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餓得皮包骨的狼拖著疲憊的步子走到一座村莊旁邊,看見一條壯碩的大狗。狗問狼:“老弟,你怎麼瘦成這樣呢?”狼歎了口氣,說:“現在生存下來可真難啊,食物難找,有時候拚了老命也弄不到一口吃的。而且草原上陰晴不定,夏天熱得要死,冬天又冷得要命。這些還都好,最可怕的是還要時時防備獵人設下的陷阱,一不小心,連命都沒了。我長這麼大,連個安穩覺都沒睡過。”
狗聽了以後驚訝地說:“啊?你的遭遇太悲慘了,我比你幸福多了,住在一年四季都溫暖如春的房子裏,而且天天都有好吃的,從來不用愁吃的問題。”
狼的眼睛都亮了,羨慕地說:“那你一定要為主人做很多事情吧?”
狗驕傲地說:“什麼也不用做,有陌生人來,我汪汪兩聲就行;主人摸我的時候,我把頭靠上去,搖兩下尾巴就可以了。特別簡單,你如果願意,我可以把你介紹給主人。”
狼一聽非常高興,正準備欣然答應,卻發現狗的脖子上有一條細細的鐵鏈,一直延伸到狗窩旁邊的一根木樁上,鐵鏈周圍的毛都已經被磨掉了很多。
“你的脖子怎麼了?”狼疑惑地問。
“沒什麼,要知道,想生活好是需要一定代價的,這點不算什麼。”狗無所謂地說。
這時候,遠處響起人的腳步聲,狼站起來,往樹林當中跑去。狗趕忙問:“老弟,還要不要給你介紹我的主人呢?”
“還是算了吧,如果用寶貴的自由去換取安逸,我還不如在叢林中受點苦。”說完,狼便迅速地向叢林深處跑去。
狼骨子裏就有自由的基因,自由是它們的天性。這已成為它們不可改變的高貴基因。我們人類也一樣,總是在不斷地追求自由。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菲的那首通俗易懂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充分表達出自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及人類對自由的追求。
每個人對自己追求的自由生活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一個人盡管受環境的製約,但他在心理上是完全自由的。
第一,應懂得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現實中永遠有機會和挑戰。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人往往是自己剝奪了自己的自由,要想戰勝因此而帶來的心理疾病,必須自己給自己增加自由,至少在認識上要做到。
第二,學會允許自己有點缺點。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允許自己有缺點的完美主義觀點是根本的一條。事實上世間是不存在完人的。“人生最大的缺陷是人各有缺陷。”
隻有當一個人學會坦然地說“我錯了”、“這一點我不如你”的時候,他才可以放鬆自我,自由自在地表現自我、享受生活。
第三,不要怕使別人失望。害怕讓別人失望而壓抑自我的做法常常是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事實上,一個人無論如何也滿足不了所有人的願望,更何況許多自認為“必須”、“應該”的事情也往往出自個人主觀的判斷。
隻要自己盡了力,所作所為合乎社會規範(法律、道德等),那麼就不必介意別人失望與否。
第四,還要允許矛盾感情同時存在。矛盾性的需求引起矛盾性的感情。正像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麵性一樣,人的感情永遠具有兩極性,永遠不會統一。愛與恨、苦與樂、勇敢與懦弱、信任與懷疑總是結伴而行。
一個人在心理上同時具有矛盾性的需求並不證明其人格的卑劣,承認這是人之常情就不至於徒增緊張,然後進行理智的抉擇,客觀的矛盾便會迎刃而解,心理的自由也會由此獲得。
自由是相對的,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中的一句話或許是對這種意思的最好概括:“人類不可能有哲學意義上的自由。”生活中我們應盡可能地追求自由,學會增加心理的自由度。
曾經有這樣一隻母狼,她在一次尋找食物的途中,掉進獵人的陷阱中。就這樣,這隻母狼被獵人捕獲了。為了馴服它,就給它戴上了鐵鎖鏈。這樣,狼就失去了最為寶貴的自由。
一般來說,某種動物被人捕獲後,為了暫時生存下來,以等待機會逃跑,都會接受人們施舍的食物,並搖搖尾巴表示感謝。
然而,狼卻不。這隻母狼拒絕人們拋給它的任何食物。每到晚上,它都會對著天空嗥叫,聲音是那麼的淒涼與悲壯。直到死去,它還是沒有吃人們給它的任何食物。
這就是狼。不會為了嗟來之食而拋棄尊嚴,向人類搖尾乞憐。狼的生活目的是為了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自由、獨立和尊嚴。或者說,狼的生活目的就是生活本身,所有的一切隻是為了自己的自由生活。
人類更應如此。人生在世,要活得有尊嚴,有傲骨,有氣節。
晉代著名的文學家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折腰”,指的就是舍棄物質上的束縛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陶淵明生性淡泊,一直隱居鄉裏,後來因為名氣比較大,被人舉薦,當上了一名縣令。但是幹了沒幾天,他認為官場就好像“樊籠”,人處在官場中就會“心為形役”,根本就沒有自由。他在詩中寫道:“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為得到身心的雙重解放,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在當了72天的縣令之後,他終於選擇了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隱居田園。
鄉村的美景和親情,極大地激發了他的詩情,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都是在這一時期完成,並開創了中國詩歌的田園之風。“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對自由的追求,使他享受到真正快樂的生活,即便物質上貧苦些,也感覺不到什麼了。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為了某種欲望,有的人不惜使用各種手段去追求與競爭,有的利用人際關係,有的花費大量金錢,更有甚者不惜出賣青春……最終,他們得到了想要得到的東西,卻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原則與最寶貴的品質——尊嚴。
王芳是個來自具有“天府之國”美譽的蜀中姑娘,在成都一所大專院校畢業時隻有20歲。她懷有強烈的成功欲望,打算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業,於是背起行囊去深圳闖蕩。
看到經濟特區的繁榮景象,王芳內心興奮不已,決定一展身手,大幹一番。於是,接下來的幾天,她都不斷碰壁,找工作並不是很順。過了大概兩個多星期,最後她終於找到了一份做業務的工作。於是,她很珍惜自己的這份工作,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去拜訪客戶。
一天下午,有個電話主動找上門了。王芳喝了口水,立即騎上那輛破舊的自行車趕到某房地產公司。
王芳被領進辦公室,辦公室主任是一位穿著華麗的中年男人,王芳小心翼翼地回答著主任的問題。就在王芳從公文包裏取價目表時,她感到有雙眼睛直勾勾地看著自己,讓她感到特別不自在,但她還是硬著頭皮把文件遞了過去。送完文件剛要轉身離開,隻覺得身體被人碰了一下,輕輕轉過頭,看見那位主任正朝自己壞笑。
王芳心想,這個主任肯定對我有意思。也沒有反對,便繼續與這位主任說話。主任見王芳並不反感,於是便主動邀請王芳晚上一起吃飯,邊吃邊談。晚飯後,在酒店的一間包房裏唱歌,唱著唱著,主任突然抱住她說,隻要她和他好,他就保證她從今以後有出色的業績;並且通過關係讓王芳獲得提升。
王芳一聽,心想,這比自己那麼辛辛苦苦地賺錢容易多了。於是,她笑了笑,便點頭同意了。
之後,在這位主任的幫助下,王芳的業績是節節攀升,她的收入也是越來越高。
雖然,王芳得到了她想要的金錢,但她丟失了做人最寶貴的品質——尊嚴。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無數個岔道口,但不論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我們始終都要堅守心中的正義陣地,不要為了滿足一時的利益與虛榮,拋卻個人的尊嚴與自由。自由不隻是身體上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自由。
有個長發公主叫雷凡莎,她頭上披著很長很長的金發,長得很美。雷凡莎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裏,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天天念叨雷凡莎長得很醜。
一天,一位年輕英俊的王子從塔下經過,被雷凡莎的美貌驚呆了,從此以後,他天天都要到這裏來,一飽眼福。雷凡莎從王子的眼睛裏認清了自己的美麗,同時也從王子的眼睛進而發現的自己的自由和未來。有一天,她終於放下頭上長長的金發,讓王子攀著長發爬上塔頂,把她從塔裏解救出來。
囚禁雷凡莎的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那個老巫婆是她心裏迷失自我的魔鬼,她聽信了魔鬼的話,以為自己長得很醜,不願見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裏。
其實,人在很多時候不就像這個長發公主嗎?人心很容易被種種煩惱和物欲所捆綁。那都是自己把自己關進去的,就像長發公主,把老巫婆的話信以為真,自己認為自己長得很醜,因此把自己囚禁起來。
就是因為自己心中的枷鎖,我們凡事都要考慮別人怎麼想,別人的想法深深套在自己的心頭,從而束縛了自己的手腳,使自己停滯不前。就是因為自己心中的枷鎖。我們獨特的創意被抹殺,認為無法成功;告訴自己,難以成為配偶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無法成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孩子。然後,開始向環境低頭,甚至於開始認命、怨天尤人。
仔細想想,很多時候,在人生的海洋中,我們就猶如一條遊動的魚,本來可以自由自在地遊動,尋找食物,欣賞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豐富情趣。但突然有一天,我們遇到了珊瑚礁,然後自己就不願再動彈了,並且呐喊著說自己陷入絕境。這,想想不可笑嗎?自己給自己營造了心靈的監獄,然後鑽進去,坐以待斃。
人的一生的確充滿許多坎坷,許多愧疚,許多迷惘,許多無奈,稍不留神,我們就會被自己營造的心靈的監獄所監禁。而心獄,是殘害我們心靈的殺手,它在使心靈凋零的同時又嚴重地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巴特先生麵臨工作上的瓶頸,他很想突破,但總是有心無力。於是,他決定找心理輔導專家谘詢。
他來到了一家心理發展中心,輔導老師為他分析了現狀及瓶頸產生的原因,也和他共同擬訂未來的行動方案,協助他改變目前的困境。
然而,經過了幾次協談,巴特先生仍然在原地踏步,不論是分析現況或規劃未來,在谘詢的過程中,巴特先生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知道……但是……”
我知道我應該要努力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但是我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
我知道自己最想做的是和藝術有關的工作,但是家人期望我當工程師。
我知道應該要多運動,但是工作實在太忙了,忙得沒有時間。
我知道我要改一改自己的脾氣,但是個性本來就不容易改變。
雖然是一句看起來稀鬆平常,也常被掛在嘴邊的話,然而,當我們也成為“巴特族”的一員(因為動不動就是),經常講出這樣的話時,就代表我們的思考模式已經習慣地朝向限製性的想法。
限製性的想法像一個無形的牢籠,使人動彈不得,就像一則禪宗公案:
一位弟子來到禪師麵前,請求師父教他解脫之道,師父問:“是誰綁了你?”
弟子納悶地看了看自己身上,困惑地說:“沒有人綁我啊!”
禪師笑答:“既然沒有人綁你,為何要求解脫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不自覺地被一些習慣性的想法所限製,例如:
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還是不要冒險吧!
以目前的狀況,絕對不可能完成。
這樣做別人會怎麼想?
這怎麼可能做得到呢?別傻了。
我看不出有什麼可能性,不可能會成功的。
我的學曆(財力、人力……)不足,還是別妄想了。
心靈的力量是很大的,尤其是限製性或負麵思考,形成了我們的內心對話,往往阻礙了我們邁向成長與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們就讓心靈選擇自由吧!
狼崇尚和追求高貴的自由,絕不會為了嗟來之食而不顧尊嚴地向他人搖尾乞憐。因為它知道,絕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所以它們會獨自在茫茫草原哼唱自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