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水鏡先生

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複追。

黃治和黃悟奔襲了半個多月,日夜兼程的趕路,總算是到達了南陽。

荊州南陽郡,和荊州南郡以漢江為界,領縣37,人口240多萬,為天下第一大郡。

黃治和黃悟感覺這裏非常熱鬧,非常繁榮,因為這裏易守難攻,大量的北方士人與流民為了躲避戰亂而來到了這裏,把荊襄之地作為寄托生活的地方。

而來到這裏的人士,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北方先進的科技,所以促進了荊州的經濟發展和繁榮,因此,荊州成為了有資格擁有帝王之資的地方。

再加上劉表的管理,這裏並沒有發生大的戰爭,所以還比較的太平。

一路上,黃治和黃悟看到了太多的戰亂,有士兵燒殺搶掠,也有士兵攻城等等,他們無法阻止,隻能盡快的起義,組建自己的勢力,然後平定亂世。

他們看到了太多的窮苦百姓,有的衣衫襤樓,比乞丐還乞丐,有的光著膀子,枯瘦如柴,就像竹竿一般,仿佛風一吹就會倒,讓人心生憐憫。

路上時不時的還會遇到死屍,有的是被殺死的,有的倒在路邊,顯然是被餓死的,蠅蟲飛舞,已經發臭。

黃治和黃悟看到了一幕幕如同人間地獄般的慘相,越發的想改變這個世界。

臥龍崗南瀕白水,北障紫峰,遙連嵩嶽,山水相依,崗巒起伏,曲折回旋,勢如臥龍,也被稱作隆中。

因為諸葛亮住在這裏,又被人稱作臥龍,所以叫臥龍崗。

黃治他們問清楚了路後,便到達了臥龍崗的腳下,騎馬前進了一大半的路程,之後他們開始下馬行走。

黃治想起了當年劉備也是在距離諸葛亮住處很遠的地方下馬,表達自己的誠意。

雖然不知道諸葛亮到底看不看的到,但是誠意還是要的,萬一能夠看到呢?到時候因為自己的誠意不足,無法請到諸葛亮,那就後悔都來不及。

再者,這臥龍崗風景不錯,長滿了參天大樹,不過這個樹長得比較稀零,再加上道路上好像經常有人走,所以雜草不多,非常的順暢、方便。

黃治和黃悟一邊笑著聊天,一邊觀看周圍的景色,一邊牽著馬匹前進。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當他們路過一個懸崖邊時,隻見有兩個老者坐在那裏下棋,高深莫測,談笑風生,也不怕掉到懸崖下麵去。

在他們的身旁,還有著一個火爐,上麵的水壺在飄著熱氣,桌上的茶杯,則已經涼了。

吟唱詩詞的是一個白發蒼蒼,留著白色長胡須的老者。

這兩人都給人一種超脫世俗的感覺,如同仙人,坐在懸崖邊,秋風陣陣,也處事不驚,泰然自若。

“這一定是個高人。”黃治說道。

不過,他怎麼覺得這首詩詞很耳熟呢,沒想到是來自三國的人所作。

這首詩講的是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眼前仿佛戰角吹響,烽煙滾滾,戰馬馳騁來來去去,黃沙遮日,滿目荒涼誰可同語?隻有蕭瑟的西風吹拂著枯老鮮紅的楓樹。

黃悟點了點頭,他讀過詩書,學過武功,但是並沒有黃治了解的那麼強,不過也覺得老者念的詩,似是非常的深奧,非常的有道理。

“水鏡先生,你這招棋可真的精妙啊,我差點被你逼進死局。”

背對著黃治、黃悟他們坐著的老者,看著對麵白發蒼蒼的老者感歎了一聲。

他手上拿著棋子,久久下不去手。

黃悟不知道水鏡先生是誰,黃治卻是非常的明白。

水鏡先生比諸葛亮還要厲害,據說是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人的師傅,曾言明:奉孝鋒芒太盛,他死之後,你們方能出山。

而郭嘉死的時候,正是水鏡先生推薦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山之時,仿佛應證了這一切。

不過,黃治並沒有請水鏡先生輔佐自己的計劃,因為,他有點害怕,讀三國的時候,思考了一下,水鏡先生本名叫做司馬徽,與司馬懿同宗,而諸葛亮是他的徒弟,卻敗給了司馬懿。

諸葛亮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司馬懿的聲望,這幕後的一切,仿佛有一個推手,從一早就開始布局,有計劃的進行著,最後司馬家族一統天下。

雖然這隻是猜想,但水鏡先生萬一真的是三國的大謀主,那就有樂子看了,此人笑裏藏刀,胸懷韜略和大誌,黃治可不想被人當成棋子利用。

他帶著黃悟繼續趕路,沒有在這裏停留。

“該你了。”背對著黃治、黃悟他們的老者,將棋子下了下去,看向了對麵的水鏡先生。

後者似是有意無意的看了黃治和黃悟的背影一眼,胸有成竹,像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隨後他專注著自己手中的棋子,按了下去,進行第一次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