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也不知道是因為何種原因,對蠻夷是怎麼惡毒怎麼來。】
【但也有極個別用了好詞。】
【比如安定郡的月氏道改為月順,表達月氏恭順的願望。】
【但更多的邊境地名仍然是延續周朝的理論,即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然後搭配“厭”“疏”“除”“羅”“截”“擒”。】
【《地理誌》記載被改成這樣的郡和縣名共有三十多例。】
【對於國內如此大刀闊斧的改名字,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後果。】
————
【百姓也就算了,尤其是貧困百姓,一輩子可能隻是窩在村裏種田,進到自己所在的縣城、郡城都是很少的事情,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官員的影響就太大了。】
【下達詔令的時候,你不僅要寫改了之後的名字,還要把之前的名字一並寫上,防止找不到地方。】
【中央的官員要拿著舊圖和新圖比對,到底這塊地叫什麼名字。】
【關鍵王莽改地名不止一次,是很多次,心血來潮就改一下。】
【《新莽職方考記》裏麵記載了一個故事。】
【漢平帝元始四年,王莽派中郎將平憲等人,來到西海(今青海湖)地區,以金錢財物,利誘卑禾羌首領良願獻地內屬。良願等人懾於西漢武力,又貪圖財幣,於是率領本部落人遷出鮮水海、允穀、鹽池等地,將環湖地區獻給了漢朝,自居高山險阻處為漢藩蔽。
王莽誘使卑禾羌獻地,羌人又一次被迫到自然條件更差的地區去放牧。】
【王莽得西海、鹽池後,奏報臨朝的太後王政君,謂當時全國已有東海、南海、北海郡,請在良願等所獻的地區設西海郡。準奏後,於元始四年冬設置了西海郡,治龍夷,並在環湖地區設置五縣歸西海郡管轄。】
【雖然這是塊荒地,在當時的意義並不大,但好歹也算開疆擴土嘛,不應該去吐槽,但王莽為了鞏固這塊地幹的就不是人事。】
【中原王朝要開發守護一塊新地,無非就是派大軍或者遷徙民眾,亦或者兩種同時進行。】
【民眾不願意的情況,就發配罪犯,也是理所應當。】
【但最後不夠怎麼辦?】
【王莽使出了絕技:沒有犯人,是因為法律管的還不夠多,律法還不夠嚴。】
【王莽在國內增立新法50條,凡有違犯者,強行遷徙到西海地區。】
————
《吐槽帝語錄》:
“這還是個人嗎?”
“商鞅和他一比都像是儒家的。”
————
【即便如此不擇手段,這塊地王莽還是沒有占住。】
【西海郡設置兩年後,即王莽居攝元年,西羌豪酋龐恬、傅幡等興兵攻打西海郡,企圖奪回水草豐美的環湖地區。
西海太守程永棄城逃走,後被王莽所殺。羌人隨即占領西海郡。
次年,王莽遣護羌校尉竇況等擊破西羌,收複了西海郡。
王莽篡位稱帝後,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新莽政權無力顧及邊疆郡縣,卑禾遂又趁機奪回了故土,西海郡也隨之廢棄。】
————
【更扯的是我國古代地名大多遵循山川河流走向的命名方式。】
【山南水北稱陽,反之稱陰。】
【帶陰陽的王莽直接將陰陽去掉,反而沒有陰陽的又強行加上。
有的呢則是陰陽顛倒,如:範陽改為順陰。
夕陽改夕陰。】
【也不知道王莽時期形容夕陽西下是不是也要改為夕陰西下?】
————
新朝。
柴火堆好了,王莽靜靜的看著天幕。
劉秀也快到了,一切都要結束了。
————
【王莽還玩上了接龍消消樂。】
【豫章郡改為九江郡,旁邊的九江郡蒙了,那我叫啥?】
【不要慌,王莽改為延平郡。】
【齊郡改為濟南,濟南也蒙了,那我叫啥?】
【不要慌,你要樂知天命,平安快樂。】
【你就叫樂安吧。】
————
【或許是出於對漢武帝的致敬。】
【也或許王莽實在是抄襲了眾多漢武帝的政策。
抄襲者一般隻想幹死原創,自己就可以理所應當的成為原創了。】
【所以最能顯示漢朝武功,銘刻了漢武帝、衛青、霍去病印記的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全被改了。】
【武威改為張掖,張掖改為設屏。】
【酒泉改為輔平,敦煌改敦德。】
【並且四郡的縣名幾乎全被改,甚至王莽精確到鄉,都改了名字。】
【他可真是愛死漢武帝了。】
————
大漢,長安。
衛府。
怒氣衝衝的劉徹對著三人大發脾氣。
“姨父,他改名字,他欺負我。”
霍去病越說越動情,還哭了起來。
劉徹下定決心,哭,哭死你。你們不僅騙朕,還偷偷烤肉吃,朕絕對不會原諒你的。
“嗚嗚嗚……”
“嗚啊……王莽欺負我……”
“嗚嗚嗚,姨父也不管我了。”
“嗚啊……嗚啊……”
“唉。”朕是善良,見不得小孩落淚,絕對沒有原諒你們。
“來,去病不哭,騎大馬咯。”
衛府門口,桑弘羊偷偷笑著,就知道是這種情況。
看來不需要我們給陛下找台階咯。
緩步來到衛青旁邊:“我可是盡力了啊,隻是陛下的脾氣你知道,我實在沒勸住。”
句句不提錢,句句都是錢。
衛青讓他安心,錢給了你就是你的。
“來,諸位吃肉。”
————
【又根據《周禮》將郡國分為“內郡”“近郡”“邊郡”。
分三輔為六尉郡,每郡置大夫一人,職如郡太守。】
【河東、河內、弘農、河南、潁川、南陽為六隊郡。】
【分別改為前隊,後隊,左隊,右隊,兆隊,祈隊。】
【頻繁的改名不僅折磨了當世人,寫史書的班固直接在史書吐槽:歲複變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複還其故。】
【並且王莽在沒有開疆拓土的情況下,成功使行政區域多了起來。】
【篡漢前:郡國一百零三,縣邑一千三百一十四。】
【篡漢後:郡國一百二十五,縣邑兩千兩百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