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交的法則
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世界上的真愛變少了?
真愛隻發生在兩個成熟又獨立的個體之間,而在芸芸眾生之中很多人都是不成熟的,真正成熟又獨立的人卻不多。成熟又獨立的人相遇的概率很低,這就是為什麼真愛如此稀缺。
不成熟的人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他們內心是殘缺的,因為殘缺,所以很容易對別人產生依賴,而這些人又很容易把這種依賴當成是“愛”。
世上大多數的愛情都是兩個個體的摩擦與碰撞所產生的愛恨情仇,一些人張嘴閉嘴都是“愛”,卿卿我我都是“情”,其實隻不過是不成熟的人之間的相愛相殺。
這種悲情的關係不僅存在於戀愛的男女中,也廣泛地存在於人類的一切關係中,比如友情、親子、職場關係等等。把“依賴”當成“愛”是人們最大的執念,人們為了這種執念至死不渝。
一個人無法獨立,就會本能地尋找和依賴別人。當遇到自己可以依賴的那個人,就認為自己的幸福有歸屬了,這是典型的外求。
看看我們身邊的那些外求主義者,他們往往沒辦法給自己安全感、存在感、幸福感,所以嚴重依賴外界和別人,需要通過別人給自己帶來這些感覺。
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人是為你而生的,如果對方一直在付出和照顧你,總有一天,他會感到心累,他可以照顧你三天五天甚至兩年三年,不可能照顧你一輩子。
隻要你自己不強大,就永遠對他人有需求,隻要我們還有需求,就容易讓他人淩駕於自己之上。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關係,隻發生在成熟的個體之間,愛情、友情、親情、合作都是如此。
什麼是獨立的個體?也就是實現了三個獨立——財富獨立、人格獨立、精神獨立——的人。
一個人在變得獨立之前,隻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讓自己走向獨立。當雙方中有一方不獨立,就需要另一方去照顧,這是依賴型的關係。
如果雙方都不獨立,就會互相傷害。多少夫妻耗盡一生的精力給對方打差評,還咬牙忍受對方給自己的身心折磨?
很多人受傷之後滿大街地哭喊,卻始終不明白一個道理,人在不獨立之前,建立的一切關係都是沒用的,每個人都將為自己的不獨立買單。
“求人不如求己”這句話非常有道理,當一個人發現自己才是自己的貴人,自己才能幫自己的時候,他就會清醒了,就算活明白了。
擁有獨立精神的人,在各方麵都比較容易高速成長。這種獨立並不是得不到、被孤立後的不得已,而是頂天立地依靠自己,絲毫不影響跟別人做朋友。
別人不給的不奢望,給了是驚喜。獨立是垂直紮根於地麵,先垂直才有拓展。因為不論你依賴的人跟你是什麼關係,隻要是依賴,你就會不停地需要對方的照顧,否則就會產生恐慌。
依賴什麼,一定要保持警醒,因為依賴越多,關係越容易變味。
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一個人越獨立就越具備合作的基礎,也越能經營好各種社會關係。
世界就是這麼有意思。當一個人實現了自我圓滿,完全可以獨立發展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來幫他。相反,當一個人總是在外求,遇事就祈求別人和外界幫自己時,所有的人都會避開他、遠離他。
無論是戀愛還是婚姻,最佳的另一半是你人生戰場上的盟友。兩個人既能保持獨立又能結盟,才是最好的關係。
我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包括人格的獨立和經濟的獨立,才能收獲完美的愛情、親情、友情。
如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正在重建,比如我們津津樂道的親情、友情、愛情,已經有所變化。如果你還是用傳統的倫理去審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難免會心生蒼涼,甚至對世界和未來充滿失望。
以前,維係人與人之間聯係的是三大關係:親情、友情、愛情。但是現在,我們越來越深刻地發現這三種關係越來越脆弱。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多和親戚交往呢?
我們生活的時代變化太快了,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的思想差距如同天壤之別。
以前,家族是非常重要的社會組成單位,家庭隻是家族的一個單位,人是家庭的一個單位,所以人的行為總是受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很多人生選項都是被設定好的,我們的選擇餘地很小。
以前,人的價值往往體現在為家庭或家族增添了榮耀,所以人很難為自己而活,需要為大家而活,更要活在別人眼裏,這就是我們的父母們,甚至祖母一輩的價值觀。現在依然有很多人在堅守。
而現在是“個體崛起”的時代。讀書提升了很多人的格局,人員的流動性也空前增強,必然就會有一部分人衝破了自身條件的限製,擁有一片嶄新的天地。這些人會給整個家族帶來很大影響,進而帶動更多人衝破阻撓,因此傳統的血緣關係開始支離破碎。
有些年輕人早已浸泡在城市文明中,信仰規則至上,認為價值大於血緣,強調性別平等、婚姻自主、尊重個人空間等價值觀。
但是親戚中那些堅守舊觀念的人的思維還局限在三十年前,還停留在找工作要找穩定單位,結婚可以先領證後培養感情等上麵。
這些人太缺乏現實中的安全感,心理的需求更多集中在生存上,所以他們不在乎精神世界,更關心自己能掙多少錢。他們的價值觀太趨同了。找個好工作,有點權勢,嫁個或者娶個“好人”,然後生孩子,人生的使命就完成了。他們無法理解私人空間的重要性,所以新時代的年輕人不願走親戚。
隨著社會階層的流動,傳統的血緣社會關係在城市裏已經逐漸淡化。
朋友之間,傳統的友誼更容易誕生在穩固、一成不變的社會環境下。在同一個空間下長期互動的人,很容易因為彼此理解和欣賞而成為朋友,比如同學、同事、戰友等。
而現在的社會節奏非常快,很多人認為,要把效率和效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生活得更好。
所以,人在工作和生活過程中變得越來越現實。
而未來社會,個體會越來越強大,但也一定會越來越孤獨,知己會越來越珍貴。
在愛情和婚姻方麵,相信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現在的人越來越不願意結婚了。
以前,結婚可以提高勞動的效率,節省時間,提高兩個人的生活質量。現在則不同了。吃飯可以叫外賣,打掃房間也可以請人,自己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了。
所以為什麼現在大家不願意結婚了?因為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大家的需求都能輕而易舉地得到滿足,那為什麼還要犧牲自己的個性,去遷就另外一個人?
很多人都是從小被家裏寵大的,都比較自我,個性比較強,很難去遷就和包容他人。
未來的社會,人越來越自由,越來越追求個性,傳統的道德觀念對人的束縛越來越弱。男男女女們,合則來,不合則去。但這並不代表人與人之間不再關聯,隻是關聯的邏輯不一樣了。
那麼新的人際關係遵循的邏輯是什麼?
未來,人和人能否建立起關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第一是“價值交換”,這是物質層麵;第二是“同頻共振”,這是精神層麵。
什麼是“價值交換”?兩個人在一起,能給彼此提供價值,或者能互相提升對方的價值,也就是在雙贏的情況下,會建立起鏈接關係。
也就是說,我們時刻都要明白自己的價值是什麼。在個體崛起的時代,個體特征和價值變得尤為重要,它是你的身份標簽,讓別人一眼就看清你的價值,然後你自然就能吸引別人。
所以,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結交別人,不如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應該做的事上,把事情做到極致,提升自己的價值。
什麼是“同頻共振”?科技的發展讓溝通越來越沒有障礙,以前我們看人的視野局限於自己身邊,受區域、工作場合的限製,而未來不一樣了,線上有社交工具,線下有高鐵、物流,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越來越便捷。
因此,我們更容易遇到和自己同頻的人,他昨天還遠在天涯,今天就近在你眼前。我們的社交越來越不受空間限製,我們可以隨時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去互動。
在這種突破之下,人的各種需求更容易被滿足,比如被理解、被關注、被誇獎,也包括各種欲望、理想等。而且,人總是更容易被和自己相似的東西吸引,這是人的基本屬性之一,化學上稱此現象為“相似相容”。也就是說,“人以群分”這種現象在以後會越來越明顯,那些相似的人總是會輕而易舉地走到一起。
總而言之,首先,人突破了傳統的限製,羈絆會越來越少;其次,人變得更加純粹,人的價值更加凸顯;最重要的是,人正在從舊的秩序中解放出來,變得越來越獨立,而且即將從獨立走向聯合,新的秩序正在形成。
我們每一個人,必須從現在開始,找到自己的新坐標。
當今世界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正在從以“商品”為中心演變成以“人”為中心。
在以“商品”為中心的時代,我們關注的是各種商品的“價格”,而在以“人”為中心的時代,我們研究的應該是人的“價值”,商業核心邏輯是“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將成為未來世界運轉的基本邏輯,具備真正的普世價值。
首先,價值是什麼?價值應該包括兩個要素:一是一個人的能力;另一個是一個人掌控的資源。
價值就是一個人的“能力”乘以“資源”的結果。
今後我們在做自我介紹時,這樣介紹最有效率:
我會做什麼?即我的能力是什麼。
我有什麼?即我有什麼資源。
我能做到什麼?即我的“能力”乘以“資源”。
這樣的自我介紹隻需三句話,簡潔明了卻讓人印象深刻,社交效率最高,個人價值得到成全的機會也最大。
其次,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他所處場景的被需要程度。
商業的核心正在從“創造稀缺”躍遷到“被需要”。你被所處場景所需要的程度越強烈,你的價值就越大。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場景中的價值是不同的,這就要看當時的“應景程度”。一個人隻有待在最需要他的地方,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竭盡所能地到最需要他的場景中去,善於講課的應該去講台,善於表演的應該去台前,善於策劃的應該在幕後。一個人放對了地方是人才,放錯了地方甚至可能成為“廢材”。
創造法則
價值是生生不息、循環流動的,同時價值也是有流向的,它永遠隻流向能夠使它增值的地方。也就是說,在今後的價值循環中,要想讓價值流經你這裏,你就必須具備可以放大價值的功能,而不是隻充當一個傳輸的節點。
之前社會上之所以有各種信息中介,是因為社會上存在廣泛的“信息不對稱”,而互聯網等工具已經在逐個解決這些問題。
未來每一個人都必須發揮主觀創造性,比如你的信用、你的品牌、你的創造,都可以放大價值。放大價值就是創造價值,我們都因創造而存在。
如果你隻充當中介的作用,很容易被人“過河拆橋”,而且發生這種事的概率會越來越大。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從橋延展成路,可以讓別人一直走下去。能讓人走多遠,你的價值就有多長遠。
吸引法則
每一個人在有價值的同時也會有需求。我們看一個人,不僅要看這個人的價值是什麼,還要看他的需求是什麼。
一個人能吸引另外一個人的原因多數時候隻有一個:這個人的價值滿足了對方的需求,價值產生吸引力。
人的需求分為兩種: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滿足了精神需求的同性是知己、異性是戀人,滿足了物質需求的就是夥伴。人與人就是這樣互相吸引的。
高層次的戀愛是:男女雙方的物質基礎都可以自給自足,然後互為知己,彼此都能從對方那裏獲取精神滿足。由於精神滿足更長久,所以感情也會更長久。
合作法則
合作也是一樣的,一種合作能不能持續下去,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麵:
1. 雙方的價值是否在同一個數量級上
能和一個人搭上話與能和一個人合作,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們常說的無用社交,就是指僅僅能和一個人搭上話卻無法合作。
不是同一個價值量級的人,很難有深層交集。社交的本質就是價值交換。當然這裏的價值不止包括財富,也包括精神、智慧或其他能量。
2. 彼此的價值能否滿足對方的需求
大部分人都隻盯著別人那裏有什麼,隻想著自己需要什麼,卻不關注別人的需求是什麼。
3. 合作是雙贏的,能否給雙方都帶來價值
單方麵獲利或者利益分配不合理,合作一定持續不下去。有很多人經受不住利益的考驗,格局太小,不願意分享好處,隻顧自己,結果隻能是一錘子買賣,而且留下壞名聲。
值得一提的是,價值也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種。利益是短期價值,希望是長期價值。因利益而結盟的叫團夥,因希望而結盟的叫團隊。
有的人隻跟利益走,有的人跟著希望走,不同的價值取向吸引不同的人。
4. 能否分清感情和價值
什麼是感情?什麼是價值?價值是理性的,價值交往過程也是理性和枯燥的,它需要分泌一種非理性的介質,這種介質就是感情。也就是說,感情是價值交換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
感情的深淺,是由雙方價值交換的程度和頻率來決定的。而且感情必須一直依靠著價值交換來支撐,如果其中有一方失去了價值,或是一方不再需要對方,那麼這種感情就開始冷卻。
比如你周圍有那麼多人,為何卻隻和少數幾個人成為朋友?是不是因為你們比較聊得來?或者經曆非常相似(比如來自同一個地方)?再或者是現在的處境很相似?這些都是因為你們能夠互相理解,滿足了對方的精神需求。
最後請大家記住這句話:立於不敗之地的唯一辦法,就是讓自己永遠都有價值。還是那句古話說得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一種是網絡社交。
社會學家戈夫曼洞見了網絡社交的本質:這是一個大劇場,每個人都是天生的演員,通過各種符號自我美化,進行合乎他人期待的表演。演員時而組成劇班,相互配戲;時而深入觀眾,挑逗互動。
對於這些人而言,他們最需要的隻是情緒化的態度,比如一哄而上的讚美、趨之若鶩的圍觀,盡管這並沒有多少實際價值。
這種網絡社交,也可以稱為“點讚之交”。
第二種是泛泛之交。
很多人都有如下行為:過節要走親訪友,平日裏要打理和同事的關係,有時被老同學邀請去聚會,甚至被某鐵杆朋友拉過去湊個數……
再想想下麵這個場景:你跑到一個聚會上,跟一群陌生的人噓寒問暖,全程笑臉相迎,滿屋子客套話,互相絮絮叨叨,敬酒、掃微信、留電話號碼,但是三天之後就記不清對方是誰。這種是普通的社交,也可以說是無效社交。
第三種是不平等社交。
社交,其實是一種資源交易。
如果自己擁有的資源太弱,就變成了單純的“索取方”,公平交換的關係建立不起來,隻是一種徒勞。
甚至如果你“用力過猛”,在別人眼裏就成了“諂媚”“逢迎巴結”“點頭哈腰”的人,最終成為別人眼中的笑柄。
仔細想一下,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都被這種“無效社交”占用了。很多時候,使我們勞累的並不是工作本身,而是這種“無效的社交”。
社交場上,資源多的人喜歡與資源更多的人交往。當然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和資源差不多的人建立了社交關係,這才是“公平的交易”。從社交角度來說,這也是有效的社交。
你自己不優秀,認識再多優秀的人也沒有用。你自己的層次,決定了你所處的層次。你永遠隻能和同一個層次的人在一個圈子。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結交別人,不如努力地提升自己。
我們正在從外求變成內求。外求就是求資源、求渠道、求關係,往往到頭來卻發現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內求就是將自己的精力都放在應該做的事上,將你的特長發揮到極致,這樣自然就會把別人吸引過來,然後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就是“求人不如求己”的真正內涵。
真正高效的社交,所有行為都圍繞著我們提到的“價值交換”原理展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未來的社會是不需要社交的。凡是存在的距離,都是合理的。我們不需要刻意走近或走開,隻需做好自己,該走近的早晚都會走近。
對每一個人來說,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應該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上、更重要的人身上。將你該做的、擅長做的事做到極致,自然就會把該吸引的人和事都吸引過來。
聰明的人適合聊天,可靠的人適合一起做事。
有些人你跟他聊天時,他會讓你很舒服,因為他很會揣摩你的想法和意圖,然後附和你,而且輕下諾言,讓你感到很開心。不過這樣的人往往隻適合聊天。而且這種人,往往讓你“一見如故”,再見平和,三見後就索然無味了。
愛情裏有“乍見之歡”,社交裏同樣也有。有一種人,你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發現他們有很強的原則性,不太輕易給你許諾,不說大話,不擺過去的功績,而且他們似乎並不太願意附和你。這種人恰恰才是適合一起做事的人。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忠言逆耳利於行,阿諛奉承多小人。
過去,我們高度評價一個人,會說他很善良、聰明,或者能力很強,而現在對一個人的高度評價是這個詞——“可靠”。
可靠,包含了對一個人所有美好的期待。
有句話說得好:“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諾不輕信,故人不負我。”
一個可靠的人,承諾你的時候,他在心裏已經有了把握,這件事情該怎麼辦。
如今有些人隻是為了逞一時口快,當場就給人許下諾言,事到臨頭卻變了卦;或者嘴上說得很好聽,卻從來不行動。結果徒讓別人抱有希望,自己又無法實現諾言,不僅耽誤了別人的事,還損害了自己的名聲。
我有一個做銷售的朋友,總是跟我埋怨:之前搞定客戶的那套方式不行了,因為客戶被欺騙過很多次了,現在都不信人了……這是很多行業都會遇到的問題。其實何止是開拓客戶,社交和合作也是這樣。
以前,有些人能說會道、八麵玲瓏,很會“做人”“搞定人”,所以很容易得人心。而如今,這些人寸步難行了。因為我們見過太多不可靠的人,都已經產生免疫力了。
現在,我們要的東西越來越實在,隻有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才能打動我們。因此,如今真正受歡迎的人,是那些可靠的人。他們不靠誇誇其談、不靠各種花招取得別人信任,隻會踏踏實實地做事、做人。這種人如今更容易得到信任和機會。
如今,“忠誠”比“能力”更重要。
因為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籬笆越來越少,各種誘惑會越來越多,與隻有能力而不夠忠誠的人在一起是非常危險的。當背叛的籌碼足夠大時,難保別人不會拋棄你。
如今,“人品”比“見識”更重要。
因為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超過以往,久而久之,大部分人都會變得聰明、有見識、有遠見。但是“好人品”,卻是一件天然的稀缺品。
如今,“放心”比“能力”更重要。
因為在個體崛起的時代,每個人的獨立性越來越強,如果大家不能彼此信任和放心,合作效率會很低,而和可靠的人在一起合作做事,不會互相猜疑,不會人人自危,內耗就會最大程度降低,合作效率會大大提升。和有小聰明的人聊天,做事要找靠譜的人。
正如有人所言,所謂可靠,就是“慎言慎行,將事情辦得超出預期”,就是“不貪不占,懂得推己及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可靠的人,也必然是一個光明磊落、宅心仁厚的大德之人。一個真正的聰明人,在別人眼裏定是一個可靠的人。所以,可靠也是最好的社交名片。
奮鬥可以分為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我奮鬥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這是一篇幾年前在論壇上廣為流傳的文章。
作者最後這樣總結:(後來終於)在上海讀完了碩士,現在有一份年薪七八萬的工作。我奮鬥了十八年,現在終於可以與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了。
第二種境界:《我奮鬥了十八年,不是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這是一篇在那三年後流傳的文章。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名清華大學碩士,作者寫道:“我曾經以為,學位、薪水、公司名氣一樣了,我們的人生便一樣了。事實上,差別不體現在顯而易見的符號上,而是體現在世世代代的傳承裏。當我還清貸款時,你買了第二套住房;我每月寄一千元回去,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你笑嘻嘻地說:‘養老,我不啃老就不錯了。’至此,喝不喝咖啡又有什麼打緊呢?我奮鬥了十八年,不是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以上兩篇文章是兩篇時代心聲,我們需要給奮鬥的年輕人更多的人性關懷。
看到以上兩篇文章,我也寫了一篇文章,我認為這是奮鬥的第三種境界:《我奮鬥了十八年,終於不再需要和你一起喝咖啡》。
前幾天,一個很成功的人加我微信,他先是把自己介紹了一番,無論是出身、背景、資曆、成績都很光鮮,然後他說:“我們有空一起喝個咖啡吧,我在×××。”
估計他早已習慣了高高在上,一般人他也懶得去見,所以認為主動約我喝咖啡,我應該會感到很榮幸,然後去找他。
我這樣回複:“謝謝×總,如果有什麼事可以先微信上聊一下。”
潛台詞就是說:就算你很厲害,但和我也沒有什麼關係。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你有你的安排,我有我的安排。大家都挺忙,如果有可以合作的地方,可以直接先在線上說,如果有必要,大家再見麵詳談,這樣效率會高一些。
我可以想象他看到這條回複後的樣子,應該哼了一下。
我這樣做倒不是擺架子,而是我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再去討好、攀附任何人了。
我認為奮鬥的真正意義在於,終於過上了一種獨立自主的生活,再也不需要去依附於人。
我不敢說自己現在成功了,但我至少不需要再用低姿態去主動拜訪各種人了。
如果你真的想見我,請主動來找我。如果我覺得有必要見麵,我會給你時間。
未來的社會就是這樣,大家各自過各自的生活,誰也不用羨慕誰,誰也不用照顧誰,誰也不能幹涉誰。
想當年,為了能夠找到一份工作,我們奔走於各大招聘會,日夜不停地在網上投簡曆,好不容易得到一個麵試的機會,見到的也隻是公司的人事主管,見到老板都很難。
那時多麼盼望能有一個老板,能給我們一個和他一起“喝咖啡”的機會,然後展示自己的能力,獲得一份還算體麵的工作。
如今在我眼裏,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尤其是能出現在同一個場合的人,社會地位基本都是同一水平的。
談合作也好,聚會也好,相親也好,大家一旦被拉著坐到一起,就說明地位已經相差無幾。
隻是有的人奮鬥了十八年才坐到這裏,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在這裏占了位。
英雄不問出處,有經曆的人反而會更加成熟和淡定。
看一個人的地位很簡單,觀察一下他周圍人對他的態度就好了。
奮鬥,才是最高層次的社交。因為你自己不優秀,認識再多優秀的人也沒用,你把自己變得優秀,自然會有一群優秀的人圍著你。
這就是奮鬥的真正目標——做回你自己。如此簡單。我奮鬥了十八年,終於再也不需要陪你一起喝咖啡了。
我們和而不同,彼此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