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reference_book_ids":[7311282701141543955,7322279466221177918,7316430498425736207,7332299523408022590,7311637008198143030,7255253493282245671,7337548830524591166,7330853868160420926,7320440426807168027,7302363849557019700,7077833029015571464,7340535583871077438,7071200634816449543,6867020911866809352,7337595471810006078,7077813329493756936,7107503072137448478,7314149005968018470,7349025283959180350,7077813329514728479,7337548832776916030,7077822913100991501,7329737059181005886,7000257011547900936,7337548830532979774,7316123640058088482,7340164183310224446,7309373715857296446,7339810822505385022,7345768839986023486,7317891697977855039,729456532237844788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狼王的氣量
一個狼群裏,兩隻狼正在對打。一隻是體格魁梧但上了年紀的狼王,另一隻是身體瘦弱但比較年輕。它們對擠著兜圈子,比著“腳力”,並用牙相互撕咬著對方。
較年輕的狼開始漸漸露出敗勢了,老狼雖然體力漸弱,但豐富的作戰經驗卻讓它占了上風。小狼開始意識到,自己雖是這場戰爭的挑起者,但也將成為失敗者。這時,老狼一聲低吼,將小狼撲在腳下,狼嘴轉眼間就已在小狼的脖頸旁,隻需輕輕一咬,小狼就會一命嗚呼。
然而,老狼並沒有將這個不幸的對手置於死地,盡管它的挑釁讓自己很煩躁。它凝視了一會兒,便鬆開了小狼,獨自走開了。
狼王之所以這樣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品質便是寬容。它寬容了年輕的狼向自己的挑釁,寬容它對自己的不尊。寬容大度,是領導者必備的品質。
石勒是十六國時後趙的創建者。他出身卑下,幼時家境貧寒,為人傭耕,後又當過農奴、奴隸。因為天下大亂,又為窮困所迫做了強盜,以搶掠起家,後來竟擁有了十萬之眾的軍隊,便產生了圖謀天下的大誌。
他雖然一字不識,但為人謙虛,能聽進讀書人的建議,如對張賓等謀臣,他言聽計從。而張賓也是很有謀略的,計不虛發,算無遺策,使石勒從隻知猛衝猛殺到能以智取勝。同時石勒心胸寬廣,性格豪爽,對待部下非常寬容友好,故將士皆能歸心,為他拚死效力,所以最終能夠統一北方。
建立後趙,登上皇位之後,石勒對昔日的仇敵能夠寬恕相待,團結起來以為己用。有一次,他回到故鄉,與鄉親父老們共餐對飲,閑聊平生事跡,十分歡快。石勒在家時,跟李陽是鄰居,為了爭奪麻田,經常互相毆打。飲酒時石勒沒看見李陽,便問:“李陽乃是壯士,為什麼不來?”又說:“為麻田起衝突是布衣百姓之間的爭鬥,我現在擁有天下,怎麼會與百姓為仇呢?”於是派人去召喚李陽。李陽來到後,石勒與他舉杯共飲,撫著李陽的手臂笑著說:“我往日吃了你不少老拳,你也嚐盡了我的毒手,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也算是我倆的交情啊。”隨後賞賜給李陽一間住宅,任命他為參軍都尉。
還有一次,參軍樊坦生活十分清貧,石勒升他為章 武內史,樊坦人官辭謝,石勒見到他衣服破爛,非常吃驚,問道:“樊參軍為何清貧至此啊?”樊坦性格質樸,照實回答道:“遭遇羯賊無道,所有的家產損失殆盡。”石勒笑道:“羯賊如此暴掠,現在我應該予以補償。”樊坦這才想起石勒正是羯族,羯族在後趙被稱為國人,說羯人為羯賊是觸犯律法的,因此大驚失色,立即五體投地求饒。石勒反而安慰他說:“我的律法是為了提防那些無賴的俗人,與你這樣的前輩老先生無關。”於是賞賜給樊坦車馬和衣服,還有錢三百萬。
為人君主者若能雅量待下,則天下必能歸心,朝政必能日盛。對石勒來說,難能可貴的是手握生殺大權之後能夠原諒原來的仇敵,更能容忍別人的無意冒犯。像這樣的人,必能達到人生所能實現的頂峰。因此,作為一名領導者培養自己有容人的雅量是非常重要的。
宋太宗時,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的孔守正官拜殿前都虞侯。一天。他和同為武將的王榮在北陪園侍奉太宗酒宴。
由於都是豪爽之人,兩個人在酒宴上推杯換盞,大聲談論戰場上的英雄之舉。不一會兒,孔守正就喝得酩酊大醉,就和王榮在皇帝麵前爭論起守邊的功勞來。
兩個人越吵越氣憤,臉紅脖子粗,甚至忽略了在場的太宗,完全失去了下臣的禮節。侍臣奏請太宗將兩人抓起來送吏部去治罪,太宗不同意,隻是讓人送二人回家。
第二天,兩人酒醒後,一齊到大殿向太宗請罪,太宗說:“朕也喝醉了,記不得有這些事。”兩人感激涕零,發誓更加努力地堅守職位,誓死效命。百官也特別佩服感念太宗的寬容。
身為天子,太宗麵對兩個大臣酒醉之後在自己麵前爭功的事情,必會有一些嫌惡,但是在他們醒後請罪之時托辭說自己也醉了,既沒有丟失朝廷的體麵,又讓孔守正他們知道警醒,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作為君主,擁有四方,要駕馭群臣,沒有過人的度量是不可能做到舒心,做到成功的。現今為領導者擔當著權衡大局的責任,也應該培養這樣的胸懷,才能使眾心歸一。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隻名叫敖的狼王,已經很老了,在這片茫茫的草原生活了很多年。擁有屬於自己的榮譽、威信以及狼群中其他狼的崇拜。敖想把狼王的位置交給另外一位優秀的壯狼,但敖的影響力不但沒有因他不再擔任狼王而減弱。相反,整個狼族更加相信和愛戴他了。如此,作為狼王的壯狼心裏很是失落,在狼族的世界裏,沒有任何一匹狼能夠忍受這樣的恥辱。
一場激烈的決鬥不可避免了,兩敗俱傷的爭鬥最後以敖的微弱優勢取勝而結束,但敖並沒有要狼王的位置而是留給了壯狼。因為敖清楚地知道,隻有他和壯狼是最優秀的,也是最有實力的。
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所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他認為狼的鬥爭應該是捕殺獵物,而絕不是內部間的無休止爭鬥。無疑,敖擁有寬廣的心胸。
常言道:“宰相肚裏能撐船。”位極人臣,必當有超人的胸懷,能夠容人,與上下和諧相處,否則難以長久。這是一種做人的修養,也是為官處世的藝術。作為當代社會的領導者來說,應當培養自己那種大海般寬廣的胸懷。
一個具有博大胸襟的人是一個成功企業家的基本條件。一般來說,有多大胸襟,就有多大的成就。
李沆在宋真宗時任宰相。有一天,他在途中被一個儒生攔住上書,慷慨陳詞,曆數其短。沒想到,李沆不但絲毫沒有發怒,反倒向他致謝,謙遜地說:“等回家,我一定會慢慢自己看的。”儒生還以為是李沆對他怠慢,十分不滿。一路跟隨著李沆,並斥責說:“你身居高位卻不能兼濟天下,還不願意引退,長時間地堵塞賢人上進的道路,難道你心裏一點也不感到愧疚嗎?”李沆馬上恭恭敬敬地答道:“我多次請求引退,但主上都沒有應允。”盡管被這樣一位不知名姓的儒生當街斥責,李沆臉上始終沒有一點怒色。
其實,李沆並非是儒生所說的“居大位不能濟天下”的宰相。宋真宗對他的評價是:“沆為大臣,忠良純厚,始終如一。”事實的確如此,他在職期間,對國家是有貢獻的。
李沆自幼十分好學,器度宏遠,中進士後,任著作郎,應試時得到宋太宗的賞識,召入翰林院為學士,後來又任給事中、參知政事。到宋真宗即位後,以本官平章 事,兼修國史,改任中書侍郎。契丹犯邊,真宗親到前線督戰,命李沆留守。後來累加門下侍郎、尚書右仆射。
李沆辦事,以國家利益為重,如果真宗所為有錯,敢於抗爭。比如,真宗手詔欲立劉氏為貴妃,李沆認為不合適,便當著使者的麵,用蠟燭焚燒了詔書,並附上奏言:“臣以為不可。”真宗果真聽從了他的話,此事作罷。每當他有所奏,都是當眾麵奏,從來沒有什麼密奏,真宗對他說:“人人都有密奏,惟獨你沒有,這是為什麼呢?”李沆答道:“臣是待罪宰相,是公事就公開來說,怎麼用得上密奏?但凡人臣有密奏者,不是進讒言就是佞臣,這是我最厭惡的,怎麼會效仿呢?”李沆在家時絕不跟人談論公事。
李沆善於了解人的才能、品質,平生最恨讒佞之人。寇準開始時與丁謂交好,屢次以丁謂之才向李沆推薦,李沆卻一直不用丁謂。寇準問他,他說:“看他的為人,可以讓他位居人上嗎?”寇準反問說:“就像丁謂這樣的人,先生能壓抑他讓他久居人下嗎?”李沆無奈地搖了搖頭,笑說:“他日後悔,當思吾今日之言也。”後來,寇準果然為丁謂構陷,才開始佩服李沆有高見。李沆非常愛民,以《論語》中的“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為治民的指導思想。
李沆對國事、人事能堅持原則,又能愛民,很得聖心、民心,時稱“聖相”。正因他為人“忠良純厚”,對國對民才能無愧於心。前述儒生責備乃與事實不符,是狂言而已,絲毫無損於他,反而能夠激勵他更加嚴格地審視自己、鞭策自己,所以並不計較儒生的無禮,反而感謝他的直言,這便是世人所說的宰相度量吧。
寬廣心胸可以提高生活的品質,改善全體人類的生存條件,使大家都能過上幸福的日子。人有了寬廣的心胸就能明是非、知善惡、有愛心、懂禮讓,社會才能更加繁榮、進步與和諧。
每個人都希望一切事情依照自己的計劃進行,但是有很多事情不能如願。所以,人與人之間常有糾紛,世上也因此有很多失意的人。有了寬廣的心胸。人就會有判斷事理的能力,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並據以製定自己的計劃,所謂“知其可為而為之”。
有了寬廣的心胸,就能開闊、虛心地接受一切,不受外在事物的影響。有寬廣心胸的人,能摒棄私心,能遵循真理和正義,具有安全感,所以可以不受任何事物的影響,隨時保持大度的氣概。
寬廣的心胸還可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對立和糾紛,從而使人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隻要人人都有寬廣的心胸,一定能夠排除對立和糾紛而過上幸福愉快的日子。有了寬廣的心胸後,會減少產生爭執的起因。有了寬廣的心胸,就不會因感情不睦而引起糾紛。因為擁有寬廣心胸的人,不會感情用事,也不會故意用言語去刺激或挑撥他人。即使無意間說了傷害他人的話,也會以寬廣心胸來化解。
有了寬廣的心胸,還能明辨是非,維持有秩序的生活。隻要能夠隨時隨地保持寬廣的心胸,不但會有寬容的氣度,也能用公正、客觀的態度去辨別是非,並以負責任的心態工作。
有寬廣的心胸,還可以充分發揮專長,達到人盡其才的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而且希望有機會去發揮它。但是由於不是每個領導者都有寬廣的心胸,對人有這樣、那樣的看法導致他人的專長得不到發揮,如果領導者有寬廣的心胸,就會打破各方麵的限製使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出他的專長。
心胸寬廣的人一般都擁有健康的身體;心胸寬廣,對待人生也會豁達。不會為了不必要的事情大傷腦筋,更不會庸人自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能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不同的人處理方法不一樣,心胸寬廣的人在遇到困難時總是會用坦然、鎮定、理智的態度去處理。
在一個五到八隻狼的群體中,每隻狼的個性都是不同的,但狼王都會一視同仁地對待、接納、尊重它們,從不苛求。領導者邁向成功所需的素質還包括寬容的個性,這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
寬容首先表現在對人的個性的接納,允許別人有與自己不同的性格、愛好和需求,不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不對別人吹毛求疵,領導者要有一種寬容的心胸,有能欣賞別人特點的能力。
在一個領導集體裏,每個人的個性是不一樣的。在性格上,可能有內向和外向之分,在氣質上、在能力上也各有特長和不足。因此,有人做事可能果敢、利索,性格剛烈,辦事效率高,但無韌性。有人做事可能周到細致,性格柔韌,但辦事效率不高。如果能看到彼此的特點,在領導工作中互相配合,就能彌補各自的缺欠,既把事情做好,又能和下屬搞好關係,使領導集體充滿活力。性格錯落有致,能力能互補,會讓人對領導集體有一種配合默契的感覺,對領導的風格都有一種欣賞心理。因為良好的配合弱化了每個人的缺點,突出了個體的優點,領導集體的感召力會大大增強。因此,領導者有寬容和兼容的精神,就會使所屬群體中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發揮而又不影響集體的發展。就像一個好的園丁,在他的花園裏會有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的風景。人們在光顧這裏時,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受,對園丁的管理技術充滿敬意,因為他既培育出了萬紫千紅的景觀,又使每一處景致合理地發展,不讓某一個體破壞整體的景象。
然而,如果領導者不理解他人的個性,不能容納他人的特點和要求,會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不融洽,甚至出現裂痕,帶來嚴重的後果。
斯大林是蘇聯曆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但他在家庭生活裏,沒有做到寬容和兼容,因此造成了生活的悲劇。斯大林是蘇軍的最高統帥,主宰著一個世界大國的命運,他有鋼鐵一般的意誌,性格果斷、沉靜,甚至有些冷漠和專橫。而他的妻子娜佳是一個充滿浪漫氣質的人,希望得到斯大林的溫情與體貼。可是,隨著斯大林地位的不斷提高,斯大林的形象離娜佳熱戀時的形象越來越遠。盡管她仍深愛著斯大林,可是因雙方無法彼此理解,經常發生爭吵。他們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家庭的內部戰爭隨時都可能爆發。在慶祝十月革命勝利15周年的宴會上,這種矛盾終於達到了頂點。當時克林姆林宮裏正在宴請國內外貴賓,氣氛極為熱烈。斯大林興致很高地當著大家的麵喊娜佳:“喂,你,也來喝一杯”。在這種場合,斯大林應該稱呼妻子的名字或愛稱才合乎禮節,但他忽視了,娜佳因為他的粗魯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倍感委屈,她大聲喊道:“我不是你的什麼‘喂!……接著憤怒地退出了會場,令所有的人非常尷尬。就在這天晚上,娜佳在她自己的房間裏用手槍自殺了。
這件事深深震動了斯大林,但事情已無法挽回。假如當時斯大林不是那樣一種態度,或他注意到了妻子的要求,不是隻感到不理解,而是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改善;再假如斯大林已這樣叫過後,娜佳因了解他一貫的性格,不再苛求於他,而是采取巧妙的方法和言語,把這個場麵應付下來,寬容他一次,過後再進行交流,那麼事情的結局將得到改觀。
林肯衝破重重阻礙當上美國總統之後,仍沿用了一個能力很強的原先的死對頭任部長之職。幕僚與隨從們都十分不解。“他是我們的敵人,應該消滅他!”大家憤怒地建議。“把敵人變為朋友,”林肯解釋說,“既消滅了一個敵人,又多得了一個朋友。”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寬容者有著寬廣的胸懷和巨大的智慧。寬一分是福,讓一步為高。寬容與接納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是看透了社會人生以後所獲得的那份從容、自信和超然,是博大的胸懷,是不拘小節的灑脫,是偉大的仁慈。泰山不辭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
林則徐對“有容乃大”這幾個字深為喜愛,能容既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心理,這也是成就事業所必須具備的。領導者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也應有容人之量,即要有容人之過,容人之才的氣度。沒有這一點,領導者就留不住人,也用不好人。
不能容人,對犯過錯誤的抱有成見就用不好人。由於領導者的成見,也就不可能給這樣的下屬委以重任,長久地棄而不用是常見的事,即便人家有才有能。退一萬步說,就是領導者要用這人,也會老是給他挑毛病,當然在這樣的環境中要想工作好也是極難的,恰恰這時就是領導要下屬幹事的時刻。
不能容人也就難以留住人才。一般人工作追求的就是一個好的環境,如果領導不能容人之過,對人存在偏見,必然造成上下級合作的不愉快。而且由於領導的原因,自己遲遲得不到任用,這樣發展下去前途渺茫,下屬就會頓起離開之念頭。“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現實中人員跳槽已是極普遍的事。這樣下去勢必留不住人才,而人才卻是發展的關鍵,沒有足夠的人才何談事業的成功。
在國外,利伯容忍了歐文斯成為企業界所傳誦的佳話。愛德華·利伯是一家玻璃製造商,一次廠裏的工人在歐文斯等人的鼓動下發動了一次罷工。這次罷工使利伯損失慘重,被迫作出遷廠的決定。遷廠時利伯帶走了大批工人,其中就包括歐文斯。利伯發現歐文斯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於是就拋棄前嫌,重用歐文斯,三個月後他的改革建議也得以采納。1898年利伯讓他試驗一種生產玻璃的機器,歐文斯經過努力於1903年獲得成功,實現了自動生產。隨後,利伯還大膽地撥出400萬美元作歐文斯20年的研究之用,在歐文斯的努力下,公司又改進了平板玻璃的製造方法。
利伯的成功在於能夠不計前嫌,重用有才之人。麵對利伯一步一步地重用,他也定會為自己曾經對利伯的傷害感到內疚,又為報知遇之恩,他就努力地工作。
之所以有容乃大,是因為容人之過太難,在以後的接觸中不抱偏見也更難。但領導若是處理好了這一關,離成功就不遠了。利伯因為容歐文斯之過而成功,中國的齊桓公也因容管仲之過而成就霸業。可見,能容人是多麼重要。
特別是對合不來的下屬,必須要有容人之量。管理人員對某個下屬有了“合不來”、“格格不入”的感覺時,對方一定對管理人員也有類似的感覺,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就領導者的立場而言,一般說來,由於年齡都比下屬大,應該主動與這種下屬接近。這種努力,應該有意識地去做才對。這方麵的要領,必須按照下列的步驟進行。
第一,改變你的觀念。世上絕不可能人人都與你“投緣”,你也必須與不投緣、合不來的人共事、打交道。因此,對此類下屬,你必須有下麵的觀念:“好像與他合不來,但是,就為了這個緣故,我才有了與這種人打交道的修煉機會,對處人處事的經驗來說,這不是極珍貴的機會嗎?”
如此把觀念做一百八十度的扭轉,你對這個下屬就不複再有任何“偏見”,也等於衝破了你自己的“殼”,向另一種可能性挑戰,意義之大,自非尋常。
第二,剖析對方。通常,與我們合不來的人,他的短處映在我們眼中會顯得特別醒目。這是人性的弱點,除非你有克製的能力,否則誰也免不了。你對合不來的下屬,要養成“多看他人長處”的習慣,坦率地承認他人的長處,盡量不去注意他人的短處。最重要的是從他人身上找出與你共同的地方,如此一來,你對他就更有一份“親切感”,對拉近雙方的距離有莫大的好處。
第三,積極地接近。以雙方共通的部分為“接觸點”,拿它作為共同的話題,與他交談,例如:“聽說,你很喜歡莫紮特的作品,真巧,我也是莫紮特迷呢。最近,市麵上出現一套莫紮特作品集,你知道這個消息嗎?……”
第四,活用他人的長處。任何人若被置於可以發揮自己長處的狀況下,都會情不自禁地奮發努力。在“如魚得水”的情況下,他的整個人都會變得開朗,能力也得以大展,人際關係也會變好。
一個人的胸懷有多大,他的成績就有多大。作為領導一定要有寬廣的胸懷,做到容人、容言、容事,惟有如此,才能做出一番大的事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