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會“享受”工作

《健康世界》reference_book_ids":[7113957959931005990]}],"23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3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0,"start_container_index":23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4},"quote_content":"《黃金年華》reference_book_ids":[710422031696816029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工作是生活的第一要義

卡耐基金言

◇生活的準則可以用一個詞表達:工作。工作是生活的第一要義;不工作,生命就會變得空虛,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也不會有樂趣。

◇無論世事如何變化,也要堅持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條件的前提下,進行各種嚐試,找到最適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後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在古希臘,有一個人看到蜜蜂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四處采集花粉,辛苦異常,頓生憐憫之心。他把各種花堆積在家中,把蜜蜂的翅膀剪掉,放在花上。結果,蜜蜂釀不出一點蜂蜜。飛上很遠的距離,從遠處收集花粉,然後釀出甘甜的蜜,這是自然的法則。

生活是什麼?菲利浦斯·布魯克斯這樣回答:“當一個人知道他要做什麼,他就可以大聲地說:‘這就是生活!’”這並不是說,一個人必須工作到筋疲力盡,在工作中嚐盡了酸甜苦辣,才歎息道:“這隻是為了生活。”

即使是最卑微的職業,人們也能從自己的工作中體驗到快樂與滿足。在每個人的心靈裏,都會不時受到悲傷、悔恨、迷惑、自卑、絕望等不良情緒的侵擾,如果此時能集中精力於工作上,這些讓自己無法正常生活的負麵影響就會被拋在一邊。它們就像彈簧一樣,當你用力擠壓時,它們自然會弱下去。此時,人也真正成了堅強、自尊的人。在勞動中,幸福的榮光會從心底迸發,像火一樣溫暖著自己和周圍的人。

“生活中有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說,“不管是最偉大的道德家,還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這一準則,無論世事如何變化,也要堅持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條件的前提下,進行各種嚐試,找到最適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後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重要的是參與,而不是贏得賽後的獎勵。”

古希臘取得奧林匹克比賽勝利的運動員,會得到一個象征著榮耀的花環。其價值不在於花環本身,而是一種象征,讓人的精神得到極大的滿足。工作對於我們的價值也是如此。不管工作多麼體麵,或從中得到多少報酬,與從工作中得到的快樂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的。積極參與到比賽中能夠與戴上勝利的桂冠一樣偉大。

愛默生說:“隻要你勤奮工作,就必有回報。”

“人們認為日常生活中應盡的職責是枯燥乏味的,”詩人朗費羅則說,“但是它們非常重要,就像時鍾的發條一樣,可以讓鍾擺勻速地擺動,讓指針指示正確的時間。當發條失去動力時,鍾擺就會停止,指針也不再前進,時鍾靜靜地躺在那裏,也不會有任何價值的。”

英國政治家布魯厄姆勳爵說過,當他在晚上反思一天的工作時,如果一事無成,就覺得非常難受,是在虛度時光。他認為,認真履行職責、努力工作是一個人的護身法寶,不但可以保持健康的心靈,而且可以強身健體。

許多醫師常常散播這樣的觀念——認為過度工作會傷害人的身體,而休息則有益人體的健康。但是,也有不少醫師持不同的看法。英國伯明翰大學醫學院的阿諾德教授便認為過多的休息其實對人體有害。他指出:“至今尚沒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工作會影響人體組織……辛勞的工作,隻要不具有危險性,不影響睡眠或營養等……都不會傷害人體健康。相反地,卻是對人大有幫助。”

是的,辛苦的工作不會是致命的,但是憂慮和高血壓卻會。跟傳統看法相反,那些猝然倒地而亡、罹患各種潰瘍症、行色匆匆、肩負重任的工商業主管,並不是因過度工作所致。他們每天的工作對精力的消耗並算不了什麼。但是伴隨著工作一起到來的緊張的氣氛和壓力、痛苦的失眠、畏懼競爭的失敗、無休止的焦慮,卻形成惡性循環,瘋狂地吞噬著他的生命力。這樣,他隻好借助酒精、安眠藥、苯丙胺和去高爾夫球場或手球場上瘋狂地運動來逃避,但是身體和神經係統最後隻能以死亡或精神崩潰來結束這種折磨。

現在,美國所有醫院的病床有一半以上都被精神方麵的病人所占據——遠高於小兒麻痹症、癌症、心髒病和其他所有疾病病人相加的總和——這個可怕的事實表明,一定是哪兒出了問題,而出問題的原因絕不在於工作的辛苦與否。

科學上的進步使我們擺脫了我們的祖輩們視為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的辛苦工作,即使技術含量很低的職業,其工作環境也有了改善,工薪階層的工作時間縮短,機器取代了過去由人力或畜力完成的工作。我們的休閑時間比以前更多了。所以,我們不能說是工作的辛苦導致我們身處痛苦的境地。

日常工作對一個人影響最大。可以使他肌肉發達,身體強壯,血液循環加快,思維敏捷,判斷準確;也可以在工作中喚醒他那沉睡已久的創造力,激發他的雄心,把更多的聰明才智發揮到工作中去。正是工作,使他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必須從事工作,承擔責任,這才能顯示出人的尊嚴與偉大。

你可以讓兒子繼承萬貫家財,但是你真正給了他什麼呢?你不能把自己的意誌、閱曆、力量傳給他;你不能把取得成就時的興奮、成長的快樂和獲取知識的驕傲感傳給他;也不可能把經過苦心訓練才得來的嚴謹作風、思維方法、誠實守信、決斷能力、優雅風度等傳給他。那些隱含在財富之中的技巧、洞察力和深思熟慮,他是感受不到的。那些優良品質對於你十分重要,但是對於你的繼承人來說,沒有一點用處。為了掙得巨額財富,保住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你培養出了堅強的毅力和苦幹的精神,這都是從實際生活中逐步鍛煉和塑造出來的。對於你來說,財富就是閱曆、快樂、成長、紀律和意誌。而對於你的繼承人來說,財富則意味著誘惑,可能會讓他更焦慮、更卑微。財富可以幫助你取得更大的成功,但對於他來說,則是個大包袱;財富可以使你得到更大的力量,更積極進取,但卻會使他鬆懈怠惰,好逸惡勞,萎靡不振,變得更加軟弱、無知。總之,你把最寶貴的也是他最需要的上進心,從他那兒拿走了。而正是這種力量激勵著人類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將來也還是如此。

迪恩·法拉說:“工作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權利,至今仍保存完好,它是最有效的心靈滋補劑,是醫治精神疾病的良藥。這從自然界就可以得到體現。一潭死水會逐漸變臭,奔流的小溪會更加清澈。如果沒有狂風暴雨,沒有颶風海嘯,地球上全部是陸地,空氣靜止不動,這樣的世界就毫無生趣。在氣候宜人、四季溫暖如春的地方,人們十分愜意地享受著生活,自然容易無精打采,甚至對生活產生厭倦。但是,如果他每天要為自己的生計奔波,與大自然作殊死的搏鬥,他就會精神抖擻,經受各種鍛煉,發展出最強的力量。”

“每天早晨起床後,”金斯利說,“不管你喜不喜歡,你都得有事做,強迫自己工作並盡最大努力做好,可以培養自控能力、勤奮、意誌力等各種美德。在懶惰的人那裏,是沒有這些優點可言的。”

千百年來,除了勤奮工作,還有什麼能夠給我們帶來繁榮充實?它為貧窮的人開創了新的生活,它使千百萬人免於夭折,特別是拯救了那些精神上有問題、甚至企圖自殺的人。

古希臘著名的醫生加龍說:“勞動是天然的保健醫生。”

美國小說家馬修斯說:“勤奮工作是我們心靈的修複劑,可以讓生理和心理得到補償。可惜的是,人們常常隻對受人關注的行業和要職感興趣,而不再願意經受艱辛勞作的磨煉。但是,它卻是對付憤懣、憂鬱症、情緒低落、懶散的最好武器。有誰見過一個精力旺盛、生活充實的人會苦惱不堪、可憐巴巴呢?英勇無敵、對勝利充滿渴望的士兵是不會在乎一個小傷的。出色的演說家不會因為身有小恙就口齒木訥,詞不達意的。這是為什麼呢?當你的精神專注於一點,心中隻有自己的事業時,其他不良情緒就不會侵入進來。而空虛的人,其心靈是空蕩蕩的,四門大開,不滿、憂傷、厭倦等各種負麵情緒,就會乘虛而入,侵占整個心靈,揮之不去。”

俾斯麥把勤奮工作看成是一個人擁有真正生活的保護神。在他去世前幾年,當被問及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生活的準則時,他說:“這條準則可以用一個詞表達:工作。工作是生活的第一要義;不工作,生命就會變得空虛,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也不會有樂趣。沒有人遊手好閑卻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對於剛剛跨入生活門檻的年輕人來說,我的建議隻是3個詞:工作,工作,工作!”

“勞動永遠是光榮與神聖的。”卡萊爾說,“勞動是一切完美的源泉。沒有艱辛的勞動,沒有誰能有所成就,或者能成為一個偉人。懶散、無聊、無事可做,就像傳染病一樣,會迅速蔓延,使人類的靈魂失去依托。”

有的人聲稱現代工業文明的突飛猛進已扼殺了工作本身的創造性,無非就是機械化的動作,不斷地重複一個動作而不必了解整個過程的工作有什麼好得意的呢?他們說,當一個人痛苦不堪地在生產裝配線上忙碌時,他足以自傲的成就感又從何而來?

以我自己的親身經驗,我可有幾句話要說。好幾年前,我在一家大公司擔任打字員,主要的工作便是打字——一大堆的財務報告,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好像永遠也做不完。這項工作首要是正確性,其次是速度。由於這做起來並不容易,而且單調無聊,因此我並不喜歡這份工作。

但是,老實說,當我把這份工作做得近乎完美的時候,還是頗能引以為榮。因為這項工作雖然呆板,仍然需要精練的技術,因此在達到所要求的標準之後,實在有一種滿足感。雖然在整個公司的運作過程裏,我所擔任的工作顯然十分渺小,但它對我個性的成長十分有益,使我在處理每件小事的時候,都能力求正確、完美。

契斯特頓有句十分動人的雋語:“要想不再當秘書的最好辦法,便是盡量把現任的秘書職務做好。”

有許多家庭主婦把每天的家務事當成是不可忍受的苦差事,如洗碗碟等。但是,有一名婦女卻將此看做是有趣的遭遇。她的名字叫波西德·達爾。達爾女士是個職業作家,曾寫過一本自傳和許多其他著作,並且為雜誌撰寫文章。她曾失明多年,等到視力稍微恢複之後,根據她的說法,她把每日的家務雜事當成是有趣的奇跡來看,並為此衷心感謝上蒼。她說:“從我廚房的小窗戶,我可以看見一小片藍天。而透過洗碗槽上飛舞的肥皂泡沫,那五顏六色彩虹般的美麗景觀,更使我百看不厭。經過多年不見天日的黑暗生活,能在做家務的時候再重新體會這世界美麗的色彩,真使我衷心感激不盡。”

不幸的是,我們大部分人雖然都擁有健康的眼睛,卻對周遭的環境視而不見。我們不但沒有達爾女士所具有的成熟想象力,也不能由日常工作中捕捉到對我們最有意義的價值。

住在德州的麗達·強森女士,以她親身的經曆向我們說明:如何因勤奮工作而解除了精神上的危機。

1941年,強森先生和太太帶著兩個小孩,搬到新墨西哥一處約有360英畝大的農莊裏。根據強森太太記載:“沒想到,那個農莊其實是個大蛇坑,住了許多可怕的響尾蛇,我們實在嚇壞了。

“那時,我們的農舍還沒有水電和瓦斯,但這些不便倒不令我擔心,我日夜所憂慮的,是那些可怕的響尾蛇。萬一有一天家人被蛇咬了,該怎麼辦呢?我夜裏經常夢見孩子遭到不幸,白天也一直擔心在田裏工作的丈夫。隻要有片刻不見家人的蹤影,我就緊張不已。

“這種持續的恐懼,使我的精神近乎崩潰。若不是我開始勤奮工作,相信早就支撐不住了。我把玉米粒刮下來播種,直到雙手起繭為止;我為小孩縫製衣服,把多出來的食物裝罐收藏好——我不停地工作,直到疲累地倒在床上為止。如此我便沒有精力擔憂其他的事了。

“一年之後,我們搬離那個農莊,全家大小都安然無恙,沒有人被蛇咬過。雖然自此以後我不再那麼辛勞工作,但我一直為那段時間的境遇感謝上帝。那一年,辛勞的工作確實拯救了我的理智。”

正如強森太太的親身經曆一樣,我們若能自困境中體會出辛勤工作所能產生的力量,往後若再遭遇危機,便有堅利的武器可以自我防衛了。工作通常可以支持我們渡過難關、危機、個人不幸,或失去所愛的人等。

愛德蒙·伯克說過:“永遠不要陷入絕望。但是如果你產生絕望情緒時,就去工作。”愛德蒙·伯克的話可不是空談——他是有過親身經曆的。他曾經痛失愛子,他經過悉心研究之後,開始痛苦地深信文明快要墮落了。工作對他而言,就像對其他很多人一樣,成為這個瘋狂的世界上唯一清醒的標誌。因此他不斷地工作,即使在他絕望之時。

是的,工作是生活第一要義。不管我們出於什麼原因離開工作,都會受苦。

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

卡耐基金言

◇一個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進取。

◇態度就是你區別於其他人,使自己變得重要的一種能力。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職業軌跡,有的人成為公司裏的核心員工,受到老板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無為,不被人知曉;有些人牢騷滿腹,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而到頭來仍一無是處……眾所周知,除了少數天才,大多數人的稟賦相差無幾。那麼,是什麼在造就我們、改變我們?是“態度”!態度是內心的一種潛在意誌,是個人的能力、意願、想法、價值觀等在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外在表現。

要看一個人做事的好壞,隻要看他工作時的精神和態度。某人做事的時候,感到受了束縛,感到所做的工作勞碌辛苦沒有任何趣味可言,那麼他決不會作出偉大的成就。

在企業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持有自己的工作態度。有的勤勉進取;有的悠閑自在;有的得過且過。工作態度決定工作成績。我們不能保證你具有了某種態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們都有著一些相同的態度。

企業中普遍存在著3種人。

第一種人:得過且過。

瑪麗的口頭禪是:“那麼拚命幹什麼?大家不是拿著同樣的薪水嗎?”

她從來都是按時上下班,按部就班;職責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之事更不會主動去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一遇挫折,她最擅長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晉升是少數人的事,大多數人還不是像我一樣原地踏步,這樣有什麼不好?”

第二種人:牢騷滿腹。

史密斯永遠悲觀失望,他似乎總是在抱怨他人與環境,認為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環境造成的。

他常常自我設限,使自己的無限潛能無法發揮。他其實也是一個有著優秀潛質的人,然而,卻整天生活在負麵情緒當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樂趣。

他總是牢騷滿腹,這種消極情緒會不知不覺地傳染給其他人。

第三種人:積極進取。

在企業裏,人們經常可以看到桑迪忙碌的身影,他熱情地和同事們打著招呼,精神抖擻,積極樂觀,永爭第一。

他總是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是在項目受到挫折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因此,他總能讓希望之火重新點燃。

同事們都喜歡和他接觸,他雖然整天忙忙碌碌,但卻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時刻享受工作的樂趣。

一年後,瑪麗仍然做著她的秘書工作,上司對她的評價始終不好不壞。一年一度的大學生應聘熱潮又開始了,上司開始關注起相關的簡曆來,也許新鮮的血液很快就會補充進來,瑪麗的處境似乎有些不妙。

人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史密斯,去年經濟不景氣,公司裁員,部門經理首先就想到了他。經濟環境不好,公司更需要增加業績、團結一致,史密斯卻除了發牢騷,還是發牢騷。第一輪裁員剛剛開始,史密斯就接到了解聘信……

而桑迪還是那麼積極進取,忙碌的身影依然隨處可見,他已經從銷售員的辦公區搬走,這一年,他被提升為銷售經理,新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在公司裏,員工與員工之間在競爭智慧與能力的同時,也在競爭態度。一個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決定了對待工作他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進取。態度越積極,決心越大,對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從工作中所獲得的回報也就相應地更為理想。

瑪麗、史密斯、桑迪三人,一個麵臨失業的危險,一個已經被解聘,一個得到晉升。這並不是說得到晉升的桑迪比史密斯、瑪麗在智力上更突出,而是不同的工作態度導致的。尤其是在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職位上,大多數人都可以勝任,能為自己的工作表現增加砝碼的也就隻有態度了。這時,態度就是你區別於其他人,使自己變得重要的一種能力。

如果一個人輕視他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得很粗陋,那麼他絕不會尊敬自己。如果一個人認為他的工作辛苦、煩悶,那麼他的工作絕不會做好,這一工作也無法發揮他內在的特長。在社會上,有許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創造事業的要素,發展人格的工具,而視為衣食住行的供給者,認為工作是生活的代價、是不可避免的勞碌,這是多麼錯誤的觀念啊!

人往往就是在克服困難過程中,產生了勇氣、堅毅和高尚的品格。常常抱怨工作的人,終其一生,決不會有真正的成功。抱怨和推諉,其實是懦弱的自白。

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要允許你對自己的工作表示厭惡,厭惡自己的工作,這是最壞的事情。如果你為環境所迫,而做著一些乏味的工作,你也應當設法從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樂趣來。要懂得,凡是應當做而又必須做的事情,總要找出事情的樂趣來,這是我們對於工作應抱的態度。有了這種態度,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能有很好的成效。

各行各業都有發展才能、增進地位的機會。在整個社會中,實在沒有哪一個工作是可以藐視的。一個人的終身職業,就是他親手製成的雕像,是美麗還是醜惡,可愛還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人的一舉一動,無論是寫一封信,出售一件貨物,或是一句談話,一個思想,都在說明雕像的或美或醜,可愛或可憎。

不論做何事,務須竭盡全力,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決定一個人日後事業上的成功或失敗。如果一個人領悟了通過全力工作來免除工作中的辛勞的秘訣,那麼他也就掌握了達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處處以主動、努力的精神來工作,那麼即便在最平庸的職業中,也能增加他的權威和財富。

當一個人喜愛他的工作時,你可以一眼看出來。他非常投入,他表現出來的自發性、創造性、專注和謹慎,十分明顯。而這在那些視工作為應付差事、乏味無聊的人那裏,是根本看不見的。

即使是補鞋這麼個低微的工作,也有人把它當做藝術來做,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不管是一個補丁還是換一個鞋底,他們都會一針一線地精心縫補。這樣的補鞋匠你會覺得他就像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但是,另外一些人則截然相反。隨便打一個補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觀。好像自己隻是在謀生,根本沒有熱情來關心自己活兒的質量。前一種人好像熱愛這項工作,不總想著會從修鞋中賺多少錢,而是希望自己手藝更精,成為當地最好的補鞋匠。

我知道100多年前有一位家住羅德島的人,他殫精竭慮,砌了一堵石牆,就像一位大師要創作一幅傑作一樣,其專注程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翻來覆去地審視著每一塊石頭,研究這塊石頭的特點,思考如何把它放在最佳的位置。砌好以後,站在附近,從不同的角度,細細打量,像一位偉大的雕刻家,欣賞著粗糙的大理石變成的精美塑像,其滿足程度可想而知。他把自己的品格和熱情都傾注到了每一塊石頭上。每年,到他的農莊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他也很樂意解說每一塊石頭的特點,以及自己是如何把它們的個性充分展現出來的。

你會問砌一堵石牆有什麼意義呢?這堵圍牆已經存在了一個多世紀,這就是最好的回答。

偉大的事業因工作的熱忱而獲得成功

卡耐基金言

◇對工作滿懷熱忱,是一切希望成功的人必須具備的條件。

◇對任何事都滿懷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成功。

◇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

已故的佛裏德利·威爾森曾是紐約中央鐵路公司的總裁,有一次他在廣播訪問中,被問到如何才能使事業成功,他回答:“我深切地認為,一個人的經驗愈多,對事業就愈認真,這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成功秘訣。成功者和失敗者的聰明才智,相差並不大。如果兩者實力半斤八兩的話,對工作較富熱忱的人,一定比較容易成功。一個不具實力而富熱忱,和一個雖具實力但無熱忱的人相比,前者的成功也多半會勝過後者。

“一個滿懷熱忱的人,不論是在挖土,或者經營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並懷著深切的興趣。對自己的工作滿懷熱忱的人,不論工作有多麼困難,或需要多麼艱苦的訓練,始終會用不急不躁的態度去進行。隻要抱著這種態度,任何人都會成功,一定會達到目標。愛默生說過:‘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事實上,這不是一段單純而美麗的話語,而是邁向成功之路的指標。”

因此,對工作滿懷熱忱,是一切希望成功的人——像創造傑作的藝術家、賣肥皂的人、圖書館的管理員,以及追求家庭幸福的人——必須具備的條件。

熱忱這個字眼,源自希臘語,意思是“受了神的啟示”。

對工作滿懷熱忱的人,具有無限的力量。威廉·費爾波是耶魯最著名而且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他在那本極富啟示性的《工作的興奮》中如此寫道:“對我來說,教書淩駕於一切技術或職業之上。如果有熱忱這回事,這就是熱忱了。我愛好教書,正如畫家愛好繪畫,歌手愛好歌唱,詩人愛好寫詩一樣。每天起床之前,我就興奮地想著有關學生的事……人在一生中所以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對自己每天的工作有熱忱。”

任何一項事業的老板,都知道雇用熱忱者的重要,也知道這種人難以物色。亨利·福特說過:“我喜歡具有熱忱的人。他有熱忱,就會使顧客也有熱忱起來,於是生意就做成了。”

“十分錢連鎖商店”的創辦人查爾斯·華爾渥茲也說過:“隻有對工作毫無熱忱的人才會到處碰壁。”查爾斯·史考伯則說:“對任何事都滿懷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成功。”

如果沒有熱忱,那就幾乎不可能保持你成為不可阻擋的人所需要的巨大能量和意誌。實際上,沒有了熱忱,一個人就會將生活簡化為僅僅是存在、平庸和漠不關心。

怎樣選擇全在於你自己。你可以選擇保持你的生命力,方法是想好你的目標,並努力從事點燃你熱忱的活動。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像我們生活中大多的人一樣,用忍受的心態在生活中艱難跋涉,錯過了他們經曆的大多數事情。這種人觀察生活但卻沒有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如果生活是一部交響樂,那麼,他們隻是聽到了其中的音符,卻感受不到整個樂曲的內涵;如果生活像一塊稀世寶石,那麼,他們隻是看到了它的顏色,卻無法看到那複雜的構造;如果生活像一部小說,那麼,他們隻理解其中的情節,卻忽略了微妙的形象和寓意。

懷有熱忱的人們極少用“工作”這個詞來說明他們從事的事業。這種人是在追求他們最喜歡做的事和對個人受益匪淺的事,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不論是在工作、玩耍,還是在抱怨、感謝時,我們都已花費了時間。在我們的人生中,沒有什麼東西比剩餘的時間更寶貴了。當我們在熱忱鼓勵下從事某項事業時,我們不僅僅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努力,因為追求目標的過程和目標的實現同樣使人受益。這樣,當我們走到生命的盡頭時,我們就能說一句“我熱愛過我的生命”——這就是我們成功的最高概括。

熱忱是一種意識狀態,能夠鼓舞及激勵一個人對手中的工作采取行動。而且不僅如此,它還是有感染性,不隻對其他熱心人士產生重大影響,所有和它有過接觸的人也將受到影響。

當然,這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譬如,一個對音樂毫無才氣的人,不論多麼熱情和努力,都不可能變成一位音樂界的名人。話說回來,凡是具有必需的才氣,有著可能實現的目標,並且具有極大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有所收獲,不論物質上或精神上都是一樣。

即使需要高度技術的專業工作,也需要這種熱忱。愛德華·亞皮爾頓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曾協助發明了雷達和無線電報,也獲得了諾貝爾獎。《時代》雜誌引用他的一句具有啟發性的話:“我認為,一個人想在科學研究上有所成就的話,熱情的態度遠比專門知識來得重要。”

這句話如果出自普通人之口,可能會被認為是外行話,但出自亞皮爾頓這種權威性的人物,意義就很深長了。如果在科學的研究上熱忱都這麼重要,那麼對普通的職員來說,豈不是占著更重要的地位嗎?

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引用著名的人壽保險推銷員法蘭克·派特的一些話加以說明。他那本《我如何在推銷上獲得成功》,在銷路上,打破以往任何一本有關如何推銷的書籍。以下是派特在他的著作中所列出的一些經驗之談:

“當時是1907年,我剛轉入職業棒球界不久,遭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因為我被開除了。我的動作不起勁,因此球隊的經理有意要我走路。他對我說:‘你這樣慢吞吞的,好像是在球場混了20年。老實跟你說,法蘭克,離開這裏之後,無論你到哪裏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來的話,你將永遠不會有出路。’

“本來我的月薪是175美元,走路之後,我參加了亞特蘭斯克球隊,月薪減為25美元。薪水這麼少,我做事當然沒有熱忱,但我決心努力試一試。待了大約10天之後,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隊員把我介紹到新凡去。在新凡的第一天,我的一生有了一個重要的轉變。

“因為在那個地方沒有人知道我過去的情形,我就決心變成新英格蘭最具熱忱的球員。為了實現這點,當然必須采取行動才行。

“我一上場,就好像全身帶電。我強力地投出高速度的球,使接球的人雙手都麻木了。記得有一次,我以猛烈的氣勢衝入三壘,那位三壘手嚇呆了,球漏接,我就盜壘成功了。當天氣溫高達華氏100度,我在球場奔來跑去,極可能中暑而倒下去。

“這種熱忱所帶來的結果,真令人吃驚,產生了下麵的3個作用:

“(1)我心中所有的恐懼都消失了,而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技能。

“(2)由於我的熱忱,其他的隊員也跟著熱情起來。

“(3)我沒有中暑;我在比賽和比賽後,感到從沒有如此健康過。

“第二天早晨,我讀報的時候,興奮得無以複加。報上說:‘那位新加進來的派特,無異是一個霹靂球,全隊的人受到他的影響,都充滿了活力。他那一隊不但贏了,而且是本季最精彩的一場比賽。’

“由於我熱忱的態度,我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為185美元,多了7倍。

“在往後的兩年裏,我一直擔任三壘手。薪水增加了30倍。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熱忱,沒有別的原因。”

但後來,派特的手臂受了傷,不得不放棄打棒球。接著他到菲特列人壽保險公司當拉保險的人,整整一年多都沒有什麼成績,因此他很苦悶。但後來他又變得熱情起來,就像當年打棒球那樣。

目前,他是人壽保險界的大紅人,不但有人請他撰稿,還有人請他演講自己的經驗。他說:“我從事推銷,已經30年了。我見到許多人,由於對工作抱著熱忱的態度,使他們的收入成倍地增加起來。我也見到另一些人,由於缺乏熱忱而走投無路。我深信唯有熱情的態度,才是成功推銷的最重要的因素。”

多年來,我的寫作大都在晚上進行。有一天晚上,當我正專注地敲打打字機時,偶爾從書房窗戶望出去——我的住處正好在紐約市大都會高塔廣場的對麵——看到了似乎是最怪異的月亮倒影,反射在大都會高塔上。那是一種銀灰色的影子,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再仔細觀察一遍,發現那是清晨太陽的倒影,而不是月亮的影子。原來已經天亮了。我工作了一整夜,但太專心於自己的工作,使得一夜仿佛隻是一個小時,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又繼續工作了一天一夜,除了其間停下來吃點清淡食物以外,未曾停下來休息。

如果不是對手中工作充滿熱忱,而使身體獲得了充分的精力,我不可能連續工作一天兩夜,而絲毫不覺得疲倦。熱忱並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它是一種重要的力量,你可以予以利用,使自己獲得好處。沒有了它,你就像一個已經沒有電的電池。

熱忱是股偉大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來補充你身體的精力,並發展出一種堅強的個性(有些人很幸運地天生即擁有熱忱,其他人卻必須通過努力才能獲得)。發展熱忱的過程十分簡單。首先,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或提供你最喜歡的服務。如果你因情況特殊,目前無法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那麼,你也可以選擇另一項十分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將來從事你最喜歡的這項工作當做是你明確的目標。

缺乏資金以及其他許多種你無法當即予以克服的環境因素,可能迫使你從事你所不喜歡的工作,但沒有人能夠阻止你在腦海中決定你一生中明確的目標,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你將這個目標變成事實,更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你把熱忱注入到你的計劃之中。

所以,任何人,隻要具備這個“熱忱”條件,都能獲得成功,他的事業必會飛黃騰達。

樂隊指揮鮑勃·克勞斯貝的兒子,曾被問到他父親和他的叔叔平·克勞斯貝每天的生活情形。他回答:“他們永遠都在愉快地工作。”

“那你長大之後希望怎樣呢?”好奇的人又問他。

“也是愉快地工作。”年輕的克勞斯貝毫不遲疑地回答。

別讓激情之火熄滅

卡耐基金言

◇如果你隻把工作當做一件差事,或者隻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麼即使是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激情。但如果你把工作當做一項事業來看待,情況就會完全不同。

◇保持長久激情的秘訣就是給自己不斷地樹立新的目標,挖掘新鮮感。

讓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前教育部部長、著名教育家威廉·貝內特的一段敘述:

一個明朗的下午,我走在第五大街上,忽然想起要買雙短襪。於是,我走進了一家襪店,一個年紀不到17歲的少年店員向我迎來。

“您要什麼,先生?”

“我想買雙短襪。”

“您是否知道您來到的是世上最好的襪店?”他的眼睛閃著光芒,話語裏含著激情,並迅速地從一個個貨架上取出一隻隻盒子,把裏麵的襪子逐一展現在我的麵前,讓我賞鑒。

“等等,小夥子,我隻買一雙!”

“這我知道,”他說,“不過,我想讓您看看這些襪子有多美,多漂亮,真是好看極了!”他臉上洋溢著莊嚴和神聖的喜悅,像是在向我啟示他所信奉的宗教。

我對他的興趣遠遠超過了對襪子的興趣。我詫異地望著他。“我的朋友,”我說,“如果你能一直保持這種熱情,如果這熱情不隻是因為你感到新奇,或因為得到了一個新的工作。如果你能天天如此,把這種激情保持下去,我敢保證不到10年,你會成為全美國的短襪大王。”

隻是,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在商店,顧客需要靜候店員的招呼。當某位店員終於屈尊注意到你,他那種模樣會使你感到是在打擾他。他不是沉浸在沉思中,惱恨別人打斷他的思考,就是在同一個女店員嬉笑聊天,叫你感到不該打斷如此親昵的談話,反而需要你向他道歉似的。無論對你,或是對他領了工資專門來出售的貨物,他都毫無興趣。

然而就是這個冷漠無情的店員,可能當初也是懷著希望和熱情開始他的職業的。剛剛進入公司的員工,自覺工作經驗缺乏,為了彌補不足,常常早來晚走,鬥誌昂揚,就算是忙得沒時間吃午飯,也依然開心,因為工作有挑戰性,感受當然是全新的。

這種在工作時激情四射的狀態,幾乎每個人在初入職場時都經曆過。可是,這份激情來自對工作的新鮮感,以及對工作中不可預見問題的征服感,一旦新鮮感消失,工作駕輕就熟,激情也往往隨之湮滅。一切開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滿創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隻是應付完了即可。既厭倦又無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裏,也不清楚究竟怎樣才能找回曾經讓自己心跳的激情。他們在老板眼中也由前途無量的員工變成了比較稱職的員工。

有時,壓力也是人們失去工作激情的原因之一。職場人士承擔著巨大的有形或者無形的壓力,同事之間的競爭、工作方麵的要求,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瑣事,無時無刻不在禁錮著我們的心靈。於是在種種壓力的禁錮之下,無精打采、垂頭喪氣和漠不關心扼殺了我們對事業的激情。從熱愛工作到應付工作再到逃避工作,我們的職業生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但是,如果你在周一早上和周五早上一樣精神振奮;如果你和同事、朋友之間相處融洽;如果你對個人收入比較滿意;如果你敬佩上司和理解公司的企業文化;如果你對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引以為豪;如果你覺得工作比較穩定;隻要對以上任何一個問題,你的回答中有一個“是”字,我就要告訴你:“你‘可以’恢複工作激情。”

美國著名激勵大師博西·崔恩針對如何恢複工作激情,提過5點建議:

1.對自己所做的事感興趣。“告訴自己:對自己所從事的事喜歡的是什麼,盡快越過你不喜歡的部分,轉到你喜歡的部分。然後做得很興奮,告訴旁人這件事,讓他們了解為什麼你會如此感興趣。隻要你做出對工作感興趣的樣子,你就會真的開始對它感興趣。這樣做的另一項好處是可以減少疲勞、壓力與憂慮。”

千萬不能失去熱忱。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有一些引以為榮的東西,對那些真正高貴的事物要保持一種景仰之情,對那些可以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充實美麗的東西,永遠不要失去熱忱。

2.把工作當做一項事業。如果你隻把工作當做一件差事,或者隻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麼即使是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仍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激情。但如果你把工作當做一項事業來看待,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了。

3.樹立新的目標。任何工作在本質上都是同樣的,都存在著周而複始的重複。如果是因為這永無休止的重複,而對眼前的工作失去信心的話,那麼我要告訴你的是,如果你的態度不轉變,不主動給自己樹立新目標,即使那是一份讓你稱心的工作,即使那是一個令所有人豔羨的工作環境,它一樣會因為一成不變而變得枯燥乏味,你也不會從中獲得快樂。

保持長久激情的秘訣,就是給自己不斷樹立新的目標,挖掘新鮮感。把曾經的夢想揀起來,找機會實現它,審視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著沒有處理,然後把它做完……在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之後,自然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這種新鮮的感覺就是讓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的最佳良藥。

4.學會釋放壓力。工作不是野餐會,一個人無論多麼喜歡自己的工作,工作多多少少都會給他帶來壓力。麵對壓力,有些人一味忍受,有些人隻顧宣泄,忍受會導致死氣沉沉,宣泄則會帶來無盡的嘮叨。應該學會管理壓力並科學地釋放壓力,減輕對工作的恐懼感,心情輕鬆才容易重燃激情。

5.切勿自滿。在工作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自滿情緒。自滿的人不會想方設法前進,對工作就會喪失激情。如果你滿足於已經取得的工作成績,忽略了開創未來的重要性,那麼現在這個階段的工作自然會喪失其吸引力。當你把過去的成績當做激勵自己更上一層樓的動力,試圖超越以往的表現,激情就會重新燃燒起來。

工作給予你的報酬要比薪水更寶貴

卡耐基金言

◇一個人如果總是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薪水而大傷腦筋的話,他又怎麼能看到薪水背後的成長機會呢?

◇通過工作中的耳濡目染獲得大量的知識和經驗,這將是工作給予你的最有價值的報酬。

也許是親眼目睹或者耳聞父輩、他人被老板無情解雇的事實,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將社會看得比上一代更冷酷、更嚴峻,因而也就更加現實。在他們看來,我為公司幹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他們看不到薪水以外的價值,在校園中曾經編織的美麗夢想也逐漸破滅了。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工作時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寧願少說一句話,少寫一頁報告,少走一段路,少幹一個小時的活……他們隻想對得起自己目前的薪水,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將來的薪水,甚至是將來的前途。

某公司有一位員工,在公司已經工作了10年,薪水卻不見漲。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內心的不平,當麵向雇主訴苦。雇主說:“你雖然在公司待了10年,但你的工作經驗卻不到1年,能力也隻是新手的水平。”

這名可憐的員工在他最寶貴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0年的新員工工資外,其他一無所獲。

也許,這個雇主對這名員工的判斷有失準確和公正,但我相信,在當今這個日益開放的年代,這名員工能夠忍受10年的低薪和持續的內心鬱悶而沒有跳槽到其他公司,足以說明他的能力的確沒有得到更多公司的認可,或者換句話說,他的現任雇主對他的評價基本上是客觀的。

這就是隻為薪水而工作的結果!

大多數人因為不滿足於自己目前的薪水,而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也丟棄了,到頭來連本應得到的薪水都沒有得到。這就是隻為薪水而工作的可悲之處。

如果要讓我對於剛跨入社會的青年所遇到的切身問題發表意見,那麼我希望每個青年都切切牢記:“在你們開始工作的時候,不必太顧慮薪水的多少。而一定要注意工作本身所給予你們的報酬,比如發展你們的技能,增加你們的經驗,使你們的人格為人所尊敬等等。”

雇主所交付給年輕人的工作可以發展我們的才能,所以,工作本身就是我們人格品性的有效訓練工具,而企業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學校。有益的工作能夠使人豐富思想,增進智慧。

如果一個人隻是為著薪水而工作,而沒有更高尚的目的,那麼這實在不是一種好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受害最深的倒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他就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欺騙了自己,而這種因欺騙蒙受的損失,即便他日後奮起直追,振作努力,也不能趕上。

雇主隻支付給你微薄的薪水,你固然可以敷衍塞責來加以報複。可是你應當明白,雇主支付給你工作的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優良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的價值與金錢相比,要高出千萬倍。

許多年輕人認為他們目前所得的薪水太微薄了,所以竟然連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也寧願放棄了,他們故意躲避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敷衍了事,以報複他們的雇主。

這樣,他們就埋沒了自己的才能,消滅了自己的創造力和發明才能,也就使自己可能成為領袖的一切特性都無法獲得發展。為了表示對微薄薪水的不滿,固然可以敷衍了事地工作,但長期地這樣做,無異於使自己的生命枯萎,使自己的希望斷送,終其一生,隻能做一個庸庸碌碌、心胸狹隘的懦夫。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職位都應該這樣想:我投身於企業界是為了自己,我也是為了自己而工作;固然,薪水要盡力地多掙些,但那隻是個小問題,最重要的是由此獲得踏進社會的機會,也獲得了在社會階梯上不斷晉升的機會。通過工作中的耳濡目染獲得大量的知識和經驗,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提升,這將是工作給予你的最有價值的報酬。

能力比金錢重要萬倍,因為它不會遺失也不會被偷。許多成功人士的一生跌宕起伏,有攀上頂峰的興奮,也有墜落穀底的失意,但最終能重返事業的巔峰,俯瞰人生。原因何在?是因為有一種東西永遠伴隨著他們,那就是能力。他們所擁有的能力,無論是創造能力、決策能力還是敏銳的洞察力,絕非一開始就擁有,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長期工作中積累和學習得到的。

你的雇主可以控製你的工資,可是他卻無法遮住你的眼睛,捂上你的耳朵,阻止你去思考、去學習。換句話說,他無法阻止你為將來所做的努力,也無法剝奪你因此而得到的回報。

許多員工總是在為自己的懶惰和無知尋找理由。有的說雇主對他們的能力和成果視而不見,有的會說雇主太吝嗇,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一個人如果總是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資而大傷腦筋的話,他又怎麼能看到工資背後的成長機會呢?他又怎麼能理會到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對自己的未來將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呢?這樣的人隻會逐漸將自己困在裝著薪水的信封裏,永遠也不會懂得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總之,不論你的雇主有多吝嗇、多苛刻,你都不能以此為由放棄努力。因為,我們不僅是為了目前的薪水而工作,我們還要為將來的薪水而工作,為自己的未來而工作。一句話,薪水是什麼?薪水僅僅是我們工作回報的一部分。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在為薪水而工作,如果你能為自己的成長而工作,你就超越了芸芸眾生,也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從前在賓夕法尼亞的一個山村裏,住著一位卑微的馬夫,後來這位馬夫竟然成了美國最著名企業家之一,他靠著驚人的魄力和獨到的思想撐起了事業的大廈,他一生的成就為世人所景仰。他就是查爾斯·齊瓦勃先生。

年輕的朋友們很關心齊瓦勃先生的成功,那麼為什麼他會獲得成功呢?齊瓦勃先生的成功秘訣是:每謀得一個職位,他從不把薪水的多少視為重要的因素,他最關心的是新的位置和過去的職位相比較,是否前途和希望更為遠大。

他最初在一家工廠裏做工,當時他就自言自語地說:“終有一天我要做到本廠的經理。我一定要努力做出成績來給老板看,使老板主動來提拔我。我不會計較薪水的高低,我隻要記住:要拚命工作,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超過我所得的薪水。”他下定決心後,便以十分樂觀的態度,心情愉快地努力工作。在當時,恐怕誰也不會想到齊瓦勃先生會有今日巨大的成就。

齊瓦勃的童年時代家境異常艱苦,家中一貧如洗,所以,他隻受過很短時間的學校教育。齊瓦勃從15歲開始,就在賓夕法尼亞的一個山村裏做馬夫。兩年之後,他又獲得了另外一個工作機會,周薪為2.5美元。但他仍然無時無刻不在留心其他的工作機會,果然他又遇到一個新的機會,他應某位工程師之邀,去鋼鐵公司的一個建築工場工作,工資由原來的周薪2.5美元變為日薪1美元。做了一段時間後,他就又升任技師,接著一步一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到了齊瓦勃25歲時,他晉升到房屋建築公司的經理了。5年之後,齊瓦勃開始出任鋼鐵公司總經理。到39歲時,齊瓦勃接過了全美鋼鐵公司的權柄,出任總經理。如今,他是貝茲裏罕鋼鐵公司的總經理。

齊瓦勃隻要獲得一個位置,就決心要做所有同事中最優秀的人。他決不會像某些人那樣脫離現實胡思亂想。有些人經常會不守公司的紀律,常常抱怨公司的待遇,甚至於寧願在街頭流浪靜待所謂的良機,也不願刻苦努力。齊瓦勃深知,隻要一個人有決心,肯努力,不畏難,必定可以成為成功者。在今天的年輕人看來,齊瓦勃先生一生的奮鬥與成功故事,簡直是一則情節曲折的傳奇,但更是一個對人教益最大的典範。從他一生的成功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努力勞動所具有的非凡價值。幹任何事情,他都能做到非常樂觀而愉快,同時在業務上求得盡善盡美、精益求精。所以,在他與同事們一起工作時,那些有難度、要求高的事情,都得請他來處理。齊瓦勃先生做事的態度是一步一個腳印,他從不妄想一步登天、一鳴驚人,所以他地位的上升也是勢所必至、天意使然。

別把工作當苦役

卡耐基金言

◇隻要你在心中將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種享受,看成是一個獲得成功的機會,那麼,工作上的厭惡和痛苦的感覺就會消失。

◇這個世界的最好福音是,認識你的工作——它並不是苦役,然後便動手去做,像加西亞那樣!

如果你對工作是被動而非主動的,像奴隸在主人的皮鞭督促之下一樣;如果你對工作感覺到厭惡;如果你對工作毫無熱忱和愛好之心,無法使工作成為一種享受,隻覺得是一種苦役,那你在這個世界上絕不會取得重大的成就。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主人把貨物裝在兩輛馬車上,讓兩匹馬各拉一輛車。

在路上,一匹馬漸漸落在了後麵,並且走走停停。主人便把後麵這輛車上的貨物全放到前麵的車上去。當後麵那匹馬看到自己車上的東西都搬完了,便開始輕鬆地前進,並且對前麵那匹馬說:“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幹,主人越要折磨你。”

到達目的地後,有人對主人說:“你既然隻用一匹馬拉車,那麼你養兩匹馬幹嗎?不如好好地喂一匹,把另一匹宰掉,總還能拿到一張皮吧。”於是主人便真的這樣做了。

如果你對工作依然存在著抱怨、消極和斤斤計較,把工作看成是苦役,那麼,你對工作的熱情、忠誠和創造力就無法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也很難說你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你隻不過是在“過日子”或者“混日子”罷了!

倘若如此,你每日所習慣的工作不僅不是合格的工作,而且簡直跟“工作”有點背道而馳了!一些人認為隻要準時上班,不遲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領所謂的報酬了。他們沒有想到,他們固然是踩著時間的尾巴上、下班,可是,他們的工作態度很可能是死氣沉沉的、被動的。

那些每天早出晚歸的人不一定是認真工作的人,對他們來說,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種負擔、一種逃避、一種苦役。他們是在工作中遠離了“工作”,不願意為此多付出一點,更沒有將工作看成是獲得成功的機會。

因此,在任何時候,你都不能對工作產生厭惡感,或者把工作看成是苦役。即使你在選擇工作時出現了偏差,所做的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也應當努力設法從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興趣。要知道凡是應當做而又必須做的工作,總不可能是完全無意義的。問題全在你對待工作的認知,對工作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可以使任何工作都變得有意義,變得輕鬆愉快。

如果你以為自己的工作是乏味的,是一種苦役,就會產生抵觸的心理,這終究會導致你的失敗。其實,隻要你在心中將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種享受、看成是一個獲得成功的機會,那麼,工作上的厭惡和痛苦的感覺就會消失。不懂得這個秘訣,就無法獲取成功與幸福。

一個人盡管如何冥頑不靈,盡管忘記他的崇高使命,但隻要是踏踏實實,埋頭苦幹,這個人便不致無可救藥,隻有把工作當成苦役才會永無希望。努力工作,而絕不貪婪吝嗇,這便是成功的唯一真理。

這個世界的最好的福音則是,認識你的工作——它並不是苦役,然後便動手去做,像加西亞那樣!

我認識許多老板,他們多年來一直在費盡心機地去尋找能夠勝任工作的人,他們所從事的業務並不需要出眾的技巧,而是需要謹慎、朝氣蓬勃與盡職盡責。他們雇請的一個又一個員工,卻因為粗心、懶惰、能力不足、沒有做好分內之事而頻繁遭到解雇。與此同時,社會上眾多失業者卻在抱怨現行的法律、社會福利和命運對自己的不公。

許多人無法培養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原因在於貪圖享受、好逸惡勞,把工作看成是苦役,背棄了將本職工作做得完美無缺的原則。

我們在心中應當立下這樣的信念和決心:從事工作,你必須不顧一切,盡你最大的努力。如果你對工作不忠實,不盡力,甚至把它當成是一個苦役,那將貶損自己,糟蹋自己,更不會從工作中得到應有的樂趣。

從工作中獲得快樂

卡耐基金言

◇隻有在工作時專心投入而且能夠從工作中獲得快樂的人,才能在遊樂時感到喜悅。

◇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從工作及休閑二者中獲取快樂。也隻有二者兼得,我們才能達到快樂的最高潮。

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小說家、電影明星及其他有名的人物都曾描述工作時所得到的極大快樂與滿足,隻因為這項工作是他們真心想做的。這可能是促成他們成功的原因之一。

有一些終生不得誌的人則把大部分時間用於玩樂之上。致使二者的成就差異如此之大,可見調整和分配工作與休閑時間的重要性。

馬士洛曾經定義“自我實現”的人就是喜歡並去做必須做的事。也就是想辦法將工作變成遊戲般輕鬆與自由,但是對一般人而言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

許多人都有一些限製他時間、行動與想法的工作,這工作也就是不快樂的根源。事實上,最近密西根及哈佛二所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大部分的美國人都有換工作的念頭,而美國政府則在近些年花費4千萬元去發展不使工作厭煩的技巧。

對許多人來說,快樂絕大部分出現於不工作的時候,例如晚間、周末及假期當中。

你該如何去除因工作而產生的不快樂呢?你又如何找到更多的快樂時光呢?

有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是培養自己足夠的知識、勇氣及內力去做適合你的工作。當最著名的壓力研究專家亞莉耶博士在一次接受“美利堅新聞及寰宇報道”的訪問時被問到:“人們如何應付壓力呢?”

他回答:“訣竅不在於如何避免壓力,而在於‘做你自己的事’,這就是我一直所強調的:做你喜歡做的事,但也別忘了做那些你該做的事。”

另外他還提到:“藥物治療也能發揮效用,例如現在已有一些能有效治療高血壓的藥。但是我想對大多數人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學習如何生活,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如何表現適當舉止以及如何做最明智的決定。‘我到底是想要接管父親的事業還是成為音樂家?’如果你真的向往音樂家,那就朝這方麵去做。”

許多人選擇職業時隻懷著賺錢、爭取高職位或升遷的目的,結果往往無法從事真正有興趣的工作。例如有位社會工作人員,過去經常到各地區與民眾會談,教他們學習麵對及解決問題的技巧,如今卻因為其他原因而停止這項工作。現在雖然躍升為一著名社會輔導站的主管,但同時他放棄了他喜愛的興趣——終日待在辦公室裏。又如一位藝術大師被聘為世界上最著名、最有權威的博物館之一的館長之後,他必須將絕大部分時間用於繁瑣的行政工作上,而不得不放棄鑽研藝術的雅趣。

如果你問一些人在不考慮金錢因素及其他顧慮的情況下,他們真正想從事的工作是什麼?往往你都會得到非常意想不到的答案。有一家廣告公司的企劃部主任曾說到他願成為一家自然博物館的製標本的技術人員,有一家出版社的董事長說他想成為餐廳的領班。另有位公共關係部門的主管回憶起她一生中從事的最愉快職位就是接待員,因為她每天必須與許多不同的人接觸,這使她獲得很多樂趣。而且這種工作也不會耗用她太多的私人時間及精力,畢竟擁有自己的時間是很重要的。此外,一位銀行的副總裁將公餘的時間大部分花費於研究製造各種鎖。他還打趣地說,如果他不介意失去銀行那份高高在上的職位,從事鎖匠應該也可以維持溫飽。

娛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娛樂,則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但是,切莫去隨便模仿別人。你最好能夠先自問,什麼是真正能使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在我們周圍經常會發現,許多人什麼事都要摻和摻和,還整天忙忙碌碌,這樣的人是享受不到任何快樂的。隻有在工作時專心投入,而且能夠從工作中獲得快樂的人,才能在遊樂時感到喜悅。

如果以此作為衡量的標準的話,在我心目中,古代雅典的將軍阿爾基比亞地斯應該可以算是最合格的了。盡管他在言行舉止上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放蕩的人,但是在思想上和工作上,他卻極其投人,並取得了令世人羨慕的成就。

愷撒大帝也是一位能夠將心思均等地分配在工作和遊戲上的人。在羅馬人的心目中,愷撒原本是一位行為不軌的人,但是他事實上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學者,他具有一流的辯才,而且擁有統馭他人的實力。

隻懂得如何遊樂的人生不僅毫不令人感動,而且一點兒也不有趣。一個每天認真工作的人,他在娛樂時才會由衷地感到快樂。整天好吃懶做的人、喝酒喝得醉醺醺的人、沉迷於酒色之中的人,一定無法從工作中獲得真正的快樂,這樣的人每天隻是在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

精神生活層次低的人,大多隻追求低級的享樂,他們也隻能熱衷於那些毫無品位的娛樂;與這類人相對的是,那些精神生活層次高的人,則善於結交一些品性和道德良好的朋友,他們所追求的娛樂也是適當的,它們既沒有危險性,又不失品味。具有良知的人都十分明了,娛樂是不可以被當做目的的,它隻不過是一種讓人放鬆心情、給人安慰的方法而已。

為了使你步入高尚人的行列,你不妨實踐一下我稱之為“早上比夜晚聰明”的體驗。

在工作和遊戲的時間安排上,最好能夠有一個明確的劃分。讀書、工作,或者是要同有知識的人及名流之士促膝交談,這些事情最好排在早上比較恰當。一旦吃過晚飯之後,就應該盡量讓自己放鬆心情,除非是發生了什麼緊急的情況,否則不要占用它,最好利用這段時間讓自己輕鬆地做自己所喜歡的事情,例如,和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打打牌,或者和幾個有節製的朋友玩玩愉快的遊戲,即使有失誤,也不會因此而吵架。也可以去看演出,或去看一場比賽,或者找幾位好朋友一起吃飯、聊聊天,盡你所能地度過一個能夠令你滿足的夜晚。

如果你的工作讓你做起來沒意思或不快樂,當然按照常理,最好是換個工作。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隨心所欲地換工作,有些人甚至於換工作後變得更不快樂。就像有一位想換工作卻一直碰壁的人——因為年齡已50歲,別家公司不雇用他——或是一位離了婚的婦女無法搬離本地另找新工作,因為她必須住得離母親家近些,以便每天下班後到母親家看孩子——或是一位在住居地擁有本區唯一一間建築公司的人必須留在當地,因為那兒是他發跡的地方,同時他也不願離開朋友和親戚搬到陌生的地方。

就算你非常不喜歡目前從事的工作,但也不要輕言放棄。有些技巧可以使工作愉快些,你不妨想想由於從事此項工作所賺得的錢使你能享受購物的樂趣,你可以開始培養新的嗜好,這個嗜好使你除了工作外另有新的目標,你應該嚐試在工作之中建立起具體的目標,目標是使工作愉快的萬靈丹。

有許多拿高薪的權威之士有時會感覺沮喪,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目標,甚至有些人還不知道是為何而沮喪。

哈佛大學科技、工作及心理計劃部的主任馬柯畢談及某些公司裏的高級主管時,稱他們為“遊戲型人物”。他解釋所謂“遊戲型人物”就是以在工作或娛樂冒險活動上擊敗對手為最大享受,但是這類人沒有長程目標。他描述此“遊戲型人物”:漫無方向地跑完了人生旅程,到頭仍是茫然。他歎息道:“我倒寧願做些真正能使我高興的事。”

所謂最有意義的目標就是能帶給我們最大快樂的目標。如果工作的目的隻是賺錢或擊敗對手,則成功所帶來的快感將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就如同馬柯畢提到的“遊戲型人物”,他說:“一位又老又疲倦的遊戲型人物,在輸去幾場比賽,失去信心之後,他們所剩下的隻是一張痛苦扭曲的臉孔而已。一旦他失去了青春、精力,甚至榮耀,他變得絕望、茫然,不禁自問活著的意義為何?”馬柯畢主張“遊戲型人物”如要避免被老化與頹廢打敗就必須:除了一心一意獲取勝利之外,該想想生命中是否有其他值得追求的目標?

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能從工作及休閑二者中獲取快樂。也唯有二者兼得,我們才能達到快樂的最高潮。

人們經常夢想將工作放在一邊,好好地放縱一下,但一旦他們這樣做了,反而得到失望的結果。

例如,有許多人退休時都因為不習慣而非常的不快樂,所以不管他們找工作困難重重,他們仍急於找到一份工作以打發寂寞。有些佛羅裏達酒店每年出售超過200萬元的酒給退休後因無聊而以酒解愁的老人。

有一個人退休之後搬到佛羅裏達,但他覺得在那兒很無聊、不快樂。最後他搬回紐約,每天中午吃飯時間他就回到過去工作的工廠找老同事聊天。他也經常在上下班時間到工廠看看老朋友。

有一位狂熱的業餘水手辭掉了工作,成為職業的水手,但他卻失望了:他所夢想的日子是夏日的周末,但他很快地發覺每天航海並無樂趣可言,不像以前隻能利用周末上船那般有意思。當他隻能在周末航海時,航海的新奇感從未停止,一旦它成了連續性的動作就不再那麼刺激、有趣了。所以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從工作進入娛樂,再從娛樂返回工作,因為工作和娛樂兩種不同感受的對照,能使你清新並協調享受二者。

65歲不退休

卡耐基金言

◇工作是對生活和健康最有用的東西。

◇如果你對幸福的看法是無止境的悠閑,如果你期望退休躺在搖椅上,那麼你是活在一個愚人的天堂中。因為懶散是人類最大的敵人,它隻會製造出悲哀、先衰和死亡。

◇工作是延遲衰老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馬克·H.赫林德和史坦利·A.弗蘭克醫生在《健康世界》上介紹過一位住在堪薩斯市的81歲的女人,說她將一張搖椅退還給她女兒,並附言:“我太忙了,沒有時間坐搖椅。”

這個母親懂得了不要變老的方法。她知道工作才是對生活和健康最有用的東西。

如果你認為幸福就是獲得無止境的悠閑,如果你希望退休後可以一直躺在搖椅上,那麼你隻是進入了愚人的天堂。要知道懶惰是人類最大的敵人,它隻會製造悲哀、早衰和死亡。

適量的工作,隻要不是過度緊張的工作,就不會對人造成傷害,但過分的安逸卻會。

可見工作是對延遲年老造成影響的一個因素。德國腦科研究機構的歐·弗格特博士,在不久前的一次國際老年問題研討會上提出:腦細胞的劇烈運動可延遲老化的進程。過度工作,不僅不會傷害神經細胞,反而可以延遲其向年老轉化。弗格特博士公布了他對正常人腦神經細胞所作的顯微研究結果,重點觀察其隨年齡而產生變化的情況。分別在90歲和100歲時去世的兩個女人的非常活躍的腦中,發現她們的腦神經細胞老化的情況都相應地延遲。

“並且,”弗格特博士說,“我們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觀察,找不到因過度工作而加速神經細胞老化的證據。”

“退休的人早死”——聽起來真實得令人感到悲哀。從活躍、忙碌、有益的活動狀態中轉人到整天虛擲光陰或漫無目的地排遣時日的薄暮世界中,破壞了我們的生命力,降低了承受力,以致造成早死。在退休後仍然保持快樂的人是那些把退休當做隻是換個工作的人。

下麵是湯瑪士·克林先生的研究。他是芝加哥《每日新聞》的專欄編輯,也是《黃金年華》一書的作者。克林先生認為強製退休的規定“十分殘忍”,以下是他的觀點:

“7年來,我訪談了無數年屆或剛逾65歲的工作者。根據我的觀察,強製退休的規定十分殘忍,假如同樣的情形發生在狗或馬的身上,相信它們必定無法忍受。至少,馬在告老退休之後,還能隨時奔跑到草原之上,嚼食青草;而狗也是被喂養到老死為止。

“但是,人的情形並不隻是生計問題……這同時也傷害了這些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更傷害了他們精神上的尊嚴。

“對人來說,因年老而變得無用是極為可怖的現實,連天使都無能為力。人被剝奪了工作權、收入甚至自尊,隻因他已年屆65歲——這不是極殘酷嗎?”

那麼,為什麼人們不起來反對這樣的無理規定呢?根據印第安納州的調查,有90%的工作者表示不願在65歲的時候被強迫退休。在某些大工廠裏麵,此百分比更高達95%。

從來沒有任何心理學或生理學上的理論,說明人在這個年齡會失去工作能力。衰弱或無能,可發生在任何年紀;而對不同的人來說,發生的時間也可能各不相同。假如我們不常常使用雙手,雙手便不會那麼靈巧;假如我們不常常使用大腦,大腦也會很快衰退。當然,每個人都必須在某個時期停止工作,卻絕不是非在65歲時。

我們若把工作當成是謀生工具,必須等到退休或死亡才能告一段落,則無疑剝奪了生為人類所能擁有的最大滿足感。工作本身是件極好的事,除了有益健康,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氣質。因此工作在我們的生命之中,是個極高貴的成分。

所有的工作都具服務性質。無論是烹飪、刷地板、裝配零件或是練習一個舞步,它的主要目的是要使生活更美好、更舒適、更快樂。因此,工作本身極富創意性。假如我們想從工作中獲得快樂或好處,都得重視這個富有創意性的目的。

英國著名的電影製作人藍克先生說過:“許多人常常忘記‘為什麼’會有某個行業的理由。一個製造坐椅的工廠,不僅隻是生產坐椅和獲取利潤,其主要任務是要製造出人人喜歡坐的椅子來。假如從事此行業的人,忘了自己工作的任務或目的,終有一天會發現——別人不但把他製造的椅子拿出去扔掉,連他想要的利潤,也都不翼而飛了。”

是的,工作是生命之律。假如我們被剝奪了工作權,無論理由如何,我們都會感到十分痛苦。許多治療機構都采用工作治療法,比如:精神病院、監獄、療養院,及其他被隔離起來的地方。一般人認為:“人一旦退休,便開始步向死亡。”話雖殘酷,卻是事實。人一旦由各種活動中退休,由忙碌的有意義生活變成無目標的“純消遣”生活,便會使原有的旺盛精力熄滅,因而降低了身體的抵抗力,迅速步入死亡。假如你想在退休後仍能快樂生活,最好是用別的工作來取代原有的忙碌生活。

規定人必須在年屆65歲的時候退休,這種過時的觀念是四輪馬車時代的殘遺,是任何進步國家都應引以為恥的做法。規定65歲必須退休,是在1870年首先由“鐵路工作人員退休係統”所采用;接著,1937年由“社會安全係統”來使用。由於1900年之後,人類的壽命已逐漸增加了20歲,所以,65歲的退休年齡,現已顯得不太合理。無論是男是女,許多65歲的人精力都還十分旺盛,根本還不預備進安樂椅或準備走向殯儀館。

政府為什麼從來不向這些極力主張廢除這種退休製度的人——一群65歲的工作者——征詢意見呢?很明顯的一個事實是,幾乎所有正在工作著的人都不願到65歲時就被強迫退休!

鑒於工商業界對於雇用老年人所持的態度,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他們有很多人都到外麵為自己找份工作。朱麗艾達·K.亞瑟是一位社會福利方麵的權威人士,根據她的調查顯示:“1950年的普查報告有一個最值得注意的就業事實,那就是有幾十萬超過75歲的老人仍在繼續工作,他們之中很多都屬於沒有雇主的自由職業者。”

1954年,首都人壽保險公司公布了一項報告:65~69歲之間的男人有3/5就業;70~74歲之間的男人也有2/5就業;75歲以上的男人仍有1/5在工作。他們大多從事的是自由職業。

這些數字再一次有力地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工作的能力和意願並不在65歲生日時突然喪失。

隻要有能力,大多數的人仍然想繼續工作,而不願因為某個養老金計劃製訂者說他們應該退休就退休。越來越多的工作者對不公平的強迫退休製度發出的抗議,已經收到一些良好的效果,一些公司延長了退休年齡年限或使它較具彈性。可惜的是,這樣的公司還是很少。還要多久,人的工作權利才能不再因為年齡的增高,不再不顧他的需要、能力和意願而被無情地剝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