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看不到自己的獨特,便隻能平庸

�[���103.人啊,一生的工作隻為認識你自己

在古希臘帕爾索山上的一塊石碑上,刻著這樣一句箴言:“你要認識你自己。”盧梭稱這一碑銘:“比倫理學家們的一切巨著都更為重要,更為深奧。”孟子也曾經教導我們:“吾日三省吾身。”顯然,認識自己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愛爾蘭戲劇家王爾德曾經說過:“那些自稱了解自己的人,都是膚淺的人。”這的確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因為對每個人來說,要想完全了解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像有些時候,我們麵對鏡子裏的自己卻發出疑問:這是我嗎?

希臘神話中有一則叫做“斯芬克斯之謎”的有趣的故事:斯芬克斯是一名獅身人麵的女妖,她把守著路口,向來往行人出了一個謎語:“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晚上用三隻腳走路,腳最多的時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時候。”猜出謎底的,便被放行;猜不出的,便被這位女妖吞噬。

這個謎語的謎底應該說是最簡單不過的了,原來它的謎底就是我們“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一個嬌嫩的嬰兒,用四肢爬行。到了中午,也就是人的青壯年時期,他用兩隻腳走路。到了晚年,他是那樣老邁無力,以至於他不得不借助拐杖的扶持,作為第三隻腳。遺憾的是,眾多路人都猜不出來。作為“人”的人,卻不能認識自己,隻能眼睜睜地進入女妖的血盆大口,成為斯芬克斯的一頓美餐。幸虧一位智者俄狄甫斯猜中了謎底,才使這名淺薄的女妖無地自容、跳崖自殺了。

是啊,人有兩隻眼睛,可以看世間、看萬物、看他人,目觀八方,就是看不到自己。然而,一個人要培養承擔重任的力量,首先要從自我認識、自我訓練做起,這是一切行動的前提條件。

蘇格拉底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時子日不多了,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時看來很不錯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說:“我的蠟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接著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那位助手趕忙說,“您的思想光輝是得很好地傳承下去……”

“可是,”蘇格拉底慢悠悠地說,“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傳承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這樣的人選直到目前我還未見到,你幫我尋找和發掘一位好嗎?”

“好的、好的。”助手很溫順很尊重地說,“我一定竭盡全力地去尋找,以不辜負您的栽培和信任。”

蘇格拉底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那位忠誠而勤奮的助手,不辭辛勞地通過各種渠道開始四處尋找了。可他領來一位又一位,總被蘇格拉底一一婉言謝絕了。有一次,當那位助手再次無功而返地回到蘇格拉底病床前時,病入膏肓的蘇格拉底硬撐著坐起來,撫著那位助手的肩膀說:“真是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其實還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辭懇切地說,“找遍城鄉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優秀的人選挖掘出來、舉薦給您。”

蘇格拉底笑笑,不再說話。

半年之後,蘇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別人世,最優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助手非常慚愧,淚流滿麵地坐在病床邊,語氣沉重地說:“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蘇格拉底說到這裏,很失意地閉上眼睛,停頓了許久,才又不無哀怨地說,“本來,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隻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給耽誤、給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話沒說完,一代哲人就永遠離開了他曾經深切關注著的這個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後悔,甚至後悔、自責了整個後半生。

14世紀的英國詩人喬叟說:“自知的人是最聰明的。”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往往由於各種原因,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蘇格拉底的助手也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位助手就是沒有跳出“廬山”,以旁觀者的眼光分析和審視自己。

也許你又要問:在這一生的工作和認識自我中,我們又該怎樣行動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用的就是通過比較認識自我,當你不知道自己是對是錯時,你就看看身邊的人怎麼做吧。然後經過自己的思考,總是可以發現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在社會交際中,他人就是一麵鏡子,同樣,你也可以從別人的態度中把握自我,隻有在與他人的互相比較中才能了解自己。我們看不清楚自己,就記得照鏡子。留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以此來獲得一些評價,你就能了解和認識自我。最後,做每一件事情,每個人所取得的成果是不一樣的,要學會從成績中認識自我,但各人所具備潛能的性質不相同,有人拙於文字而長於工藝,有人不善辭令而精於計算。如果隻看少數項目上的成績,往往不能察見一個人的才能和稟賦的全貌。因此,請全麵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成績,認識自我。

人生之中,你最大的智慧是了知生命的本質和秘密。你最大的幸福是預知自己的命運,而這種預知,來源於正確認識自己,最終把握住自己的命運。人一生的工作也隻為了認識自己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自己可以是草芽,遇春風春雨就破土,釋放氧氣清新原野;自己可以是樹苗,在陽光雨露滋潤下長壯長高,撐出綠蔭撫慰人心。

104.失敗的人隻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雄鷹奮力飛向更高的天空,魚兒在清澈的水裏自在遨遊,駱駝在蒼茫的大漠間跋涉,因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位置才造就了生命的極致;奇妙的空中花園、精致的蘇州園林、美輪美奐的泰姬陵,因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方式才創造了美景奇觀;中國的萬裏長城、約旦的佩特拉、秘魯的馬丘比丘遺址、尼羅河邊的金字塔,因為選擇了價值才成就了美名的享譽,同樣,任何事物隻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一個老太太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常穿著大鞋走來走去,姿態忸忸怩怩,步履蹣跚,她自己也總是一副不舒服的樣子。有人問她為什麼不買小號的鞋穿,老太太卻說,我這種鞋,大號小號一個價,我為什麼要棄大就小呢?這個老太太的確又可笑又可悲,為了貪圖大尺寸的鞋料,而讓自己穿不合腳的鞋。

人生有時候就像穿鞋,有多大的腳就應該穿多大的鞋。最好的鞋是適合自己的鞋、最合你腳的鞋,而不是別人腳上花哨的、華麗的、名貴的鞋。同樣,最好的人生也不是別人光鮮亮麗的人生,最好的人生是找到了那條最適合你持續走下去又順達的路。

日本保險業泰鬥原一平在27歲時進入日本明治保險公司開始推銷生涯。那時他窮得連中午餐都吃不起,常露宿公園。而他在推銷時遇到的一位老和尚的一句話成了他一生的轉折點,老和尚說:“你在替別人辦保險時,要先考慮自己、認識自己,這樣才能走上正確之道。”

這個世界多姿多彩,上帝安排了每個人的到來,同時也為每個人確立了專屬位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幸福。你不可能什麼都得到,你也不可能什麼都適合去做,所以,你還要學會放棄,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放棄愚蠢的行動,隻有學會放棄、學會知足,才能更好地把握快樂、享受幸福。

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裏,一隻在野地裏。

在籠子裏的老虎三餐無憂,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在外麵的老虎自由自在,想去哪裏就去哪裏。兩隻老虎經常進行親切的交談。

籠子裏的老虎總是羨慕外麵老虎的自由,外麵的老虎卻羨慕籠子裏的老虎安逸。一日,一隻老虎對另一隻老虎說:“咱們換一換?”另一隻老虎同意了。

於是,籠子裏的老虎走進了大自然,野地裏的老虎走進了籠子。從籠子裏走出來的老虎高高興興,在曠野裏拚命地奔跑;走進籠子的老虎也十分快樂,他再不用為食物而發愁。

但不久,兩隻老虎都死了。

一隻是饑餓而死,一隻是憂鬱而死。從籠子中走出的老虎獲得了自由,卻沒有具備獲得捕食的本領;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獲得在狹小空間生活的心境。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許多時候,看著別人耀眼的光彩,總覺得別人的生活更幸福一點,別人的道路更平坦一點。而對自己的卻生活總是不滿意,於是開始一味羨慕別人,並蠢蠢欲動地想要去嚐試,可這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更不會有兩個一樣的人,別人的幸福也許對自己不適合;更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正是自己的墳墓。兩隻老虎的故事不是顯而易見嗎?

一隻烏鴉羨慕老鷹漂亮的俯衝、抓小羊的動作,於是就覺得隻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學會,於是開始自己也模仿老鷹的動作拚命練習,過了幾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恰好這時候,有一隻羊從樹下經過,烏鴉從樹上猛衝下來,撲到山羊背上,心想著完成老鷹那樣完美的動作,然而,它沒想到自己卻被抓了,它的身子太輕,爪子也被羊毛纏住,翅膀的力量還沒有足夠大,它不但沒有抓住小羊,反而被別人掌握住了生命,烏鴉盲目的模仿使自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而另外一隻老鷹卻從反麵來證明了這個道理。一位生物學家看到一家雞場的雞群中有一隻老鷹,感到非常奇怪,就詢問雞場主人。主人說:“它一直就吃雞飼料,被訓練成了一隻雞,始終都不想飛,根本不認為自己是一隻老鷹了。”生物學家說:“不過,它到底還是一隻鷹,應該能教它飛的。”

於是生物學家經過多次訓練,逐漸打消了老鷹的疑慮。最後,生物學家把它帶上高山,麵向太陽,奇跡發生了:老鷹發出勝利的歡叫,衝向天際。

適合某人穿的鞋,可能會讓另一個人穿來痛苦不堪。生活中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良方,每個人都有他自成一格的生活模式。歌德曾感歎道:“為何老是有人喜歡對他人惡言惡語?我想可能是大部分的人都誤以為肯定了他人的優點,便會跟著減損了自己的光榮所造成的。”為此,但丁說出了這樣一句扛鼎之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有人說:“條條道路通羅馬。”人生的路千條萬條,不止一條可以獲得成功,可是通往羅馬的道路有的曲折有的平坦,但最快捷的途徑隻有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路隻有一條。找到了它,就要決絕果斷地走下去,再不要憂鬱徘徊,終會走出光明的一片天。

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寶貝。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隻有適合的路才能在主觀與客觀上堅持走下去。道家最崇尚順其自然,蘇格拉底總用“量力而行”來勉勵自己,穿適合自己的鞋,走適合自己的路吧!

105.與自己為敵的人生是悲慘的人生

一位哲人說出了一個極容易被忽視的秘密:“世界上沒有跨越不了的事,隻有無法逾越的心。”心中有“牢籠”,是與自己為敵了,你自己都與自己為敵,試問:你這人生如何能開放、幸福?能不悲慘嗎?要想取得驕人的成績,關鍵在於衝出“心理牢籠”,不再與自己為敵。

我們的放不開,我們的不能原諒,我們的任性或者我們沒有緣由的執著,一切的這些最終到底對誰造成了影響?阻止了誰的幸福?答案是我們自己。太在意一件事對自己的意義而忘記了最初的目標,總之,可以使人生變得不如意的事,常常是連自己也看不開。

一個苦者找到一個和尚傾訴他的心事。

他說:“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說:“沒有什麼東西是放不下的。”

他說:“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和尚讓他拿著一個茶杯,然後就往裏麵倒熱水,一直倒到水溢出來。

苦者被燙到馬上鬆開了手。

和尚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苦者認為是那些“放不下”和他過不去,其實是他自己與自己過不去,是他自己創造了那些放不開。人人都準備著在許多人眼裏與敵人作戰,很多時刻,人都認為隻有別人才是自己的敵人,勝利或失敗都可以看做是人生不可躲避的運程,但其實,很多時候敵人都是我們自己。自己層次的局限性;自己視野的狹隘性;自己見識的短淺性,我們缺少內省反思的心理。

有一個女孩子穿著幹淨的鞋子,踮著腳尖小心翼翼地走在泥濘的路上,為了保持鞋子幹淨,她走走停停,特意挑比較高和硬的地麵。可是一不小心,她還是踩到了爛泥裏,幹淨的鞋子霎時髒了一大片。她懊惱極了,於是便不管不顧,兩隻鞋隨意踩在泥路上,走得非常快。

她是不是在想既然髒了,那麼就讓它更髒好了;既然壞了,那麼就毀了它……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多少都隱藏了一些“自毀”的傾向,這種內在情緒的衝動常常會驅使一個人做出不利於自己發展的事情,無意中,自己就給自己樹敵了。

其實每個人都有失意的時候,如經濟窘迫、錯失愛情、事業不順等,麵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有兩種選擇:有些人整天長籲短歎,認為自己無可救藥,就此頹廢不振,結果一切變得更加暗淡和閉塞,人生變得悲涼;此外,愛自己的人,就會一笑置之,從頭開始,堅持不懈,生活越來越精彩,因為他們不想與自己為敵。

一個人在他25歲時因為被人陷害,在牢房裏待了10年。後來沉冤昭雪,他終於走出了監獄。出獄後,他開始了幾年如一日的反複控訴、咒罵:“我真不幸,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竟遭受冤屈,在監獄度過本應最美好的一段時光。那樣的監獄簡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狹窄得連轉身都困難,唯一的細小窗口裏幾乎看不到陽光;冬天寒冷難忍,夏天蚊蟲叮咬……真不明白,上帝為什麼不懲罰那個陷害我的家夥,即使將他千刀萬剮也難解我心頭之恨啊!”

85歲那年,在貧病交加中,他終於臥床不起。彌留之際,牧師來到他的床邊:“可憐的孩子,去天堂之前,懺悔你在人世間的一切罪惡吧……”

牧師的話音剛落,病床上的他聲嘶力竭地叫喊起來:“我沒有什麼需要懺悔,我需要的是詛咒,詛咒那些造成我不幸命運的人……”

牧師問:“您因受冤屈在監獄待了多少年?離開監獄後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惡狠狠地將數字告訴了牧師。

牧師長歎了一口氣:“可憐的人,你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對你的不幸,我真的感到萬分同情和悲痛!他人囚禁了你區區10年,而當你走出監牢本應獲取永久自由的時候,你卻用心底裏的仇恨、抱怨、詛咒囚禁了自己整整50年!”

那個人從他被送去坐牢的時候就與自己為敵了,60年的痛苦生活,他一直認為別人在陷害自己,全世界都對不住他,可是,他從來沒有想過,他這悲慘落魄的一生中,他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自我設限讓他在生活的各個層麵都上了一把鎖,就連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給自己畫了個圈圈住自己。其實那個人不止在監獄裏待了10年,他人生的後50年裏,他用他的心給自己的四周上了一道堅硬的牆壁。

很多東西不是牢不可破的,遠遠沒有你想象的那樣恐怖。隻要你摒棄固有的想法,嚐試著重新開始,你就能擺脫以前的憂慮和消極心理。世界上最難攻破的不是那些堅固的城堡和雄偉的城牆,而是自己的心,這“心牆”阻擋了陽光的照射,禁錮了生命的盛放。

不要再與自己為敵,當幸福向你伸出雙手的時候,你不要把自己的手藏在背後而不敢和幸福擊掌。

106.每天都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有人說:“要檢驗一個人的品格,最好是看他失敗以後如何行動。”跌倒不算失敗,跌倒了站不起來才是失敗。

有人問一個孩子,他是怎麼學會溜冰的?那孩子回答道:“哦,跌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再跌倒,反反複複,慢慢的,就不會跌倒,溜冰也就學會了。”其實很簡單,跌倒之後,勇敢地站起來,就是給了自己一個新的機會,就是讓自己重新開始。

每個人都有過去,甚至是非常痛苦、非常失望的傷心經曆。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那些過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慢慢忘記,有的人在回憶從前時,會覺得自己處處失敗、碌碌無為,想起事業失敗,親友離去,整個世界就是一片傷心的海洋,一切都那麼渺茫,似乎未來的一切都看不清方向。

但有沒有想過,你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避免下次重複出錯,而不是一味地追悔感傷而沉浸於此。事情已經發生,局麵已經形成,再也無法挽回,你應該學會放下過去那些失敗和痛苦以及種種不幸。今天,隻要你自己願意,隻要你給自己機會,你就可以重新開始。明天,你就會看見勝利就在前方,就在向你招手。

美國從事個性分析的專家羅伯特·菲利浦有一次在辦公室接待了一個因自己開辦的企業倒閉、負債累累、離開妻女到處流浪的流浪者。

那人進門打招呼說:“我來這兒,是想見見這本書的作者。”說著,他從口袋中拿出一本羅伯特的書《自信心》。流浪者繼續說:“昨天下午我是決定輕生要跳密西根湖的。命運之神卻在這時把這本書放入我的口袋中。本來我已經看破一切,認為一切已經絕望,所有的人包括上帝在內都已經拋棄了我。但這本書,使我產生新的看法,為我帶來了勇氣及希望,並支持我度過昨天晚上。我已下定決心,隻要我能見到這本書的作者,他一定能協助我再度站起來。現在,我來了,我想知道你能替我這樣的人做些什麼。”

在他說話的時候,羅伯特從頭到腳打量流浪者,發現他茫然的眼神、沮喪的皺紋、十來天未刮的胡須以及緊張的神態,然後請他坐下來,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說出來。

聽完流浪漢的故事,羅伯特想了想,說:“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去見本大樓的一個人,他可以讓你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幫助你賺回你所損失的錢並且協助你東山再起。”羅伯特剛說完,他立刻跳了起來,抓住羅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羅伯特拉著他的手,引導他來到從事個性分析的心理試驗室裏,和他一起站在一塊看來像是掛在門口的窗簾布之前。羅伯特把窗簾布拉開,露出一麵高大的鏡子,他可以從鏡子裏看到他的全身。

羅伯特指著鏡子說:“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其實你隨時可以重新開始,隻要你坐下來,徹底認識一下。在你對這個人作充分的認識之前,他也許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但你要把他當做一個陌生人來重新認識,之後,你便可以重新開始。”

他朝著鏡子走了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胡須的臉孔,對著鏡子裏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鍾,然後後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一會兒之後,羅伯特領他走出電梯間,送他離去。

幾年後,羅伯特在街上碰到了這個人,而他不再是一個流浪漢形象,他西裝革履,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原來那種衰老、不安、緊張的姿態已經消失不見。他說,他感謝羅伯特,讓他明白了其實每天都可以重新開始。

有一句古老的猶太格言這樣說:“對必然之事,輕快地加以接受。”道理很簡單:我們不再想那些已經過去的煩惱的事情,就能節省下精力,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信心,去創造一個更加豐富的生活。如果你的內心還沉溺在往事之中,你還在痛苦中掙紮、憂愁和恐慌,就仿佛在擰麻花,兩股力量互不相讓,那最終深陷泥沼的隻有你自己。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選擇是自己做的,機會是自己給的,為什麼不選擇接受不可避免的錯誤和失敗,並拋下它們往前走呢?

是的,在你失敗的時候,你會想前方還有多少泥濘在等著你,可是這隻是你的想象,那麼,你為什麼不對自己說前方是彩虹呢?失敗是對一個人人格的考驗,在一個人除了自己的生命以外,一切都已失去的情況下,潛在的力量到底還有多少?可是,你沒有勇氣繼續奮爭、自認失敗,那麼你所有的能力就會全部消失。而隻有毫無畏懼、勇往直前、永不放棄人生責任的人,才會在自己的生命裏有偉大的進展,每一天都有機會讓你自己重新開始,你的彩虹是你自己創造的。

107.開放的花園最美,開放的人生最寬

有人說: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心太小,裝的東西少,眼光淺,世界小,舞台就小;心越大,能容世界百態,眼光長遠,朋友多,可以做的事也多;心越大,看待事物的格局就越大,手筆也就大。把眼光望遠一點點,開放自我,你將會走得更遠,你能看到和現在完全不同的景象。

曾有一個著名的企業家說過:“凡係統,開放則生,封閉則死。”國家如此,社會如此,人亦如此。開放這個詞語,對於我們來說應該不太陌生,所以對這個字眼,我們的心中更有感受,更應該充滿了感激。開放是我們時代的趨勢,時代的浪濤衝刷著那些不開放的障礙,最後開放變得不可阻擋。

開放,是一種心態、一種個性、一種氣度、一種修養;是樂於承擔責任和接受挑戰;是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樂意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經驗,能夠迅速適應新的環境;是堅強,敢於麵對任何的否定和挫折,不畏懼失敗。隻有開放自我,才能熱愛創新,不墨守成規,不故步自封、不固執僵化;隻有開放自我,才能樂於和別人分享快樂,並能撫慰別人的痛苦與哀傷;隻有開放自我,才能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並能樂觀地接受他人的意見,而且非常喜歡和別人交流;隻有開放自我,才能對周圍的世界都懷有強烈的興趣,喜歡鑽研和探索;隻有開放自我,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他人、社會和周圍的一切。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人生是否開放,關鍵不在於出身的高下,也不在於能否出國留學,首先是在於心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對成功懷有強烈欲望的人,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必須要心態開放。隻要心態開放,自然就站得高,看得遠。隻有開放的心態才能使人持續進取、保持活力,才能不斷吸取新知,才能和團隊保持良好的互動。

能夠超越別人的人不一定能超越自我,能夠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勝利者。開放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隻有在不斷地超越自我才能體驗到真實的自我,體驗到自我價值實現的歡愉。原來,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是自己的怯懦阻止了自己的開放。

有一條魚在很小的時候被捕上了岸,漁夫看它太小,而且很美麗,便把它當成禮物送給了女兒。

小女孩把它放在一個魚缸裏養了起來。每天,這條魚遊來遊去總會碰到魚缸的內壁,心裏便有一種不愉快的感覺。

後來魚越長越大,在魚缸裏轉身都困難了,女孩便為它換了更大的魚缸,它又可以遊來遊去了。可是每次碰到魚缸的內壁,它暢快的心情便會暗淡下來。它有些討厭這種原地轉圈的生活了,索性靜靜地懸浮在水中,不遊也不動,甚至連食物也不怎麼吃了。

女孩看它很可憐,便把它放回了大海。

它在海中不停地遊著,心中卻一直快樂不起來。

一天,它遇見了另一條魚,那條魚問它:“你看起來好像悶悶不樂啊?”

它歎了口氣說:“啊,這個魚缸太大了,我怎麼也遊不到它的邊,我實在不能適應這麼大的世界!”

我們是不是就像那條魚呢?在我們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歲月流逝,我們接觸的人越來越多,視野越來越開闊,世界越來越大。魚在魚缸中待久了,心也變得像魚缸一樣小了,不敢有所突破,到了海裏反而變得悶悶不樂。而我們,是否會有一天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無法開放自己,狹小的心會變得無所適從,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即使給你一片大海,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覺。

不打開自己,一個人就不可能學會新東西,更不可能進步和成長。在一個組織裏,最成功的人就是擁有開放胸懷的人,他們進步最快,人緣最好,也最容易獲得成功的機會。開放和超越的過程就像一條蛇形的小路一樣,反轉難測,盤旋延伸,人就在這充滿希望的蛇形路上追求著自我、實現著自我、超越著自我。你隻有在不斷的超越中,才能體驗到真實的你,體驗到你自己價值得以實現的歡愉。學著開放自己吧,讓心靈寬廣,時時抹去窗欞上的塵埃,心靈永遠能打開窗戶,讓陽光照進來,乘著陽光讓思緒飛翔,讓思想把希望點亮,你的心有多大,你將會走多遠!

108.做一個不想“如果”隻想“如何”的人

問題麵前有兩種人:一種人一味退縮,“我不行,我找不到好方法”;另一種人迎難而上,堅信如果有一千個問題,必有一千零一個方法。後一種人永遠不會被問題難倒,他們總能找到適當的方法。

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我們總會碰到各種各樣問題。這些問題就像攔路虎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使我們戰戰兢兢地不敢前行一步。也許我們努力了,但還是無法成功,於是更多的人選擇放棄並安慰自己:算了吧,這是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我還是不要再浪費時間了。

但是,問題真的解決不了嗎?情況似乎並不是這樣的。我們說:如果有一千個問題,必有一千零一個方法。

一位名叫康妮的小姐被美國全國汽車公司製造的一輛卡車撞倒,司機踩了刹車,卡車把康妮小姐卷入車下,導致康妮小姐被迫截去了四肢,骨盆也被碾碎。就連康妮小姐也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冰上滑倒跌入車下的還是被卡車卷入車下的,馬格雷先生則巧妙地利用了各種證據,推翻了當時幾名目擊者的證詞,康妮小姐因此敗訴。

傷心、絕望的康妮小姐向詹妮芙·帕克小姐求援。詹妮芙通過調查掌握了該汽車公司的產品近年來的15次車禍——原因完全相同,該汽車的製動係統有問題,急刹車時,車子後部會打轉,把受害者卷入車底。

詹妮芙對馬格雷說:“卡車製動裝置有問題,你隱瞞了它。我希望汽車公司拿出200萬美元來給那位姑娘,否則,我們將會提出控告。”

馬格雷回答道:“好吧,不過我明天要去倫敦,一個星期後回來,屆時我們研究一下,做出適當安排。”

一個星期後,馬格雷卻沒有露麵。詹妮芙感到自己上當了,但又不知道為什麼上當,她的目光掃到了日曆上——詹妮芙恍然大悟,訴訟時效已經到期了。詹妮芙怒氣衝衝地給馬格雷打了個電話,馬格雷在電話中得意揚揚地放聲大笑:“小姐,訴訟時效今天過期了,誰也不能控告我們了!希望你下一次變得聰明些!”

詹妮芙幾乎要被氣瘋了,她問秘書:“準備好這份案卷要多少時間?”

秘書回答:“需要三四個小時。現在是下午一點鍾,即使我們用最快的速度擬好文件,再找到一家律師事務所,由他們擬出一份新文件交到法院,那也來不及了。”

“時間!時間!該死的時間!”詹妮芙急得在屋中團團轉。突然,一道靈光在她的腦海中閃現——全國汽車公司在美國各地都有分公司,為什麼不把起訴地點往西移呢?隔一個時區就差一個小時啊!

位於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在西十區,與紐約時間相差整整5個小時!對,就在夏威夷起訴!

詹妮芙贏得了至關重要的幾個小時,她以雄辯的事實、催人淚下的語言,使陪審團的男女成員們大為感動。陪審團一致裁決:詹妮芙勝訴,全國汽車公司賠償康妮小姐600萬美元損失費!

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雖然不容易,但方法總是有的,隻要我們努力地思考。工作中的難題也是這樣,所以在工作中,如果我們遇到了難題,就應該堅持這樣的原則:努力找方法,而不是輕易放棄。

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柏拉圖說:“思考的危機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危機。”同樣,思考的失敗也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挫敗。一個不善於思考“如何”而隻思考“如果”的人,會遇到許多取舍不定的問題;相反,做一個不想“如果”而隻想“如何”的人,可以讓自己更自如地應對危機與挫折。

要相信自己的大腦,要信任你的智慧。任何問題都不會有山窮水盡之時,在能補救之前不必絕望,而要冷靜尋找對策。

109.在困境中找尋著機遇

困境是一所培養天才的學校,人生路上的磨難能成就輝煌人生。逆風飛揚需要勇氣,要時時調整心態積極走出困境。

1.困境讓你更堅強

阿拉法特1929年出生於開羅,父親是一個富商。阿拉法特的童年並不幸福,4歲時母親病逝,阿拉法特寄養在耶路撒冷的叔叔家中,4年後才回到開羅。

心理學家認為,童年的經曆造就了阿拉法特強烈的追求獨立性格。家庭的不幸使他產生了一種被拋棄、被背叛的感覺,使他從小就懂得:一切隻能依靠自己。

阿拉法特一生中經曆過無數次危機。無論是在1966年被敘利亞以暗殺指控投入監獄,還是1982年被以色列軍隊圍困在貝魯特地堡,阿拉法特都表現出了絕地求生的能力。

在麵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阿拉法特並不畏懼,反倒能找到更大的滿足感,他會努力表現出在精神上勝過對方一籌。在任何危急時刻,他都充滿活力,表現出無所畏懼的勇氣。

他暴風驟雨般的人生中充滿了坎坷,他卻始終堅持自己的遠大目標——建立巴勒斯坦國家。每一次遭受軍事上或政治上的重創慘敗後,他都會重新崛起。

困境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考驗,麵對逆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勇敢地麵對它,並努力去解決它,困境讓你更堅強。

2.磨難成就輝煌人生

深山裏有兩塊石頭,第一塊石頭對第二塊石頭說:“去經一經路途的艱險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夠搏一搏,不枉來此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塊石頭嗤之以鼻,“安坐高處一覽眾山小,周圍花團錦簇,誰會那麼愚蠢地在享樂和磨難之間選擇後者,再說,那路途的艱險會讓我粉身碎骨的!”

然是,第一塊石頭還是隨山溪滾湧而下,曆盡了風雨和大自然的磨難,它依然執著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塊石頭譏諷地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著安逸和幸福,享受著周圍花草簇擁的暢意抒懷。

許多年以後,飽經風霜、曆盡塵世之千錘百煉的第一塊石頭和它的家族已經成了世間的珍品、石藝的奇葩,被千萬人讚美稱頌。第二塊石頭知道後,有些後悔當初,現在它想投入到世間風塵的洗禮中,然後得到像第一塊石頭那樣的成功和高貴,可是一想到要經曆那麼多的坎坷和磨難,甚至瘡痍滿目、傷痕累累,還有粉身碎骨的危險,便又退縮了。

一天,人們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藝的奇葩,準備修建一座精美別致、氣勢雄偉的博物館,建造材料全部用石頭。於是,他們來到高山上,把第二塊石頭粉了身,碎了骨,給第一塊石頭蓋起了房子。

孟子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和安逸同樣是一種生活方式,但一個可以培育信念,一個隻能播種平庸。

動物學家的實驗表明,狼群的存在使羚羊變得強健,而沒有狼群的威脅,羚羊在舒適的環境下變得弱不禁風,一旦遭遇狼群,隻有被吃掉。這一現象同樣適用於人類。真正的人生需要磨難。遇到逆境就一味消沉的人,是浮淺的;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惶惶不可終日的人,是脆弱的。一個人不懂得人生的艱辛,就容易傲慢和驕縱。未嚐過人生苦難的人,也往往難當重任。

愛倫·坡是一位浪漫又神秘的天才詩人、小說家。他給後世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歌,最膾炙人口的是詩歌《烏鴉》。

“那隻烏鴉總不飛去,老是棲息著,老是棲息著;在我房門上方那蒼白的帕拉斯半身雕像上。它眼中流露的神情,看上去就好像夢中的一個惡魔。在它頭頂上傾瀉著的燈光將它的陰影投射在地板上。”

愛倫·坡將這首詩寫了又改,改了又寫,一直斷斷續續地寫了10年。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卻被迫將它廉價出賣,僅僅隻得到了10美元的稿費——這相當於他一年的工作僅合一塊錢。

曆史是公正的。當時隻得了10美元的詩,它的原稿後來卻賣了幾萬美金的高價。這樣一位天才詩人,一生都在窮困中度過,他大部分時間付不起房租,盡管房子簡陋。他的妻子患有肺癆,因為沒有錢尋醫問藥,隻有終日纏綿病榻。他們沒有錢買食物,有時候,他們一連好幾天都沒有一點東西可吃。當車前子草在院子裏開花的時候,他們就把它摘下來,用水煮熟了當飯吃,有一段時間幾乎天天如此。

3.積極心態幫你走出困境

挫折,是一麵鏡子,能照見人的汙濁;挫折,也是一副清醒劑,是條鞭子,可以使你在抽打中清醒。

挫折,會使你冷靜地反思自責,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以求一搏;挫折,會使人細細品味人生,反複咀嚼人生甘苦,培養自身悟性,不斷完善自己;挫折,不是一束鮮花而是一叢荊棘,鮮花雖令人怡情但常使人失去警惕,荊棘雖叫人心悸卻使人頭腦清醒。

麵對挫折,不能喪誌,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校正人生的坐標和航線,重新尋找和把握機會,找到自己的位置,發出自己的光芒。

有一個年輕人在報上看到應征啟事,正好是適合他的工作。第二天早上,當他準時前往應征地點時,發現應征隊伍中已有20個男孩在排隊。

如果換成另一個意誌薄弱、不太聰明的男孩,可能會因為如此而打退堂鼓。但是這個年輕人卻完全不一樣。他認為自己應該動動腦筋,運用自身的智慧想辦法解決困難。他不往消極麵思考,而是認真用腦子去想,看看是否有辦法解決。

他拿出一張紙,寫了幾行字,然後走到負責招聘的女秘書麵前,很有禮貌地說:“小姐,請你把這張紙交給老板,這件事很重要,謝謝你。”而後從容地到第20個男孩後邊排隊。這位秘書對他的印象很深刻。因為他看起來神情愉悅、文質彬彬,有一股強有力的吸引力,令人難以忘記。所以,她將這張紙交給了老板。

老板打開紙條,見上麵寫著這樣一句話:“先生,我是排在第21號的年輕人。請不要在見到我之前做出任何決定。”

你可以預料到,最後的結果會是這個年輕人被順利錄取。因此,人生不必害怕困境,隻要調整心態,勇於迎接挑戰,而且又能憑借實力來抗擊任何的逆境,加之勤動腦,運用智慧去積極地解決問題,相信任何的困境都將成為你成功的一個機遇。這時,你也許會由衷地感激這些人生中的逆境,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讓你的人生充滿了挑戰、機遇和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