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龜茲國王白寒看得很輕,他所能給大漢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畢竟龜茲本就是個人口才幾萬人的小國,能成什麼氣候?
被白寒放過白胖子一路上都不敢說話,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生怕白寒突然反悔殺了他。
但他絕不會想到,在白寒的眼裏他不過是個雞肋,有他沒他一個樣。
前鋒廖化、典韋、許褚他們捷報頻傳,大都是看都漢軍扣關主動請降的,那些國王他們也知道會向漢人俯首稱臣,他們本以為應該像以前一樣,漢朝為了彰顯天朝上國的威儀,不會為難他們,並且在慈溪梁之戰結束之後還會繼續讓他們統領各自的國家。
但是無情的現實打破了他們的幻想,當漢軍鐵騎衝入場內的時候,就第一時間將他們這些國王抓了起來,旋即打入大牢。
前方不斷傳來捷報,而身處後方的白寒卻並不怎麼著急,中軍慢慢悠悠的向烏孫的赤穀城開去,此次西域之戰,真正的敵人隻有一個,那就是烏孫。
烏孫,這個國家是西域36國當中最強大的,它的領土麵積僅僅比剩下35個國家加起來要小一點而已。
就算是在漢朝最強大的時候,烏孫對漢朝也隻是保持著若即若離,因為烏孫與大漢之間隔著西域36國,路途遙遠,要是遠征需要消耗大量的錢糧
而如今的白寒卻是已經打定主意了此戰一定要解決西域的問題,否則西域之地永不安寧。
(一:三十六國中,一部分是遊牧部落,另一部分是城郭之國。《漢書》說烏孫南與“城郭諸國”相接,即指上述類似城邦的城郭之國。在塔裏木盆地廣袤的戈壁上,散布著一處處綠洲,在較大的綠洲中心建有城堡,城中有王,統治周圍的農村和牧區,於是形成一個個城郭之國,簡稱城國。
西漢時,36國中人口最多的是龜茲,有6970戶,81317人;其次為焉耆,32100人;第三是姑墨,24500人。萬人以上的國家有扜彌20040人,於闐19300人,疏勒18647人,莎車16373人,都善14100人。此8國為當時西域的大國和比較重要的國家。萬人以下5000人以上的有尉犁、溫宿、車師前國等3國。
5000人以下1000人以上的有危須、皮山、精絕、烏秅、渠勒、戌盧、且末、小宛等8國。單桓最小,僅27戶,194人。20個城國共有33756戶,271554人,約占西漢西域總人口的83·6%。
烏孫,有士兵18萬8千8百人。最早是塞人(白種人)最強,後來塞人被月氏人擊敗。漢景帝時烏孫又把月氏人打敗了。失敗的月氏又擊敗了大夏,於是居住在大夏,有兵十萬人。樓蘭比較出名,但隻有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西域大國還有康居國有兵十二萬人,大宛國有兵六萬人。
烏孫國,大昆彌治赤穀城,去長安八千九百裏。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人。相,大祿,左右大將二人,侯三人,大將、都尉各一人,大監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騎君一人。東至都護治所千七百二十一裏,西至康居蕃內地五千裏。地莽平。多雨,寒。山多鬆B322。不田作種樹,隨畜逐水草,與匈奴同俗。國多馬,富人至四五千匹。民剛惡,貪狼無信,多寇盜,最為強國。故服匈奴,後盛大,取羈屬,不肯往朝會。東與匈奴、西北與康居、西與大宛、南與城郭諸國相接。本塞地也,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縣度。大月氏居其地。後烏孫昆莫擊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臣大夏,而烏孫昆莫居之,故烏孫民有塞種、大月氏種雲。
敦煌郡,一作燉煌郡,郡名,漢王朝於同年置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區歸酒泉郡管轄。分武威、酒泉兩郡之地,設張掖、敦煌二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西部置。治敦煌縣,在今敦煌西。屬涼州刺史部。最初的敦煌隻是一個很小的郡,但它的發展很快,領六縣:敦煌、冥安、效穀、淵泉、廣至、龍勒。其東以籍端水與酒泉郡為界。
敦煌為盛大之意,秦末漢初時為大月氏所居之地。後月氏為匈奴所逐,敦煌一帶成為渾邪王領地。直到東漢的班超,終身經營西域,暮年向朝廷懇求還鄉,還在說:“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11200戶,38335人。東漢時轄境與縣目均不變,惟淵泉縣,後漢書郡國誌作拚泉。三國時為魏國領地。前涼時曾改敦煌為沙州。北魏置敦煌鎮。隋置瓜州,大業中改為燉煌郡。唐武德二年(619年)置瓜州,武德五年改為西沙州,貞觀七年(633年)改為沙州。天寶元年(742年)複改為燉煌郡,乾元元年(758年)複為沙州。
東漢建初三年(78年),班超率疏勒、康居、於闐、居彌兵一萬人攻破姑墨石城,斬首七百級。班超欲因此叵平諸國,上疏請兵:“竊見先帝欲開西城,故北擊匈奴,西使外國,鄯善、於闐即時向化。今拘彌、莎車、疏勒、月氏、烏孫、康居複願歸附,欲共並力破滅龜茲,平通漢道。若得龜茲,則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今西域諸國,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大小欣欣,貢奉不絕,惟焉耆,龜茲獨未服從。臣前與官屬三十六人奉使絕域,備遭艱厄。自孤守疏勒,於今五載,胡夷情數,臣頗識之。問其城郭大小,皆言“倚漢與依天等”。以是效之,則蔥嶺可通,蔥嶺通則龜茲可伐。今宜拜龜茲侍子白霸為其國王,以步騎數百送之,與諸國連兵,歲月之間,龜茲可禽。以夷狄攻夷狄,計之善者也。臣見莎車、疏勒田地肥廣,草牧饒衍,不比敦煌、鄯善間也,兵可不費中國而糧食自足。且姑墨、溫宿二王,特為龜茲所置,既非其種,更相厭苦,其勢必有降反。若二國來降,則龜茲自破。願下臣章,參考行事。”書奏,帝知其功可成,建初五年(80年),發兵千人就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