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發自內心的寬恕與淡然:爭強好勝是不成熟的表現

包容是成熟的表現。很多時候,我們的眼睛隻盯著對方的缺點,而絲毫沒有意識到對方也是有很多優點的,這樣一來,我們就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實際上,要想與對方融洽相處,我們就要學會包容他人。從本質上說,在包容他人的同時,你也是在放過自己。

放寬心,事情原本可能更糟糕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期待事情能夠朝著好的一麵發展,然而往往事與願違。其實,事情的發展都是多向性的,不可能按照我們的意願去發展。很多時候,我們明明覺得已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事情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發生很多微妙的變化。正如蝴蝶效應,指的是在一個動力係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可以使整個係統產生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蝴蝶效應最早是由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於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提出來的。“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假如這個理論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麼,僅僅需要一隻海鷗扇動翅膀就足以永遠地改變天氣變化。舉例而言,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假如偶爾扇動幾下翅膀,那麼就能夠於兩個星期後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卷風。”經過分析不難發現這種現象是有理論依據的,因為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能夠使其身邊的空氣係統產生變化,並且會產生非常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將引起周圍空氣或其他係統產生與之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係統發生巨大的變化。這種現象也叫混沌學。在社會上,在諸如天氣、股票市場之類的在一定時段難以預測的相對複雜的係統中,蝴蝶效應非常常見。廣泛地說,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非常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就有可能引起結果的巨大差異。在社會學界,蝴蝶效應主要說明了下麵這個道理:一個壞的微小的機製,假如不加以及時的引導、調節,那麼就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風暴”或者“龍卷風”;與此相反,一個好的微小機製,假如加以正確的指引,那麼隻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就能產生轟動效應,也有人將其稱為“革命”。

從蝴蝶效應中,我們不難得出一個道理,即事情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糟糕,隻需要其中一個小小的改變。所以,當我們為事情糟糕而感到傷心絕望的時候,或者當我們為事情沒有得到更好的結果而覺得遺憾的時候,不如想一想事情也有可能變得更加糟糕。如此想來,你就能夠變得更加釋然,為自己得到眼下的結果而感到慶幸。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在做事情之前會先把最壞的結果考慮清楚,這樣一來,不管結果如何,他而言都是最好的。相反,假如有人在真正開始去做某情之前,總是想著最好的結果,那麼,對他而言,任何其他的結果都是很糟糕的。實際上,這隻是因為心理預期的不同。為了使我們更加樂觀地對待發生的事情,我們不妨想一想,事情很有可能變得更加糟糕。

在足球場上,費迪南德是個讓人既愛又恨的家夥。當年,他加盟利茲戴上隊長的袖標,率領球隊打進歐洲冠軍聯賽四強。僅僅時隔半年之後,他就脫下白色戰袍加盟死敵曼聯。年初,這位紅魔後防線大將又與切爾西鬧出了眉來眼去的緋聞,但很快,他就用頭球終場前擊敗了利物浦。這是一個綜合了悖論和矛盾的家夥,即使是在國家隊裏,費迪南德也是毀譽參半,經常是世界級發揮伴隨著漫不經心的低級失誤,不過,這些都無妨他成為英格蘭偉大的球星之一。

費迪南德是英格蘭隊後防線上位置最為穩固的球員。然而,在英格蘭隊在南非的一次訓練中,費迪南德在和赫斯基的拚搶中左膝蓋受傷,馬上就被送往醫院進行掃描。最終的掃描結果非常糟糕,費迪南德的左膝韌帶受到嚴重創傷,將不能參加世界杯決賽階段的比賽。就這樣,因為傷痛,費迪南德不得不告別世界杯。他並沒有為此責怪肇事者。在經過一夜痛苦的思考之後,他已經能夠坦然麵對現狀了。

費迪南德平靜地說,“在我去掃描之前,我就已經意識到自己和世界杯無緣了,之所以去醫院進行檢查,我隻是想再確認一下而已。這的確非常讓人失望,不過,我如今已經走了出來。”“發生那件事情之後,第一個晚上特別難熬,要知道,那意味著你將失去代表你的國家參加世界杯的機會。我曾經無數次設想過關於世界杯的場景,率領國家隊參加一次世界大賽是我的最高夢想,我幾乎徹夜無眠。”

在曆屆大賽之前,都有很多明星球員因為形形色色的原因最終與大賽無緣,並且釀成一生的悲劇,對於已經有過三次世界杯經曆,並且還有2014年希望的費迪南德而言,即使是這樣沉重的打擊好像也不足以“致命”。對於這件事情,費迪南德非常努力地表現出了樂觀的一麵:“在痛苦之後,我想我已經可以坦然麵對了。還有很多人的情況比我更加糟糕。歸根結底,我還健康地活著,今後還有機會從事足球運動,希望我能夠早日康複,盡早歸來!”

對於一個始終渴望在世界杯上一展雄姿的足球運動員而言,費迪南德遭受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但是,在經過一夜痛苦的煎熬和思考之後,他覺得對於自己而言結果還不是最糟糕的。因此,他才能夠坦然麵對命運所開的殘酷玩笑。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所以,我們應該作好最壞的打算,然後再朝著最好的方向努力,這樣一來,每一個結果都是很好的結果,我們也能夠懷著愉悅坦然的心情接受一切的結果。

人生原本艱難,何必再相互為難

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艱難地求生。他們吃生冷的食物,住在臨時搭建的山洞之中,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就這樣,一步步艱難地走到了現在,成為如今的人類。毫無疑問,在物質生活方麵,我們已經比祖先先進很多了,而且,隨著醫學技術的發達,人類也已經戰勝了很多疾病,壽命更是比遠古時代延長了很多。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存壓力也越來越大。和遠古時代的靠天吃飯不同的是,現代的人們要想生活得更好,必須更加用心地去與別人展開激烈的競爭,畢竟,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盡管物質生活極大地豐富了,生存卻變得越來越艱難了。

看看如今的孩子,剛剛出生幾個月,就被家長帶著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親子班;剛剛學會走路,就開始去幼兒園上學;甚至還沒有進入小學呢,就參加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是什麼使得家長越來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巨大的生活壓力。在承擔著巨大生活壓力的同時,為了使孩子將來能夠生活得更好,這些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帶著孩子一路狂奔。孩子長大之後,即使是大學畢業了,假如並非好專業,並非出自名校,也很難在一時之間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就業的壓力也很大。麵對如此嚴酷的生存現狀,我們應該怎麼做?是更加急不可耐地投入到競爭之中,不那麼友好地麵對身邊的人;還是更好地麵對生活,和睦地與人相處,相互幫助,彼此扶持?這麼去做一道書麵的選擇題,大家可能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一個選項,畢竟,生活已經很艱難了,每個人都在艱難地為了生存而努力奮鬥,又何須自尋煩惱,相互為難呢?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恰恰有很多人喜歡彼此為難,使原本就艱難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有的人因為走路的時候被過往的車子濺了一身水而破口大罵;有的人因為工作的過程中與同事發生口角而大打出手;有的人甚至在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時候因為讓不讓座的問題打鬧起來。不得不說,人心太浮躁了,人們之間在彼此為難,使生活雪上加霜。其實,車子濺了你一身水很有可能是司機不小心,沒有看到泥水坑;工作中的事情可以據理力爭,但最好不要上升到人身攻擊,大打出手更是沒有必要;讓座是人情,不讓座是公道,我們可以對讓座的人心懷感激,不能因為別人不讓座而指責謾罵甚至是毆打別人。

陳凱歌導演的《搜索》中,一位都市白領乘坐公交車的時候,因為沒給一位大爺讓座,所以遭到乘客輪番攻擊;被拍下視頻傳上網後,網友們更是紛紛人肉搜索辱罵。

某天,在杭州K 192公交車上,也上演了同樣一幕場景。下午1點多的時候,在一輛從武林小廣場開往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的K 192公交車上,一個小夥子,鼻子上架著紅色鏡框,看上去身材非常瘦小,坐在車廂中部的“照顧專座”上,正對著下車門的位置。

在登雲路口站,一對年輕夫妻上車了,丈夫上身穿著又大又長的綠色T恤,中等身材,看上去非常魁梧、強壯。妻子紮了個高髙的馬尾辮,懷中抱著一個孩子,看上去隻有幾個月大。當時,車廂裏的人很多,夫妻倆擠到車廂中部的位置,恰好對著小夥子站著。

此時,車上的廣播開始喊道:“請給有需要的乘客讓個座,謝謝大家!”小夥子沒有任何反應,因此,廣播再次響起,連續播了4遍。

小夥子抬頭看了看夫妻,還是一聲不吭地低下頭。此時,一個女乘客好心地提醒司機:“後麵站著抱小孩的乘客,再播放一遍喇叭給有座的乘客提個醒吧,萬一緊急刹車,很容易出事。”司機扭過頭來對乘客們喊了句:“大家都照顧下,讓個座給有需要的乘客啊!”此時,小夥子再次抬起頭,看了夫妻一眼,緊接著又迅速躲閃轉頭。

到了和睦新村站的時候,後排有人下車了,這時,抱著孩子的妻子尋到空位,抱著孩子坐了下來。不過,丈夫仍然站在原地,怒火中燒地盯著小夥子。

當小夥子再次抬頭的時候,與丈夫的目光對接上了。就在這一瞬間,丈夫突然爆發了:“你看什麼看,車上坐著還看,看笑話嗎?”一邊說,他一邊掄起手朝小夥子的臉頰狠狠地扇去,一左一右“啪啪啪……”還沒來得及作出任何反應,小夥子就連吃5記耳光。小夥子的紅色鏡框突然之間就飛了出去,鼻血也“唰”地流了出來。

據當時坐在後麵的乘客劉先生回憶說:“這個巴掌扇得是真響,光聽聲音我就無法忍受了,車廂裏突然安靜下來,大家都默默無聲地看了過來,沒有人加以阻止。”

“那個抱著孩子的妻子也特別凶,坐在後麵的位子上,還幫腔惡狠狠地罵那個小夥子:‘你是不是你媽養的?讓座都不知道嗎?’”兩站路後,這對夫妻就下車了。

小夥被打後,呆呆地坐在位子上,一聲不吭,鼻血不停地往外流。

後來,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慢慢地走到小夥子麵前,從布袋裏掏出幾張紙巾遞給小夥子,說:“小夥子,擦擦。出了很多血,上醫院檢查檢查吧。”終於,小夥子輕聲說了句:“沒事,不要緊。”

此時,邊上的乘客也幫忙拾起了已經斷成幾截的紅色鏡框。

小夥子把老奶奶給的紙巾團攏,塞到鼻孔裏堵住,很快,紙巾被血浸透了。

到了終點站之後,小夥才下車,天下著大雨,他沒有傘,淋著雨就走了。

這簡直就是《搜索》情節在生活中的真實上演,不知道這個小夥子的內心深處是否也隱藏著像高圓圓在《搜索》中飾演的葉藍秋那樣的心事。如今,關於讓座的事情在大城市已然成了一個熱門話題。然而,究竟該不該讓座,卻是一個道德上的問題。對於讓座的人,我們應該心懷感激,說一聲感謝。但是,對於不讓座的人,我們也應該感到由衷的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孩子還是老人,是孕婦還是殘疾人,但是我們很難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病。所以,當對方坐在座位上不願意動彈的時候,我們應該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此外,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如今,在大城市中,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其實是很累的,他們大部分都住在遠離城區的郊區地帶,因此,在壓力很大的工作和來回的奔波之中,他們也許確實需要坐在座位上好好地休息一番。鑒於這種情況,我們也應該表示諒解。

總而言之,讓座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行為,接受了別人的幫助我們要表示感謝;但是假如別人因為特殊原因無法幫助我們,我們也是沒有權利橫加指責,甚至大打出手的。要知道,生活原本已經非常艱難,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一些體諒和理解,不要再為難彼此。

爭強好勝隻會讓自己身心疲憊

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都爭強好勝,總想處處都比別人強。然而,事情往往不盡如人意。正如常言所說,好強的人沒有好強的命。事實確實如此,很多時候,人假如太好強了,反而處處不能順心如意。要知道,每個人的人生隻有一次機會,錯過了就再也無法回頭。所以,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要為了一時的爭強好勝而使自己追悔莫及。對於任何人而言,人生都是非常短暫的,假如壽命短的,也許五六十年,即使是壽命長的,也就是七八十年的光陰。在這短暫的光陰之中,你想得到的究竟是什麼?是一時的風光、別人的豔羨,還是自己內心深處的幸福感受?

有些人生活得非常從容,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管外界變化多麼迅速,他們始終堅守自己的內心,堅守著自己想要的人生。他們很少去攀比,因為他們的目標不是把別人比下去。相反,有些人則生活得非常局促,他們總是很辛苦地生活,時時刻刻都在和別人一比高下。他們不僅和別人比吃、比喝、比穿,還和別人比老公、比孩子、比父母,總而言之,他們的一生都在比較之中。假如能夠比得過,還可以盲目地樂觀一會兒;但是一旦發現自己比不過別人,他們的心情就會陷入低穀,無法自拔。

實際上,在人生終結的時候,人們能夠從這個世界上帶走什麼呢?事實是,什麼也帶不走。對於任何人而言,一生的經曆在生命逝去之後也會隨風消散,所以,真正擁有的是活著時候的感受。由此可見,對於人而言,幸福和快樂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當多大的官,有多少錢。在生死之間,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不管身份是高貴還是卑微,不管錢是多還是少,都是一樣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假如能夠想明白這一點,那麼你就會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其實無須為了很多不值得的事情拚盡自己的全力。因為,即使你擁有這個世界,你也隻能擁有這一生,你也同樣要麵對生死。

在討伐許國之前,鄭莊公需要為自己挑選先行官。為此,他組織了一場比賽,大多數武將都前來參加。為了得到鄭莊公的重用,這些武將都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希望在這次比賽中勝出。

經過第一輪擊劍項目比賽之後,鄭莊公從眾多武將之中篩選出6個人,讓他們進行第二輪比箭項目。這6個人裏,有一個武藝高強、年輕氣盛的年輕人叫公孫子都,他心高氣傲,一向不把別人放在眼裏。在這6個人裏,他是第五個上場的,隻見他搭弓上箭,3箭連中靶心。他揚揚自得地看了看最後一位選手。

最後一位選手是穎考叔,他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別看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他的射箭技術同樣是一流的。隻見他走上前去,從容不迫地射出3箭,也是箭箭連中靶心。

此時,莊公已經發現他們兩個人全都武藝超群。相比之下,公孫子都比較年輕,有衝勁兒,是個難得的人才,不過,缺點是有點傲氣;而穎考叔盡管年紀有點老,但是他曾經勸莊公與母親和解,武藝又高,也是個難得的人才。一時之間,鄭莊公很難定奪,所以就決定再設一個項目,讓他們二人一較高下。

莊公派人拉出一輛戰車,對他們說:“你們二人站在百步開外,一起來搶這部戰車。誰搶到手,誰就可以擔任我的先行官。”兩人都開始行動起來,公孫子仗著自己比較年輕,以為自己必勝無疑。想不到的是,他在中途腳下一滑,跌了個大跟頭。等到他灰頭土臉地爬起來的時候,穎考叔早就已經搶車在手了。所以,莊公公布穎考叔為先行官。自此以後,公孫子一直對穎考叔懷恨在心。

在進攻許國都城的時候,穎考叔一馬當先,手舉大旗率先從雲梯衝上許國都城的。眼看著穎考叔即將大功告成,公孫子都妒火中燒,居然在一氣之下抽箭射死了穎考叔。眾將士都以為穎考叔是被敵人射中的,所以拿起戰旗,繼續攻城,最終順利地拿下了許都。

幾天前,琳達和領導請假去參加一個葬禮。參加完葬禮之後,她告訴同事們,死者是她的大伯。大伯其實年紀並不大,隻有六十來歲,原本就患有輕微腦血管疾病。有一天,大伯與幾位老友玩麻將的時候,因為懷疑其他兩位老友聯手起來坑他,因此與他們之間發生爭執。在激烈的爭吵中,大伯情緒激動,恨得咬牙切齒,衝動之中,他想站起來去拉扯對方,但是,就在站立的那一瞬間,他猝然倒地身亡。醫生診斷其猝死的原因是腦溢血。

在第一個事例中,穎考叔搶到了先行官的官職。然而,在大功即將告成之際,因為得意忘形,穎考叔搶先上了城樓,最終被公孫子一箭射死。而在第二個事例中,琳達大伯的死則更加讓人匪夷所思,麻將隻是平日裏的消遣,而且是和自己的老友一起玩。但是大伯凡事較真,非要說個清楚,因為情緒過於激動引發了腦溢血,最終撒手人寰。

在這兩個事例中,死者都是因為爭強好勝才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假如人們還有時間思考,那麼一定會為自己曾經的爭強好勝而懊悔,因為人活著隻需要一口氣而已。

把目光集中在他人的優點上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完美,不管是人還是事情。人們常說,有得必有失,有舍必有得。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有弊也有利的。雖然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生活中還總是有人揪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總是得理不饒人。其實,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做法。畢竟,當你在意別人的小瑕疵的時候,你首先應該反思自己是否完美。古人雲,子所不欲勿施於人,假如你本身就是不夠完美的,那麼你還有什麼權利要求別人是完美無瑕的呢?由此可見,我們不應該過於在意別人的小瑕疵,而應該懷著一顆包容之心去容納別人。

很多時候,過於完美的人或者事情總是給人以不太真實的感覺。就像古人所說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思就是說,水太清了,魚兒就沒法生存了。一個人太苛刻了,就很難交到朋友,因為沒有人敢和他打交道。其實,凡事都是有兩麵性的,從一個角度來說,水清是好事,假如水太渾濁了,就沒有足夠的氧氣供魚兒呼吸。但是,從生態的角度來說,水太清了,水中就缺乏微生物,導致魚兒生存的生物鏈被破壞,魚兒自然也就無法生存了。同樣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誰能保證自己是完美無瑕的呢?誰能保證自己不會犯任何錯誤呢?可以說,沒有人能夠作出這樣的保證。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容忍別人的一些不完美和小瑕疵。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抱定自己的觀點去評價別人,而要容忍一些不符合自己價值觀點和評判標準的人和事物的存在。這樣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包容,從而交到更多的朋友,使自己的人際關係更加順暢。

衛國的寧戚始終懷才不遇,他想幫助齊桓公治國,但是苦於沒有途徑。

一天,他幫商人趕著裝載貨物的車子到了齊國,非常巧合的是,他遇到了桓公,寧戚心中感到非常悲傷,所以就敲著牛角大聲唱起歌來。桓公聽到歌聲的時候,情不自禁地心頭一震:“真是不同尋常啊,這個唱歌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

當下,齊桓公就把寧戚請到朝廷,並且賜予他衣服帽子,專門召見他。寧戚見到桓公之後,就把自己治國的主張全都說給桓公聽。桓公聽了之後特別高興,準備任用他。出乎齊桓公的意料,大臣們卻紛紛表示不同意,勸諫道:“這個人是衛國人。既然衛國距離咱們國家很近,咱們不如先去了解他。假如確定他的確是個非常賢德的人,那麼再任用他也不遲。”不過,桓公卻說:“無須多此一舉。你們之所以建議我去了解他,無非是擔心他有一些小毛病,然而,要想擁有天下傑出的人才為己所用,我們就不能因為人家的小毛病而丟掉人家的大優點。”毋庸置疑,桓公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國君,他不過分在意別人的小瑕疵,而隻看中別人的大德。正是因為他有如此的心胸,所以他才能夠招來天下的豪傑之士為己所用。

在南北戰爭初期,為了保證戰爭能夠取得勝利,林肯在選拔人才擔任北軍統帥的時候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即必須要沒有缺點的人。但是,事與願違,他所選拔的這些修養甚好、幾乎完美無瑕的統帥,在人力和物力占據絕對優勢的條件下,卻被南軍的將領一一打敗。有一次,他們險些連華盛頓都失守了。事實給了林肯慘痛的教訓,他認真分析了對方的將領,從傑克遜起幾乎人人都有顯而易見的缺點,不過,與此同時,他們也都具有自己的特長。諸如,南軍統帥李將軍非常善用其手下將領,因此能夠順利地打敗林肯任命的看上去毫無缺點同時也不具備什麼特長的北軍將領。

發現這個特點之後,林肯毅然任命了酒鬼格蘭特為北軍司令。委任狀發出後,輿論大嘩,不管是政府官員還是普通民眾全都表示反對。很多人哀歎,北軍即將完蛋了,因為“昏君”任命了“酒鬼”擔任統帥,甚至有人直接找到林肯,大肆批評格蘭特好酒貪杯,根本不能擔當此大任。林肯笑著說:“假如我知道他喜歡喝什麼酒,那麼我一定會送他幾桶酒,讓他喝個痛快。”曆史證明,林肯任用格蘭特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這一任命成了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自從格蘭特擔任美國總統之後,就徹底扭轉了南北戰爭的局麵。

齊桓公之所以成為曆史上的明君,主要是因為他擁有很多優秀的人才;而他之所以能夠擁有那些優秀的人才,主要是因為他能容忍那些優秀人才身上的4、瑕疵,依然堅定不移地信任他們,重用他們。

這一點,在林肯身上得到了證實。那些看似完美的統帥險失華盛頓,而看上去嗜酒如命的格蘭特卻徹底扭轉了美國南北戰爭的局麵。作為普通人,我們必須深刻反省這一點。隻有容納別人的小瑕疵,我們才能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或者向其學習,或者使其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