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能賺一個億的人,其常識是什麼?

TWO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被各種常識所束縛、所裹挾的人生,隻是被束縛和裹挾的程度不同而已。

越是那些諸事不順的人,看起來很努力卻怎麼也賺不到錢的人,被那些零七碎八的常識所束縛、所蠱惑的程度越嚴重。

本章的內容就從這個角度出發,和你好好聊聊那些和常識以及重塑常識有關的事。

首先,我們有必要重塑對前輩的認知。

對我們來說,任何一位人生的前輩都是值得也應該尊重的對象。隻不過,尊重他與聽取他的建議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舉個例子。假設你是一家公司的銷售人員,正為業績不佳而苦惱。如果此時一位同樣業績不佳的前輩走過來給你提建議,你會聽嗎?會信嗎?會照做嗎?

恐怕不會。

為什麼不會?

因為這個建議是從一位業績不佳的前輩那裏聽來的,它能帶給你的結果大概率也會是業績不佳。這個建議非但沒有幫你解決問題,還讓你欠他一個人情,當然不劃算。這何止不劃算,簡直虧大了。

如果那位前輩的建議真靠譜的話,他自己也不會業績不佳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邏輯。

因此,僅僅因為自己是前輩,就給後輩提建議——這個邏輯本身才真正有問題。

日本人對“失落的20年”這個說法大概不會陌生。

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的20餘年時間裏,日本經濟一直狀態低迷,遲遲無法複蘇——這一階段已載入史冊,被稱為“失落的20年”,登上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經濟類高校的教科書。

然而對日本而言,“失落的20年”已經是一個相當樂觀的結果。現在看來,日本恐怕還要經曆“失落的30年”“失落的40年”,甚至“失落的50年”……

總之,在現在的日本,我們幾乎已經見不到經濟增長了。“增長”這個詞對日本經濟來說,真的是久違了。

數據說明一切。最近20年,日本經濟名義上的增長幅度隻有區區一成左右。而同期美國經濟增長了約3倍,中國經濟更是增長了27倍之多!

我們將視野擴大,結果也是如此。全世界名義GDP排名前60位的國家中,在相同期間內經濟接近零增長的國家,除日本外,你很難再找到第二個。

日本如果也能和其他國家一樣,一直保持經濟正常增長的態勢,且學校的老師、公司的前輩、家裏的雙親都能在個人財務方麵遊刃有餘,沒有經濟上的後顧之憂,來自前輩們的建議我們完全是可以聽取的,因為它有營養,有說服力。可殘酷的現實是,這些前輩的現狀都不容樂觀,且有越發惡化之勢。這一點與整個社會經濟發展趨勢是高度一致的。

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個我們信了一輩子的常識,現在必須拋棄。

這裏所指的前輩,不僅僅是職場的前輩,還包括學校的老師,乃至家裏的雙親。

除非他們已經為自己賺了億萬財富,至少是百萬財富,除非他們已經真正實現了財務自由,否則,我們在投資理財和職場人生方麵聽取他們的建議,就是犯傻。

當然,我有必要再重複一遍:他們的建議不值得借鑒,並不代表著他們的人品有問題,也不代表著你可以不尊重他們。

這是兩碼事,不可混為一談。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當我與人生導師初次會麵時,對方隻是一個27歲的小青年。換言之,對方是我的同齡人。

那時,他和我一樣,還是一個上班族。他利用周末的閑暇時間自主創業並初獲成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騎驢找馬”的創業方式。

彼時的他,不算公司薪水,月收入已達300萬日元之多!以他這個年紀,他絕對是個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那時的他已實現財務自由,賺錢不再是第一要務。他的興趣點和事業重心開始轉換,逐漸轉到他認為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做慈善、培養弟子、協助弟子創業,甚至直接給弟子的創業項目投資……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那時沒少沾導師的光,經常和他一起吃大餐,外出旅行。當然,所有餐費和旅費都不用我操心。

我依然記得當時導師對我說的那句話:“好好幹,好好賺;好好做慈善,好好繳稅款;好好為社會做貢獻,好好做個堂堂正正的好公民、男子漢!”

這不就是我向往已久的理想人生嗎?

既然他已經實現了這樣的人生目標,已經拿出了這樣的結果,我聽他的建議、向他學、跟他走絕對沒錯!

憑著邏輯和直覺,我義無反顧地加入了他舉辦的“創業塾”,成為他的學生。邁出這一步是我此生最重要和正確的選擇。有了這一步,我才有了今天的結果。

所以,你也一樣。你如果真的很想實現財務自由,很想解放自己的金錢和時間,很想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那麼,別再浪費時間,也別再被人忽悠,盡全力去尋找一個已經實現了這些人生目標的人,然後從他那裏聽取建議吧!

那個人的建議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當然,這有個前提:他說的必須是真話,走的必須是正道,他的價值觀必須沒有重大瑕疵。

人人都說,日本人喜歡存錢。

這個常識是誰規定的?是怎麼來的?

這還得追溯到明治維新時代。在明治初期,模仿英國的做法,日本建立了自己的郵政儲蓄體係,為使該體係取得成功,當時的明治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推廣宣傳;進入昭和時代,為了確保軍費來源,昭和政府進行了廣泛的推廣宣傳,並推出一係列儲蓄獎勵措施,大肆鼓勵、嘉獎人們的儲蓄行為;二戰結束後,為了給大規模的戰後重建籌資,當時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部也推出類似的政策,鼓勵人們多儲蓄、少消費。

可見,日本人的儲蓄習慣從來都是為當政者的某些政策目標服務的政治工具。的確,在我們父輩的那個時代,人們隻要把錢放到銀行戶頭裏存起來,每年大概會有7%的利息收益。這個收益相當不錯,至少可以為儲蓄提供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

在那時的日本,儲蓄和替代儲蓄的保險對大多數日本人來說是投資理財的一條正路。因此,稱其為常識似乎也不為過。

但是,這條路現在和未來還能走得通嗎?儲蓄還有意義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日本主流銀行的利率水平。

從1個月的活期到10年的定期,從300萬日元以下到1000萬日元以上,在此範圍內的儲蓄產品的利率完全一樣。截至2020年1月,利率統一為每年0.01%,幾乎就是0。

既然如此,銀行居然還要推出10年期定期存款,居然還有人會買賬,不知這些人是怎麼想的,可謂愚蠢至極。

以上說的還是大額儲蓄的情況,普通儲蓄的利率更是低得嚇人,隻有上述利率水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區區0.001%!

這種水平的利率,相信用“麻雀的眼淚”(日本諺語,指少得可憐)來形容也不為過。

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你在銀行裏有一個1年期定期存款的戶頭,你往裏麵放了100萬日元,且連續放了10年。假設這10年的利率水平不會發生任何變化,10年後,你會得到多少利息收入呢?

答案是:你的含稅利息收入將是1000日元。

銀行拿著你的100萬日元去做各種投資,10年後隻能給你1000日元作為回報。

考慮到通脹因素,這種情況是典型的虧損。換言之,日本現如今已經進入不折不扣的負利率時代了。

這1000日元的收益還算是好的。你得在儲蓄的這10年中完全不動這筆錢,才能拿到持續、穩定、可預期的利息收入,才能確保最後將這1000日元的利息完全收入囊中。如果你時不時動用這筆存款,哪怕隻是偶爾取出一小部分來應急,利率水平也會大幅波動,從而導致你這1000日元的利息大幅縮水。

不妨捫心自問,在這樣一個時代裏,你還固守著所謂“儲蓄是美德”的常識,真的有意義嗎?

常識這個東西,是官僚政客或者大眾媒體為了達到自身的某個目的而特意打造出來的工具,想必這樣的認知方式才更為明智一些。

順便說一句,2001年日本政府推出了所謂的“定期年金免稅儲蓄”[1]製度;2014年又推出了小額投資非課稅製度(NISA);後來又出現了小額投資非課稅製度的升級版。

一句話,現在的日本政府已經轉變政策方向,不再鼓勵國民儲蓄,而是大力推廣投資。

換言之,如今這個時代已經從儲蓄變成了投資。

既然這個新事物依然以常識的形式出現,它的本質便不會有任何改變,依然是官僚政客為達到自身的目的而打造的工具。

顯然,官僚機構用日本民眾的年金或者儲蓄去投資,風險得由自己承擔;而日本國民自己把風險承擔起來,將給那些機構和政客省掉不少麻煩和成本。

難怪日本的常識會發生如此大的改變——這些新常識會得到大力宣傳。

這一次,你還會選擇被這些新常識所束縛、所裹挾嗎?迄今為止你吃的虧、受的教訓還少嗎?

注釋

[1] 類似中國的儲蓄型養老保險。60歲前,人們每年存入一定數額的養老金進行投資,投資收益可以合法避稅。人們60歲後才能正式享受這筆收益。——譯者注

除了儲蓄之外,買房是與普通人的投資理財有關的另一個重要常識。

當然,買車也是人們關心的話題。隻不過,車是消耗品,房子是升值品。所以按照一般的經濟學理論,買車不屬於投資行為,而買房則是標準的投資行為。畢竟無論是多豪華的車,二手車的概念和二手房是沒法比的。

隻不過,日本這個國家很神奇。在日本,房子其實和車沒有太大區別,其投資屬性已所剩無幾,幾乎與負資產無異。

之所以這樣說,理由很簡單:從結論上講,資產應該是拿得越久升值越多的東西,而拿得越久貶值越多的東西則是負債。用這個概念衡量,在日本,房子和車都是典型的負債,而不是資產。因為這兩樣東西都符合“拿得越久貶值越多”的特點。

我們不妨以房產為例。

首先,日本的房地產行業已經低迷了幾十年,房價波動非常小,甚至還有緩慢降價的趨勢;其次,從你買房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你把房子賣出去,房產稅你是逃不掉的,這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還有,在你持有該房產期間,由於各種原因,房子必然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物理損耗(牆皮脫落、地磚破損、管道故障等等),而這會花掉你一大筆修繕費……

房子如此,車也如此。

買了車,你就需要去給車年檢,要花年檢費;就需要停車,要花停車費(包括購買停車位的費用);就需要買保險,要花保險費;就需要修理,要花維修費;就需要保養,要花保養費;就需要加油,要花汽油費……以上花費積少成多都是一筆驚人的開支。

至於過路費、城建費、違規罰款費、超重費等等,更不在話下了。這就是所謂“買車易,養車難”的道理。

上述所有費用都在侵蝕著你的腰包和銀行存款。如果你不是全款買下,而是采用分期付款或貸款的方式買的車和房,還得再加上一筆昂貴的利息。

特別是房貸。這是一筆貨真價實的巨額負債,它往往會纏你一輩子。當然,對銀行來說,這則是一筆不小的資產。所以,坊間才會有所謂“房奴”的說法。

與儲蓄一樣,日本的房貸起源也可以追溯到明治時期。

讓人略感意外的是,房貸在日本的起源居然與金融機構無關,而是源自不動產行業的自發行為。

彼時,明治維新大獲成功,日本的經濟狀況迅速改善,日本初露近現代國家的雛形。隨著收入增加,腰包漸鼓的日本民眾開始謀求從前想都不敢想的自有房產。可畢竟房子不是一般消費品,要價不菲,能夠全款買下的人極少,隻能訴諸借款。那時的日本並沒有任何成形的正規房貸製度體係,大量民眾隻能從普通的民間放貸者那裏取得貸款。而這一嶄新的潮流進一步刺激了高利貸現象的泛濫,民間金融市場幾乎成了黑心業者乃至黑道的天下,逐漸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令日本社會怨聲載道。

對此現象深感憂慮的安田財閥創始人安田善次郎決定做點什麼。

他籌建了一家新的不動產公司——東京房產。這家公司開創先河,在日本首次嚐試了分期付款的購房製度。

這一年,是1896年,距今已有120多年。這便是日本房貸製度的雛形。

從那以後,小林一三(阪急電鐵集團的創始人)又推出了住宅分期付款製度[1]。此製度亦大獲成功,成為日本關西地區中產階級“買地熱”的重要契機。

小林一三於明治末年創建了現如今大名鼎鼎的阪急電鐵的前身,開始了鐵路業務的正式運營。

彼時的日本正值鐵路建設的高峰期,一大批核心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一大批鐵路幹線在日本各地密織成網。阪神、南海、京阪等連接日本各主要城市的鐵路線先後開通運營,整個行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這股勢不可當的時代大潮中,小林一三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將自己公司的鐵路從繁華鬧市——大阪市中心的梅田區一直延伸到人跡罕至的偏遠鄉村。換言之,鐵路將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連接了起來。

“在那種鳥不拉屎的窮地方開通火車,這個人真是瘋了!”小林不同尋常的經營方式遭到每個人的嘲笑。可殊不知,這位日本經營史上的大神級人物早就為此埋下了伏筆——早在正式通車之前,他已經將鐵路沿線的大片土地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買下。不僅如此,經過嚴密精準的規劃,那些土地上已開始進行大規模房產開發——而所有這一切,都與小林超前的商業眼光有關。彼時,由於工業化的迅猛發展,以東京、大阪為首的日本大都市呈現出基礎設施不堪重負、居住環境急劇惡化的勢頭。鑒於此,小林一三敏銳地預見到一個即將到來的新常識,即“鄉村居住,城市上班”(城鄉通勤)的嶄新生活模式。

既然預見到了它,小林便親手創建它。為了給這種新常識、新生活方式推波助瀾,小林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推出了連普通上班族也可以參與的住宅分期付款製度。

由此,他那些建在鐵路沿線的偏僻鄉村的住房就像開閘的洪水一般,熱銷勢頭一發而不可收。

從那以後,房貸製度在日本逐漸成形,並隨著大型金融機構的介入越發規範化、普及化、常識化,一直延續到現在。

遙想幾十年前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期,人口迅猛增長,土地不斷升值,收入持續增加……真是一個美好而特殊的時代。

那時的日本人即便背負高額房貸,隻要地價和房價不斷地漲上去,就能靠房子大賺一筆,成就財富人生。

現如今的日本呢?國家既沒有高速的經濟增長,土地也不再隻漲不跌。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從購入的瞬間起,價值便開始直線墜落的房子投入重金,甚至不惜長期貸款,令自己身負重債這樣的行為,遵循的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邏輯?

眾所周知,日本的人口在不斷減少。

即便如此,日本各地嶄新的高層住宅樓群依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無論怎麼看,這種情況也是典型的“供給過剩”。遲早有一天,這些樓宇中的大多數都會空置。既然如此,這些樓宇的資產價值又何在呢?

它們是負資產而已。

“租房住,房租就跟白扔了沒區別!”“怎麼也是花錢住房子,租房不如買房。起碼後者的房子是自己的,前者的房子是別人的。”此類固有觀念不時從各方襲來,令人心猿意馬。

如果每個月的房租與每個月的房貸相當,這個邏輯說得通。可如果這種事真會發生,租房市場豈不是要灰飛煙滅?消滅了租房市場,買房保值和增值的邏輯也就從根本上被顛覆了(房子之所以會升值,房租收益的存在是其重要的理論支撐)。

這是一個死循環。

事實上,近些年在各大都市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的高層住宅樓群,就是這種“都市中心居住”理念大流行的象征性存在。那些踴躍購房的人都抱著自有住房未來必會升值的幻想,做著各自的財富夢。

問題在於,這些房子真的必然升值嗎?

我曾經做過一個小實驗,親自測算過東京都內某高檔物業在買或租兩種情況下的價值變遷軌跡。

某些具體數據此處姑且省略,我們假設這個物業裏的某處房產的購入價格是8587萬日元,25年之後,如果隻租不買,房租總額將是6250萬日元。兩者之差達2337萬日元之多!

注意,現在重點來了。

即便多付出2337萬日元,如果從第26年開始,這個房子能給房主帶來淨收益,“買房比租房劃算”的理論似乎依然說得通。

沒錯,從第26年開始,租的房子依然還是租的房子,是別人的房子,而買的房子將會成為你自己的房子。

問題是,25年之後,當這個房子終於成為你自己的房產,它的資產性到底如何?恐怕幾乎沒人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按照日本的現狀,一個人償還完所有房貸,這個房產將會成為“使用年限超過25年的老舊房產”。除了極少數高品質小區之外,這些舊房子非但沒有繼續升值的空間,還需要追加投資大筆的修繕費用。

對房主——在這個房子裏居住了25年的購房者家庭——來說,25年後的世界將會如何也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而他們的房子大概率會從高檔物業變成一般物業,甚至次等物業。

按照不動產行業的基本原理,一個房子的價值大部分建立在硬件的品質上(大概占房屋總價值的四分之三)。可以想見,過去了25年,硬件的價值還能保留多少。毫不誇張地說,隨著房屋硬件質量在不斷劣化,其價值恐怕還不及當初的一半。

這就意味著,如果純粹從投資保值(增值)的角度看,25年後的房屋無法維持原價(當初的購入價),甚至是有可能跌到原價一半的投資標的,照理是不會有人買的。

那麼,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你用幾十年償還巨債買下這套無價值甚至負價值的房子,最後到底便宜了誰?

地產商、建築承包商、能得到大把房產稅的地方自治體、能獲取大量利息收入的銀行……所謂“買房保值”的常識就是由它們一手炮製的。因為這麼做符合它們各自的利益。

問題是,你應該怎麼想,怎麼做呢?

你是繼續在不知不覺中被這些所謂的常識所蠱惑、所裹挾,還是奮力保持清醒,勇敢地掙脫這些思維的束縛,另辟蹊徑去殺出一條血路來?

盡管一本正經地說了許多買房的壞話,我還是要承認,我自己也花錢買地,建了自己的房子。

事實上,我自己也買了房。當然,買房是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

順便說一句,我本人依然是鐵杆租房派,而妻子則和我完全相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鐵杆買房派。

很早以前我便有一個想法,一家人租住在高層住宅樓裏,用工作賺的錢投資一個旺鋪收租金,做一個優哉遊哉的包租公。

事實上,我自從娶妻生子之後,我們一家人也確實長期租住在大阪市內某高層住宅樓第33層的一個物業中。

由於創業成功,我終於掙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實現了億元小目標,便琢磨著將“旺鋪計劃”付諸實施。可是當我就這個話題跟妻子商量時,妻子卻對我說:“孩子也快上小學了,咱們還是蓋一個自家住的房子吧!”

說起來,我們兩口子都是那位創業導師的學生,自有住房不能生錢的邏輯我們都懂。但既然妻子還是想擁有自己的家,還是想要那份踏實感、安全感,我沒有理由不去滿足她,就當房子是送給她的禮物好了。

我父親曾經開過私營建築師事務所,是個職業建築師。我們把設計房子的任務交給了他,他也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既然要下血本自己蓋房子,肯定要做到徹底滿意,所以這地下室是必不可少的。

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再加上屋頂露台,這幢房子連土地帶建設費用總共花了我2億日元。

地下室的麵積是35畳[2],設計成了酒吧,可以呼朋喚友來聚會。投影機、鏡麵球狀燈飾、幹冰製霧機等各類夜店裝置也是一應俱全。

地上一層的設計也很講究。進入玄關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漂亮的玻璃牆麵停車室。家裏的兩輛愛車停在裏麵,像展廳內的陳列品一樣,格外氣派和雅致。

浴室和更衣間也在地上一層,後者安裝了高檔空調設備,確保室內的溫度與濕度適宜。

地上二層有50畳(約合81平方米)的寢室(含單獨衛生間)、餐廳和廚房,另外還有專門的家務室和妻子專用的盥洗室。

每天清晨,在寬敞的開放式廚房中,妻子為我們一家人烹製美味的料理。

地上三層共有五間屋子,分別是:一間孩子的寢室,孩子的作業室、遊戲室各一間,一間書房和一間收納室。

最後是屋頂的空間,麵積總共50畳左右,設有沙發、長桌和涼台。閑暇時,我們可以在那裏搞個燒烤聚會或者漂竹拉麵聚會[3]。

為了蓋這個房子,我大概從銀行貸了7000萬日元的款。由於隻用區區5年便還清了這筆貸款,我們的利息支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我的房子確實不是“能下金蛋的雞”,可老婆孩子高興,父母親友也滿意,這就是我做這件事情的理由和價值。

換言之,我做這件事情是剛需,並沒有絲毫理財的動機。這就意味著,即便幾十年後我把這套房子折價賣掉,對我來說也一點都不虧,因為我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的。

即便蓋這座房子是出於老婆孩子的需要、孝敬父母的動機,我也是在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即成功實現了一個億的小目標之後才做的這件事。更何況,我是在買房前經過周密計算,確定房貸的利息支出幾乎為零後才下定決心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對你而言,買房是一件無論如何也要做的事,那麼請務必在付諸行動前冷靜地考慮一下:我為什麼要買房?我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這樣做到底值不值?

你在此基礎上再做決定為好。

現在,我依然是一個鐵杆租房派,這一點從未變過。隻不過,我認為如果符合以下兩個條件,買房也可以是一個選項:其一,存在剛需;其二,能夠像我一樣在短期內還清貸款,從而最大限度地壓低利息支出;其三,能將土地和房屋的產權一次性拿下,以絕後患。

換言之,買房是為了住,而不是為了投資。房子的資產性遠不如你想象得那麼高。這一點務必要有清醒的認識。

注釋

[1] 此處的住宅包含土地所有權,該製度類似“以租代售製”。——譯者注

[2] 1畳約合1.62平方米,此處約57平方米。——譯者注

[3] 把一根碗口粗、五米左右長的竹子從中間劈開,然後架起一個坡度,將煮好的拉麵用清水從竹子的一端衝刷至另一端,使拉麵沾染上竹子的清香,拉麵吃起來格外潤滑爽口。——譯者注

學生時代的我們幾乎都受過“將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的教育。

那麼,你是否聽說過“自主創業的人裏90%都熬不過5年”這樣的話?

我不知道這個數據是從哪裏來的,或者是否真實。可無論怎麼說,多數人看到這個數據後恐怕都會認為創業是一件特別危險的事,不值得嚐試。

這個道理現如今連小孩子都懂。

創業的人一旦失敗,就會徹底失去飯碗、失去工作,不得不過悲慘的日子——這樣的印象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於大多數人對“創業”二字望而生畏。

由此可見,在踏踏實實的公司做個踏踏實實的上班族才是唯一的正道,這個常識早已深入人心且牢不可破。

就拿我個人來說,盡管現在過著自由而充實的自主創業生活,但在讀到《富爸爸窮爸爸》並遇到創業導師之前,我也從未想過創業這碼事。對當時的我來說,創業離我實在是太遠了,遠到這種事隻能在另外一個世界發生。

那時的我也被常識鎖得死死的,滿腦袋想的全都是以上班族的身份過完一生。

其實,即便遇到那位創業恩師——頭一次知道自主創業也可以是一個選項之後,我依然忐忑,問過恩師這樣的問題:“創業是不是太危險了?這種風險的後果普通人能承受得了嗎?”

對方的回答也很直接:“中野君現在打工的那家公司也在和許多客戶做生意吧?也就是說,你們公司也是建立在某種生意基礎上的企業吧?同樣的道理,你們公司也不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也是由某個人創立的吧?既然如此,按照中野君的邏輯,你們公司現在這麼大,豈不是也很危險?為什麼你還要去那裏上班,甚至打算在那裏終老呢?”

聽了這些話,我恍然大悟。

十餘年後,導師的一席話卻不幸一語成讖:那家世界級的大公司——我的老東家由於經營不善瀕臨破產,被外資收購。接著,那裏大規模整改、大規模裁員……

假設我沒有走創業的路,在公司風雲突變時依然老老實實地做著上班族,我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如果中年慘被解雇,攜家帶口的我上有老下有小,將如何麵對今後的生活,簡直不敢想象……

“沒事,倒黴的是別的企業,我們公司絕對沒問題!”——認為隻有自己是幸運兒的心理,你有沒有?

你真的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的公司絕對安全嗎?你對這種安全感真的有絕對的自信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的自信到底從何而來?

權威數據顯示,現如今的世界,民營公司的平均壽命已經從30年銳減至20年,而且這種急劇下降的趨勢依然沒有停止。

不隻中小企業,大企業也是如此。

以美國為例。據說美國規模較大的500家企業,每15年就會有一半消失。其汰舊換新速度令人驚訝。

康柏公司、柯達公司、無線電公司、電路城公司、百視達公司、博德斯公司、寶麗來公司……如果你的年紀在30歲以上,你對這些公司的名字想必不會陌生。這些都是曾經名震世界的美國超級公司,如今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幾乎無人提起。

對於這個事實,你有什麼感想?

顯然,別說那些初創企業,即便是老牌企業、曾經取得輝煌成功和業績的企業,其生命周期也越發短暫,隨時都會遇到生存的威脅。

在日本,即便沒有破產,由於經營不善而不得不進行大規模整改、裁員的企業也是越來越多。甚至可以說,越是那些世界級企業,越是那些被大眾認為“飯碗很穩固”的大企業、知名企業,它們越有條件和資源隨時進行大膽的裁員整改。

以日本著名企業夏普公司為例,在被收購之後,這家公司立馬解雇了3200多名員工。坊間傳言,另有7000名員工的崗位不保。可即便如此,其重建工程依然困難重重,僥幸保住工作的員工也可謂前途未卜。

東芝——這家曆史悠久、舉世聞名的電子行業巨頭在曝出會計醜聞之後,企業形象一落千丈,經營舉步維艱。無奈之下,通過采取裁員、提前退休等措施,東芝已在國內外一口氣裁減了7800多名員工。

夏普、東芝絕非個例。業務遍及世界60多個國家的橫河電機、日立建機、田邊三菱製藥等大型跨國公司(均為上市企業)也相繼步其後塵,推出各自的裁員和提前退休政策。這些企業紛紛刀口向內,大動作切割冗餘、瘦身減負,試圖東山再起。

還有一家在日本婦孺皆知的大企業,據說也成立了一個專職部門——對外的正式名稱是“員工職業開發室”,其實就是所謂的裁員行政辦公室。隻要員工被送到這裏,他的結局便基本注定——失去工作,得到少許額外的退休金,然後被推薦給某家勞務中介機構。

據日本政府公開發表的數據,在1999—2015年的16年間,日本民營企業解雇了總計8萬名以上的正式員工。

我個人對這個數據的真實性不無懷疑,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8萬多名日本上班族中的大多數是在近些年被淘汰出局的。

換言之,這一過程並不是勻速前進,而是加速前進。

事實上,僅在2017年這一年,日本三大主力銀行已正式公布或已經操作完畢的裁員規模就高達32500人之多。

可見,越是大企業,其自我保護的能力與意識越強,員工對這些企業來說也越不重要,是分分鍾可以被淘汰、被犧牲的對象。

你依然認為在大企業就職是一個頗具安全感的人生選擇嗎?

我們的人生就像一場乘船出海的旅行。

從前,我們隻要坐上那艘最大、最氣派的巨輪,便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裏睡大覺,因為你相信這艘船一定會穩穩地把你送到目的地。

誠然,從前也許確會如此。

但時過境遷,現如今這片大海上已不存在永不沉沒的船,哪怕是超級巨輪。甚至毫不誇張地說,正因為是超級巨輪,它們或不堪重負,或撞上冰山,成為泰坦尼克號的概率更高。

既然海上已沒有完全安全的船,你為什麼不自建一個小作坊,自己掌握扁舟的製作工藝,自己控製命運之舟呢?

你難道不認為這種做法的安全度會更高一些嗎?畢竟那些船是你親手所造,其性能、質量你心中有數,這難道不是安全感嗎?

即便不幸沉掉了幾艘小船,你隻要沒淹死,就還能重返岸上。你吸取經驗教訓改進工藝,再造出更新、更好、更多的小船,不但可以自己用,還可以賣給或借給他人用,從而造福更多的人。

反之,那些隻願坐大船而不會做小船的人,當大船一旦沉沒,又沒有小船救生,其結局可想而知了。

歸根結底,將命運托付給別人和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特別是遇到大災大難時,情況更是如此。

常識大概是這樣:好好學習就能考個好大學,考上好大學就能找個好工作,而所謂的好工作,就是那些大企業、著名企業的職位,即大船、巨輪裏的座位。如此這般,一個人這輩子便有保障了,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一輩子托付給這裏了。

對某些女性來說,大船也許還意味著好男人、金龜婿——好好學習取得高學曆,進入知名企業當金領,其結果竟然隻是為自己的征婚廣告貼金。這是一種嚴重的時間浪費、價值浪費和社會資源浪費,實在太可惜了。

幸好你不在此列。

你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真正有智慧的讀者,你早已明白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時代不同了,觀念必須變”。

如今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企業中心社會”一說,現在的主流是“個人中心社會”。作為一個現代人,你必須適應這個時代潮流,否則大概率會在某個時間點被這股曆史大潮所吞沒。

從今往後的日本,企業小型化、員工人數減少的趨勢將越發明顯。

不過,在現今的日本社會,上班族所占的比例依然超過九成,所以離職創業的大眾化風潮並沒有真正形成,人們的思想觀念依然相對保守,人們依舊被各種常識所束縛、裹挾。

話又說回來,在半個多世紀前的戰後初期,即20世紀50年代,日本的上班族隻有區區三到五成。其後的昭和繁榮時代(20世紀60—80年代),包括自己開店的小業主在內,自營業者的比例也一直比上班族高。

換言之,“工作u003d上班族”成為所謂的常識,也就是這幾十年的事情。

當然,如果把曆史的時間軸轉到戰前,日本的上班族則更是稀罕物。那時的日本人幾乎個個都做著自己的一攤生意,滿大街都是小老板,社會上罕見對“成為上班族”的憧憬情緒。

或許在幾十年後的日本,“上班族”這個詞會過時。那時,人們在公司上班是反常的、隨機的、應付性的行為,而自營業才是正常的、固定的、持續性的行為。

顯然,這將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0年之後的世界,將是一個天翻地覆的世界。

這個新常識已經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所認同。

迄今為止,日本人早已習慣的職場年功序列(論資排輩、論輩取酬)製將逐漸被廢棄,取而代之的將是嶄新的用實力說話的製度。

那些被稱為僵屍企業,長期靠政府和銀行的救濟勉強混日子的舊體製下的大企業、大公司,最終將迎來徹底清算、完全破產的時刻。

建築、物流、農林水產、大眾媒體等行業將是這類代表。這一點已逐漸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

那麼,代表新時代、新體製、新形態的行業又是什麼呢?

機器人、人工智能(AI)、大數據、物聯網等代表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新行業將脫穎而出,勢不可當。那時,你我身邊的幾乎所有機器設備都將網絡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化、自動化,也就是所謂的智能化。

這就意味著,曾經必須人工操作的事物將能夠完全托付給機器去做,而且機器做得比人類更好、更多、更快、更準確。

這樣的好處是,世界會更進步,人類會得到更多福祉;壞處是,那些墨守成規、不能與時俱進的人將會被無情地淘汰出局。

人類的消費行為也會發生巨變。

由於你的所有消費數據和生活習慣都被業者所掌握,當你發現自己的某種日用品已經用完時,你身邊的AI設備早已將數據傳遞出去,替你訂好了貨;一架載貨無人機會飛到你的窗前,將其送到你的手裏。

這樣的生活場景將不再是科幻電影裏的特效畫麵,而是在你的現實生活中真實出現。

隨著5G技術的普及,數據傳輸的延遲時間將低於0.1秒——意味著我們這個世界將徹底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

由此,隻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3D全息影像”係統將在現實世界現身,它能夠瞬間將遠隔千裏的兩個人置於同一場所,讓人們進行麵對麵的交談,仿佛對方就在自己的眼前一樣。

既然如此,去公司上班也就沒有必要了,因為工作場所的限製已被新科技徹底清除——無論公司裏的員工身處何地,公司隨時可以利用3D全息影像技術將所有人聚到一起。

上班的本質或許不會改變,其形式卻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早上起床後不必梳洗打扮,不必出一身臭汗擠公交、地鐵去公司上班了。對廣大打工人來說,這個事情更有意義,絕非一件小事。

可見,隨之而來的將是職場文化的一係列巨大改變。對此,你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除職場外,新科技帶來的巨變也將廣泛地出現在其他領域。

比如醫療領域。遠程手術將成為可能。你在日本的病床上躺著,給你動手術的名醫卻身在美國。這種事情將不再稀罕,而是成為日常風景、家常便飯。

由於病人能夠更自由地選擇為其看病的醫生(範圍甚至可以延伸至全世界),從前靠信息不對稱,靠地利、人脈或其他既得權益賺得盆滿缽滿、過著舒心日子的醫生將會迎來激烈的競爭,意識到謀生的不易。隻有那些真正有實力的醫院和醫生才能真正生存下來,並獲得極高的人氣。

這就是所謂的“頭部集中效應”。該現象不隻會發生在醫生身上,也會發生在其他行業的從業者身上。

技術的進步也將改變“失能老人”和“殘障者”的定義。

隨著人工智能和機械臂技術的發展,性能極高、功能極強的假肢和假眼的麵世將極大地改變殘疾人的處境,讓他們與身體健全的正常人無異,可以自由自在地過普通人的日子。不誇張地說,到了那時,人們恐怕都會忘記殘疾人的存在。除了殘疾人本人,沒有人會意識到誰有殘疾。

新技術的出現還將極大地造福那些肌體萎縮、脊骨衰弱、行動不便的老人。也許一身的電子賦能裝備就能讓他們健步如飛,不輸少年。

即便脫下這身高科技套裝,老人們也不愁沒有生活保障。看護機器人的普及能讓他們的特殊需求隨時隨地得到滿足,其生活品質依然與年輕人無異。

隻不過,日本人的另一個常識將被顛覆,這一常識是:護理這件事隻能由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女性去做。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與普及,駕駛席將從汽車的車體中消失。那時,汽車的內部空間會像一個小型客廳,人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或看電視打發時間,或聊天談笑。在極度舒適的氛圍中,人們不知不覺便到了目的地。

當然,這樣的改變帶來的不隻美好,對出租車、公交車以及地鐵司機而言,它意味著失業,至少是轉崗。

由於私家車不再必要,高層建築的地下停車場可能也會消失。據說在現今的美國,有許多新建的高層建築就已經取消了地下停車場。

對女性來說,新時代的到來總體而言會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2016年4月,眾望所歸的《女性活躍推進法》在日本全麵施行。受此影響,“隻有女性能夠發光發熱的職場才會有真正光明的前途”的風潮迅速在全日本流行,極大地改變了女性的處境,為她們未來的職業發展開辟了光明前景。

迄今為止,日本社會過於偏向男性,令廣大女性蜷於一隅,難以施展拳腳、綻放才華。女性邊緣化的文化大大壓製了日本的發展潛力,客觀上助推了日本經濟長期不景氣的狀況。

人口的一半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國家如何能發展起來呢?

所以,從偏向男性變為男女平衡,無論從哪個意義上來講,這都是日本社會的當務之急,也必將成為新時代的主旋律。

總之,新時代的到來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生活和職業形態。

在這股時代大潮中,傳統的雇傭與被雇傭方式將迎來其發展極限。“人數少、規模小”趨勢的大流行將催生愈來愈多的自營業主,即各行各業的小老板。

愛貝克思公司的老板鬆浦勝人說:“‘雇傭’是有邊界的,人們遲早會向個人事業主發展,工作采取‘項目合同製’。”

換言之,企業內部的員工也應分散開來,各自領項目去做。公司隻需與員工簽署項目合同,大家照章辦事即可,不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上班、出勤一說。每個人仿佛都有一家小公司,都是一個小老板,都在做著各種各樣的小項目。員工與公司將是子公司與母公司的關係。後者是前者的客戶而已。當然,這些分散開來、各自獨立的小公司也會彼此進行項目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再現從前的職場風景,隻不過無論從形式上還是本質上,此職場已非彼職場罷了。

其實,正規公司之間進行項目合作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更何況是同事之間的合作。

被譽為“未來預測領域第一人”的倫敦商學院著名教授琳達·格拉頓曾說過:“2025年的日本社會將出現‘上班族’與‘自營業主’勢均力敵、互相配合、兩極分化的局麵,從而形成一種嶄新的社會結構。”

如此這般,世間的常識正在迅速變化。

麵對變化,你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奮力跟進的人?遺憾錯失的人?還是未卜先知、提前出手的人?

“能夠活下來的人,不是那個最聰明的人,也不是那個最強大的人,而是那個能夠甚至擅於捕捉、適應乃至駕馭變化的人。隻有那個人是能夠活下來的人。”

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進化論的奠基人。而進化論的理論核心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