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 性 二十個人性的誤區

一個人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對當今社會有深刻的認知。這二十個誤區能讓你看穿社會,看透人性,廣泛地適用於職場、社交等場合,幫你重新構建嶄新的思維體係。

一、我們總以為,消費者要的是貨真價實的產品。實際上,消費者要的是一種幻象,要的是能把他帶入一個故事場景裏的產品。反複訴說自己的產品質量,不如說一個好故事。比如,“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白金”,這句廣告語並沒有說產品多麼好,隻不過構建了簡單的故事場景,然後不斷地重複故事。這種方式雖然簡單粗暴,但消費者還是會不斷地買單,不斷地上鉤,猶如飛蛾撲火一般。

二、我們總以為,觀眾要的是有思想的好作品。實際上,觀眾要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安慰,需要的是自我陶醉,大家寧可沉溺在各種虛設裏不可自拔,也不願意麵對現實。所以,越有思想的文藝作品,越無人問津,而越膚淺的作品,票房越高。

三、我們總以為,大眾最想要的是各種真相,因此,我們努力呈現真相。實際上,我們通過《烏合之眾》可以了解到,大眾追求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而是各種情緒和欲望,是盲從、偏執和狂熱。那些讓大家感覺不爽的“真相”,大家一直充耳不聞。相反,那些能給大眾帶來美好幻想的謊言,卻可以讓大眾狂熱。

四、我們總以為,大眾都是成年人,應該理性且成熟。實際上,很多大眾的心理都還停留在嬰兒階段。他們既不想得到價值,也不想聽什麼道理,他們隻想得到好處。他們就像嗷嗷待哺的孩子,一旦想得到好處了,就會哭鬧,而媽媽就得趕緊去哄他們,或者給一口奶吃,他們馬上就會喜笑顏開,滿足地睡去。

五、我們總以為,在這個信息時代,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獲取各種信息。實際上,越是在這樣一個似乎什麼都能看得見的時代,我們越什麼都看不見。信息自由傳播的時代,並不意味著價值可以自由傳播。相反,那些粗俗下流的內容卻無孔不入。

六、我們總以為,遇事講道理是有用的。實際上,隻有當別人也講道理,當大家都遵守規則的時候,講道理才是有用的。隻有對文明人才能講道理,麵對流氓和小人,你講不清道理。

七、我們總以為,一切關係都是邏輯關係或者情理關係。實際上,很多關係都是利益關係。你傷害了誰的利益就是誰的敵人;你符合了誰的利益,就是誰的朋友。

八、我們總以為,做人最重要的是靠能力,做事最重要的是靠拚搏。實際上,你和誰結成了利益共同體,才決定了你的發展。因此,你不能隻埋頭做事,你還需要不斷地抬頭看勢,這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九、我們總以為,規則是用來遵守的。實際上,規則是用來打破的,就看你會不會打破。

十、我們總以為,人的自由度越高,社會就越平等。實際上,當人的綜合素養還沒到一定的階段,當人還沒普遍地學會自律的時候,絕對的自由隻能導致絕對的奴役。人都被各種商業利益操控,人性將被約束。

十一、我們總以為,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把自己最好的都留給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責任,心裏才能踏實。實際上,世上最大的悲劇是讓孩子“蠢而多財”。自古以來,企圖給孩子留一筆錢,夢想讓孩子也可以富貴逍遙的人,基本上沒有實現的。相反,那些留下良好習慣、家風的家族,卻可以昌盛多年。

十二、我們總以為,給孩子講各種大道理,就可以讓孩子好好讀書,熱愛學習。實際上,孩子從來不會聽你說,他們隻會模仿你。因此,大人教育孩子讀書的最好辦法,就是以身作則。而多少家長自己從來不讀書,時間都花費在酒桌上、牌桌上和各種低級趣味的娛樂上,卻指望著孩子的精神趣味在書本上,這太荒謬了。

十三、我們總以為,一個老實人往往是比較靠譜的。實際上,很多老實人都是因為沒見過世麵或沒有機會而老實,他們一旦有了機會,往往立刻變了樣。真正的老實人是經曆過風風雨雨後依然守得住自己初心的那種人,是見過各種世麵和誘惑後依然淡定和坦然的人。

十四、我們總以為,那些對我們恭敬的人,都是真正的朋友,都是應該善待的客人。實際上,那些喜歡用語言來討好我們的人,往往口蜜腹劍,內心對我們也許已是百般抵觸。相反,那些對我們總是直言不諱,讓我們感到不爽的人,往往才是成全我們的貴人。“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就像唐太宗離不開魏征,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麵鏡子。

十五、我們總以為,一起合謀做了壞事而沒被發現,一切就會過去。實際上,隻要有不正當利益,就會有分贓,一旦分贓不均,就會引發仇恨和忌恨,從而導致報複,事情總會有敗露的那一天。因此,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才是最明智的。

十六、我們總以為,談戀愛就要找個一心一意,並且毫無保留對自己好的人。實際上,這就是悲劇的引子。因為,隻要有犧牲,就意味著不公,最後總會失衡,甚至拔刀相見。

十七、我們總以為,那些對天發誓的愛情最值得珍惜。實際上,真正會愛別人的人,一定會先愛自己,會經過百般努力讓自己成為對方喜歡的模樣,而不是打著愛別人的名義去要挾別人來滿足自己。愛情的最高境界,是兩個人通過相互激勵和影響,最後都變成了彼此喜歡的模樣。

十八、我們總以為,當一個人無緣無故地為自己付出時,是因為自己遇到了一個好人,遇到了對的人,然後接受得心安理得。實際上,在當今社會裏,如果一個人總是無條件地對你好,往往會以對你好的名義窺探你擁有的東西。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忠誠,人和人最健康、最長久的關係,就是互相成全,而不是犧牲一方成全另一方。

十九、我們總以為,要盡最大努力地幫助每一個人。實際上,當你給一個人提供了幫助,遠遠超過了困境對他的限製,他就會對困境麻木,甚至放棄突破困境的意願,對你形成依賴,由感激變成理所當然。當你不再施舍的時候,他就會和你反目成仇。因此,幫助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幫他實現自力更生,然後離開。

二十、我們總以為,簡簡單單地做一個好人就夠了。實際上,這個世界對好人的要求真的是非常嚴苛的。如果你被當成一個好人,你必須做到完美無缺,大家會把所有的道德枷鎖套在你身上。哪天你要是有一絲一毫沒有做到完美,你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一個人有多大的善良,就必須有多高的智商與之相匹配,更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