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番外·三王激戰

上天根本不可能讓人摸準他的真實意圖。

司馬倫和孫秀聽到三王起兵消息,大為恐懼,為了穩定朝廷,孫秀想出了一個小計策,那就是偽造一份聲稱是司馬冏的奏章,內容是以司馬冏的口吻說:“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盜匪,突然向我進攻,我力量不能自保,請求派中央禁衛軍援救,我隻盼回到封國,接受死刑的處罰。”司馬倫把這份偽造的司馬冏的奏章,在朝堂之上向全體朝臣公示。

可以想見,自然引來一片喝彩之聲,同樣可以想見,司馬倫和孫秀暗自竊喜,不過,這種小伎倆哪能騙的過明眼人?

假的真不了。

有實力才有發言權。

撒謊歸撒謊,還是要派軍隊去認真對待齊王和成都王的。

於是,司馬倫還是派遣了上軍將軍孫輔(孫旗的三子)、折衝將軍李嚴,率軍7000人出延壽關(河南偃師東南),為中路;征虜將軍張泓(不知道是不是曾經給使賈南風,代替司馬衷做作業的那位)、左軍將軍蔡璜、前軍將軍閭和,率軍9000人出崿阪關(河南登封東南),為南路;鎮軍將軍司馬雅、揚威將軍莫原,率軍8000人,出成皋關(河南省滎陽縣西北汜水鎮),為北路;以上三路兵馬,南下抵抗司馬冏。又派孫秀的兒子孫會,統帥將軍士猗、許超,率中央禁衛軍30000人,北上抵抗司馬穎。征召東平王司馬楙(司馬孚的孫兒,司馬顒的堂兄弟,自從司馬亮將他廢黜以後,在賈皇後專權的10年裏,一直閑居在家,司馬倫招他也是想讓他感恩吧?),當首都衛戍司令(衛將軍)、全國各軍區總司令長官(都督諸軍)。孫秀想派遣司馬倫的二子京兆王司馬馥、三子廣平王司馬虔率軍作為諸軍的後援,以助軍威,但是,兩位貴公子就是不肯,孫秀看說不通二人,但是他知道平素司馬虔與他哥哥司馬荂的內兄劉輿(劉琨之兄)關係很好,率軍8000人,作為後援部隊。

篤信巫術鬼神的司馬倫、孫秀,日夜祈禱上天,施展法術,又派人登上嵩山,裝扮成王喬,稱司馬倫帝位穩固,別人難以撼動,為的是穩定京城的人心。

此時,司馬冏屯軍陽翟(河南省禹州市)地區,而司馬倫的南路張泓帶領的中央軍也推進到了此地,並在陽翟城南首戰即攻破了司馬冏的輜重部隊,殺傷了數千人。

此時司馬冏的部隊距離陽翟40裏,司馬冏分軍渡過潁河,去攻擊張泓的部隊,雙方經過激戰,張泓軍取得了勝利,齊王部隊開始後撤,並構築堡壘進行堅守。

張泓軍乘勝占領潁上,夜間在潁河附近擺開陣勢。

司馬冏又派遣輕裝騎兵進行攻擊,而張泓的各路禁衛部隊嚴陣以待,紋絲不動。

但是,中路上軍將軍孫輔、徐建所統的部隊,忽然發生夜驚,二人擅自逃回洛陽,向皇帝司馬倫自首說:“齊王兵力強盛,勢不可當,張泓等已經陣亡。”

司馬倫驚恐失措,秘而不宣,嚇得趕緊命皇子司馬虔和將軍許超,急速回軍保衛京師。

可是,很快的,張泓又一次擊敗了司馬冏。

捷報傳來,司馬倫又一次派司馬虔和許超率軍重新返回前線。

經過這一來回的折騰,許超的部隊將士已經筋疲力盡,士氣大落。

此時,張泓的禁衛軍與司馬冏的部隊雙方以潁河為界,東西對峙。

很快的,張泓等到全軍到齊,率領各路兵馬,渡過了潁水,一起朝潁河對岸攻擊前進,向司馬冏發起了總攻。

司馬冏也悉眾出營,雖然司馬冏屢次戰敗,但是,在此次戰鬥中,司馬冏采取了隻顧一點、不及其餘的戰術,全力反擊張泓的側翼孫髦、司馬譚、孫輔部隊。

霎時間,張泓的側翼崩潰,孫髦、司馬譚、孫輔的部隊全部逃亡,致使中央軍全軍撤退。

此戰是張泓與齊王司馬冏交戰的第一次敗仗,好在張泓安全撤回,在潁河對岸大營固守。

等消息傳來,孫秀不敢向大家泄露實情,詐稱:“已經擊破齊兵團,生擒了司馬冏。”命文武百官向皇帝司馬倫祝賀。

南線戰事陷於膠著,相互之間難以分出勝負。

而此時,北線司馬倫與司馬穎的部隊也正進行著激戰。

司馬穎的都護趙驤率領部隊抵達了黃橋(河南省淇縣西南)。

從兵力上來看,中央軍占有絕對的劣勢,孫會等人所帶領的禁衛軍再加上司馬馥和司馬虔的後續部隊也總共也隻有區區的3萬8千人,而屯駐淇縣的司馬穎的部隊總數已達20萬之眾。

但是,要知道,晉國的中央禁衛軍素來是百裏挑一的,十分了得,我們也早已經領教過晉王朝禁衛軍的厲害。馬隆以區區3500人就一舉平定了長達10年的禿發樹機能的叛亂;無獨有偶,孟觀也是帶領殿中軍平定了起事4年的齊萬年叛亂。晉王朝的禁衛軍士兵個個驍勇善戰,武器精良,單兵作戰能力極強。相形之下,成都王司馬穎的部隊雖說人數眾多,但是,由於準備的時間倉促,戰鬥力並不是很強。

因此,在黃橋一戰中,孫會、士猗、許超率領如狼似虎的禁衛軍精兵主動迎擊,經過一場激戰,司馬穎的部隊被打得大敗,死傷一萬餘人,(根據《晉書成都王司馬穎傳》的確切記載,此戰司馬穎的部隊被斬殺8000多人。)

一戰下來,司馬穎全軍震恐。

司馬穎本人也準備從黃橋退保朝歌(河南省淇縣),谘議參軍盧誌、兗州州長王彥勸阻說:“我軍出師不利,而敵人剛剛獲勝,對我們有輕視之意,如果撤退,士氣沮喪,恐怕再不能作戰。何況,任何戰爭都有勝有敗,失利並不稀奇。不如挑選精銳,乘夜急行進軍,兼程南下,出敵人意料之外,這才是軍事上的奇計。”

司馬穎同意。於是,司馬穎未作喘息,立刻又派趙驤率眾8萬,趁夜出發與王彥再次一起南下,突襲孫會部隊。

從史書記載的情況分析,當時,取得黃橋大勝以後,大約是由於南線吃緊,或者是因為京師百官蠢蠢欲動,情況危急,司馬倫並沒有命令禁衛軍乘勝追擊,徹底殲滅司馬穎,而是趕緊命令部隊回師洛陽,並大肆封賞黃橋有功將士,孫會、士猗、許超,都分別“持節”——本來,這支區區3萬8千人的軍隊,就已經分為三個主帥了:一是孫秀的兒子孫會;另外兩個是司馬倫的二個兒子司馬馥和司馬虔,如今,士猗、許超都分別“持節”,等於是孫會、士猗、許超分別率領1萬人馬,司馬馥、司馬虔各率4000——於是,誰都不聽誰的命令,互相不服,軍令紊亂,而且仗恃勝利,瞧不起已被擊敗的司馬穎兵團,不作戒備。

聽說司馬穎率軍反攻,司馬倫再次派遣孫會、劉琨等率3萬人,與士猗、許超合兵進擊趙驤、石超等,當時司馬倫的部隊是“精甲耀日,鐵騎前驅。”在不到溫縣十幾裏的湨水(源出河南省濟源市,流經孟縣,注入黃河),雙方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