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隻有努力,才能過想要的生活
名車、別墅、奢侈品,別人的生活,看起來總是那麼美好,而我們的生活,卻與理想相差甚遠。不要以為他們是上帝的寵兒,事實上。每個人的成功,都來之不易,隻不過別人付出的時候你沒有看見,而人家享受時偏偏被你發現。
你如果想讓自己過上夢想的生活,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丟掉幻想,努力工作。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古往今來,成功人士的經驗無不告訴我們,成功源自理想。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理想最大的意義就是給了人們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天下之大,不管是哪一個偉人,隻要是有成就者,做任何事情無不是先樹立偉大的理想。
遠大的理想是我們偉大的目標。僅僅擁有理想,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沒有理想,成功對你而言就無從談起。如果做事情沒有理想,沒有目標,那麼其結果會是怎樣的呢?有人說過:“沒有理想的人生,不叫真正的人生。”讓我們來看一個關於理想的故事吧。
一位年輕的媽媽正在廚房裏洗碗,她5歲的兒子正在後院裏玩耍,忽然她聽到了一陣“咚咚”的跳躍聲,便對他喊道:“你在幹什麼呢?”
兒子稚嫩地回答說:“媽媽,我要跳到月球上去。”
媽媽聽了並沒有做出一副吃驚的樣子,或是不屑一顧的表情,而是關切地說:“好的,但是不要忘記回家吃飯呀!”後來,這個小孩長大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國著名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遠大的誌向對於一個人的人生的重要性。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阿姆斯特朗的成功隻是一個偶然,甚至是一個巧合,和他小時候的誌向沒有關係。那麼,下麵的一項調查也許更能說明這一個問題。
英國的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項長達30餘年的調查,他們針對上萬名英國人進行跟蹤調查,被調查的對象為11歲左右的孩子,研究者讓他們在紙上寫下自己對未來的展望,然後封存起來,直至他們42歲的時候再開啟。
結果發現,具有遠大誌向的孩子,長大以後的人生更容易成功。在11歲時便有專業技術職業抱負的孩子當中,約有一半的人在42歲的時候從事這類職業,而沒有此類抱負的孩子的比例隻占20%。
理想是一個人的信仰。它是人在做事情時候的動力。並且,理想也理應被渲染上浪漫的色彩。它是一個人心裏的美好世界。
理想,是永遠閃耀在夜幕中的那顆最亮、最炫目如鑽石般的星;理想,是熾熱無邊的沙漠裏那座看得見卻始終走不近的城市;理想,是一張拉滿的弓,鼓起的帆。有理想才會有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才會有繽紛絢麗的人生。
理想是成功路上的一盞明燈,它照亮你前進的方向。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你就會謹小慎微,裹足不前。不少人終生都像夢遊者一樣,漫無目標地遊蕩,他們每天都按照熟悉的“老一套”生活,缺少做夢的能力,從來不問自己:“我這一生要幹什麼?”他們對自己的作為很不了解,因為他們不再做夢,不再有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蔭。
一個具有遠大理想的人,同時也會具有堅定不移的決心、信心和毅力,在困難麵前不動搖、不退縮、不迷失方向。通常,理想遠大的學生都會有較強的成就動機,其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意誌力都較強,因而,學習成績也相對優異。相反,不考慮自己將來做什麼工作,沒有想過將來做什麼的人,沒有明確的目標,表現在學習上是消極被動、敷衍應付的,成績也多不理想。
人生,需要理想,成功的人生更離不開理想。如果翻開史冊,你便會發現,自古以來,凡是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青少年時代就胸懷大誌的。
人生,是一艘船,理想便是指引方向的羅盤;人生,是一列火車,理想便是延伸道路的鐵軌。所以,人生不能沒有理想,理想之於人生,猶如空氣之於人,陽光之於花草,水之於魚。
如果人生沒有理想,就像小溪的流水隻能帶走凋謝的青春花瓣;如果人生沒有理想,就像山間燃燒的野火已失去了原有的生命色彩;如果人生沒有理想,那麼青春的活力隻消失在低吟淺詠的哀歎中,青春的火焰隻能熄滅在杯的泡沫中。
隻有樹立了崇高的理想、遠大的抱負,你才有可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可以說,理想一旦確定了,你就成功了一半,這就好像要遠航的帆船有了寬大結實的風帆,不管途中風再大、浪再高,隻要堅持心中不滅的信念,它總會帶領你駛向成功的彼岸。
世上沒有天生的贏家
從前,有一位聰明的國王召集全國的智者說:“我要你們收集‘人類所有智慧’,著書留給後代。”智者離開皇宮之後,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努力,終於帶回12冊巨著,驕傲地把這套“人類智慧全集”呈獻給國王。國王看了之後卻說:“各位,我相信這是人類智慧的精華,但是內容實在太長了,恐怕沒有人想看,還是濃縮一下吧。”
智者隻好又回去花了很長的時間,濃縮成一本書。國王仍然覺得太冗長,命令他們再次濃縮。智者挖空心思,嘔心瀝血,把一本書濃縮成一章,一章又變成一頁,一頁變成一段話,最後隻剩下一句話。
這一次,國王終於滿意地說:“諸位,這的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如果每個人都能體會這個道理,世界上大部分的問題就都能解決了。這一句話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好笑的是,雖然有責任心的人都同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他們卻經常讚成賭博、賽馬、賽狗及彩券的合法化。難怪年輕人會對父母的價值觀混淆不清。有一位智者說:“成功的家庭必須有辛勤工作的父親和負責家務的母親。”如果你能讚同父母的這種觀念,必能和家人和睦相處。
工作是一切事業的基石,是成功的源頭,是天才的根本。
工作能使年輕人比父母更有成就。
把工作所得儲蓄起來,就是所有財富的基礎。
工作是生活的調味品,愛工作,它才能帶給你最大的幸福與成功。
愛你的工作,生活就會甜美、有目標、有收獲。
我們研討工作的重要性時,希望你保持開放的心。你或許知道,有些人的心就像水泥一樣,攪拌好之後,就固定得一成不變。其實人的心像降落傘一樣,隻有張開的時候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
有些人誠懇地接受能使生活變得更美好的道理,也知道正確心態、健康自我形象、積極人生哲學能帶來的美好、快樂人生。可惜他們經常左耳進、右耳出。再強調一次,如果不去實行,任何實際、美好的理論都隻是空口說白話。
許多人找到工作之後就不再認真做事。就像問某些人為公司工作多久,回答常是典型的“從公司威脅要開除我開始”。有人問一位雇主有多少員工,他回答:“公司人數的一半。”可見有許許多多人每天上下班,卻把工作當成瘟疫一樣看待。
剛進入企業界時,常聽人說爬到高位要犧牲許許多多事。但是幾年後才體會到,大多數出人頭地的人並不是“付出代價”,而是真正“樂在工作”。因為他們真心喜愛工作,所以工作就成了享受。本書一再強調正確心態的重要性,也就是這個道理。
多年前,金克拉到澳洲演講時,遇到一個叫約翰乃文的年輕人,他對工作的心態就非常正確。他熱愛生命、家庭和工作。他原來兼職推銷“世界百科全書”,因工作極為認真,從兼差改為全職。十四年前,升為菲德企業洲地區負責人。最近更成為菲德企業董事會中少有的外國人。
下麵這則“標杆雜誌”上的故事,也同樣說明了對“享受”代價的態度。法國名畫家雷諾瓦老年時患關節炎,手部扭曲變形。他的畫家朋友馬蒂斯看到他隻能忍痛用手指夾筆作畫,心裏非常難過。有一天,馬蒂斯問他為什麼要強忍痛楚作畫,雷諾瓦回答:“痛苦會過去,美卻是永恒的。”
有三件事非常難做,第一件是爬上正向你身上倒下的籬笆,第二件是吻一個用力把身子挪開的女孩,第三件是幫助一個不想要人幫助的人。
常聽人說:“要是有人給我一筆錢,讓我付清所有欠款,銀行裏還能再結餘一千元,這輩子我就可以重新起步好好走下去了。”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有這種觀念,永遠在“等待”別人帶領他們邁出第一步。我讚成在別人需要時伸出雙手,但更要堅信:“給人一條魚,隻能讓他飽餐一頓;教他釣魚的方法,卻可以使他終生受用。”給人一筆錢,並不是助人的正確方法,因為他不是拿這筆意外之財去“還債”,就是去買渴望已久的東西,反倒助長了花錢的壞習慣。一旦養成習慣,就難以改變了。
20世紀60年代時,一度風行獎金豐富的彩券,不少人得到7萬元、10萬元,甚至更多獎金。幾年之後,有人對這些得大獎的人進行調查,發現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的存款比以往暴增,因為他們並沒有把這筆意外之財儲蓄起來,而是恣意揮霍。
近年來,幸運中了州政府百萬元彩券的人,往往變本加厲,生活糜爛、家庭破裂、事業失敗、朋友離散、形象敗壞。免費的午餐不但沒有使生活更舒適,反而經常使人得不償失。
金克拉到各地巡回演講時經常詢問聽眾,他們最希望未來的生活中擁有什麼,許多人都提到“安全感”。在談到工作的尊嚴及安全時,下麵這個例子令人深省。
前幾年,瑞典政府向人民保證,政府一定會“照顧”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需要。盡管《聖經》上明白闡示,不工作的人就不該吃飯,還是有許多瑞典人覺得政府“應該”照顧他們的生活。大意是說,瑞典政府言而有信,人民看病、生孩子都不必付費,如果收入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政府也會補足差額。
許多人可能覺得瑞典人非常幸福,沒有任何煩惱。事實上,瑞典人在西方國家中的繳稅額數一數二,青少年犯罪率不斷攀升,吸毒率很高,離婚率最高,上教堂的比率最低。
除了這些青少年和中年人的問題之外,老年人又如何呢?這塊“安全的樂土”有西歐國家退休人口最高的自殺率。由此可見,自己建立的安全感與退休計劃和別人給你的安排之間,有很大的差異。真正的安全是內在的,一定要自己爭取,別人是無法給你的。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人的休閑時間大增,社會及道德問題也大為增加。由於時間太多又無事可做,造成沮喪、精神崩潰、婚姻破裂、酗酒、吸毒及犯罪率暴增等問題。美國文化具有普遍的容忍性以及得過且過的心態,使得問題更加複雜。
工人不再以工作為榮,工作表現大打折扣,產品質量降低,因而找不到市場。美國消費者一向注重質量,於是轉而購買進口貨,廠商業績一落千丈。
為了挽救美國,人們必須徹底改變觀念,重拾往日的勤儉,才能製造出高質量的好產品,重建美國商品的市場。
字典上對安全的解釋是免於危險,免於疑慮或恐懼,不必擔心。麥克阿瑟將軍講得好:“安全感就是生產能力。”能夠滿足自我需求,因此得到自尊、自信的人,遠比靠別人解決問題的人具有安全感。“工作不僅供給我們生活所需,更賦予我們生命。”隻有自給自足並且能奉獻助人的人,才會真正感到快樂。
許多老板都同意,現職人員遠比失業的人容易找到好工作。失業越久,越不容易找到工作。找到工作是事業的第一步,最不容易邁出。但是隻要有了第一份工作,往上爬就容易多了。
許多人找工作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工作要求太多,一心想找“十全十美”的工作或雇主,卻沒有想到自己未必是十全十美的員工,隻知注重薪資、休假、退休等福利。
對於想跳槽的人,這些條件當然有商榷的餘地,但是對失業或沒有工作經驗的人,這些要求未免太高了。別忘了,一般人都是由下往上工作,隻有盜墓者才從上往下工作——而他們最後總是置身在洞穴中。
高樓萬丈平地起,任何事都必須邁出第一步。一旦開始,繼續往下做就不難了。遇到困難或不喜歡的事,更應該立即動手。等得越久,就覺得越可怕。就像第一次站在遊泳池的跳板上一樣,越是猶豫不決,跳水的成功率就越小。
你為什麼總是失敗
有的人常常這樣想,我與別人同樣努力,同樣勤奮,為什麼別人成功了,我卻總是失敗?是啊!同樣是人,為什麼別人成功,你卻總是失敗?
許多年前,有一則關於300條鯨魚突然死亡的報道。這些鯨魚在追逐沙丁魚時,不知不覺被困在一個海灣裏。美國學者哈裏斯這樣說:“這些小魚把海上巨人引向了死亡。鯨魚因為追逐小利而慘死,為了微不足道的目標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力量。”
哈裏斯指出,沒有目標的人,就像故事中的那些鯨魚。他們有巨大的力量與潛能,但他們把精力放在小事情上,而小事情使他們忘記了自己本應做什麼。說得明白一點,要發揮潛能,你必須全神貫注於自己有優勢並且會有高回報的方麵。目標能助你集中精力。
愛因斯坦說:一個人隻有全部精力集中於他的事業的時候才能成為一個大師!分得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人能拿到西瓜,即使他有可能丟了芝麻,而先抓住次要矛盾不放的人,他能得到芝麻,可是,離西瓜的目標就有點遠了。
另外,當你不停地在自己有優勢的方麵努力時,這些優勢會進一步發展。最終,在實現目標時,你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比你得到什麼東西重要得多。
著名的職業顧問羅賓斯也告誡人們:“別把精力放在雞毛蒜皮這類小事上,多想想大事!不要讓那些瑣碎的小事情絆住了偉大的靈魂。”
許多人在麵臨職業生涯選擇時總顯得猶豫不決,這個現象稱為“被艾爾維斯所幹擾”。如果你總是“被艾爾維斯所幹擾”,就永遠無法在職業生涯中有所作為,在其他許多重要的方麵估計也成不了什麼大器。
關於人們這種逃避現實的傾向,亨利·戴維·索洛曾這樣描述道:“假設把生活比作開火車的話,如果讓人們完全按照本性去生活一天,我敢擔保每列火車都會走上岔路而脫軌,誰也不可能一直在直直的軌道上行走。而出岔的原因也許是鐵軌上的一個小小的螺絲釘或是空中飛過的一隻蚊子。”
“一個小小的螺絲釘和空中飛過的一隻蚊子”實際上是不可能讓你的火車翻倒的,可人們卻往往願意把注意力分散到這些小事情上去,結果忘記了行駛的方向和手裏掌控的方向盤。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必須得分清楚的。我們在行駛的過程中,那些蚊子或者是那些螺絲釘,既然它們不會影響我們的行駛,我們大可不必去理睬它們,我們唯一要做的是抓住主要矛盾,先解決主要矛盾。
這蚊子和螺絲釘能不能稱得上是次要矛盾?能的話你還是得把它們先放一邊,如果連次要矛盾都稱不上的話,你最好不要去理睬這些對你的成功無任何幫助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想法:既然每道難題都有其最好的解決辦法,那麼我為什麼不多想想,從而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呢?這種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的固有的思維方式導致我們原本簡單的生活複雜化。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作決定的獨特方法,但不幸的是,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選擇未必是最正確的。我們無法預知將來,無法提前看到我們的選擇究竟會有多少益處,所以害怕將來不遂心願。
可話說白了,將來的事誰又能把握住呢?最重要的是抓住現在,隻要你現在覺得自己是對的就可以了。如果相反呢?也簡單,馬上改過來!
利用好現有資源,最大限度地讓其為你的選擇服務;相信自己能夠隨著局勢的變化做出恰當的調整;如果意識到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以最快的速度放棄並給自己找出新的機會。
做決定前,將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真實目標上。你可以先問問自己,這些事情是不是主要的,是不是你當前必須處理的大事情,那些小事情,對你的目標沒有實質性益處的,就不要理會太多了,即使花時間,也盡量減少那些時間的投入。
在小事情上迅速做決定,別浪費時間和精力,那樣做很不值得,不然的話,多年以後你會後悔的。
一種選擇的獲取同時也意味著對另一種選擇的放棄,沒有人能夠什麼都得到,貪婪反而會令你失去全部。因此,應該告訴自己是將最不重要的那一個劃掉的時候了,丟掉不必要的負荷,抓住最主要的,這就足夠了。
如果麵對的問題很複雜,選擇的意義很重大,那千萬不要草率。深呼吸,放鬆你的全身,問問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一遍不行,再問一遍。要是還不能決定的話,那就不要勉強自己,這說明現在還不是選擇的時候,將問題擱置一下,也許明天的某個時候會有答案來找你。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放鬆心情!當我們猶豫不決的時候,不妨出去走走,去散散心,看看藍天,看看花草樹木,說不定主意已經在某個路口等著你。
注意力集中在小事情上的時候,會使自己從更大事情的緊迫中虛假地擺脫出來,讓你忘記了你該做的大事情;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有效的事情上是提高時間效率的根本。許多人總喜歡抱怨效率不高,時間不夠用,實際上是他們往往花了很多時間在那些無謂的事情上,這又是何苦呢?
把小事情列份清單,包括所需要的時間,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在適當的時候安排完成其中的某些事情,包括每天定期完成某幾項。這樣你就可以減少那些小事情對你的幹擾,避免小事情打亂你正常的思維方式。
不束縛於小事情,讓我們做事的眼界更寬闊、更靈活。小事情是指無關大局的細枝末節,非原則的瑣事。它的外延非常之廣,小到生活瑣事,衣著起居之類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整日蓬頭垢麵,可謂不拘小節;大文豪李白豪放不羈,也是不拘小節。小事情是事物發展的次要矛盾,把握事物的發展更應看方向和主流。
從“成大事者”的主體特點來看,成大事者,絕非普通的成才,他必然在某個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並對社會產生較大並持久的積極影響。
縱觀古今之成大事者,可以發現他們身上共同的特征:一是具有長遠的眼光,對事物發展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預見力,有明細的人生目標和定位;二是他們善於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不會拘泥於無原則的瑣事上;三是成大事者往往性格獨特,不拘小節。若拘於小節,將精力和時間過度地投放在非原則的瑣事之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對成大事產生阻礙作用。
從理論層麵判斷,事物的矛盾可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向”“大局”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展起主導作用;“小節”是次要矛盾。處理問題不能舍本逐末。要知道,解決主要矛盾的同時,次要矛盾也能迎刃而解。
韓信是個個性很強的人,他受胯下之辱,當時怎麼就不用身上挎的寶劍殺死那個敢當眾侮辱他的人呢?韓信正因為不把這些小事情放在心頭,甘受胯下之辱,得以保全了性命,從而為西漢立下了汗馬功勞,並名載史冊!
當時的情況,如果他要出那口惡氣的話,他隨時都有可能殺死那個人,可他沒有那麼做,因為他知道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他去完成,比起後來他所建的功業,受個胯下之辱又如何?
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要從煩瑣的事務和幹擾中脫身出來,從全麵的角度為自己的事業把脈,不要被那些小事情所迷惑而擋住了你的視線。學習“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本領;而不能“舍本逐末;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韓信胸存大誌,目標明確,所以才能夠“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腹中能撐船”。
著名的德國詩人歌德說過:重要之事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所累。為什麼一些人樹立了目標卻久久不能實現?為什麼成大事者總會那麼少?因為太多人缺少了“不拘小節”的品質和氣魄。
他們很容易被瑣碎的小事分散精力,而成大事者就不同了,認準了目標就勇往直前,拋開一切不必要的束縛和羈絆,集中精力做主要之事。久而久之,差距就拉開了,“拘泥小節”的人仍然是一般人,而“不拘小節”的人卻成就了大事業。
上帝是公平的,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24個小時,不會因為你是成大事者就多給你2個小時。成大事者與一般人相比,有著更卓越的思想和更超群的能力,他們隻是集中精力做一般人不能做成或無能力做的大事,而不會拘泥於瑣碎小事。就全社會而言,成大事者是稀缺資源,這些稀缺資源隻有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否則就意味著重大損失和浪費。
在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今天,每個職位的責任和範圍更加明確。所謂各司其職,不是說一個領導對下屬工作不聞不問,而是說不能越界過多去幹涉下屬的具體工作。否則,不但自己因為瑣碎之事模糊了整體考慮問題的視野,舍本逐末,做不好本職工作,而且會引起信任危機,使下屬的積極性受到損害。出力不討好的事,成大事者是不會去做的。
循序漸進走穩前行步伐
理想可以遠大,但做事要根據客觀情況,不可急於求成。做事若急於求成,就會像饑餓的人乍看到食物,狼吞虎咽,反而會引起消化不良。
做事迅速的人,並不是事事貪多圖快的人,而是辦事富有成效的人。賽跑中率先抵達終點的人,並非因為步子邁得大、腳跨得高,而是身體的協調使他衝到了第一。因此,事業不能以耗時長短來論英雄。
一位智者說過:“慢些,我們就會更快。”沒錯,有人為了顯示效率,凡事草草了事,結果得不償失,使得一件本需一次完成的事情,要重複多次。所以,做事情不要急於求成。
有一個小朋友,他很喜歡研究生物學,很想知道蛹是如何從繭裏出來,變成蝴蝶的。
有一次,他走到草原上麵看見一個繭,便帶了回家。幾天以後,這個繭出了一條裂口,看見裏麵的蝶蛹開始掙紮,想抓破繭出來。
這個過程達數小時之久,蝴蝶在裏麵很辛苦地拚命掙紮,怎麼也沒法子出來。這個小孩看了很著急,就想:不如讓我幫幫它吧。便隨手拿起剪刀把繭剪開,使蝴蝶飛出來。
但蝴蝶出來以後,因為翅膀的力量不夠,變得很臃腫,飛不起來。蝴蝶以後再也飛不起來了,隻能在地上爬,因為它沒有經過自己奮鬥。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說明必須瓜熟,方能蒂落;必須水到,方能渠成。急於求成,反而不成,這正是我們經常說的“欲速則不達”。
那隻蝴蝶在繭裏麵要破開繭飛出來的時候,要很辛苦地掙紮,而掙紮的過程實際上是鍛煉它那一對翅膀的過程。
如果通過它的努力,最後將這個繭衝破,便可以一飛衝天。但是這個小孩幫助它,用剪刀剪開繭,蝴蝶輕而易舉地出來了,可是它的翅膀沒有經過衝繭的奮鬥,是沒有力的。所以這個小孩想幫蝴蝶的忙,結果反害了蝴蝶,是欲速則不達。
當然,不急於求成,並不是說我們就放棄奮鬥,不再努力做事。相反,我們要更加認真地做事,要懂得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蝸牛不相信自己的緩慢,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自己的目標爬行,終於到達了自己的目的地;水滴不相信自己的脆弱,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一步一個腳印地撞擊石塊,終於造就了水滴石穿的奇跡;蠶蛹不相信繭的堅硬,一步一個腳印,每天努力一點,終於獲得了破繭重生的光明。在生活中,也許你沒有一個好的開始,但隻要你一步一個腳印,每天努力一點,你終會獲得成功。
起初,人本是不會走路的,就像人本身的進化一樣,後來學會了走路。因為學會了走路,才可以在以後的人生中,畫上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感歎號。起初,這地上也是沒有路的,但因為走的人多了,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又一條的路。
而我們,則是這一條條形形色色的路上的一個旅行者。我們從小到大,從會走路開始,便開始了我們漫長的旅途。
其實,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背起了行囊,踏上我們的人生之路。在這個漫長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可能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也可能是我們從未遇到的難以想象的事情;可能會是一帆風順、沒有阻礙,也可能是充滿坎坷、布滿荊棘。
走羊腸小路,還是寬闊的大路?當然,我們每個人選擇的路都不一樣,都會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並且順著這條路堅毅地走下去。
如果不同的兩個人都有堅持到底的信念,那麼走出來的路想必也是不錯的。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頑強的信念,不能堅持到底,那麼他的生活肯定也是不如所願的。
有時,我們自己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十分迷茫,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抉擇,是向左,向右,向前,還是向後。但是,無論哪條路,如果沒有信心走下去,那麼最後的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失敗。
走路如此,學習知識當然也是這樣。學知識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我們隻有走穩腳步,才能見到美麗的風景。
成績對我們來說有好有壞,一時的成績差是避免不了的。對此,我們不可奢望一步登天,歸根結底,就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並且穩紮穩打,才能把成績提高。
其實一步一步地走,就是要我們打好基礎,唯有基礎牢固,才不致被生活中這樣或那樣的事情難倒。再深奧的知識也是以基礎來組合的,總是萬變不離其宗。
這就好比修一棟房子,如果地基都沒有,能修好嗎?總不能把房子修在空中吧!修房,不但要選好地基,並且地基要牢固,如果地基不穩,還談什麼修房子呢?也許剛修了一半,房子就已經散架了。
基礎堅固了,我們還得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心態要擺正。如果成績差了,不找原因,而是一味地消沉,連同事、朋友的提醒,都視而不見,不落後才怪呢!
所以,我們要明白,如果我們成績不好,隻是暫時的,隻要我們好學、勤學、善學,哪怕知識的大山再高、再險,我們都能攀越,登上頂峰。對於學知識,我們要做到的就是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忍辱負重成就人生事業
忍,是我們的一種情感,是一種自然的反應。同時,忍也是對我們人生的一種考驗。人生中處處需要忍,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許你忍一下,誤會就會消除了。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要同其他個體發生千差萬別、千絲萬縷的關係。事物之間總是要相互製約的,一個人在社會中同樣不能夠隨心所欲、無拘無束。
而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吃常人不能吃的苦,流常人不能流的汗,忍常人不能忍之忍,歸根結底,就是人生怎樣運用好這個“忍”字。
每個人在其一生當中,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挫折,不管是來自外界的,還是來自自身的,都在所難免。
一個真正想有所成就的人,必然不會以一時一事的順利與阻礙為念,也不會為一時的成敗所困擾,而是去奮發圖強,艱苦奮鬥,成就功業。“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為了長遠的考慮,何必去計較一時之長短呢?
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話,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氣,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
忍辱負重,對於做大事之人來說,它是成就事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能在各種困境中忍受屈辱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本領。小不忍則亂大謀,凡成就大業者莫不如此。
忍是一種寬廣博大的胸懷,忍是一種包容一切的氣概。忍講究的是策略,體現的是智慧。“弓過盈則彎,刀至剛則斷”,能忍者追求的是大智大謀,絕不做頭腦發熱的莽夫。
忍不是軟弱,也不是窩囊;不是無能,也不是麻木;不是放棄對真理的追求,也不是放棄對原則的維護。
忍是一種眼光,忍是一種胸懷,忍是一種領悟,忍是一種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種超脫的智慧。
忍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風範,是一種高尚的境界,是一種無私的胸懷。沒有忍,就沒有平靜;沒有忍,就沒有和諧;沒有忍,就不存在友誼;沒有忍,就談不上遠大的理想。
忍是一種風度。風度不是刻意表現出來的,而是源自遵經守訓的內心修養,有德、有識、能忍、能讓者方能有風度。
忍是一種勇氣。在利益麵前忍,是一種失去;在名譽麵前忍,是一種犧牲;在情感麵前忍,是一種付出。忍,可能使我們暫時失去一些東西,但卻會帶來永久的幸福;忍可能使我們感到暫時的痛苦,卻不會讓我們有太多的遺憾;忍可能讓我們難過一陣子,但卻不會讓我們的心靈無法平靜。
忍是一種智慧。有些人寧願在一些小事情、小損失麵前死纏爛打也不願讓步,結果和兄弟之間、朋友之間、鄰裏之間傷了和氣,失去了情誼;有些人寧願在矛盾麵前針鋒相對,也不願退讓,結果敗壞了心情,為人際關係埋下了地雷。而睿智的人,總是以退為進,從長遠的角度、積極的意義出發,擺脫現實的困境與糾纏,適當退讓,為自己、為他人贏得更寬敞的生存空間。
忍是一種寬容;忍是一種謀略;忍是一種境界。一絲寬讓,是積福的根苗。當被別人誤解時,要寬容大度。從別人的角度去理解事情的起因,用一種善意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相互理解,相互關愛。
忍,是人生的一種基本謀生課程。懂得忍,遊走人生方容易得心應手。當忍處,俯首躬耕,勤力勞作,無語自顯品質。不當忍處,拍案而起,奔走呼號,剛烈激昂,自溢英豪之氣。
懂得忍,才會知道何為不忍。隻知道不忍的人,就像手舞木棒的孩子,一直把自己揮舞得筋疲力盡,卻不知道大多數的揮舞動作,隻是在浪費自己的體力而已。
有所忍,必有所不忍。所以,這裏所講的“忍”並不是怯懦,也不是無能。從本質上來說,忍是強者的涵養,不能忍正表現出弱者的無奈。
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肚量小,不能容忍,那是不配做宰相的。忍是修身養性的前提,忍是安身立命的最好法寶,忍是眾生和諧的祥瑞,忍是成就大業的利器,忍是生財致富的妙門……為了長遠的考慮,何必計較一時、一事之長短?
一個人在自己的生命當中一定要學會忍,隻有做到了忍一時之憤,才能夠真正地幹出一番大事業。我們青少年朋友也是如此,不管是在學習、生活還是以後的工作中,都要學會忍,隻有這樣,才能為自己打造出一條成功之路。
一往無前,不給潛能設限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自我設限,從而扼殺了自己的潛在能力,使自己拖著沉重的枷鎖生活!自我設限,讓我們淪為平庸之輩,讓我們做事情過於依賴“經驗”,讓我們畏縮,不敢去追求成功。
因為我們在設限的時候,就在心裏默認了一個“限止”,諸如“我不行啊”“我不適合”“我就隻能做這些”之類的暗示,這些往往是人們無法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之一。讓我們來看一個有關潛能的小故事吧。
在美國紐約的街頭,有一個賣氣球的小販,每當他生意不好的時候,總要向天空中放飛幾隻氣球。這樣,就會引來很多玩耍的小朋友圍觀,他的生意就會好起來。
一天,當他在紐約街頭重複這個動作時,他發現在一大群圍觀的白人小孩子中間,有一位黑人小孩,用疑惑的目光望著天空,他在望什麼呢?
小販順著黑人小孩的目光望去,他發現,在天空中一隻黑色的氣球也在飛。黑色,在黑人小孩的心中,代表著肮髒、怯弱、卑劣和下賤。
小販很快看出了黑人小孩的心思,他走上前去,用手輕輕地觸摸著黑人小孩的頭,微笑著說:“小夥子,黑色氣球能不能飛上天,在於它心中有沒有想飛的那一口氣。如果這口氣足夠,那它一定能飛上天空。”
確實,能不能飛上天,關鍵在於氣球裏有沒有那口氣,而不是在於氣球的顏色。如果你認為你飛不起來,那你肯定就飛不起來。
很多人,都在限製自己的能力,因為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這樣是不會成功的。
你是不是總是在想:不可能的,我身體這麼弱,怎麼能跑那麼遠;我腦子這麼笨,怎麼能夠學會;我說話一點也不幽默,別人怎麼會喜歡我?
這跟懦夫有什麼區別?由於我們的自我設限,導致身體內無窮的潛能和欲望沒有發揮出來。自我設限和其他人性的弱點一樣,讓你淪為平庸之輩!
有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科學家在一個玻璃杯裏放了一隻跳蚤,發現跳蚤立即輕易地跳了出來。再重複幾遍,結果還是一樣。根據測試,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達它身體的400倍左右。
接下來實驗者再次把這隻跳蚤放進杯子裏,不過這次在杯上加一個玻璃蓋,“嘣”的一聲,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會停下來,因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
一次次被撞,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蓋子的高度來調整自己跳的高度。再過一陣子,這隻跳蚤再也沒有撞擊到這個蓋子,而是在蓋子下麵自由地跳動。
一天後,實驗者開始把這個蓋子輕輕拿掉了,它還是在原來的這個高度繼續地跳。三天以後,他發現這隻跳蚤還在那裏跳。
一周以後發現,這隻可憐的跳蚤還在這個玻璃杯裏不停地跳著,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我們很多人的遭遇與這隻跳蚤極為相似。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青年時期,遭受太多打擊和挫折,於是奮發向上的熱情、欲望自我限製了。
既對失敗惶恐不安,又對失敗習以為常,喪失了信心和勇氣,變得懦弱、猶疑、狹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擔責任,不思進取,不敢拚搏。
這樣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隨波逐流。成功的火種過早地熄滅了。他們不是抱怨這個世界不公平,就是懷疑自己的能力,他們不是千方百計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即使原有的一切限製已取消。
“玻璃蓋”雖然被取掉,但他們早已經被撞怕了,或者已習慣了,不再跳上新的高度了。人往往因為害怕追求成功,而甘願忍受失敗者的生活。
難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這個杯子嗎?不是。隻是它的心裏麵已經默認了,這個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
讓這隻跳蚤再次跳出這個玻璃杯的方法十分簡單,隻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盞酒精燈在杯底加熱,當跳蚤熱得受不了的時候,它就會“嘣”的一下,跳出杯子。
人有時候也是這樣。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他們的心裏麵也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潛意識:成功是不可能的,這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心理高度”是人無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自我設限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心理誤區,具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過分地貶低自己的才能,認為別人是不可超越的,從而使得自己不敢涉足一些原本可以涉足的領域。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喜歡為自己設限的人,如在追求一個目標的過程中,如果幾個回合下來,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成效,就會產生“我不行”“我根本不是做這件事的料”等消極想法。一個人如果總是給自己設限,那麼無形中就給自己套上了一副枷鎖,不能放開手腳去做事。
要不要跳?能不能跳過這個高度?能有多大的成功?這一切問題的答案,並不需要等到事實結果的出現,而隻要看看一開始每個人對這些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就已經知道答案了。
不要自我設限。要每天都大聲地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會成功!
曾經有一家跨國企業在招聘中出了這麼一道題:“就你目前的水平,你認為10年後,自己的月薪是多少?你理想的月薪應該是多少?”
結果,那些回答數目奇高的應聘者全部被錄用。其後招聘官解釋說:“一個人認為自己10年後的工薪竟然和現在差不多或者高不了多少,這首先說明他對自己的學習、前進的步伐抱懷疑的態度,他害怕自己走不出現在的圈子,甚至幹得還不如現在好。這種人在工作中往往沒什麼激情,容易自我設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他對自己的未來都沒有信心,我們又怎能對他有信心?”
實際上,所謂的“不行”,隻是自己給自己畫的一條線而已,隻要你再努力一下,隻要換一種思考方式,就能夠看到勝利的曙光,就會發現原來困難也不過如此。
成功,應該首先始於一個人的意願。當一個人失去了生活的動力,甚至是萬念俱灰時,不論旁人如何為他鼓勁,都是徒勞的,你不願成功,誰拿你也沒辦法;但如果一個人有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念頭時,不論周圍有多少的反對聲,他也會“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你想成功,誰都阻擋不了。
青年朋友們,永遠不要給自己設限!我們應該多多地思考,人生還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如果你想得到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東西,那就得去做你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你的潛能就能成為真正的能力,你的人生就會從此改變……
堅定意誌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意誌,如同草木沒有了水一樣,逐漸枯萎。如果誌向不能實現,那麼人生將會變得黯淡無光。古人成就大事毫不缺乏堅忍不拔之誌。所以,堅持堅忍不拔之誌,成就我們的夢想。
意誌堅定能使得人的生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即使敗,也敗出動人心魄的輝煌來。
堅定的意誌,能激勵我們不斷前進,並最終取得成功。堅強的意誌,甚至可以創造出驚人的奇跡。
在現實社會中,誌是不容易被阻擋的,有誌的人,非常清楚自己人生的價值。“有誌不在千裏,但無誌卻判若一世。”意思就是說,誌向是人的一生都要去追尋的。
人生的誌向,猶如一盞長明燈,照亮著我們人生成功的道路;猶如一首感人肺腑的樂曲;猶如一杯甘醇的清泉,激勵著每個人勇往直前、永不言敗。
誌向是不能被阻擋的,漫漫人生路上,沒有人能阻止一個人的誌向,一旦你有了誌向,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勇往直前,去完成人生奮鬥的目標。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一旦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不能實現,或遇到困難和打擊,他們就會精神萎靡不振,或唯唯諾諾,或馬上退縮。
不難發現,那些對奮鬥目標用心不專、左右搖擺,對瑣碎的工作總是尋找遁詞,懈怠逃避的人,注定是要失敗的。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就在於意誌力的強弱差異:成功者常常是意誌力堅強的人,失敗者常常是意誌力薄弱的人。
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意誌力,從而獲得更大的動力之源,成就自己多彩的人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不管做什麼事,堅定的意誌力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有許多事情我們不能順利完成,但如果我們能堅持到最後,能夠全力以赴,就會受益匪淺。
其實,每個人的行動都是由自身的意誌力決定的,意誌力是一個人性格特征的核心力量,是人行動的驅動器。頑強的意誌就像人生旅途中的成功指南,能助你一臂之力,幫助你渡過難關。
青年朋友們,我們做事時,遇到困難、令人頭疼時就放棄不做了,這是不行的。在學習與生活中,需要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堅定,把持住自己的意誌,在堅持中找到自我。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堅持了卻沒有勝利呢?”那麼,你是否長期堅持了呢?“功到自然成”,你如果隻堅持了三天,五天,一個月,兩個月,當然無法到達勝利的彼岸。
法國啟蒙思想家布封曾說過:“天才就是長期的堅忍不拔。”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也曾說:“治學問,做研究工作,必須堅忍不拔。”的確,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想要取得成功,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
什麼東西比石頭還硬,或比水還軟?然而軟水卻穿透了硬石,這隻是因為它能夠堅持不懈而已。
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複,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前行的步履總是沉重、蹣跚;也許,我們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才能找尋到光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許,我們高貴的靈魂暫時在現實中找不到寄放的淨土……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以勇敢者的氣魄,堅定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也許隻是再試一次,我們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永不放棄心中的夢想,因為未來的路還很長;永不放棄心中的夢想,因為彩虹總是在風雨之後才能在天空中顯現;永不放棄心中的夢想,因為星星不僅指示著黑暗,也報告著曙光!永不放棄心中的夢想,不是愚昧的堅持,不是愚蠢的執著,而是對生命萬分的敬仰和感激,而是對生命無比深情的歌唱。
青年朋友,我們每天的奮鬥就像對參天大樹的一次砍擊,剛開始可能了無痕跡。每一擊看似微不足道,然而,累積起來,巨樹終會倒下。努力就像衝洗高山的雨滴,吞噬猛虎的螞蟻,照亮大地的星辰,建起金字塔的奴隸,隻要一磚一瓦地建造起自己的城堡,隻要持之以恒,什麼都可以做到。
當困難絆住你成功腳步的時候,當失敗挫傷你進取心的時候,當負擔壓得你喘不過氣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隻有堅忍不拔才能通向成功。
現在的社會,處處存在著機遇和挑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是肩負祖國偉大的重任的,因此,更應該學會堅忍不拔,堅持刻苦學習,堅持磨煉自己的意誌,才能不斷地提升自我,使自己的理想得到實現。
不懈追求,天生我材必有用
人生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我們隻能用良好的心態去麵對。我們應該清楚,世界上隻有一個自己,就像世界上不存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
不要總是以為自己是一個失敗的人,要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同時也有自己的優點。我們應該對自己充滿信心,善於發現自己的優勢,不論在何種境遇下,都要不斷地暗示自己:“我一定能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擅長的與所生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所以,不要拿自己的缺陷同別人的長處相提並論,不要自卑,不要自怨自艾,相信自己,是金子總會發光。
小草沒有大樹的偉岸,它卻可以將大地變得富有生機,激情四射。清泉沒有大海的雄渾,它卻可以撫平人們內心的激蕩與愁思。明月沒有太陽的火熱,它卻可以給人們心中注入一縷思念與感傷。因此,請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們有很多東西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我們未來的人生是靠自己來譜寫。無論你家境貧寒還是富有,都不應當失去上進的心。不管你的家境多麼富有,後盾力量多麼強大,你都不應當高枕無憂。要記住,隻有知識填充的大腦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如果你家境貧寒,那就更應該堅定信心,用自己的雙手創出一片新天地。
“天下之物,見行可以測微,智者決之,拙者疑之。”用我們特有的處世方法去展現自己,用自己的能力說服我們身邊的人;我是唯一的,我是最好的。我們要銘記“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人生,世界是一個多角度的球體,換一個角度去尋找自己的人生焦點,展現自我。請我們務必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