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天下大勢

菊帝國入侵者被滅亡之後,北援軍南撤,東皇帝國軍恭送至原來的防線後未越雷池一步。而且雙方的交界處局勢也漸趨緩和。不少人都覺得東皇帝國經此一役,受創頗重,暫時應該無力南征了。於是有人開始上書是否可以借著當下的和平氣氛,南北和談。

其實除了南越和東皇之間是死敵之外,其他國家和東皇帝國之間並沒有太過強烈的仇恨。這些建議在各國朝堂範圍內,也漸漸有了些市場。不少的文臣都高唱和平的論調主張和談。在他們看來戰爭是武將成就功業的舞台,和文官並沒有多大好處。

而就在這時,東皇帝國昊天聖皇公開發表了一篇《華族賦》……

莽莽天宇,八萬裏雲馳飆作;恢恢地輪,五千年治亂興亡。邙碭脊脈,逶迤遠連昆崗;河洛清波,浩蕩奔注海澨。涉彼洪荒,文明肇創;萬代千秋蒙庥,厥功在我華族。曩昔混沌未開之時,含哺而無釜甑,結繩不見文字。伐檀有人,莫及舟車;蠶桑未采,何來垂裳。《禮》雲:“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偉哉炎黃,據天地之大德,值陰陽之交會,通靈鬼神之際,會道五行之秀。禮行赤縣,情係蒼生。仰畏天,俯畏人,惟寬人恭儉,出於自然;而忠恕誠愨,始終如一。不蔽奸佞之讒,不用取容之士。天下鹹歸,百姓安樂。是以列星隨旋,日月遞照,風雨博施,萬物得和以生,得養以成。

歲月遷流,窮奇斯生,慈州風雲突變,域中歸於一統,百族聚為中華,自中原而滂沛十方。浴血紫金,始滅菊奴。天不欲亡我中華,必不亡中華之文化。中華文化,有源以之開流;神州百族,有秩以之共理。華夏脊梁遍列九州,姓氏血脈,揚輝天下。龍從雲起,先民圖騰,大道之行,講信修睦,故國之興,端賴和諧。

這篇文章通篇講述的隻有一個意思,希望天下各國能夠放棄前嫌,實現國家和民族的統一,真正的實現和平。可以說這篇文章就仿佛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下子在各國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意見。

一部分人覺得,這是皇統詔的延續,這是東皇帝國吞並各國的檄文。而另一部分人則覺得,這未嚐不是一個實現天下和平的倡議。如果能夠開始和談,最終統一在一個民族之下合並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也未嚐不可。

前者以各國朝堂上的官員居多,而後者則以在野的文人士子為主。前者掌握著國家的權力,而後者則符合廣大民眾的民意。之前由於全民族抗戰而形成的天下華族是一家的概念已經在民眾中得到了擁護。

百姓們突然發現,這千萬年來的戰亂和爭鬥都是起於各個國家的分野。其實天下百姓都是華族。而華族本是一家,如果沒有這麼多的國家界限,天下是能夠一統的,戰亂是可以平息的。這種思想一旦形成,要想改變過來是很困難的。

這些情況通過寒衣府的情報係統彙總之後,傳到了殷昊那裏。殷昊也正是覺得,既然天下民眾已經有了這種思想趨向,那麼說明天下一統的機會正在悄悄到來。所以他才發表了這篇期盼民族統一的《華族賦》。

與此同時,在洛北河口,東皇帝國主力正在集結。殷昊已經打算趁此機會再次發動南征。雖然有人提出,南盟剛剛援助東皇帝國抗戰,在此時南征似乎有背信棄義之嫌。但殷昊覺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一方麵,借助民間統一之思潮占領各國後,可以盡快的維護統治減少反抗。另一方麵,正是因為抗戰剛剛結束,南盟方麵覺得東皇無力南征,這才是最好的機會。

而且這次南征,他準備以水路登陸作戰為主。陸上的交界防務依然維持現狀,給對方一個假象。實際上東皇帝國的主力通過之前的北上抗戰正好都集結在原都慈州一線。而水師也在此地集結。殷昊決定將這些部隊分為兩部,一部進攻海州,一部南下介州。楚國和南越的都城都靠近海邊,更加有利於發動登陸突襲。他已經決定將洛都放在最後一個攻取了。

七月十五,海潮南下。東皇水師從洛北河口出發向南進軍。一個月後,第一支登陸艦隊出現在海州外海。而在此之前,殷昊通過和周家的聯絡,已經約定由周家作為內應,引導水師進入江口直接在海州登陸。大隊的艋艟巨艦趁著夜色在周家船隊的掩護下進入了江口直達海州碼頭。

幾乎是如入無人之境,當東皇帝國軍趁著夜色衝到楚王宮門口時,才發生了第一次交火。倉促應戰的楚國宮衛根本不是東皇帝國軍的對手,宮門很快就被攻破了。楚國王室無一漏網全部被擒。而在海州城中居住的那些朝廷重臣們也是同樣被兵圍府邸。一夜之間海州易幟。

大司馬楚南不降,率府中家將頑抗,被全家剿滅了。丞相楚琅的府邸被打開之後,大批的東皇帝國軍控製了丞相府。楚琅和帶隊將領相談一番之後,被押著進入楚王宮。根據殷昊的要求,必須保證楚王裕及楚國王室的人身安全。這也是他和周毅德約好的。

周毅德出麵說動了周菡妤,而楚琅和楚王裕商量之後無奈宣布楚國歸附東皇帝國。楚王裕保留王爵,其長子被冊封為海澄公。也就是說在楚王裕死後,楚家隻能作為世襲公爵了。

楚國這邊的突然變故還沒傳到南邊。介州又有一支艦隊突入海港,從港口登陸直抵介州城內。南越水師被全部堵在港口內,還未來得及反抗就被圍困住了。在東皇巨艦的監視之下,這支水師如果有任何異動都會受到強力的炮火打擊。而這支南越最強悍的部隊隻能在著猶如囚牢一樣的戰船上眼睜睜地看著東皇的軍隊從船上登岸並且向介州城內發動攻擊。

越岩還是很聰明的。他知道自己當初是怎麼拿下介州的,他也知道這個海港城市作為都城其實是很危險的。所以他做了一些準備,在他的王宮周圍遍布著不少的軍營。這些軍營中的軍隊發現介州被敵突襲之後,立刻紛紛奮起反抗,依托著宮城頑抗。

但是雙方實力相差太過懸殊,激戰了數日後,這圍著越王宮的層層防禦被一個個突破。越岩眼看著宮門就要被打破,而他實在是無力再逃亡了。遂召集了眾多兒女妻妾,一起焚宮殉國。

時隔數十年後,越岩終於落得和當年洛宣宗一樣的下場。作為宣宗的妹夫,殷昊得知了越岩的這個下場,抬頭看了看天。他雖然和宣宗的感情並不深厚,但那位寬厚而對殷昊並未有過任何惡意的妻舅,其實在殷昊心中還是有著一個重要的地位的。正是他給了殷昊一個美滿的婚姻,正是他給了殷昊一個崛起的機會,還有那位杜太後,作為殷昊的嶽母,當年在洛都時對殷昊也從未因其是原州質子而有過任何苛待。

如今他們的仇敵同樣落得毀國焚宮的結局,也許正是他們在冥冥中一直期待的結果吧!舅兄,嶽母,你們可以安息了!

南盟自秦國歸附之後,就隻剩下洛、楚、越三國了。如今楚越兩國被殷昊以“點穴”手段,雷霆之間迅速拿下。那些外郡州縣也是聞風而降。東皇帝國一統天下的大勢更盛了。

而就在這兩國覆滅的消息剛剛傳到洛都。在西邊北邊同時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直盤踞在圖勒汗國北邊的烈炎汗國烈日汗突魯特重病,奇韃依照當年殷昊定計,將其被羈押在賽音山達的兩個兒子突魯辛和突魯亞可全部釋放回國探病。這兩人本來就對當年突魯特隻贖突魯赫而不贖他們的事情耿耿於懷。此時更是到了爭奪繼承權的時刻。他們回去之後,秘密聯絡了一直對突魯特不滿的庫盧,發動了政變。

烈炎汗國三部內亂後,奇韃趁勢派兵北伐,而烈炎汗國三部由於內亂而根本無力阻止反擊。被圖勒奇兵突襲之下,三部迅即歸降。

統一了草原的奇韃,以報前仇未號召,組織大軍西征,直逼邪陀汗國都城池州和故都幽州等地。

邪陀汗國實力本就比不過圖勒汗國,雙方之間在雅蕃河穀一次大戰之後,邪陀軍大敗而歸。邪陀戰敗之後,烏彌部乘機宣布脫離邪陀藩屬,梁國緊隨其後也同樣宣布脫離邪陀藩屬。他們這種做法無異在邪陀的傷口上又撕開了一條口子。

最終在奇韃所率的圖勒大軍的威逼下,邪陀汗巴斯勒簽訂了城下之盟。巴斯勒降格為王,稱“蕃王”。

而烏彌部和梁國紛紛遣使入原都進貢。殷昊接受了他們的歸附,冊封梁王為“西梁國主”,以藩屬待之。而親自率使團進貢的烏彌部女王烏雅麗則被殷昊冊封為“雅妃”,烏彌部設郡縣直接歸屬東皇帝國管治,東皇帝國軍進駐夜州之後,北可監視邪陀,南可製控西梁。夜州作為西南部戰略要地的地位一下子凸顯了出來。

逼降了邪陀之後,奇韃親自陪同母親回原都省親。殷如萱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的時候,一下子撲到在原州城門口痛哭不已。

而後在殷昊和奇韃商議之後,奇韃率圖勒汗國歸附東皇,作為其“北藩”永鎮塞北。奇韃被殷昊封為“圖勒親王”世襲罔替。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天下一統的時機終於成熟了,如今隻有洛國尚未誠服,而洛都內部更是隱憂重重。麵對這外部的壓力,這種隱憂漸漸地凸顯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