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膽子大、善折騰是成功商人的基本素質

《國際歌》reference_book_ids":[7221416601222908983]}],"19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9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0,"start_container_index":19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4},"quote_content":"《心靈雞湯》reference_book_ids":[6972452520442514440,7077872984169384973,7340577584503065662,7330827470830095422,7350958701236210750,733082748330390636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9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6,"start_container_index":19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7},"quote_content":"《一分鍾百萬富翁》reference_book_ids":[690645736102455194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有膽識的商人敢作敢為、果斷決策、及時出手,且不怕艱難困苦,因此他們最終都是能大獲成功的優秀商人。

養成雷厲風行的好習慣

克羅克是美國頗負盛名的麥克唐納公司的老總。有一段時間,公司出現嚴重虧損。克羅克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各職能部門經理總是習慣於靠在舒適的椅背上指手畫腳,把許多寶貴的時間都耗費在抽煙和閑聊上。

於是,他派人將所有經理的椅背都鋸掉,“逼”著他們離開舒適的椅子。一開始,經理們不解、不滿,覺得克羅克不近人情。不久,他們悟出了老總的良苦用心:椅背鋸掉了,惰性的溫床便不複存在,人的活力與創造力就會重新被激發。於是,這些經理紛紛深入基層實地調查、處理問題。公司效益隨即扶搖直上。不到3個月,公司效益就扭虧為盈。

懶惰、遲緩、拖拖拉拉是行動的死敵,也是成功的死敵,會使一個人所有的美好理想變成真正的幻想,讓人丟失今天而永遠生活在“明天”的等待之中,會使人養成懶惰的習慣、猶豫矛盾的心態,這樣就會成為一個永遠隻知抱怨歎息的失敗者。

1998年,張朝陽為了搞到一筆風險投資資金,約定第二天上午9點與對方談判。那時候,張朝陽對舊金山一點兒都不熟悉。為了不遲到,頭天晚上,張朝陽把舊金山電子地圖下載到了筆記本電腦上。

第二天,為了趕時間,張朝陽一邊開車,一邊啃漢堡包,一邊看電子地圖。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遇上當地工人舉行大罷工,所有的地鐵都停運了,高速公路完全被堵住了,整個公路變成了停車場。

張朝陽急了,就把車扔進停車場,自己跑步前進,跑了7個街區,才跑到了談判地點——美洲銀行總部。但還是遲到了半個小時,所以盡管談判很成功,但最終還是沒有爭取到那筆投資資金。因為遲到半個小時,給美國人的印象是辦事拖拖拉拉,連約會都不能守時的人,又如何期望人家給你投資呢?

古書記載有一則“鄭人賣豕”的故事:一次,一位鄭人前去離家較遠的集市上賣豬。當他走到集市時,已是紅日西墜,暮色蒼茫了,恰好被一個收購毛豬的商販見到。此人急於想買鄭人手中的豬,於是便上前與鄭人洽談。

誰知鄭人見有人來買豬,就十分生氣地嚷起來:“你這夥計好不懂事,我從很遠的地方來這裏,天又這麼晚了,哪裏有功夫和你說話呢?”豬販子再三勸告說:“生意人的目的是為了成交買賣,哪裏還能分天色早晚!”但鄭人仍毫不理會這一套,氣呼呼地把豬趕進了客店。結果,一樁到手的生意硬是讓他給蹬了。至於豬進了店需要花費多少店錢和飼料,他卻壓根兒都沒想一想。

做生意的目的,是為了盡快把商品推銷出去,加速資金周轉,多賺錢。拖延一天時間,就會多占壓一天資金。貨長期壓在手中,資金則會減少生息。鄭人由於時間觀念淡漠,不了解時間在經商中的重要作用,更不會用時間去實施競爭戰術,甚至還抹殺了時間和經營的關係,把賣豬與時間早晚對立起來。就這樣,找上門來的買賣被他一陣吹胡子瞪眼給攪黃了。

而故事中那位豬販子則很懂得快購快銷可以盡早生利的道理。懂得早一點買進,就可以趕早市,等於爭取了一天時間,也等於資金周轉加快了一天。利潤率是與資金周轉速度成正比的,周轉快則利潤率就高。加快一天周轉,就等於多賺了一天的資金利息。

唐朝學者李肇的《國史補》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一輛載著瓦甕的馱車打滑不前,使得後麵幾十輛貨車受阻。這些貨車必須盡快趕到前方的一座小鎮,否則,價格要大打折扣,因此大家都十分著急。後來,貨主忍不住了,就問前麵那人:“車上的瓦甕共值多少錢?”對方回答:“八千錢。”貨主便叫隨從給那人八千錢,然後叫人將瓦甕全部推下了山崖,使自己的貨車得以盡早到達目的地,賣一個好價錢。

做生意就是“與狼共舞”,就得必須習慣於“快三步”而不是“慢四步”,“慢四步”的節奏隻能會讓自己被群狼吞噬。成熟的生意人做人做事做生意都幹淨利落,其雷厲風行的風格往往能讓他們得到更多的機會。

巴魯克是華爾街上的一位傳奇人物,這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曾經擔任過威爾遜、柯立芝、羅斯福、杜魯門總統等好幾任美國總統的經濟顧問。其中,杜魯門總統對巴魯克的評價是:這個人認為自己應該管理整個地球,甚至還能管理月球和土星。

巴魯克最先隻是在紐約的一家小經紀行中幹些打雜的活兒,周薪3美元,但他成為百萬富翁卻隻用了一夜的時間。在他28歲那年的一個星期天晚上,他在旅途中無意聽說西班牙艦隊在聖地亞哥被美國海軍殲滅,這意味著美西戰爭即將結束。巴魯克立即意識到,若能在第二天,即星期一黎明前趕回辦公室操作,準能大發一筆。

當時小汽車尚未問世,而火車在夜間又停止運行。為了搶先一步賺錢,巴魯克不惜花大價錢,租了一列火車連夜疾馳,終於在黎明前趕到辦公室。在其他投資者還在睡夢中時,他就做成了幾筆大交易,創造了一夜暴富的奇跡。

中國人常用“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來強調時間的重要性,而在“世界第一商人”的猶太人眼中,時間要比金錢寶貴得多,理由有三點:一是金錢能夠儲蓄,而時間不能儲蓄;二是金錢可以從別人那裏借,而時間不能借;三是自己有多少金錢自己知道,而自己的生命還剩多少時間卻無法知道。所以,猶太人做生意總是直來直去,快刀斬亂麻,從不浪費時間。

猶太大亨摩根說:“哪怕隻拖遝一分鍾也是天大的浪費。”他的經理們都知道他的這種作風,於是向他彙報工作的時候,都必須幹淨利落地說明問題,任何含糊和拖泥帶水的報告,都會遭到他嚴厲的責罵。摩根和客人會麵的時候,會直截了當地問來客或屬下有什麼事,然後簡明扼要地交代三兩句重點或大原則,就把來人打發了。他還有一個原則,就是與任何人聊天的時間不超過5分鍾,即使是總統來了,也一視同仁。

李嘉誠也是因為搶在時間前麵工作而獲得了第一次的人生成功。他年輕時為別人打過工,床頭上總有兩個鬧鍾,以便準時在早上6時大聲叫醒他。而他的手表永遠比別人快10分鍾。他這樣做是為了能準時出席下一個約會。別人每天隻工作8小時,他一天卻工作16小時,天天如此。也是從那時起,他已習慣把鬧鍾撥快10分鍾,這樣他可以早點兒起床,爭取時間,盡快開工。正是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使他的銷售業績遠遠超過其他同事,年僅18歲就被公司提拔為總經理。

有一次,一個青年畫家拿著自己的畫作請教大畫家柯羅。柯羅指出幾處他不滿意的地方。“謝謝您,”青年畫家說,“明天我全部修改。”柯羅激動地問:“為什麼要明天呢?你想明天才改動?要是你明天死了呢?”生意人也應該有這種態度,能馬上辦的事,就立即著手辦理,決不推三阻四、拖拖拉拉。

世界成功學之父拿破侖?希爾鼓勵人們說:“要成為一名成功人士,你必須積極地努力,積極地奮鬥,成功者絕不拖延,拖延者很難成功,永遠都不要對自己說‘明天再去行動!’”

風險與財富成正比

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則天病重,把一切國事交於晚年寵幸的張易之、張宗昌二人處理,隻令二人親近,大臣不得近前。大臣們擔心二張有篡位之心,焦急地籌劃對策。宰相張柬之雖然已經80歲了,決心甘冒風險,出麵組織策劃鏟除二張。

一日,張柬之帶領禦林軍500人,徑直闖入武則天的寢宮,隨即將張易之和張宗昌斬首。武則天正欲起身,張柬之進前奏報:“張易之和張宗昌謀反,臣已將逆賊殺死。”病重的武則天對此無可奈何,隻得讓太子繼位。

張柬之對李唐的再造之功,全歸功於他個人的膽子大,敢於冒著滿門抄斬的風險除掉二張。放開膽子如此一搏,保住了唐室,自己也受世人敬仰,留芳名於萬世。

人生就是一場大賭博,此話一點兒都不假。榮華富貴永遠和風險相伴,有多少風險就暗藏了多少成功的機會,而且風險往往是與財富成正比的。

菲律賓籍華人鄭周敏先生曾經是華人富商,其個人擁有的資產高達130億美元,他名下的土地,更是無法估計。但鄭周敏的創業過程充滿傳奇色彩,他的每一項大決策都被他人看成是一次大賭注。對此,鄭周敏說:“由於我做了人家不敢做、甚至連想也不敢想的事,因此更容易抓住機會賺錢。”他還忠告商人們:“做生意就不要怕冒風險,下了決心就全力以赴。”

據統計,美國70%的風險投資項目失敗或者持平,而台灣徹底失敗率不到20%。但是,美國風險資本成功後利潤率是60倍,最小也是20倍,而台灣風險資本成功後利潤率隻有6倍。從這個統計數據中不難看出,風險大,利潤大;風險小,利潤也小。

要想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敗兩種可能。當失敗的可能性大時,卻偏要去做,那自然就成了冒險。問題的關鍵在於,商戰的法則是冒險越大,賺錢越多。當機會來臨時,不敢冒險的人,永遠是平庸之人。猶太商人之所以是世界第一商人,就是常常靠準確地把握這種“風險”而得以發跡的,大亨哈默在利比亞的一次冒險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當年,有來自9個國家的40多家石油公司參加了利比亞政府的投標。實力還很弱小的哈默也得到了兩塊地盤,使那些強大的對手大吃一驚,因為這兩塊地都是其他公司耗巨資後一無所獲而放棄的。

這兩塊地不久就成了哈默煩惱的源泉。他在這兩塊地上鑽出的前3口井都是滴油不見的幹孔,僅打井費就花了近300萬美元,另外還有200萬美元用於地震探測和向利比亞政府的官員交納不可告人的賄賂金。於是,董事會裏有許多人開始把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叫做“哈默的蠢事”,甚至連哈默的知己、公司的第二股東裏德也失去了信心。

但是哈默的直覺讓冒險進行到底。就在他和股東之間發生意見分歧的幾周後,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後另外8口油井也陸陸續續出油了。這塊油田的日產量是10萬桶,產出的是異乎尋常的高級原油。更重要的是,油田位於蘇伊士運河以西,運輸非常方便。與此同時,哈默在另一塊地上采用了最先進的探測法,鑽出了一口日產73萬桶自動噴油的油井,這是利比亞最大的一口油井。接著,哈默又投資15億美元修建了一條日輸油量100萬桶的輸油管道。而當時西方石油公司的資產淨值隻有4800萬美元,足見哈默的膽識與魄力。這次冒險使得哈默羽翼漸豐,之後他又大膽吞並了好幾家大公司,成為真正的石油大王。

一個能賺大錢的商人,必然敢冒巨大的風險。商場上一筆生意能獲得利潤的多少,往往與經營者應承擔的風險大小成正比,所擔風險越大,所得利潤越多,這已經是商界的一條古今一理、中外相通的法則。

香港華達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曉華,向來拒絕參與任何財富排名,人們不知道他的資產到底有多少,隻知道他旗下的幾家企業效益卓著,年利潤高達上億美元。

李曉華在日本留學的時候,靠代理“101毛發再生精”賺得了了上億元資產。之後,他來到了香港。當時香港的房地產業波動很大。那時候香港房價是跳樓價,給錢就賣,而且連家具、電器都不要了,一概奉送。李曉華想,電視機也好、冰箱也好,流水線想生產多少生產多少,而香港就這彈丸之地,唯獨土地、房屋是生產不了的。

李曉華對香港樓市一定會大幅上漲很有信心,就把公司所有的錢都購買了房地產。當時,很多人反對他的做法。而李曉華則告訴勸告他的朋友:“這個機會你們還沒有意識到,將來事實會教育你們,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正如李曉華所料,不到半年,香港的房地產已經幾倍往上翻,等他陸續把自己所有的房產拋出去之後,自己的財富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數倍。

大獲全勝之後,李曉華轉戰馬來西亞。

他通過關係了解到,馬來西亞正準備修建一條公路,因為馬來西亞發現了一個很好的油氣田。隻要修條公路,油氣田這個項目就會正式招標,這條公路就會升值,公路兩邊或者公路上的所有土地就會大幅度增長。

李曉華認為自己的機會又來了,但讓李曉華為難的是這個項目要10多億美金,而他自己並沒有那麼多資金。於是,李曉華把他所有的資產,包括房屋、車輛等等全部放到銀行作為抵押,然後用貸到的資金,在修公路的土地上買下很多的土地。

他的貸款期隻有半年,如果半年之內馬來西亞不正式上馬油氣田這個項目,他的土地不僅不能增值,還會在一夜之間破產,會從億萬富翁變成一個窮光蛋。

隨著時間推移,馬上就要半年了,但是油氣田的消息一點都兒沒有。剛開始,他住在馬來西亞五星級酒店裏等待消息,接著轉到四星級酒店,再後來,他交不起房錢了。

在那種情況下,看到李曉華的遭遇,有一個老華僑同情地對李曉華說:“你住到我這兒吧。”從那時起,李曉華就在老華僑的倉庫裏支起了一張床,吃最便宜的盒飯。就是在這樣“山窮水盡”的情況下,李曉華還是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就在半年貸款期限臨到末期的時候,李曉華等待的消息終於公布了,消息也是那位老華僑第一個告訴他的。幾天之後,很多人要買他的土地了,通過這次投資,李曉華不僅把銀行貸款全部還清,同時,他又賺了多於原來數倍的錢。

當李曉華離開馬來西亞的時候,那位老華僑去送他,在臨走的時候,李曉華送給那位老華僑一棟別墅。李曉華說:“非常感謝你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挽救了我,你支持了我,你幫助了我,你收留了我。如果沒有你的話,我今天還不知是什麼樣子。”

幾個商戰回合下來,李曉華的資產增長了好幾百倍;在短短幾年時間裏,他從一個普通青年一躍成為擁有數億資產的商人,他憑的是什麼?就是敢冒險、冒大險。

財富跟著激情走

商人最大的資產是希望,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陷阱則是滿足現狀。如果一個人安於現狀、沒有主見、因循守舊,那麼肯定沒有一絲成功的可能性。

“富貴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要想成為富豪,就要不畏艱險、積極進取。

沒有激情怎能成功?在我們的身邊,經常有人說這樣的一句話:“唉!我這一輩子注定發不了財!沒辦法,我就這樣的命。”說這種話的人完全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他們不是沒有賺錢的命,而是缺乏創業的激情,缺乏冒險的勇氣,這是一種典型的窮人心態。

日本千億富豪係山英太郎白手起家,30歲即擁有幾十億日元的資產,經營18家公司。他32歲投身政治,成為日本曆史上最年輕的參議員,在日本政經界呼風喚雨。2001年秋天,在針對全日本經營者舉辦的研習會上,這位千億富豪公開了自己的賺錢哲學:“別和窮人交往。”

係山英太郎的觀點是:窮人有兩種。一種是“沒有錢的窮人”,跟這種人交往,隻會陷入老是自掏腰包的境地。如果想要存錢,就必須節省這種不必要的花費。想找人一起吃飯、喝酒,找比自己有錢的人做伴當然更為明智;而另一種窮人不僅是沒錢,也是缺乏理想、缺乏鬥誌的人。與這樣的人交往,絕對是浪費時間,毫無任何意義。

沒有膽識的人肯定就沒有賺錢的激情,再好的機會到來,也不敢去嚐試。想賺錢最需要的是什麼?答案隻有一個:激情!

在當今中國成功的大富豪中,很多人當初都是沒有背景的普通人,如劉永好、南存輝等,他們的成功就在於有著不信命、不服輸、不信邪的強者心態。英雄不論出身,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就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態。如果你總認為自己是個貧民,沒有創業的激情,那你今生將永遠是一個窮人。

具備了激情,就一定能夠賺錢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隻要具備了激情,你就會自始至終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去不斷努力,不斷地去摒棄別人的冷嘲熱諷而更加鬥誌昂揚地堅定必勝信念,不斷地去學習有用的新東西,不斷地去調查、分析、研究市場和項目,不斷地去挖掘和尋找創業的資源,包括資金、技術、商機等等,不斷地去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和解決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不斷地總結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不斷地去擴充自己的實力和規模。因此你兜裏的鈔票、你賬麵上的存款也就肯定會不斷地增加再增加了!

激情可以激發人的創造力與行動力。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工作的積極性高,就能發揮出全部才能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如果一個人對工作沒有興趣,就隻能發揮他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才能。一個老故事說,如果給你一籃雞蛋,你能把它變成一座農場嗎?可能絕大多數會認為這樣的問題太不可思議,並給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在有膽識人的眼裏,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是肯定的:沒問題!

這些有膽識的人會先把蛋孵成雞,再讓雞生蛋,蛋再孵成雞……如此循環往複,雞越孵越多,蛋越生越多,錢也會越來越多,買來牛羊,購置土地。於是,一籃雞蛋就變成了一個大農場。

這個奇跡一點兒也不稀奇,它證明了一個財富邏輯:小本經營也能成為坐擁百萬家產的大富翁。為什麼世界上的雞蛋這麼多而農場主卻這麼少呢?就是因為絕大多數人缺乏夢想、缺乏激情。

1955年,三洋電機創辦人井植歲男家中的一個園藝師,因為欠缺賺錢的激情,白白喪失了一個成功的機會。

有一天,園藝師向井植歲男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愈做愈大,而我就像樹上的蟬,一生都在樹幹上,太沒出息了。您教我一點兒創業的秘訣吧!”

井植歲男點頭說:“行!我看你比較適合園藝方麵的事業。這樣好啦,在我工廠旁有二萬坪空地,我們合作來種樹苗吧!樹苗一棵多少錢買得到呢?”

“40日元。”井植歲男說,“好!以一坪種兩棵計算,扣除走道,兩萬坪大約可種兩萬五千棵,樹苗的成本剛好100萬日元,3年後,一棵可賣多少錢呢?”

“大約3000日元。”社長回答說,“100萬日圓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都由我來支付。以後的3年,你負責除草與施肥等工作。3年後,我們就有600多萬日元的利潤,到時候你我二一添作五,每人一半如何?”

不料圓藝師卻拒絕說:“哇!我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

就這樣,園藝師傅白白喪失了一個成功的良機。

比爾?蓋茨說:“如果一生隻求平穩,從不放開自己去追逐更高的目標,從不展翅高飛,那麼人生便失去了意義。”要想成為富豪,就永遠不要安於現狀,因為不滿現狀、奮發向上是賺錢發財的前提。

中國一直沒有像“麥當勞”這樣的全球性餐飲品牌。1995年,一個叫喬贏的中國人為了填補這個空白,滿懷激情地創辦“紅高粱”羊肉燴麵。

喬贏本來在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任教,但三尺講台拴不住喬贏飛翔的心。1990年,喬贏丟下教鞭,到鄭州“杜康大酒店”當起了副總經理,隨後又投奔當時如日中天的河南亞細亞集團。1994年,喬贏開始自立門戶,不再為別人打工。

下海伊始,喬贏迷上了“麥當勞”。北京王府井大街的麥當勞快餐店中,人潮湧動的景象讓喬贏心馳神往,他在裏麵一待就是一整天。他按進店人數和人均消費粗略計算,這個店一天的營業額竟高達20萬元!這讓喬贏心裏堅定了創造中式快餐品牌的計劃。

喬贏就地取材,選中了河南名吃“羊肉燴麵”。要做品牌,還得有個響亮的名字。在一次文藝界名流的聚會上,河南一位雕塑家聽說喬贏正在創辦中式品牌快餐,靈感迸發送他一個“紅高粱”的名字。

開飯店得有個好位置,喬贏選中了鄭州人流量最大的二七廣場,在那裏建了一個150平方米的店麵,又從朋友處借了44萬元裝修店麵。

在“麥當勞”開張40周年的日子裏,也就是1995年4月15日,喬贏的第一家“紅高粱快餐店”正式開張營業。令他自己都沒想到的是,快餐店一開業就生意爆滿,日營業額從2000元逐步上升,不久就衝破了萬元大關,每天的座位周轉次數高達22人次。

首戰告捷後,喬贏又很快在鄭州開了7家“紅高粱”分店。就這樣,白手起家的喬贏,隻用了8個月的時間,把東借西湊的幾十萬元啟動資金滾動發展成為500多萬元的固定資產。

1995年底,喬贏殺入北京,將“紅高粱”在北京的根據地放到了距“麥當勞”王府井店22米的王府井入口處,與“麥當勞”麵對麵的挑戰。這一舉動一下把“紅高粱”提升到與洋快餐“麥當勞”對等較勁兒的位置上,“紅高粱”一夜之間名聲大噪,喬贏也被輿論冠以“中國連鎖快餐領頭羊”的名號。甚至,美國的“麥當勞”總部也派人來中國摸底考察“紅高粱”。

伴隨著王府井店的火暴,全國各地要求加盟“紅高粱”連鎖的客商令喬贏應接不暇。喬贏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先後在深圳、上海等20多個城市一口氣發展了50多家連鎖店。當時,他甚至提出了“2000年在全世界開辦兩萬家連鎖店,70%在國內,30%在國外”的擴張計劃。

由於企業擴張太快而資金卻嚴重不足,“紅高粱”陷入了資金危機。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喬贏冒險融資、觸犯法律,最終鋃鐺入獄。“紅高粱”這個一夜崛起的中國快餐名牌又在一夜間坍塌了。

從“中國連鎖快餐領頭羊”淪為階下囚,喬贏當時的感覺可想而知。但是,喬贏的激情並沒有消退,他發誓要在自己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來,繼續實現他的中式快餐夢。

在獄中,喬贏潛心讀書,用冷水浴磨煉意誌,並深刻反思自己的失敗。他說:“創業的本質就是永不言敗,永不言退,決不放棄。”而且在兩年的牢獄生涯中,他寫出了兩本企業管理的書,還把一度放棄的英語又撿了起來。

因此,喬贏在走出監獄大門之前,就有投資者找到他,邀請他加盟合作。經曆了破產、離婚、坐牢這些人生坎坷的喬贏,依然滿懷激情地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的步伐。

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說過:“假如我忽然傾家蕩產了,把我身無分文地扔在沙漠裏,隻要有一支駱駝商隊路過,我加入進去,用不了幾年,我又是一個百萬富翁……沒辦法,我就是這樣的人。”

我們有理由相信喬贏會再次成功,因為他具有不怕失敗、敢於一而再再而三創業的勇氣與激情。

冒險要有一定的把握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作家,他在一家報紙上登出了這麼一道有獎征答題:“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羅浮宮失火了,你應該搶救哪幅畫?”絕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搶救“蒙娜麗莎”,因為最值錢嘛!但獲獎的答案卻是:“搶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對於這個答案,人們在出乎意料的同時,又覺得在情理之中,因為有把握的冒險才是真正的冒險。如果費盡周折地去搶救“蒙娜麗莎”,說不定連小命都會搭上,那樣就不是冒險而是找死了。

凡事都具有物極必反的規律,膽量也一樣。如果膽量過大,超過實際力量,那就反而成了壞事。因此,商場上的冒險,要準確地把握膽量的尺度,要“謀定而後動”,不打無準備之仗,不做無把握之事。行動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這樣才能有成功的把握,才能穩操勝券。

婷美的周楓為了做保健內衣,敢於將房子抵押出去,但他在冒險之前,卻專門組織員工做了大大小小33次的調研,他們向包括演員、醫生、教師、導遊,以及寫字樓的白領小姐做問卷調查,這樣的內衣你們會不會買?多少錢可以接受?對產品有什麼希望?問卷反饋回來的信息比他預想的還要好,所以他敢於冒險並且一舉成功。

一個專家通過多年來對個人創業的研究,得出了這樣三個關於95%的數據:一是有95%的人想過個人創業;二是想創業的人有95%的人沒有行動,隻是空想;三是在實際行動的創業者中,有著高達95%的失敗率。

為什麼失敗率這麼高呢?因為很多創業者在創業之初,多激情少冷靜,多感性少理性,多夢想少規劃。看看一批又一批已經倒下的創業前輩,後來者要切記:膽量不是魯莽,螳臂擋車不叫膽量,雞蛋碰石頭也稱不上膽量,像堂吉訶德那樣不自量力隻能給自己帶來失敗,給別人當做笑話罷了。

1991年,史玉柱成立了巨人公司,第二年就雄心勃勃地出台了38層的巨人大廈設計方案。後來這一方案一改再改,從38層蹭蹭地躥至70層,所需資金超過10億元,投資超過了自身企業資金的十幾倍。所以在大廈破土動工的兩年之後,資金告急,史玉柱把保健品方麵的全部資金調往巨人大廈,但由於巨人大廈“抽血”過量,再加上管理不善,曾經紅火的保健品業務迅速盛極而衰。巨人大廈也因為資金缺口太大未能按期完工,購樓者天天上門要求退款,使得巨人集團最終名存實亡。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那是因為他們具有武鬆那樣的精湛武藝,所以一般人最好還是繞道而行。既不具備實力,又沒有詳細地論證,隻憑熱情與膽量去冒險,難怪當年史玉柱會敗得那麼慘。

膽量對於成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膽量的作用也不能無限度地誇大。並不是說一個人隻要渾身是膽,天不怕地不怕就什麼事都能幹成,膽子再大也要識時務、有智謀。

王嘉駿在上海經營著一家圍棋館,以教小學生學圍棋為主業,生意一直不算景氣。巴雷和王嘉駿做著同一條線上的生意,但他不是開棋館,而是賣棋具。巴雷做生意一直很努力,而且頭腦很靈活,為做成生意想了很多辦法,諸如讚助圍棋比賽,到學校促銷,為學校開展相關活動提供用具和獎金,但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為什麼呢?王嘉駿生意不好,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圍棋館作的推廣和宣傳不夠力度,附近的很多居民,都不知道自己的身邊有這樣一個教圍棋和下圍棋的地方,而市場推廣正是巴雷的強項。巴雷的生意之所以也是一直不死不活,是因為圍棋雖然是中國的國粹,在中國有數千年的曆史,但一直是高人雅士的玩物,老百姓真正了解圍棋的並不多,會下的人更少。不會下棋,當然不會去買棋具,而巴雷對棋道並不精通。所以他雖然善吆喝,仍然門可羅雀。

一個偶然的場合,他們兩人碰到一起,這一碰就碰出了智慧的火花。兩人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客源共享,一下就將原來斷裂的生意環節打通了,兩人的生意都立竿見影地火了起來。

自從嚐到合作甜頭,兩人現在是形影不離。兩人雖然是兩家,各做各的生意,獨立核算,但在外人看來,卻完全像是一家,連鋪麵都開在一起。巴雷前麵賣棋具,王嘉駿後麵教圍棋;巴雷賣棋具需要熱鬧,所以占了同一個鋪麵臨街的前半段;王嘉駿教棋需要安靜,就占了同一個鋪麵的後半段,鋪租兩人分攤。客人來了,或是在巴雷的前鋪買了棋具,就直接往王嘉駿的後鋪學棋;或者從王嘉駿的後鋪學棋出來,順便在巴雷的前鋪買了棋具,回去就可以和別人開練,真是再方便不過。在品牌的推廣上也是一樣,王嘉駿搞比賽,巴雷就負責提供比賽用具、獎品;巴雷每有新品推出,也總是由王嘉駿的學生先試用,大家用著覺得好,順便就買回去了。

狼的前腿長,狽的後腿長,所以下山狽趴在狼的背上,狼跑在前麵,上山則是狼趴在狽的背上,狽跑在前麵,兩者勾搭在一起,互相幫助,這就是所謂的“狼狽為奸”。王、巴兩人聯手經營就體現了狼狽為奸的引申意——取長補短。

“狼狽為奸”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做事情既要有狼的無所畏懼,又要有狽的精於算計,這就是成功商人所必須具備的真正的冒險精神。

老老實實地去冒險

萬科集團的董事長王石特別喜歡登山,有人對他的這個業餘愛好頗不理解:年薪600萬元的有錢人,玩點兒什麼不好,偏要跑去登雪山!腳上磨出泡、手指被凍傷、動輒還有生命危險,圖什麼呢?不如像有些企業家那樣,打打保齡球、高爾夫什麼的,不是既輕鬆又體麵嗎?對此,王石說:“幹什麼不危險?有人打高爾夫還被飛過來的球打掉滿口金牙呢!”這種冒險精神,使得王石爬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而且還是目前中國珠峰攀登者中年齡最大的。

但是,王石的冒險也是踏踏實實在冒險。成功登頂後,王石被記者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到山頂時有什麼感覺?”記者們希望從他口中得到豪言壯語的回答,但他隻是老老實實地說:“登頂後,會發現死亡成了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萬一回不來,父母怎麼辦?太太、孩子怎麼辦?因此,我就想著一定要頭腦清醒,不要有多餘動作,目的就是能活著回去。”

冒險與踏實,似乎是兩種截然相反、水火不相容的兩種特質,其實他們是一對矛盾統一體。在像王石這樣的成功人士的身上,這兩種相互矛盾的特征都能達到和諧與統一。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萬丈高樓,起於壘土。一切偉大的事業都是要靠腳踏實地才能完成的。因此,商人決定了要冒險去實現宏偉目標之後,剩下來的事情就是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了。

劉永好就說,“踏實地做好產品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希望集團是依靠飼料做起來的,現在還在做,以前在雙軌製的條件下有很多倒買倒賣的機會,我們都沒有做;房地產熱時、證券熱時,我們也有很多機會,我們都沒有做。我們用了近20年時間一心把飼料這一件事情做大、做好,為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萬裏長城是雄偉的,可它也是一塊一塊的石頭壘起來的;萬裏長征是豪邁的,但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離開腳踏實地的工作,任何大事業都隻能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冒險並不排斥務實,而且隻有用平凡且堅實的腳步向理想的目標邁進,才能將冒險的風險降低到最小,才最有可能成功。

林克旨先生年輕的時候,創業欲望極為強烈,今天販魚,明日販衣,後天販車,恨不得將世上所有的鈔票都裝到自己的口袋裏。但是,幾經折騰之後,才發覺自己很疲憊,而且獲利很低,沒賺到幾個錢。

後來他才想明白:世上可做的事情何止千萬個,但也許適合自己做的事情就那麼一兩個,隻要將那兩個做好了就同樣可以賺錢。因此,最後選擇了賣時裝這個他最拿手的生意。因為找準了突破口,結果迅速成功了,而且像武林高手一樣一通百通,之後,再做其他的生意也得心應手了。現在,林克旨經營著一個大型商廈,身家已有千萬之多。

林先生的創業感受就是:這麼多年來,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的踏實,我自身的踏實帶來了事業上的擴張。先把第一步做成功了,做踏實了,才擴展到第二步,第二步做成功了,做踏實了,才擴展到第三步。永遠腳踏實地,就能永遠進步。否則腳底踩空,不摔死也脫層皮,因為做生意畢竟有風險,你不踏實不行,我現在經營的這家商廈,正是在此思想指導之下才建立起來的。我做時裝店,無法滿足更大的發展,經多方努力,建商廈,做大買賣是時候了。我把商廈裏的鋪麵大部分出租給別人,我隻收租金,隻留一小部分給自己經營,這樣就會穩賺不虧,能化解大的風險,就能長久發展,我下一步設想就是通過我們的商廈管理公司去兼並代理管理別的商廈,從中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老老實實去冒險帶來的甜頭。

最後,他忠告創業者,“賺錢不要心急,這也做那也做,結果到了最後一事無成,還不如實實在在地做好一個項目。”

大象無形、大音稀聲、大道至簡、大智若愚,商人的最高經營謀略就是沒有謀略,就是靠吃苦、勤奮、務實、堅持、忍耐這些做人的品質將生意做好。比如膽大包天的溫州人,真正做起生意來,經營手法通常很平實,注重實際效果,他們不空談、不幻想,更不怨天尤人。隻要不是違法亂紀,什麼賺錢做什麼,怎麼賺錢怎麼做。

奧康集團的王振滔當年借鄰居老人的“棺材本”做皮鞋廠,被人們傳為膽大創業的美談。但真正在經營企業的時候,王振滔卻是十分務實的。在一次集團的季度工作總結會上,奧康事業部某經理高興地彙報,本季度原計劃開店70家,但經過他們的努力,最終開店110家,超額完成了任務。

該經理在彙報過程中顯得很高興,原以為一定會得到總裁的表揚。沒想到換來的卻是王振滔的批評:“這叫做嚴重超標,很不好的工作習慣。你想想,你超標那麼多,你的管理、物流和人員跟得上嗎?如果不能保證質量,不僅不會形成有效的市場規模效益,反而打亂了原有的平衡,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盲目開店的結果隻會是開一家,死一家,做了無用功。”善於打比方的王振滔循循善誘:“這就好比一對夫婦原本隻要一個孩子,可卻生了三胞胎。對他們來說,這絕對是件哭笑不得的事,家裏一下子變成5口人,人多是熱鬧了,但撫養不起啊。”最後,王振滔語重心長地說:“記住,做生意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幹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一開始創業,就想大把大把地賺錢,想一口吃個大胖子,或者看到別人做什麼生意賺了錢,也不考慮自身情況就盲目地仿效跟潮。要知道,做生意和做人的道理都是一樣,要腳踏實地、量力而行,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財富最讓人放心。如果一味地好高騖遠,隻能是轟轟烈烈地失敗。

小張與小石是初中同學,後來,兩人同在一個小鎮開店,都是做建材生意。小石做塗料大全,小王做油漆木材裝潢。四間門麵,兩間一個人。剛開始生意都不是很好,但幾個月之後,生意都開始慢慢好起來了。

過了一年,小鎮要造跨海大橋,來了很多工程隊,因此小鎮一下子熱鬧起來。小張認為賺錢的時機到了,就把馬路邊上的一排店麵房全部租下了,然後增加了好多產品。結果當然是生意興隆,雖然有好幾輛小貨車送貨,但忙的時候送貨還是供不應求,營業額從幾百到幾千到幾萬元。但是,生意多卻沒有帶來更多的錢,因為工地上的三角債實在太棘手了。為了收款,小張隻有向親戚朋友借錢來請客送禮,但始終擺脫不了資金不能及時回流的狀況。

與小張的熱鬧相比,小石就冷清多了,因為他並沒有將業務全部放在工地上,還是以當地的居民為主要客戶,也沒有擴大店麵,隻是在生意好的時候將安裝隊伍從原來的3個人增加到了10個。

再過了幾年,小石在城裏買了房子,買了門市,還買了車子,而且不欠任何銀行貸款,沒有向朋友借債。而背負了一屁股欠債的小張,不得不把店麵關門了!

對於渴望成功的人,應該記住:切不可以浮躁。成功之路,艱辛漫長而又曲折,隻有穩步前進才能堅持到終點,贏得成功。如果一開始就浮躁,那麼,你最多隻能走到一半的路程,然後就會累倒在地。

經商都是有風險的,因此敢冒險的人才能成為優秀的商人,但冒險的另外一端就是腳踏實地,從某種意義來說,腳踏實地十分重要。因為成功之路艱辛漫長而又曲折,隻有戒驕戒躁,才會有耐心與毅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到終點,贏得成功。

得意忘形不可取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領起義軍輕而易舉地攻占了北京,但在42天之後,李自成又灰溜溜地離開了北京。李自成失敗的原因很多,重要一條就是得意忘形,沒有一點兒危機感。

李自成真正的輝煌始於1640年,他進軍河南,獲得災民響應,提出“均田免賦”的政治主張,使隊伍急劇擴大,連敗明軍。在短短一年時間內,李自成克洛陽、取關中、攻山西,直到占領北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節節勝利的同時,李自成及其將領的頭腦開始發熱了。他不注重根據地的政權建設與鞏固,隊伍的基礎管理,開始驕傲自大,隻帶了6萬軍隊進北京,而且對滿族的威脅視而不見,自己忙著稱帝,將領忙著封官加爵,士兵忙著搶掠民財,結果很快招致滅亡。

很多當年勇敢創業的草莽英雄們,與李自成非常相似,成為夜空中的流星,瞬間閃亮之後就隕落了。因為他們在事業稍有成就之後就頭腦發昏,或急於求成地快速擴張,或不求上進地追求享受,結果是迅速地敗走麥城。

過去中國有四大商幫,即晉幫、徽幫、浙幫和粵幫。為什麼曆史演變到今天,前兩大商幫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另外兩個商幫卻依然生機勃勃呢?原因是前二者是官商,做生意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因此沒有什麼危機感;後二者是民商,要在夾縫中求生存,有著強烈的危機感,使得他們的生命力如此旺盛。

人太聰明了,做事太順了,也不一定是件好事,那樣多多少少會讓人有點兒飄飄然,看不到潛在的危機,努力奮鬥的心態也會逐漸懈怠,浮躁、驕傲、專橫等毛病也會越來越多,最終往往是自己把自己搞垮。創業失敗的李建平對此深有體會。

李建平原來在深圳一家通信公司任片區經理,公司的主營產品是衛星接收器。不到一年的時間,精明能幹的他就為公司創造了500多萬元的銷售收入。這讓他看到了自身的潛力,也激發了他一直以來的創業衝動。他想到了兩個好友,一個對通信電子市場比較熟悉,另一個擅長的則是通信領域的技術開發。三個人似乎也能優勢互補。於是,他拉來兩個好友,滿懷豪情地上路了。

1999年11月,三人合夥的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金50萬元。公司最初專注於衛星接收器的銷售及安裝,和珠海一家電話機廠商簽下了合作協議,成為該廠的代理商。但在他們三個人的眼裏,光做衛星接收器的銷售和安裝並無多少利潤可賺,所以他們每天都在尋找新的盈利迅速的項目。

2000年3月,IP撥號器進入了他們的視野。因為這個東西的成本算下來不過50元錢,可是當時的市場價卻是每台1000多元,最高時甚至賣到2000元。IP撥號器技術原理很簡單,基本是電話機原理,隻不過多了塊控製芯片。因此他們決定自己研發生產。

馬上就要走上金光大道了,因此三人信心、幹勁十足,一切進行得井井有條。有人日夜兼程地負責程序設計,有人天南地北地選擇市場。當時這種產品對於經銷商很具有誘惑力,所以市場反映很不錯,四麵八方傳回來的都是好消息。

於是李建平開始鋪攤子,他製定了完整的全國性營銷計劃,招聘了業務人員、技術人員、專職會計和文員。而產品一投入市場效果就很不錯,隻是少量的發貨,其利潤就能維持公司的運轉,而且還略有盈利了。嚐到甜頭之後,三人有些頭腦發熱了,決定馬上擴大生產規模,於是,四處借錢貸款,增添了設備,招聘了技術人員,更換了更大的廠房。在他們看來,隻要幾個月的時間,這些錢會連本帶利地賺回來的。但他們哪裏知道,巨大的危機已經像毒蛇一樣,悄悄爬到了腳邊。

由於看好這個利潤超高的市場,有實力的競爭對手紛紛跟進。對手大部分是轉型的電話生產廠商和大通信公司下屬的事業部、分公司,無論從資金、市場渠道和技術優勢來說,李建平的公司都是遠遠不能與之抗衡的。三個月以後,終於爆發了技術問題。

撥號器是通過集成電路來控製的,也就是常說的IC芯片,它對輸入輸出的電壓很敏感,稍有偏差就會出問題。由於李建平他們生產的撥號器兼容性不夠,產品具有很大的區域局限性。而他們的技術經驗有限,多次改進後,依然無法解決區域適用性的難題。因此各地的經銷商紛紛退貨,老客戶也相繼丟失。

“與帝王為伍,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安樂;與平民為伍,可以共安樂不可共患難。”幾個月沒有一分錢進賬的尷尬,讓三個合夥人之間爆發了一場宣泄情緒似的衝突,兩個原本指望賺錢的朋友懷著一肚子的怨氣離開了公司,而李建平最終回天無力,不得不將公司關閉,眼睜睜地看著50萬元的投入化為虛無。

從商之路,步步驚險,不可一世的大公司、大企業就可能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比爾?蓋茨夠牛的了吧?據說世界上隻有8個國家比微軟公司更有錢,但比爾?蓋茨強調的卻是:“微軟離破產永遠隻有6個月。”最成功的商人尚且小心謹慎,因此在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商人千萬別得意忘形,而是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大敵,這樣才能在心理上、行動上有所準備,提前調整和部署好經營方向和策略,躲過那災難性的大劫。

“未雨綢繆,善養天機”,商業經營與養生治病是一個道理。當病情沒有及時被發現,特別是事先沒有預防時,如果突然爆發,任何措施都很難奏效。那些處於繁榮產業、成長產業中的企業,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當問題嚴重時,已無藥可醫。比如曾經多如牛毛的電視機、電冰箱品牌,現在還有幾個存在?所以說,在成功時擦亮自己的眼睛,看到自己的缺點,及早地防微杜漸,才是持續成長之關鍵。中國台灣的宏集團就是在成功地應對了三次危機之後,才取得如今的成就。

1991年,宏麵臨成立來的首度虧損,甚至外商銀行也采取了抽銀根的動作,宏立即意識到這是因過去的成功導致了團隊沒有危機感,因此重新調整組織架構,並訂下營業額的倍增目標。因此宏由服務業轉型為製造業,並由台灣市場進軍國際市場,此變革使得宏營業額自1992年的新台幣300億元,於1996年一舉上升到2000億元。

第一次變革管理後,宏賺了很多錢,不僅因此造就了許多電子新貴,也導致宏買下德,但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並非宏的核心事業,加上外在的環境因素,造成德麵臨經營危機,也使得宏連帶受累。因此,宏在痛定思痛後邀請台積電入股並購,而德也由DRAM業走上了現代工業,反而成為台灣投資DRAM事業中少數獲利的公司之一。

宏做大了之後,服務與製造都已有相當分量,因此產生了內部資源分配不均,業務與管理文化頻生衝突問題。麵臨第三次危機,宏毅然決定讓兩家公司各走自己的路,如今負責品牌業務的宏已躋身為全球性品牌,並在歐洲筆記本電腦市場占據排名首位的位置,這就是當時當機立斷決定讓品牌與代工業務分家的結果。

從宏因為危機而創造規模的發展曆程看來,創業之路永遠是一波三折的。因此,商人在順利的時候,要想到最危險的時候,而危險一旦到來,又要拿出巨大的勇氣,以過硬的心理素質去麵對危機、化解危機,這才是真正的敢冒險、膽子大。

賺錢的神奇公式

什麼是膽商呢?一般的理解,就是一個人的膽量有多大的指數。而本書所宣揚的膽商,則指的是膽子大的商人,即“有膽之商”。這種商人敢作敢為、堅持己見、果斷決策、及時出手、同時具有不怕艱難困苦的心理素質,因此他們最終都是成功的商人。

美國華爾街有一個流傳很廣的一個故事。多年之前,在一個夜晚,華爾街有一個出租司機在某著名的銀行樓前等客。這時候,一個銀行家從樓中急急忙忙地出來,乘上他的汽車。汽車在繁華的街道上穿行著,銀行家和司機也閑聊著,他們越聊越投機,下車的時候,銀行家對司機說,你是想賺錢嗎?過幾天,有一個叫微軟公司的股票要上市,隻要你把家裏所有的錢都買了這支股票,三五年之後,你就賺錢了。

司機回到家裏,做了一晚上的思想鬥爭,最後決定把家裏僅有的1萬美元全部買了微軟的股票。5年以後,微軟的股票翻了200多倍,這位司機也成了百萬富翁。

這個故事指出了股市贏家的奧秘,高智商的分析加上大膽的執行,就會成為股市贏家。

銀行家為什麼要將這個賺錢秘訣告訴出租車司機呢?因為兩人在越聊越投機的過程中,銀行家發現出租司機是一個膽子大的人。銀行家知道,換一個膽小的人,就是告訴他賺錢的機會,他也會無動於衷的。因此機會對於大膽的人叫機會,對於膽小的人那叫浪費。其實,高智商和膽子大的完美結合,不僅僅能成為股市贏家,也能成為所有商戰中的勝利者。

某一國有企業有兩個能力相似的人,一個感到在國有企業中約束了自己能力的發揮,於是大膽創業,在20世紀80年代初下海自己創辦企業,現在已是家產過千萬;而另外一個人卻沒有下海的勇氣,仍然在原有企業工作,結果因為企業經營不景氣而最終下了崗。

兩個能力基本相似的人,為什麼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為什麼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結果?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個人在機會把握上的差異。甘願承擔風險者,敢於逆流而上的有膽之商人看見機會總能把握住,因而就容易成功。因此,所有的成功者都是膽子大的人。

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都是一直灌輸式的教育,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總是被老師家長教訓“這個事情能做,那個事情不能做”,從而使許多人缺少了膽量,隻能懦弱地、循規蹈矩地做人做事。而真正的強者在思想上是藐視這些陳規陋習的,在行動上是敢於打破一切禁區的。

綜觀曆史,沒有哪一個偉人名士是膽小鬼。正因為具有勇氣,他們才變得出類拔萃,能站在時代的巔峰傲視群雄。唐太宗斬殺兄弟、逼父退位;宋太祖未稱帝就敢穿黃袍;康熙十幾歲時勇除鼇拜……曆史上凡有成就的帝王,無不膽大包天。就連武鬆,也因為在景陽岡怒打老虎,使他一夜之間成就千古美名。

古往今來,凡能成大事者,必是膽大者。一個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幹出一番事業,如果沒有超凡的勇氣和膽量,那是什麼也做不成的。

中國人對待財富,大多數人持這樣的觀念,就是“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因此大家都羨慕那些發了財、致了富的人運氣好,都在心裏盤算著要是運氣到了那一天,發了財後該如何如何等等,而從未大膽地付諸行動。這是一種消極的思想,積極的思想應該是那些有勇氣的人常說的“富貴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有這樣一個神奇的財富公式就能證明這個觀點是正確的:財富=行動次數×成功概率。

這個公式告訴我們,在人的一生當中能夠發幾次財、發多少財取決於行動的次數乘以成功的概率,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同時,這個公式還告訴人們這樣一個財富真理:膽量大者比知識多者更容易賺錢。

知識淵博的人,想問題想得全麵,喜歡三思而後行,深思熟慮,這本來是優點,但想得過多,對失敗的可能也考慮得越多,就會養成瞻前顧後、顧慮重重、行動遲緩的弱點。不是萬無一失的機會,他們就不會輕易地冒險,但世界上哪會有萬無一失的機會呢?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將錢存入銀行吃利息。何況,商業銀行還有倒閉的時候呢!

相比而言,沒有多少知識甚至無知者,他們缺乏風險分析的能力,認識不到風險的存在,自然也就少了對風險的畏懼,無知者無畏,他們當然會在利益引導下而積極行動了。過去,很多錢不是能不能賺,是敢不敢賺的問題。就是在市場規則日益規範的今天,這些人雖然成功概率低,但是行動次數多,能以多次的行動彌補成功概率低下的弱點,因此最終還是能獲得成功的。

光說不做或者做的次數太少,雖然能避免失敗的風險,但同時也遠離了成功。愚公雖愚,但是挖山不止,最終山還是被挖通了;智叟雖智,但是什麼也不做,隻有繞山而行。賺錢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浙商群體,比如娃哈哈的宗慶後、德力西的胡存中、正泰的南存輝等等。他們都沒讀過多少書,完全是憑著沒有退路,背水一戰的膽量去創業的,雖然其間也曾遭遇過失敗和挫折,但他們敢於不停地去做、去嚐試、去行動,最終創造了事業的輝煌。

與上述企業家同一時期的那些大學生、雖然當時有著“天之驕子”的光環,但因為沒有膽量自主創業,他們拚命讀書的目的隻是希望找到好工作、好飯碗,全然沒有打算給自己造飯碗、給別人提供飯碗的豪氣。結果呢?運氣好的,在單位裏麵庸庸碌碌混日子,運氣差的遇到了下崗,不得不去打工。

“愛拚才會贏”,世界上幾乎沒有什麼事是全無風險的。就算“十拿九穩”,也有十分之一的不穩啊。所謂的“一膽二力三功夫”:第一是冒險的膽量;第二是行動的力量;第三才是科學管理或專業技術的功夫。因此,商人想成功,必須做一個渾身是膽的商人,膽大不是萬能的,但膽小是萬萬不能的。

出路、財路是闖出來的

有專家總結出了創業所必需的四個支點:技術、資金、經驗以及人才。但中國最會做生意的溫州人最初創業的時候卻一點都不具備,他們是憑什麼創造出今天的輝煌呢?那就是膽大,敢於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出去闖蕩。

改革開放之初,身無分文的溫州人,就從擦皮鞋、彈棉花、賣眼鏡、挑糖擔這些小生意做起,遊走在全國各地。他們三五成群、拖家帶口,過著漂泊的生活。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前赴後繼地外出闖蕩,最終闖出了令世人敬佩的業績。

隻要敢闖,總會有出路的。易賢忠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迫創業而意外成功也是一個例子。

易賢忠本是廣州一家國有製藥集團下屬的一名廠長,因為女兒患腦疾,為籌集醫藥費被迫下海。他在第一次下海時,恰好南方大廈停業大裝修,易賢忠剛好自製了一種節能電子鎮流器,人家賣30元,他隻賣27元。不久,易賢忠就接到了一批鎮流器的訂單,他從一個小老板處賒銷了價值5000元的電子原材料,利用自己50平方米的住宅當工廠,3個月後賺了14萬元。在賺足了為女兒治病的錢後,易賢忠又繼續回原廠上班,後因工廠效益不好,才不得已第二次下海,這才有了今天資產過億的他。

有傳媒對當今中國人的夢想做了調查,排在“中國人欲望榜”第一的就是:擁有更多的錢,多達72%。68%的人毫不猶豫地把“更多的錢”作為他們心目中最大的欲望。此外,榜上排名前幾位的理想也基本上是金錢所決定能否實現的。比如第二名的“環遊全世界”,第四位的“開名車”,第五名的“住別墅”,第十名的“有更多的桃花運”也基本上與金錢的多少成正比。

如何才能實現這些誘人的理想,於是又派生出了兩個理想——第八名“當老板”與第九名的“中大獎”。中大獎當然是一條賺錢的路子,還能不勞而獲,可惜中大獎的概率太小,而且隻能聽命於天。隻有“當老板”才是正確的,想要賺錢,就得當老板。但是,當老板就得行動起來,敢於闖蕩。

生活中不時有人發出以下一些感慨:“如果我有100萬,我會開一個大公司”,“如果我有1000萬,我會做房地產生意……”說這種話的人隻是說說而已,真正立誌賺錢的人就會馬上行動起來,盡早地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夢想。京城茶藝怪才段雲鬆就是這樣的人。

段雲鬆上初中時就開始做買賣,每到元旦就倒賣賀卡。他分給各年級的“代銷商”每人10張賀卡,讓他們到護士學校的宿舍去賣,3角進的賣一元,100張就能賺70元錢。有時候,他還會騎著三輪車帶上幾十條紗巾,等下課了就在校園裏叫賣。

到了假期,段雲鬆就放開了手腳幹,晚上在夜市賣油炸鵪鶉,白天幫著開小賣部的哥們兒賣煙,還騎著三輪車去進醬油、汽水。甚至在大年三十晚上,他4點鍾就起床,推著爐子走3個小時趕地壇廟會去賣過橋米線。

後來,大學沒考上的段雲鬆在某飯店做行李員,期間,他曾經為李嘉誠拎過包。但從小就喜歡折騰的他怎麼會老老實實地寄人籬下呢?於是,他開民豐餃子館,開憶苦思甜大雜院,開五福茶藝館,還開了廣告公司、健身俱樂部、大藥房等等。這麼多的買賣,這麼多種行當,段雲鬆想幹什麼就馬上去幹了,而且都還挺成功。

把一隻瓶子放在桌上,底部向著有光亮的一方,瓶口敞開,然後放進幾隻蜜蜂。蜜蜂隻會朝著有光亮的一方飛,寧願活活累死,也不朝其他方向飛。放進蒼蠅就不同了,它們一旦發現此路不通,便立即改變方向,最後終於找到瓶口飛了出去。

做生意也要及時調整,哪條路通就走哪條路,什麼項目賺錢就做什麼項目。這樣多闖闖、多試試,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賺錢路子。

1999年,小嚴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外企工作,地位不低,工資不錯,待遇不差。但工作3年後,他決定自己出來闖天下,開始了5年內7次創業的曆程。

2002年,小嚴在農資超市偶遇一人,在對方天花亂墜的吹噓後,小嚴搞了一個農資超市。結果因為太過於信賴他人,疏於監管造成巨大的財務漏洞,被奸人所害。抽身後,50萬元的資金隻剩下了一半。

同年底,小嚴開始第二次創業,這次是搞飲料開發,但因為缺乏技術支持而再次失敗,又損失了5萬元。2003年,小嚴又開了一家書店,結果因為選擇不當,周圍全是實力雄厚的同行,再次失敗。幸好及時刹車,隻損失了5000元。

2003年底,小嚴從遭遇“非典”找到了創業靈感,做代理消毒產品的生意,結果兩個月賺了3萬元。但隨著“非典”遠去之後,市場也一天天萎縮,加上國家對衛生產品的嚴格控製,小嚴最後不得不放棄了,好在這次賺到了錢。

2004年,小嚴第五次創業,和朋友一起做出口貿易,雖然利潤不錯,但他卻被合夥人黑了10萬元。後來,小嚴還開辦了一個貿易網站,也以失敗告終。

這次失敗之後,小嚴決定還是做實業穩當。於是和父親的老戰友開辦了一家電子廠,開始了第七次的創業步伐。由於父親及其戰友的人脈廣泛,加之產品很有價格競爭力,電子廠產銷兩旺,一年能分紅利幾十萬元。

做生意成功的人,很少有人是一蹴而就的。第一次做生意就賺錢的,一般都是經過幾次失敗才發達起來,因為經商能力是不可能從書本上學到的,需要自己在實踐中去慢慢領悟。經過幾次失敗後,才會知道做生意是怎麼回事。指望別人口傳心授,是永遠領會不到真諦的。因此,做生意就要不怕折騰,這也是商人的一種必備素質。

1998年,農民王小虎承包了一座3000平方米的大棚,菜種得挺好,可就是賣不出好價錢。經過一番思考,他決定種植當時集市上很少見到的西蘭花、芥藍等特種菜。憑著先前學到的一手好技術,加上他整天蹲在大棚精心地侍弄,特種菜長得個頭大、色澤鮮,每天總能賣出1000多元。

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王小虎發現特種菜已經不再特了,靠種菜發家的路子越來越窄,於是改做其他生意。他把目光投向市場,發現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綠化、美化逐漸受到政府和群眾的重視,花卉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就決定種植花卉。

當時,村裏的人聽說王小虎突然不做賺錢的特種菜而且,都說他是掙了幾個錢不知天高地厚,早晚會賠光。好心人都勸他不要去瞎折騰。可王小虎就愛折騰,認準了就要試試。2001年,他踏入了花卉種植行業。經過在花棚裏一年的摸爬滾打,經營花卉給他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一年淨賺十幾萬元。

創業者的創業曆程,其實就是一個折騰的過程,隻要有不怕輸的膽量,敢於四處闖闖,能夠禁得起折騰,最終都會賺錢的。

戰勝自我就能戰勝世界

加拿大有一位長跑教練,他規定隊員每天必須從家跑到訓練基地,但有一名隊員總是姍姍來遲,讓教練非常失望,甚至喪失繼續栽培他的信心。然而有一天,這名隊員比隊友早到了20分鍾。教練計算了他出發和到達的時間,驚異地發現其速度之快已接近世界紀錄。原來,那名運動員剛跑出家門不遠,就發現身後尾隨著一隻狼。驚恐的他隻有拚命地跑,而狼卻在後麵窮追不舍,足足跑了10公裏,他才把狼給甩掉了。

一流的成績居然是讓狼給逼出來的!此事給教練很大的震動,也帶來啟發。之後,他決定用凶惡的狼犬來激發隊員的潛能。他請來兩個馴獸師,每次訓練就把狼犬放出去,沒過多長時間,隊員們的成績都大幅度提高,先後有好幾位選手摘取世界大賽的桂冠。

成功最大的敵人是誰?不是差強人意的環境,不是虎視眈眈的對手,而是我們自己!是自己的膽小、怯懦,是害怕困難、害怕挫折的畏懼心理,是自己沒有克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人如果一旦戰勝了自己,就像那位被狼追趕而出成績的運動員一樣,會創造出高於自己意料很多倍的成績,可以戰勝所有對手,可以傲視整個世界。

《國際歌》中唱道:“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個人、一個商人想要成功,隻能靠自己,有了戰勝自己的勇氣,就有了征服世界的本錢。

“推銷之神”原一平是日本壽險業裏的一個聲名顯赫的人物。但他身高隻有153米,毫無氣質與優勢可言,他為何能創下日本保險業連續15年全國第一的業績呢?為何能創下20年未被打破的世界壽險推銷最高紀錄呢?就是因為他很早就意識到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所以,原一平經常這樣自我激勵:“原一平是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

“我不服輸,永遠不服輸!”

“在沒成功之前,都不能算是失敗。”

“將失敗忘掉,謹小慎微難以成大事。”

有一個叫羅迪的法國人,年輕的時候,他曾把1個月辛苦掙來的錢輸在了賭桌上,正當他很頹喪地在街上溜達時,一個占卜的人叫住了他。

“反正我也沒錢,”羅迪這樣想著向那人走近,他想算一下他的將來。結果那人告訴他:“你知不知道,你是拿破侖轉世,你以後會有很多苦頭吃,但你不會怕苦頭的,因為有成功在等待著你。”

拿破侖在法國是公眾心目中的重磅偶像,羅迪覺得如果自己真是拿破侖轉世,就應該會有一番大作為。於是他買來許多關於拿破侖的書籍,入迷地閱讀拿破侖的傳記。然後,他借了一些錢,開始創業了。

創業初期的困難不言而喻,但困難並沒有讓羅迪退縮,因為他相信占卜之人的話,說他以後會有很多苦頭,隻要不怕苦頭,就有成功在等待著他。就這樣,羅迪樂觀而積極地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他在挫折麵前百折不撓。若幹年後,羅迪成為法國的知名企業家,他的資產排名在法國富翁的前幾位。

很多年以後,羅迪很平淡地說:“我相信那個占卜的人肯定是因為看到我當時的頹喪而想幫助我,但他的話激發了我的人生鬥誌,讓我有勇氣戰勝頹廢的自己,因此最終取得了成功。”

前麵兩個例子說明,人要有一種戰勝自我的勇氣,這才是最大的膽量,這才能造就出卓絕,才能創造出奇跡。由美國暢銷書《心靈雞湯》的作者漢森和權威理財專家艾倫合著的《一分鍾百萬富翁》,主張的是“激發心靈能量而理財致富”的觀點,指出“窮人要翻身致富,隻在一念之間”。

書中說,很多尚未晉升成為百萬富翁的人,一想到理財致富,大多都有以下的念頭:“不可能的。除非中彩票!”、“我沒有那個本事”、“別做夢了,哪有那種好運啊!”、“有誰這麼好心會幫我呢?”……他們用這幾個簡單的借口來掩飾自己的懦弱。與窮人“不可能”的邏輯相反的是,富人會常常問自己:“我肯定能得到,關鍵是怎樣做才可以得到。”這就是富人和窮人的最本質差別所在。

“奧的利”集團的老總陳鬆富雖然出生在一個十分貧窮的農村家庭,但他從小就沒將自己當成窮人,而是大膽戰勝“窮人的我”,積極塑造“富人的我”。

剛滿8歲的時候,他把平時積攢下來的零花錢買了一對長毛兔,放學之後就去割草喂它們。等兔毛長長,就剪下來,送到城裏的收購站去賣。年末,他做了一件讓全村人驚訝的事——買了全村第一隻鑲有17顆鑽的鑽石的手表。

長大後,陳鬆富為了實現創造財富、改變祖輩貧窮的兒時夢想,在困難麵前從未退縮和畏懼,總是全身心地投入,用整個生命去為理想打拚。20世紀80年代初,他費盡心血地創辦了當地的第一家運輸公司。1990年,他轉產辦起了當地的第一家預製板廠。當預製板市場日趨飽和的時候,他又抽身而退,辦起了當地的第一家川菜館。1994年,當川菜館漸漸多起來的時候,他又賣掉了川菜館,投資建起了當地第一家塑料飲料瓶廠。

命運當然不會一帆風順,1997年底,飲料瓶滯銷。麵對倉庫裏堆積如山的飲料瓶子,陳鬆放手一搏,決定自己做飲料。5年後,他從無到有,硬生生地在飲料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來,他的飲料在國產品牌節節敗退的窘境中挺立起來,5年之間,奇跡般地成就了一個10億元的企業。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隨遇而安”、“知足常樂”,這些準則常常使一些人作繭自縛,成了他們的精神枷鎖。因此,在市場經濟的澎湃大潮下,這些人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敗,思前想後,始終不敢邁出實質性的一步,最後是自己打敗了自己。

“勝人者力,勝己者強”,能戰勝別人的人隻是有力量,能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要做一個商場上的成功者,首先要有戰勝自我的勇氣,敢於更新觀念、轉變思路,更要大膽行動,去勇敢地創造自己的未來。

做事靠膽、成事靠膽、成功靠膽,一個“膽”字蘊含了太多成功者的哲學,“膽”既是膽量,又是膽識,更是膽略。既要有政治家的視野,以高瞻遠矚的眼光統領全局,又要有投資家的頭腦,知道做什麼賺錢,做什麼不賺錢。當然最重要的還要有軍事家的膽魄,敢於冒險、果斷出手,這才是能成功、能賺錢的真正有膽識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