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reference_book_ids":[7330845769601125438,7294567297975323687,7337879025840294974,7316123635809258548,7340897935967669310,7135377573504109598,7307583101771729982,7356081950852910142,7298982660079094794,72514318649996114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人生就是一個過程,所以人生的每一步都一定要走好。在學會珍惜親情、愛情、友情之外,更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讓自己的人生在平凡中充滿著成功。辛勤工作的背後隱藏著快樂和歡喜,正像漫漫長夜結束後,曙光就會到來一樣。歡樂和幸福總會從辛苦的彼岸露出它優美的身姿,這就是勞動人生的美好。
堅持學習,保持生活的熱情
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相當多的知識和技能,課本上都沒有,老師也沒有教給我們,這些東西完全要靠我們在實踐中邊學邊摸索。
許多人以為,學習隻是青少年時代的事情,隻有學校才是學習的場所,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並且早已走向社會了,因而再沒有必要進行學習,除非為了取得文憑。
這種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實是不對的。在學校裏自然要學習,難道走出校門就不必再學了嗎?學校裏學的那些東西,就已經夠用了嗎?
其實,學校裏學的東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相當多的知識和技能,課本上都沒有,老師也沒有教給我們,這些東西完全要靠我們在實踐中邊學邊摸索。
可以說,如果我們不繼續學習,我們就無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識,無法使自己適應急速變化的時代,我們不僅不能搞好本職工作,反而有被時代淘汰的危險。
有些人走出學校投身社會後,往往不再重視學習,似乎頭腦裏麵裝下的東西已經夠多了,再學會漲破腦袋。
殊不知,學校裏學到的隻是一些基礎知識,數量也十分有限,離實際需要還差得很遠。
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隻有以更大的熱情,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使自己豐富和深刻起來,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業中。
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調查,半數的勞工技能在1~5年內就會變得一無所用,而以前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別是在工程界,畢業10年後所學還能派上用場的不足1/4。
因此,學習已變成隨時隨地的必要的選擇。
美國人認為:年輕時,究竟懂得多少並不重要,隻要懂得學習,就會獲得足夠的知識。
學習不光是學問家的事情。無論從事哪一種事業,都需要不斷地學習。隻有學習才能擴大視野,獲取知識,得到智慧,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凡傑出的人,都是終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識的人。在漫長的人生經曆中,即使再忙再苦再累,他們也不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學習既是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又是他們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們看來,知識是沒有止境的,學習也應該是沒有止境的,學習使他們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遠年輕,也使他們的事業日新月異。
紐約市戴爾·卡耐基學院的一位學員名叫埃德·格林,他是一位十分傑出的推銷員。他的年收入能超過7.5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2萬美元。埃德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當我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有一次我的爸爸帶我參觀了我們家的菜園。爸爸可以說是當時那個地區最好的園丁,他在園子裏辛勤耕作,熱愛它,並且以自己的成果為榮。當我們參觀完之後,爸爸問我從中學到了什麼。
“而我當時隻能看出來爸爸顯然在這個園子裏狠下了一番工夫。對這個回答爸爸有些沉不住氣了,他對我說:‘兒子,我希望你能夠觀察到當這些蔬菜還綠著時,它們還在生長;而一旦它們成熟了,就會開始腐爛。’”
埃德說:“我一直沒有忘記這件事,我來上這門課是因為我認為自己能從中學到些什麼。坦白地說,我確實從其中一節課中學會了一些東西,那使我完成了一筆生意並得到了上萬美元,而我曾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試圖做成它。我所得到的這筆錢能夠付清我這一生接受促銷培訓的所有花費。”
境界談
在人生的這場遊戲中,你應當保持生活的熱情和學習的熱情,不斷地吸取能夠使自己繼續成長的東西來充實你的頭腦。彼得·紮克這樣闡述這個觀點:“知識需要提高和挑戰才能不斷增長,否則它將會消亡。”
別入錯行也不要輕易轉行
不要因為你有過多的選擇而放棄了積累,因為你所耽擱的時間永遠記在你自己的賬簿上。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男人“入錯行”,雖然也可以轉行,但絕非如想象那麼容易。
當然行行出狀元,並沒有哪個行業不好,哪個行業才好,那為何又要提醒你“千萬別入錯行”呢?
找工作要睜大眼睛,找適合你的工作,找你喜歡的工作,找有發展的工作,千萬別因一時無業,怕人恥笑而勉強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歡的工作。人總是有惰性的,不喜歡的工作做了兩三個月,一旦習慣了,就會被惰性套牢,不想再換工作了。一晃三年五年過去了,那時要再轉行,就更不容易了。
雖說很多人的第一個工作是在匆忙之中選定的,為了生活,也許顧不了那麼多。這個工作一日一日地做下去,一年兩年過去了,人頭熱了,經驗也有了。有的人從此安安分分地上他的班,了不起換新的公司,為自己尋求較好的待遇和工作環境;有的人則運用已經學到的經驗,自己創業當老板;有的則轉行,到別的天地裏試試運氣。
轉行的想法90%以上的人都有過,光是想當然沒什麼關係,如果不隻是想,真的要轉,那麼你就要三思而後行!
並不是說轉行的人必定失敗,天底下沒有這麼絕對的事,而事實上,轉行後有好的發展的人也不少。但話說回來,轉行後成就不如老本行的人也很多。這些人有的還不死心地期待“明天會更好”,有的則早已向後轉,回到老本行去了。也許你會說:“我沒有看到轉行後失敗的人!”真相是:人都好麵子,他轉行失敗會告訴你嗎?
那麼,轉行之前要“三思”,“思”什麼呢?有幾個方向可以參考:
(1)我的本行是不是沒有發展了?同行的看法如何?專家的看法又如何?如果真的已無多大發展,有無其他出路?如果有人一樣做得好,是否說明了所謂的“無多大發展”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2)我是不是真的不喜歡這個行業,或是這個行業根本無法讓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換句話說:是不是越做越沒趣,越做越痛苦?
(3)對未來所要轉換的行業的性質及前景,我是不是有充分的了解?我的能力在新的行業是不是能如魚得水?而我對新行業的了解是否來自客觀的事實和理性的評估,而不是急著要逃離本行所引起的一廂情願的自我欺騙?
(4)轉行之後,會有一段時間青黃不接,甚至影響到生活,我是不是做好了心理準備?
如果一切都是肯定的,那麼你可以轉行!
不過,有很多事情常出人意料,事先的評估和判斷都很好,真正做了才發現不如預期的那麼順利和樂觀。轉行也是如此,因此除非真的迫不得已,奉勸你還是別轉行,有如下幾個理由:
做事靠經驗,經驗則是累積來的,而不是可從速成班學來的,速成班教的都是皮毛而已!如果你轉的是和本行毫無關係的行業,等於是把過去所累積的專業經驗全部丟掉,那不是很可惜嗎?而且在新的行業裏,你又要花很多時間重頭學起,這種時間和精神的浪費相當驚人。何況還不一定能學得好!
做事要有成就,衝勁也很重要,而人一旦到了某個年齡,衝勁就會減少。在要收成的年齡轉行,就算有衝勁,也會少了許多,守成的心態反而會讓你在新的行業進退不得,於是一轉眼,40歲了,50歲了,光陰虛度,不堪回首,何必呢?
話是這麼說,也並非叫你非委屈自己老死在本行裏,但轉行的風險畢竟太大,若無大決心、大魄力,最好不要輕率為之,尤其不能聽別人說哪個行業好,就嫌棄起自己的本行,心動又行動。這種哪邊好往哪邊跑的心態會讓你一輩子都在轉行中不得安定。
要轉行,不如從老本行出發,看看與其有關的行業有哪些。等了解清楚了再轉,這樣可少花很多力氣。
境界談
日本有一句俗語:“滾石不生苔。”說的正是轉行這件事。過於頻繁輕率地轉行,可能會使你在哪裏都無所積累,因而一生一事無成。
沒有什麼能阻礙你行動的腳步
年輕人瓊斯正在找工作,他從朋友那裏得知,著名的微軟公司正在招聘技術人員。這是他向往已久的公司,他滿懷希望地報了名。不料,考試前一天瓊斯卻接到這樣的一個通知:普通的技術工人根本沒資格應聘。瓊斯一度非常失望,但他想:進入微軟是我的夢想,現在有機會了,我一定要爭取。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我。於是,他找到微軟的招聘人員,說明自己的來意和迫切心情。
出人意料的是,負責招聘的領導沉思了一會兒,拍著瓊斯的肩膀說:“小夥子,我們正需要你這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
可見,在行動中,沒有誰是一帆風順、不經曆任何的低潮和困境的,也沒有誰是永遠失敗的。隻要你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毫不猶豫地行動起來,你就是最後的成功者。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戰勝挫折的唯一方法就是勇往直前。”困難是我們通向成功所必須經過的考驗和磨煉,我們隻要經曆並克服了他們,就能進入一片新天地。
一個海軍司令問他的部下:“如果你率領的船隻在海麵上行駛時,獲知前方海麵上有一個巨大的暴風圈正向你的船襲來。請問,以你的經驗,你將會如何處置呢?”
他的部下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掉轉船頭,躲避這個暴風圈,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海軍司令搖了搖頭說:“不行,當你掉轉船頭後,暴風圈會一路跟隨你的船。這樣做不但不能擺脫暴風圈對船的襲擊,反而會延長船跟暴風圈的接觸時間,咆哮的暴風雨更容易把你的船撕成碎片,這是非常危險的。”
部下說:“那,如果將船頭向左或向右轉90度,試著脫離暴風圈的威脅呢?”
司令仍是搖搖頭,微笑道:“還是不行。如果這樣做,船身的整個側麵,就將暴露在暴風圈的肆虐之下,增加與暴風圈接觸的麵積,這會導致船迅速傾覆,結果更加危險。”
眾人不解,問道:“如果這些方法都不行,那究竟應該怎麼辦呢?”
司令肯定地說道:“隻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抓穩你的舵輪,讓你的船頭不偏不倚地迎向暴風圈繼續前進。唯有這樣做,才可以將與暴風圈接觸的麵積化為最小;同時,因為你的船與暴風圈彼此相對運動,還可以減少與暴風圈接觸的時間。你將會發現,很快地,你已經安然衝過暴風圈,迎接另一片充滿陽光的藍天。”
部下不禁為司令的精神所折服。
海軍司令就是想告訴大家,麵對困難,逆流而上才是最明智的選擇。許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在於越是在困境中,對於他們來說越具有挑戰性。
境界談
作為年輕人,就應該有不破不立的闖勁,遇到困難,不應該退縮,不應該讓困難阻止前進的腳步。能夠阻止行動的不是困難,而是知難而退的心態。
培養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通用電氣公司的最高主管韋爾奇連續數年被英國一份雜誌評為最受推崇的企業家,他把通用電氣公司由一家龐大僵化的企業變成了“最具競爭力的企業”。
一次,韋爾奇找一個部門的主管來開會,在韋爾奇心中,這個部門雖有盈利,但還可以表現得更好。韋爾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那位主管不大了解他的意思,隻是一味地說:“請看看我的收益,看看我的投資回報率,我選用的人,我做的事……”韋爾奇希望這位主管能明白他隻是希望他對工作再多一點激情,再投入一點,這樣就更有利於控製時間,提高效率,但這位主管仍一頭霧水。
最後,韋爾奇幹脆給他一個建議:“我要你做的,就是休假1個月,放下一切,等你再回來時,變得就像剛接下這個職位,而不是已經做了4年。”
事情的發展果真如此,那位主管回來後精神煥發,把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部門效益也明顯提高了。韋爾奇通過這種措施,不但使各部門員工增強了工作的積極性,用飽滿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中,又大大地節約了時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任何情形之下,你都不可以對工作產生厭惡感。這是最壞的事。若你為環境所迫,隻能做些無趣的工作,你也要努力設法從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些樂趣、意義來。要知道隻要是應當做而又必須做的工作,不可能是完全無意義的。這由你對待工作的精神狀態好壞而定。良好的精神,會使一切工作都成為有意義、有趣味的工作。
若你認為你的工作是乏味的,那你厭惡的心理、厭倦的念頭就會導致你的失敗。樂觀的、積極的、熱忱的心理,才是吸引成功與幸福的磁石。
無論什麼工作,隻要是為社會所尊崇的,都具有無上的神聖性。隻要是有利於人類的工作,都不是卑賤的、可恥的。隻要聚精會神,工作上的厭惡、痛苦的感覺,就會消失。不明白這個秘訣的人,也不會懂得獲得成功與幸福的方法。
卡耐基說:“如果一個人不能從工作中找出樂趣,那不是工作本身枯燥的緣故,而是他自己不懂得工作的藝術。”
那真是一句至理名言:一個人對於工作感到沒有興趣或苦悶,都是由於他自己的緣故,並不是工作本身所造成的。
人生下來就要去做一名競爭的選手。當你加入這種盛大的競賽中,你的對手到處都是,沒有一件事情不是競爭的項目。
境界談
應該把生活、事業看做是一種永遠的戰鬥,每天都要克服種種困難,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就能看見勝利的機會,它們隨時能讓你獲取勝利,隻要你不放棄競賽的權利!
萬丈高樓平地起
事實上,“萬丈高樓平地起”,任何事業都要從基層做起。一個人要想搞懂一門生意最好從底層起步,當他往上升的時候,才會搞清整個工作程序。洛克菲勒年輕時的經曆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洛克菲勒去一家公司參加求職麵試時,一位人事官員問他:“你想找個什麼樣的工作?”
“我要你們所有的工作中薪水最低的工作。我急需要一份工作。”洛克菲勒說。
“來吧,我們雇傭你了。”
洛克菲勒十分高興。他感到這是他生活中的低潮階段,他無業、無家,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孤苦伶仃。他感到需要一個起點,甚至是最底層的一個起點。
第二天一早,他去上班,被安排在組裝線上。他的工作是將帶著銅鉚釘的帶子纏繞在鐵環上。那時公司正在為陸軍製造機車手提燈。他的薪水是每小時20美分。
他發現手工勞動有趣而令人滿意。這一工作對他並不難。然而,頭一天在組裝線上,釘鉚釘時錘子就把他的手重重地砸青了。他很擔心這一事故對工作造成不便,在得到了老板許可後在下班後繼續留下來,研究出一個能用受傷手指工作的辦法。
他在車間裏尋找,終於找到了他需要的工具和材料。他製造了一個木頭節子,它能把鉚釘固定住,可以毫不費力地做他的工作。
第二天他很早起來就去試用他新製的工具。他在其他工人到來之前開始做工。驚人的成功!這個木節子能固定住鉚釘,不用他的手去扶,如同多了一隻手,這樣他能比原先用手扶的方法做更多的活。老板誇獎了他的新改進。
有了這個木節子,他的工作速度比原先加快了1倍。有了剩餘時間,他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工作,被委以一大堆雜務。他幫助組裝線上的婦女調整工作台的高度,她們幹得順手,也提高了效率。他在任何可能的環節中協助他的老板。他總是來得很早,下班後也留下幫助清理整頓,為第二天做準備。這是份不錯的工作,滿足了他當時的需求。
公司裏的人對他就像對自己家裏人一樣。有一次他結識了奧林·哈維——公司的采購員。一天哈維問他:“你為公司工作感覺如何?”
“不錯。”洛克菲勒說,“但我對釘鉚釘有點煩了。我想找點更具挑戰性的事情做,我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
“你願不願意到采購部門做一個訂貨員?約翰。”哈維問。他解釋了訂貨員的職責,並說“借此你可以了解到整個公司的生產程序”,他強調說,“所有生產成品所需的材料都要經過訂貨員這一程序。”洛克菲勒當然願意。
他個人的努力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被認可並被獎勵。一年之內,從每小時薪金20美分的組裝線工人升到了采購部,繼而又被提升為燈光部門的經理助理,這以後不久,他被任命為工業關係部主任。
這些經曆讓他認識到,沒有內部關係和推薦,一個人仍可以從最底層幹起,一點一點地獲得成功。洛克菲勒認為這是搞清一門生意的基礎的最好途徑,並能使他獲得在這一領域裏發展所需的必要的自信。
洛克菲勒對初涉社會的年輕兒子說:“你在現階段進入我們的公司,至少還需要5~10年的學習。要成為熟練的經營人員,就必須勤學不倦。不過,為考試而一味埋頭苦學是不可取的,是不值得表揚的。每月的得失統計表隻會反映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及格還是落伍。你想熟練掌握我們的經營方法,至少要花去5年的時間,熟悉顧客、工作場地、從業人員、經營陣容、外部力量的調整、內部力量的整合。到了這一階段,你就可以享受高級轎車、輕鬆的旅行和豪華的餐廳了。”
境界談
要建好高樓大廈,必須打好地基;要當數學家,必須從1+1學起;要寫好作文,必須從一句話、一個字練起;大海雖大,也是由一滴一滴的水組成的;長城雖長,也是由一塊一塊磚組成的。不論做什麼,都要打好基礎,才能做出成績。“沒學會走,就想跑,那樣很容易摔跟頭。”
人生在世,要有一技在身
老話講:藝多不壓身,吹拉彈唱都會,就會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得更出色。
人們常說“一招鮮,吃遍天”。這句話想必永遠不會過時。無論你是上九流之人還是下九流之輩,隻要你對自己從事的行業有所專長,精通脊髓,那麼你肯定就是此行業的一代宗師了。
《莊子》一書中,有兩個技藝超群的人。
一個是廚房夥計,一個是匠人,廚房夥計即那位宰牛的庖丁,匠人即那位楚國郢人的朋友,叫匠石(不一定就是石匠)。兩人共同之處,就是技藝超群,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先看庖丁,他為梁惠王宰殺一頭牛。他動刀似有神助刷刷刷幾下,一個龐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被解剖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時,手觸、肩依、腳踏、進刀,就像是和著音樂的節拍在表演。更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19年,所宰的牛已經幾千頭,而那刀仍像剛在磨石上磨過一樣兒鋒利。此時你看他提刀而立,悠然自得,又仔細地把刀擦淨,收好。那神氣,就如同優雅的西班牙鬥牛士。
再看匠石,也許是木匠,也許是石匠,也許是木石活兒都做。他的技藝也十分了得。郢人把白灰抹在鼻尖上,讓匠人削掉。那白灰薄如蟬翼,匠人揮斧生風,削灰而不傷郢人的鼻子。
古人講,凡是掌握了一門技藝,無論是做什麼的,都可以成名。隻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自立。的確是如此。過去老人總對年輕人說:“縱有家產萬貫,不如薄技在身。”這是最平凡最實在的真理。一個殘疾青年,學會電腦打字,便辦起了小打字社,交活兒及時,打的質量又高,連一些著名作家也慕名而來,讓他打文稿。幾個下崗大嫂,都是做飯行家,一核計,總不能老靠一點兒救濟金度日,於是辦起了“嫂子餃子館”,賣的餃子薄皮大餡,服務熱情,很快就興隆起來。和他們相比,無技之人的確是最苦。別說揚名,自立都很困難。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沒有真本領,很難在世上立足。
有些人瞧不起技藝,總想做大事。做大事是可以的,比如當總經理、從政做官、做科學家、理論家等。一是要真有那份才能,也要有機遇;二是就是做大事,也常常離不開靠技藝做小事打基礎。這個基礎,包括鍛煉你的實踐能力,包括鍛煉你的意誌,也包括對基層實際的體察。有時一技在身,也能助你成就大事。
許多原被人視為“雕蟲小技”的技藝,今天卻有了巨大的商業和社會價值,有的甚至變成一種產業。這種情況應當為有為青年注意,在其中尋找成功的機遇。
境界談
人生在世,能有一技在身,就起碼有了安身吃飯的本錢,如果技藝精湛,就會更有作為。能多掌握幾手更好。雖說多技者多勞,但多勞多得,也不是什麼壞事。老話講:技多不壓身,吹拉彈唱都會,就會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得更出色。
隻有主動工作,才能抓住機會
環境怎樣是好,怎樣是壞?標準並不在環境本身,而在於人如何自處。如果置身於環境中,不迷失自己,保持積極主動的工作精神,即使惡劣環境也能轉變為好環境;反之,再好的環境也不會使你成功。
李小姐失業後,向她的朋友講述自己的經曆:她的第一任老板是個嚴厲的人,那時她剛畢業,對公司的業務一點也不熟悉,老板給她一大堆工作,拚命地找她工作裏的失誤之處,並且看她不順眼,千方百計想在試用期滿之前讓她走人。
第二任老板是中年人,他作風開明,有親和力,她在那裏工作很順利。可是,後來不知為什麼,他開始慢慢地變得愛找她的麻煩了,最後竟為了一個小小的失誤,炒了她魷魚!聽她傾訴的朋友,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那就是她消極被動的工作習慣。
她在做第一份工作時,因為沒有經驗,工作做得漏洞百出,但真正讓老板生氣的不是她的失誤,而是她的工作態度:交代一樣做一樣,從不主動去學習,能躲過去的就不做,遇到困難就放棄。而她在做第二份工作時,老板起初是很看好她,因為交給她的任務完成得都不錯。一段時間後,她開始盲目滿足,工作對她來說成了混飯吃,她根本就不想再付出努力,老板發現後就讓她走人。以後的經曆也都是這樣的,她從不主動工作,總是帶著消極的工作習慣,她也隻好一份又一份地換工作了。
這個女孩認為自己倒黴,卻沒有找到令她“倒黴”的真正原因,她還不明白老板為何對她不滿。因為她不主動工作,態度消極,這樣的員工自然不被老板所喜歡,而且她這樣做也隻能把原來對自己有利的環境轉變成老板找碴兒的不利環境。在這樣的態度下工作,她也不會取得什麼成就的。
境界談
世界上懶惰的人已經夠多了,我們需要更多主動積極的人,更多關注世界光明麵的人,懶惰隻會使我們心灰意懶、怨天尤人。
盡可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我們每一個人不論尊卑貴賤、男女老少,都隻是一名普通的服務員,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他人的幸福,我們應該利用上天賦予我們的一切手段和能力來履行自己的職責。
職責貫穿於每一個人的一生。從我們來到人世間一直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對上司的職責和義務,對下級的職責和義務以及對同事的職責和義務。
凡是有人生存和活動的地方,都有我們人類應盡的職責,職責和義務與人們的生活是不可分離的。
持久而良好的職責觀念是每個人應具備的最起碼的品德,也是一個人的最高榮譽,因為每一個高姿態的人都必須靠這種持久的職責觀念來支撐。沒有持久的職責觀念,人們就會在逆境中倒下去,在各種各樣的引誘麵前把握不住自己。而一旦一個人真正具有了牢固而持久的職責觀念,最軟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在逆境中會勇氣倍增,在引誘麵前能不為所動。
傑邁遜夫人說:“職責是把整個道德大廈連接起來的黏合劑。如果沒有職責這種黏合劑,人們的能力、善良之心、智慧、正直之心、自愛之心和追求幸福之心都難以持久。這樣的話,人類的生存結構就會土崩瓦解,人們就隻能無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廢墟之中,獨自哀歎。”
職責感根源於人們的正義感——這種正義感源於人類的自愛,這種人之自愛之情乃是一切善良和仁慈之本。職責並非人們的一種思想感情,而是人的生命的主導原則,這一原則貫穿在人類的全部行為和活動之中,受製於每一個人的道德良心和自由意誌。
一個人的道德良心體現在他所履行的職責之中。如果沒有道德良心來對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加以規範的話,那些才智逼人的天才之士也完全可能誤入歧途,變得一無是處。隻有道德良心才能匡正一個人的行為,隻有一個人自己的意誌才能使他自己變得誠實和正直。
因此,良心是心靈聖殿中的道德統治者——它使人們的行為端正、思想高尚、信仰正確、生活美好,隻有在良心的強烈影響之下,一個人崇高而正直的品德才能發揚光大。
沒有堅強意誌的支持,良心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任何人的意誌都可以在正道與邪道之間自由選擇,但如果沒有與之相應的決定性的行動,任何選擇都是純意識上的,不會產生任何現實的效果。
如果一個人的職責觀念很強,行為過程又十分明晰的話,在良心支撐下的頑強的意誌就會促使他沿著既定的方向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地去達到自己的目的。萬一最終失敗了,人們也可以因為自己盡了職責而問心無愧。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自己的生活範圍內完成自己的職責。隻有職責才是真實的,除了完成生活的職責,世界上再也不存在任何真正的行動。
境界談
職責是生活的最高目標和目的,在一切快樂中,最真正的快樂來源於生活職責業已完成的意識。而且,這種快樂是最令人滿足的,是最不可能讓人後悔和失望的。
不斷學習,提高能力
摩托羅拉大學大力倡導嚴密、高效率和主動進取的文化。摩托羅拉大學校長威廉姆·A·威根豪恩說:“我們是統一行動的隊伍。”
為鼓勵員工重返學校的培訓計劃,摩托羅拉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譬如:掌握一門新技術可以使員工有資格晉升。
為使培訓課程具有趣味性,課堂上的許多問題來自摩托羅拉公司的實踐;教師采用生動的教學方式,落後生還可以得到教師的單獨輔導。如果有些員工仍達不到應有的要求,他們就可能被降級。
實際上,課堂教學不僅是摩托羅拉公司培訓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現場操作”或實習。
由此可見,企業培訓工作可使員工從各方麵都受益匪淺。因此,企業員工要抓住企業培訓這一契機,學習各種知識,不斷提高充實自己。雖然別的公司的培訓也許不如摩托羅拉正規和嚴格,但是目前很多企業都已看到企業培訓的好處,在今後發展趨勢中,他們一定會越來越重視該項工作。
有位公司老板就曾深有感觸地說:“目前和未來社會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關係的日益複雜化,不僅使知識在企業中日趨重要,而且使培訓成為一種日常活動。”所以,企業員工要想成為老板欣賞的人,就必須重視企業的培訓工作,並給予積極的配合。因為企業培訓的目的就是要使員工成為知識豐富、業務熟練、敬業愛崗的人,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並借此增進員工之間的團結精神及相互間的依賴關係,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並對員工進行實際的為人處世教育。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已不再被認為是上學時的事,學習的內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習已經沒有時間的分隔、人員的界定和學習場所的限製,學習已變成了終身的事情,人們必須隨時隨地地學習,因此學習能力的提高遠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有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吾日必三省自身”,說這是他之所以成功的秘訣,這就是自省。人們在各種活動中必須要經常自省,審視自己。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在對事物進行歸因時,通常是把積極的結果歸因於自己,把消極的結果歸因於情境。如果這樣,你很難做到主動、積極、公正地審視自己。
因此,我們要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就必須要勇敢、主動、客觀地反省自身情緒、思維及能力,準確評估組織及客觀世界,勇於打破舊的格局,創建新的發展要素。
境界談
正如狄更斯所言,“不論我們多麼盲目和懷有多深的偏見,隻要我們有勇氣選擇,我們就有徹底改變自己的力量。”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是一樣。
生活就是辛勤工作
老老實實地幹自己的事情,會激活人身上內在的活力,使人更加熱愛生活。
才能和本領隻會屬於那些辛勤工作的人,權力和榮耀也隻會屬於那些埋頭苦幹的人;那些無所事事的人總是無能之輩。
正是那些十分勤勞和努力的人們在管理、統治這個世界。沒有哪一個著名的政治家不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人。
路易十四認為“國王隻有辛勤勞動才能管理好國家”。英國著名政治家、曆史學家克拉倫登在講到英國國會領袖之一、稅務專家漢普登時說:“他是一個十分勤勉的人,即使最辛苦、最繁重的工作也壓不倒他,他總是把最重的擔子壓在自己身上,他總是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去盡職盡責,懶惰、閑散在他身上都不見蹤影。”
麵對極為繁重的工作,漢普登從不抱怨。有一次,他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我的生活就是辛勤工作,幾年來,我一直盡力為國家、為國王恪盡職守,盡心盡力,不敢稍懈……我無法來孝敬自己親愛的父母親,甚至連寫一封信的時間都沒有。”事實上,英倫三島共和國的所有政治家都是埋頭苦幹的人,他們的敬業精神,他們的奉獻精神實在令人感動。克拉倫登自己也是一個這樣的人,無論在辦公時間還是在閑暇時間,他都在堅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不稍鬆懈。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許多著名人物在工作中都充滿活力,他們以常人罕見的激情和熱情投入工作,為自己執著追求的事業獻身。
在廢除穀物法的運動中,英國政治家、下院議員科布登在給一個朋友的信中說:“自己像一匹馬一樣,狂奔不已,沒有片刻休息。”
英國的布萊漢姆勳爵是有名的工作起來就不要命的人,他充滿著無限的工作熱情,總有使不完的精力,無論什麼事情,不幹則已,一幹起來,他就非達到目的不可。他這種不屈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
帕默斯頓勳爵也是這樣,到了老年,他非但沒有減退自己的工作熱情,而且比青壯年時期更加賣力。他永遠保持著風趣幽默的特色,始終對工作充滿火一般的激情,工作對於他來說不是什麼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他常常說,一到辦公室看到有許多事情要做,他就感到無限欣慰。工作就是健康,工作使人充實,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
有一位哲學家甚至認為正因為人們空虛、無聊,人們才變得無比殘忍、缺乏人性。為了使自己逃避無聊和空虛,他自己總是積極地投入工作,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人類進步事業中去。
境界談
多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老老實實地幹自己的事情,這隻會激活人身上內在的活力,隻會使人增長才幹,更加熱愛生活。無論在什麼時候,人們都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在工作中找到幸福。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原則。
工作是人生快樂的源泉
如果將工作視為義務,人生就成了地獄;如將工作視為樂趣,人生就成了樂園。
鬆下幸之助在《路是無限的寬廣》中寫道:“工作就是生活的中心。”的確,工作是人生的主要內容。年幼時求學,為的是更好地工作,青年時自然要工作,老年時雖然退了休,可許多人不還是壯心不已,在發揮餘熱嗎?因為他們知道,沒有了工作,生活就失去了樂趣,在他們眼裏,工作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痛苦。正如哥裏基所說:“如果將工作視為是義務,人生就成了地獄;如將工作視為是樂趣,人生就成為樂園。”
一個乞丐來到一個庭院,向女主人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條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過,碰上誰,都會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氣地指著門前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磚搬到屋後去吧。”
乞丐生氣地說:“我隻有一隻手,你還忍心叫我搬磚,不願給就不給,何必捉弄人呢?”
女主人並不生氣,俯身搬起磚來。她故意用一隻手搬了一趟,說:“你看,並不是非要兩隻手才能幹活。我能幹,你為什麼不能幹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婦人,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動了兩下。終於他俯下身子,用他那唯一的一隻手搬起磚來,一次隻能搬兩塊,他整整搬了4個小時才把磚搬完,累得氣喘如牛,臉上有很多灰塵,幾綹亂發被汗水濡濕了,歪貼在額頭上。
婦人遞給乞丐一條雪白的毛巾,乞丐接過去,很仔細地把臉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
婦人又遞給乞丐20元錢,乞丐接過錢,感激地說了聲:“謝謝你。”
婦人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自己憑力氣掙的工錢啊!”
乞丐說:“我不會忘記你的,這條毛巾留給我作個紀念吧。”說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過了很多天,又有一個乞丐來這裏乞討,那婦人又讓他把以前搬到屋後的磚搬到屋前去,可乞丐卻以身體有殘疾,不能勞動為由,拒絕了婦人的要求,不屑地走開了。
婦人的孩子不解地問母親:“上次你讓那乞丐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後,為何這次你又讓這人把磚從屋後搬到屋前呢?”
母親對他說:“磚放在屋前屋後都一樣,可搬與不搬對他們卻不一樣。”
若幹年後,一個很體麵的人來到這個庭院,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美中不足的是,這個人是一隻手。他俯下身,對坐在院中的已有些老態的女主人說:“如果沒有你,我還是個乞丐,可現在我成了公司的董事長。”
老婦人隻是淡淡地對他說:“這是你自己幹出來的。”
乞丐如以殘疾為由,以乞討度日,不肯勞動,那他便會永遠活在地獄裏,不能體會到人生的快樂。婦人是偉大的,她不僅有一顆善良的心,而且還教會了乞丐做人,讓他明白,工作如此幸福,勞動比什麼都快樂,是她成就了乞丐。
境界談
工作是快樂的源泉,它能使人忘卻悲哀,獲得平和充實的幸福感。當你陷入苦難和悲哀的深淵而不能自拔時,你可以找點事做,比如去拖地、去劈柴等等,不管做什麼,隻要你把心放在工作上,就會忘掉不快,把煩惱拋到九霄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