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讓田秘書把一份剛簽字的文件發下去,告訴項目團隊可以立即執行了。田秘書感慨:“老板,這個案子輾轉了幾個經理都沒人敢接,大家說不好做,寫了方案老板也不會批的,批了也不一定能做好。我也沒看出來吳經理報上來的案子優秀在哪裏,您看了一遍就批了,還把他大大地表揚了一番,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我說:“這個項目很有難度,我找了一圈都沒人接,說明什麼問題?下邊的人能承擔重任的太少了,吳經理敢接這個項目,不管能不能成功,就已證明他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部門主管,他在幫我解決難題,在幫公司清理麻煩,雖然這個項目不好做,我仍然會同意由他來承擔和主管。我相信有我的支持,有公司其他人的配合,他的機會還是有的。即便最後做不好,我也不會批評他,仍然給他記功!”
最敢抓機會,最敢擔責任,最敢接棘手的活,你在公司就已經有一隻腳站到了成功的舞台上。一個富有責任心的強者,他必然敢於鑽“矛盾窩”,擅長在“亂世”中抓機會,甚至是主動爭取去辦好“棘手的事”,做得罪人的事,也能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矛盾。對於這樣的人,不管哪家公司都是會重用並且委以重任的。
反之,有的人碰到有難度的工作就躲開,隻想揀便宜,這樣的人永遠也成不了英雄,在工作中也很難有大的發展。
公司把一個茶葉的項目安排給了小晶,一個星期過去了還沒出方案。我把她叫過來,問她怎麼回事。
小晶低頭回答:“老板,茶葉包裝的樣式我還沒想好,這幾天都在弄這個。”她越說越小聲,一副我很內疚但您別訓我的樣子。
我說:“樣式沒想好你就放在一邊,把想好的先做了,這樣就算到時間了你也隻是這一項沒弄好,別人也好插手幫你。結果呢,因為一個環節,你拖延了整個項目的進度,本來我隻需要讓別人幫你設計樣式就行了,現在倒好,你等於什麼都沒幹,倒是有時間天天向我請教問題。”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碰到類似的情況,有些任務很難辦,也很繁多,於是就一件沒做,整個任務全被擱置,到最後想找人幫忙時,別人也無從下手。這樣一來,既拖累了自己,也耽誤了工作。
還有的人在做事時發現第一件很難,就拚命地攻關,不把它做好不罷休,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了這件事情上。與此同時,新的任務源源不斷,在他麵前越堆越多,導致他要解決的麻煩也越來越多,最終不堪重負,時間花了不少,成果卻沒出來幾個。
有句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而且,做一件少一件,少一件便輕鬆一件。如果有的事情太難,就要暫時放下,跳過去,從容易的著手,盡量將時間的產出最大化,別讓某一個環節絆住自己前進的腳步。
這是有責任心,也是有出色規劃能力的體現。
除了茶葉的項目小晶出了漏子,客戶黃總的另一個項目她也完成得一般。
問她工作進行到了哪一步時,她這次顯得很有理:“老板,黃總的方案我還沒弄,因為我正和小玉一起安排公司的聚餐。”
我說:“安排聚餐是小玉的工作,你去摻和幹什麼?”
小晶又找到一個理由:“您不是說過嗎,這次聚餐要好好搞一下,讓大家多幫忙,所以我有義務幫幫小玉,她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
這個理由讓我又氣又笑:“影響自己的工作去做別的事,那不是幫忙,那是搗亂。你做得再多,也得挨罵。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再去做其他的事,那才是幫忙。現在你馬上放下聚餐的事,抓緊寫你的方案。我再給你兩天時間,拿不出方案就準備去其他公司投簡曆吧。”
在我看來,小晶工作犯迷糊,是因為以下兩點沒搞明白:
第一,本職工作做不好,就等於沒有責任心;
第二,成功的定義,就是先把分內事做好。
工作無小事,責任重於泰山。責任首先體現在哪裏?就是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了公司要你幹的事,對於我們而言就已經是實現了既定的目標。
在職場,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事事俱成,成為一個全才,但希望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像小晶這樣連自己該做的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其他的事情再擅長,又有什麼用呢?
想在公司體現出自己的責任心,就務必搞清自己的定位——
我該做什麼?我做好了沒有?
回答了這兩個問題,再考慮去參與其他的工作。
在那個經常犯錯的時期,小晶一邊接受批評,一邊在努力爭取進步。有一天她送來了一個項鏈項目的計劃書,她自認為完成得很好,但我看了一眼便發現了毛病。
我問她:“這次的產品沒有贈品?”
她答:“有,但是我怕我選不好,所以想看看您的想法。”
我又問:“小片的拍攝檔位也沒定?”
她答:“我怕我定高了,所以等您來決定。”
我接著問:“物流呢?”
她答:“我怕您已經定好了,所以就沒聯係。”
你看,她送來的計劃書其實不叫計劃書,而是一份剛起了個開頭的意見征詢,讓我來替她拿主意。
所以我也隻能發火:“如果我都弄好了,那我還要你寫計劃書幹什麼?”
她趕緊辯解:“老板,我這不是怕我選的不符合您的要求麼,希望您給我一些意見我再行動。”
我說:“我有要求的話肯定會提前告訴你,交給你的工作,如果沒有特殊的安排,那你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能全做的,就千萬別隻做一半。明白了嗎?”
在和責任心有關的行事邏輯中,我們做一件事隻有兩個選擇,要麼不做,要麼就全力去做,不要給自己留退路。因為你給自己留的退路越多,最終失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一件事情如果你隻做了一半,那就等於一點沒做。
工作要麼是100分,要麼是0分,絕無50分的說法。
著名的海爾集團的當家人,張瑞敏曾經給下屬舉過一個例子。
他說,假如我們訓練一個日本人,讓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會這樣做,每次都擦六遍,絕不偷工減料。但換作一個中國人呢,他開始也會擦六遍,可慢慢地就會改成五遍、四遍、三遍,直到最後一遍也沒有。他認為這就是做事不到位、不認真,工作起來每天都欠一點,每一件也都欠一點,時間久了必然落後。
因此,要想把事情做好,就得先把事情做完。
我們要秉持最大的責任心對待手頭的工作,能由自己完成的,就不要想著讓別人搞定。
責任心還體現在“敢於承擔錯誤上”。
這也是對工作、對做人等都非常重要的一條,犯了錯不敢認的人,我認為他是做不成什麼大事的。
比如小田曾經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如果在工作中出錯了,是掩蓋下來由自己悄悄解決好呢,還是告訴別人尋求幫助好呢?”她的意思是,如果掩蓋失誤能蒙混過關,還能最終完成工作,是不是就可以這麼幹呢?
我說:“那就要看這個錯誤會不會牽連到公司或者他人。如果不牽連別人,自己一個人就能解決的,可以掩蓋一下自己去處理;可如果會牽連別人,或者涉及公司,那必須提前告知,不能掩蓋,並且要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千萬不要相信什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承認自己的失誤、錯誤等,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這個世界上沒有完人,也沒有從不犯錯的高手。可在現實中,我們發現大多數的人在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或者被批評的時候,總會製造種種借口說服自己把問題掩蓋起來,不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失誤。這完全是因為他害怕承擔錯誤,不想成為別人眼中的笑柄。
其實,凡是吃五穀雜糧的人沒有不犯錯誤的,失誤是人生的常態,是工作的催化劑,也是讓自己不斷進步的驅動力。掩蓋失誤,隻會讓你錯上加錯;坦然地麵對失誤,總結教訓,才能既贏得上司和同事的尊重,又能及時改正失誤,把問題徹底地消除掉,讓錯誤轉化成自己的經驗。
小晶還是公司的一名新人時,就特別喜歡提問學習工作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有一次她問:“老板,我是一名新人,您說新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呢?”這個話題是公司的新人們都很關心的。
我說:“看在你這麼好學,我就教你點實用的。確定對公司有利的,不會造成不良後果的,任何時候都該做,而且應該主動去做;不確定結果是好是壞的,要謹慎去做甚至不做,至少是多看少做,更不要私自亂做。因為新人出了錯,沒有人給你兜底,反倒有的是人落井下石。總之一句話:眼裏有活不亂做,嘴裏有話不亂說。這既是責任心,也是一種職業素養。”
這個原則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想對了,看準了,做好了。
想對了,才有明確的思路;看準了,才有安全的路徑;做好了,才有理想的結果。把持這三項原則,就能分得開利害,做有利的事,避開有害的陷阱。
就像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打的一個比喻,他堅定地認為一個“聾子”的成功率會是健全人的幾倍。因為聾子聽到的少,因此能排除重重幹擾。信息太少了不行,但信息太多也是有害的。當然,這裏所指的聾子是精神層麵的,不是生理性的。
一個有責任心並且能擔當大任的人,他必然要認準目標,排除無謂的幹擾,對目標十分專注。在這種情況下,他就不會亂聽、亂看和亂做,而是多看少做,持之以恒,始終把最重要的工作做好。
公司有一個項目所需的茶葉到貨了,但還差4000盒。因為合作方電視台那邊要求第一次入庫必須達到 12000盒才夠所需,所以我交代小宋去問一下客戶黃總,餘下的茶葉多久才能到位。
小宋很快回複:“黃總說最多10天,而且很可能提前。”
我當即決定:“那麼我們必須把黃總這個項目的直播改到下周了,告訴相關的人,暫時停下。”
小宋提出異議:“老板,下周咱們有好幾個產品要上,節目那邊真的是沒時間了,我看還是按原計劃直播吧,畢竟已經入庫8000盒了,萬一賣不了那麼多呢?說不定這些也夠了。再說了,萬一黃總的貨沒兩天就到了呢?他不是說‘很可能提前’嗎,我相信他能做到。”
我立刻瞪起眼來:“有一點你要清楚,我們在節目宣傳中承諾的是三天貨品到家,你老說萬一,那萬一這些貨量就是不夠呢,萬一黃總後麵的貨確實得 10天才到呢?到時候這個鍋是你背還是我背?工作沒有萬一,隻有必須、肯定以及確定,不能有僥幸心理!”
第一,如果你心存僥幸,結果必然不幸。
第二,僥幸心理是責任心的毒藥,凡有此心理者,不可擔當大任。
很多事情的功虧一簣都是因為我們存在著僥幸心理,雖然事情不利,心中卻有盲目樂觀的預期,覺得事情會好的,但現實往往打臉。
就像著名的墨菲定律說的:當一件事有可能變壞時,那它總是會變壞,而且是無法彌補的差錯。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切忌僥幸心理,做事情時要力求100%的確認,做到萬無一失。即使有萬分之一的風險,也要把它放大一萬倍來認真對待,做好應對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