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習的價值
一落千丈的江郎
“江郎才盡”這個成語流傳至今,用來形容那些先有盛名、到後來卻做不出什麼像樣成績來的人。江郎(南朝江淹)為什麼先在事業上頗有成就,由一個出身貧寒的人而位居高官,封醴陵侯,詩賦也頗負盛名;又為什麼正值年富力強、本當大有作為之時卻才思枯竭?分析一下其中的緣故,對我們也很有啟示。
傳說江淹有一次在涼亭睡覺,夢見郭璞向他討還毛筆,他從懷裏掏出一支五色筆給郭璞,此後,寫出的詩篇就平淡無奇了。又傳說他有一次乘船,泊於禪靈寺旁,夢見張景陽向他討還了幾尺綢錦,以後寫的文章就無文采了。
江淹的詩文到後來退步是真有其事,為曆代詩家文士所公認。但他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麵說的那些子虛烏有的夢話。
他早年家境貧寒,所以學習刻苦,“留情於文章”,而且非常注意向前輩有成就的人學習,“於詩頗加刻畫,天分不優,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說他雖缺乏做學問的條件,但卻以加倍的努力去鑽研。他的成就,不是天意神授,而是來自於勤和思,勤奮不怠,好學不倦,這就是他前半輩子譽滿朝野的根本原因。到了後半輩子,官做大了,名聲也大了,認為平生所求皆已具備,功名既立,須及時行樂了。於是由嬉而隨,耽於安樂,自我放縱,再不求刻苦砥礪了。他自己說他性有五短,其中的“體本疲緩,臥不肯起”、“性甚畏動,事絕不行”等就屬於“隨”的劣性。“隨”導致他事業心消磨,他隻“望在五畝之宅,半頃之田”,什麼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誌都煙消雲散了。後來學疏才淺,詩文褪色,“絕無美句”,這是必然的結局。
在學習中,沒有什麼可以替代勤奮。“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不刻苦努力,靈感就會遠離你而去。
不斷學習的價值
費利斯的父親巴克爾出身貧苦農家,隻讀到五年級,家裏就要他退學到工廠做工去了。從此,世界便成了他的學校。他對什麼都有興趣,他閱讀一切能夠得到的書籍、雜誌和報紙。他愛聽鎮上鄉親們的談話,以了解人們世世代代居住的這個偏僻小村以外的世界。
巴克爾非常好學,他對外麵世界的好奇心,不但隨同他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後來還傳給了他的家人。他決心要讓他的每一個孩子都受良好教育。
巴克爾認為,最不可寬恕的是一個人晚上上床時還像早上醒來時一樣無知。他常說:“該學的東西太多了,雖然我們出世時愚昧無知,但隻有蠢人才永遠如此。”
為了防止孩子們墮入自滿的陷阱,巴克爾要自己的孩子們每天必須學一樣新的東西,而晚餐時間似乎是他們交換新知識的最佳場合。
他們每人有一項“新知”之後,便可以去吃飯了。
有時,巴克爾的目光會停在他們當中一人身上。“費利斯,告訴我你今天學到些什麼。”
“我今天學到是尼泊爾的人口……”
餐桌上頓時鴉雀無聲。
費利斯一向都覺得奇怪,不論他所說的是什麼東西,父親都不會認為瑣碎。
“尼泊爾的人口。嗯,好。”
接著,巴克爾看看坐在桌子的另一端的妻子。
“孩子的媽,這個答案你知道嗎?”
妻子的回答總是會使嚴肅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尼泊爾?”她說,“我非但不知道尼泊爾的人口有多少,我連它在世界上什麼地方也不知道呢!”當然,這種回答正中巴克爾的下懷。
“費利斯,”巴克爾又說,“把地圖拿來,我們來告訴你媽媽尼泊爾在哪裏。”於是,全家人開始在地圖上找尼泊爾。
費利斯當時隻是孩子,一點也覺察不出這種教育的妙處,他隻是迫不及待地想走出屋外,去跟小朋友一起玩遊戲。
如今回想起來,他才明白父親給他的是一種多麼生動有力的教育,在不知不覺之中,他們全家人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費利斯進大學後不久,便決定以教學為終生事業。在求學時期,他曾追隨幾位全國最著名的教育家學習。最後,他完成了大學教育,具備了豐富的理論與技能,但令他感到非常有趣的,是發現那些教授教導他的,正是父親早就知道的東西——不斷學習的價值。
生命有限,而學海無涯。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決定於我們所學到的東西。每天都努力學點新的東西,這一天才稱得上是沒有白費。
勤學似春起之苗
晉代的大文學家陶淵明隱居田園後,某一天,有一個讀書的少年前來拜訪他,向他請教求知之道,看看能否從陶淵明這裏討得獲得知識的絕妙之法。
見到陶淵明,那少年說:“老先生,晚輩十分仰慕您老的學識與才華,不知您老在年輕時讀書有無妙法?若有,敬請授予晚輩,晚輩定將終生感激!”
陶淵明聽後,捋須而笑道:“天底下哪有什麼學習的妙法?隻有笨法,全憑刻苦用功、持之以恒,勤學則進,怠之則退。”
少年似乎沒聽明白,陶淵明便拉著少年的手來到田邊,指著一棵稻秧說:“你好好地看,認真地看,看它是不是在長高?”
少年很是聽話,怎麼看,也沒見稻秧長高,便起身對陶淵明說:“晚輩沒看見它長高。”
陶淵明道:“它不能長高,為何能從一棵秧苗,長到現在這等高度呢?其實,它每時每刻都在長,隻是我們的肉眼無法看到罷了。讀書求知、以及知識的積累,便是同一道理!天天勤學苦讀,天長日久,豐富的知識就裝在自己的大腦裏了。”
說完這番話,陶淵明又指著河邊一塊大磨石問少年:“那塊磨石為什麼會有像馬鞍一樣的凹麵呢?”
少年回答:“那是磨鐮刀磨的。”
陶淵明又問:“具體是哪一天磨的呢?”
少年無言以對,陶淵明說:“村裏人天天都在上麵磨刀、磨鐮,日積月累,年複一年,才成為這個樣子,不可能是一天之功啊,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求知也是這佯,若不持之以恒地求知,每天都會有所虧欠的!”
少年恍然大悟,陶淵明見此子可教,又興致極好地送了少年兩句話:
勤學似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要想真正學到一點知識,決心、信心、恒心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持之以恒者,方有希望到達目的地。
鋼琴大師的教學法
伍德是音樂係的學生,這一天,他走進練習室。在鋼琴上,擺著一份全新的樂譜。
“超高難度……”伍德翻動著樂譜,喃喃自語,感覺自己對彈奏鋼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穀底,消磨殆盡。
已經三個月了!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指導教授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整人。
伍德勉強打起精神,他開始用手指奮戰、奮戰、奮戰……琴聲蓋住了練習室外教授走來的腳步聲。
指導教授是個極有名的鋼琴大師。授課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
樂譜難度頗高,伍德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
“還不熟,回去好好練習!”教授在下課時,這樣叮囑學生。
伍德練了一個星期,第二周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測試。沒想到,教授又給了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試試看吧!”上星期的課,教授提也沒提。
伍德再次掙紮於更高難度的技巧挑戰。
第三周,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
同樣的情形持續著,伍德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所困擾,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再回到課堂上,重新麵臨兩倍難度的樂譜,卻怎麼也都跟不上進度,一點也沒有因為上周的練習而有輕車熟駕的感覺。伍德感到越來越沮喪和氣餒。
教授走進練習室。
伍德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須向鋼琴大師提出這幾個月來自己承受的巨大壓力。
教授沒開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樂譜,交給伍德。“彈彈看!”他以堅定的目光望著學生。
不可思議的結果發生了,連伍德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曲子彈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讓伍德試了第二堂課的樂譜,學生依然呈現超高水準的表現……演奏結束,伍德怔怔地看著老師,說不出話來。
“如果我任由你表現最擅長的部分,可能你還在練習最早的那份樂譜,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程度……”鋼琴大師緩緩地說。
在學習中,你必須不怕困難,敢於挑戰難題,承受壓力,才能不斷挖掘潛力,提高能力。
飽食終日不如發奮讀書
北宋著名學者、政治家、軍事家範仲淹在童年時期,就酷愛讀書。由於家境清貧,上不起學,10歲時住進長山醴泉寺的僧房裏發憤苦讀,每天煮一小盆稀粥,凝結後,用刀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再切幾根鹹菜就著吃下去。這就是後世傳為佳話的“斷齏劃粥”的故事。
廟裏的老火頭僧,很佩服範仲淹這種精神,時常稱讚他。範仲淹說:“一個人如果不讀書,隻知飽食終日,貪圖安逸,那種生活是毫無意義的。”
範仲淹為了開擴眼界,尋訪良師,增進學識,便風餐露宿,千裏迢迢來到北宋的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進了著名的南都學舍。在學舍中,他晝夜苦讀,“未嚐解衣就枕”。在冬夜裏,讀得疲倦時,他就用冷水洗洗臉,讓頭腦清醒過來,繼續攻讀。
同學中,有一個是南都留守的兒子,看到範仲淹“忘我攻讀”,隻吃點粥,很是感動。回家對他父親講了這件事。留守感慨地說:“這是個有大誌、有出息的孩子。你拿些肴饌送給他吃吧。”過了幾天,留守的兒子發現範仲淹根本沒吃他送的食物,就責備他。範仲淹答謝道:“我並非不領令尊的厚意,隻是多年吃粥,已成習慣,如貪此佳食,恐怕將來吃不得苦。”
書中自有黃金屋。沉迷於學問之中,生活雖苦,但精神非常愉快。
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小的時候字寫得很糟,常常因為大字寫得七扭八歪受老師和父親的訓斥。小公權很要強,他下決心一定要練好字。經過一年多的日夜苦練,他寫的字大有起色,和年齡相仿的小夥伴相比,公權的字已成為全村最拔尖的了。
從此以後,他寫的大字,得到同窗稱讚、老師誇獎,連嚴厲的父親臉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權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在村旁的老桑樹下擺了一張方桌,舉行“書會”,約定每人寫一篇大楷,互相觀摩比賽。公權很快就寫了一篇。這時,一個賣豆腐腦的老頭放下擔子,來到桑樹下歇涼。他很有興致地看孩子們練字。柳公權遞過自己寫的,說:“老爺爺,你看我寫得棒不棒?”老頭接過去一看,隻見寫的是:“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老頭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皺了皺眉頭,沉吟了一會兒,才說:“我看這字寫得並不好,不值得在人前誇。這字好像我擔子裏的豆腐腦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有形無體,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見老頭把自己的字說得一塌糊塗,不服氣地說:“人家都說我的字寫得好,你偏說不好,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老頭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當,不敢當,我老漢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腳寫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原城裏看看去吧!”
小公權很生氣,以為老頭在罵他。後來想到老頭和藹的麵容、爽朗的笑聲,又不大像罵他,就決定到華原城裏去看看。
華原城離他家有40多裏路。第二天,他起了個五更,悄悄給家裏人留了個紙條,背著饃布袋就獨自往華原城去了。
柳公權一進華原城南門,見北街一棵大槐樹下掛著個白布幌子,上寫“字畫湯”三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筆法雄健瀟灑。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去一看,不禁目瞪口呆。隻見一個黑瘦的畸形老頭,沒有雙臂,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右腳夾起一支大筆,揮灑自如地寫對聯,他運筆如神,筆下的字跡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看客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這才知道賣豆腐腦的老頭沒有說假話,慚愧極了,心想:我和字畫湯老爺爺比起來,差得太遠了。他“撲通”一聲跪在字畫湯麵前,說:“我願拜你為師,我叫柳公權,請收下我,願師傅告訴我寫字的秘訣……”字畫湯慌忙放下腳中的筆,說:“我是個孤苦的畸形人,生來沒手,幹不成活,隻得靠腳巧混生活,雖能寫幾個歪字,怎配為人師表?”小公權一再苦苦哀求,字畫湯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提起筆,寫道: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
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老人對公權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自小用腳寫字,風風雨雨已練了50多個年頭了。我家有個能盛八擔水的大缸,我磨墨練字用盡了八缸水。我家牆外有個半畝地大的澇池,每天寫完字就在池裏洗硯,池水都染烏黑了,可是,我練的字還差得遠呢!”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牢地銘刻在心裏,他深深地謝過字畫湯,就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權發憤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他學習顏體的清勁豐肥,也學歐體的開朗方潤,學習字畫湯的奔騰豪放,也學宮院體的娟秀嫵媚。他經常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架結構,從中得到啟示。他還注意觀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遊魚、奔跑的麋鹿、脫韁的駿馬,把自然界各種優美的形態都融注到書法藝術裏去。
柳公權終於成為我國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可是,柳公權一直到老,對自己的字還很不滿意。他晚年隱居在華原城南的鸛鵲穀,專門研習書法,勤奮練字,一直到他80多歲去世為止。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勤學不輟,博采眾家之長,不斷進取,才可能出人頭地。
學字不隻是動筆,還要動心
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小時候在私塾館學寫字,學了三年,也沒學成。一天,一位進京趕考的秀才路過村裏,米芾聽說這秀才寫得一手好字,就跑去求教。秀才翻看了米芾臨帖寫的厚厚的一大疊紙,若有所悟,對他說:“想跟我學寫字,有個條件,得買我的紙。不過,貴點,五兩紋銀一張。”米芾一聽嚇了一跳,心想:哪有這麼貴的紙,這不是成心難為人嗎?秀才見他猶豫了,就說:“嫌貴就算了!”米芾求學心切,借來五兩銀子交給秀才。秀才遞給他一張紙說:“回去好好寫吧,三天後拿給我看。”
回到家,米芾捧著五兩紋銀買來的一張紙,左看右看,不敢輕易使用。於是翻開字帖,用沒蘸墨汁的筆在書案上劃來劃去,想著每個字的間架和筆鋒,這樣琢磨來琢磨去,竟入了迷。
三天後,秀才來了。見米芾坐在那裏,手握著筆,望著字帖出神,紙上卻一字未寫,便故作驚訝地問:“怎麼還沒寫?”米芾一驚,如夢方醒,才想起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說道:“我,我怕弄廢了紙。”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著紙說:“好了,琢磨了三天,寫個字給我看看吧!”米芾提筆寫了一個“永”字。秀才拿過來一看,這個字寫得大有進步,漂亮極了。這才問道:“為什麼三年寫不好,三天卻能寫好呢?”米芾小心答道:“因為這張紙貴,我怕浪費了紙,不敢像先前那樣信筆寫來,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對!”秀才打斷他的話說:“學字不隻是動筆,還要動心,不但要觀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寫好。現在你已經懂得寫字的竅門了,我該走啦。”說著揮筆在寫有“永”字的紙上添了7個字:“(永)誌不忘,紋銀五兩”。又從懷裏掏出那五兩紋銀還給米芾,便出門上路趕考去了。
米芾一直把這五兩紋銀放在案頭,時刻銘記這位苦心教誨的啟蒙老師,並激勵自己勤學苦練,後來終於成為著名的畫家和書法家。
學習要多用心,勤動腦。不但要了解表麵的知識,更要悟其精髓,心領神會,才能學好。
70歲的人也可以自信地去學習
晉平公作為一位國君,政績不平凡學問也不錯。在他70歲的時候,他依然還希望多讀點書,多長點知識,總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歲的人再去學習,困難是很多的,晉平公對自己的想法總是自信心不足,於是他便詢問他的一位賢明的臣子師曠。
師曠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學多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心裏亮堂著呢。晉平公問師曠說:“你看,我已經70歲了,年紀的確老了,可是我還很希望再讀些書,長些學問,又總是沒有信心,總覺得是否太晚了呢?”
師曠回答說:“您說太晚了,那為什麼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平公不明白師曠在說什麼,便說:“我在跟你說正經話,你跟我瞎扯什麼?哪有做臣子的隨便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一聽,樂了,連忙說:“大王,您誤會了,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怎麼敢隨便戲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認真地跟您談學習的事呢。”
晉平公說:“此話怎麼講?”師曠回答說:“我聽說,人在少年時代好學,就如同獲得了早晨溫暖的陽光一樣,那太陽越照越亮,時間也久長;人在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好比獲得了中午明亮的陽光一樣,雖然中午的太陽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很強、時間也還有許多;人到老年的時候好學,雖然已經日暮,沒有了陽光,可他還可以借助蠟燭啊,蠟燭的光亮雖然不怎麼明亮,可是隻要獲得了這點燭光,盡管有限,也總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晉平公恍然大悟,高興地說:“你說得太好了,的確如此!我有信心了。”
一個人“不一定終身受雇,但必須終身學習。”隻有不斷學習,才能追求和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企業家
阿爾伯特·霍布代爾是曼徹斯特市格雷大街中學的校工,盡管每周的薪水隻有5英鎊,他工作卻十分盡責,總是把校園收拾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因為他覺得:既然自己沒有機會讀書識字,多幹點事,為孩子們提供好的學習環境也是不錯的。
不料那一年,他敬佩的老校長退休了,來了一個叫約翰遜的自命不凡的新校長。他上任不久,就宣布全體員工每天必須簽到並注明時間。周五,他把考勤簿拿來查看——情況好極了!當他滿意地正準備把簽得密密麻麻的簿子合上時,卻發現一處空白,顯得很不協調。他立即命人去把那個不服帖的人找來。
“聽著,阿爾伯特,我已規定所有員工必須在考勤簿上簽到,你知道嗎?”
“知道,先生。”
“那麼,你簽了沒有?”
“沒有,先生。”
“我一旦訂下製度,就意味著每個人必須照辦,誰不照辦,就得請便——你懂我的意思嗎?”
“我懂,先生。”
“那你為什麼不簽到呢?”
阿爾伯特漲紅了臉,半晌不說話,最後隻好以實相告:“我簽不好,先生。”
“什麼?簽不好?天啊!下一句話你該不會說你不識字吧?”
“確實不識字,先生。”
“太可怕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一個在教育機構工作的人竟不識字……夠了!你知道我這兒不容許低效率,給你一周時間,另謀生路吧!”
阿爾伯特走出學校時,天已黑了。在今天這個20年來最倒黴的日子裏,他提醒自己一定得買半磅香腸帶回家。
猛地,他打了一個冷戰——記起自己常去買香腸的那家小食品店店主威格絲太太前天死了,店門至今還關著,附近再沒有賣香腸的店。
“真該死,為什麼整個街區沒有第二家香腸店呢?”阿爾伯特情緒壞到了極點,直覺得眼前漆黑。倏地,一個念頭像閃電一樣晃進他的腦子:既然如此,何不自己開一家呢?這些年好歹攢了一些錢,何況現在又失了業……對!就把威格絲太太的店盤過來,作為謀生之路吧!
他興奮得把失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雲外。一星期後,食品店重新開張,阿爾伯特做了店主。
生意不壞。阿爾伯特心想:把香腸做熟再賣不更好嗎?於是,他開始加工香腸,並在一大早就把熱氣騰騰的香腸端出去。正值11月份,天冷又多霧,熱香腸誘人的香味,吸引來一批又一批顧客。
為了應付店前“長龍”,阿爾伯特想出了新點子:削製了許多小木筷子,把香腸夾在半切開的麵包裏,串在筷子上賣。這種早點經濟又方便,一麵世就大受歡迎,結果,“長龍”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長了。阿爾伯特一個月內接連雇了兩個幫手,仍然忙不過來,顧客把店門都快擠破了。
他靈機一動,雇了一個半大的孩子,讓他蹬著三輪車到街頭流動出售,這果然減輕了店門前的擁擠,但生意也因此做得更大了。
隨著“霍布代爾香腸”的名聲越來越響,他的小吃館變成了大飯店,還開了兩家分店。為了保證貨源,他開始自己製作香腸,而不再依賴批發商。
入夏了,這是一個特別炎熱的夏天,沒有多少人願意吃熱香腸——實際上,任何熱食都勾不起人的食欲。阿爾伯特轉念一想:“既然天熱得大家都不願下廚,也不願擠飯館,何不把香腸做熟晾涼,然後把涼香腸送貨上門呢?說幹就幹,13個孩子一齊出動,蹬著車子穿街走巷,專賣串在竹筷上的“麵包夾香腸”。這個夏季的銷售量竟比冬季還要多!
5年以後,任何人到曼徹斯特市,不管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蹬車叫賣香腸的孩子。又過了幾年,就連最繁華的大街上,也有了“霍布代爾香腸店”的分店,並且是產、供、銷“一條龍”服務。
隨著事業發展,阿爾伯特感到需要提高新工人的技術水平。他與學區教育委員會聯係,申請創建一所“香腸製作技術學校”。
這位實業家的想法得到了學區教委的大力支持,籌備工作進展順利,雙方商定:由學區教委派正、副校長,而教師,則主要從高、中級職員和技術工人中選聘。
不久,副校長打來一個電話說:“霍布代爾香腸製作技術學校”不久即可開學,特請董事長題寫校名。
阿爾伯特啞然失笑,回話說:“副校長先生,真對不起,還是請你們中間哪一位代勞吧,我寫不好。”副校長有點不悅,說:“霍布代爾先生,不要推辭了,像您這樣卓有成就的實業家,不是出自‘劍橋’、‘牛津’,就是在國外深造過。生意再忙,寫這樣幾個字還是抽得出時間的吧?”
阿爾伯特隻好以實相告:“副校長先生,我真的寫不好。說來也許您不相信:10多年前,我還是個‘老粗’——既不會寫、也不會讀,就連自己的名字,也是經商以後才學會寫的。”
副校長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好一陣,最後說:“霍布代爾先生,您真了不起,在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條件下,竟然做出了這樣一番大事業。我想倘若您10年前就能讀會寫的話,那今天又該是怎樣的人呢?”
阿爾伯特放聲大笑:“格雷大街中學的校工——一周掙5英鎊,先生!”
“啊——”電話裏傳來一聲驚呼,原來,那副校長不是別人,正是當年把阿爾伯特趕出校門的約翰遜先生。
知識不等於能力。知識必須轉化成能力與素質才能體現出其價值。就像一個人吃下食物不等於增強體質,需要吸收才可能增強體質一樣。隻有把知識同實踐相結合,產生效果時,才能體現能力。
藏書的多少不能決定你的聰明
春秋時候,有一個叫王壽的人,他愛書成癖,藏書豐富,遠近聞名。古時的書,多是人工抄寫在竹片上,再以皮條聯接起來的。他為了有抄書的材料,就在自家房前房後種滿了竹子,形成了一片竹林,並在門前的池塘裏種了許多蘆葦。他每天所有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都用來借書、抄書、看書。家裏一院小房,除了他住的地方外,已經全部堆滿了書。他每年不但要花許多時間把它們都搬出去晾曬一遍,免得被蟲蛀蝕,還要翻檢看有沒有脫落的文字,及時補上。40多年來,王壽孤身一人過著這種自以為充實的生活,以苦為樂。
由於母親去世了,王壽要到東周奔喪。他隨身帶了五本書,準備途中抽空看看。
王壽已不年輕,五本竹簡書也夠重的了,結果隻走了一會兒就累得喘不過氣來。有些走不動了。他隻好坐在路口休息,並隨手抽出一冊書來讀。
這時有個叫徐馮的東周隱士路過,見他背這麼多書,就問他;“敢問是王壽先生嗎?”王壽很奇怪,就問;“你是誰?你怎麼認識我呢?”徐馮才告訴他自己叫徐馮。王壽也曾聽說過他。
王壽說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並說自己不惜負重,全為了在旅途中讀書充實自己。徐馮聽了歎口氣說:“無用。”
王壽聽了一愣,呆呆地望著徐馮,不知他說的是什麼意思。
徐馮拱了一揖,笑笑說:“書是記載言論和思想的。言論和思想又由於人的勤奮思考而產生,所以評價聰明人的標準並不是以藏書的多少衡量的。我原認為你是聰明的人,為什麼不去思考問題,形成思想,卻要背著這累人的東西到處走呢?”
王壽聽了,如夢方醒,立刻三拜徐馮,當場燒了自己所帶的書,輕身入了東周。
一個人要學習,更要思考。死讀書不等於掌握了知識,更不等於有了智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書不是目的,學習如何思考,掌握活的智慧,有效地指導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目的。
一切都順應自然
有一次,孔子帶著他的幾個學生到呂梁遊覽,觀賞美妙的大自然景色。隻見那呂梁的瀑布飛流而下,從三千仞高處直瀉下來,濺起的水珠泡沫直達40餘裏以外。瀑布下來衝成一條水流湍急的河,在這裏,就連魚鱉類水族動物都不敢遊玩出沒。然而,孔子卻突然發現一個漢子跳入水中暢遊。孔子大吃一驚,以為這個漢子有什麼傷心事欲尋短見,於是,他立即叫自己的學生順著水流趕去救那個人。
不料,那漢子在幾百步遠的地方又露出了水麵,上得岸來,披著頭發唱著歌,在堤岸邊悠然地走著。
孔子趕上前去,誠懇地問他說:“我還以為你是個鬼呢,仔細一看,你實實在在是個人啊!請問,遊水有什麼秘訣嗎?”
那漢子爽快地一笑說:“沒有,我沒有什麼遊水的秘訣,我隻不過是開始時出於本性,成長過程中又按照天生的習性,最終能達到一種境地,是因為一切都順應自然。我能順著漩渦一直潛到水底,又能隨著漩渦的翻流而露出水麵,完全順著水流的規律而不以自己的生死得失來左右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我遊水遊得好的道理。”
孔子又問道:“什麼叫做開始出於本性,成長中按照天生的習性,而有所成就是順應自然呢?”
那漢子回答說:“如果我生在丘陵,我就去適應山地的生活環境,這叫做出自本來的天性;如果長在水邊,則去適應水邊的生活環境,這就是成長順著生來的習性;不是有意地去這樣做,卻自然而然地這樣做了,這就叫順應自然。”
孔子聽了漢子的一番話,若有所悟地點頭而去。
聰明的人之所以有智慧,就在於他能找到生活中的規律並掌握規律,因此做什麼事都會得心應手,並且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整個生命就是一場控製性的遊戲,有時你會贏,有時則會輸。訓練你自己掌握生存的規則,這樣你就會盡可能多地在遊戲中獲勝。
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的東西
東漢恒帝在位的時候,有個有錢人想謀個一官半職當當,一來是為了威風威風,二來也好借權力多弄些錢財。於是他狠了狠心,拿出一筆數目可觀的錢來打通關節,果然如願以償,得到了一個在太守衙門裏當屬官的職位。
他穿上官服,戴上官帽,趾高氣揚地走來走去,心裏非常得意。
這個有錢人得意了沒幾天,就遇到難題了:有一篇奏事的呈文必須由他寫,然後交給太守審閱。
他以前一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漢生活,從沒想過要去學習,什麼都不會,這回要叫他寫呈文,可使他為難了。
這個人著急地在家裏踱來踱去,整天都吃不下飯、喝不下水,隻是愁眉苦臉地歎氣。他妻子見他這樣,就給他出主意說:“鄰居張三念過幾年書,認識不少字,你去求他幫你寫一篇,不就行了?”這人一拍腦袋:“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他急急忙忙地跑到張三家,央求張三說:“老兄啊,這回你可真要幫幫我呀!你也知道我沒認真讀過書,哪裏會寫什麼呈文,要是太守怪罪下來,那就不得了了!”張三聽了搔搔後腦勺,想了想說:“不是我不幫你,我實在也不會寫這種文章。這樣吧,我聽說很多年前有個叫葛龔的人,他的奏事呈文寫得很好,你就去照他寫的抄一篇吧,用不著再費腦筋了。”
這個人聽了大喜過望,趕緊回去把古書翻了一個遍,總算找到了葛龔寫的文章。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抄將起來,連一個字都不改,原封不動地照抄下來。到最後,他抄順了手,竟然忘了改呈奏者的名字,將“葛龔”二字也抄上了。
第二天,他把呈文交給太守,太守看了,氣得吹胡子瞪眼睛,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馬上就把他給罷免了。
這個人不學無術,靠生搬硬套別人的東西來蒙混過關,終究是要露出馬腳來的。
許多年輕人在學習中有一種應付心理,好像學習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應付老師,應付家長,或者應付“差事”。因而,他們平時不刻苦學習,認真鑽研,隻掌握了一些皮毛的知識,沒有真才實學、而聰明的年輕人知道:遇事不要不懂裝懂,要腳踏實地,靠自己的真才實學辦事,才能夠獲得成功。
日本紡織工業崛起的秘密
19世紀中葉,英國資本主義工業發展很快,棉紡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的布拉澤公司的生產蒸蒸日上,紡織品湧向全世界各地,這引起了日本同行的注意。
布拉澤公司位於英國某地一條熱鬧的大街旁。每到中午,公司的職員和工人們都到對麵的一家館子吃午飯。因為這是那條街上唯一的一家餐館,所以盡管價格高昂,但每天還是顧客盈門,熱鬧非凡。
不久,在這家餐館的附近又新開了一家餐館,那裏上至經理、下至堂倌都是清一色的日本人。這家餐館一開業,就十分惹人注意。它不僅價格比英國館子便宜,而且味道鮮美,服務態度極佳。時間一長,那些慣於守舊的英國人誰也經不起這些特色的引誘,於是情不自禁,漸漸把就餐重心移向這家日本人開的餐館。最後,甚至連一些高級工程師也慕名而來。有時,某些職員或工人沒帶錢,在那裏可以先賒賬,並同樣受到熱情的招待。久而久之,搞得人緣極好,生意興隆。
幾年後的一天,這家餐館突然倒閉,理由是由於出售飯菜價格低廉,成本高而引起虧損,這使英國這家公司的職員和工人們都為之深感惋惜。與此同時,這家餐館的經理和堂倌揚言“無錢回國”,並且通過各種渠道,尤其是常來光顧的顧客——一些工程師及高級職員,請他們說情,協助謀求職業,以便籌集路費,返回家園。
由於這些高級職員平時受到日本堂倌的“特殊照顧”,對於他們也格外同情,因此都極力向公司推薦。起初,公司也相當謹慎,但到底經不住高級職員們屢次的擔保,最後,不得不鬆口了。但是,公司裏規定,所有進廠工作的日本人不許進車間,隻許在車間外麵做做粗裝工,如推簡管、運袋皮、裝紗等,隻要一到車間門口,就由英國人接過去。
經過一個時期的緊張觀察,公司管理人員發現這些日本人忠實可靠,幹活賣力,並無任何可疑之處,再加上往日的“交情”,警戒慢慢就消除了。又過了一段時間,這些日本人不僅能自由地進出各車間,而且有些日本人還被安排在技術部門工作。
可是,公司裏上上下下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家日本餐館的全班人馬都是日本第一流的紡織專家,他們一邊默默地工作,一邊把英國紡織機的先進設備部件、結構及作用等,都牢牢記在心裏。
若幹年後,日本人聲稱已積蓄了一筆款子並準備回家,他們順利地辦好了出國護照,啟程返回日本。
回國後,他們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設計出一套在當時說來是相當先進的紡織機械。從此,日本的紡織工業有了一個飛躍。
日本人采用的這種手段未必光明,但是,這種為了掌握先進技術千方百計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強烈的學習欲望,加上肯動腦和不怕困難的執著精神,常常是成就大事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