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借雞下蛋度難關

沒有鞋子的人很多,但聰明的人會想到借,因為這樣要比赤腳跑得快。不要因向他人借錢而感到不好意思,在當今商業社會中,幾乎沒有一個商業組織不產生借貸行為的。甚至有些商業人士認為,經商的極境就是:如果可以借別人的錢來為自己賺錢,就絕不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一個子兒。

如果你不想上班還想做生意,或通過上班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卻還不夠做生意的本錢,你可以隨時留意身邊有無資源可以借用。

其實,很多商業巨匠在事業起步階段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惑:手頭的資金極其有限,怎樣才能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求得大發展呢?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

旅館大王希爾頓在初涉商海時,也遇到過同樣的難題,但他很快就解決了,從5000美元身價到成為5.7億美元的富翁,隻用了17年的時間。

希爾頓的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他具有非凡的借錢天賦,並不斷地把借到的錢當做自己新的資本,最後成為了一個聞名世界的億萬富翁。

來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一天,希爾頓正在街上轉悠,突然發現整個繁華的商業區居然隻有一個飯店,他就想在這裏建設一座高檔次的旅店。認真研究一番後,他覺得位於達拉斯商業區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塊土地最適合做旅店用地。這塊土地的所有者是一個叫老德米克的地產商人,當希爾頓找到他說明來意後,老德米克也開了個價,如果想買這塊地皮,先拿30萬美元來。

希爾頓沒有給他錢——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錢,卻請來了建築設計師和房地產評估師對這個旅館進行測算。其實,這不過是希爾頓假想的一個旅館,他問按他設想的那個旅店需要多少錢,建築師告訴他起碼需要100萬美元。

希爾頓當時隻有5000美元,但是他成功地用這些錢買下了一個小旅館,並不停地升值,不久他就有了50000美元。然後他找到一個朋友,請他一起出資,兩人湊了10萬美元,開始建設這個旅館。當然這點錢還不夠購買地皮的,離他設想的那個旅館還相差很遠。許多人覺得希爾頓這個想法很荒唐。

希爾頓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簽訂了買賣土地的協議,土地出讓費為3O萬美元。然而就在老德米克等著希爾頓如期付款的時候,希爾頓卻對土地所有者老德米克說:“我想買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錢隻夠建造一般的旅館,所以我現在不想買你的地,隻想租借你的地。”

老德米克有點發火,表示不願意與希爾頓合作了。希爾頓非常認真地說:“如果我可以隻租借你的土地的話,我的租期為1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為3萬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權,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麼就請你收回你的土地和在這塊土地上我建造的飯店。”老德米克一聽,轉怒為喜,心想: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好事,30萬美元的土地出讓費沒有了,卻換來270萬美元的未來收益和自己土地的所有權,還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飯店。

於是,這筆交易就談成了,希爾頓第一年隻需支付給老德米克3萬美元就可以,而不用一次性支付昂貴的30萬美元。就是說,希爾頓隻用了3萬美元就拿到了應該用3O萬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權。這樣希爾頓省下了27萬美元,但是這與建造旅店需要的100萬美元相比,還是差距很大的。

於是,希爾頓又找到老德米克,“我想以土地作為抵押去貸款,希望你能同意。”老德米克非常生氣,可是又沒有辦法。

就這樣,希爾頓擁有了土地使用權,於是從銀行順利地獲得了3O萬美元,加上他已經支付給老德米克的3萬美元後剩下的7萬美元,他就有了37萬美元。可是這筆資金離100萬美元還是相差很遠,於是他又找到一個土地開發商,請求他一起開發這家旅館,這個開發商給了他20萬美元,這樣他的資金就達到了57萬美元。

就這樣,希爾頓旅店在資金尚有很大缺口的情況下開工了。但當旅店建設了一半的時候,他的57萬美元已經全部用光了,希爾頓又陷入了困境。這時,他還是來找老德米克,如實介紹了資金上的困難,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資,把建了一半的建築物繼續完成。他說:“如果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擁有這個旅店,不過您應該租賃給我經營,我每年付給您的租金最低不少於10萬美元。”

這個時候,老德米克已經被套牢了,如果他不答應,不但希爾頓的錢收不回來,他自己的錢也一分都回不來了,他隻好同意。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並不吃虧——建希爾頓飯店,不但飯店是自己的,連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還可以拿到10萬美元的租金收入,於是他同意出資繼續完成剩下的工程。

1925年8月4日,以希爾頓名字命名的“希爾頓旅店”建成開業,他的人生開始步入輝煌時期。

從5000美元到5.7億美元,希爾頓的創富秘訣就是懂得巧妙借用他人的資源,來經營自己的生意。他借到資源後不斷地讓資源變成了新的資源,最後實現了自己的財富夢想。

希爾頓這種借用資源經營的方法說穿了也十分簡單:找一個有實力的利益追求者,想盡一切辦法把他與自己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同體,讓他幫助自己實現自己的目標。

仔細想一想,你身邊有什麼好生意?若有,下一步再想一想有哪些資源可以借用他人的?

記住,在操作時,一定要懂得與他人分享利益,切不可貪心獨占。

中國人好麵子,這不是哪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群體的事。

想借錢,就要求人,而求人又是一件挺沒麵子的事,這是想借錢發展事業者的尷尬。

麵子與事業兩相比較,孰重孰輕,一目了然。但更多的人,因為麵子問題,而放棄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好時機,以至於胡子都一大把了,還碌碌無為。

而那些在機會來臨時,敢於舍棄麵子張口向人借錢的人,則順利地抓住了難得的機遇,成就了輝煌的事業。

日本繩索大王島村芳雄就是這樣的人。

當年,島村芳雄到東京一家包裝材料店當店員時,薪金隻有1.8萬日元,還要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因此他的生活過得緊巴巴的,時常囊空如洗。

有一天,他在街上漫無目的地散步時,注意到走在大街上的無論是光豔照人的小姐,還是徐娘半老的婦人,除了都帶著自己的皮包之外,還提著一個買東西時商場送給她們裝東西用的紙袋。他自言自語道:“嗯!提這樣紙袋的人最近越來越多了。”一種想通過紙袋來賺錢的意念在他的頭腦中形成了,霎時,他整個心就被紙袋和繩索占住了。

第二天,他跑到一家跟商場有生意來往的紙袋工廠參觀。果然,正如他所料,工廠裏人聲鼎沸,機器轟鳴,一片繁忙的景象。參觀之後,他怦然心動,毅然決定無論如何非大幹一番不可。他深信,將來紙袋一定會風行全國,做紙袋繩索的生意肯定能大賺一把。

島村芳雄雖然雄心勃勃,但身無分文,無從下手。他知難而上,決心緊緊地抓住這個機會。於是,他決定到銀行試試。一到銀行,他就對銀行經理大談紙袋的使用前景、紙袋繩索製作上的技巧、他的原價推銷法及行業的展望等,雖然他說得口幹舌燥,但每一家銀行聽了他的打算之後,都表現冷淡,不願理睬他,有的銀行甚至以對待瘋子的態度來對待他。

盡管飽受白眼,但島村芳雄卻沒有絲毫放棄之意,他決定把三井銀行作為目標,連續不斷地前去洽談。然而三井銀行也沒有對他表示同情,起初態度冷淡得連他的話都不願聽的職員們,過了幾天,對他的蔑視態度就逐漸表麵化,終於耐不住厭煩地大發脾氣,一看到他就怒目而視。有時他一來,大家就發出一陣哄笑來取笑他,有時幹脆把他趕出去。銀行經理更是對他避而不見。

苦心人天不負,前後經過長達三個月的拉鋸戰,到了第69次時,銀行經理竟被他那煞費苦心、百折不饒的精神所感動,終於答應貸給他100萬日元。

當朋友和熟人知道他獲得銀行貸款後,也紛紛幫他籌集資金,就這樣他很快就籌集了200萬日元的資金。

資金到位,島村芳雄辭去了店員的工作,成立了凡芳商會,開始繩索販賣業務。他深信,雖然他的條件比別人差,但用自己新創的“原價售銷法”幹下去,一定能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界站穩腳跟。

島村芳雄的原價銷售法其實很簡單。首先,他以五角錢的價格到麻繩廠大量購進45厘米的麻繩,然後原價賣給東京一帶的工廠。完全無利的生意做了一年後,“島村芳雄的繩索最便宜”的名聲遠播,訂貨單從各地雪片般飛來。

此時,島村芳雄開始了他的商業遊說,他拿購貨收據前去訂貨客戶處訴說:如果讓我繼續為你們服務的話,我便隻有破產一條路可走了。”客戶們被他的誠實所感動,甘願把交貨價格提高到五角五分。

同時,島村芳雄又到麻繩廠商洽:“你們賣給我一條五角錢,我一直是原價賣給別人,因此才得到現在這麼多的訂貨。”廠方一看他開給客戶的收據存根,大吃一驚。這樣甘願不賺錢的生意人,麻繩廠還是第一次遇到,於是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他每條按四角五分結賬。

如此一來,以當時他一天1000萬條的交貨量計算,他的利潤就是100萬日元。

創業兩年後,島村芳雄就成為譽滿日本的生意人。

白手起家的人沒有身價,也沒有原始積累做創業的基石。但是,你啥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充滿才智的頭腦和敏銳的嗅覺。當機遇出現時,就要舍棄麵子抓住它——抓住它也就抓住了本錢,抓住了財富。

一旦機會出現,請告訴自己:我本來什麼都不是,還要什麼麵子?為了以後更有尊嚴地生活,現在讓我舍棄任何麵子我都願意!

在你因害怕別人的拒絕而擔心丟麵子時,請多思考未來。想想你是否願意就此貧窮一生,想想你能否接受一生碌碌無為,想想你如何才能讓自己所愛的人活得滋潤。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像島村芳雄那麼幸運,更多的人即使把麵子踩在腳下也借不到錢。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

當然有。來看美國人馬克·奧·哈德林是如何通過炒房子致富的。

美國人馬克·奧·哈德林先生,僅僅隻花了6年時間,就由一名窮困潦倒的失業青年變成一個小有名氣的百萬富翁。是什麼使他如此神速地獲得了成功? 答案是他善於借錢操作。哈德林雖然是借錢操作,但過程中卻並沒有像島村芳雄那般艱辛。

哈德林先生描述說,在他25歲的時候,看了一本名叫《我是怎樣在業餘時間把1000美元變成300萬的》的書,好像看到了一個輝煌世界,於是,他盡可能地了解有關投資和不動產的知識,一有機會便和從事房地產的朋友、親戚聊天,並暗暗為自己定下目標:在30歲時成為百萬富翁。

有一天,一個房地產中間商激動地告訴他一個投資少、收益驚人的買賣:一所坐落在中產階級住宅區的現代式房子,維護良好,房況極佳,屬一流建築。房主出價14500美元,由於某些原因,她必須在一月之內把房子賣掉。哈德林聽後很是動心,經過討價還價雙方定為10000美元。盡管哈德林當時銀行存款不足500美元,但他覺得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即使萬一籌不到這筆錢,也不過隻需付給中間商100美元的酬金而已。

他毫不遲疑地和房主簽了約,返身直奔城裏最大的銀行,以借款的形式得到了10000美元,付給了房主。

他又來到另一家銀行,以新購的房產做抵押,貸款10000美元還清了第一家銀行的借款。接著,他就將房子租了出去。沒幾年,他的住戶又幫他還清了第二家銀行的貸款。就這樣,馬克·奧·哈德林先生很快成為了百萬富翁。

哈德林先生的這個招數,相信這幾年沒少被中國人用。事實上,隻要早幾年哪怕僅用過一次這種招數的人,現在的身家都是非常可觀的。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隨便這麼做幾次的人,身家又何止百萬千萬呢?

不過,和銀行打交道,必須要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違法的事情絕不能做。

哈德林的招數跟猶太人洛維格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我們來看洛維格是如何向銀行借錢的。

洛維格擁有當時世界上噸位最大最多的油輪,此外,他還兼營旅遊、房地產和自然資源開發等行業。

出人意料的是,洛維格第一次做的買賣竟然隻是一艘破船的生意。

他把一艘別人擱置很久沉入海底的長約26英尺的柴油機動船,很費勁地讓別人打撈出來,然後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將它維修好,並將船承包給別人,自己從中獲利50美元,他很高興。然而最使他高興的是父親能借錢給他,他明白了借錢對於一貧如洗的人的創業是多麼重要。

可是,剛開始創業時期的他總是債務纏身,屢屢有破產的危機。他始終也沒有跳出常規思維,達到一種全新的境界。就在洛維格行將進入而立之年時,靈感爆發了。

他找了幾家紐約銀行,希望他們能貸款給他買條具有一般規格水準的舊貨輪,他準備動手把它安裝改造成賺錢較多的油輪,但是卻遭到了拒絕,理由是他沒有可供擔保的東西。麵對一次次的失敗,洛維格並不氣餒,而是有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想法。

他有一條尚能航行的老油輪,他把它重新修理改裝,並精心“打扮”了一番,以低廉的價格包租給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後,他帶著租約合同等去找紐約大通銀行,說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輪,如果銀行肯貸款給他,他可以讓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轉給銀行,以分期抵付銀行貸款的本金和利息。

經過研究,大通銀行的經理們答應了洛維格的要求。當時大多數銀行家都認為此舉簡直不可思議,把款貸給洛維格這樣一個兩手空空的人,等於是把錢白白扔進大海裏。但大通銀行的經理們自有他們的道理:盡管洛維格本身沒有資產信用,但是那家石油公司卻有足夠的信譽和良好的經濟效益;除非發生天災人禍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隻要那條油輪還能行駛,隻要那家石油公司不破產倒閉,這筆租金肯定會一分不差地入賬的。

洛維格的思維巧妙之處,就在於他利用石油公司的信譽為自己的貸款提供了擔保。

當他拿到了大通銀行的第一筆貸款後,馬上買下了一艘貨輪,然後動手加以改裝,使之成為一條裝載量較大的油輪。他采取同樣的方式,把油輪包租給石油公司,獲取租金,然後又以包租金為抵押,重新向銀行貸款,然後又去買船,如此循環往複,像滾雪球似的,一艘又一艘油輪被他買下,然後租出去。

貸款一旦還清,整艘油輪就屬於他自己的了。隨著一筆筆貸款逐漸還清,油輪的包租金不再用來抵付給銀行,而轉進了他的私人賬戶。

洛維格擁有的船隻越來越多,包租金也滾滾而來,洛維格不斷積聚著資本,生意越做越大。不僅是大通銀行,許多別的銀行也開始支持他,不斷地貸給他數目不小的款項。

洛維格並沒有滿足,他又有了一個新的設想:自己建造油輪出租。

在常人看來,這是極為冒險的舉措。投入了大筆的資金,設計建造好了油輪,萬一沒有人來租,怎麼辦?憑著對船特殊的愛好和對各種船舶設計的精通,洛維格非常清楚什麼樣的人需要什麼類型的船,什麼樣的船能給運輸商們帶來最好的經濟效益。他開始為一些顧客“量體裁衣”地設計一些油輪和貨船。然後拿著設計好的圖紙,找到顧客,一旦顧客滿意,立即就簽訂協議。船造好後,由這位顧客承租。

洛維格拿著這些協議,再向銀行申請高額貸款。此時他在銀行家們心目中的地位已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以他的信譽,加上承租人的信譽,洛維格向銀行提出給予他很少人才能享受的“延期償還貸款”待遇。也就是說,在船造好之前,銀行暫時不收回本息,等船下水正式營運後,再開始歸還銀行的貸款本息。這樣一來,洛維格可以先用銀行的錢造船,然後租出,以後就是承租商和銀行的事,隻要承租商還清了銀行的貸款本息,他就可以坐收源源不斷的租金,自然而然地成為船的主人了。整個過程他不用投資一文錢。

洛維格的這種“空手套白狼”的賺錢方式,乍看有些荒誕不經,其實每一步驟都很合理,沒有任何讓人難以接受的地方。

洛維格的成功,最關鍵的地方在於他找到了一種巧借別人的“錢勢”來壯大自己的妙策。一方麵,他將船租給石油公司,這樣他就有了與這家石油公司開展業務往來的背景。有這樣一家石油公司來襯托他,況且每日租金可直接抵付利息,銀行當然樂意將錢貸給他了。另一方麵,他用從銀行借來的錢再去買更好的貨輪,然後再租給石油公司,然後又貸款。從這一點上講,他又成功地巧妙利用借來的錢壯大了自己的“勢”,如此往複,借的錢越多,租出去的船也就越多;而租出去的船越多,其“錢勢”就越大;而“錢勢”越大,就可以獲得更多的錢。

洛維格的招數,其實在目前的中國商業界已經被廣泛運用了。隻要你手中有銀行可以認作資產的東西,隨時都可以拿來換成真金白銀。然後再用這些貸款抵押的錢,再去做你認定更有升值潛力,或換得更具收益的資產。如是循環反複,能積累多少資產,你自己拿個計算器算一下就知道了。

再次提醒各位,一定不要做違法的買賣,一定要確保你所操作的所有事,都是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否則,無論有多少盈利預期,都不可以伸手去做。

有些人害怕屢次向人開口借錢,或不想向多人借貸,所以就往往會選定一個人,並一次性的獅子大開口,一下子就將本可能借給你錢的人嚇壞了,反而一分錢都不會借給你。

心理學上有個等門檻效應,希望抱此想法的人早點看看。

真正的借錢高手,往往都和普通人想的不一樣。來看看下麵這則經典故事。

一個春天,一個虔誠的教徒立誌在某個地方造一座大教堂,他向當地著名的設計師表達了自己的構想:

“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間建造一座伊甸園。”

設計師問他預算,這個人堅定而明快地說:“我現在一兩銀子也沒有,所以5萬兩與50萬兩的預算對我來說沒有區別,重要的是,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夠的魅力來吸引捐款。”

教堂最終的預算為70萬兩銀子。70萬兩銀對當時的這個人來說是一個不僅超出了能力範圍甚至超出了理解範圍的數字。

當天夜裏,這個人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麵寫上“70萬兩銀子”,然後又寫下10行字:

一、尋找1筆70萬兩銀子的捐款;

二、尋找7筆10萬兩銀子的捐款;

三、尋找14筆5萬兩銀子的捐款;

四、尋找28筆2.5萬兩銀子的捐款;

五、尋找70筆1萬兩銀子的捐款;

六、尋找100筆0.7萬兩銀子的捐款;

七、尋找140筆0.5萬兩銀子的捐款;

八、尋找280筆2500兩銀子的捐款;

九、尋找70筆1萬兩銀子的捐款;

十、賣掉10000扇窗,每扇70兩銀子。

兩個月後,這個人用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動了一個鹽商捐出了第一筆10萬兩銀子。

第70天,一位傾聽了他演講的官員,捐出第一筆100兩銀子。

100天時,一位被他孜孜以求精神所感動的陌生人,給他送來了10萬兩銀子。

9個月後,一名捐款者對他說:“如果你的誠意與努力能籌到60萬兩銀子,剩下的10萬兩銀子由我來支付。”

第二年,他以每扇50兩銀子的價格請求當地的富商們認購大教堂的窗戶,付款的辦法為每月5兩銀子,10個月分期付清。6個月內,1萬多扇窗全部售出。

……

後來,曆時12年、可容納2000多人的大教堂竣工,成為建築史上的奇跡與經典,也成為世界各地前往此地的人必去瞻仰的勝景。大教堂最終的造價為200萬兩銀子,全部是這個人一點一滴籌集而來的。

借錢時,如果1個人不能解決你的難題,那就不妨把目標圈定在10個人身上;如果10個人還不行,那就100個人……直到滿足你的意願為止。關鍵問題是,你必須學會思考如何讓他人心甘情願地把錢掏出來。

小錢相對好借,但你若想向別人借大錢,就要運用特別的智慧了。否則,不僅會被別人掃地出門,還有可能從此與你斷絕來往。

下麵就來看看一位大學校長是如何向陌生人借巨資的,而且,更牛的是,這錢可是不用還的,因為是募捐。

哈伯博士是一所大學的校長,他需要100萬美元來興建新的建築。他拿了一份芝加哥百萬富翁的名單,研究向誰籌募這筆捐款。最後他選了其中兩位,每位都是百萬富翁,而且彼此還是仇恨很深的敵人。

其中一位是芝加哥市區電車公司的總裁。哈伯博士特意在一天的中午時分去見這位總裁。因為這時候,辦公室的人員,尤其是這位總裁的秘書,可能都已外出用餐了。他很悠閑地走入總裁辦公室,總裁對他的突然出現大吃一驚。

哈伯博士自我介紹:“我叫哈伯,請原諒我不經允許擅自闖了進來,但我發現外麵辦公室並沒有人,於是我隻好自己決定,走了進來。”

頓了頓,哈伯接著說:“我曾多次想到你,以及你的市區電車公司。你已經建立了一套很好的電車係統,而且我知道你從這方麵賺了很多的錢。但是,每每想到你,我總是要想到,總有一天你就要進入那不可知的世界——不僅你這樣,人人都如此。在你走後,你並未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任何紀念物。因為其他人將接管你的金錢,而金錢一旦易手,很快就會被忘記它原來的主人是誰。”

總裁陷入了沉思。哈伯博士繼續道:“我想提供一個讓你的姓名永垂不朽的機會。我可以允許你在我們的大學興建一所新的大樓,以你的姓名命名。我本想早給你這個機會,但是,學校董事會的一位董事先生希望把這份榮譽留給Ⅹ先生(這位是市區電車公司總裁的敵人)。不過,我個人在私下一向很欣賞你,而且我現在還是支持你,如果你能允許我這樣做,我將去說服校董事會的反對人士,讓他們也來支持你。”

總裁的臉上有了舒展的笑意。哈伯博士趁熱打鐵:“今天我並不是來要求你做任何的決定,隻不過是我剛好經過這兒,想順便來坐一下,和你見見麵,談一談。你可以把這件事考慮一下,如果你希望和我再談談這件事,麻煩你有空撥個電話給我。”

在總裁剛想說話的時候,哈伯博士站起身,說:“再見,先生!我很高興能有機會和你聊這些。”

說完,哈伯博士低頭致意,然後退了出去,不給這位電車公司的老板表示意見的機會。

事實上,這位電車公司的老板根本沒有任何機會,都是哈伯先生在說話。這也是他事先計劃好的。他進入總裁的辦公室隻是為了埋下種子,他深信,隻要假以時日,這種子就會發芽,並成長壯大。

哈伯剛回到大學辦公室,電車公司老板就打來電話。他要求和哈伯博士訂個約會。第二天早上,電車公司老板來到哈伯博士辦公室。一小時後,一張100萬美元的支票已經交到哈伯博士的手上。

空口白牙地去說服別人,特別是說服別人捐款,是件難於上青天的事情。如果不了解對方的“老底”,如果抓不住對方的痛處,如果調動不了對方敏感的神經,是不可能成功的。

借大錢需要選擇恰當的目標,但更需要特別的智慧。

作家小仲馬在《金錢問題》中說:“商業就是借用他人的資金。”

是的,商業就是這麼簡單:借用他人的資金來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是一條商業大亨們秘而不宣的致富之路。希爾頓是這樣做的,島村芳雄是這樣做的,洛維克也是這樣做的,不勝枚舉的近現代商業巨子當初都是這麼做的。

借用他人資金的前提條件是你的行動要合乎最高的道德標準:誠實、正直和守信。你要把這些道德標準應用到你的各項事業中去。不誠實的人是不能夠得到信任的。

斯通曾用對方的錢買了對方價值160萬美元的公司,這一點讓他很自豪。你也許對這件事很驚奇,究竟是怎麼回事?還是讓斯通自己說吧:

“那時是年底,我正在從事研究、思考和計劃。我決定下一年我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保險公司,並使它能獲準在幾個州開展業務。我把完成此項計劃的最後期限定在12月31日。

我必須找一個公司,它需要滿足我的兩個條件:首先,它有出售事故和人壽保險單的執照;其次,它能允許我在各州開展業務。當然還有資金問題……

我向外界發布了我的計劃,我想得到更多的信息和幫助。

可是,10個月快過去了,我還沒有物色到一個能滿足我基本要求的公司。

在10月的一個星期六,我坐在我的書桌旁,檢查了今年我實現目標的時間表,我對自己說:‘隻剩兩個月了,會有辦法的。’因為我絕不會想到我的目標不會實現,或者它不能在特別限定的時間內實現。我相信我會成功,一定會!

兩天後,奇跡終於發生了。我正在工作時,電話鈴響了起來。我的朋友吉伯遜——超級保險公司的保險員十分急促地說:‘我想我這裏有一個你聽了會很高興的消息:馬裏蘭州的巴爾的摩爾商業信托公司將要清償給賓夕法尼亞意外保險公司,由於遭受了巨大損失……’

我不再遲疑,立即拿起電話,給巴爾的摩爾商業信托公司的副總經理瓦爾海姆打電話。

我做了自我介紹,並解釋說:我聽說商業信托公司可以幫助你們更快地達到這個目的。我當即約定第二天下午2時到巴爾的摩爾去見瓦爾海姆先生和他的助手……

賓夕法尼亞意外保險公司滿足了我的需要。它有一張執照,可以在35個州開展業務……現在這個公司有160萬美元的資產,包括可轉讓的股票和現金。我是怎樣弄到這160萬美元的呢?靠借用他人資金。

事情的經過如下:

‘這160萬美元的資產怎麼辦呢?’瓦爾海姆先生問。

我已經準備好了這個問題,我立刻答道:‘商業信托公司有貸款業務。我將向你們貸這100萬美元。’

我們都笑了起來,接著我繼續說:‘你會獲得一切,而不會有任何損失。因為我所有的一切,包括我現在正在買的價值160萬美元的公司,都可支付這筆貸款。’

瓦爾海姆先生又提出另一個重要問題:‘你打算怎樣歸還這筆貸款呢?’

我也準備好了這個問題。我的答複是:‘我將在60天內償清全部貸款。你知道,我在賓夕法尼亞意外保險公司所獲準的35個州的營業範圍內開辦事故和健康保險公司,並不需要超過50萬美元的資金。當這個公司以後全部歸我所有時,我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減少賓夕法尼亞意外保險公司的資本和餘款,把160萬美元減少到50萬美元,剩餘的錢歸還你的貸款。’

接著,另一個問題又向我提了出來:‘你如何償還那50萬美元的差額呢?’

我說:‘這應當是很容易的。賓夕法尼亞意外保險公司擁有大量資產,包括現金、政府公債和高級擔保品,我能向那些一直與我有往來的銀行借這50萬美元,而以我在賓夕法尼亞意外保險公司的利息做擔保;並以我的其他資產作為保證歸還貸款的額外擔保品。’

當天下午5點鍾,這筆交易就談妥了。”

斯通的故事,相信會給你有益的啟示。

還在為自己想向他人借錢而感到不好意思麼?如果你看到現在為止,還依然遇到該幹的事情而因缺錢不願向他人張口時,隻能這麼說:你真的太OUT了!

前麵說了很多如何向他人借錢的故事和理念,但你知道向他人借錢應遵循哪些原則嗎?

下麵就來說說這方麵的話題。

向朋友借錢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每次都隻借一小筆。隻要是對方手頭比較寬裕,通常都不會拒絕你的。不過,你一定要在每次借錢時都主動講明歸還時間,並且沒有特殊情況絕不拖延還款時間,一時實在無法歸還時,也應該向朋友說明原因。這才能對得起朋友對你的信任。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將小筆借錢的好處歸納為如下三個要點。

第一,能夠很好地消除對方的某種心理障礙。由於借得不多,朋友便不會擔心你不還,即便你不還,他也覺得損失不大,隻是下次你向他借錢時他不會再借給你了。同時,他覺得你不會為了這麼一小筆錢就付出失信於人的代價。此外,他也覺得你應該會有這一小筆借款的償還能力。所以,你小筆借錢的話,一個原本不想借給你錢的人也很有可能會答應你的要求。反之,假如你張口就要借一筆數額巨大的錢的話,他可能會出於種種顧慮,比如:借給你之後是不是會影響到他的開支?你會不會不還?你是否還得起?而變得猶猶豫豫,最後婉言拒絕你的要求。

第二,有利於如期歸還。由於你借得不多,還錢的壓力不大,還起來也就不會感覺那麼吃力了。

第三,有利於贏得對方的信任。如果借得錢不多,而且每次都能按時還錢,你就會贏得大家對你的信任。當你哪一次真的需要一筆數額較大的借款來應急時,大家也會毫不猶豫、毫無顧慮地借給你。

1.要看對方和你交情的深淺

在處理與朋友之間的金錢關係時,除了要遵守互惠原則外,還應當對不同的對象區別對待,如果相互之間隻是泛泛之交,那麼在物質錢財方麵就應該彼此分清。至於交情較深的朋友饋贈的禮物或者禮金,就用不著耿耿於懷,整天盤算著怎樣報答對方了,隻要致以真誠的謝意就可以了。而對於親朋知己則應以情為重,一方有難,另一方則慷慨解囊,盡力幫助,切莫過於計較。由於人的條件各不相同,處理同一問題當然會有不同的做法。

2.用商量的口氣

向朋友借錢時,應該用這樣一種方式:“我剛剛開了個日用品商店,需要買的東西太多,你知道我的家底薄,勉強維持是非常吃力的,手頭非常緊。”用商量的語氣向對方借錢,隻要對方手裏有錢通常都會幫忙的。有的人卻不懂得這個道理,借錢時說:“誰不知道你有錢,借給我萬把塊錢對你來說還不是小菜一碟。”有求於人時,這樣說話是對方不願意聽到的。用商量的口吻借錢或物,會讓對方覺得你有求於他並且尊重他,他才會願意幫你。

3.就算沒有借到錢也不要說氣話

如果你向朋友借錢而朋友沒有借給你,這時,你要控製住失望與不滿情緒,千萬不要說出不禮貌的話,更不要說出刺傷對方的話。如果沒有借到錢還能對對方說“知道你手頭緊,我再去別的地方看看吧”,或者“那我再想想其他辦法”,這樣的話會讓人覺得你很體諒他,下次你再向他借錢時,如果他有,他應該會熱情地借給你的。

4.借了之後一定要按時歸還

借錢時一定要向對方說明還款時間,並且要準時歸還。如果向對方借錢,而且時間比較長,考慮到銀行利息等因素,還錢時可以攜帶一點禮品,以表示對朋友的感謝,這樣會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以後再遇到困難向人求助時就順利多了。

如果有借無還,別人就會覺得你不誠實。假如說好了在某個時間還,可過了很久才還,別人就會覺得你不可靠。並且東西還給別人的時候應當是完好無損的。假如由於磨損或者損壞,無法完好無損地還給別人,依照慣例就應當買一件盡可能相同的物品送給對方。倘若做不到,就應當照價賠償。一個大方的人可能不會接受你的賠償,不過,你願意照價賠償的誠意是不可缺少的。

五、還錢時要自己親自去還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應該誰借誰去還,托人“轉手”既是一種失禮的表現,也可能因為交待不清而出麻煩,甚至鬧得雙方不愉快。更不能對借給你錢的人說:“某某借了我50元,我借了你50元,你去和他要吧。”這會讓人覺得你很無賴,以後便再也不會借錢給你。要長時間地離開某地時,對所借的公款、私款都要還清後再走,免得讓人對你的人品產生懷疑,也避免給以後的某些需求留下禍患。

筆者這一生,也曾多次向朋友借錢,但無論借多借少,全都按自己的承諾日期連利息還給對方,對方不願意收利息的,則會用其他物質相代替,變相感激對方給予自己的幫助。

為人處世,不能沒有信用,做生意也同樣需要有信用。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就好比牆上的蘆葦,終究站不住腳跟。而一個有信用的人,不論你處在什麼環境下,因為你有“重信守用”的好名聲,別人自然會格外地相信你。這樣,你在無形之中就為自己積累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下麵這個故事裏的小馬,就是靠信用把自己一次一次從困境中拯救出來,並邁向成功的。

小馬是個生意人,有一次因為外債沒能及時要回,資金周轉不靈,便向友人借了40萬元,沒有財產擔保,也沒有存單抵押,隻有一句話:“相信我,年底無論如何都還你。”

轉眼之間,到了年底,他的資金周轉困難境況沒有得到改觀,外債仍就沒能催回來,欠款又催得緊。為了還朋友這40萬元,他絞盡腦汁才籌足20萬元,餘下的20萬元使他一籌莫展,怎麼也籌不到。

老婆看到他眉頭緊鎖,心疼地勸他向朋友求情,寬限兩個月,小馬搖搖頭。公司裏的“高參”給他出主意說:反正你朋友也不急用錢,不如先還朋友20萬元現金,其餘的開一張空頭支票,等賬戶上有了錢再支付。小馬勃然大怒,嗬斥這位“高參”是沒有信用的人,並毫不猶豫地辭退了這位跟他多年的搭檔。

最後他決定用自家的私房去抵押貸款,但銀行評估房屋價值24萬元,隻能抵押18萬元。小馬橫下一條心,與老婆鄭重商量後,把房子以20萬元低價賣出去,終於籌齊了40萬元。一家人卻到市郊租了間房屋住。

朋友如期收回了借款,星期天準備約一幫人到小馬家去玩玩,卻被他委婉地拒絕了。朋友不明白平日豪爽的小馬為何變得如此“小氣”起來,便驅車前去問個究竟。

當朋友費盡周折才在一間農舍裏找到小馬時,他的眼睛濕潤了。他緊緊地擁抱著小馬,一個勁地點頭。臨別時擲地有聲地留下一句話:“以後有困難盡管找我!”

第二年,小馬公司的外債陸續收回,生意步入正常運轉的軌道,他又買了新房,添了轎車。

然而充滿競爭的生意場,總是彌漫著你爭我奪的火藥味,正當他在商場上大展拳腳時,卻被一家跨國公司盯上了。那家公司千方百計擠占他的市場,並聯合其他公司騙取他的貸款。小馬的公司最終沒能抵抗住那家公司的打壓垮了下來,車子賣了,房子抵押了,他破產了,不僅一無所有,而且負債累累。

小馬想重新振作起來,但是身無分文。他想貸款,卻沒有擔保人和抵押物。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又想起那位曾經借錢給他的朋友,他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找到了朋友,朋友沒有嫌棄失魂落魄的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再借給他40萬元。他有些顫抖地捧著支票,咬咬牙,堅定地說:“最多兩年我一定還你!”

曾經溺過水的小馬再到商海裏搏擊,自然會小心謹慎,而又遇亂不驚。他又成功了,兩年後不僅還清了債務,而且還賺了一大筆錢。每當有人問他怎樣起死回生時,他便會鄭重地告訴對方:“是信用!”

博取他人的信任,不能光說不做,而要通過你的身體力行,一點一滴地去積累、去建立,方能取信於人。

確實,信用本身就是一筆財富,一筆數目可觀的無形資產,丟棄了它的人不但丟棄了人格,而且還丟棄了贏取財富的渠道。

在任何時候,都要記住,你向他人借的錢,一定要還,而且一定要按約定的時間還。一個借錢不還的人,是最沒出息的人。若用金錢數額來量化的話,他連自己所應還的錢的十分之一價值都不到。比方說,誰若借你1萬元不還,那對方的價值連1000塊都不到,是一個人品讓人唾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