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
許都。
曹操噓眯著眼,環顧起了堂中眾人。
“定是司馬老賊所做。”許褚的聲音傳來。
眾人接連附和起來。
————
【王莽的評價也是不斷在變化。】
【首先說一下史書中的記載。】
【班固說他:谘爾賊臣,篡漢滔天,行驕夏癸,虐烈商辛。偽稽黃、虞,繆稱典文,眾怨神怒,惡複誅臻。百王之極,究其奸昏。】
【王莽同時期的耿弇倒是誇了句:“元元叩心,更思莽朝。”】
【耿弇:東漢開國元勳,雲台二十八將第四位。】
【他為什麼誇王莽?】
【因為在本句前麵還有一段: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亂,諸將擅命於畿內,貴戚縱橫於都內。天子之命,不出城門,所在牧守,輒自遷易,百姓不知所從,士人莫敢自安。虜掠財物,劫掠婦女,懷金玉者,至不生歸。】
【翻譯一下:更始帝劉玄還不如王莽,在他治下人們都開始懷戀起王莽了,大家快來跟著秀兒幹啊,幹翻劉玄。】
————
東漢。
秀兒一臉無奈,還講不講信達雅了?
大可不必翻譯的如此直白。
理是這個理,但話不能這樣說。
————
大明,永樂年間。
“殿下,真的不行啊。”鄭和跪在地上祈求著朱瞻基。
私吞白銀也好,用太子名義立碑也罷,臣都可以幫您瞞著。
但太孫瘋了啊。
他要繞道朝鮮之地,用白銀招募傭兵,使其自相殘殺,屠朝鮮……
您是太孫,我不是啊,我要攔不住您,回北京城,陛下能活刮了我。
“小事而已,你怕什麼?”朱瞻基滿臉不在乎。
爺爺已經決定要外封藩王,朝鮮及交趾已經定下了,我這是提前過去打理雜草而已。
殺光了不服的,剩下的全是順民。
肥沃土地之舉而已,來年朝鮮之地說不定還要迎來大豐收。
從朝鮮之地破國而入,順道去東北之地屠女真。
孤要入關!
————
西周,宋國。
宋公看著晉侯派人帶來的書信滿臉苦澀。
“聽說你們想改國名?”
“改宋為商,怎麼樣?”
能怎麼樣?不改了唄。
晉侯無恥,不要臉。
你不就是想找個理由攻我宋國,占我疆土,掠我子民嗎?
你肯定已經準備好大軍了,我敢改,你馬上就敢進攻。
國號是早上改的,國是中午被滅的。
————
【東晉袁宏《後漢紀》卷一有雲:“王莽篡漢,劉抑廢”、“王莽末,天下鹹思漢”。】
【南朝宋。】
【提到這南朝宋,就不得不提老劉家。】
【開國君主劉裕,小名寄奴。】
【是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
【至於很多人問:為什麼國號不叫漢,而叫宋?】
【拜托,劉裕出生時候都是東晉末年了,他這漢室宗親的身份曹魏時期可能有點用……都東晉了,有和沒有也沒多大區別。】
【他繼位之前是宋王,按禮法直接用宋就行,何必用漢呢?】
————
東漢,許都。
“嘭。”曹操將碗反扣在桌案之上。
旁人不解,還以為是因為劉姓又複國了,魏王生氣了。
殊不知曹操心裏越想越難受,憑什麼他是宋王,你說他是繼位。
孤是魏王,憑什麼就是篡位?
封王,加九錫,入朝不拜,這不是篡位必備流程嗎?
你可不要告訴孤,是因為他功勞太大封的王,被逼無奈當的皇帝!!!
————
大漢,長安。
“啊?”劉邦有些懷疑,四弟也就一般啊,他子孫這麼牛?
若是朕的子孫,朕倒不覺得奇怪,畢竟朕是始皇之下第一人嘛。
朕以為是朕牛,可四弟的子孫也這麼牛,難道是我那不成器的父親牛?
————
東漢,孱陵。
“曆史還真是個圈。”劉備不由心生感歎。
曹賊篡漢,三國亂戰,司馬家摘了桃子。
結果晉又被我劉姓宗室所滅。
殿內眾人也是感歎不已。
“大哥,這劉寄奴可比大侄兒強多了。”張飛喧鬧的聲音又傳來。
“當!”
“大哥,我錯了。”張飛在劉備拔劍的一瞬間趕忙認錯。
哼,大哥不似人君,真話都聽不進去了。
————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
《後漢書·桓譚傳》有雲:“當王莽居攝簒弑之際,天下之士莫不競褒稱徳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譚獨自守黙然無言。”
《後漢書·第五倫傳》記雲:“臣嚐讀書記知秦以酷急亡國,又目見王莽亦以苛法自滅。”
《後漢書·逸民傳序論》雲:“漢室中微,王莽簒位,士之蘊藉,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毀冕,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
《後漢書·黨錮列傳序論》雲:“至王莽專偽,終於簒國,忠義之流,恥見纓紼。”】
【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沈約《宋書》
《宋書》誌第四《禮一》有雲:“任已而不師古,秦氏以之致亡,師古而不適用,王莽所以身滅。”】
【北齊魏收《魏書》
《魏書》卷二十二《清河王傳》有雲:“昔王莽頭禿,亦藉渭陽之,資遂簒漢室。”
《魏書》卷一百二《西域傳》有雲:“王莽簒位,西域遂絕。”】
【到了唐朝時期,依然是這套理論。】
【房玄齡等人主持編纂的《晉書》卷六十一《周嵩傳》記載周嵩說:“田氏擅齊,王莽簒漢,皆藉封土之疆,假累世之寵,因闇弱之主,資母後之權,樹比周之黨,階絕滅之勢,然後乃能行其私謀,以成簒奪之禍耳。”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慕容皝》記載慕容皝說:“成帝闇弱,不能自立,內惑豔妻,外恣五舅,卒令王莽坐取帝位,每覽斯事,孰不痛惋。”】
【魏征負責編纂的《隋書》卷六十二《梁毗傳》
梁毗《劾左仆射楊素封事》有雲:“始夫奸臣擅命,有漸而來。王莽資之於積年,桓玄基之於易世,而卒殄漢祀,終傾晉祚。季孫專魯,田氏簒齊,皆載典誥。”
《隋書》卷八十五《列傳》第五十《序》有雲:“身處機衡,肆趙高之奸宄;世荷權寵,行王莽之桀逆,生靈之所讎疾,犬豕不食其餘。”】
【……魏征一如既往的噴子。】
【但考慮到二人都處於李世民時期,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二人所傳達的思想就顯而易見。】
————
【提到唐,必然離不開宋。】
【不是南朝宋,而是南宋、北宋。】
【宋朝修的《新唐書·長孫無忌傳》裏麵記載了這麼一句話:無忌今之奸雄,王莽、司馬懿之流也;陛下少更遷延,臣恐變生肘腋,悔無及矣!】
【好家夥,也不知道是誇長孫無忌呢還是貶低長孫無忌呢?】
【這句話出自許敬宗和唐高宗李治的對話,許敬宗勸腹黑王子李治殺長孫無忌。】
————
大唐,長安。
花園內。
“臣有罪,請陛下允臣辭官歸鄉。”長孫無忌冷汗都下來了,王莽是外戚,我也是外戚,但問題不大。
陛下會信任我,我也不像王莽,也沒有手段可以做到王莽一樣的事情。
但司馬懿不一樣啊,自高平陵之變以來,有多少長壽的臣子以為一句“類司馬懿”含冤而死啊。
隻要你活的長,沒能力是藏拙,有能力是早有禍心。
原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的許敬宗也跪倒在地。
該死的宋朝,我沒說過這句話,至少現在沒說過。
陛下正當壯年,太子殿下是李承乾。
李治還不知道在哪裏?你讓我怎麼保持理智。
隻需一句“離間天家親情”,即便陛下仁德,不殺我,也要把我貶官處理。
————
【但有一說一,《新唐書》的可信度並不比《資治通鑒》高。】
【距離唐朝更近的五代十國成書的《舊唐書》,雖然也記載了許敬宗勸李治殺長孫無忌的話語,前麵的與《新唐書》基本相同,都是用漢文帝殺薄昭的故事來勸諫李治,但並沒有“無忌今之奸雄,王莽、司馬懿之流也。”這句話。】
【合理懷疑,是宋朝文人自己加上去的。】
————
大唐,長安。
長孫皇後寬慰起了李世民來。“陛下,臣妾曾說過,您不應該把對我的寵愛增加在家族之上,早晚會有禍事。”
“哥哥的官職允許他辭了吧,僅保留爵位即可。”
長孫無忌都快落下淚來,宋朝一個局部統一王朝,還不如五代十國天下混戰的史官有節操。
和司馬懿沒關係就好,和他沾上關係,除非上天降下神諭,否則誰也救不了。
————
【到了元朝,脫脫等人編纂的《宋史》
卷七十《律曆誌三》記載:宋太宗時常侍徐鉉與百官奏議中有雲:“以梁室比羿、浞、王莽,不為正統。”】
【曆朝曆代幾乎沒有承認新朝是正統王朝的,宋太宗趙光義不承認新朝是正統。】
【但黑色幽默來了,新朝是如今史學界承認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北宋、南宋皆不被史學界承認為大一統王朝。】
【曆史就是這麼可樂。】
【西晉都是大一統王朝,北宋不是。】
————
北宋,汴梁。
“砰。”粉末四濺,石桌應聲而碎。
趙匡胤的怒氣噌噌的往上漲,麵色越發紅潤。
頗像道家之法,請神上身,伏魔大帝關羽來了。
對一個王朝最大的侮辱“你還不如兩晉。”,在大一統方麵,西晉成功的超越了宋朝。
若是第一次直播聽到此種話語,趙匡胤還是會怒,但靜下心想想,也對。
若是沒有八王之亂,中原混戰廝殺,精銳盡失。胡人也進不來,晉室也不會南遷,南遷之後便是東晉,理論上西晉算大一統王朝也在情理之中。
可誰讓後輩思維跳脫呢,次次直播都會不經意透露出一點大宋的“壯舉。”
不要臉跑去封禪的,打贏了賠款的,割地的,冤殺忠臣的。
樁樁件件直插心窩。
“德昭,帶著太醫去看看你叔叔。”
“幫他好好治病!”
趙德昭等這一天已經等很久了,但還是悲痛的問道。
“父皇,皇祖母那邊?”
趙匡胤冷眼看來。“讓你去做,你就去!”
————
【《宋史》卷三百四十四《李常傳》有雲:“王莽猥析《周官》片言,以流毒天下。”】
【《宋史》卷三百五十六《劉拯傳》有雲:“至及王莽、曹操之事,方異意之臣。”】
【拾柒不得不說一句公道話,同樣都是篡國,但曹操能力比王莽確實強多了。】
【拿王莽和曹操比,多少有些貶低曹操了。】
【並且宋之前的各朝代大多是以曹魏為正統,宋朝最開始也是同樣,但隨著一路敗,開始尊劉貶曹,以劉備的季漢為正統。】
【意思也很簡單,雖然我南遷了,但我和季漢是一樣的,是正統王朝。】
【你可別惡心季漢了,我雖然看不上劉禪,但若是把趙構換成劉禪,說不定還真能大宋複興,一統華夏。】
————
東漢,孱陵。
“大哥……嗚嗚嗚。”張飛剛開口,關羽眼疾手快隨手抓起東西就堵住了他的嘴。
三弟啊,你可少說些話吧。
你說一次,大哥打阿鬥一次,他才三歲啊,他有什麼錯。
————
【《宋史》卷三百五十六《崔鷗傳》有雲:“(蔡)京奸邪之計,大類王莽,而朋黨之眾則又過之,願斬之以謝天下。”】
【……這句話有些誇大,蔡京在某些方麵,還真比不上王莽。】
【同樣也是元朝脫脫等編纂的《金史》
卷九十六《許安仁傳》有雲:“西漢崇用外戚,而有王莽之禍。”】
【清朝張廷玉負責編纂《明史》
卷一百九十六《方獻夫傳》有雲:“自古力主為後之議者,宋莫甚於司馬光,漢莫甚於王莽。
……主哀帝議者,莽為首,師丹、甄邯、劉歆附之,而莽之說流毒最深。
宋儒祖述王莽之說,以惑萬世誤後學。
……為後之議,實起於莽;宋儒之論,實出於莽。”】
【清儒瞧不起宋儒……還真是無法言說哈。】
【《明史》卷二百八《餘珊傳》有雲:“蓋大奸似忠大詐似信,王莽匿情於下士之日,安石垢麵於入相之初,雖有聖賢誰其辨之。”】
【這是王安石被黑的最慘一次,……額,不對,不是最慘的一次。】
————
【最後以宋朝《資治通鑒》卷四十二,作為史書評價王莽的結尾。
東漢光武帝時司空掾陳元上疏曰:“臣聞師臣者帝,賓臣者霸。故武王以太公為師,齊桓以夷吾為仲父,近則高帝優相國之禮,太宗假宰輔之權。及亡新王莽,遭漢中衰,專操國柄以偷天下,況己自喻,不信群臣,奪公輔之任,損宰相之威,以刺舉為明,徼訐為直,至乃陪仆告其君長,子弟變其父兄,罔密法峻,大臣無所措手足;然不能禁董忠之謀,身為世戮。”】
【翻譯就算了,大概解釋一下原因,劉秀想集權,限製乃至監視三公,重用外戚。】
【上書直接把劉秀懟了回去,王莽之禍不遠矣,您要學習聖人的美德,把臣子當做老師,和臣子交心。】
【您也不要重用外戚,外戚都是王莽一樣的人。】
【陛下,您也不想辛辛苦苦興複的大漢被外戚篡了吧?】
————
新朝。
“劉秀小兒。”王莽不由的大笑起來,朕現在很確定,劉秀的權利並不大。
無非因為人死的足夠多,暫時緩解了土地兼並,讓權與世家勳貴,才保了東漢基業而已。
————
【客觀來說,不管那個地方的人,都分好人壞人。】
【比如十四年戰爭期間,倭國也有達瓦裏希。】
【同樣,外戚也有優秀的,衛青、霍去病等,但文官集團就拿著王莽說事。】
【為什麼?】
【因為外戚是依附皇權的,雖然存在外戚反噬,篡位謀國的。】
【但更多時候,外戚其實和皇帝重用宦官之類並沒有多大區別。】
【都是集中皇權,從臣子手裏搶食。】
【他們能誇外戚,不如期望他們人人都是海瑞來的現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