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雷聲從清早一直持續到了傍晚,天空中堆疊的烏雲越來越厚,卻始終不見雨滴落下來。
直到入夜之後,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像是在天地間撕開一道口子。
傾盆的大雨轟然落下,驚醒了睡夢中的人。
蘇思水起身,披著衣衫推開窗戶。
一股涼風裹挾著雨絲撲麵而來,瞬間就把她澆了個透心涼。
“水兒,快把窗戶關上!”
“小睿也不許出來,都把門窗關好了!”
屋簷下傳來李氏的催促聲,她原本是想撐傘去院子裏檢查一番。
誰知前腳剛走出房門,傘骨就被吹斷了,油紙被卷上了天,頃刻間不見了蹤影。
蘇思水聽話地合上窗戶,從櫃子裏找出幹淨的衣衫。
等她再次躺回床上時,外麵的風雨變得更加刺耳。
呼嘯的狂風拍打著門窗,劈劈啪啪的響聲不像是雨滴落下,反而像是有人用榔頭在敲擊屋頂。
這麼大的雨勢,不曉得村子裏的人能不能撐得下來。
在連續不斷的風雨聲中,蘇思水漸漸閉上了眼睛。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雨勢非但沒有減小,反而變得更大了。
蘇思水剛走出房門,鞋子和褲腿兒就被淋透了。
再仔細一看,院子裏積攢的水已經快沒過腳踝了。
這還是在院子門口有排水溝和防洪堤的雙重保障下的結果。
如果沒有這些措施,恐怕昨晚雨水就會倒灌進屋子。
他們家尚且如此,地勢更低的村莊裏估計情況更糟糕。
一家四口站在屋簷下,一時間沉默不語。
蘇睿後怕地咽了口唾沫,“還好姐把我接回來了,我那屋子去年就有些漏雨。”
“這要是還住在裏麵,昨晚就成了落湯雞。”
蘇思水抿唇,“落湯雞都算小事,就怕屋子承受不住這麼大的雨勢,垮塌了是要出人命的。”
聽她這麼說,李氏和蘇長貴的臉色齊齊白了幾分。
“說起來真是要感謝郭烈,要不是有他提醒,咱家啥準備都沒有,現在肯定手忙腳亂的。”
想到男人獨自帶著狗子在黑樹林裏,蘇思水心裏不安地揪緊了起來。
“爹,娘,你們進屋去坐著吧,我去做早飯。”
她淌水來到灶房,把提前挪到高處的柴火塞進灶堂裏點燃。
天氣不好,蘇思水也沒什麼心情研究美食,準備煮一大鍋麵條應付了事。
等吃過東西,她還想去黑樹林走一趟。
就在蘇思水在灶房裏忙活的時候,一道身影出現在家門口。
“思水,思水。”
雨聲風聲太大,蘇思水沒聽到有人叫自己名字,直到男人走到灶房門口堵住了僅有的光線時,她才發現了來人。
“郭烈?”
“你咋來了!?”
少女臉上綻放出驚喜的笑容。
看著對方穿著蓑衣,臉上布滿了豆大的雨滴,趕忙把人拽進門來。
“這麼大雨,你還亂跑?”
“吃早飯了沒?”
“家裏沒事吧?昨晚好大的雷,烏雲有沒有被嚇到?”
一連串的問題拋出來,郭烈耐著性子逐一解答。
“烏雲在守家,啥事都沒有。”
“不放心你們,過來看看。”
說話間他脫下蓑衣,裏麵的衣衫都濕透了。
蘇思水趕緊把人拽到灶堂前,“烤烤,別風寒了。”
既然心裏惦記的人好端端站在麵前,那她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郭烈到來,麵條追加到了一大盆。
男人負責煮麵,蘇思水把掛在房梁上的雞取下來,切了四分之一改刀成小塊,煮熟後加入辣椒、花椒、鹽、蔥絲等調味,做了盤涼拌雞。
“吃飯了。”
“你走前麵給我開門。”
郭烈:“成。”
男人重新穿上蓑衣,又貼心地給蘇思水撐傘。
兩人快步衝入雨中,護送著懷中的美食跑向主屋。
房門打開,隨同風雨一起灌進去的還有蘇思水燦爛的笑容。
“爹,娘,看看誰來啦!”
李氏驚喜地站起身,“呀,郭烈。”
蘇長貴也咧嘴笑道:“這孩子,大風大雨的不在家裏待著,咋還往外跑。”
蘇思水把煮好的麵條和雞塊放在桌上。
“郭烈是不放心我們,特意過來的。”
聽她這麼說,老兩口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快進來坐。”
“吃過早飯了沒?”
不等郭烈回答,蘇思水就指了指桌上的食物。
“人都站在這了,吃沒吃過都得再整一碗。”
李氏哈哈笑道:“說得對,你們先坐,我去叫小睿。”
外麵大雨瓢潑,屋內卻其樂融融。
一碗麵條,一口雞塊,滿足又溫馨。
等吃過了早飯,郭烈主動提出去房前屋後巡視一下。
“這暴雨比想象中還要大些,我怕地基附近的泥土給衝走了。”
蘇思水立刻拿起雨傘,“我陪你。”
誰知郭烈卻拒絕道:“雨太大了,你這傘根本遮不住。”
“我去吧。”蘇睿動作麻利地取下牆上掛著的蓑衣,“姐,你留在家裏照顧爹娘,我跟郭大哥去巡查。”
剩下三人對視一眼,都讚同了這個決定。
“成,那你跟好郭大哥,他不讓你走的地方,千萬別去。”
蘇睿:“曉得啦!”
趁著兩人出門巡查的空隙,蘇思水陪著父母在家裏喝茶。
李氏捧著茶杯歎氣,“這鬼天氣,柴火都是潤的,不曉得還能喝幾天的熱茶。”
說到這,蘇長貴也滿心憂慮。
“也不曉得村子的情況咋樣了?”
蘇思水瞥了眼門外霧蒙蒙的雨幕,“要不,我去看一眼。”
“順帶給大家送些補屋頂的木板。”
其實她心裏也很不踏實,別的不說,光是麥田裏的糧食就足以讓人擔心了。
大雨封路,各家各戶一時半會兒都出不去。
萬一鬧個饑荒,再發展成打砸搶的話,自家也不安全。
蘇長貴點頭,“去看看吧,誰家要是需要幫忙,咱們還能搭把手。”
蘇思水見他準備起身,趕忙摁住對方肩膀。
“爹,你的腰傷最忌陰濕。”
“我跟娘去就成了,免得小睿和郭烈回來找不到人又得著急。”
李氏已經拿上了雨傘,蘇思水將十幾張木板用繩子捆上,母女兩人抬著往村子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