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鄭村壩勝!

感謝“予你同行2015 ”“學以致庸”“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熊山道的冷厲”“青月小築”“3Know”“愛吃四川醪糟的慕容弘”“討人厭的碎嘴子 ”“逍遙春秋笑長生 ”“兩隻老虎maple ”“喜歡鏈莢豆的羋家人 ”的打賞。

祝幾位大佬心想事成,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

【諸軍集結完畢之後,建文帝從山東、河南等地送來大量的給養和攻城器械。】

【命令他們立刻北上,送四叔升天。】

【這算是朱允炆犯下的第一個錯誤,冬季命令大軍北上決戰,而且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到塞北冰天雪地的南方人。】

【可如果複盤來看,他下這個命令其實多少也有些無奈。】

【朱棣控製了北平永定一帶,之前向遼東、大寧、大同等方向的給養可以通過陸運和海運、河運到達,而現在通通都要繞路。】

【既提高了損耗,又降低了效率。】

【遼東、大寧兩地不說完全不產糧吧,那也和沒有一樣。】

【大寧衛屯田畝產約為0.37-0.6石。】

【在史書記載:洪武二十年七月,大寧衛、鬆亭關、會州三地共存儲糧食分別為三十一石、五十八石、二十五石,共計一百一十四石。】

【僅僅兩年,這些糧食就吃光了……】

【為了給大寧大同遼東三地運送糧食長期需要征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的勞役。】

【北平和開平(唐山地區)是重要的中轉站之一。】

【邊防軍原本隻需要防備北元侵襲,現在還要防備朱棣。】

【現在需要的糧食就成了天文數字。】

【逼都能夠把朱允炆逼瘋,必須盡快解決其一。】

【不然當兵的沒糧吃了,那可就誰有糧跟誰走了。】

【光是糧食問題就能拖得南京朝堂承受不起。】

【糧食是需要時間耕種收獲的,而如果不能盡快解決朱棣,那現在大規模需要糧食,怎麼辦?】

【要麼讓地主士紳無私貢獻,要麼連百姓家裏種子都拿走。】

【你猜他們會選哪種?】

【而這樣的結果直接會導致民變,若是平時,文人老爺們那瞧得上泥腿子,反就反唄,殺光了就好。】

【可現在外有北元時不時來騷擾一下,內有藩王作亂,真敢這樣做激起民變,第一個失去性命多半是朱允炆。】

————

大明 應天府

此時的朱元璋嘴唇囁嚅抖動著,旁人卻聽不見其聲。

馬皇後靠近了一些,聽清楚了自家夫君的喃喃自語。

“四月初六……父親餓死”

“四月初九,大哥餓死。”

“四月十六,大哥兒子也餓死了……”

“四月二十二,娘也餓死了。”

馬皇後把手放在朱元璋手心,給予他一絲溫暖,可朱元璋還沉浸在回憶裏無法自拔。

而隨即眼裏的痛苦被狠厲所代替。

沒有動怒,沒有大發雷霆,也沒有喝罵任何一人。

隻是文官感覺仿佛像是變天了一樣,身體突然好冷是怎麼一回事?

————

【遼東騎兵要到山東集結也是受此因素影響的無奈之舉。】

【而李景隆收到命令,隨即隻帶親兵快馬加鞭趕到河間與徐凱會麵,隨後又立即趕往真定接管軍務。】

【隨後在朱棣智取大寧期間,李景隆進攻北平,大軍都打到北平正南城牆最後一道防線——麗正門。離全取北平就差那麼一線,若不是顧成等守將啟用城內平民乃至婦女兒童都被征召上城牆幫忙防禦,拖到朱棣回援。】

【勝負猶未可知。】

【差一點,朱棣的家就沒了。】

————

大明 應天府

顧成很尷尬,本來是自己的光輝事跡,應該驕傲自豪的。

可這時間不對啊,現在才洪武十三年,陛下洪武三十一年才駕崩,還有十八年……

哪天要是突然翻我未來的賬,我可怎麼解釋?

問我為什麼投降?我該怎麼說?

問我為什麼剛開始要率軍進攻燕王?我又怎麼說?

天啦,救救我吧。

————

【還記得之前朱棣為奪取鬆亭關所用的反間計嗎?】

【一封書信,兩個士兵,就搞掉了卜萬。】

【而同樣的招數,朱棣在智取大寧成功擊敗李景隆之後又來了一次,這次針對的是楊文手下智囊吳高。】

【《明太宗實錄》朱棣說:遼東雖隔山海,而數擾永平,當思所以靖之。吳高雖怯,而行事縝密。楊文粗而無謀。去吳高,則楊文不足慮矣。然非用智不能去之。】

【楊文就是個渣渣,隻要去掉他的外置大腦,不足為慮。】

【一招鮮,吃遍天。】

【朱允炆將吳高削爵並發配廣西。】

【當然可能不僅僅是朱棣這封書信的原因,還因為吳高的姐姐或者妹妹是齊王妃。】

【很抱歉。查不到具體史料,古代史書上除了少數女性不得不記錄具體事情而外,很多就是記載一個父親是誰,嫁給誰就差不多了,連具體名字都沒記錄。】

【齊王妃記載更簡單:吳氏,江國公吳良之女。】

【而且齊王先後有正妃三人,其中兩個都是吳氏。另一個吳氏是黔國公吳複之女。】

【因為古代史書對女性的不重視,就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稍不注意就會把兩人誤認為同一人。】

【比如著名的謠言:李世民娶兄弟媳婦楊氏就是因為史書記載的問題。史書記載李世民後宮楊氏有三人。

【恰好史書又記載李元吉妻子也叫楊氏。】

【搶兄弟媳婦這個謠言就這樣傳起來了。】

【所以,有些事情記得清楚一點比較好,不然自證清白可太難了……】

————

大唐 武德年間

李元吉目眥欲裂憤怒無比,在朝堂之上怒罵李世民什麼:“狼子野心、不顧人倫”等等話語。

李世民懶得搭理,他敢動手那就不用等什麼玄武門了,今天朕就可以當太子。

倒是這謠言到底怎麼傳成這樣的啊……

登基了一定要命令史官把朕後宮每人來曆家世,清清楚楚原原本本記載上去。

朕可不想後世一想到朕就是強娶弟媳。

————

大唐 貞觀年間

李世民已經連忙下令起居郎一定不要把天幕後輩這段記載進去……不然天知道後世人看見這段記載又會編成什麼樣子……

順帶還命史官專門列傳,一定要把宮內嬪妃來曆記載清楚。

史官要是不寫,朕就命人刻碑記載清楚帶到皇陵去。

後世人不是喜歡考古嗎?起碼能證明朕的清白。

————

東漢 丞相府

曹操有些不確定的問道身邊人。

“孤記得之前是不是說過這李世民把兄弟都殺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複之後,隨即大笑起來。

“這唐太宗和我是同道中人啊。”

“強娶人妻不道德,孤強烈譴責。”

“但是娶寡婦就不一樣了,要大力表彰,她已經失去了丈夫,我還能讓她守活寡嗎?”

“孤這不僅是在拯救她,還是為了我華夏延續血脈。”

“孤真的是太偉大了。”

【朱榑在此前的削藩中已經被廢為庶人並囚禁於南京,朱允炆對於吳高這位領兵在外而又能力出色的齊王大舅哥可能也是心存忌憚。】

【而且同時吳高的堂妹或者堂姐又是自焚的朱柏的正妻。】

【先搞了人家妹夫,又搞了人家堂妹夫,還逼得堂妹一家自焚而死。】

【所以朱允炆也許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看誰都像臥底。】

【也許是順水推舟。】

【而之前鬆亭關的卜萬被搞掉了,朱棣帶著裹挾來的大寧都司人馬順手把鬆亭關也給拔了。】

【也是同樣的方式,讓家屬走前麵,士兵當場倒戈,朱棣同時又派陳亨偷襲西北軍營帳,劉貞逃往遼東都司。】

【這時候朱棣手下的人馬總數已經接近十萬。】

【七月初四,八百人起兵。】

【九月份就手握近乎十萬人馬。】

【強!】

————

大明 應天府

朱棣長出一口氣,果然,後輩正常起來還是挺正常的嘛。

永樂年間的老朱棣也是平靜下來,不容易啊,可千萬不要再講些奇奇怪怪的事,我年紀大了,受不了。

————

【而李景隆得知鬆亭關失守,當機立斷兵分兩路,瞿能父子領西川軍繼續圍攻北平,而主力則在跟隨直接前往鄭村壩阻攔朱棣南下部隊。】

【而陳暉則率領甘涼鐵騎(包括漢、蒙、色目、裕固)在鄭村壩前麵的壩河、溫榆河之間進行巡邏警戒。防備燕軍偷襲李景隆大營,又把高級將軍一鍋端了。】

————

大明 應天府

李文忠回想一下北平地形,又想想自己兒子的安排,說不上多優秀,但至少中規中矩,燕王怎麼打贏的呢?

莫不是這甘涼鐵騎怕是一見麵就被燕王滅了,隨後以自身騎兵機動性進行大迂回,分割,包抄?

唉,若是如此,那便不奇怪了,燕王還真是個天生的將帥。

嚇死我了,我還以為我兒真是臥底……

現在看來,無非我兒太過平庸,而燕王實在太過優秀,才顯得我兒……

————

【不要覺得李景隆放著北平不拿下反而來堵朱棣是多蠢的事情。】

【第一,當時都已經打到麗正門了,瞿能父子二人也不差,給足他們時間,北平自然能拿下。】

【其二:敵首是朱棣,何況北平就一萬多燕軍,剩下大部分燕軍主力都在朱棣手裏,你把北平拿下把朱棣全家殺了,然後呢?】

【朱棣隻需要再生一個兒子,如果生不出來哪怕學五代十國收義子,隻要有繼承人,手下的人還是會跟著他造反。】

【造反,你可以能力差,可以兵少將寡,但你千萬一定要有一個繼承人。】

【而半夜時分燕軍到達,甘涼鐵騎主力巡邏方向和燕軍主力行進方向相反,兩軍在兩岸隔著一條河擦肩而過。】

【明實錄記載:不僅是半夜時分,而且還有大霧,所以雙方都準備利用天時這一有利條件吃掉對方。】

【朱棣假裝沒有發現對方繼續向前準備直插李景隆主力,陳暉則以為沒被燕軍發現隨即過河尾隨燕軍準備給朱棣來一技千年殺。】

【燕軍過河之後立馬擺開陣型,趁南軍過河之際,朱棣親自帶兵衝鋒,半渡而擊。】

【而不出意外,幾輪攻擊,甘涼鐵騎除了陳暉帶領少數人逃出生天,其餘盡數或死或俘。】

【而李景隆得知這一消息,為了防備燕軍趁夜突襲下令全軍緊急戒備。】

【即便甘涼鐵騎幾乎全軍覆沒,同時還有幾萬大軍在攻打北平,但李景隆現在的兵力仍然至少是朱棣的三倍。】

【那朱棣是怎麼贏下這場大戰的?】

【在李景隆看來自己可以從容應對,但朱棣不行,朱棣手下至少一半部隊的家眷可全在北平城,如果被南軍攻破,那後果可想而知。】

【總不能指望南軍優待俘虜,不擾民。】

【如果北平城破,用家眷要挾士兵投降,他們有選擇嗎?】

【而朱棣本人也不可能容忍北平的丟失,北平一旦丟失那朱棣隻能去草原放牧了。】

【大寧的位置和土地情況也注定其不能作為一個造反根據地。】

————

【所以李景隆其實判斷朱棣會趁著夜色,士氣高漲之際突襲,救援北平城,這一決定其實沒有根本性的錯誤。】

【他和他手下將領隻是錯估了朱棣對軍隊的控製度,同時也低估了燕軍對朱棣的忠誠,以及朱棣本人的決心。】

【朱棣就地紮營,不斷派出斥候尋找南軍主力所在位置,尤其是南方士兵的位置。】

【很多人說南方兵連禦寒衣物都沒有所以導致失敗,其實不完全對。】

【禦寒衣物雖然不充足,總歸是有的。但如果你是一個南方人你就應該知道你和長期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人抗冷性是不一樣的。】

【博主作為一個南方人去東北旅遊,本地人穿件毛衣加羽絨服就可以,我裏麵還要穿上保暖衣在套上一件加絨衛衣才能勉強感覺到溫暖。】

【而且,一個南方人突然去東北,感冒受風寒的幾率幾乎是百分之九十。】

【尤其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問題,水土不服。

這個病完全無法預測,有的人天南海北跑沒有任何不習慣。

而有的人都不用說出省,離自己家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就會犯。】

【在斥候的探查下,南軍駐紮信息源源不斷傳到後方朱棣手中。】

【次日中午,決戰來了。】

【燕軍連續攻破其中七個以南方人為主的營地,李景隆隨即派兵救援。】

【可真是葫蘆娃救爺爺,去一個沒一個。】

【雙方激戰一整個白天,李景隆的主力兵力都被拖在戰場之上,而燕軍分兵從兩翼進行大迂回,對南軍主力進行包圍。】

【李景隆隨即下令全軍拋棄輜重突圍。】

【這個命令也沒有問題,再不突圍幾十萬大軍可就都是朱棣盤中的菜了。】

【雖然在明實錄在記載此次戰役為大勝,斬首數萬,俘虜數萬。其實是有些許誇大的。】

【從後來兩軍戰報來看,朱棣雖然奪得了大量戰馬、車輛、糧食輜重。】

【但其中並沒有什麼有名的人被朱棣斬殺或俘虜。】

【如果真的斬首俘虜加起來近十多萬的話,至少中級將領大部分都應該在此戰犧牲。】

【但此戰對朱棣來說確實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正麵擊潰數倍於己身的軍隊。】

【有一個不太出名的知識點,此戰隨朱棣進行迂回包抄的親兵有一人名叫鄭和。】

【有一種推測,鄭和原本姓馬,朱棣賜給鄭和的鄭姓,就是因為鄭村壩之戰。】

【在我國太監幾乎就是壞人的專用名詞,但有那麼三人,在大多數心中幾乎都是正麵形象。】

【一位是東漢時期改進造紙的蔡倫。】

【還有一位是崇禎皇帝的司禮監秉筆太監—— 王承恩,在明朝滅亡時候隨同崇禎皇帝殉國。】

【冷知識:明亡時候北京城內殉國的勳貴和文臣加起來還沒有和李自成大戰的太監軍隊死得多……】

【還真是諷刺……】

【一個文人口中的閹人之輩居然還比他們有骨氣。】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倒是深以為然,文官貪財奪權時候膽子很大,若真讓他們去死,反而像個膽小鬼,跪地求饒的、尿褲子的比比皆是。

咱能夠想到亡國之時文官那不要臉的投降樣子,但與國同休的勳貴居然和文官一樣……

這群勳貴後代要不要動動腦子想想,文官至少還能幫新朝治國理政,你們一群光會溜貓逗狗、欺男霸女的勳貴後代人家要你們幹什麼?

若你還真有帶兵打仗的本事,人家更不會留你。

與國同休的勳貴,不說全家殉國吧,你至少主脈要為國死戰吧……不然不止對不起舊朝,新朝人家也看不上你……

朕都沒那麼恨你們了,因為你們太蠢了。

————

【而最重要的一位便是三寶太監鄭和,其實我們多數人想到他的時候,完全忽略了他是受過宮刑的,想起他的形象反而是一個白衣儒將之類。】

【摘錄國內和國外的二段評價一觀。】

【孫先生:乃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保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

【《劍橋中國明代史》:鄭和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跨越了半個地球,把明帝國的聲威最大限度地遠播到海外。在這個過程中,他進行了在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係列海上探險。】

【並且我國於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公元2005年7月11日。

經最高執政機關批準,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為中國“航海日”,同時也作為“世界海事日”在中國的實施日期。】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真的很想罵老四一句,咱不允許宦官幹政那塊牌子你不會丟了吧?

但仔細想想,後世文官勳貴還不如太監……

唉,其實還是君王不行,太監也好、奸佞也罷,一個君王若是賢德有主見,便不會聽信其讒言。

若是君王無德,滿堂賢臣又能如何?

————

永樂五年

剛好回到本土六日的鄭和終於看見了大明人人都在討論的天幕,正隨著後人言語回想自起兵以來一路跟隨陛下的曆次大戰。

卻不曾想突然被後輩如此誇讚,受之有愧呀。

其實有沒有一種可能,我是受皇命出去的,順帶著我還想去聖地朝聖一次。

不過既然後輩都如此誇讚我,那這次我要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