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喜歡山枝子的盧老夫人”“四月一號早上”“予你同行2015”“靈丹閣的佐藤美穗”“熊山道的冷厲”“喜歡鏈莢豆的羋家人”“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幾位大佬的打賞。
也感謝書友的評價,不管好評還是差評。十七都很感謝大家。
祝大家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
【而不管耿炳文是死於真定還是死於永樂年間。】
【現在登場的是另一位主角。】
【現在在你麵前的是幼時喜讀兵書、舉止雍容、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看重、故大明曹國長公主朱佛女、隴西郡王李貞之孫、故大明岐陽武靖王李文忠之子、襲爵曹國公、大明五軍都督中軍金事、殿前軍指揮使、左柱國、鎮國將軍、太子少保、領皇城禁衛軍副統領、同知軍國事、禦賜鐵券、征燕大將軍、靖難第一功臣、大明第一影帝、因有"默相事機之功",被朱棣授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並增歲祿一千石。當時,朝廷每議大事,都位於班列之首的大明戰神﹣-李景隆是也!】
————
大明 洪武十三年 應天府
徐達輕輕碰了一下身旁的李文忠,笑著說道:“呦,曹國公,你兒子不錯嘛。”
“兩朝老臣,額,不對,三朝。”
“還都混的這麼好,要不改天讓他教教我兒子?”
周圍同僚也跟著打趣,都想學習學習。
李文忠驚的渾身一抖,別人也就算了,你徐達是嘲笑我嗎?還教教你兒子怎麼混的好,你兒子都成皇帝舅子了,還用我兒教?
隨即靠近徐達,附耳說道:“魏國公啊,我說句大不敬的話,以後每任皇帝都有你徐家血脈,這可是朱與徐共天下啊”
“你也知道我這個人愛喝酒,哪天要是喝多了不小心在陛下麵前把這心裏話說出來,還請你多擔待。”
徐達臉色蒼白,冷汗直流。
“保兒,大外甥,可不能這樣啊。”
說著將手伸進李文忠袖中。
“咱給你這個數,你能忘了心裏話不?”
“哎呀,魏國公,家裏吃飯桌子壞了,我前兩天剛看上一張黃花梨的……”
“我給你買!”
“家裏人多快住不下了,想擴一擴。”
“我給你修!”
“哎呀,我兒景隆正是讀書的年紀,需要洮河鴨頭綠石做的洮硯、徽州的澄心堂紙和李廷圭墨、還有宣城的諸葛筆。昨天我還瞧見一套筆洗,據說是蘇軾蘇東坡用過的……”
徐達已經不敢聽他再說下去,咬牙切齒的直接打斷。
“李文忠,你別太過分……”
“魏國公,別氣,你也知道咱和你一樣小時候沒讀過書,咱就想兒子多讀點書成個人才,一想到兒子用不上好的文房四寶,學不好夫子教誨,咱就想哭,一哭就想喝酒,一喝酒就想去找我那陛下舅舅訴訴苦……”
“停。我我想辦法給你買!但就這麼多,你不要再得寸進尺,大不了魚死網破……”
李文忠兩眼放光,拉住徐達的手就不放。
“我親愛的舅舅,你再說什麼胡話,這些就夠了,打今兒起我就戒酒。”
徐達連忙抽出雙手,擺手說道。
“別,我可當不起你一聲舅舅。”
“陛下才是你舅舅,你還是叫我魏國公算了,實在不行叫名字也成。”
“好的,我的魏國公徐達舅舅。”
徐達無語…………保兒以前也不這樣啊,這是悟道了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嗎?太無恥了,絕對是被這天幕裏的後輩影響了。
————
【而在李景隆正式和朱棣對戰開始之前,簡單提一下朱棣智取大寧的事以及駁斥謠言。】
【最著名的謠言便是廣為人知朱棣對寧王朱權說的:軍隊你借給我,事成之後如數奉還,大明的天下,打下來之後咱們兄弟二人五五分成!】
【然後朱權就信了……】
【你們要不要想一想……這最多就是朱棣強勢拿下部隊之後說的一句場麵話而已,何況實際說的話可能還沒有這麼場麵。】
【實際情況是:朱棣率軍迂回穿插直達大寧城外,從防守不嚴的城牆攀登而上,殺了一個措手不及,而當時大寧城守將房寬和陳亨是朱棣老部下,現在朱棣至少對於大寧城內的他們來說是占據優勢,他們要麼投降,要麼為建文盡忠而死。】
【很明顯,他們選擇了喜迎王師。】
【而另有一說是朱棣再次發動了專屬技能。】
【朱棣專屬技能:人和。】
【啟動!】
【大寧城內守將知道朱棣來了,直接打開門迎接朱棣。】
【吃他娘,喝他娘,打開城門迎燕王,燕王來了喜洋洋。】
————
大明 崇禎年間
李自成將手中裝著粥的碗往桌子上一放,看向坐在自己右邊的宋獻策。
“額不是記著後輩說他們人人都能讀書識字嗎?”
“怎麼就把額的話改個字就用到朱家皇帝身上了。”
宋獻策嗬嗬一笑,捏了捏自己的八字胡。
“大王,許是這後輩懶唄。”
“何況這不是更好,派人去傳一下您是朱棣轉世,當今崇禎皇帝就該叫您一聲祖宗,把位置讓給祖宗才對。”
“哈哈,額覺得行,不過這靠流言可不過別人。 ”
“捷軒(劉宗敏),額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去把開封附近城池盡數屠滅。”
李闖王一拍桌子,豪氣衝天。
“額要三圍開封。”
————
【朱棣對朱權威逼利誘,朱權已經沒得選了……隻能認命了。】
【再不體麵,朱棣就要幫他體麵了。】
【隨後朱棣裹挾寧王一家和大寧都司全部衛所的士兵以及家眷南下。】
【第二便是朵顏三衛,朱棣從寧王手裏帶走不是朵顏三衛,不是,不是,不是。】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謠傳的朵顏三衛其實是朱棣在討伐山西大同方向時,遇到塞外韃靼本部三千勇士前來歸附,遂號稱三千小韃子軍,後又改為三千營!】
【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係出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幼弟鐵木哥斡赤斤支係。】
【清修《明史.列傳五》:寧獻王權,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
【第一:這是清朝時候修的。】
【第二:這裏說的是朵顏三衛屬於朱權但並沒有任何提及朵顏三衛參與靖難一事。】
【而朵顏三衛在洪武二十三年就叛出大明並且和韃靼攪在一起,具體史料在《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而在該實錄第二百四十五卷記錄:洪武二十四年,太祖令燕王朱棣和潁國公傅友德統領大軍出塞清剿三衛,“大破敵眾而還”。
洪武二十五年,北平都指揮使周興帶著燕藩護衛在征討北元的過程中,又順便胖揍了朵顏三衛一頓。
洪武二十九年三月甲子,朱棣率領北平大寧遼東三都司,攻打兀良哈(朵顏三衛)和韃靼聯軍,而朵顏三衛直到永樂二年才重新投靠明朝。】
【投靠也並不持久,可能沒有服用藍色小藥丸吧。】
【真正穩定下來要到成化弘治年間。】
【而這個的最早出處是成化年間汪直準備討伐建州女真,馬文升為了反對而寫的一篇文章。】
【並且此文也沒有記載朵顏三衛參與靖難,隻是稱述可以將朵顏三衛固定在大寧防備女真。】
【而到了清修明史裏麵,就成了朱棣為了讓朵顏三衛幫助自己,承諾允許他們在大寧衛永久駐守,相當於變相割地。】
【當然割地借兵之說,並非清朝修纂《明史》時故意要給前朝潑髒水,事實上這一說法早在明朝中後期就已經出現,始作俑者則是心向建文帝,對朱棣恨之入骨的江南文人集團,目的大家應該懂得都懂。】
【我們打不過你,那還不能搞臭你?】
【打敗一個人很難,可搞臭一個人對文人可太簡單了。】
【而謊言重複的多了,有時候就變成了不容置疑的真理,以至於後人對此深信不疑。】
【而關於朵顏三衛的事情已經解釋清楚了,但朱權的事情大家可以選擇性相信。】
【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畫麵。】
【朱棣登基大典,朱權找到朱棣說:四哥,你要南邊還是北邊?
朱棣疑惑的問道:什麼南邊北邊?都是朕的,當初答應你的是燕王朱棣,和我永樂大帝有什麼關係?
你居然還想分咱的天下,咱心善,就囚禁你兩年然後把你封到南昌去,你跪地謝恩吧。】
【哈哈。這個畫麵一定很好笑,我想朱權一定後悔為什麼沒有下載反詐APP。】
————
大明 永樂年間
在南昌觀看天幕的朱權痛苦的閉上眼睛,淚水從眼角滑落……你其實可以不講這件事的,我已經忘記了……你為什麼要讓我想起來。
痛,
太痛了。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的神情並不好看,還帶著些憤怒。文人為了抹黑老四無所不用其極,懷念那個給他們減稅,升官進爵的主子。
那如果有一天外麵來個主子給他們更好的待遇,怕不是直接打開城門喜迎王師。
畢竟換個主子而已,地主還是那群地主,官還是那群官。
還真是突然明白漢唐之間流傳的那句: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朱棣的臉色越加憤怒,爹我不敢罵,兄弟我不敢打,你們幾個文人我還不敢收拾了嗎?
我很有理由懷疑吃豬屎也是你們編的。
何況朵顏三衛一群手下敗將而已,我若是真用他們,他們還得跪在地上感恩戴德謝謝咱。
你們居然編排我割地請兵?
真是文人一支筆,哈哈,天幕結束我就帶著兄弟挨個把你們手砍了!我讓你們寫!
同樣神情不好的,還有朝堂大部分文官。
嗯,都是屬於江南地界的。
作風幹淨的考慮著天幕結束之後找找皇後太子求求情,希望這場屠殺不要禍及自身。
而心裏有鬼的隻能盤算著朱元璋能給他們留個後代延續血脈就行了,至於全家的性命鐵定沒了……神仙下凡也沒用。
後世文官享的福、犯的錯,居然讓百年前的老祖宗替他們償命?
還有王法嗎?
還有法律嗎?
哦,陛下就是王法,那沒事了,我們死了活該。
————
【而關於李景隆為什麼能當主帥,那還是要感謝不是臥底卻又遠超臥底的黃子澄。】
【他極力推薦,齊泰極力反對。】
【可是建文愛子澄不愛齊泰,選擇相信李景隆。】
————
某一時空的建文帝看著眼前的齊泰和黃子澄,額……還有方孝孺。
突然有點明白始皇被編排的心情。
後輩太過分了,你可以說朕蠢,說朕傻,朕都不和你計較,但你不能說朕有龍陽之好。
彼其娘之!!!
齊泰和黃子澄兩相對視,相互之間的眼神充滿了不屑。
額……方孝孺仍然還在思索井田製的可行性。
————
【腦補一下其實也很合理:李景隆投靠朱棣能被封王嗎?】
【並不能,現在曹國公就已經是最高爵位了。】
【他還比朱棣小一輩,又沒有合適的姐姐妹妹可以嫁給朱棣兒孫。想像徐家一樣成為外戚他要隻有努努力再生一個女兒嫁給朱棣孫子。】
【這且的等,還得看人家朱棣臉色。】
【而徐家則不一樣,若是朱棣登基,徐家兄弟二人可就是皇帝舅哥,太子舅父,太孫舅爺。
起碼可保三代富貴,正兒八經比皇親國戚還皇親國戚,隻要不謀反,整個大明可以橫著走,天老大、皇帝老二,徐家就是老三。】
————
大明 應天府
一群人在不約而同地打量著徐達,又默默地、悄悄地看向朱元璋、朱標、朱棣。
徐達蹭的一聲就跪在地上,躲過了李文忠沒躲過後輩……早知道何必答應保兒給他買那些東西……
朱元璋安撫道:“起來吧,天德,你身體不好,這事和你家沒有關係,何況看後輩言語許是你家未曾參與其中。”
徐達鬆了口氣,連忙謝恩。
這女兒才嫁給燕王,連兒子都還沒有,一下子女婿、外孫、曾外孫都是皇帝,後麵的皇帝多少有點我的血脈……
我……該笑呢……還是……該哭呢?
————
【而河間的徐凱正在收攏潰兵,構築工事,等待朝廷下一批大兵團到來。】
【而這批兵團不可謂不強。】
【藍玉捕魚兒海之戰的搭檔郭英。】
【徐達手下猛將俞通淵。】
【橫掃西川的瞿能父子。】
【同時從西北軍抽調甘涼鐵騎,陳輝、騰聚領西北鐵騎東進。】
【命楊文將遼東主力騎兵交給平安乘船南下山東集結。】
【調山西邊軍,安陸侯吳傑東進。】
【並且朱允炆把手下的禦前豹韜衛精騎、河州衛在京西番鐵騎都派去。】
【這兩支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他們是南京禁軍的騎兵主力。】
【禦林軍中的禦林軍,精銳中的精銳。】
【天羅地網,雄獅百萬。】
【這一次朱允炆誓要滅掉朱棣。】
【而很多人對建文帝的眼光懷疑就來自於此,這麼強的軍團交給李景隆?】
【怪不得敗了,一個疑似臥底,隻會紙上談兵。】
【一個眼光不行,不會用人。】
【李景隆或許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曆和能力。】
【可大家還記得一周前我們講述王翦領六十萬大兵滅楚時候提的問題嗎?】
【能夠讓五十萬大軍井井有條不發生營嘯、保障後勤、水源、不傳染疫病,本身就是很強的本事。】
【其次,清修明史實在是摘錄了太多明朝中晚期和清朝早期的民間野記,放進去如今日一般簡單洗稿就變成了正史,從洪武後期到靖難的許多記載既自相矛盾又充斥著江南文人的抹黑。】
【比如朱棣評價李景隆不知兵,明太宗實錄原文是: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嚐習兵見戰陣,而報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漢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為用,不過能將十萬,九江何等才,而能將五十萬?趙括之敗可待矣。】
【你不要告訴我這是語文閱讀理解:朱棣的這句話表達了對李景隆的不屑,表明了李景隆是趙括一般的人物,不足為懼。】
【恭喜這樣回答的朋友,你們語文一定是滿分。】
【因為朱棣所說的未習兵見陣,恰恰也是他自己命人編纂的明太祖實錄中有相反記錄。】
【而朱棣對李景隆的抹黑反而是小頭,其實我們有時候代入古代人視角是能夠想象的到朱棣這樣的想法。
朕朱棣受命於天,是承接我爹的皇位。
所以我就應該一路大勝,朱允炆安排的人那就一定是傻子是草包,才能顯的他沒用,我很強。
朱棣對正統繼位是真的幾乎成了魔怔人,他如果能說一句老子就是造反了,怎麼的,我就是比建文強。
那他就應該能夠想明白,如此抹黑建文不如說建文很強但有些缺點,如此情況朱棣能勝利反而更顯得天命加身。】
【而對李景隆的抹黑大頭反而是江南文人,朱棣和他們一比都是小兒科。】
PS:感興趣的自己搜《立齋閑錄》,就不放原文了。
【什麼?】
【你問江南文人為什麼抹黑同一個陣營的李景隆?】
【拜托,我們文人怎麼可能和李景隆這樣一個武人、莽夫、蠻子是一個陣營。】
【何況他最後居然開門投降,雖然我們文人也投降了,但我們是良禽擇木而棲,是屈身以待天時。】
【隻等哢的一聲,有人舉起反燕複建的大旗,我們立馬反正,我們可是臥底好不好?】
【李景隆就是個叛徒,怎麼能和我們相提並論。】
【有一個很冷的笑話,我姑且一說,大家姑且一聽。
江南文人為什麼抹黑李景隆?
你想想李景隆他爹是誰?
朱元璋的外甥兼養子李文忠。
李景隆又是誰留給朱允炆的?
朱元璋。
抹黑李景隆連帶著抹黑李文忠捎帶上整個淮西勳貴的同時還順手黑了一手老朱眼瞎。】
【當然,這隻是博主在網上看到的一個笑話,沒有任何理論支持。】
————
大明 應天府
文臣堵住自己的耳朵,仿佛這樣就什麼都未曾發生過一樣。
或許這樣能讓自己享受片刻的安靜。
————
大明 建文四年 洪武三十五年
剛剛破城的朱棣看了看身邊佝僂著身子,拘束不已的李景隆,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曹國公啊,本王有一事想要你幫忙。”
“你既然有我爹太祖皇帝的遺詔,辛苦臥底四年,我想朝中那些是奸臣,那些是賢臣你應該很清楚,你帶兵去將奸臣抄家斬首如何?”
李景隆有些疑惑,遺詔?我沒有啊,臥底?沒有啊,我就是單純打不過你。
…………
數息的沉默過去,還是朱棣使了眼色讓他看向天幕。
李景隆這才想起,後輩說過呀,搞個假的就成了嘛,這不簡單的很。
還有你們這群該死的文官,大家一起投降的,合著我就是個蠢蛋是個壞人,你們就一塵不染、臥薪嚐膽?
還連帶著嘲諷我爹和太祖?
阿,呸。
無恥,無恥之尤。
你們的家我抄定了,反正都會罵我,那我不做些壞蛋才做的事,那我豈不是虧大了?
——————
【前麵提到李景隆的早年經曆,博主其實有一個很關鍵的沒提。】
【那就是李景隆本人的列傳和其他人列傳裏的李景隆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本人列傳就是茶馬互市然後到處練兵。】
【可在馮勝傳裏麵:李景隆跟隨馮勝、傅友德、藍玉打納哈出,又參與了捕魚兒海之戰、討伐罕東衛、西番諸蠻。
北至大漠、南至湖廣、西到藏地、東到遼東都有他的身影。】
【這麼多明初猛將沒一個說他不行,而他出道時間僅僅隻比朱棣晚幾年。】
【我更願意相信朱棣說這句話的原因:一是安撫諸將,畢竟主帥無論如何也不能膽怯。
二是朱棣確實覺得李景隆不如他,當然後續來看這是事實。】
【這就像你到了唐朝遇到李世民,他說可能隻有韓信加白起才能夠讓他有戰意。】
【你不會覺得奇怪,隻會覺得很合理。】
————
大唐 貞觀
“額,後輩……你屬實有些誇大了……不過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李世民忍不住已經在腦海裏想象畫麵,本來都快笑出聲來。
看到魏征已經準備行禮開口,連忙說道。
“後輩,瞎說,先賢不可辱……”
魏征一時間被打亂了思緒,陛下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麼?我是準備誇你啊!
你幹嘛呀!
這下我還怎麼誇你……
————
大漢 長安
劉邦一口酒噴了出來,有些不可置信。
“這唐朝太宗這麼強?”
“要白起加韓信才棋逢對手?”
“相國,這應該是誇大之詞吧?”
蕭何本不想搭理,轉念又一想。
“反正比你強,你兵對兵將對將打不過韓信。”
“哎呀,你好像連韓信的手下敗將項羽都打不過。”
嘭,劉邦將酒杯狠狠砸下,嘭,又一拍桌案而起,怒目而視。
“蕭何,你是不是以為乃公不殺你?”
蕭何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又緩緩放下。
站起身行禮說道:“陛下,你忘了,你說過我們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你如果要殺弟弟我,請讓我先去給太上皇告別,我再也不能侍奉哥哥、父親,何這就去也。”
劉邦無語了,朕就嚇嚇你,你應該誠惶誠恐的求饒啊。
怎麼能這樣?讓朕一點樂趣都沒有。
你說的全是朕的詞……好的不學,跟後輩學些無恥模樣。
————
【而且按常理來說,李景隆現在統帥的手下都是有戰功在身的,朱允炆再蠢應該也不會指望一個曹國公的名頭就能讓這群軍頭服氣吧?】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讓文人服氣很難,但讓武人服氣很簡單,要麼比我強,要麼咱們水平相當但你背景強大我也認,至少不能相差太大。】
【派個廢物來指揮?天王老子的兒子也不行,何況既然都是送死,還不如直接投了燕王。】
【畢竟李景隆要真是個廢物,手下將領投朱棣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朱棣可是正兒八經的先帝之子,一不算外敵,二不算異族。】
【你朱允炆讓我們跟著草包送死,那我們可就要跟著燕王奉天靖難了。】
【是這個道理吧?】
【而同樣的史書關於李景隆治軍竟然有兩種說法。
李景隆治軍不嚴:(李)九江為將,政令不修,紀律不整,上下異心,生死離誌。
李景隆治軍過嚴:諜報,景隆馭軍嚴刻,士卒多躡履執戟盡夜立雪中,不得息。】
【這正反兩麵都讓他們說了……】
【而且人家完全可以邏輯自洽,之前不嚴是因為還沒開戰,後麵嚴是為了防備朱棣。】
【嗯,可真是上下兩張口。】
曹操露出不可琢磨的微笑,後輩果然是同道中人,我聽懂了。
【讓我對明史關於李景隆的記載徹底產生懷疑的是一段明目張膽的造假。】
【李景隆怕瞿能取得攻破北平的守功讓他從彰義門撤退,結果當天夜裏北平守軍往城牆澆水,第二天城牆結冰。】
【可明實錄記載:李景隆當時都已經打到麗正門了。】
【這麼形容吧,彰義門就是你家的大門,麗正門是你臥室的門。】
【而且這裏所記載的彰義門是金元時期留下的,如今的彰義門是靖難之後修的。】
【你家大門都不太準確,小區大門可能準確一點。】
【這群文人抹黑時候能不能翻翻史書,查查圖紙之類的……編的稍微靠譜一點行不行……】
【其次,手下建功就是李景隆建功,有什麼好嫉妒的?李景隆已經位極人臣了,有再大的功勞還能封異姓王不成?】
【反而你要是說李景隆讓功給瞿能反而更合理,畢竟武將從來都怕功高震主。】
【第三:各項史料都記載此事發生的月份是十月,現在留存的明朝城牆遺址很多,磚石城牆並且很高大,從頂部潑水然後從底部到整麵城牆都結成冰……並且硬邦邦……而且整晚澆水……刀劍都砍不動……】
【你這可能打的不是北平。】
【甚至連西伯利亞的某些城牆都比不上。】
【明朝時候確實是小冰河時期,但不是冰河時期啊……】
【我懷疑……】
【他們打的絕對是絕境長城。】
【北平絕對是用來防禦異鬼的……】
【李景隆打著打著穿越了,去拯救七大王國去了。】
【或者你說有個穿越者帶著幾十輛消防車,然後還能控製氣溫保持在零下二十多度。】
【那我就信。】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好奇,絕境長城是什麼?異鬼又是什麼?異族的鬼嗎?
還有城牆凍成冰還真可以實現?
要不讓老四回藩地帶人試試。
————
大明 北京
洪武年間的朱元璋還在思考,而永樂大帝說幹就幹,剛好是寒冬。
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讓人試試唄,萬一真能成那不就賺大了。
————
大明 建文四年 洪武三十五年
抄家的李景隆,見到文官先是一掌排山倒海,又是一招佛山無影腳。
“讓你們編排我。”
“你們臥薪嚐膽是吧!”
“我就可恥是吧。”
絲毫不管文官可恥的求饒之聲。
“和我們沒關係……後世文人幹的。”
“我們也是受害者啊……”
“我們是自己人啊,曹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