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茶樓,沐澤就看見樓裏麵也已經有不少人了,一共兩層的茶樓,上下都是人,每桌都坐滿了,還有不少人站著聽。
看見沐澤和劉柏彤龍三進來,就有個聲音想起來,“公子,這邊。”
沐澤看過去,是璧月,正在那喝著茶吃著點心。
沐澤帶著劉柏彤兩人走了過去,發現地方還不錯,一張八仙桌,四個座位。
“快坐,快坐,郭先生都已經開始了。”璧月說道,讓三人坐下,璧月的座位很好,側對著說書的台子。
沐澤從旁邊坐下,正對著台子,劉柏彤和龍三坐在一邊。沐澤麵前當然不會坐人,一來擋著沐澤,二來沒有背對著聽書的。
“你什麼時候來的?”沐澤看著璧月說道。
“府裏沒活我就出來了。”璧月說道,“公子你嚐嚐這個桂花糕,還有這個桃花酥,都是這茶樓最好的東西。”
“你倒是知道的清楚,沒少來吧?”沐澤說道。
“恩,嘿嘿,誰讓郭先生說得好那。”璧月笑道。
“每天你來這花幾兩銀子?”沐澤問道。
“都是月結,大概一天二百文吧。”璧月說道。
“你倒是會花,月錢都用這拉吧?平時胭脂水粉怎麼辦?”沐澤笑道。
“沒事,倚月姐姐會給我的,她換的最快,用她剩的就夠了。”璧月說道。
“你倒是不挑。”沐澤說道。
這時候沐澤才把注意力看向說書人。
隻見這個說書人,中等身材,身材略胖,麵帶笑容,膚色略黑,講的正是濟公傳。
濟公,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後人尊稱為“活,佛濟公”。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淨慈寺誌》、《台山梵響》中。
要說單是得道高僧還不算什麼,關鍵是這位濟公,道濟和尚他平時的行為舉止不俗,所以宋元時期就有關於他的話本,戲曲和民間傳說了,
濟公這人最大特點就是不修邊幅,詼諧,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到杭州靈隱寺居住,隨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癡若狂,平時那能見到這樣的和尚?
再加上濟公懂中醫醫術,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難雜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諍,救人之命。
這樣一來二去,在民間傳說中濟公就是一位有道行,有修為的得道高僧了。
現在雖然沒有成書,但是說書人確實已經總結了一些濟公的小故事了,郭先生講的就是這樣的,雖然沒成書估計也差不多了。
沐澤聽著這位姓郭的說書人說書,還真是尤其獨特的特點,尤其是這位先生講的濟公,除了破衣爛衫,邋裏邋遢之外,嘴還不利索,有點大舌頭,還有點結巴,而且嘴上最不留情,一點也不像別的高僧那樣端著架子,反而特有市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