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欲統貔貅 第四十四回 關羽設宴

第四十四回關羽設宴

任革賜被童嘉軟硬兼施,直嚇得俯首聽命。童嘉也不虧待於他,在去其男身之前與翠兒一夜風流,之後便前來漢營中投嫵兒,並要他假說自己遇上歹人,遭了殘害又被搶了金銀,自己原是因為幫嫵兒他們才惹上這許多的麻煩,求嫵兒能讓他吃口安樂茶飯。實則是送來了一個奸細。

嫵兒對這任革賜本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好感,正在猶豫當如何對待他,卻被忱兒撞見。忱兒聽其要作宦者,服侍嫵兒,是一個反對,百個反對。這反而讓嫵兒擰起來了,與忱兒爭辯,聲音響得很,不單單是巡營路過的兵士,帥帳外把守的人也俱都聽得清楚。不過呢,嫵兒心意也還未定,事情也還有其他的可能。但今天被廖化這頓損,嫵兒心想,我還偏在身邊留個宦者不可。否則,這些將軍們以為我是怕了他們,便要登鼻子上臉,再治不住他們了。

方才帳上嫵兒命人押了廖化,卻招致一片噓聲。便是那夏侯淵,文憑和諸葛瞻也紛紛議論,甚覺嫵兒做事失當。他三人與薑維商議,要去找上法正一同到王爺麵前諫奏,要約束元帥的行為。法正本不想來,但架不住眾人相邀,隻得一同前往。

關羽聽了他們所言,才知又是為了嫵兒之事。這嫵兒也確是作事不檢點,受人以柄。關羽讓眾人散去,又叫嫵兒前來。嫵兒已知道是為著何事,倒也顯得氣定神閑。關羽問他因何要此時收一個宦者,嫵兒一字一板地,也有些誇張地講述了任革賜如何救她和童忱出得娘子關。若沒有此人,他們二人怕已屍首兩段了。此人為救自己才不得不離開家鄉,結果遭了大難,來投自己。難道應該不聞不問嗎?授人大恩卻不思圖報還算得什麼正人君子,非正人君子還能為帥統百萬雄兵嗎?

這嫵兒真是梅九公調教出來的人物,講起話來引經據典,言之鑿鑿,叫人信服。嫵兒又是個情感豐富,淚腺發達的女孩子,說著說著,還落下幾滴淚來。關羽又問,既是如此,因何不與將軍們解釋清楚,也就少些不快。嫵兒又說道:“那廖將軍豈容得我講話?我心裏也明白得很,將軍們真正不憤的並非是一個宦者,而是孩兒我。他們都是父王的舊部,個個功高蓋主,莫說是我,恐怕連父王”,嫵兒住了口,停了一下又說:“如今既使父王撐著我,我怕也作不了這個太平元帥了。我作不作元帥事小,破唐賊大計事大呀!”。關羽道:“我兒也不要忒意覺著眾人與你作對。他們縱講些過頭的,也要體諒才是”。嫵兒答道:“是”。可是這問題還沒解決呢,嫵兒又補上一句:“父王,如果將軍們再來究此事,豈不是麻煩。要不我還是作個不義之人,打發了任革賜,免得父王為難”。關羽乃是個天底下最講義氣的人,怎肯自已的後人作不義之事,說道:“不用了,我與他們作個交待吧”,嫵兒聽這話,才算是放了心。關羽說是要給其他人個交待,實則並非如此,他乃是有些不奈煩這些人總是找出嫵兒的似是而非的不是來向他發難。看將起來,他們確是不滿嫵兒為帥,也就是說不滿我關羽將帥位傳於自己的女兒。

關羽讓嫵兒退出,在自己的寢帳之內傳出令來,明日裏要宴請各位將軍和軍師,包括駐守在陽壽和禦縣的張遼和張苞。眾人不解,不過也正想借著機會問問老王爺究竟何時發大兵。他們千裏萬裏的從蜀中和荊襄繞道豫中,冀州來在晉地隻可不是要在此長駐久安呢。可是看嫵兒遲遲不進兵,他們的疑惑和不解正要找尋答案呢。

次日午時,關羽在大帳內排擺酒席,在坐者有關羽,薑維,張遼,夏侯淵,文憑,張誘,童忱,張召,法正,諸葛瞻,嫵兒,還有那廖化也被請了來。

讓眾人吃驚非小的是,嫵兒一身女子的裝束,高挽著發髻,鬢角如雲,頭上斜插著鳳釵,臉上似紅有白,粉麵桃花,胭脂淡抹,唇紅如血,牙排似玉。身上一襲斜襟大袖的漢服,上繡四季的花草和鳳鳥,腰係絲絛,旁墜金飾。足蹬著鴛鴦戲水軟底兒的繡鞋,五色彩羽,清波蕩漾。周身上下是光彩照人,行動一步環佩釘鐺。

眾人落座,關羽寒暄道:“諸位大人,皆跟隨我主征戰多年,今又為滅唐賊,奔馳萬裏來此晉陽之地。我關羽替我主萬歲敬各位一杯”,言罷眾人同飲。張遼問道:“王爺,但不知何日兵發長安,釗指秦娥?”。關羽道:“嗯,文遠呐,本王問你,蜀中距離長安有道可途,荊襄豫中也皆有通秦之道,而我大軍因何要不辭勞頓,又繞至冀州與晉陽呢?”。張遼答道:“回稟王爺,乃為秦嶺所阻”。關羽答道:“為秦嶺阻乃是其一,殊不知秦嶺雖險,尚有棧道。我大軍之所以行走這千山萬水,實為拓我疆土,固我河山呐。這晉陽之地乃是緊鄰秦地的一個所在,若此處攻而不占,占而不穩。一旦唐賊得手反攻過來,將無有可憑之地,到那時我軍若敗下陣來,必將有如排山倒海之勢,一發而不可收拾。再者,若北方韃靼攻破長安,必將繼而東進,此時我大漢可憑的也仍是這晉陽之地。所以自此必是要攻一地便占一地,占一地便要穩固一地,而斷不可一味向前呐。眾位將軍,軍師,先飲過了這竹葉青,再品品此地的菜肴”。張繡搭腔道:“是呀,王爺講得極是。這萬裏征程,風餐露宿,我等何不謝過王爺美意,也飽飽口服”。

說著張繡站起身來,手舉著酒壺,轉著圈兒地給在座的都斟上,說道:“張繡借王爺的酒菜,敬上諸位一杯\\\\\\\"。大家同飲。關羽又是勸菜,眾人勉強吃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