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才能,隻要我們找準自己的位置,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就能夠發揮自己的這種才能,從而在競爭激烈的當下,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要想創業成功,你首先要記住的是:必須聽從心靈的呼喚,選擇自己最擅長做的事。否則,你就無法把控自己的命運,將賠錢賺錢交給不可捉摸的運氣。
不要迷信什麼什麼行業賺錢,你隻需隨時提醒自己,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就不要動手去幹。任何行業都有賺大錢的,也有虧大錢的。不懂行能賺大錢的人,誇張點說,就如芝麻掉進針眼裏;真正懂行的人虧大錢的,也是寥寥無幾。
但生活中偏偏就有一些人,光顧著羨慕別人,卻忽略了自己。他們根本就不明白,你之所有,又何嚐不是他人所羨呢?
來看一則寓言。
有一隻小老鼠咪咪,終日裏悶悶不樂,它深感自己氣質不佳,形象不好,本領又小,生活在動物世界的最底層,受盡了委屈。
看著到處巡邏的貓,小老鼠咪咪想,要是能夠做隻貓,該是多麼威風的一件事啊。
於是,小老鼠來到佛祖麵前,一再哀求恩典,將它變成一隻貓。佛祖禁不住它的糾纏,就答應了它的要求。於是,小老鼠如願以償地變成了一隻貓。
可是沒過幾天,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原來貓是怕狗的呀。小老鼠咪咪又去再三哀求佛祖,讓自己變成一條狗。佛祖也答應了,於是,它又如願以償地變成了一條狗。
讓小老鼠咪咪詫異的是,狗還怕狼呢,於是它又跑去乞求佛祖讓自己變成了狼……
就這樣,小老鼠一路請求一路變化,終於變成了森林之王——大象。
誌得意滿的咪咪昂首挺胸,在森林裏漫步巡遊,威風凜凜,動物們見了它都卑躬屈膝,咪咪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
但好景不長,咪咪又失落了——它萬萬沒有料到,大象最怕的竟然是老鼠!這時它眼中最偉大的形象又變成了老鼠,於是小老鼠咪咪又跪倒在佛祖的麵前……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別人無法比擬的優點和長處,盡管有時很不突出,甚至連自己也無法發現,但隻要認識到了自己的長處,並把它充分發揮出來,就是別人無法比擬的創新和超越。
著名企業家臧健和的創業曆程,就是一個逐漸發現自己的特長的過程,正是因為對自己清醒的認識,才讓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個曾經很淒慘的“弱勢群體”中的一員,後來何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源於臧健和知道並堅守著這樣一個成秘訣——那就是用自己的特長去創業。
臧健和是山東人,1977年,她開始辭去護士工作,帶著兩個不到十歲的女兒遠赴泰國和丈夫團聚,但讓她沒想到的是,他的丈夫另娶了一個女人,無奈之下,她隻好帶著女兒來到香港。
為了養家糊口,她經營了一個水餃攤。1978,因為香港政府拆遷她居住的小木屋,她得到了3萬元的補償金,開始擴大自己的經營。同年,她和日本超市合作,將水餃產品推廣到了整個香港。
在20世紀的最後20年,可以說是香港的黃金時期,炒房炒股,沸沸騰騰,處處都是商機。而這20年裏,也是臧健和從創業到成功的20年,在處處都是商機的香港,她為什麼一直緊抱著幾元錢一袋餃子的小生意不願放手呢?這正是她的成功之處——做自己最擅長的事。這並不是一種倔強的固執,而是經曆與經驗的感悟。
當房產和股市風起雲湧,一夜暴富層出不窮的時候,臧健和也不是沒有想過在金融地產的財富大海中打撈一把,滿載而歸。在這些年裏,臧健和也買過股票,但是並未賺到什麼。她買進時是80多港元,後來漲到了100多港元,經紀人建議她拋掉,可是她覺得還是等一下再說,沒想到這一等,反而跌得很慘。
臧健和也嚐試過炒房,但是似乎比炒股更慘。她第一次買樓是1983年,當時買的時候是30萬港元,住了11年之後300萬港元賣出,算是賺了一筆。1994年底,她花了1500萬港元買了一個比較豪華的房子。三年後,房子已經升到了2500萬港元,但是她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出手,錯過了好時機,後來縮水到了一半以下。
這些經曆讓臧健和慢慢地明白了,既然自己會包餃子,就要把包餃子當做自己的終身事業,將它做好,而且自己也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它。其他的行業,不是辦不好就是不明白,還會因為分心影響自己的生意,那就幹脆不幹,專心包餃子。
的確,包餃子是臧健和最擅長的事情。第一天賣餃子,她感到忐忑不安。當時有幾個打網球的青年,他們循著這熱氣四溢的香味走了過來,說從未吃過“北京水餃”,想嚐嚐。臧健和恭恭敬敬地將水餃端給他們,盯著他們的表情。沒想到幾個小夥子異口同聲地說好吃,每個人又吃了第二碗。她激動得當場就流下了眼淚。
此後,臧健和使足了勁賣水餃,從早上五六點開始一直忙到晚上12點。當最後一班渡船停下來之後,她的生意才停止。然後,她就開始收拾衛生、洗碼頭。盡管沒人要求她這樣做,但是她認為汙染環境對不起社會與別人。
在認定了自己的選擇以後,臧健和就不再受其他事情的誘惑,而這讓她在金融風暴的時候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獲,更讓她堅信這是個明智的策略。
有一次,臧健和在給香港大學生講課時說:“創業就是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不要做自己不熟悉的東西。要做比較有把握的事情,但要敢擔風險,因為這樣的風險是你能承擔的。”
後來,臧健和先後開辦了3家工廠並且走上了正軌,生意就像滾雪球般越做越大,固定資產高達4億多港幣。1997年,她和美國第三大食品集團——一家擁有上百年曆史的美國品食樂公司合作,成了“灣仔碼頭”北京水餃公司的董事和顧問。2000年,她榮獲美國STAR國際企業顧問公司評選的“世界傑出女企業家”的稱號。
隻要認清自己想幹的事,隻要確認那是自己最擅長最熟悉的領域,就不要怕暫時的挫折。隻要方向正確,就別怕路遠。因為,你總有一天,會抵達夢想的彼岸。
創業之前,你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特長所在,然後再想如何創業。如何找到自己的特長呢?下麵的方法可供參考。
1.特長往往隱藏在興趣與愛好中
你的特長無論是否是你的興趣與愛好,你都要清楚地了解它。也許有些人會說:我沒有什麼特長,正如我沒有任何愛好一樣。
實際上,這些人根本就不能真正了解自己,因為不論是什麼人,他都有一定的特長,沒有任何特長的人是不存在的,隻要你認真地去發現與挖掘,就會在某一個早晨突然發現自己的特長,比如有的人長於唱歌,有的人善於寫作,有的人則能熟練操作電腦,或者很善於用人等。
不要小看了這些特長,它有時會讓你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
2.了解自己的特長所在
當創業者正式創業前,首先就要盡量誠實並客觀地回答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到底有哪些方麵的特長?我的這些特長能夠作為我創業時的依據嗎?了解了自己的特長,並確定這些特長是不是就是你的興趣或愛好,你就能夠十分從容地對自己將要從事的事業做出選擇了。
看看你周圍的創業人物,或從書上了解到的創業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幾乎所有取得大成就的人,都是在創業過程中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就應該像他們一樣。
3.把本職工作變成自身的特長
創業者在開始創業之前,大都是有著自己的工作崗位的。也許你的工作並非你的愛好所在,但是你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工作了幾年甚至多年,對你而言這項工作是你最為熟悉、最了解的工作,就算你閉上眼睛也能把你的本職工作一樣不差數得清清楚楚。所以,在你創業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創業和本職工作結合起來,把本職工作變成你的特長,尤其是那些沒有別的突出特長的人。
有些創業的人常常把本職工作的有利條件給忽視了,完全把本職工作給拋開去創業,把現成的優勢白白丟掉。還有一些人,一旦有了好主意,就迫不及待地把原有的工作給放棄掉,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創業上。由於他們資金短缺,經驗缺乏,沒過幾個月,他們就會大失所望,因為他們的特長無法得到發揮。
因此,聰明者在選擇創業的時候,應該學會以本職工作為參照,致力於從本職工作中發現創業的機會。實際上,許多創業的好想法都來自於一個人的工作與經曆,這也是很多創業成功者的成功之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經驗,利用豐富的工作經驗進行創業也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捷徑。蒙牛集團的創始人牛根生先生,就是利用工作經驗進行創業的成功典型。
蒙牛乳業自創立後,就迅速創造出多個奇跡,在全國乃至全世界乳業範圍內掀起了一場“牛風暴”。之所以將其稱之為風暴,是由於牛根生帶領蒙牛“跑出了火箭般的速度”。 蒙牛乳業創立八年多來,就飛速完成了由一家不知名的小企業到中國乳品製造業巨頭的飛躍。牛根生也因此而成為近年來中國商界的焦點人物,並被冠於“中國十大創業人物”、“中國企業新領袖”等諸多榮譽。
1978年,剛剛20歲的牛根生到一家養牛場工作,五年後進入伊利集團,從一名洗瓶工幹起,隨後逐步升任車間主任、廠長等職,1992年起擔任伊利的生產經營副總裁。
在伊利集團工作期間,牛根生取得了輝煌的業績,獲得了無數榮譽。比如,他曾獲得呼和浩特科技興市貢獻一等獎、呼和浩特市特級勞動模範、呼和浩特市首屆十大青年企業家等。
1998年,牛根生莫名其妙地被伊利董事會免職。有一家乳品企業得知牛根生辭職之後,企業老板馬上找到牛根生,願意出很高的薪酬邀請牛根生加盟。牛根生向對方提出了一個條件:“用我的管理經驗和人脈資源入股,讓我成為股東。”結果,這個條件把對方嚇跑了。
1999年,牛根生覺得實在沒有適合自己的企業了,於是便毅然破釜沉舟,決定創立自己的企業。1999年1月,牛根生正式創立蒙牛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這些錢基本上是他和妻子的全部家當。
蒙牛公司最初的辦公室是在呼和浩特的一個居民區裏租的一間小平房,麵積總共才53平方米,月租金200多元。公司成立時,僅在內蒙,以伊利為首的乳品企業就有數百家。和蒙牛同在呼和浩特市的伊利集團那個時候已經上市多年,有完整的冰品、液態奶和奶粉生產銷售體係,當年的純利潤達到8000多萬元。而1999年蒙牛剛誕生的時候,沒有奶源,沒有廠房,沒有市場,可以說是一無所有,然而既然已經走到那一步了,牛根生沒有時間去想他所麵臨的困難,他所考慮的,是怎樣將蒙牛做好。
為了使公司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牛根生想到了借助國際資本。2002年6月,在牛根生的遊說下,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三家國際機構入股蒙牛。但是打著“鋤強扶弱”口號的摩根斯坦利等三家投行除了帶給蒙牛總計6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以外,還給牛根生套上枷鎖:未來三年,如果蒙牛每年每股盈利複合增長率低於50%,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層要向以摩根士丹利為首的三家外資股東賠上7800萬股蒙牛股票,或者以等值現金代價支付;如果管理層可以完成上述指標,三家外資股東會將7800萬股蒙牛股票贈予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團隊。
在競爭激烈的乳品行業中要想獲得每年50%的複合增長率,這在許多業內人士的眼中無疑是天方夜譚,但牛根生為了讓蒙牛快速地成長,再一次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得到了資金支持的蒙牛果然一路狂奔起來,從2001年到2005年,蒙牛銷售收入從7.24億元、16.68億元和40.715億元人民幣躍升至72.138、108.25億元。“蒙牛速度”在中國企業界引起轟動。2003年中央電視台“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對牛根生的頒獎辭這樣寫道:“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工作29年來,我隻幹了一件事:種草、養牛、擠牛奶。養牛時做的是這件事,當工人時做的也是這件事,自己創業後做的還是這件事。” 牛根生如是說。
在蒙牛廠區,最大一塊標語牌寫的是:“聚精會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 牛根生以此來時時提醒自己要進行戰略聚焦。
這些年來,很多人向牛根生“勸進”過,一會兒有人說這個產業好,一會兒又有人說那個產業好。麵對一切誘惑,牛根生不為所動。
不僅如此,就是在乳業裏,牛根生也盡可能采取聚焦策略。剛開始那幾年,牛根生隻做六七個產品。2000年的時候,有一次去酒泉參觀一家乳製品企業。在展覽室裏,陳列著四十多種產品,可謂琳琅滿目!於是,隨行的領導很不高興地責怪牛根生:“你們才做六七種。” 牛根生沒說什麼。等賓主雙方在會議室裏座談的時候,酒泉的那位廠長喜滋滋地說:“去年我們銷了五萬多元,今年的發展態勢非常好,計劃做到48萬元的銷售額!”那家企業40多個產品全年才銷48萬元,而牛根生的六七個產品那時已經銷到2個多億了。這讓剛剛批評牛根生的領導自感萬分尷尬。
牛根生認為,做產品,最需要講究的就是“優生優育”。生下羊,哪怕一窩也不值錢;生下虎,哪怕一隻也大有本事!濫生濫育,生得越多浪費越大!
牛根生說:“遍覽六大洲,世界上大凡成功的企業,80%以上以一業為主。在我們乳製品這個行當裏,每個產品都有一個世界500強的巨匠在做。例如,牛奶有帕瑪拉特,奶粉有阿拉·福茲,酸奶有達能,冰淇淋有和路雪……你如果什麼產品都想做,那麼,就意味著你與很多個世界冠軍在對打;對抗一個猶恐不勝,何況是對抗許多個專業化隊伍呢?”
“做企業成功的招數很多,但有一條肯定屢試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 這是牛根生的經驗之談。他所提出的蒙牛專業精神就是:“聚精會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
牛根生一生隻做一件事:種草、養牛、擠牛奶。他在養牛時做的是這件事,當工人時做的也是這件事,自己創業後做的還是這件事。他認為,一家企業、一個組織、一個團隊,如果聚精會神隻做一件事,做好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如果東也想做,西也想做,不能做到專一、專注、專心、專業,那麼,到頭來,每個領域都可能隻是個二流角色,弄不好還會淪入三流、末流。
牛根生的創業史就是一本標準的創業教科書,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一生隻做一件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知道為什麼做事不能貪多求全;學會當企業還很弱小的時候,怎樣逐步發展壯大;學會在利用國際資本這把雙刃劍時,怎樣才不會傷及自己;學會在取得一定成績後,怎樣堅守自己的主業。在牛根生的領導下,蒙牛公司從無名小卒開始,在群雄並立的“乳業江湖”中硬是拚下了一大塊地盤,甚至一度成為行業的“龍頭老大”。可以說,所有這些,都源於他具有豐富的行業工作經驗,這些經驗幫助他順利創業成功。
孫子曾言:“多算勝,少算不勝,由此觀之,勝負見矣。”這裏的“算”就是指“勝算”,即有把握取得勝利。勝算比較大的一方獲勝的機會就大,而勝算比較小的一方失敗則常常難以避免,更何況是完全沒有勝算的戰爭,那就更沒有機會獲勝了。
人們常說,商場如戰場。盡管沒有硝煙戰火,但是其慘烈程度絕不亞於一場戰爭。身敗名裂隻不過是小事,嚴重的甚至家破人亡。商場上因事業失敗而跳樓自殺者不計其數,幾天前還是香車寶馬,西裝革履,出入豪門;幾天後流落街頭,走投無路的人到處都是。所以,創業必須要謹慎。
當你要開創一項事業的時候,最好還是有製勝的把握再動手。在行事之前,一定要做細致入微的考察,必須有充分的計劃,做到心中有數,不做沒把握的事。倘若沒有把握便盲目投資,太過樂觀,一旦大意或者市場發生變化,就沒有辦法應付,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雖然說做事應該有把握,但市場瞬息萬變,錯綜複雜,人們無法對自己感興趣的事都有十足的把握,因為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著很多人為因素,如感情。但是,至少要有七成以上的勝算,才可以實施計劃。而要做到有把握,就必須要知己知彼。孫子曾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盡管這些話極易理解,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並非那麼容易。在現代的經濟浪潮裏奮力打拚的人,更該以此話時刻提醒自己,不管做任何事都應該做好事前的調查工作,切實客觀地認清雙方的具體情況,事前做好最壞的打算,擬好對策,爭取讓損失降到最低限度。這樣,就算失敗了也不會有致命的傷害,這一點很重要。對個人而言,若有了心理上的準備,情緒上便會放鬆,遇到問題也會從容不迫地去解決。
著名企業家林百欣曾經說過:“我做生意從來不做到十足,要留下三成後路。能力所及,不熟就不做。”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如果是在其他場所,隻是不懂而已,也沒什麼。但是在生意場上,就意味著血本無歸了。看到他人做生意賺錢,等到自己做了,就隻有賠錢的份兒。因為每個行業都有其獨特的東西,你如果不熟就掌握不了這些東西。“熟能生巧”在生意上同樣適用。而且,你如果不熟的話在同行業競爭中就處於劣勢,除非你非常有錢,能賠得起、交得起學費。因此,無論你做哪一行,都必須是不熟不做!
要知道,做生意本身就是以“利”為主,隻有有“利”才能夠生存。既要重視眼前的“小利”,又要看到將來的“大利”。在生意上,隻有自己熟悉,才會在做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夠自己解決,而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求助他人(要維持最低成本)。同時,也惟有自己熟悉,才會很好地預測將來的市場行情趨勢。
“不熟不做”的好處,就是創業者自己在該行業已經建立了人際網絡,在客源方麵會比較有保障。創業者如果有意進軍某個新的行業,宜先多結交該行的朋友,等人際網絡建立起來以後再正式開業。另外,工作之餘不妨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擴展自己的圈子,可能這些新相識就是你以後的夥伴或客戶。
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投資思維模式就講究“不為最先”,一般情況下,最新、最熱時先不進入,不搶“頭啖湯”,等過一段時間之後,市場氣候常常更明朗,消費者更易接受,自己的判斷決策也會較準確,此時采用收購的辦法介入,成本是最低的。
李嘉誠的經商信條是“穩健中尋求發展,發展中不忘穩健”。投資“股神”巴菲特也有這樣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因此他永遠隻買一些傳統行業的股票,從來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談到對吉列剃須刀持股的看法,巴菲特說自己每天晚上都能夠安然入睡,因為第二天早晨會有25億的男性要刮胡子。在2000年初,當網絡股大火特火時,他卻不為所動,未入市購買。當時人們都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現在回頭一看,網絡泡沫埋葬的是許多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次展現了他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了最大的贏家。這個例子並非讓你不要炒網絡股,而是告訴你,在創業或在做任何一項投資之前,都要經過仔細調研,自己沒了解透,沒想明白以前不要倉促做決定。
錦興集團總裁翁錦通在40歲時獨闖香港,白手起家,努力拚搏奮鬥,最後成為一名蜚聲海內外的“商界奇才”和香港的“抽紗大王”。在生意鼎盛時期,他的集團公司轉口銷售的中國抽紗工藝品年貿易額高達8億美元。他還涉足房地產、礦產和化工等,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為雄霸一方的殷商。1957年時,翁錦通在40歲生日那天踏上香港土地時,當時身上僅有4港元。他的經營原則也是“不熟不做”。1962年,他開始自己創業,從自己所熟悉的潮汕抽紗開始做起,他自信自己對抽紗積累有二十多年的經驗,對抽紗業的經營管理有絕對的把握,對抽紗的任何細微性技術問題也一清二楚。他辦起了“錦興繡花台布公司”與“香港機繡床布廠”。此後,翁錦通在抽紗行業穩紮穩打,不斷拓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抽紗王國”。從香港到中東、美國和歐洲等地市場,都有翁錦通的抽紗工藝品,其錦興繡花台布公司也發展成了在香港、美國、意大利以及新加坡等地都設有分公司,銷售網絡遍布全世界的“錦興集團”。
後來,翁錦通為自己的創業總結了這樣四條經驗:一是要絕對內行;二是要有勤奮的精神與堅韌的毅力;三是計劃要縝密,處事要周詳,千萬不可輕舉妄動,意氣用事;四是要品行端正,不投機,隻和正經商人打交道,遠離奸商市儈。
日本著名企業家竹中新策曾說:“不要把手伸到各個行業,而應當充分運用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在某個專門領域爭取做到最好。”一行服一行,隔行如隔山,作為一個成熟的商人,就要學會放棄,那些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千萬別輕意進入。若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去和不熟悉的對手競爭,就相當於自尋死路。而賺錢之道就在於,什麼都撈不如咬緊一處。任何一個無法避免的小小的失誤,都足以讓一個“大而全”的企業如多米諾骨牌一樣轉瞬崩潰。
有時向不熟悉的行業伸手導致的失誤,不隻緣於進入了超出企業自身能力的新領域,還有可能緣於進入了超出企業自身能力的競爭異常激烈的新領域。這也是折損財氣的另外一個不利的方麵,日本的雅馬哈公司就曾誤入此歧途,引發了“近代日本工業領域中最殘酷的一次商戰”。
1987年,山葉寅楠創立了雅馬哈公司。1904年,山葉的鋼琴與風琴在一次國際博覽會上獲得榮譽獎,讓山葉在20世紀初的國際樂器業有了一些名氣。一戰的爆發,沉重打擊了歐洲樂器生產傳統強國的地位,此時雅馬哈公司乘機占領了全球樂器市場,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樂器出口經營商。
1923年的日本大地震和二戰的爆發,都給雅馬哈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山葉寅楠頑強地帶領雅馬哈公司苦苦撐了下來,繼續維持著樂器的生產。 二戰結束以後,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雅馬哈公司把生產擴展到傳統樂器生產外。通過周密的市場調研以及對科技新發展的不懈關注,雅馬哈公司在這個階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世紀50年代,雅馬哈公司的上川元一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電子管風琴。不久,該公司又利用當時最先進的晶體管技術,製造出世界上第一代完全晶體管化的新型樂器品。正是通過這一係列創新的產品,該公司在世界樂器製造行業中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位置。
伴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樂器市場顯得已經無法滿足雅馬哈公司這隻快速膨脹的“巨無霸”的胃口,於是公司就開始雄心勃勃地謀求更大範圍的多樣化經營,期望有進一步的發展。其實,這個想法本身是無可厚非的,可以說在當時也是雅馬哈公司惟一正確的選擇。然而,雅馬哈公司把目標定位在了摩托車的生產上,而非自己熟悉的樂器生產上。經過二十幾年苦心孤詣的經營,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該公司的摩托車生產達到了其巔峰時期。雅馬哈摩托以它新潮、高速與可靠的性能贏得了巨大的市場成功,它的市場占有率和當時摩托車霸主——本田公司差不多。
不過,雅馬哈公司對全球摩托車製造的了解太膚淺了,對在摩托車業中競爭的激烈程度也估計不足。這一切都造成了雅馬哈公司為它多樣化經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和汽車市場相比,摩托車的市場相對比較小,因此在這個高度規模經濟的產業裏隻容許存在一個獨一無二的霸主,而其他生產摩托車的廠家就隻能夠充當收拾邊角廢料的“小兄弟”。所以,當雅馬哈公司的摩托車分部,這個往日的“小兄弟”對摩托車業的“老大哥”本田公司構成威脅的時候,一場後來被實業界叫做“近代日本工業領域中最殘酷的一次商戰”就開始了。
雖然雅馬哈公司也算是財大氣粗了,但和稱霸世界摩托車市場數十年、在世界汽車生產也占據一席之地的本田公司相比,它根本就微不足道了。在雅馬哈信心十足地把自己的大部分資金投入到建設新的摩托車生產線的時候,本田公司的反攻開始了,自此決戰拉開了序幕。而開展多樣化經營和貿然進入競爭殘酷的摩托車製造行業的雅馬哈公司,從一開始便注定了失敗的結局。
本田公司董事長河島於1978年在《日經新聞》上宣告:“隻要我當社長一天,本田就永遠是第一。”河島的話不隻是恫嚇,更是強者向弱者發起反擊的宣言與前奏。1982年初,本田公司在自己強大實力的基礎上大幅增加了促銷費用與銷售點。一時之間,本田摩托車的廣告鋪天蓋地的從報紙、電視、廣播與宣傳牌上向人們湧來;它的銷售點與維修點也遍布整個日本,大大地方便了人們的購買。而“勢單力薄”的雅馬哈在擴建摩托車生產線上早就已經使盡了吃奶的勁兒,這個時候哪裏還有這麼多的資金來和本田公司展開促銷大戰。在第一次戰役中,雅馬哈公司就明顯不支,敗勢已經暴露出來。
本田公司在摩托車行業稱霸幾十年,它擁有的技術優勢更是雅馬哈這個後來者無法比擬的。本田正是憑借著自己強大的技術優勢與雄厚的資金儲備又發動了第二次戰役——產品的更新換代。在以青年人為主要市場的摩托車業中,可以說新潮就等於生命,而產品更新換代相對比較緩慢的雅馬哈摩托車卻形象漸老,和本田摩托車相比就像是“過時了的產品”。就這樣,雅馬哈摩托車的銷量嚴重下降,產品嚴重積壓,不得不通過打折的方法處理庫存。在第二次戰役中,雅馬哈公司損兵折將,處於劣勢地位。
隨後,老謀深算的本田公司絲毫不給雅馬哈喘息的機會,立馬又不失時機地發起了第三次戰役,也是最致命的一個殺手鐧——策略性的價格大戰。本田公司以自己雄厚的實力為後盾,開始了大幅的降價行動。價格競爭的殘酷程度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在最激烈時,幾乎任何一種型號的摩托車的零售價均下降l\/3以上。這樣的降價幅度,雖然也讓本田的摩托車生產出現了虧損,但是實力雄厚的本田公司還是有能力支撐的。但雅馬哈公司卻很難承擔這麼巨大的損失,在擴建新廠以後本來就已經緊張的資金此時就到了山窮水盡的邊緣。在第三次戰役中,雅馬哈終於筋疲力盡,兵敗如山倒。
1983年初,雅馬哈公司的負債總額已經高達2200億日元,而申請新的貸款也變得日漸困難;雅馬哈的摩托車積壓也逐漸嚴重,其庫存占整個日本摩托車業庫存的50%以上,雅馬哈公司已經走投無路了。雅馬哈公司的董事長與總經理為形勢所迫也隻好向本田公司的總經理“負荊請罪”,並表示願接受雅馬哈公司在摩托車業中的次要附屬地位,來換取本田公司的“原諒”。到這時,曆時一年半的“近代日本工業領域中最殘酷的一次商戰”才算硝煙散盡,雅馬哈隻有獨自品嚐失敗的苦果。
由此可見,一家企業在實力不斷增強的情況下,有進行多元化經營的想法是正常的,但永遠要記住的是多元化經營並非無限度無條件的,一旦多元化經營過度,同樣會把企業引向失敗。在進行多元化經營的時候,創業者要時刻都想到自己所要進入的新領域永遠都存在著競爭,幾乎每個從事該行業的人或者企業都是你的競爭對手。假如這種競爭的激烈程度和競爭對手的實力水平都超過了自己的承受範圍,那你的多元化經營就要多加謹慎了,否則就很有可能麵臨雅馬哈公司一樣的困局。
一個聰明的人絕對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而一個睿智的企業家更不會在其他企業曾經跌倒過的地方再跌倒。多樣化的經營策略本身是無可厚非的,甚至也可以說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但是由於深受以前計劃經濟體製思想的影響,很多企業在多樣化經營過程中非常容易追求“大而全”的空幻。這一傾向往往導致企業實力分散,從而造成企業的失敗。所以,時刻要記住,除非自己擁有足夠的實力和那些經驗豐富的競爭對手打拚,不然絕對不可以輕易踏入自己一無所知的行業之中,這樣的損失是你難以想像的。
就像一個學生精力有限隻能夠學習一個專業一樣,一家企業的實力也是有限的,也隻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某幾個領域內開展多樣化經營。一旦超出自己的實力水平,超出這個力所能及的範圍,企業勢必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境況當中。
作為一家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多樣化經營與其他一切事物一樣,均存在一個限度問題,過猶而不及。過度的多樣化經營常常會給企業帶來表麵上的輝煌,實際上卻削弱了企業根本的競爭力。這種企業往往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過程中站穩腳跟。處處設防,就相當於處處不設防;樣樣都會,就意味著樣樣都不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