了,美國畢竟是個傳統新教國家,不能太過分,接受“洗禮”後回來的鋼鐵俠基本改掉了除了貧嘴以外的所有惡習。
鋼鐵俠在阿富汗山區裏完成蛻變,變成了調皮版本的美國隊長,他代表的那代人卻沒有蛻變,也正是在那代人中,喪屍文化慢慢開始崛起。
隨後冷戰結束,新一代出生的人在無憂無慮中成長起來,喪失了饑餓感,沒有生存壓力,不用擔心核彈從天而降,也不用擔心餓死,而且對於不少人來說,上升通道又被堵死,這輩子奮鬥不奮鬥都差不多,於是慢慢就向那個“喪屍通道”靠過去了。
美國人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就是種地,種完地回家禱告,過著清苦的生活,積累了巨大的優勢,然後開始工業建設。工業之路也是苦難之路,那些年美國跟過山車似的,在蕭條和繁榮之間倒騰。
美國崛起的基因就是在那兩百年中形成的,通過節儉積累,通過冒險獲取,而且自我承擔責任。
再看看現在的美國,上層進化出來了極其複雜的玩法,他們通過製定規則來賺取豐厚的利潤,中層其實跟我國中層差不多,也是以家庭為中心,教育孩子,隻是他們不管自己的老人。底層現在餓不死,開始輸出各種垃圾文化,倒也不是他們故意要輸出,而是這些東西流動性好,比如把天天醉生夢死說成是享受當下,把不積蓄甚至超前消費說成是灑脫……
當然了,在國內,有些居心叵測的人接收了這些垃圾文化,並把他們包裝以後呈現給大家。比如把美國某些群體那種不好好學習、不負責任、不撫養孩子的特性包裝成歐美主流文化往國內灌輸,讓人誤以為歐美發達原來是因為這些。
具有喪屍文化特征的人和我國比例比較大的焦慮型的人群正好是兩個極端,我畫了個正態分布圖(圖5):
越發達的國家,具有喪屍文化特征的人比例就越高,他們還要對外輸出這種垃圾思想,主要是因為他們有財富,有些人覺得富有的國家做什麼都是對的,甚至覺得發達國家的垃圾桶都顯得很有韻味,感覺垃圾桶裏的東西也不那麼垃圾了。前不久人們熱議西方的“貴族”,其實貴族就是被西方掃入垃圾桶的東西,有些國人還把它視為寶貝。
圖5 不同文化特征的群體
中間的無感的群體,就是隨時可以向兩邊滑落的潛在用戶,如果你比較上進而且充滿責任心,就很容易焦慮,反之很容易成為具有喪屍文化特征的人。
從圖中我們能看出來,焦慮其實不是壞事,說明你積極進取,並且在尋找出路。
有些具備了喪屍文化的特質的人還樂在其中,這是很可怕的現象。也有具有喪屍文化特征的人充滿負罪感,沒法開開心心、踏踏實實地做個“喪屍”。他們想改變,卻又不知道怎麼解決。我也有過這種體驗,因此對如何解決這種問題,我還是有一些心得的。
其實身上具備喪屍文化特質的人,大部分都是懶的緣故。今天的懶不僅是每天不想幹活的那種懶,更是怕這怕那,今天怕大環境要崩潰,明天怕不確定性,而且生活過得很舒服,沒有危機感。
幾年前我也一度懈怠了,後來公司開始大規模裁員,而且說以後每年都會裁員。等我當上部門領導後,他們又說專門裁領導。我就再也坐不住了,每天都在想要是被裁了我該怎麼辦,每日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擔心,慢慢就習慣了這種擔心。
我現在越來越有種體驗,絕大部分人不行真的是因為個體差異,宏觀環境會影響每一個人,但隻傷害真正虛弱不堪的人,大部分不行的人往往是沒有嚐試過,沒有努力。
我有個遠方親戚幾年前來了北京,以前在家跟著建築隊裏搬磚。他覺得沒前途所以去送快遞,後來又送外賣,每天從八點送到晚上十一點半(晚上賺的要多一些),全年不間歇地工作。在這種超負荷的努力之下,他很快就買了個金杯,在北京五環那裏開了個搬家公司。
經過努力,他的公司現在已經有了三輛金杯,五個員工,每天忙得喘不過氣來。他在老家縣城裏還開了個快遞站。他的收入已經超過知名互聯網公司的項目經理了。
我每次看到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職業唱衰的人就嗤之以鼻,再看看評論區那些怨恨者,天天說一些負麵的話,簡直無藥可救。
每次困難和危機來了,從來都是滅一批,重新起來一批,消滅的是那種脆弱不堪的人,起來的全是新強人,真巨頭會變得越來越大。不管機遇來了,還是危機來了,基本跟懶惰的人沒什麼關係,他們永遠都是一群圍觀者,隻是會在邊上看熱鬧的人而已。
我們一定要留意語言的力量,話一出口,最先聽到的是你自己。不管一個人說了什麼話,說的次數多了,首先被說服的就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經常說一些很泄氣的話,慢慢地他就變得很泄氣了。另外,我們要有個常識,危機來了並不是誰的財富規模大傷害誰,而是誰脆弱傷害誰。
如果覺得越來越喪,想改變這種狀態就趕緊動起來,首先要有危機意識,去冒點能承受的險,趕緊動手,讓自己寧可滑向焦慮的那一頭,也不能做喪屍。其次,要明白宏觀形勢跟你的關係並不是特別大。
很多成事的人,都是一開始不小心接觸到某些項目之後開始做的,沒想到竟然慢慢做起來了。反而是計劃好然後投入巨資開始要做的事,往往因為前期投入太大,沒等盈利就把血流盡了。最好做低試錯成本的事,要多做而且早做。
總之不要怕,想去做什麼就去幹,動起來,是跟僵屍、病毒鬥爭的最好辦法,焦慮點也沒什麼。再過一些年,大家就會發現現在真是動手的好時候,種下一棵樹,最好是三十年前,其次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