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收取關中

第401章 收取關中

濟爾哈朗原本是因為京城空虛,調遣回京的,但在路上臨危受命,要求入陝作戰,那時候他人還在襄陽,隻是知道漢中、四川丟失,明軍打開了入關中通道,他甚至還為吳三桂所部主力恰巧在陝北作戰,保存完整而感到慶幸。

而對孟喬芳接應甘肅綠營入關中協戰計劃,濟爾哈朗也是同意的,畢竟山西薑瓖造反牽扯了大清大部分的兵馬,在濟爾哈朗看來,陝西的明軍不僅要打,而且還要速戰速決,但是等他率領麾下三千多八旗兵抵達西安時候,甘肅清軍主力被全殲,吳三桂敗退而歸的消息就已經傳到西安,而且還傳言平西藩家眷受人所製,已有二心的消息。

當明軍夾渭水而進,步兵北岸突前,騎兵南岸隱匿的時候,濟爾哈朗立刻感覺不妙,因為西安的三位主帥,孟喬芳、吳三桂和李國翰竟然連明軍有多少兵馬都說不出來,隻是說隴山一戰,明軍數量在三萬左右,但儻駱道和子午穀有多少明軍,無人知道,這兩支明軍自抵達北口,隻是趁著清軍主力在陝北時征收了一波夏糧,就固守關隘,再未外出,甚至連個活口沒有抓到過。

濟爾哈朗素來以穩重著稱,他知道,隻要耽擱下去,北岸的明軍到了下遊過河,搶了潼關,就可以把關中兵馬圍困在西安城,到時候進退就不由自己了,因此濟爾哈朗直接命令撤退。

在撤退上麵,濟爾哈朗精心安排,第一批撤退的是八旗漢軍,李國翰率部先搶占潼關,控扼入中原的通道,第二批則是平西藩和陝西綠營,這是為了保證兩點,其一平西藩不會趁著撤退而叛亂,其二,陝西綠營不會像甘肅綠營那樣攜家帶口,甚至脫離綠營序列。而濟爾哈朗親率滿洲、漢軍和平西藩抽調出來的八千騎兵斷後,既防止明軍渭水南岸的軍隊忽然撲上來,也督促各部前往中原。

如此安排下,清軍維持了編製,而且撤退的非常快,保持了兵力,但是剛剛收來的夏稅卻是隻收繳了西安城及周邊四個州縣的,就匆匆離開,有些偏遠的州縣官甚至得到消息的時候,清軍全軍已經出了潼關,而明軍對此無可奈何,隻有李定國部派遣一支翻山越嶺,趁著關中混亂直奔了武關,奪取了前往湖廣的重要通道,解除了右翼威脅。

或許是濟爾哈朗有把握再打回來,沒有對關中進行破壞,甚至連西安糧倉裏剛剛收上來的夏糧也沒有燒毀,雙方幾乎和平交接了整個關中平原,而明軍全軍沒有進入西安,而是直接前往潼關,最終也隻是看著清軍隊伍浩浩蕩蕩的進入了潼關城。

“吳三桂,你個王八蛋!”趙銘道看著遠去進入關城的清軍,怒不可遏的甩響了鞭子。

自從占領漢中控製了平西藩親眷之後,趙銘道就沒有斷了和吳三桂的聯絡,他開出的條件也是一次次的加碼,可是這廝就是不為所動,雖然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現在明朝頹勢,滿清正盛,但如此不看重家眷,趙銘道也是無奈,如果吳三桂反戈一擊,趙銘道就有把握全殲陝甘清軍,到時候一切就都順利了。

若是一個狠心,把平西藩家眷屠戮了,或者籍為奴隸,就是徹底把平西藩兵推向了清廷,尚不如這樣吊著,日後或許還有作用。

“王爺,現在該如何行事?”

若說最氣悶的肯定是曹化聞與李定國兩支,麾下精銳各自四千餘,就是沒能打一場硬仗,曹化聞眼前清軍退入關中,非常不甘心。

趙銘道搖搖頭:“現如今不是硬碰硬的時候,潼關防禦如何,山西形勢怎樣,全然不知,先布置兵馬,防止清軍出襲,待搞清楚狀況,再布置作戰之事。”

趙銘道沒有返回西安,反而是進駐了最近的華陰縣城,原因很簡單,現在還未完全占據關中,安全問題還沒有解決,也就談不上享福的事,西安有陳梓君在招撫各方也就是了,而進入華陰縣城之後,率先來到的是歐陽直,他帶來了延綏、延安、固原、慶陽乃至部分寧夏地區的降表,既然有文官,也有武將,趙銘道異常歡喜,設宴款待,並且命令立刻向陝北傳信,宣揚大明光複關中,大敗清軍的功績,同時也由大都督府派人前往陝北,招撫各方。

清廷統治三邊時,也就接納三邊的衛所體係,此次隴山作戰和關中撤退,因為趙銘道率軍來的快,而且陝北到處都是兵亂民變,三邊這明清兩朝都倚重的兵庫也就沒有發揮作用,趙銘道擴軍的希望也是定在三邊精銳的身上。

而歐陽直的到來也讓趙銘道身邊多了一個非常可靠的參謀,至少這個知識淵博的人比那些武將要懂的多,武將們總是以關中四塞之地來表示對關中防禦的信心,從而想要盡快對潼關發起攻擊,但歐陽直一進據點,很快說服了他們。

關中四塞之險,但要守關中,必守山西,關中對山西的防守其實就是一條黃河,自古以來,山西進入關中,占領關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劉秀平定關中由山西出發,東魏西魏沙苑惡戰也是發生在這個方向,隋唐李淵由山西渡河進入關中,最近的,清軍入陝西也是從陝北的保德等地方進入關中。

而現在,山西恰恰就集中了滿清絕大部分的主力,包括最能打的滿洲八旗,趙銘道不得不防這一點。

“首先要先聯絡山西的義軍,現在我們隻是籠統的知道薑瓖的義軍被困大同數月,其餘各部還未有所聯絡,隻有山西義軍牽製住了清軍主力,我軍才有機會破潼關之敵,現如今山西義軍能否做到這一點,貿然與潼關之敵作戰,是取死之道。”歐陽直為人方正,麵對諸將的懷疑,絲毫沒有畏懼,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趙銘道問:“何人願意替本王入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