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選擇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選擇要有“自知之明”

人貴在了解自己,這是一種明智,是一種美好的境界。我們往往在還沒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興趣、經驗之前,就作出了自己的選擇,隨後向著目標奮進。久而久之,生活變成了負擔和苦悶,每天受盡辛苦和疲憊的折磨,而不是充實和享受。殊不知,這是一種不理智的選擇。選擇應從了解自己開始。

楊振寧青年時期喜愛物理,而且想成為一個實驗物理學家。1943年,楊振寧赴美留學時,就立誌要寫一篇實驗物理論文。然而,在實驗室工作的近20個月中,楊振寧的物理實驗進行得非常不順利,做實驗時常常發生爆炸,以至於當時實驗室裏流傳著這樣一句笑話:哪裏有爆炸,哪裏就有楊振寧。此時,楊振寧不得不痛苦地承認,自己的動手能力比別人差!

被譽為“美國氫彈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在關注著楊振寧。一天,他直率地對楊振寧說:“我認為你不必堅持一定要寫一篇實驗論文,你已經寫了一篇理論論文,我建議你把它充實一下作為博士論文,我可以做你的導師。”楊振寧聽了泰勒的話,心情十分複雜。一方麵,他從心底深處感到自己做實驗確實力不從心;另一方麵,他又不甘服輸,非常希望通過寫一篇實驗論文來彌補自己實驗能力的不足。

楊振寧認真思考了兩天。他想起在廈門上學時的一件事:有一次上手工課,楊振寧興致勃勃地捏了一隻雞,拿回家給爸爸媽媽看,爸媽看了笑著說:“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往事一件接一件地在他的腦海浮現,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動手能力實在不強。楊振寧接受了泰勒的建議,放棄寫實驗論文。從此,他毅然把主攻方向轉至理論物理研究,最終於1957年10月與李政道聯手摘取了該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然,有時候,興趣並不能代表一切,一個人的“發光點”不是簡單的愛好所能決定的,要真正地認識自己,還必須了解自己的性格,因為性格對於一個人的發展影響深遠。某些特定性格的人比較適合於從事某些特定的工作;而某些特定的工作也需要一定性格特征的人來從事。例如,以理智去衡量一切並支配其行動的人,比較適合於從事某項理論的研究工作;而那些情緒波動較大,情感因此較為濃重的就不大適合於從事理論研究工作,否則對理論研究的嚴肅性和嚴密性會造成一些消極影響。又比如,交往性的工作或管理工作比較適合於性格活潑好動、敏感、喜歡交際的人去從事;難度較大的工作則適合於精力旺盛、具有直率熱情性格的人去從事,等等。

性格對人生坐標的影響也並不是絕對的,我們往往還需要結合自身的智力水平,包括社交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等去綜合考慮自己的發展方向。

定位對了,選擇就對了

一生中我們要做很多大大小小的選擇,可是選擇的出發點是什麼呢?是對自己的定位。

你要認識自己,知道什麼適合自己,自己期待著怎樣的結果,然後才去作選擇,量身定做的選擇才最適合自己。當然這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不僅要在反饋基礎上做好自我動態調節,也要借助別人對自己的中肯意見。

有兩件學林逸聞值得我們深思。一是有關著名史學家方國瑜的。他小時除刻苦攻讀學堂課程外,還利用節假日跟從和德謙先生專攻詩詞。他欽佩李白、羨慕蘇軾,企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一名詩人。但一晃六七年,卻始終未能寫出一首像樣的詩詞。1923年,他赴京求學,臨行時和德謙先生誦《玉阮亭》“詩有別才非先學也,詩有別趣非先理也”之句以贈,指出他生性質樸,缺乏“才”“趣”,不能成為詩人,但如能勉力,“學理”可就,將能成為一個學人。方國瑜銘記導師之言,到京後,師從名家,幾載治史,就小有成就,後來著成《廣韻聲彙》和《困學齋雜著五種》兩本書。從此他立定誌向,終生服務於祖國史學研究。

著名史學家薑亮夫也有類似的經曆。1926年,他考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當時他極想成為“詩人”,把自己在成都高等師範讀書時所寫的400多首詩詞整理出來,去請教梁啟超先生。不料梁啟超毫不客氣地指出他囿於“理性”而無才華,不適宜於文藝創作。薑亮夫回到寢室用一根火柴將“小集子”化成灰燼。詩人之夢醒了,從此他埋頭攻讀中國曆史、語言學、楚辭學、民俗學等,取得一係列成果,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人首先應該給自己一個定位,自己到這個世界上來究竟是幹什麼的,必須有個十分清晰的描述。離開了這個描述,人就會迷茫,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就會在一個個十字路口徘徊,做出不恰當的選擇,而這樣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

研究自己的目的就是要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找到與自己的素質相對應的目標。憑著自己素質上的信號找到這一目標後,作出正確選擇,才能攻其一點,攻出成果,由此及彼,不斷擴大。

你的閃光點就是你的人生坐標

正當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衰退的時候,裏根在堪薩斯州一個公眾遊泳池做救生員。他經濟拮據,無方向感,一事無成,不知所措。

有一天,當地的一位名人愛斯杜拿到那裏遊泳,與裏根閑談起來,這位先生一向是以樂觀自信著稱的。

“經濟衰退的情況不會是永恒的。有誌向上的年輕人應該懂得把握好這個時機,在這段時間內學習創業的竅門;當經濟開始複蘇,機會的大門便會打開,而這些懂得把握時機的年輕人便會成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愛氏對裏根說。

裏根那個時候最關注的是一個月後是否會失業,根本就沒有興趣去聆聽這些“過分樂觀”的話語。

“年輕人,你喜歡在未來的數十年做些什麼工作?”愛氏沒有在意裏根那無奈的表情,繼續追問。

“先生……我沒有想過。”剛剛滿20歲的裏根怯懦地說。

“沒有想過現在就要好好地想一想。”這位善良的長者絲毫不肯放鬆。裏根本來想告訴愛氏他的誌願是當演員,但他沒有這個膽子,於是,他說:“我希望做一個電台的體育評述員。”愛氏接下來的一番話,對裏根的一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你要相信自己——隻要你肯做,你就會做到。每一個人都可以有美好的將來——隻要他找準自己的閃光點,之後肯嚐試、肯努力!”

就是因為這句話,堪薩斯州的洛維汝公園少了一個救生員,而美國多了一位偉大的總統——由窮救生員到三流演員到加州州長再到美國總統,裏根終於實現了人生的超越。

裏根日後的成功,就在於他發掘出自己的閃光點,並持續不懈地嚐試努力、挑戰人生。

一個人無論幹什麼工作或從事什麼職業,隻要是有了興趣,他就能發揮自己的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我們在認識自我時,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這對於發掘我們自己的閃光點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要想選擇好人生,就要發掘自己的閃光點。你的發光點,其實就是你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為自己所選定的人生坐標。找準了這個坐標,你就能夠輕鬆地選對適合你的路,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你的人生價值。

總之,選擇需要量身定做,一個人隻有在真正認識自己的“閃光點”時,才能全麵、客觀和公正地評價自我,才能少走彎路,多一點成功的把握。

選擇,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卡耐基曾經這樣總結自己的教訓:當我由密蘇裏州的鄉下到紐約去的時候,我進了美國戲劇學院,希望做一名演員。我當時有一個自以為非常聰明的想法,一條到達成功的捷徑,這個想法非常簡單,也非常完美,所以我不懂得為什麼成千上萬富有野心的人居然沒有發現這一點。這個想法是這樣的,我要去學當年那些有名的演員怎樣演戲,學會他們的優點,然後把每一個人的長處學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集所有優點於一身的名演員。多麼愚蠢!多麼荒謬!我居然浪費了很多時間去模仿別人,最後終於明白,我一定得維持本色,我不可能變成任何人。我對自己說:‘你一定得維持自己的本色,不論你的錯誤有多少,能力多麼有限,你也不可能變成別人。’於是,我不再試著做其他所有人的綜合體,而卷起我的袖子來,做了我最先就該做的那件事:我寫了一本關於公開演說的教科書,完全以我自己的經驗、觀察,以一個演說家和一個演說教師的身份來寫。

卡耐基取得了成功,因為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社會角色,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方向,從適合他自己的角度來從事社會活動。

一個人如果竭盡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最終卻失敗的原因並不是他沒有能力把事情做成功,而是因為他選擇的事情不太適合自己。

生活中有許多人正在從事與自己天性格格不入的職業,而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往往會徒勞無益。因為這些人總是相信,投身於時下最為熱門的行業,就儼然處於社會光環的中心,就會得到權力、地位和財富,實現自我的價值。不過,等他們花盡畢生的力氣追求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做,自己所追求的很多熱門根本不適合自己,或者根本就沒有意義。

一個人隻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選擇適合他的工作時,才有可能獲得理想的成功。就像一個火車頭一樣,它隻有在鐵軌上才是強有力的,一旦脫離軌道,它就寸步難行。

我們必須讓自己處在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上,完成所應該完成的工作,承擔應該承擔的職責。如果你的天賦和內心要求你從事木工工作,那麼你就做一個木匠;如果你的天賦和內心要求你從事醫學工作,那麼你就做一個醫生。如果你沒有任何內在的天賦,或者內在的呼聲很微弱,那麼,你就應該在你最具適應性的方麵和最好的機會上慎重地作出選擇。

二十幾歲的選擇決定你的一生

美國的哈佛大學曾經對一群智力、環境、學曆等客觀條件都相似的年輕人,做過一個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後,這些調查對象的生活狀況如下:27%沒有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狀況很不好,經常處在失業狀態,靠社會救濟生活,並且時常抱怨別人、社會、世界。60%目標模糊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麵,能安穩地工作與生活,但都沒有什麼突出的成績。10%有著很清晰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得以實現,生活水平穩步上升,成為各行各業中不可缺少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25年來幾乎都不曾改變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並向實現目標做著各種不懈的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士,其中有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據此,調查者得出結論:目標對人生有著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就是從你開始選擇一種目標的時候開始,你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一個人生。

假如能盡早做好人生的選擇,選擇好奮鬥的目標,人生成功的機會也就降臨的越早。如果你想在30以後獲得成功,那麼他就要在二十幾歲就要做好自己的選擇,確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標。目標既是我們成功的起點,也是衡量是否成功的尺度。

世界頂級潛能大師作者曾經這樣說:“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事業和人生。”這就是目標的效力。

你如果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後,目標就會在兩個方麵起作用:它既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對你的鞭策。目標給了你一個看得見的射擊靶。隨著你努力實現這些目標,你會有成就感。對許多人來說,製定和實現目標就像一場比賽。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目標,這時你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會漸漸改變。因此,在如今的這個時代裏,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成就。

所以,當你規劃自己的事業時,要及時選擇好自己的奮鬥目標,這樣你就可以集中精力,專注目標,努力奮鬥,早日取得成功,而不會漫無目的,荒廢時間,以至一生碌碌無為。

總之,人生選擇和規劃製訂得越早、步驟越詳細,越能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然後朝著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地前進,努力將一口井挖深,那麼,你一定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選擇一個高起點改變人生命運

選擇改變命運。在人生的旅途中,起點的高低很重要,選擇一個較高的起點就可以更順利地走向成功。做一件事,選對了起點就等於開創了美好結局的一半;實現一個目標,選好了起點就等於縮短了與成功的距離。

起點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好有壞,有遠有近。起點低一點,從底層做起,一步一步前進,看起來很務實,但是也可能會前途黯淡,不可預期,使自己喪失最初的希望和熱情,迷失方向。

有一種人被稱為“陷入固定模式者”,就是每天一成不變地工作生活著,馬不停蹄,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習以為常,並且慢慢地被這種僵化的生活吞噬掉。而且物以類聚,人以群居,如果永遠處在底層,與一些小人物為伍,就很難有大成就;而居於更高的起點,則能給自己一個更遠大的理想。

因此,在職位上努力向上攀登十分重要,對長遠發展也是意義深遠的。隻要你能登上一個高職位,就有機會將周圍模糊不清的東西看得更清晰。

跳槽之後,你在新的單位裏翻開了自己人生中新的一頁,與先到的同事相比,無疑你是處於零起點上。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一切從頭做起呢?如果這樣,你以往的一切付出都等於白費,損失太大了。你應該盡量把這個起點抬高,而你的資本是你過去的經驗,不論你過去從事的工作與現在有什麼不同,但就如何待人處世、把握自己等許多方麵都可以總結出有價值的東西。

小陳畢業後,先是做了一份網站編輯的工作。但是盡管做了兩年時間,他仍然看不到任何升遷機會,自己頂多算是一位資深編輯。

工作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對網站設計非常感興趣,而且網站設計工作要比網站編輯的前途更明朗。於是小陳報名參加了一個網站設計培訓班,盡管沒有任何相關工作經驗,他還是勇敢地在一些招聘網站上投出簡曆應聘網站設計工作。

令人鼓舞的是,他獲得了成功,在某家小型旅遊網站找到了一份網站設計工作,以此為起點,小陳的事業越來越順遂。

五年後,小陳已經成為一家網站的網絡部總監,而最開始曾與他共事的同事很多仍在做著網絡編輯的工作。

難得的是,這次成功使他獲得了比其他網絡編輯高出一級的脫穎而出的機會。雖然隻升了一級,但對小陳來說,這一級非常關鍵。從這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選擇決定命運。在職場中,如果你能選擇一個更高的起點,就會在競爭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獲得他人難以獲得的機會,會上升得更快。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人還是難以逃離從底層一步步攀升的宿命。要想在競爭中搶占先機,占據更有利“地形”,你需要有抬高自己身價的意識。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選擇的格局,人生的結局

1969年,從小就喜歡吃漢堡的迪布?湯姆斯在美國俄亥俄州成立了一家漢堡餐廳,並用女兒的名字為店起了名——溫迪快餐店。在當時,美國的連鎖快餐公司已比比皆是,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大店已是大名鼎鼎。與他們比起來,溫迪快餐店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弟弟而已。

迪布?湯姆斯毫不因為自己的小弟弟身份而氣餒。他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一個高起點,他為自己製定了一個高目標,那就是趕上快餐業老大麥當勞!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快餐業競爭日趨激烈。麥當勞為保住自己老大的地位,花費了不少心機,這讓迪布?湯姆斯很難有機可乘。一開始,迪布?湯姆斯走的是隙縫路線,麥當勞把自己的顧客定位於青少年,溫迪就把顧客定位在20歲以上的青壯年群體。為了吸引顧客,迪布?湯姆斯在漢堡肉餡的重量上做足了文章。在每個漢堡上,他都將其牛肉增加了零點幾盎司。這一不起眼的舉動為溫迪贏得了不小的成功,並成了日後與麥當勞叫板的有力武器。溫迪一直以麥當勞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在這種激勵中快速發展著自己。終於,一個與麥當勞抗衡的機會來了。

1983年,美國農業部組織了一項調查,發現麥當勞號稱有4盎司漢堡包的肉餡,重量從來就沒超過3盎司!這時,溫迪快餐店的年營業收入已超過了19億美元。迪布?湯姆斯認為牛肉事件是一個問鼎快餐業霸主地位的機會,於是對麥當勞大加打擊。他請來了著名影星克拉拉?佩勞為自己拍攝了一則後來享譽全球的廣告:廣告說的是一個認真好鬥、喜歡挑剔的老太太,正在對著桌上放著的一個碩大無比的漢堡包喜笑顏開。當她打開漢堡時,她驚奇地發現牛肉隻有指甲片那麼大!她先是疑惑、驚奇,繼而開始大喊:“牛肉在哪裏?”不用說,這則廣告是針對麥當勞的。美國民眾對麥當勞本來就有了許多不滿,這則廣告適時而出,馬上引起了民眾的廣泛共鳴。一時間,“牛肉在哪裏?”這句話就不脛而走,迅速傳遍了千家萬戶。在廣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迪布?湯姆斯的溫迪快餐店的支持率也得到了飆升,營業額一下子上升了18%。

憑借緊盯麥當勞的不懈努力,溫迪的營業額年年上升,1990年達到了37億美元,發展了3 200多家連鎖店,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也上升到了15%。直逼麥當勞,坐上了美國快餐業的第三把交椅。

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的建立者齊瓦勃出生在美國鄉村,隻受過很短的學校教育。盡管如此,齊瓦勃卻雄心勃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發展的機遇。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大事。

18歲那年,齊瓦勃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一踏進建築工地,齊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的決心。

一天晚上,同伴們都在閑聊,唯獨齊瓦勃躲在角落裏看書。這恰巧被到工地檢查工作的公司經理看到了,問道:“你學那些東西幹什麼?”齊瓦勃說:“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不是嗎?”有些人諷刺挖苦齊瓦勃,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抱著這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向上升到了總工程師、總經理,最後被卡內基任命為鋼鐵公司的董事長。最後,齊瓦勃終於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鋼鐵公司,並創下了非凡業績。憑著自己對成功的長久夢想和實踐,齊瓦勃完成了從一個打工者到創業者的飛躍。

蘇聯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發展得就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樹立一個崇高的目標,就意味著你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之上。

設定一個高目標就等於達到了目標的一部分。目標高,意味著你的起點就高。開始時心中就懷有一個高的目標,意味著從一開始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裏,以及自己現在在哪裏。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至少可以肯定,你邁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確的。一開始時心中就懷有最終目標會讓你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方法,養成一種理性的判斷法則和工作習慣。如果一開始心中就懷有高遠目標,就會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眼界。

有了一個高遠的奮鬥目標,你的人生也就提高。可以說,選擇的格局,決定人生的結局。如果思想蒼白、格調低下,生活質量也就趨於低劣;反之,生活則多姿多彩,盡享人生樂趣。

遠大的誌向是成功的磁石

戴玉強是中國傑出的男高音,是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在亞洲的唯一弟子。從美國的波特蘭歌劇院到英國的科文特皇家歌劇院,戴玉強以他那剛勁奔放、流暢華美的高音,令世界的聽眾折服。許多記者采訪時都對他說:“戴老師,您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實在是太了不起了。”對於人們的誇獎,戴玉強笑著表示直到今天也沒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就像打字員、公務員、清潔員一樣,演員也不過就是一個職業。我不跟人爭,隻跟自己爭。我寧願累死在舞台上,也不願平平淡淡過一生。”

戴玉強出身於普通農民家庭。高中的時候經常聽收音機,於是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立下了要將音樂作為一生從事的事業來對待的誌向。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寒冬臘月租住在一個閣樓,一邊哆嗦,一邊練歌;一段時間沒有工作,常常要忍饑挨餓;同時,還要受到周圍人的嘲笑、諷刺……但是他選擇的誌向從未發生動搖。艱難困苦成為催他奮進的動力,最終,戴玉強站在了世界最高的舞台上。

能實現自己誌向的人,對他個人而言,他是一個成功者,也是一個幸福者。誌向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是僅僅擁有誌向,你不一定能得到成功;不過如果沒有誌向,成功對你而言就無從談起。

遠大的誌向能吸引人努力為實現它而奮鬥不止。每當你懈怠、懶惰的時候,誌向會猶如清晨叫早的鬧鍾,將你從睡夢中驚醒;每當你感到疲憊、步履沉重的時候,誌向就似沙漠之中生命的綠洲,讓你看到希望;每當你遇到挫折、心情沮喪的時候,誌向又猶如破曉的朝日,驅散滿天的陰霾。在誌向的驅策下,人們能不斷地激勵自己,獲得精神上的力量,煥發出超強的鬥誌。能執著於自己誌向的人是不可打敗的。

一個人如果沒有誌向,就像船沒有舵一樣,在茫茫的大海裏是非常危險的,反之,一個人從小就立誌,不論任何困難,隻要朝著目標前進,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誌向決定了人的命運:想得最遠的走得也最遠,沒有想法的隻能在原地踏步。遠大的誌向是你偉大的目標。

誌向是與一個人的願望相聯係的,是對未來的一種設想,它往往和目前的行動不直接聯係。但誌向又不能脫離現實的生活,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如果符合了個人的需要,與個人的世界觀一致,這些現實的因素就會以個人的理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理想總是對現實生活的重新加工,舍棄其中某些成分,又對某些因素進行綜合的過程。

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選定自己的誌向,而這個誌向一定要用意誌和毅力來完成,不能因為一點點的小失敗,就輕易放棄。

誌存高遠,世界因你的選擇精彩

古希臘神話裏有一則關於赫拉克勒斯和“惡德”及“美德”的故事。

赫拉克勒斯離開牧人們和他們的牧群去到寂靜的地方,思考著他的生命的路途應當是怎樣的。有一次,他坐著思考,看見兩個高大的婦人向他走來。一個美麗、高貴而有禮貌,穿著雪白的長袍,她就是美德女神。另一個豔麗動人,她雪白的皮膚搽了香粉和香水,這就是惡德女神。

“赫拉克勒斯,”惡德笑著招呼,“假使你選擇我做你的朋友,我將引導你走最平坦的路。那裏到處充滿著快樂,也沒有戰爭,你將會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你將收獲別人的勞動和果實,並得到一切對你有利的東西。”

同時,美德也來到麵前。“如果你選擇我指示給你的路,你將成為一切善良與偉大的事業中的卓越人物。要明白,人類不經過努力和辛苦,不會使他們有所收獲的。假使你願意收獲,你必須耕種;假使你想戰鬥得勝,你必須學會戰鬥的技術;假使你能夠支配你的身體,你也必須通過工作和流汗使它堅強。”

赫拉克勒斯想了想,毅然跟定了美德女神。這以後,他果然出生入死,在戰勝無數毒蛇猛獸的過程中變得剛強無比,為人類屢建奇功,成了古希臘神話中最了不起的英雄!

赫拉克勒斯選擇了美德,就是選擇了正確的價值取向。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你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道路,決定了你享有什麼樣的人生,不同的選擇,會讓人有著不同的命運。往往隻是一念之差,便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結果。也許會讓你成為受人仰慕的成功者,被世人稱讚;也許會讓你成為被人遺忘的小人物。但這一切都源於你自己的選擇。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但要想成功就要從選擇崇高的人生目標開始。

一個具有崇高生活目的和思想目標的人,毫無疑問會比一個根本沒有目標的人更有作為。有句蘇格蘭諺語說:“扯住金製長袍的人,或許可以得到一隻金袖子。”那些誌存高遠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遠遠超出起點。即使你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你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會讓你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