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成敗興亡 第二十三回 新政春風

第二十三回新政春風

並州汾西這麼大的動靜,驚到的不僅僅是汾西的人,連汾東的漢人也都知道此事了。說了這麼久,竟隻字未提那讓人牽腸掛肚的嫵兒,這麼些時間了,她又在做些什麼?自從嫵兒領了並州牧,她便做起了太平官。當初一日,大漢昭烈皇帝提調了七十萬人馬沿冀州,豫中和巴蜀一線駐守在唐漢的邊境線上,也就是大將張苞,夏侯淵,張遼,文甹,廖化,薑維各領了他們部下的十萬人馬離去。劉豐雖在病中,隻待傷稍事好轉便領了十萬人馬回轉蜀中。這並州之地留下了三十萬人馬,駐紮在子推樓的兵營之中,不過由童忱帳下的兩名偏將軍程煌程箜各帶領一萬人馬輪流駐守陽壽禦縣一帶。還有其他將領帶人沿汾河東岸駐守。這樣在子推樓兵營之中便有二十萬兵兵將士。

法正在此處本就不得意,便欲隨了劉豐一起回到蜀中。可嫵兒偏偏多個心眼兒,怕他回去了生出些實非了,就把法正留在身邊,委以一個文學從事。張召委典農中郎將,諸葛瞻為治中從事。張繡為都督,童忱為太原都尉。昭烈皇帝還特為給他送來一個人才,便是糜竺之子糜威任太原郡太守。那個任革賜到真是不辱童嘉給他的使命,見縫就插針。來了糜威,他便攛掇嫵兒改官名,要把太原太守改為太原尹。

這太守和尹有什麼不同呢?原本在東漢時,都城是建在河南郡洛陽縣的,如此,這河南郡便是皇城的所在地,與別的郡不同了。為顯示這一不同,也就是地位的稍高,就把河南一處的地方最高長官叫為河南尹,兒別的郡的長官為太守。如今,若把太原太守改為太原尹,便是要表明此處是皇城咯?頗有點尋釁的味道了,似要想大漢皇帝表明,我這並州之地就要做獨立王國了。嫵兒這點頭腦還是有的,當即就斥責了任革賜,“你瞎說什麼呢?不該你插嘴的少廢話。這官名是你想叫什麼就叫什麼的嗎?我還想叫皇上呢?能嗎?”。任革賜馬上答道:“能啊,主子。我就像管您叫皇上呢。怕您不樂意”。嫵兒撲哧一聲笑了,不過立時又嚴肅起來,“你再敢亂說,看我不割了你的舌頭”。任革賜馬上“是是”的應著。

嫵兒不忘童忱的話,覺不能讓一個宦官幹涉大事,所以對任革賜又加了些警告。各個位缺都定好之後,嫵兒以自己和父親關羽的名義又給皇上上了一個折子,將此處的人事任免俱一稟報,這樣方算是做得不差。嫵兒早已想明白一件事,便是要想長治久安,要想實現一統的大業,唯有強國富民。而要強國富民,就是要讓人人有錢,家家富裕,鄉鄉通達,縣縣昌盛。有了錢,就好辦事,現在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去打唐賊,怕的不就是他們的飛火和強弩嗎?隻要有了錢,我們就不愁找到能做飛火和強弩的人。到那時兵器上不必你差,人又比你多得多,還有不吃掉的道理嗎?所以嫵兒把人員安排一定當,馬上要開始她的強國富民的主張了。

這首先第一項便是大漢並州實轄地區的四個郡,包括雁門郡,太原郡,上黨郡和河東郡的經濟要繁榮活躍。嫵兒親眼所見那邊境之上,就有雁門郡在內,因其地理優勢北接羌胡,而貿易頻繁。那裏的不論是百姓還是官紳都比其他地方的要富裕些。她便心中對做貿易之事頗有好感,看看那些隻靠農耕的地方,尤以河東郡,雖說也是錢糧不愁,可究竟沒有北邊的盛況。嫵兒找來典農中郎將張召商議此事,張召提了一個建議,要在全州之內鼓勵貿易,多納捐稅者給予榮譽,以每季度所繳稅的多少給予獎賞,每季捐稅本鄉前五名者委以門下議曹之職,可參議諸事。這條即刻定下,頒布實施,法正聽了大惱,隨來找治中從事諸葛瞻,問道:“你怎麼也任由著那丫頭胡來了?”。諸葛瞻道:“法大人,怎說胡來。這樣做確實可以鼓勵人心,積極貿易啊”。法正道:“積極貿易便是要生出許多的奸商來。我大漢本是以農耕為業,人人自律,家家足生。貿易之事乃是一些既不會做官效命於朝廷,又無以謀生養家老小的人才為之。他們行的乃是奸巧之道。此等事雖不可避免,可也不能提倡啊。如此一來,豈不是叫人都學做不實,趁人之危嗎?民乃國之本,一國之內,俱都是狡詐的商賈,而無有安善的良民,這還像話嗎?貿易是需,農耕是實。無人耕種,無人紡紗織布,拿何物來貿易?”。

諸葛瞻一笑:“法大人,多慮了。刺史自有她的道理”。法正一甩袖子,走了。這唯一反對的一個也沒什麼說話的份兒,這事自然順利實施。新政的春風可以說是吹遍了並州汾東之地的每個角落。

在關老王爺的家鄉河東郡亦是一派紅火的景象。河東郡的太守名叫錢沿。他在上任之前是本郡的三老之一。雖然年齡不怎麼老,可為人老道,且經綸滿腹。這次能坐上個太守的位子,可是嫵兒一手提拔。嫵兒對年紀輕,又有學問的人十分器重。她要興的改良之新政是需要一些有新思想和腦子活的人去做的。那些老天拔地的人她一向看不在眼裏。除了個張召,也真算得個人才。人老可心活。這錢沿推行新政真是有一套。刺史大人不是要鼓勵貿易,多納稅收嗎?他治下的河東郡是向來以農耕為業,要叫百姓們突然之間轉了行,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這和要那些時代務農的人的命一樣。錢沿想出個好法子。既然本地的人說不動,那就叫外麵那些經商的人來此地。這河東雖不比雁門地理好,可畢竟是在並州之內,那些從荊州,揚州,徐州來的人要想和番客做生意,此處是必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