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輝煌的夢想
爭著承接天上的陽光
一心大師剛剃度的時候,在法門寺修行。法門寺是個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的名寺,每天晨鍾暮鼓,香客如流。一心想靜下心神,潛心修身,但法門寺法事應酬太繁,自己雖青燈黃卷苦苦習經多年,但談經論道起來,自己遠不如寺裏的許多僧人。有人勸一心說:“法門寺是個名滿天下的名寺,水深龍多,集納了天下的許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侶中出人頭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閱經讀卷,這樣,你的才華便會很快光芒迸露了。”
一心思忖良久,覺得這話很對,便決意辭別師父,離開這喧喧嚷嚷、高僧濟濟的法門寺,尋一個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於是,一心就打點了經卷、包裹,去向方丈辭行。
方丈明白一心的意圖後,問他:“燭火和太陽哪個更亮些?”
一心說:“當然是太陽了。”
方丈說:“你願做燭火還是太陽呢?”
一心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當然願做太陽!”
方丈微微一笑說:“我們到寺後的林子去走走吧。”
法門寺後是一片鬱鬱蔥蔥的鬆林。方丈將一心帶到不遠處的一個山頭上,這座山頭上樹木稀疏,隻有一些灌木和零星的三兩棵鬆樹,方丈指著其中最高大的一棵說:“這棵樹是這裏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麼呢?”
一心圍著樹看了看,這棵鬆樹亂枝縱橫,樹幹又短又扭曲,便說:“它隻能做煮粥的劈柴。”
方丈又信步帶一心到那一片鬱鬱蔥蔥密密匝匝的林子中去,林子遮天蔽日,棵棵鬆樹秀頎、挺拔。方丈問道:“為什麼這裏的鬆樹每一棵都這麼修長、挺直呢?”
一心說:“都是為了爭著承接天上的陽光吧。”
方丈鄭重地說:“這些樹就像芸芸眾生啊,它們長在一起,就是一個群體,為了一縷陽光,為了一滴雨露,它們都奮力向上生長,於是它們棵棵都可能成為棟梁。而那遠離群體零零星星的三兩棵,一團一團的陽光是它們的,許許多多的雨露是它們的,在灌木中它們鶴立雞群,沒有樹和它們競爭,所以,它們就成了薪柴啊。”
一心聽了,思索了一會兒,慚愧地說:“法門寺就是這一片莽莽蒼蒼的大林子,而山野小寺就是那棵遠離樹林的樹了。方丈,我不會再離開法門寺了!”
在法門寺這片森林裏,一心苦心潛修,後來,終於成為一代名僧。
“自滿是向上的最大障礙。”一個人隻有對自己已經具有的東西不滿,才會時刻都以飽滿的熱情去投入,才會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華,才會爆發出神奇的無窮無盡的創造力,才能夠成為一個偉大的成功者。
要想出更好的辦法
1801年,在意大利中部的小山穀。有兩位年輕人,一個叫柏波羅,一個叫布魯諾,他們是堂兄弟,都是雄心勃勃的,他們住在意大利的一個村子裏。
兩位年輕人從小就是要好的夥伴。
他們都有雄心勃勃的夢想。
他們常常沒完沒了地談論,在某一天、通過某種方式,讓自己可以成為村裏最富有的人。他們都很聰明而且勤奮,他們所需要的隻是機會。
有一天,機會來了。村裏決定要雇兩個人把附近河裏的水運到村廣場的蓄水池裏去。村長把這份工作交給了柏波羅和布魯諾。
兩個人各抓起兩隻水桶奔向河邊開始了他們辛勤的工作。當一天結束時,他們把村廣場的蓄水池裝滿了。村長按每桶水一分錢付錢給他們。
“我們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布魯諾大喊著,“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們的好運氣。”
但柏波羅卻不是這樣想的。
他的背又酸又痛,手也起了泡。他害怕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去做同樣的工作,於是,他發誓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將河裏的水運到村裏去。
“布魯諾,我有一個計劃,”第二天早上,當他們抓起水桶往河邊奔時柏波羅說道,“一天才幾分錢的報酬,而要這樣辛苦的來回提水,不如我們修一條渠道將水從河裏引進村裏去吧。”
布魯諾愣住了。
“一條渠道?誰聽說過這樣的事?”布魯諾大聲的嚷道,“柏波羅,我們擁有一份很棒的工作。我一天可以提100桶水,按一分錢一桶水付酬,一天就是1元錢!我已經是富人了!一個星期後,我就可以買雙新鞋;一個月後,我就可以買一頭牛;6個月後,我還可以蓋一間新房子。我們有全鎮最好的工作。我們還有雙休日,每年有兩周的帶薪假期。我們這輩子都不用愁了!放棄你的管道幻想吧!”
但柏波羅不是容易氣餒的人,他耐心的向他最好的朋友解釋這個計劃。但可惜的是並不能改變布魯諾的想法。於是柏波羅決定,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要實現這個計劃。他將一部分白天的時間用來提桶運水,用另一部分時間以及周末的時間來建造他的渠道。他知道,要在像岩石般堅硬的土壤中挖出一條渠道是多麼艱難的事。他知道的薪酬是根據運水的桶數來支付的,他知道,在開始的時候,自己的收入會下降。他也知道,要等上一二年,它的渠道才能產生可觀的效益。但柏波羅堅信他的夢想會實現,於是他全力以赴地去做了。
不久,布魯諾和其他村民就開始嘲笑柏波羅了,稱他為“渠道建造者柏波羅”。布魯諾掙到的錢比柏波羅多一倍,並常向柏波羅炫耀他新買的東西。他買了一頭毛驢,配上全新的皮鞍,拴在了他新蓋的兩層樓旁。
他還買了亮閃閃的新衣服,在飯館裏吃著可口的食物。村民尊敬地稱他為布魯諾先生。他常常坐在酒吧裏,掏錢請大家喝酒,而人們則為他所講的笑話而格外地高聲大笑。
當布魯諾晚上和周末睡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時,柏波羅卻還在繼續挖他的渠道。頭幾個月裏,柏波羅的努力比並沒有多大的進展。他工作的很辛苦——比布魯諾的工作更辛苦,因為柏波羅晚上、周末也還在工作。
但柏波羅不斷地提醒自己,實現明天的夢想是建立在今天的犧牲上麵的。一天一天過去了,他繼續地挖,一次隻能挖一英寸。
“一英寸又一英寸……成為一英尺,”他一邊揮動鑿子,打進岩石般堅硬的土壤中,一邊重複這句話。一英寸變成一英尺,然後10英尺……20英尺……100英尺……
“短期的痛苦帶來長期的回報,”每天的工作完成後,筋疲力盡的柏波羅跌跌撞撞地回到他那簡陋的小屋時,他總是這樣提醒自己。他通過設定每天的目標來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效。他這樣一直堅持下來,因為他知道,終有一天,回報將大大超過此時的付出。
“目光要牢牢地盯在回報上,”每當他人睡前,耳邊盡是酒館中村民的嘲笑聲時,他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句話:“目光要牢牢地盯在回報上。”
一天天、一月月地過去了。有一天,柏波羅意識到他的渠道已經完成了一半了,這也意味著他隻需提桶走一半的路程了。柏波羅把這多出的時間也用來建造渠道。終於,完工的日期越來越近了。
最後,柏波羅的重大時刻終於來到了——渠道完工了!村民們簇擁著來看水從渠道中流到水池裏!現在村子裏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水了。附近其他村子裏的人也都紛紛地搬到這個村子來了,於是這個村子就發展和繁榮起來了。
渠道一完工,柏波羅便再也不用提水桶了。無論他是否工作,水都一直源源不斷地流入。
他吃飯時,水在流入。他睡覺時,水在流入。當他周末去玩時,水還在流入。流入村子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羅口袋裏的錢也就越多。
世界上,許多人因為缺乏遠見、不思進取而終生默默無聞,一事無成,這是非常可悲的。我們不要滿足於生活在一個“提桶的世界”裏,要敢做“建造渠道”的夢。
仙女帶來的珍貴禮物
一個國王添了一個很漂亮的王子,在孩子洗禮的那一天,有12個仙女受上帝的派遣前來祝賀,每一個仙女都帶來了珍貴的禮物。第一個仙女帶來的禮物是智慧,國王很高興地收下了。第二個仙女帶來的是珍寶,國王同樣高興地收下了。第三個帶來的是力量,第四個帶來的是財富,第五個帶來的是英俊,第六個帶來的是情感,第七個帶來的是健康,第八個帶來的是朋友,第九個帶來的是愛情,第十個帶來的是知識,第十一個帶來的是關懷,國王都十分高興地一一收下了。但是到了第十二個的時候,國王愣住了,因為她帶來的禮物是不滿。國王認為,我的兒子什麼都不缺少,要什麼有什麼,怎麼能夠讓他有不滿呢?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第12個仙女的禮物,國王甚至對這個仙女有些不客氣。
隨著歲月的流逝,王子漸漸長大了,繼承了王位的他英俊漂亮,性情溫和,身體健康。但是,在他的心靈裏,卻沒有那種因為不滿而產生追求未來的雄心大誌,沒有因為不滿而產生的要建功立業的抱負。對已經擁有的什麼都滿意,對自己的國家什麼都滿意,對於再平庸的大臣,也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從來都不想改革創新,從來都不想勵精圖治。久而久之,因為他每一天都在誌得意滿的狀態中,大臣們也都變得不思進取。他的國家落後了、窮困了,很快淪落為一個落後的國家,不久就被鄰國吞並了。
在他的國家被消滅的時候,老國王還沒有死。麵對災難,他幡然醒悟,原因是他把上帝送給兒子的最珍貴的禮物拒絕了,不滿的禮物對於兒子來說才是最珍貴的!
“不滿”是最珍貴的禮物。“不滿”會讓你保持不斷奮發向上的鬥誌,在生活中不斷地追求,不斷地進步。
要想想還能做些什麼
101歲的哈裏·萊伯曼身材瘦長,臉上皺紋已深,下巴留著一撮胡須,頭發花白,但卻精神煥發,衣著也很講究,看上去最多不過80歲。
而80歲,這正是他開始學習作畫時的年紀!
萊伯曼是在一所老年俱樂部裏和繪畫結下緣分的。那時,老人歇業已有6年。他常到城裏的俱樂部去下棋,以此消磨時間。一天,女辦事員告訴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體不適,不能前來作陪。看到老人的失望神情,這位熱情的辦事員就建議他到畫室去轉一圈,還可以試畫幾下。
“您說什麼,讓我作畫?”老人哈哈大笑,“我從來沒有摸過畫筆。”
“那不要緊,試試看嘛!說不定您會覺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辦事員的堅持下,萊伯曼來到了畫室。過了一會兒,她又跑來看看老人“玩”得是否開心。
“嗬嗬,先生!您剛才在騙我!您簡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畫家。”她笑著對老人說。
不過,老人說的全是實話,這確實是他第一次擺弄畫筆和顏料。提起當年這件往事,老人頗有感慨:“這位女辦事員給了我很大鼓舞,從那以後,我每天去畫室。她又使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退休後的6年,是我一生中最憂鬱的時光。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等著走向墳墓更煩惱的了。從事一項活動,就會感到又開始了新的生活。”
繪畫,對於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消遣活動。81歲那年,老人還去聽了繪畫課,一所學校專為成年人開辦的10周補習課程。這是萊伯曼有生以來頭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學習繪畫知識。第三周課程結束的時候,老人抱怨任課教師、畫家拉裏·理弗斯從來不給他幫助指導。
“您給每個人講這講那,對我卻隻字不說,這是為什麼?”顯然,老人不高興了。
“先生,因為您所做的一切,連我自己都做不到。我怎麼敢妄加指點呢?”最後,理弗斯還自願出錢買下了老人的一幅作品。
就這樣,不到四年的光景,哈裏·萊伯曼的作品先後被一些著名收藏家購買,並進了不少博物館。美國藝術史學家斯蒂芬·朗斯特裏特寫道:“許多評論家、藝術品收藏家,透過這種熱情奔放、明快簡潔的藝術,看到了一個大藝術家的不凡手法。可以說,萊伯曼是帶著原始眼光的夏加爾。”
1977年11月,洛杉磯一家頗有名望的藝術品陳列館舉辦了其第22屆展覽,題為“哈裏·萊伯曼101歲畫展”。這位百歲老人筆直地站在入口處,迎候參加開幕儀式的四百多名來賓,其中有不少收藏家、評論家和新聞記者。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活力贏得許多參觀者的讚歎。老人說道:“我不說我有101歲的年紀,而是說有101年的成熟。我要向那些到了60、70、80或90歲就自認上了年紀的人表明,這還不是生活的暮年。不要總去想還能活幾年,而要想還能做些什麼,著手幹些事,這才是生活!”
不管到了什麼年紀,都要想想自己還能做些什麼。“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人生才充實,才有意義。
再好的歌也會叫人厭煩
在一棵大樹上,住著一隻八哥,它每天都在那兒用非常圓潤的歌喉,唱著悅耳的曲子。
初夏的早晨,當八哥唱歌的時候,忽然聽見了一陣震耳欲聾的嘶叫聲,它仔細一看,在那最高的樹枝上,貼著一隻蟬,它一秒鍾也不停地發出“知了一知了一知了”的叫聲,好像喊救命似的。八哥跳到它的旁邊,問它:“喂,你一早起來在喊什麼呀?”
蟬停止了叫喊,看見是八哥,就笑著說:“原來我們是同行啊,我正在唱歌呀。”
八哥問它:“你唱什麼歌呢?叫人聽起來挺悲哀的,有什麼不幸的事發生了麼?”
蟬回答說:“你的表現力比你的理解力要強,我唱的是關於早晨的歌,那一片美麗的朝霞,使我看了不禁興奮得要歌唱起來。”
八哥點點頭,看見蟬又在抖動起翅膀,發出了聲音,態度很嚴肅。它知道,要勸蟬停止,是沒有希望的,就飛到另外的樹上唱歌去了。
中午的時候,八哥回到那棵大樹上,它聽見那隻蟬仍舊在那兒歌唱,那“知了一知了一知了”的喊聲,比早晨更響。八哥還是笑著問它:“現在朝霞早已不見了,你在唱什麼呀?”
蟬回答說:“太陽曬得我心裏發悶,我是在歌唱熱鬧呀。”
八哥說:“這倒還差不多,人們隻要一聽到你的歌就會覺得更熱。”
蟬以為這是對它的讚美,就越發起勁地唱起來。八哥隻好再飛到別的地方去。
傍晚了,八哥回來了,那隻蟬還在唱!
八哥說:“現在熱氣已經沒有了。”
蟬說:“我看見太陽下山了的,興奮極了,所以唱歌,歡送太陽。”一說完,它又繼續著唱,好像怕太陽一走到山的那邊,就會聽不見它的歌聲似的。
八哥說:“你真勤勉!”
蟬說:“我總好像沒有唱夠似的,我的同行,你要是願意聽,我可以唱一支夜曲。”
八哥說:“你不覺得辛苦嗎?”
蟬說:“我是愛歌唱的,隻有歌唱著,我才覺得快樂。”
八哥說:“但是,我在早上、中午、晚上,聽你唱的是同一首歌呀。”
蟬說:“我的心情是不同的,我的歌也是不同的,我生來就具備了最好的嗓子,我可以一口氣唱很久也不會變調!”
八哥說:“我說句老實話,我一聽見你的歌,就覺得厭煩極了,原因就是它沒有變化;沒有變化,再好的歌也會叫人厭煩的,你不肯休息,已使我害怕,明天我要搬家了。”
再美妙的樂曲,如果反複演奏也會讓人覺得單調和枯燥。任何事物如果一成不變,都會被別人因厭倦而拋棄。
使自己人生的圓圈變大
一家電話推銷公司正在對業務員進行培訓。
主管用圖詮釋了一個人生寓意。他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畫:在一個圓圈中間站著一個人。接著,他在圓圈的裏麵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輛汽車、一些朋友。
主管說:“這是你的舒服區。這個圓圈裏麵的東西對你至關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還有你的工作。在這個圓圈裏頭,人們會覺得自在、安全,遠離危險和爭端。”
“現在,誰能告訴我,當你跨出這個圈子後,會發生什麼?”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一位積極的學員打破沉默:“會害怕。”另一位認為:“會出錯。”這時主管微笑著說:“當你犯錯誤了,其結果是什麼呢?”最初回答問題的那名學員大聲答道:“我會從中學到東西。”
“正是,你會從錯誤中學到東西。當你離開舒服區以後,你學到了你以前不知道的東西,你增加了自己的見識,所以你進步了。”主管再次轉向黑板,在原來那個圈子之外畫了個更大的圓圈,還加上些新的東西,如更多的朋友、一座更大的房子,等等。
“如果你老是在自己的舒服區裏頭打轉,你就永遠無法擴大你的視野,永遠無法學到新的東西。隻有當你跨出舒服區以後,你才能使自己人生的圓圈變大,你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更優秀的人。”
美國公司的企業主管在錄用新職員時都說:“你要不斷進取、發揮才能;否則將被淘汰。”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對職員的要求就是這樣。突破現狀、不斷進取是事業成功的必備條件,也是時代的必然要求。
有夢想不是做夢
5年前,戴爾到南方鄉村搞福利工作。他要做的就是讓每個人相信自己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並激勵他們去實現自己的想法。
當戴爾來到一個叫密阿多的小鎮後,當地政府幫他召集了25個靠政府福利生活的窮人。戴爾和他們一一握手後,問他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們有什麼夢想?”每個人都用怪異的眼神看著戴爾,好像他是外星人一樣。
“夢?我們從來不做夢。做夢又不能讓我們發財。”其中一個紅鼻子寡婦回答道。
戴爾耐心地解釋道:“有夢想不是做夢。你們肯定希望得到些什麼,希望什麼事情能突然實現,這就是夢想。”
紅鼻子寡婦說:“我不知道你說的夢想是什麼東西。我現在最想趕走野獸,因為它們總是想闖進我家咬我的孩子。”
大家都笑了起來。
戴爾說:“哦!你想過什麼辦法沒有?”
她說:“我想裝一扇牢固的、可以防禦野獸的新門,這樣我就可以出去安心幹活了。”
戴爾問:“有誰會做防獸門嗎?”
人群中一個有些禿頂的瘸腿男人說:“很多年以前我自做過門,現在恐怕都不會了。不過我可以試試。”
接著,戴爾問大家還有什麼夢想。
一位單親媽媽說:“我想去大學裏學文秘,可是沒有人照顧我的6個孩子。”
戴爾問:“有誰能照顧6個孩子?”
一位孤寡老太太說:“我以前幫助別人帶過不少孩子,我想能帶好那些可愛的小家夥。”
戴爾給那個禿頂男人一些去買材料和工具的錢,然後讓這些人解散了。
一星期後,戴爾重新召集那些窮人。他問那個紅鼻子寡婦:“你家的防獸門裝好了嗎?”
紅鼻子寡婦高興地說:“我再也不用在家守護我的孩子了,我有時間去實現我的夢想了。”
接著,戴爾問禿頂男人感想如何。他對戴爾說:“很多年前我給自家做過防獸門,當時做得也不好,後來我就再也沒有做過。這次我想一定要做好,結果真的做好了。許多人都說我很了不起,能做那麼結實漂亮的門。”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自己沒有本事,而是我們故步自封,不願意去嚐試,或者不願意去努力。隻要你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很多夢想真的是可以實現的。
丘吉爾的第一幅作品
有一段時間,在政治上受到打擊的丘吉爾整日神情抑鬱,全家人看在眼裏,急在心裏。而丘吉爾的一個鄰居的妻子剛好是一個畫家,家裏常常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顏料、畫筆、畫布以及畫好的作品。丘吉爾一家常常有機會欣賞那位鄰居的傑作。後來在家人的勸慰下,丘吉爾開始跟他的鄰居學習油畫。
丘吉爾在政治舞台上是一個敢做敢為的政治家,可是對著那張幹淨整潔的畫布,他半天都不敢下一筆,生怕出一點差錯。那個女畫家見了,索性將所有的顏料全倒到了畫布上。丘吉爾一見那畫布上已經滿是顏料了,於是就拿起他的畫筆開始在畫布上任意塗抹起來。就這樣,丘吉爾畫出了他的第一幅作品,雖然並不完美,但那畢竟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了。
從此,丘吉爾開始放開手腳畫畫了。經過不斷的練習,丘吉爾終於在畫技上有了長足的進步。最後丘吉爾不僅給畫壇留下了大量思維大膽、風格各異的油畫作品,而且還恢複了自信,並且東山再起,在英國甚至全世界的曆史上創造了一番驚人的業績。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如果沒有好的開始,我們不妨試試一個壞的開始,要相信,即使一個壞的開始,也要比永遠沒有開始好多了。
一個久久沒能解決的難題
古代波斯有一位國王,想挑選一名官員擔當一個重要的職務。
他把那些智勇雙全的官員全都招集了來,試試他們之中究竟誰能勝任。
官員們被國王領到一座大門前,麵對這座國內最大、來人中誰也沒有見過的大門,國王說:“愛卿們,你們都是既聰明又有力氣的人。現在,你們已經看到,這是我國最大最重的大門,可是一直沒有打開過。你們之中誰能打開這座大門,幫我解決這個久久沒能解決的難題?”
不少官員遠遠張望了一下大門,就連連搖頭。有幾位走近大門看了看,退了回去,沒敢去試著開門。另一些官員也都紛紛表示,沒有辦法開門。
這時,有一名官員卻走到大門下,先仔細觀察了一番,又用手四處探摸,用各種方法試探開門。幾經試探之後,他抓起一根沉重的鐵鏈子,沒怎麼用力拉,大門竟然開了!
原來,這座看似非常堅牢的大門,並沒有真正關上,任何一個人隻要仔細察看一下,並有點膽量試一試,比如拉一下看似沉重的鐵鏈,甚至不必用多大力氣推一下大門,都可以打得開。如果連摸也不敢摸,看也不看,自然會感到對這座貌似堅牢無比的龐然大物束手無策了。
國王對打開了大門的大臣說:“朝廷那重要的職務,就請你擔任吧!因為你不光是限於你所見到的和聽到的,在別人感到無能為力時,你卻會想到仔細觀察,並有勇氣冒險試一試。”他又對眾官員說:“其實,對於任何貌似難以解決的問題,都需要開動腦筋仔細觀察,並有膽量冒一下險,大膽地試一試。”
那些沒有勇氣試一試的官員們,一個個都低下了頭。
很多久久沒能解決的難題並不一定是高不可攀的。開動腦筋,放開膽量冒一下險,努力去嚐試,可以解決很多貌似難以解決的問題。
在取得成功之前,要先學會付出
有一個人在沙漠行走了兩天。途中遇到暴風沙。一陣狂沙吹過之後,他已認不得正確的方向。正當快撐不住時,突然,他發現了一幢廢棄的小屋。他拖著疲憊的身子走進了屋內。這是一間不通風的小屋子,裏麵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幾近絕望地走到屋角,卻意外地發現了一架抽水機。
他興奮地上前汲水,卻任憑他怎麼抽水,也抽不出半滴來。他頹然坐地,卻看見抽水機旁,有一個用軟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貼了一張泛黃的紙條,紙條上寫著:“你必須用水灌入抽水機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離開前,請再將水裝滿!”
他拔開瓶塞,發現瓶子裏果然裝滿了水!
此時他的內心非常矛盾:如果自私點,隻要將瓶子裏的水喝掉,他就不會渴死,就能活著走出這間屋子!如果照紙條做,把瓶子裏唯一的水倒入抽水機內,萬一水一去不回,他就會渴死在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險?
最後,他決定把瓶子裏唯一的水全部灌入看起來破舊不堪的抽水機裏,他以顫抖的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湧了出來!
他將水喝足後,把瓶子裝滿水,用軟木塞封好,然後在原來那張紙條後麵,再加他自己的話:“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成功之前,要先學會付出。”
春天播種,秋天才能夠收獲;大膽投資,才能獲得利潤回報。在獲得成功之前,先要無私地付出。
把變更看作是新的機遇和挑戰
法伊婭17歲時以留學生的身份從伊朗來到加拿大,當時一句英文都不會講。在入境時,海關人員問她的行李包裏有什麼東西,她聽不懂,也說不清楚,對方大為緊張,使用許多先進儀器把她的行李探測了個仔細,才敢打開檢查。
就這樣,她隻身踏上加拿大的土地,一邊學英語,一邊在多倫多大學修讀電腦課程。畢業後她跟隨丈夫移居卡爾加利。
20世紀80年代初的卡爾加利還是一個小城市,當時經濟也不太好,法伊婭遍尋工作無果,就開始為一個私人雇主編寫程序。但6個月後她前往雇主家中查詢,發現該地址已人去樓空,過去幾個月的工作完全白費,工資報酬自然也沒有拿到。
沒有報酬的第一份工作成了敲門磚。法伊婭此後找到一個公司電腦部門的編程工作,後來也換過幾家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經驗積累,她做到了貝爾公司加拿大地區的副總裁。
然而半個月前,在為貝爾公司工作了10多年後,她在機構重整中和其他20多位副總裁一同被請出大門。
她坦然相告,這是她職業生涯中的一次巨變。她笑言:終於可以休一個長假了,好好調整身心。
說到今後的打算,她把這次變更看作是新的機遇和挑戰,去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這位在一般人眼中的成功女性,從一句英文都不會的留學生到成為加拿大最大的電話通訊公司的副總裁,到現在和許多人一樣重新麵臨職業和事業的選擇,是不是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適應不停變化的過程,命運中有很多難以控製的因素影響著我們的發展。我們唯一可以控製的,是自己的心態和方向。
連保險櫃也會失盜
九死一生,曆盡千辛萬苦,一位探險家從杳無人跡的深山裏發掘出一批稀世珍寶,他又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們帶了回來。
為了保險起見,他在保險公司投了巨額保單,保險公司把這些珍寶存放在金庫中一個特製的保險櫃裏。
據說這是全國最隱秘的一個金庫,即使動用一個加強連,也無法接近保險櫃。開始幾年,探險家每隔幾天都要到保險公司親自檢查,看看保險櫃是不是出了問題。接連幾年,保險櫃都安然無恙,漸漸地,探險家也就放鬆了警惕。有一天,他突然想起,自己還擁有一筆價值連城的珍寶,於是急急忙忙奔向保險公司。
當他來到金庫時不由大驚失色,他的保險櫃不翼而飛。
探險家一著急,心髒病發作了,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他與世長辭了。
他到死也沒有想到,不是別人,恰恰是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精心策劃了這起特大盜劫案!他絞盡腦汁地防範外麵的盜賊,但是做夢也沒有想到,盜賊就在保險公司內部;原來隻擔心那批珍寶丟失,想不到連保險櫃也會失盜。這位探險家遇到的最大危險竟然不是在探險途中,而是在保險公司!
人生也不能保險,就像那個保險櫃也會丟掉一樣。
不管你是否做好準備,不管你是否心甘情願,人生都是一係列的探險。一切自有安排,一切都是過程,悲歡離合、成敗得失,這一切都要看透,更要看開,對一切可能發生的變故要有所準備,以保持平和寧靜的心態。
不要隻想著什麼危險
傑克住在英格蘭的一個小鎮上。他從未看見過海,他非常想看一看海。有一天他得到一個機會,當他來到海邊,那兒正籠罩著霧,天氣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歡海。慶幸我不是水手,當一個水手太危險了。”
在海岸上,他遇見一個水手,他們交談起來。
“你怎麼會愛海呢?”傑克問,“那兒彌漫著霧,又冷。”
“海不是經常冷和有霧。有時,海是明亮而美麗的。但在任何天氣,我都愛海。”水手說。
“當一個水手不是很危險嗎?”傑克問。
“當一個人熱愛他的工作時,他不會想到什麼危險。我們家庭的每一個人都愛海。”水手說。
“你的父親現在何處呢?”傑克問。
“他死在海裏。”
“你的祖父呢?”
“死在大西洋裏。”
“而你的哥哥……”
“當他在印度一條河裏遊泳時,被一條鱷魚吞食了。”
“既然如此,”傑克說,“如果我是你,我就永遠也不到海裏去。”
“你願意告訴我你父親死在哪兒嗎?”
“啊,他在床上斷的氣。”傑克說。
“你的祖父呢?”
“也是死在床上。”
“這樣說來,如果我是你,”水手說,“我就永遠也不到床上去。”
在懦夫的眼裏,幹什麼事情都是危險的;而熱愛生活的人,卻總是蔑視困難,勇往直前。
一生的誌願
美國探險家約翰·戈達德15歲的時候,隻是洛杉磯郊區一個沒見過世麵的孩子,他把自己一輩子想幹的大事列了一個表。他把那張表題名為“一生的誌願”。表上列著:“到尼羅河、亞馬孫河和剛果河探險;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紮羅山和麥特荷恩山;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每一項都編了號,一共有127個目標。
當戈達德把夢想莊嚴地寫在紙上之後,他就開始抓緊一切時間來實現它們。16歲那年,他和父親到了喬治亞州的奧克費諾基大沼澤和佛羅裏達州的埃弗格萊茲去探險。這是他首次完成了表上的一個項目,他還學會了隻戴麵罩不穿潛水服到深水潛遊,他學會了開拖拉機,並且買了一匹馬。20歲時他已經在加勒比海、愛琴海和紅海裏潛過水了。他還成為一名空軍駕駛員,在歐洲上空作過33次戰鬥飛行。他21歲時已經到21個國家旅行過。22歲剛滿,他就在危地馬拉的叢林深處發現了一座瑪雅文化的古廟。同一年他就成為“洛杉磯探險家俱樂部”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員。接著他就籌備實現自己宏偉壯誌的頭號目標——探索尼羅河。戈達德26歲那年,他和另外兩名探險夥伴來到布隆迪山脈的尼羅河之源。緊接著尼羅河探險之後,戈達德開始接連不斷地加速完成他的目標:1954年他乘筏飄流了整個科羅拉多河;1956年探查了長達2700英裏的剛果河;他在南美的荒原、婆羅洲和新幾內亞與那些食人生番、割取敵人頭顱作為戰利品的人一起生活過;他爬上阿拉拉特峰和乞力馬紮羅山;駕駛超過音速兩倍的噴氣式戰鬥機飛行;寫成了一本書《乘皮艇下尼羅河》;開始擔任專職人類學者之後,他又萌發了拍電影和當演說家的念頭,在以後的幾年裏他通過講演和拍片為他下一步的探險籌措了資金。將近60歲時,戈達德依然顯得年輕,漂亮,他不僅是一個經曆過無數次探險和遠征的老手,還是電影製片人、作者和演說家。戈達德已經完成了127個目標中的106個。他獲得了一個探險家所能享有的榮譽,其中包括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協會會員和紐約探險家俱樂部的成員。沿途他還受到過許多人士的親切會見。
戈達德在實現自己目標的征途中,有過18次死裏逃生的經曆。他說:“這些經曆教我學會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嚐試。”
敢於冒險嚐試,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去努力實現他們。為了獲得理想的人生,別再延宕,從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一本內容絕無錯誤的巨著
有一位著名的生物學權威教授拉塞特,看到生物學的著述都錯誤百出,於是教授宣稱他決定出版一本內容絕無錯誤的生物學巨著。
經過一段時間,在眾人引頸期待中,拉塞特教授的生物學巨著終於出版了,書名叫做《夏威夷毒蛇圖鑒》。許多鑽研生物學的人,迫不及待地想一睹這本號稱“內容絕無錯誤”的生物學巨著。
但每個拿到這本新書的人,在翻開書頁的時候,都不禁為之一怔,每個人幾乎不約而同地急忙翻閱全書。看完整本書後,每個人的感覺也全都相同,臉上的表情亦是同樣的驚愕。
原來整本的《夏威夷毒蛇圖鑒》,除了封麵幾個大標題的大字之外,內頁全部是空白,也就是說,整本《夏威夷毒蛇圖鑒》裏,全都是白紙。
大批記者湧進拉塞特教授任職的研究所,七嘴八舌地爭相訪問教授,想弄清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麵對記者的鎂光燈,拉塞特教授輕鬆自若地回答:“對生物學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夏威夷根本沒有毒蛇,所以當然是空白的。”
拉塞特教授充滿智慧的雙眼,閃爍著奇特的光芒,繼續道:“既然整本書是空白的,當然就不會有任何錯誤了,所以我說,這是一本有史以來,唯一沒有錯誤的生物學巨著。”
在這個世界上,誰都難免犯錯誤,即使是四條腿的大象,也有摔跤的時候。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人要不犯錯誤,除非他什麼事也不做,而這恰好是他最基本的錯誤。”
不敢犯錯就會被淘汰
小張到美國留學兩年,順利地拿到碩士學位,隨即應征到一份相當不壞的工作。
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正在迅速地拓展,工作環境好,報酬佳,而升遷的機會尤多。
以前擔小張同一職位的兩位美國佬,都已先後加俸晉爵,獨當一麵去了。
留學生,異國異鄉,能謀得這樣好的差事,真是祖上積德,豈能不兢兢業業,萬事小心!一年很快過去了,萬幸天下太平,無差無錯。
年終老板召見,小張心中不由漾起希望:“被提拔的兩位同仁,做滿一年,或多或少,總是犯了幾件錯;而我……”推開門,老板的笑容顯得分外地親切。
小張遵囑側身危坐,聽候佳音。
“張先生,你一年的工作情形很好……”老板瞄了下桌上的人事卷,頓了頓,調整一下語氣:“不過公司要緊縮人事,這是件很不得已的事,想必你能諒解。依照規定,你可以領三個月的遣散費。相信你很快地就會找到更好的工作。”
小張被這突如其來的解雇驚呆了,不知所措,還懷疑是聽錯了話。
停了好一陣,他仗著膽反問道:“您的意思是說,我被炒魷魚了?犯了錯?還是……”
小張的語氣不由得激動起來:“還是因為我是中國人,就被歧視?”
“歧視”在強調保障工作機會平等的美國社會,是一項嚴重的控訴,老板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
“張先生,不要激動。公司從幾百封應征函裏選中了你,可見我們對中國人絕沒有一點歧視的意思。你確實沒有犯什麼過錯。而事實上,就是因為沒有犯錯,公司才這麼做。你知道,公司正在大力的拓展業務,亟需要獨當一麵、創業立業的人才。公司對於你的訓練、你的學識都算滿意,但是對於你做事的方式不能接受。”
“我們都知道,人就是人,不是神。人都不能免於犯錯。不犯錯的人隻有兩種人:一種人不做不錯,隻知道在現成的路上、跟著別人走,有錯也讓別人犯。這種人或許不會犯錯,但也不會從嚐試、錯誤中進步。另一種人不是不犯錯,而是犯了錯,隱藏蒙混得好,甚至強說那不是錯……不管是那一種‘不犯錯的人’,都不是公司所需要的。”
一個人如果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具有獨創的和革新的精神,那他就必須不怕犯錯誤。一個具有巨大能力來提出多種可能性,並能自由地表現自己熱情地關懷這些可能性的人,對於所犯錯誤一定表現得大度。因害怕犯錯誤而縮手縮腳的人,常常會錯失許多很好的機會。
敢冒險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你可能會認為一位50歲的女士買輛摩托車是在“冒傻氣”。但,貝莎卻決定這樣做了。
“買它到底幹什麼?”親戚、朋友不滿地問。
“去探路。”貝莎告訴他們。
“開著小車照樣可以做同樣的事情。”他們說。
“是的,但我怎能隨時停車,去欣賞遍地的野花和去傾聽小溪的私語呢?”貝莎回答說。
“你會出事的。”他們說。
“也許會這樣。但這正是我還未駕過輕騎的原因。你可以自由自在地駕駛小車,但你也未必就不會被拋向空中,就像鬥牛士在牛角上一樣。”貝莎用自己的理由回答他們的好心。
為了好好地練習一番,就得找塊安全地方。貝莎發現了一條石板小徑,在周末期間,她常可獨自享有這條小路。每當她對摩托車發煩時,便下車慢悠悠地轉一圈,而後便開足馬力返回。駕駛技術每天都有些長進,貝莎驅車慢行時,常常樂得哈哈大笑,沒想到這樣無憂無慮自由地闖入風中,會是這般興奮。
有一天,貝莎冒險駛到離村莊兩英裏遠的河邊,支好車架,便拎了一包菜到河邊喂鴨子。一會兒,隱隱約約感覺到有人在盯著摩托車,突然,她的胳膊被碰了一下。
貝莎回頭一瞥,原來是兩個小孩。其中一個向夥伴點了一下頭,說:“我們想用我們的自行車換你的這個。”
貝莎笑了,但一張充滿稚氣的小胖臉和一張生有雀斑的臉卻十分嚴肅。她認真答道:“這是一個慷慨的建議,但我一人用不了兩輛自行車。”
他們點點頭,表示能理解……
鄰居們似乎也產生了興趣。貝莎騎車經過他們時,他們微笑著招手致意:“可好?”頭一次,她以為是因為自己的頭盔,變色鏡、長手套和身著皮茄克的“全副武裝”模樣看起來很有趣。但此後,她從他們臉上看到的,都是熱情和對冒險行為的羨慕。
當然,騎摩托車很危險。貝莎的一位朋友對此最具說服力:她曾騎車摔進水坑,付出了折斷胳膊的代價;另外有一位教師在返校途中,跌入了深坑,因之不敢再出現在講台上,怕年輕的學生嘲笑。
但,貝莎卻始終樂此不疲,並從中得到了很多的樂趣。
比冒險更危險的事是不是不應該去做?也許正如作家卡裏遜·肯勒所言:“人老不應懼險。”倘若能以這樣的方式生活,這輩子便“沒白過”了。或許,不一味追求“安定”而追求“沒白過”,是生活的真正要點。
一座豪華氣派的別墅
《紐約時報》刊登了一則廣告,大意是說某海濱城市有一座豪華別墅公開出售,靠海、向陽、有花園草地,隻售一美元。後麵還留有聯係電話及別墅詳細地址等等。
廣告連續刊登了一個月,無人問津。又刊登了一個月,還是無人問津。有一天,一個退休老人讀報,又看到了這條廣告。於是就想:這城市離自己家不遠,一美元的別墅是啥樣,去看看稀奇。於是就動身去了那個海濱城市。
老人按照地址找到了這座別墅,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真是一座豪華氣派的別墅。他按了一下門鈴,一個老太太開門讓他進去了。他懷疑地看著自己眼前的一切,幾乎不敢問這座別墅是不是廣告上的那座。但好奇心還是擋不住,他支支吾吾地向老太太講明了自己來的目的。老太太說:“沒錯,這座別墅隻售一美元!”老人大喜過望,掏出一美元,準備購買這座別墅。這時,老太太指了指桌邊一個正在寫著什麼文件的人說:“對不起,先生,他比你早到了一刻鍾,正在簽訂合同呢!”
這下,老人從剛才強烈的好奇一下跌進了深深的懊悔之中,不斷地責怪自己為什麼不早一點來呢!
故事的結局簡單而又合理——臨別,老人控製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希望房東老太太能告訴自己,為什麼這麼漂亮的別墅隻售一美元?老太太告訴他:這座別墅是自己丈夫留下的遺產。在遺囑中丈夫交代,自己的所有財產歸老太太擁有,但這座別墅出售後所得歸自己的情人擁有。老太太聽完遺囑,十分傷心,因為她沒想到自己深愛著的丈夫竟然會有情人,大怒之下將這座豪華別墅以一美元出售,然後按法律規定將所得交給丈夫的情人。
傳統的觀念和思維定勢讓我們放棄了很多有價值的機會。當我們發現身邊有一絲可能的良好機會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地認為不值得冒險嚐試。
要有一抬腿就過去的勇氣
一個周日,帕梅拉和幾個朋友去郊外爬山。那天他們玩得很盡興。不知不覺太陽都快落山了,他們還在山頂。如果從原路返回還需要兩到三個小時的時間。這時候有人提議說知道另外一條捷徑,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下山,但是要跨過一條小溝。
望著越來越低的太陽,他們一致同意走近路。
那小溝大概有幾米深,溝裏是潺潺的溪水,在四月的黃昏裏發出響亮而空洞的聲音,那種聲音讓人想到不慎失足掉下去的慘烈……前進還是後退?他們在溝前猶豫了很久。天,一點一點地暗了下來。
這時候,一個女孩站了出來,一個年輕的女孩。她拿了一根樹枝在溝之間比劃了一下,然後放在地上,說:“溝就是那麼寬的距離,大家跳跳試試看”。大家很輕易就在平地上跳過了那個和溝寬差不多的距離。但是麵對溪水嘩嘩的小溝,有人還是猶豫。女孩第一個跳過去了。大家相互鼓勵著,一個個也都跳過去了,包括膽小的帕梅拉。
那個傍晚,他們很快就下了山。而且,在新的道路上,他們還發現了一大片粉紅嫩白的桃花。在這樣一個落英時節,那絢爛的色彩不能不算一道令人驚喜的風景。下山沒多久,雨就下起來了,又大又急。大家都笑著說:“那小溝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可怕吧!可怕的隻是我們心中的想像。我們一抬腿,不就過來了嗎?而世事難料,安全也不是絕對的。如果我們當時選擇熟悉的那條路回來,說不定都淋成落湯雞了。”
生活中難免要遇到各種各樣的溝溝坎坎。在許多困難麵前,人需要的,正是那一抬腿的勇氣。
過橋的盲人
一個盲人過橋的時候不慎把腳踩空了。他身體一傾,幾乎栽倒在橋下,幸好橋欄杆上的橫木擋了他一下,於是他用雙手抓住了欄杆,而身體卻懸在半空中。
盲人以前曾不止一次在這座橋上走過。尤其是在那春雨過後、山洪暴發的日子,他過橋時聽到橋下嘩嘩作響的流水聲,真有點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可是這一次盲人過橋,正值秋高氣爽、小河斷流的季節。一般的人過橋看得見橋下幹涸的河床,走在橋上有走旱路的感覺。然而盲人卻沒法看到河中的情形,他憑以往的經驗判斷,認為橋下必定是水流湍急的深淵。因此,他失腳以後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抓住橋欄杆不放,一邊奮力掙紮著試圖爬上橋去;一邊急切地希望得到他人的救助。
當時從橋上經過的人,看到盲人抓著橋欄杆有驚無險、盲目恐慌的情景,既好笑又憐憫地指點他說:“用不著害怕,你雙腳離地不遠,鬆手就可以著地。”盲人不相信這話。他心裏想:“不肯拉我一把,卻要我鬆手掉下去,這不是存心坑人嗎?”想到這裏,他不禁絕望地大哭起來。
不一會兒,盲人力氣耗盡,兩手一滑,身體墜了下去。出乎盲人想像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感受空中失重、喪魂落魄的投河悲哀,頃刻之間雙腳就觸到了地。以至於他落地以後身體打了一個踉蹌才站穩了腳跟。原來這橋下真如那過橋人說的一樣,一點水都沒有。盲人這時才鬆了一口氣。他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早知道這橋不高,下麵沒有水,我就不會吊在欄杆上吃苦頭了。”
許多危險都是在懦弱者的意識中產生的,一旦你決定放手一搏,就會發現,前進的道路,遠比你原以為的寬闊和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