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取勝未來

第八章取勝未來

人生在世,有兩種痛苦:

第一種叫生活的苦,是世俗瑣事,是奔波操勞,是冷嘲熱諷,是被“收割”。

第二種叫成長的苦,是主動改變,是寒窗苦讀,是埋頭奮鬥,是孤獨。

生活的苦和成長的苦,你總得選擇一樣。

如果你能接納成長的苦,就可以避免生活的苦。

否則,你就會在生活的苦裏不斷輪回。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做著同樣的事,看似很努力,卻始終在原地踏步,沒有任何成長。

其實這不叫努力,這叫重複勞動。

曾經有一個一萬小時定律——即隻要經過一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新手變成高手。

然而有些人,在同一崗位上工作早已超過一萬小時,最後的結果無非就是動作更熟練一點,但並沒有成為工作上的高手、生活上的強者,因為他們的“努力”隻不過是低水平的重複而已。

人生成長進步的關鍵在於四個字——刻意練習。

重複勞動,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在同樣的行為中,並且順應了人性上的懶惰和安逸,讓人越來越鈍化,不需要思考,隻是機械地重複某種單一的行為。

刻意練習,是先找到正確的改變方向,然後抑製自己的懶惰天性,按照設置好的路徑,爭取做到每一次都有突破,每一次都強迫自己做最應該做的事,並最終適應這種狀態。

這就是積小勝為大勝,更是積跬步以至千裏。

刻意練習的關鍵在於要走出舒適區。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成三個區: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在最內層的舒適區,你對一切都駕輕就熟,一切舉手可得。

在中間層的學習區,你會感到不自在,因為你麵對的都是新事物。

在最外層的恐慌區,你會一直恐懼,因為你麵對的都是遠超你能力範圍的人和事。

高手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主動走向恐慌區,大膽麵對未知和挑戰,不斷迫使自己走向更高層次,這就是刻意練習。

記住一句話:“高手從不去做喜歡的事,而是去做最應該做的事。”

當然,這些應該做的事,往往是我們不喜歡的。但是,讓你痛苦的人,往往是你的貴人;讓你痛苦的生活,往往是你需要提升自我能力的動力。

越舒服,越沒有挑戰的事情,往往越危險。如果你現在處於這種狀態,那你就要警惕了。

人做事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為了生活,做了很多不喜歡的事;第二種境界:有了財富,隻去做那些喜歡的事;第三種境界:為了進步,主動去做不喜歡的事。

對於第三種境界,很多人說:“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沒錯,刻意練習的核心就在於主動找苦吃。

吃什麼苦?吃改變的苦,吃恐慌的苦,吃不喜歡還要麵對的苦。

這種苦,可以稱為成長的苦。

這就是人生。你要麼吃生活的苦,要麼吃成長的苦。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成長的苦?

首先,成長的苦需要主動去吃,生活的苦卻不一樣,你躺著不動,它自己就來了。

其次,生活的苦可以被疲勞麻痹,被娛樂轉移,最終習以為常,我們稱之為鈍化。

而成長的苦在於,你始終要對變化保持敏銳的觸感,保持清醒的頭腦,這不妨叫銳化。

人性使然,很多人選擇吃生活的苦,而避開成長的苦,於是最後變得麻木不仁。

生活的苦使人麻痹,唯有學習的苦讓人清醒並提升。不選擇主動吃成長的苦,就會一輩子吃生活的苦。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享樂主義的盛行,人們越來越不願意麵對“苦”了。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送到你家門口,所有的服務都可以直接上門。

如今人們享福太容易了。吃飯有外賣,購物有網店,這不就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嗎?

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各種欲望被填滿,想嚐試吃苦?不太容易了!

的確,吃苦正在變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物質匱乏的時代,窮和苦是連在一起的,很多人都得吃苦。而現在,社會已經有足夠能力“圈養”人了,即便是普通人也不需要吃太多的苦了。

現在,吃苦大多不再和物質有關,而是和精神有關。吃苦的本質是收斂自己的各種欲望,長時間為了一件事而聚焦和專注,並且放棄娛樂,放棄虛榮,放棄享受,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忍受不被理解和孤獨。它要求的是自製和自律的能力,是延長耐性和深度思考的能力,這些都是精神上的苦。

看看我們身邊吧,各種短視頻、娛樂節目、遊戲等等,讓大家沉浸在各種淺層的刺激裏,這一個個碎片化的衝擊讓很多人上癮,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對人來說,一個是眼前唾手可得的歡愉和快感,一個是需要用痛苦磨煉自己的精進過程。而有人選擇躺在底層的舒適區裏麻醉自己,也就不難理解了,但這樣也就永遠無法擺脫平庸了。

人生活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大時代裏,要想成功,機遇和天時有時比能力更重要。就好像一艘船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航行,善於判斷浪頭的方向和速度,遠比知道如何滑動船槳要重要。因為隻有在風平浪靜的時候,研究如何劃動船槳才更有意義。

比如現在流行的電動車,早在1881年就被發明出來了,這比卡爾·本茨的三輪汽油車還要早五年。但直到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特斯拉的出現,才讓人們對電動車燃起熱情。人們把特斯拉的發明人馬斯克奉為英雄,卻對一百多年前發明電動車的人一無所知。

一個人的命運,要靠天分,要靠奮鬥,但更重要的是要考慮自己所處的曆史進程。因為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在時代浪潮裏,一個人的努力和天分當然很重要,然而和大勢比,卻微不足道。隻有踩到了浪潮之巔的人,才能乘風破浪。

1890年的一天,三十七歲的凡·高自己開槍擊中了腹部。與此同時,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一個九歲的小男孩——畢加索,正偷偷欣賞教室窗外的美景。若幹年後,他們都被人奉為巨匠。然而兩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凡·高生前窮困潦倒,過著十足的貧賤生活:雖然一生畫了九百多幅油畫,但有生之年隻賣出過一幅,收入是四百法郎……幾個月後,凡·高自殺了。凡·高是窮死的。

畢加索的人生卻燦爛輝煌。他是美術界少見的老壽星,活到了九十一歲。畢加索辭世後留下了七萬多幅畫作,還有很多豪宅和巨額現金,總遺產約三百九十五億元,是美術史上最有錢的畫家。

身處同一個時代,都才華橫溢,職業都是畫家,為什麼兩者的命運有天壤之別?

凡·高的畫賣不出去,最大的原因是他的作品不屬於那個時代。

19世紀中葉,大多數畫匠都出自皇家美術學院,他們有著深厚的素描基礎,並且精通人體解剖,畫風嚴謹細膩,剛富起來的精英階層喜歡附庸風雅,所以對這些作品很追捧。而凡·高的作品,畫風怪異,不講究細膩和細節,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綻放,這種風格在當時的人看來是無法理解的。

凡·高死後,藝術流派才開始多元化,大眾逐漸開始欣賞美術中叛逆的風格。

凡·高不夠努力嗎?不夠有才華嗎?都不是,他隻是過於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裏。不僅是凡·高,那些和他一樣的後印象派畫家,都是在去世很久後才得到社會的承認的。

同凡·高相比,畢加索顯得更“識時務”。他非常有商業頭腦,在19世紀,西方的金融體係還不夠完善時,畢加索已經學會了利用信用創造財富,他當時即使購買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歡用支票付款。

為什麼?我們可以假設一下,當畢加索變得聲名顯赫以後,如果他用支票購物,得到支票的店主會怎樣處理那張支票呢?情況大概率會是,與其拿著這張支票去銀行兌換小額現金,倒不如趕緊把這張有著畢加索親筆簽名的支票當作藝術品,裝裱收藏起來,等待升值後再賣出去。畢加索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常用支票去結賬。

畢加索是一個很能認清自己所處時代的人,他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話:識時務者為俊傑。

成功有三大因素: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指你能否借助時代的力量。

地利,是指你是否居住在財富之地。

人和,是指你是否有自己的團隊。

我相信,在人類的曆史長河中,一定會有很多人像凡·高一樣,不懈努力,盼望開山立派。但是和自己的天分、努力相比,認清自己所處的曆史進程並做出正確的選擇,往往更重要。

近年來,人工智能不斷地在各個領域取代人類的工作,麵對人工智能的各種挑戰,很多人舉目四望,感到一片茫然。

從現在開始,人類和機器必須分道揚鑣。人類負責思考,機器負責運算和執行。

如果人類依然還是按照機器的性質去發展,到最後就會形成“人”和“機器”的競爭。很顯然,如果跟機器比邏輯和運算,人類很快就會敗下陣來。在未來,人和機器必然是世上兩種性質不同但能力相當的物種。這兩種物種要想並存,就要有差異。

工業時代,人的理性被充分激發,那些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總是能成為單位裏重要的人。而人的感性被不自覺地掩藏,因為它總是成為一種累贅。而在未來,在機器人高智商的對比下,人類情感的珍貴性開始凸顯。

機器人超越我們的,是運算層麵,而人的理解、同情心、共鳴性等軟實力,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我們需要激發大腦的這些潛能,才能繼續做地球的主人。

未來社會的創新和進步將越來越多地來自人的感性思考,而不會來自一行行機械的代碼。這種感性的創新會更加柔軟並富有靈性,也隻有這種創新才能讓機器和設備依附於人類。

未來的社會風尚容易由那些具有人文關懷的人去引領,這些人包括藝術家、發明家、設計師、小說家、護理員、谘詢師等,他們將會獲得最大的社會回報,並享受到極大的快樂。我們必須在優秀的高科技能力之外,培養符合高感性和高體會的工作能力。

世界價值創造曆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世紀的工業時代,主角是工廠工人;第二階段,是20世紀的互聯網時代,主角是知識工作者;第三階段,就是當前開始的智能時代,主角是創作者。

未來的世界,屬於那些能夠將各種知識係統化、智慧化,甚至藝術化的人,他們屬於高感性群體——有創造力、同理心,能觀察世界發展趨勢,為各種事物賦予意義。

我們正從一個講求邏輯與計算效能的信息時代,轉向一個重視創新、同理心與整合力的感性時代。未來,我們全都屬於藝術產業。

人們從單純的物質世界獲取滿足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我們必須在精神世界尋找滿足。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掙脫營生桎梏,去追求更深層次的生命寄托。

中國人懂得“是中有非,非中有是”的道理。所以,如果單純用“對”和“錯”去判斷事情,總是會有失偏頗。西方社會往往把一切事情都對立起來:要麼是對,要麼是錯。而中國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為我們有了一個三,所以很多事物不是對立的,而是並存的。因此,西方人做事總是求個對錯,而中國人做事求的是分寸。

事情並沒有絕對的對或者錯。那麼,既然不講對錯,我們講什麼?中國人講的是一個“度”。

萬事須講“度”,淺嚐輒止、隔靴搔癢,意思是程度太淺,無法使事物發生根本改變。但是“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否極泰來”又在教導我們,凡事過了那個度,就會朝對立的方向發展。所以才有了急流勇退、凡事隻求八分圓滿的說法。

這個“度”其實就是“分寸”,也是人生當中最難把握的。它是人生最重要的藝術,能讓人把握命運。

有的人之所以能成功,能一路順風順水,並不僅僅在於他們多麼聰明、勤奮,而是在於他們對人性的洞察,他們懂得什麼叫恰如其分,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一句話,他們能夠把握住分寸。恰如其分是做事的最高境界,而不是非要做到絕對的“正確”。

有人曾以吵架為例來說明這件事。西方人吵架,對錯會分得很清楚。中國人要是吵架了,是不能分誰對誰錯的。比如兩兄弟吵架,要是被分了對和錯,結果是明朗了,但是兄弟兩人的心也散了。

即便是分了對錯,你贏了,又有什麼意義呢?各自反省,互相道歉,這是處理對錯的最好方式。夫妻之間,兄弟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如果一定要分誰對誰錯,分到最後會離心離德。

即便你有理,即便你是對的,即便你有功,你依然不能得理不饒人,你必須時刻檢討自己還有哪裏不足。人無完人嘛。你應該看看自己該如何進步,甚至要讓對方能和你一起進步,這才是大格局。

真正受歡迎的是懂得分寸的人,而不是一心做對事的人。

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然後對人寸步不讓,一副有理走遍天下的態度,咄咄逼人。但是到了最後,往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一種雙輸,隻不過看雙方哪一個輸得更慘而已。

還有很多人,有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把功勞都歸給自己,把錯誤都推到別人頭上,讓周圍的人很不愉快。這種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嫉恨和算計。

如果不懂得分寸,總認為自己是對的,不肯讓人半分,會很容易被周圍人孤立。我們生活裏經常見到這種人,他們不依不饒,不肯放下身姿,非要分出個是非對錯,到最後親人也能成陌生人,甚至成了仇人。

如果為了對錯而較量,結局一定是雙方都輸,隻是看誰輸得更慘而已。

我奉勸大家,得理也要饒人,理直也要氣和。

有人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我這人就是性子直,有什麼就說什麼,你別介意啊!”然後開始口無遮攔,當著眾人的麵滔滔不絕地論述起來。

但性子直和不懂得分寸完全是兩碼事。不懂得分寸的人很容易讓別人下不來台,雖然別人表麵上不說,但是內心對你已有了芥蒂。

再好的建議也要適可而止,要懂得旁敲側擊,或者迂回地表達,要讓對方發自內心地接納,而不隻是表麵上應付點頭。

恰如其分,花好月圓。和諧圓滿,才是我們追求的極致!

以前我們總是竭盡所能地彌補自己的短板,即便沒有特別明顯的長處,也可以四平八穩地發展。但今後卻要求我們越“精”越好。

未來我們一定要充分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如果你依然是一個四平八穩的人,很抱歉,你可能會遭遇到各種困境。

以前太注重競爭了,這種競爭讓組織、個人都被孤立起來,然後形成不好的內循環。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完善自身的係統。

很多人都知道“木桶定律”,即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這也被稱為“短板效應”。放到一個組織裏,成員的能力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放在一個人身上,人的各種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而最弱勢的部分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這就提醒我們要不斷發現自己的短處,並彌補它。

互聯網時代更注重協作。在信息高效對接的幫助之下,人與人的協作效率越來越高,而合作的成本也越來越低。此時無論是人還是組織,都必須拋棄原來的“內循環”,主動參與到互聯網構建的“大循環”裏來。

所以表麵上,人的獨立性越來越強,甚至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但是由於這個“大循環”的存在,我們這個社會依然處於“大生產”狀態。

在這個“大生產”裏,你貢獻的是你的長處,而你的短處可以隱藏起來。大家各盡其才、各取所需,讓你的短處沒有“用武之地”,讓你的長處盡情展現光輝,這才是最理想的結果!互聯網時代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互聯網時代的企業,遵守的應該是“長板原理”,即:當你把桶傾斜,你會發現一隻桶能裝的水量決定於桶的長板(核心競爭力)。

在個體崛起的時代,你隻需要有一塊足夠長的板,再配合一個管理者,就可以有立足之地。然後圍繞這塊長板展開布局,揚長避短,通過合作、購買、共享、入股的方式,把合作者的長處變為你的長處。

隨著崛起的個體越來越多,行業開始越來越細分,人的分工也越來越精細。我們隻需專注自己擅長的某一領域,其他方麵自然會有人來協助。

當然這需要很強的合作精神。互聯網時代的商業就很講究協作,這一點跟以往截然不同。

偉大的公司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它們把什麼都做好了,而是因為把某一方麵做到了極致。

當大家都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時,那麼你的長處就決定了你在大眾中的層次,它也代表了你的事業高度。

我們最需要避免的情況是“性情大於才情,情商大於智商”。即:你雖然有些小的長處,但是更善於逢迎和偽裝,那麼與你合作的成本太大,沒有人願意付出這種代價。

也可以這樣理解:之前“情商”更重要,而未來“智商”更重要。今後我們隻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經營好自己就是對社會最好的負責。

千萬不要再隨波逐流了。竭力發現自己的長處吧!彌補自己的短處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很多人忙碌一生依然沒有活出個所以然來。尋找長處,應該從興趣開始找起。衡量的標準就是看你是否開心。發揮自己的長處,不僅自己會感到快樂,創造的社會價值也會更大。

以前我們活得太匆忙,根本沒有機會去問自己:你做的事究竟是不是你的興趣所在?而有的人即使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但是迫於現實壓力,依然還得埋頭苦幹。

今後興趣才是你能量的源泉,它決定了你的職場定位。那麼短處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呢?短處可以讓我們有自知之明,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往往當你發現一個人做什麼事都行時,其實是他做什麼都不行。當你發現一個人做什麼事都不行時,其實總有一方麵其他人比不上他,隻是你還沒有發現而已。

我這幾年有個發現,那些取得成就的人,在我們這些普通人眼裏,活得就像一個閑人。

怎麼個閑法呢?生活節奏慢,說話節奏慢,思考周期慢,平日裏什麼也不做,看上去遊手好閑,也不知道整天在做些什麼。

他們的精力花在哪裏呢?

都花在一件事上,那就是思考什麼才是最正確的事。

這個思考過程很漫長,有時是三個月,有時是一年,乃至兩年,但是隻要想清楚了,就可以悠閑度日了。

還有一個現象:真正的投資,都不是讓你每天睡不著覺的投資,而是讓你最省心的投資。

如果一個投資,你每天都要操心,那麼這項投資十有八九要泡湯。

所以,不管是在投資上,還是在其他方麵取得成就的人,都特別有耐心。

他們在大多數的時間裏都安安靜靜地待在那裏,而一旦找到那個最正確的事,絕不會猶豫,會立刻行動。

所以,如果我們想取得大的成就,就得靜下心來問問自己,能不能像個“閑人”那樣去思考和行動。

再舉個例子,如果奮鬥是一個砍柴的過程,取得成就的人和普通人的根本區別是什麼呢?

取得成就的人花大部分的精力去磨刀,然後隻需要花很少的精力去砍柴。他們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就砍倒一大片。

而普通人卻把精力都用在了砍柴上,他們拿著一把鈍刀,每天都隻盯著眼前的木頭,卻從來不想去磨刀,那再怎麼拚命砍柴,成果都是有限的。

人最愚蠢的行為,莫過於總是企圖用行為上的勤快,來彌補大腦上的懶惰;總是企圖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愛因斯坦說過這麼一段話:“如果給我一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五十五分鍾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五分鍾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這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農耕社會,行動上的勤快確實可以補拙,行動上的大膽可遠勝過一切;但當社會越來越成熟以後,大腦的勤快才能壓倒一切,大腦的成熟才能決定一切。

行為上的勤快,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在低收益環節中,而大腦的勤快則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在高收益的環節中。

不同層次的人,實現目標的方式大不相同。

普通人做事,是把事做對,即做事的結果必須符合目標和預期。他們密切地關注每一個執行細節,時刻關注事情本身的進度,要的是效能。這是戰術問題。

而厲害的人做事,是做對的事,是指必須時刻確定哪些才是對的事。而要做出對的決策,需要時刻把握核心問題。這是戰略問題。

顯然,如果想取得大成就,必須升級自己做事的維度。無論是什麼事,都要先去“抓住對的事”,做好戰略布局,這個往往依靠我們的判斷力和決策力,我們經常說的選擇比努力重要,其實就是指要時刻把“做對的事”放在第一位。

做事也有一個80/20法則,即現實中80%的問題(困難),是由20%的主要矛盾帶來的,我們必須集中自己80%的精力,去應對這20%的主要矛盾。

我們應該把80%的精力用在做對的事上。事情要麼不去做,如果做了就要做到極致。切忌麵麵俱到、大而全的做事方式。什麼事都在幹,往往什麼都幹不好。

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就那麼一兩件,大多數人的不成功,是因為他們自始至終沒有找到自己做事的焦點,即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20%。

芒格說過一句話:“我們不需要新的思想,我們隻需要正確的重複。”

什麼是正確的重複?就是選對事,不斷地用效果做疊加,不斷地用時間做杠杆。

如果沒有思考的配合,所有的努力都隻能叫重複勞動,你永遠都是在原地踏步。

很多團隊倡導“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文化。這種文化就是在鼓勵大家用行為上的勤快去彌補大腦的懶惰,於是很多人都成了不深度思考且勤奮刻苦的人,“我雖然能力不夠強,但是我在用時間來彌補啊”。

這種文化一旦在公司裏彌散開來,公司將會成為一個忙忙碌碌卻又效率低下的機器,公司員工的幸福感也會很低下,因為員工既辛苦又賺不到錢。

我們始終都要記住這三句話:

一、真正的聰明人,都在偷偷地下“笨功夫”。

二、要重視“砍柴”,更要重視“磨刀”。

三、永遠不要用行為上的勤奮,去掩蓋認知上的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