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保存實力果斷放棄,以退為進卷土重來

在草原上,每隻狼都明白,如果自己隻是一隻羊,麵對草場急劇減少的現狀,自己想吃的不再僅僅是草,它會磨尖牙齒,去尋找生肉。正因為狼非常懂得進退的尺度,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因此,它們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下來。這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智慧。

我們人類也是一樣,要懂得韜光養晦,以退為進。生活中,你可能有這樣一種體驗:在借助鋸來加工木材,將其裁製成人們需要的種種規格時,不管是人自身作用力的發揮,還是鋸條在木材中的運行,總是既有“進”的方向,也存在“退”的姿態。而正是在這樣一種“退”與“進”的深刻把握之中,人們完成了工作,滿足了生活的需要。

一個人在社會上與人相處,要權衡各方麵的輕重利弊,洞察事情背後隱藏的種種危機跡象,經常變換著各種處世方式,時而前進,時而隱退。急流勇退,未必是懦弱無能的表現,未必就是遇難畏懼、臨陣脫逃的借口。有時候,急流勇退正好是心靈高度的跨越,睿智思索的最佳抉擇。學會放棄,學會急流勇退,棄舊圖新,自己的生活就會有一個新的起點。

範蠡是楚國宛人,年輕時就顯示出了不同凡響的才智。為了不苟同於世俗,躲避凡夫俗子的妒忌、非難,就佯裝狂癡,潛心博覽群書,探討濟世經邦之策。

勾踐即位後,大夫文種到宛訪求人才,聽說範蠡時癡時醒,便斷定他是個非凡人物,於是他親自前往拜訪。開始時,範蠡不知道文種是否有誠意,於是一再回避。後來看到文種求賢若渴,便對他的兄嫂說:“這幾天有客人要來,請借衣冠相候。”果然,文種又來造訪範蠡。他們倆誌同道合,促膝長談,縱論霸王之道。文種將範蠡舉薦給勾踐,成為勾踐的股肱之臣。

吳國厲兵秣馬,越國也磨刀霍霍。勾踐在範蠡等大臣的精心輔佐下,革新內政,國力日益強大。麵對威脅日益嚴重的吳國,越國企圖采取先發製人的策略,一舉打敗吳國。

公元前494年,已到吳國夫差發誓報仇的時候,勾踐急於先舉兵攻吳。範蠡極力反對。他深知越國的實力還不足以打敗吳國,更何況作為勝利之師,越國還驕悍輕敵,於是勸阻勾踐說:“天道充盈而不溢出,強盛而不驕悍,不勞而矜其功,實在是逆於天而不和人。若是強行去做,一定會危及國家,害及己身。”勾踐不聽,發兵攻吳。兩國軍隊在夫椒進行決戰,吳軍大勝,直搗越國境內,占領了越國首都,迫使勾踐率五千殘軍退守會稽山。

這時,越國已經處於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勾踐身陷絕境,身邊都是殘兵敗將,亡國的恐懼不由襲上心頭。他神情淒然地對範蠡說:“我不聽先生之言,自尋禍患,現在該怎麼樣才好呢?”

範蠡非常沉著地說:“目前,宜卑辭厚禮,賄賂吳國君臣。倘若不行,可屈身以事吳,等待轉機。”

勾踐在夫差允諾他投降之後,就親自帶領妻子和大臣範蠡去吳國侍候吳王夫差。他們在吳國三年,受盡屈辱,用盡心機,最後終於贏得了吳王的信任。三年之後,勾踐被放歸故裏。回國之後,越王就常常把苦膽放在床頭,坐著躺著的時候都仰頭看看苦膽,喝水吃飯時也嚐嚐苦膽,經常問自己:“你忘了會稽之恥了嗎?”他還勵精圖治,親自耕種,虛心向有才德的人求教,優待賓客,救濟百姓,與人民共渡艱難,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並且使越國成為諸侯國中的霸主。

範蠡追隨勾踐二十多年,獻計獻策,忠心耿耿,屢建奇功。勾踐稱霸後馬上封他為上將軍。滅吳以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範蠡看到群臣皆樂,惟獨隻有越王勾踐鬱鬱寡歡,立即猜到了勾踐的想法。俗話說,飛鳥打光了,好的弓箭該收藏起來了;兔子打完了,就輪到把獵狗燒來吃了。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眼狼步,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安樂,況且一個人在名聲很大的情況下,很難永保安寧。

他們從北方回到越國之後,範蠡上書給勾踐,說:“你知道我對功名利祿看得很淡,當初是您的誠意和友情感動了我,我才來協助大王成就大業。如今,這些都已經實現了,請允許我辭官。”

勾踐見到此書,氣惱地把範蠡叫來,說:“你和我一起複興了越國,我們應該共享富貴,我正準備拿出一半國土分封給你,你怎麼能離開呢?難道你不相信寡人?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是不會放過你的。”

範蠡答道:“君王您當然可以實行您的命令,但是我也要實現我的意願。”不過,範蠡看到事情可能弄僵,隻好口頭上暫且答應。範蠡回到家中,趕緊打點行裝,當天夜裏,帶著家人悄悄出城,乘船北上到了齊國。

他改名換姓,自稱“鴟夷子皮”,在齊國海畔定居下來,買了一塊地,帶著家人過著農耕生活。由於他善於經營,很快就致了富。湊巧,這時齊王下令地方官薦賢,當地官員把“鴟夷子皮”推薦給齊王。齊王認為他才能出眾,過了一段時間就要授予他宰相職位。範蠡歎息道:“住在家裏就積累千金財產,做官就達到卿相高位,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位了。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不吉祥。”於是他潛逃回到家中,把家財分散給當地的鄉親們,攜全家悄悄離開齊國,到了宋國的陶邑,改名自稱陶朱公,以經商為業。不久,他又成為當地的富豪,資產巨萬,遠近聞名。

自從範蠡不辭而別之後,大夫文種很是孤單,又見勾踐日夜享樂,不像原來那樣敬重自己,深感前途渺茫,心灰意冷,常常稱病不上朝,於是有人向勾踐進讒言,誣告文種企圖謀反。盡管文種反複解釋,都無濟於事。越王勾踐賜給文種一把寶劍,說:“先生教我七種計謀征服吳國,寡人隻用了其中三種就打敗了吳國。還有四種計謀留在你那裏,請去跟隨先王,試行餘法吧!”再看所賜之劍,乃是吳王當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劍,這真是曆史的莫大嘲弄。

範蠡不貪功利,兩度逃官,正說明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退而歸隱,終於避免了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喪生。範蠡功成身退,雖然說是他所采取的遠避禍患的一種對策,但能夠在紛繁的政治鬥爭中看輕功名利祿,決然退出曆史舞台,也是不容易的。

功成名就之後要懂得明哲保身。有識之士在榮譽麵前居安思危,在錯誤麵前也承擔責任,絕不見功勞就搶,見錯誤就推,隻有具備了這種素養,才能算得上是完美和清高的人。相反,迷戀名位而至死不悟的人,是很悲哀的。

退一步未必就是失敗,有時,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甚至是三步、四步。五代後梁高僧契此,俗稱布袋和尚,他曾經作過這樣一首偈子:

手把青苗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是對人生處世以退為進的一個很好的概括。在我們的人際交往、生活事業中,有時看似退步了,實則是前進了。

在社交場合中,保持強硬的口氣固然重要,但當個人在某些方麵確實做錯的話,不妨坦然地鬆一鬆口,接受他人的意見,反而會給別人一種豁達的感覺。同時,你也在無形之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某山區支部書記帶領群眾修路時,放炮炸石砸斷了一家農戶的梨樹,這棵梨樹是這家農戶的財源,主人揪住支書要他賠。

支書說,秋後一定賠償,但主人不肯,主人的兄弟一擁而上,把支書好一頓打。村裏的黨員和群眾都火了,要求狠狠整治打人者。第二天開村民會,鬧事的也覺得理屈,準備挨整。

不料,支書竟先做檢討:“老少爺們,我還年輕,得大家幫扶。哪個活我安排錯了,哪句話我說得不對,大家提出,我做檢討。”被打的事竟一字不提。

後來,鬧事的人找到支書當麵認了錯:“你是為全村,我是為自家,我錯了!今天你咋說,我咋幹,聽你的。”

支書是很懂得交談之道的。為了開辟富裕之路,他忍下了個人委屈。但是,他的忍讓和退縮,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堅強,說軟話同時也是一種方法,一種有效的以退為進的方法。表麵上支書是讓步了,其實他是往前邁了一大步。因為他的豁達、大度,讓村民們對他心服口服,在將來的日子裏,村民們肯定會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把這個例子引入我們的人際關係中同樣適用。我們在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時,難免會碰到一些性格倔強或一時衝動的人,在別的方法難以奏效時,可以試試以退為進的方法。

丹尼斯是美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成員。為了搜集狼的資料,他走遍了大半個地球,見證了許多狼的故事。在他的鏡頭下,曾有這樣一個畫麵:

那是一個極度幹旱的季節,在非洲草原許多動物因為缺少水和食物而死去了。生活在這裏的鬣狗和狼也麵臨同樣的問題。因此,它們也會發生衝突。這次,為了爭奪被獅子吃剩的一頭野牛的殘骸,一群狼和一群鬣狗發生了衝突。盡管鬣狗死傷慘重,但由於數量比狼多得多,很多狼也被鬣狗咬死了。最後,隻剩下一隻狼王與五隻鬣狗對峙。

顯然,狼王與鬣狗力量相差懸殊,何況狼王還在混戰中被咬傷了一條後腿。那條拖拉在地上的後腿,是狼王無法擺脫的負擔。麵對步步緊逼的鬣狗,狼王突然回頭一口咬斷了自己的傷腿。然後向離自己最近的那隻鬣狗猛撲過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咬斷了它的喉嚨。其他四隻鬣狗被狼王的舉動嚇呆了。都站在原地不敢向前。更加吃驚的莫過於躲在草叢裏扛著攝像機的丹尼斯。終於,四隻鬣狗拖著疲憊的身體一步一搖地離開了怒目而視的狼王。狼王得救了。

人生中,拖我們後腿的東西也很多,如果我們不能果斷地舍棄,就很難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台灣作家吳淡如說過:“好像要到某種年紀,在擁有某些東西之後,你才能夠悟到,你建構的人生像一棟華美的大廈,但隻有硬體,裏麵水管失修,配備不足,牆壁剝落,又很難找出原因來整修,除非你把整棟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會不知道你是誰,你也很可能會不知道自己是誰。”

仔細咀嚼這段話,就會發現,我們不就是因為“舍不得”嗎?

很多時候,我們舍不得放下已經很遠很遠的種種往事,舍不得放棄對權力與金錢的追求……於是,我們隻能用生命作為代價,透支著健康與年華。不是嗎?現代人都精於算計投資回報率,但誰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認為珍貴的東西時,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關的美麗像沙子一樣在指掌間溜走?而我們卻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數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撈不回來。

佛家說:“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麼自在的快樂之道啊,倘使你總是“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眠時不肯睡眠,千般計較”,這樣放不下,我們又怎能快樂呢?

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放下功名利祿,放下恩怨情仇,放下一切要放下的東西。

曾經看過一幅漫畫,一隻瘦狐狸從籬笆上的小洞鑽進了葡萄園。它大吃了三天,吃光了葡萄園裏的葡萄,身體也變得臃腫不堪,已經無法從來時的小洞鑽出去。聰明的狐狸餓了三天,才從小洞突圍而出。

列夫·托爾斯泰在小說《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對土地貪得無厭的帕霍姆,最終在用腳丈量土地的貪婪中吐血而死。他的仆人發現,“帕霍姆最後需要的土地隻有從頭到腳六英尺那麼一小塊。”

攀登雪山的運動員都遵循這樣的原則:在攀登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扔掉自己在登山前認真準備的裝備,直到扔無可扔,於險要處,教練還會告訴運動員,連呼吸都要控製,稍微粗重的呼吸都可能引發一場雪崩。世上的許多事物,不論費多大的心機,花多大的力氣,即使能夠擁有,也隻是暫時的。

懂得生命和世事的無常,便會舍得;能夠舍得,才不會被物欲所驅使,才能夠看得清生命的本質,拋得開功名利祿,找到生命快樂的源泉。

放下,是美好生活的必需。放下心中的仇恨,放下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放下對功名利祿的刻意追求,才能給生命留一片綠蔭,給心靈種一棵忘憂草。

冤冤相報何時了。當一個人的心被仇恨充盈,那麼,快樂已離他遠去。且不說,仇恨會像氣球一樣,越吹越大,擋住了人生的成功之路;即便是大仇得報,也必定是兩敗俱傷,身心疲憊。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當我們抓起泥巴扔向對方時,首先弄髒的卻是自己的手。

隻有放下瑣事的煩擾,才能常常保持心靈的快樂。不必把人與人之間的瑣事當成是非,更不必把別人無心傷到自己的話,堆積成心裏的毒瘤。

人生的所謂得與失,在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而失意的壞心情,卻可以使人喪失對整個生活的感受和看法。這種因心情引起的得與失,比起物質上的得與失,更加致命。

人生在世,我們常常付不起的,正是生活中某類事件對我們心態所形成的那種漫長主宰、改變甚至毀滅。豁達、樂觀的心態,才是最昂貴、最重要的。

一個人的快樂,不在於他得到的多,而在於他計較得少。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餘。舍棄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種更寬廣的擁有。

舍得是春風,放下是秋雨。有了春風秋雨的澆灌,我們的心靈就能長出參天大樹,就能夠不被外在的一切所迷惑、迷亂、迷失,就能堅守生命中最寶貴的尊嚴、操守、信仰,就能夠擁有寧靜、閑適而又幸福的人生。

狼生活在草原上,就處於這個巨大的生物鏈中,各種生物都擺脫不了吃或被吃的命運,狼也一樣,免不了受其他動物的攻擊。狼在遇到比它還凶猛百倍的動物時,會想盡一切辦法逃生,甚至可以咬斷自己的傷腿,進而保存實力,保全生命。幾千年過去了,草原狼頑強地生活了下來,靠的就是那股血性,讓人感覺頗有壯士斷腕之感。

果斷放棄,保存實力。忍痛割愛才能避免全盤皆輸。形勢所迫時,做棄小取大的決定也是需要勇氣的。

1918年年初,帝國主義為了扼殺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聯手對其發動了武裝幹涉,並很快攻占了蘇聯的大片領土。4月25日,德軍入侵克裏米亞半島,將予以反擊的蘇聯黑海艦隊圍困在了塞瓦斯托波爾港內。幾天後,黑海艦隊奉命冒險突圍,不料德軍占據在港口的製高點,以密集的火力向蘇聯戰艦射擊。蘇軍遭受攻擊的兩艘戰艦僥幸逃脫,其餘的戰艦被迫退回港內。

5月上旬,迫於形勢,黑海艦隊全體轉移到了塞瓦斯托波爾港內側的一個小軍港裏。由於小軍港無法滿足70多艘戰艦的物資供應,不久,2 000多名官兵身陷絕境。而此時,蘇聯全線吃緊,無法抽調軍事力量援助黑海艦隊。氣勢洶洶的德軍趁機對蘇軍下達最後通牒,聲稱如果黑海艦隊不全體投降,就馬上對其發動毀滅性的攻擊。

列寧立即召集蘇聯政府的所有高級領導人緊急磋商,製定對策。很多人主張:黑海艦隊應就地堅守,與德軍決一死戰。列寧則認為,英勇善戰的黑海艦隊官兵是蘇聯的寶貴財富。在目前這種形勢下,如果與敵人硬拚,結果必然是艦隊官兵全部獻身,而戰艦淪為德軍的戰利品。與其這樣,不如放棄反抗,保全艦隊的廣大官兵,避免無謂的犧牲。同時,讓官兵親自毀掉戰艦,不讓它們落入敵手,成為敵人攻擊蘇聯的武器。在列寧的堅決主張之下,蘇聯政府最終做出了大膽的決定:讓黑海艦隊全部自沉。

6月18日,黑海艦隊2 000多名官兵巧妙脫險。在離開以前,他們炸毀了戰艦,黑海艦隊70多艘戰艦全部自毀沉沒。德軍發動進攻後,卻隻見到黑海艦隊官兵遺棄在岸上的少量物資設備,連一艘可以使用的艦船都沒有找到,大失所望。

在當時緊迫的情況下,黑海艦隊勢必要亡。要麼沉於海,要麼陷於敵手。自沉艦隊,對於蘇軍來說,固有不舍,但不沉不但救不了軍隊,艦船落入敵手害處會更大。蘇聯政府“李代桃僵”的決策,不僅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軍隊的力量,還使敵人沒有絲毫便宜可得,可謂英明。

政治鬥爭十分殘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采取“丟車保帥”,從而保存實力,以換取更大的勝利。

春秋末期,齊國大夫田成子獨攬大權,當時齊國正麵臨內外交困的局麵,在內百姓怨聲連天,在外各諸侯國不服。田成子一直苦無良策。

禍不單行,這時,越國又以他篡權諸侯為由,準備出兵攻打齊國。田成子一下便慌了手腳,急忙召集幕僚商量對策。有人說:“越國來犯,實在欺人太甚,我國兵力雖不如越國強大,但如果動員全國軍民,共同抗敵,還是有希望的。”有人說:“時下國內人心晃動,許多臣民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到大王的恩惠,恐怕許多大臣和民眾都不願意傾城出動。”有人建議:“大王何不效仿他國,割讓幾個城池給越國,興許可以化幹戈為玉帛。”田成子在心裏琢磨:傾城出動迎敵,不僅耗費太大,而且不一定能取勝。現在自己地位還不穩定,鬧不好還會出現反戈一擊的局麵。割讓城池也非上策,自己剛剛掌權,就舍城棄池,將來沒有建立威望的基礎,一定後患無窮。

正當田成子殫精竭慮時,他的哥哥完子獻出一計:“我請求大王準許我率領一批精兵強將出城迎敵。迎敵一定要真打,打一定要戰敗,不僅戰敗,而且一定要全部戰死。如此,可退越兵,保全國家。”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田成子不解地問:“出城交戰可以,可是一定要敗,敗還一定要死,我就不明白了。”完子從容地答道:“你現在占據齊國,老百姓不了解你的治國本領,也沒有看到你的政績。人們私下議論紛紛,說你是竊國之賊,於是不願意為你打仗。現在越國來犯,又有不少驍勇善戰之臣,認為我們蒙受了恥辱,急於出兵迎戰。這樣混亂的齊國實在令人擔憂。”“兄長所言極是,可是為什麼非得你去主動戰死才能保全國家呢?難道沒有別的辦法嗎?”田成子麵對仁愛而又勇猛的哥哥仍苦思不得其解。完子說:“越國出兵無非是要在諸侯麵前顯顯威風,撈個正義的名聲。以它現在的實力完全吞並我們還不可能,我帶領一批賢良之士,出城迎敵,戰而敗,敗而死,這叫以身殉道。越國一看殺死了大王的兄長,教訓我國的目的達到了,就會退兵回城。而隨我戰死的那些人也如了為國捐軀的心願,這樣一來,國內的人心也就穩定了。所以,依我來看,這是最好的救國之道了。”

田成子邊聽邊落淚,無奈,聽從了兄長的建議,哭著為他送別。完子以身殉道,最終救了齊國。

在這個故事裏,完子正是在權衡各方麵利弊之後,果斷決定“李代桃僵”,以己之死,保全國家,才最終讓齊國得以安定。

狼是攻擊型動物,但是它們也知道,與大型動物一味地好勇鬥狠,最後隻能導致兩敗俱傷的結果。如果明智地做出讓步,有時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這種讓步不是盲目的屈服,更不是軟弱的退卻,它是在分析了可行性的基礎上,做出的最英明的選擇。

進化論的提出者達爾文,從小就對大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中學畢業時,卻按照父親的意願進入了神學院學習。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他還是不能忘記自己喜歡的東西,對於這些枯燥的經文,學習起來就如同嚼蠟,極度苦澀。他的心情失落到了極點,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決定放棄,放棄學習經文,放棄神學院的教導。他決定跟隨“貝格爾”號巡洋艦做環球旅行,開始他對物種新的探索。放棄,鑄造了他的成就,使達爾文成為了科學史冊上不可忽略的名字。

我們大家都知道有這樣一句俗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意是說一個人遇到困難時不能有畏懼退縮的心理,而應知難而上,奮勇向前。其用意是正確的,但是從另一方麵來說,一個人如果不顧自身的條件和所處的局勢,不知好歹一個勁地向前衝,到頭來常常會弄得身敗名裂的下場。一個人自表其功,自矜其能,隻知道進不知道退,其人生路途必然坎坷曲折,其命運必定多舛多難。

韓信是我國西漢初著名的軍事家。劉邦得天下,軍事上全依靠他。他是個率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的軍事天才。但韓信對為臣之道很不精通,他自恃有才,在軍中威望極高,以致當時軍中兵器均刻上“不殺韓信”四字。韓信也自恃功高,劉邦不敢殺他。但劉邦得天下後,恐韓信造反,無人能敵,又見韓信十分狂傲,終於動了殺機。

最後韓信被好友蕭何誘至宮中,死於呂後的菜刀之下。臨死前,韓信才大悟,後悔當初沒聽蒯徹之言。

“狡兔死,走狗烹”,曆史已無數次證明這個真理。因此,可以與之打天下,不可與之共享天下。這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像孫武一樣,解甲歸田才是明智之舉。

孫武,原是齊國人,姓田。他的祖父是齊國的大夫,在戰爭中立過大功。後來,由於田氏家族與其他家族之間發生爭鬥,結下仇怨,家庭遭遇不幸,孫武為了避難,於是逃到了吳國。

孫武來到吳國以後,一麵帶領人墾荒種地,發展農業生產,一麵精心研究軍事戰爭。孫武幾十年如一日,不辭艱辛地鑽研軍事,而不求揚名於世。

公元前522年,楚國的大臣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殺,逃亡到了吳國,投奔了吳王僚,後來被吳王僚的堂兄公子光收為心腹。公子光因為屬於他的王位被吳王僚所得,早已心懷怨恨,一直預謀伺機奪回王位。伍子胥投奔公子光後,公子光發現伍子胥有過人的才智,大喜過望。但是,要想完成奪取王位這樣的大事,僅有伍子胥是不夠的,於是,公子光派伍子胥四處訪賢,尋找人才。

孫武隱居在吳國,伍子胥對此早有所聞,終於找到一個機會去拜見他。伍子胥與孫武見麵以後,以十分誠懇的態度和孫武交談。伍子胥說:“我聽說先生研究兵法已經很久了,能否給予指教呢?”孫武謙遜地說:“我不過為了減少些田野生活的寂寞,看一看先人打仗的故事,哪裏能談得上研究呢?您過獎了。”伍子胥一向富於心計,所以在談話的過程中,盡量避開一些敏感的話題,隻是以仰慕的口吻,向孫武討教一些問題。

過了一段時間,伍子胥再次拜訪孫武。孫武將伍子胥請到了內室,伍子胥繼續以更誠懇的態度說:“我身懷大仇,亡命吳國,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呢。隻是生來就願意結交天下豪傑,願意聽從賢士指教,先生能否滿足我呢?”孫武見伍子胥的確是以誠相待,如果再推辭,就說不過去了,於是和伍子胥談起了自己多年來研究軍事戰爭的心得體會,並列舉了許多戰例,嚴密細致地分析了成敗的原因。

通過這次交談,伍子胥越發覺得,要想使吳國強盛起來,父兄之仇得以雪恨,自己的抱負得以實現,非孫武的幫助不能。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伍子胥的精誠感動下,孫武,這位有著蓋世奇才的軍事家,終於走出了田園山野,步入政壇,到吳國做了軍師。

公元前506年,吳楚兩國爆發了一場大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孫武非凡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孫武針對楚國的情況以及吳國的實力,製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作戰計劃,在糧草的準備和調兵遣將上都作了精細的安排。

楚國得知消息後,也作了充分的準備。楚王命沈尹戍全麵分析了吳楚兩國軍隊的情況,並預測開戰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局麵,在全麵分析預測的基礎上,製定了克敵製勝的策略。

沈尹戍根據己方所處的地勢,命令手下大將囊瓦率兵鎮守漢水南麵,主要控製戰船,然後乘亂襲擊吳軍。戰鬥開始後,囊瓦迅速過江從正麵向吳軍發起進攻,這樣一來,吳軍就處於左右受敵、背水一戰的不利境地了。他所采用的這種戰術,可以說是製勝良策,如果能實施,必能大敗吳軍。然而,孫武早已料定沈尹戍會這樣做,就將計就計,等囊瓦發現已太晚了。在吳軍的兩麵夾擊下,楚軍實在難以抵擋,死傷無數。楚軍大敗,吳軍大獲全勝。

十幾年的戎馬生活,孫武為吳國的興旺強盛作出了重大貢獻,尤其在伐楚的戰爭中,更是勞苦功高。戰爭結束後,吳王闔閭大宴群臣,把酒言歡,論功行賞,封官晉爵。吳王征求眾臣意見,誰的功勞最大,眾臣一致認為首功非孫武莫屬。眾臣們推舉,正合吳王心意,所有受賞的將臣中,孫武的賞賜是最豐厚的。

然而,出乎吳王闔閭的預料,孫武堅決不受吳王的封賞,而後又提出辭呈要告老還鄉,解甲歸田。對此,眾人都大惑不解。

孫武說:“我本是鄉野之人,承蒙大王厚愛,深感榮幸。為吳國征戰,我隻是盡了一點作為臣子應盡的義務,高官厚祿,實在愧不敢當。這些戰功、政績的取得,都是大王的功德無量啊!如今,我年事已高,請求大王恩準,讓我回歸田園,過平淡的生活。”

回想十幾年的朝夕相處,闔閭十分了解並欽佩孫武的為人和不貪功名利祿的高貴品質,闔閭十分敬佩。現在,江山坐定,萬象更新,闔閭實在不願孫武此時離開他,怎奈孫武去意堅決,任憑吳王如何好言相勸,終究不能使孫武回心轉意。

人生往往就是如此,在一進一退之間,既可以成就一段精彩的人生,同樣也可以使那唾手可得的成功在瞬間灰飛煙滅。這取決於個人在進退之間所作的取舍。因此,不論處於何種情況,既要做好奮力前行的準備,又要有全身而退的計劃,在這一進一退之間遊刃有餘,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當條件不成熟或不具備時,狼就采用以退為進的戰術,主動放棄目標,等待時機成熟再向獵物進攻。人們在談到成功之道時,更多地強調要有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但是,有時候,一味地硬衝硬打未必是一種最好的方法,以退為進也是一種人生的策略。人生追求的是圓滿自在,如果隻知前進不懂後退的人生,它的世界隻有一半;因此,懂得“以退為進”的哲理,可以將我們的人生提升到擁有全麵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