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461、一行目的,各不相同
靜。
寂靜無聲。
一陣清風吹過竹林,傳來陣陣竹芽摩擦發出“沙沙沙”的聲音。
看著眼前的徐庶,劉楓微微一笑,剛想開口解答。
徒然,耳中“咯吱”一聲,聲音很小,但他耳力過人聽得真切。
他微不可查皺了皺眉,餘光下意識瞥了一眼,不遠處竹林一側,他隱隱覺得有個身影。
由於竹芽正嫩,竹林交織,遮住了那人的麵貌,令劉楓分不出是那位臥龍諸葛亮,還是那位鳳雛龐統。
說來,也端的巧合無比,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
諸葛亮和龐統,這被稱臥龍鳳雛的二位。
打從劉楓喜宴上回來後,不知道為什麼,就再也沒有與眾人,一起晨練晨讀過。
“華侯,在下潘濬,請恕在下冒昧,抱歉,在下與徐兄所見略微不同。”
猶豫片刻的潘濬,看了一眼身邊步騭鼓勵之色。
見劉楓久久未開口,他一咬牙,一步上前,來到劉楓麵前,拱了拱手抱拳向著眾人道。
“潘先生但所無妨。”
“是這樣的,子山兄從與在下說過,華侯您曾有一首詩名傳天下。
在下對華侯的詩,其中兩句一直記憶深刻: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結合此前,您讀的《左氏春秋》,您的讀法,斷句,語氣皆有不同。
實不相瞞,在下聽得頭皮麻煩,猶如恩師當前,坐而論道之感。
而在下聽華侯這首詩,更像是感慨曆史滄桑,抒發一個誌向。
好似驚雷在耳畔,不斷念叨:待天下大一統,方可隱退山野,坐而談笑!
卻不知華侯,在下理解的是否,與您所思的有出入呢?”
潘濬說這些話的時候,恭敬無比,不難看出,他在向劉楓執弟子之禮。
也確實,他跟在場的其他人不太一樣。
他跟步騭最為親厚,了解劉楓的事情也是最多,了解越多,他是真心佩服劉楓。
而來到廬江皖城後,他聽過,他見過。
他就深深愛上皖城,而近距離聽劉楓讀起,他日夜通讀的《左氏春秋》。
恍若看到一代大儒,當麵論道,猶如他的夫子的講解一般,給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可以說,劉楓為他打開了一扇新大門,一個全新的解讀春秋之道。
他將劉楓奉為半師,恭敬的執弟子之禮。
眾人皆震驚萬分,他們倒不全是被潘濬這番話震驚,還被潘濬對劉楓的態度而震驚。
這段時間,他們和潘濬接觸下來,對潘濬的才能和背景,還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其人才幹不凡,不亞於在場的任何人。
背景雄厚,師承名門,當世大儒宋忠高足。
其師宋忠之名,雖弱於北海大儒鄭玄,但也是當世經學大儒!
潘濬更是被名士王粲賞識,不過,王粲自個不太受劉表重用。
但就這樣的一個人,眼下向劉楓,比他小的劉楓,執弟子禮。
達者為師。
也就是說,劉楓讀的那段《左氏春秋》,在潘濬看來,不輸於大儒宋忠!
這又怎教他們不震驚呢?
恍惚間,看向劉楓年輕又英俊的神色,也盡然不同起來。
“二位先生所言,不懼中,亦不遠矣!
實不相瞞,這首詩,並非本侯所作。
而是本侯一個忘年之友,他姓楊名慎,字用修,乃他所作之詩。
此詩,名曰:《臨江仙》
此情此景,本侯不由自主,想到這首詩,便吟唱出來用修老友大作。
用修作這首詩時,與徐先生所言,應當一般無二,但本侯卻與潘先生所見略同。
本侯以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一日不平,何方又是談笑風聲的淨土呢?
那不過是更多將士們用鮮血,用性命,才換來的片刻,短暫的安寧罷了。
有一句話說的好: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本侯身為大漢州牧,漢室宗親,牧守一方,自然要為境內黎民百姓生活所慮也。”
劉楓看著在場的眾人,最後,注視著徐庶和潘濬,一字一句道。
他說的很實在,除了這首詩的作者明朝人楊慎,楊用修這個朋友,很忘年外,就沒有一句虛的。
他這話一落,頓時,在場的眾人,神色各異。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華侯之言,字字珠璣,庶深感佩服。”
徐庶念叨了數句,雙眼越來越明亮,他望著眼前,烏黑的頭發稍短,略顯奇怪。
那俊朗的樣貌,普天之下無人能及!
不對,不對,或有一人,可以與之聘美。
他眼前浮現一人,那就是他的摯交好友,臥龍諸葛亮!
想起諸葛亮,徐庶想到一件怪事來,諸葛亮自從喜宴回來後。
每日早晨,便不跟他們一起晨讀晨練,喜歡一個人靜靜的,呆在石亭中彈琴或發呆。
不光他這樣,連龐統也是一個人靜悄悄的,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難道是因為華侯的到來嗎?或者有什麼難言之隱?
說起來,短暫的了解,華侯也不錯呢。
這麼多年來,天下群雄無數,在他看來,也就華侯可為一方明主也!
當然,是不是他心裏的明主,還需要時間,才能揭曉答案。
看了一眼平易近人的劉楓,徐庶不由的想到。
就在這時,崔均上前一步,抱拳一禮,問道:
“在下崔均,這廂有禮了。
想請問華侯,您說的這位友人楊先生啊。他可在廬江否?在下想去拜訪一番。”
他和旁人不同,他過了熱血的年紀,也厭倦了打打殺殺和爭鬥。
如果,換做他年輕時,劉楓這番話,他一個血湧上頭,就跟著幹了。
他能看出來,他們來的這一行人裏,像徐庶、石韜、潘濬等人的話。
不出意外,隻要劉楓開口,應該會追隨劉楓。
至於,孟建和諸葛亮,龐統這三個人,他真的說不好。
不過,像龐統倒是出仕可能性極大,隻要劉楓不嫌他長得怪異。
他心中想著,但表麵就像一個冷眼旁觀者,無法被調動一絲的情緒。
直到劉楓吟唱那一首詩,說起了那個老友,他有些羨慕詩裏,那樣的生活。
他想要見見這個楊先生。
“州平說的對呢,還請華侯告知,這等大才我等是應當拜會。”孟建附和道。
看著崔均露出了笑容,對方把他想說的話說了。
他來廬江,或許是一行人裏,目的最單純的。
那就是真的遊學,提升自己,遊學目的,自然是想多結識,一些當地有學識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