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八九章 新年新氣象

新的一年就這樣來到了。天氣還是比較寒冷,但人心卻是火熱的。皇上頒布聖旨,改元建中。新皇登基當然會有新的氣象。

新年第一個工作日,王仙客就接到一個大單。京城最大的做茶葉生意的老板李向陽運來了二十萬兩白銀,因為他要帶著大部分人去福建武夷山采購茶葉,明前綠。所以把家裏暫時不用的現銀都托付給了王仙客看護。當然,存的也隻是活期,但王仙客依然是很高興的,因為無論怎樣,這也是別人信任自己的標誌,自己的商業信譽就是要在這樣的一點一滴中建立起來。這樣一筆大單,如果一兩個月取用的話,自己正好可以借立即支付利息這樣的示範作用來打消其他人的顧慮。

二十萬,活期年利一分五,月利就是一厘二毫五,隻存一個月的話,一兩銀子能得到一厘二毫五,十兩就是一分二厘五毫,一百兩就是一錢二分五厘,一千兩就是一兩二錢五分,一萬兩就是十二兩五錢,十萬兩就是一百二十五兩,二十萬兩就是二百五十兩。

這個廣告效應是很明顯的,隻不過把錢放進去一個月,就能得到二百五十兩,要換了以前,支付給櫃坊的保管費都不止這個數。

在古代沒有電視宣傳,沒有信用記錄,有的隻能是靠人們的口口相傳,這就叫做口碑。

王仙客現在當然不會著急自己怎麼用這二十萬去生出這二百五十兩的利息。當然,現在自己也會著急著去給這些錢找到出路。因為按現在國家給各個銀行收取的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0%左右的程度來看,至少得有80%以上的錢得找到出路,出路隻有兩條,放貸,或者投資。但王仙客現在發現貸款的比率並不高,他以為自己這麼優惠的條件,來貸款的人肯定會很多,但是,他可能高估了人們的熱情。

在這個時代,為錢焦慮的人永遠都會為錢焦慮,不為錢焦慮的人永遠也都不為錢焦慮。那些為錢焦慮的人因為沒有抵押,沒有人擔保,根本也就沒有條件貸款,王仙客也不能什麼條件都不要就貸給人家,那自己那點資金的風險太大了。他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做慈善。那些不為錢焦慮的人,要麼就不思進取,要麼就家財萬貫,根本用不著貸款。隻有極少數的人會為一時周轉不開,自己也有一定的還款能力的時候貸款。

所以,王仙客必須為手頭的資金找到出路,當然,他現在正在嚐試增加一種貸款分期償還的業務。他可以直接和消費者聯係,也可以和各商家聯手,比如可以推出購房貸款,購車貸款,購買珠寶首飾貸款等等。總之,這也是一條資金的出路。但現在推出似乎還不成熟。一要看人們的還款能力,二要看市場的消化能力。

唯一的出路,看來還是投資。王仙客可以利用手頭的資金做的事情有很多。他可以去販茶,可以去開妓院,這些都是合法的。而且這些傳統行業利潤豐厚。但王仙客想到了一個更加有趣的行業。他要在唐朝開超市。隻要他的錢莊分號開到那裏,他的超市就可以開到那裏。

要不了多久,他就擁有了花旗花旗銀行和沃爾瑪超市一樣的實力。

王仙客想到這點,就開始研究在唐朝開超市的可行性來。唐朝的大多數手工產品都由朝廷統一收購後,交由各地的市場由商家分銷。這種製度似乎會製約王仙客的計劃,因為他沒法獲得商品。而且,京城的東市和西市已經有了一部分商場超市的特性,因為這裏商品和服務雲集,跟超市一站式服務有了些許相似之處。但,它的確也不是真實的超市,每個商戶都是各自為政,自主經營。也許更適合開的是便利店,而不是超市,王仙客可以在每個坊裏麵開一家便利店,但這跟那些雜貨鋪又有性質交叉的地方。自己也許可以通過統一采購和薄利多銷的策略降低一部分成本,而把價格降下來,但事實上,許多商品的定價權掌握在朝廷手裏,如果私自抬高或者降低價格,是會有受到處罰的危險的。

而超市和便利店,跟傳統的雜貨鋪相比,唯一的優勢就是商品更家豐富一些,而且可以自選。但這點在唐朝區別也不明顯,因為唐朝官方規定了大多數手工產品的樣式,規格。總之,全國每一個地方大多數手工產品都是一個樣式,當然因為離生產地的遠近會有價格上的不同。

王仙客通篇全局的考慮了一下,發現要實現自己在唐朝開超市的想法,必須從朝廷下手,讓自己獲得商品的收購和經營權。當然,王仙客這樣做並不意味著他想壟斷,他隻是想讓唐朝的部分經濟從計劃走向市場。著眼於這一點,王仙客不認為自己成功的機會會很大,因為這關係到整個唐帝國的穩定和繁榮,冒險的事情,王仙客想李適會不會有膽量放手讓自己去做。王仙客認為李適有一定的冒險精神,削藩就是一件十分冒險的事情,弄不好自己小命沒了不要緊,大唐一百多年的基業也許會毀於一旦。這件事情跟李適加強自己統治權有關係,而王仙客希望他做的呢,卻很明顯是還權於民,越是成功之後,他的權力就會越少,他當然不傻。

王仙客暫時把這當成方式之一吧,他從最開始的第一產業農業開始思索開來,在農業方麵會不會有自己用武之地。除非他王仙客研究出雜交水稻,不然,他不會有任何出路。曆史記載唐朝鼎盛時期,人均口糧三百到四百斤。而唐初農民人均耕地一頃,新唐書記載,百畝為一頃,當然,可能一畝跟現在的一畝不一致,但這也表明唐朝人均耕地不少,但口糧卻才四百斤,足見當時農業生產有多落後。即便自己培育出了雜交水稻,要大麵積栽種,也必然在若幹年之後了。那時自己還能做什麼。

王仙客在讀到《新唐書》食貨誌二的時候,有這樣一段話:

初,乾元末,天下上計百六十九州,戶百九十三萬三千一百二十四,不課者百一十七萬四千五百九十二;口千六百九十九萬三百八十六,不課者千四百六十一萬九千五百八十七。減天寶戶五百九十八萬二千五百八十四,口三千五百九十二萬八千七百二十三。

由於王仙客看的網絡電子版,而且加上他並沒有真正理解“不課”這兩個字的含義,使得他看到這段話的感覺是觸目驚心。唐朝快要覆滅的時候,人口才一千多萬,比天寶四千多萬的人口少了三千多萬。不課者,王仙客理解成不繳稅,偷逃稅的人。在古代不交稅的人隻能是剝削者,那這是不是就是說,在唐朝末期,一千六百多萬的人口中,不繳稅的剝削者就占到了一千四百多萬呢。也就是說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人才兩百萬。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從五千年前到現在,九州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總是占總人口的絕大多數。即使現在也不例外,十三億人有九億農民和農民工。更別說生產力遠遠落後的唐朝。如果不課真的如王仙客理解的話,那隻能說明,唐朝末期,唐朝統治者已經失去了對人民的控製。藩鎮擁兵自重,不服王化,自己在自己的藩鎮行使軍政大權,加上一些農民起義爆發,連年戰爭,一些農民流離失所。使得那個時候唐朝皇帝實際統治的人口數不過兩三百萬而已。事實是唐朝乾符後,沒過多久,唐王朝就滅亡在藩鎮朱溫的手裏。

但這些跟王仙客所想的暫時沒有關係,他隻是想在這個唐中期,政治經濟還算可以的時候有一番作為。農業作為立國之本,向來受到統治者重視,但卻視農民利益如糞土。農民從來就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況且農業從古到今都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利潤根本就沒有。那麼工業,或者手工業呢。除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生產物資外,唐朝根本就沒有什麼別的工業或手工業產品。而現代化的一些工業也不可能複製到唐朝。那麼,隻能在服務業和商業上尋找突破口。超市是商業的一個典型可執行的代表。而服務業呢,王仙客思索再三,覺得有三個方向,酒樓或者客棧。特色服務,妓院或者賭場。然後人力資源或者物流業。這些東西王仙客更加沒有涉及到過。根本還是一竅不通。不過,開連鎖酒店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實中有例子,比如希爾頓。不說酒樓,就是一般的餐飲也可以啊。KFC,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隻不過賣點薯條和炸雞腿,就能做到世界五百強。自己為何不能。

自己可以弄點那個時候沒有的食品來賣,打點眼球效應。不過,這一切都要在一個基礎之上,那就是人民的購買力,消費水平。王仙客雖然處在統治階級地位,但他觀察的結論是,唐朝的京城市民消費能力並不高。號稱“盛世”的大唐,可能也隻是另一個國富民窮的典型代表。統治者和統治階級占據了社會財富的大部分,而且對社會所有財富擁有分配的權力,而普通民眾和被統治者,僅能保持繁衍和再生產能力。王仙客想讓自己的服務麵向最底層人民都不行。

這一切都使王仙客催生了一個想法。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的消費能力。但在這個封建極權的大唐盛世,他一個人的綿薄之力能做到什麼呢。難道他能開展一次工業革命,帶領唐朝人民走向新生。

即便他能,他也不能因此就犧牲一部勞苦大眾的生存權利。他可不想來一次吉利一樣的圈地運動,使自己每一根毛細血管都流著肮髒的,腐臭的,貪婪的血液。

王仙客不想這樣的唯一辦法,就隻得暫時把自己的目標客戶鎖定在唐朝統治階級身上,暫時把芸芸眾生忽視掉。賺取這些剝削者再高的利潤,王仙客都是認為合理的。在他們身上完成最原始的積累,王仙客心裏承受能力會好一些。雖然這些統治階級自己並不產生財富,所有的財富依然都來自於最廣大的勞動人民。

所以,王仙客第一步就是要去遊說皇帝,讓他放寬對商品的控製權。雖然想起來達到目的的話會很艱難,但王仙客勢在必行。因為如果隻是單純的存款貸款的話,王仙客很難實現他對那些投資者的承諾。貸款的人太少,那麼那些存戶的錢就隻能放在倉庫裏發黴,那自己如何實現盈利,如何達到比肩比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