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選擇和被選擇之間作出選擇

選擇職業,還是選擇事業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幾乎每天在他的試驗室裏辛苦工作18個小時,在那裏吃飯、睡覺。可是,他絲毫不以這種生活為苦。為什麼?因為他把人生的職業選擇和事業奮鬥的方向巧妙地重疊在一起了。

職業和事業其實並不是一回事:職業僅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事業則是人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有些人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把二者完全混為一談了。

布朗先生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製片人之一。但是,他卻被三家大公司革過職,生活幾度潦倒不堪。

最初在故鄉N?弗洛姆文化出版公司,他憑著自己過人的藝術才幹和不拘一格的文化經營膽略,僅用兩年時間就坐到了公司的第三把交椅上,時年僅25歲。可是,因為一套全國農機企業營銷網絡叢書出版受挫,他與公司其他高層人士意見不合,最後被迫憤而去職。

在紐約,在新阿美利堅文庫剛結束試用期的他,一躍升任為編纂部副總裁,令其他同仁無不驚羨。可是,幾位“東家”一年後又延聘了一位財大氣粗的圈外人加盟,而他和這個人在文庫的藝術追求等大方向問題上,常常意見相左。不久,他又“因故”被辭退了。

回到加利福尼亞以後,他又進入了名聞遐邇的二十世紀霍士公司,在管理高層先後任職6年。但是,由於董事會不喜歡由他建議並主持拍攝的諸如《埃及妖後》等多部大製作影片,他再次被迫離職。

此後,布朗先生開始仔細回顧和檢討自己十多年來的職業路徑——坦率地說,他的視野開闊、他的思想活躍、他的任人唯賢、他的秉公直言以及他的擅憑直覺行事,這些與生俱來的高貴品質、卓越膽識和藝術修養,不啻是成為美國乃至全球新娛樂時代一位成功老板的寶貴要件。可是,有哪一像公司真正需要他這樣的老板呢?

布朗痛苦地分析了自己打工每每失敗的根源所在之後,毅然決定貸款30萬美元,開始自立門戶。很快,他就拍攝出《大白鯊》《裁決》《天繭》等一係列巨片,帶給美國和世界影壇一次又一次震撼。

在職業的道路上,布朗是個屢戰屢敗的公司行政人員;在事業的奮鬥中,布朗又成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出色的大老板。也許很多人會對此感到奇怪,其實這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了:因為他的職業選擇和事業追求合二為一了。

選擇職業時,要考慮這項職業是否你願意並終身從事的事業,要與事業相結合起來。那些能夠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都是能夠把自己的才幹、興趣、個性、處世風格與卓越的人生價值追求有機地融為一體的人。如果你也能像愛迪生和布朗那樣,使職業和事業達到完美的統一,那就一定能取得最大的收獲。

人生三岔路口如何做好選擇

在你的奮鬥生涯中,你可能會碰到許多岔路,選擇哪條路,將會影響你的奮鬥是成功還是失敗。一旦選錯,你的人生就會走盡彎路,最終一無所獲。影響你的職業進程,甚至決定你一生的命運。

為了不偏離自己的方向,就要預先做好規劃。職業是人生的重大課題,職業規劃是人生的必修課。今天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是對你僅有一次的人生負責。一個好的職業生涯,就等於幸福人生的一半。

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指客觀認知自己的能力、興趣、個性和價值觀,發展完整而適當的職業觀念;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在對個人和外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各種職業的需求趨勢以及關鍵成功因素,確定自己的事業發展目標;並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或崗位,編製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行動計劃,製定出基本措施,高效行動,靈活調整,有效提升職業發展所需的執行、決策和應變技能。職業生涯規劃可以使個人在職業起步階段成功就業,在職業發展階段走出困惑,使自己的事業得到順利發展,並獲取最大程度的事業成功。

如果把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比做一次旅行,那麼出發之前最好先設定旅遊線路,這樣就既不會錯過夢想已久的地方,也不會千辛萬苦卻去了並不喜歡的景點。

為自己製訂一個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構築自己人生的宏偉大廈。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美好願望,而職業生涯規劃就是讓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和自己的美好願望形成一個科學的、緊密的連接。

有人製定的目標就像是藍天上的一朵白雲,美麗,浪漫,但是飄忽不定;也有人製定的目標像天空中的一輪明月,它也美麗,浪漫,但相距甚遠,非有生之年所能達到的。

我們要把目標定成遠處山岡上的一棵樹,雖然腳下沒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通向那棵樹,但是我們堅信:隻要不放棄,隻要堅持去努力,就一定能走出一條路,到達那棵樹,摘取成功的果實。這就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

一個長遠而科學的職業規劃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越是趁早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職業能力,就能越早地找到與自己匹配的目標工作,也越容易在這份工作中體會到幸福感。與其在職場中橫衝直撞,到處碰壁,或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如借助職業規劃的幫助,適時地描繪出目標明確、道路清晰的職業生涯發展藍圖,然後集中精力去實現這個藍圖。

在多重選擇中作出最佳選擇

我們一般都有多種興趣,我們所麵對的選擇是如此之多,以至於我們變得無所適從。

很多年輕人渴望了解什麼樣的職業才算是有前途的職業。對於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而言,任何一個行業都能創造出豐厚的利潤;但對於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選擇不同職業,對於未來積累財富的速度和事業成功的概率會有不同的影響。

我們說一份職業比另一份職業更有前途,意味著從普遍意義上來說,從事這份工作能夠使我們獲得更多的提升和發展機會,或者收入水平會比做另一份工作更高些。但是,具體到每個人,判斷其從事哪一份職業更有前途,情況要複雜得多。

在選擇職業方麵,我們要問自己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這個工作適合我嗎?一份職業也許有前途,但是卻並不一定適合你。譬如房地產是一個利潤頗高的行業,但是,對於一個希望獨立創業卻缺乏資金的人來說也許並不適合,因為這個行業需要有雄厚的資本和深厚的社會關係。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分析一個行業的發展前途,更重要的應該分析自己在這個行業裏是否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人生總是充滿了矛盾和缺憾,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其發展空間有限;那些存在著巨大發展空間的行業卻往往並不適合自己。但是,畢竟我們的興趣是廣泛的,而且有許多潛能尚未被開發出來,社會能夠提供的職業空間也在不斷擴充。隻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就能在興趣、前途和適合自己的職業之間找到某種平衡。

尋找自己所鍾愛的職業,依賴於你的熱望和現實可行的工作之間的平衡。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綜合的價值評估體係——一個理想的職業本身就不是單一的(譬如個人愛好),而是一個由多種因素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價值體係。我們將興趣放在價值判斷的第一位,是因為它對於個人未來發展影響深遠,而且很容易被忽略的。

任何一個正確的選擇都是基於對各種因素的綜合平衡考慮,是平衡的產物。我們必須在現實和未來之間,在選擇和被選擇之間做出無數次選擇,最終作出正確的選擇。

選擇轉行,提防入錯行

我國古代的格言“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就是從人生選擇的高度詮釋了這個道理。尤其是前一句,男人“入錯行”,雖然也可以轉行,但也決非如想象的那麼容易。

談到轉行,也許你會說,轉行有什麼難?也許你是可以說轉就轉的人,但恐怕絕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因為一個工作做久了,習慣了,加上年紀大了些,有了家庭負擔,便會失去轉行的勇氣。因為轉行要從頭開始,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雖然那或許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另外,也有人心誌已經磨損,隻好做一天算一天。有時還會扯上人情的牽絆、恩怨的糾葛,種種複雜的原因,讓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其實行行出狀元,並不是說哪個行業不好,哪個行業才好,那為何又要提醒你“千萬別入錯行”呢?

找工作要睜大眼睛,找適合你的工作,找你喜歡的工作,找有發展性的工作,千萬別因一時無業怕人恥笑,而勉強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歡或根本不適合自己的工作。人總是有惰性的,不喜歡的工作做了三兩個月,一旦習慣了,就會被惰性套牢,不想再換工作了。一晃三年五年過去了,那時要再轉行,就更不容易了。

雖說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匆忙之中選定的,為了生活,也許顧不了那麼多。這份工作一日一日地做下去,一年兩年過去了,人頭熟了,經驗也有了。有的人從此安安分分地上班;有的人則運用已經學到的經驗,自己創業當老板;有的則轉行,到別的天地裏試試運氣。

轉行的想法90%以上的人都有過,光是想當然沒什麼關係;但如果不隻是想,而是真的要轉,那麼你就要三思而後行了。

雖然,這並不是說轉行的人必定失敗,天底下沒有這麼絕對的事,而事實上,轉行後有好的發展的人也不少。但話說回來,轉行後成就不如幹老本行的人則更多。這些人有的還不死心地期待著“明天會更好”,有的則早已向後轉,回到老本行去了。也許你會說:“我沒有看到轉行後失敗的人!”真相是:人都好麵子,別人轉行失敗會主動告訴你嗎?

那麼,轉行之前要“三思”。“思”什麼呢?有幾個方向可以參考:我的本行是不是沒有發展前景了?同行的看法如何?專家的看法又如何?如果真的已無多大發展,有無其他出路?如果有人一樣做得好,是否說明了所謂的“無多大發展”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我是不是真的不喜歡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根本無法讓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換句話說:越做越沒趣,越做越痛苦?對未來所要轉換的行業的性質及前景,我是不是有充分的了解?我的能力在新的行業是不是能如魚得水?我對新行業的了解是否來自客觀的事實和理性的評估,而不是急著要逃離本行所引起的一廂情願的自我欺騙?轉行之後,會有一段時間青黃不接,甚至影響到生活,我是不是做好了心理準備?

如果一切都是肯定的,那麼你可以轉行!

不過,有很多事情常出人意料,事先的評估和判斷都很好,真正做了才發現不如預期的那麼順利和樂觀。轉行也是如此,因此除非真的迫不得已,最好還是別轉行。過於輕率或頻繁地選擇轉行,可能會使你在哪裏都無所積累,因而一生一事無成。

重新選擇,撥正命運航向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人生的路原本有很多條,但並不是任何一條路都是最適合自己的。通常,一次性選擇就能獲得成功的人當然很幸運,因為這是出於個人的興趣、愛好和毅力,並且較是地把握了“自知之明”。像貝多芬、莫裏哀、梅蘭芳等人,就屬於這類為數不多的幸運者。

但是,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卻並不是一下子就能認清自己的本質,選準努力的方向。人們隻有經過社會實踐的磨煉之後,才能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行業。

許多成就卓著的人士,他們的成功首先得益於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根據自己的特長來進行定位或重新定位,最終找準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行業。

著名詩人艾青,本來在法國學的是繪畫,隻是偶爾在速寫本上記下幾句閃光的詩句。偶爾被一位詩人看到了,自作主張地寄給一家雜誌,那首詩竟被發表了。這才使艾青認識到了自己的詩才,從而登上文壇。

作家馮驟才在步入文壇之前,曾是一名專業球隊的職業球員,球藝一般;後又去學畫,也沒有成果。但他在學畫時偶爾也寫些東西,終於發現自己擅長文學。此後,他一氣嗬成,寫出了成名作《義和拳》。

阿西莫夫是一位科普作家,也是一位自然科學家。他的成功,同樣得益於對自己的再認識、再發現。一天上午,當他坐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我不能成為第一流的科學家,卻能夠成為第一流的科普作家。”於是,他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科普創作上,終於使自己成為當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倫琴原來是學工程科學的,他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做了一些物理實驗。由此他逐漸體會到,這就是最適合自己幹的行業。後來,他果然成了一位很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更是碰撞過多種職業才開始進入科學領域的。他本來準備當牧師,後來步入軍界,走出軍界後又做了銀行職員,這期間他又研究音樂和醫學。就在一次植物園的散步中,他幸運地碰到了盧梭。從此,他才進入了大有用武之地的生物科學界。

有些人並不了解自己的長處在哪裏,而是隻憑自己一時的興趣和想法來選擇行業,結果就會發生失誤。對此,每個人都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現在許多人都在自己並不喜歡甚至厭惡的崗位上工作著,幹自己並不願意幹的工作。與其折磨自己,空耗人生,倒不如早做決斷,另起爐灶,這樣你就會更容易獲得成功。

選擇一個能實現你夢想的公司

公司是個人發展的平台,如果你渴望在職場中大展拳腳,就一定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好公司。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對自己未來職業的發展很關鍵,所以每一個渴望獲得職業發展和突破的人都應未雨綢繆、慎重考慮。

那麼,如何才能選擇到自己滿意的好公司呢?你可以通過以下十條標準來評判公司的優劣,隻要符合其中任何一條(如符合多條就更完美),那麼就你可以考慮為該公司工作。

第一,不在於公司是否是世界五百強,而在於你再一次選擇工作時,此次的工作經曆能否為你的履曆加分。

第二,不在於能學到圓滑世故的處世方式,而在於有一個相對簡單的人際關係去專心做事。

第三,不在於這份工作本身是否趣味無窮,而在於它是否能讓你感受到工作的激情並勇於向未知挑戰。

第四,不在於能否讓你立刻賺到很多錢,而在於能否讓你學到可以賺錢的過硬本領。

第五,不在於你能否通過這份工作結識多少高層人士,而在於能否通過這份工作積累人脈,學會與人打交道。

第六,不在於工作環境是否足夠奢華,而在於工作氛圍是否舒服,並得到應有尊重和心靈自由。

第七,不在於公司的大小,而在於公司的信譽度。一個有誠信度的公司,才是能長久發展的公司。有發展的公司,才能給員工帶來發展空間。

第八,不在於公司的現狀,而在於公司的前景。如果你想在一個公司腳踏實地地幹下去,那麼對你影響最大的因素莫過於公司的發展前景了;而促進一個公司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公司擁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前提。那麼選擇公司時,就要選擇已經踐行著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

第九,不在於你是否會犯錯,而在於公司能否教會你下一次不再犯同樣的錯。

第十,不在於是否經常有出國培訓的機會,而在於培訓是否能讓你有鍛煉的機會,能否幫助你彌補致命的職業短板。

當然,無論最終你選擇了哪個公司,都應該腳踏實地,勤學好問,做好工作。把握身邊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這種機會,不僅僅是業務上的逐步熟悉,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更快地融入社會,如何接受公司的文化,如何和同事協同並進,如何待人接物,等等。

每個人都渴望進入一個理想的公司,隻要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想怎樣選擇自己的職業都可以,而且有許多機會可供我們自由選擇。這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考驗,那就是我們必須具備足夠的就業競爭能力和足夠選擇公司的能力。對於求職者來說,成功除了機會的垂青外,更需要周密的準備。

選擇一位帶你共同成長的老板

俗話說,“良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這句話有很深刻的含義。要想在職業上獲得成功,第一要目標明確清晰,知道到哪裏去;第二要乘一艘好船,這樣才有可能到達成功的彼岸;第三要找到合適的引路人,拓寬自己的職業之路。這就是說,第一要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第二是要選擇一個好公司,自己的職業舞台;第三是要選擇一個好老板,讓他帶領你共同成長。

一位職場人士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曆練、積累,借助好老板提供給你的一個平台或舞台,磨煉自己,發揮自己的才幹,最終達到目標,體現自己的價值。跟對人,走對路。

那麼怎樣的老板能帶著你共同成長呢?

(1)具備遠見卓識,將事業發展壯大,同時具有卓越的領導能力,發現、培養和發展下屬,注重個人品性修養,凝聚一支鐵杆優秀團隊。這類人有,但比較少,可遇不可求,一旦遇到,要緊跟到底。

(2)有理想,有想法,身先士卒,渴望成功,但管理能力、品性修養一般,真心追隨的人不多。這也是不錯的老板,可以長期跟隨。

(3)有強烈的事業心,視職業前途為生命。與這樣的老板共舞,自己才可能有出頭之日。他想把事業做大做強,需要大量追隨者,為願景的實現,他必須心胸寬廣,他知道應該如何對待得力的下屬。好老板懂得對下屬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是信任和授予權限。

(4)有領袖風範,堅韌果敢,有勇有謀,心胸廣闊有容人之量,懂得如何培養人才、籠絡人心。他隻需具備領導藝術,而不必懂得專業技能。

(5)品行端正,不謀私利,不搞陰謀詭計。誰願意扭曲心靈跟隨無德之人?為他盡心竭力到頭來沒有好結局,成天處於惶恐之中,這可不是理想的職場環境。

選擇一個好的老板,讓他帶動你一起成長,會發展與提升你創造價值的技能,而不僅僅是隻要你幹活;還會親自指導與點撥你去做,把他的經驗、知識、技能分享甚至傳授給你。

總之,選擇好老板才能避免明珠投暗之憾,跟對人才能做對事。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青春和熱情被白白浪費,那麼就努力選擇一個英明老板,在成功路上大踏步前行吧!

選擇生命中的貴人,縮短奮鬥時間常常有人感慨:想成就一番事業太難了!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成功的路上有千難萬阻,一般人的財力智力有限,難於成大業。但是,這句話也存在欠缺之處,很多人條件一般,卻靠自己的努力和貴人相助,從而成就了一番事業。

李景全是香港有名的實業家,屬於“新貴”一類。當年獨立門戶時,李景全隻有18歲,他在創業過程中曾得到曾文忠的幫助。

小時候的李景全是個典型的“問題學生”,自稱不是讀書的料。中學沒畢業,李景全就開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電子公司當電子零件推銷員。幹了整整一年,這讓他有機會與許多電腦行家混熟,還結識了一些從事電腦業的老板,包括他後來的貴人曾文忠等。這段工作經曆使他對電腦產生了興趣,萌發了自己創業當老板的念頭。

18歲的李景全興致勃勃地拿出2萬元積蓄,和一位同事合夥在旺角租了一個300多平方英尺的地方,開了一家小型工廠,專替電腦商裝嵌電路麵板。

由於他不善於經營管理,不久之後,公司賬麵上便欠下了20多萬元的債務。而公司資本隻有4萬元,一旦債權人逼債,那就隻有破產倒閉了。

正在這時,曾文忠的出現為李景全的公司發展帶來了突破。他於1985年與李景全合資設立新廠,這也成為李景全事業上的轉折點。

1982年,曾文忠以6萬港元創業,成為海洋商業係統公司董事、總經理。對電腦業毫無經驗的曾文忠,看好電腦業的市場前景,在電腦市場還沒“大熱”之前便已入行。經過幾年的努力,業務發展很快,營業額突飛猛進,成為香港有名的電腦商。

1985年,海洋電腦有意擴展業務,希望設廠進行生產。海洋電腦公司執行董事曾文忠想起了李景全,覺得他年輕有朝氣,與他合作可以放心,於是就找李景全商量此事。李景全正想企業能有個大的突破,此事正中下懷,於是雙方簽下合作協議,不久即成合作夥伴。

在他們的合作協議中,談定雙方合作時,再合資8萬元,開設一個新廠。這個新廠擴大了規模,廠房從旺角搬至九龍灣,麵積也由幾百平方英尺,增加到幾千平方英尺。在小廠裏施展不開拳腳的李景全,這下子可以大顯身手了。

有了海洋電腦做靠山,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過去經營小廠時,一些代理商見廠房小,往往隻把少數的訂單交給他們生產,因此業務受到很大的限製。現在好了,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忙得李景全不亦樂乎!

借助海洋電腦的影響,李景全的業務上了一個新台階。幾年後,他到深圳設廠,將台灣的業務也搶過來不少。到了1990年,工廠營業額已近7 000萬港元,成為香港生產小型電腦板的著名廠家之一。

李景全的成功,曾文忠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正是在曾文忠這位貴人的幫助下,李景全完成了資本與思想上的飛躍,才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強。沒有曾文忠指路,李景全是不可能走得這麼順利、走得這麼快速的。

所以,想要加大自己成功的概率,就必須學會取“巧”,學會走捷徑。找到並依靠自己生命中的貴人,就可以減少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縮短奮鬥的時間,讓成功來得更快更容易。

平庸或卓越,在於你的選擇

我們的生命中充滿了選擇,你的選擇不僅和你的心情相關,也和你的命運相關。但凡你選擇積極的、努力的、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的命運就會越來越好;但凡你選擇消極的、被動的、懶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的命運就會越來越糟。換句話說,人生是平庸還是卓越,其實也在於你的選擇。

卓越者與平庸者的迥然之處在於,卓越的人會選擇積極行動,努力創造機會以改變命運;平庸的人隻會守株待兔,坐等機會和好運降臨到他身上。

著名劇作家蕭伯納曾說過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話:“人們總是把自己的現狀歸咎於運氣,而我不相信運氣。我認為,凡是出人頭地的人,都是自己主動去尋找自己所追求目標的運氣;如果找不到,他們就去創造運氣。”的確,運氣(機會)不是盼來的,也不是等來的,它在很多時候還得靠我們主動去發現、去挖掘,甚至還得靠自己去創造。

有兩位分別名為希歐維婭和鑫蒂的美國姑娘,她們找工作截然不同的經曆和結果便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希歐維婭出生在一個家庭背景非常好的家庭中,她的父親是波士頓有名的整形外科醫生,母親是一所著名大學的教授。家庭對她的幫助很大,對於一些人看來,她完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

希歐維婭的理想是做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她充分相信自己有從事這方麵工作的才能,因為她感到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大家都願意和她交談,她也願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她經常對別人說:“隻要有人能給我一次機會,讓我上電視,我相信準能成功。”大學畢業以後,希歐維婭等待了1年多的時間,一直沒有人給她提供一個上電視的機會。

於是她變得焦急、苦悶、煩躁,她不斷地企求上天能賜給她一個機會。可是,機會終究沒有光臨。

鑫蒂的情況和希歐維婭的截然不同。鑫蒂的家庭條件很差,父母都是極普通的人,他們每天為生活奔波,根本顧不上鑫蒂。鑫蒂讀書也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於是她白天打工,晚上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去讀夜校。她們倆唯一共同的地方就是擁有相同的理想,鑫蒂也很想成為一個節目主持人。

畢業以後,鑫蒂不像希歐維婭那樣無休止地等待,為了謀得一份符合自己願望的職業,她跑遍了洛杉磯的每一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但是,她在每一個地方得到的答案都令她失望:“我們隻雇傭有工作經驗的人。”可是,對於鑫蒂來說,這個要求是多麼的不合理,不給機會,怎麼能獲得經驗呢?鑫蒂和每一位接見她的人辯論。雖然這時鑫蒂得到了和希歐維婭一樣的結果,但她卻沒有像希歐維婭一樣隻是不切實際地等待。

她開始為自己創造機會。一連幾個月,她都仔細瀏覽廣播電視方麵的各種雜誌,她還托人去打探各種可能的工作機會。

終於有一天,她在報縫中發現了一個令她激動不已的廣告:北達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台,正在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姑娘。北達科他州在美國的北部,那裏非常寒冷,經常下雪。鑫蒂很不喜歡雪。可是,她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她急切地需要到那裏去。她想:“隻要能和電視沾上邊兒,讓我幹什麼都行,別說下雪,就是刮颶風也沒有關係。”

於是,鑫蒂在北達科他州工作了2年以後,她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當鑫蒂再次到洛杉磯電視台應聘的時候,幾乎是輕而易舉就找到了一個職位。又過了幾年,鑫蒂得到提升,成為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她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從鑫蒂和希歐維婭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卓越者和平庸者不同的生活軌跡。鑫蒂選擇主動的態度,不斷地實踐,不斷積累經驗,為自己創造一切可能成功的機會。希歐維婭卻選擇被動的態度,一直停留在幻想中,坐等機會,期望天上掉個大餡餅。然而,鬥轉星移,她卻一事無成。和希歐維婭相比,顯然鑫蒂是生活中的強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機會從來不會從天而降,你能不能獲得機會、獲得好運,主要取決於你的決心、行動力、想象力、經驗等。其實有些時候,人生並不是隻有一次機會,最難得的是在失去第一次機會後,勇於認識自己的弱點,尋找第二次機會。隻有不斷探索,努力創造,才會有成功可言。

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和行動方式,決定權在你,並且你現在的選擇會決定你的未來,決定你是平庸還是卓越。

富有是一種選擇,貧窮也是一種選擇在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座小山上,住著一個天才老人。據說他能回答任何人提出的問題。當地有兩個小孩想愚弄這個老人,他們捕捉了一隻小鳥,問老人:“小鳥是死的還是活的?”老人不假思索地說:“孩子,如果我說小鳥是活的,你就會握緊你的手把它弄死。如果我說是死的,你就會鬆開你的手讓它飛掉。你們的手掌握著這隻鳥的生死大權。”

財富其實就像小鳥在你手中一樣。你握著貧窮的種子,也握著財富的潛能。富有和貧窮,關鍵在於你的選擇。

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本身就意味著上帝給予了你選擇的特權。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充分施展你的才華,去追求並擁有財富。選擇擁有財富,去追求成功,那麼這個機會所給予你的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選擇。既然我們擁有選擇財富的機會,那麼貧窮就隻能是一個懶惰的借口,除非你喜歡並熱愛貧窮。

通常貧窮的人對於富人之所以能夠致富,較負麵的想法是將他們致富的原因歸結於運氣好或者從事不正當的違法的行業;而還有的人是把富人致富的原因,歸結於富人比我們努力或是比我們勤儉。但這些人萬萬沒想到,真正造成他們的財富不及富人的,是他們的財富理念,是他們對財富選擇和的追求。

要想躋身於致富之列,便要在思考模式上跳出傳統思考的框框。例如有一個成年人不會騎自行車,他看到一位小孩子正在騎,羨慕地對小孩抱怨說:“小孩子身手敏捷才會騎車。”於是小孩子教這位成年人騎車,而成年人也很快地就學會了。當成年人愉快地與小孩道別回家時,卻又一如既往地推著車走,這就是無法跳出慣性思維的表現。所以我們應及早刷新自己的財富思維,跳出貧窮的思維桎梏。

有一句話:“機會敲門的聲音很輕,你要用心才能聽到。”如果你想獲得財富,那也同樣要做到用心準備;如果你想獲得更多,同樣你也需比別人努力得更多。在追求財富之前,努力改善自己,學習致富之道,研究財富之路,是你的必需,就像想捕魚必須先結網一樣,網的好壞有時候就決定了你捕魚量的多少,在結網時偷懶的人,在收獲上也會大打折扣;細心結網的人,更有可能得到意外的珍珠,這不是天意,也不是幸運,而是“天道酬勤”,是對勤奮努力的人的一種獎勵。

你必須從現在開始提前改善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識,學會更多的技能,這樣你就不但能聽見財富敲門的聲音,更能打開一扇致富之門。

把擁有財富當作你的選擇,這樣你就跟財富靠近了一步,然後開始正確的努力。相信不久,你就是財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