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沒底氣,話語就沒有分量。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運用底氣,不要讓自己輕飄飄的。通過底氣來震撼別人,來取得別人的認同。
29 說話自信,同時謙虛
成大事者認為,說話自信和謙虛,十分重要。一個自信的人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一個謙虛的人容易取得別人的尊重。自信是人的底氣,謙虛是底氣的限度。底氣過於足,就容易成為自傲。
曆史上的郭槐勸說燕昭王重用自己毫無疑問是自信和謙虛的典型。
在戰國七雄當中,燕國力量相對較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內亂不停,人才匱乏。燕昭王即位之時,正是國家處於喪亂之餘,百廢待興之際。為了報仇雪恥,振興國家,他發憤要把當時各方麵的優秀人才都網絡過來。
究競怎樣才能得到天下賢士呢?燕昭王求賢若渴,決心躬親下問,向智者郭槐請教,請教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招徠賢才。郭槐見昭王心誠意篤,就放著膽量說:“凡是成就帝業的君王,對待賢人都是以師長相待;成就王業的人,視賢者為知己;欲稱霸的國君,就把賢者看成忠實的屬下;那些連國家也保不住的國君對待賢者則如同奴仆。看來,越是賢明的國君,對待賢者的態度越尊重。”
燕昭王說:“我的本意是廣求賢才,向所有的人學習,可是哪裏去找好的老師呢?”
郭槐對昭王講了這樣一則故事:
古代有一個國君想以千金的高價求購一匹千裏馬,三年也未能求到。這時他的一個侍從對他說:“這事交給我去辦吧!”國君打發他去了,過了三個月,他回來了,隻帶回一具馬骨。對國君說:“我見到千裏馬時,它已經死了,我花了五百金,將馬骨頭買了回來。”國君大怒,說:“我所尋求的是活的千裏馬,要這匹死馬什麼用?而且還花費五百金!”那個侍從對他說:“死馬還肯花五百金的高價買下,何況活馬呢?天下的人必定以為大王是真心要頭好馬的人,千裏馬很快就會來到的!”果然,不到一年,先後有三匹千裏馬被送到這裏。
講完了這個故事後,郭槐說:“大王若想招納賢士,請先從我開始。我這樣的人都被重用了,更何況那些更賢於我的人呢!他們一定會不遠千裏而來!”
燕昭王聽完郭槐一席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專為郭槐修建了豪華的宮室,把他當老師看待,各方麵都給予特殊優待。昭王愛才的美名遠播國內外,四方能者智者、英雄豪傑都慕昭王尊賢禮士之名,彙集到燕國。不到三年,像樂毅、鄒衍、劇辛等賢者、謀士從趙國、齊國遠道而來。由於燕國群賢畢至,人才濟濟,終於能夠使自己以弱抗強,以小敵大,加入到強者的行列。僅樂毅一人就帶兵攻下齊國七十餘城,一直打到齊國首都臨淄,齊王逃走,繳獲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無數。昭王不但報仇雪恥,而且勢力之大,令諸侯側目。
郭槐沒有誇耀自己有多能幹,但也沒有因此而說自己不能被重用。自己雖然不能幹,但是還是希望被重用,原因是既然自己這樣的人都能被如此重用,那麼比我更能幹的人自然會更得到器重。
曆史上,有很多人都毛遂自薦。從後來發展來看,真正自薦成功的人,都是那些自信和謙虛的人。他們對國君說話不卑不亢,原因在於他們能夠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將來可以起的作用。
由於他們能夠認識自己,所以絕對不會妄自菲薄,過於謙虛。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夠為國君做點實際的事情。同時,他們也知道如果國君不任用自己,如果自己過於孤傲,很多事情就無法完成,為此他們又比較謙虛。在推薦自己的同時,也保持著謙虛的作風。這種作風決定了他們一定比同時代的很多人都要風光很多。
在我們日常與人交談的過程中,學會自信和謙虛是相當重要的。過於謙虛容易被人看不起,人們不願意和自己交往,有事情也不會相信自己能夠為他們完成得很好。過於自信人們往往覺得自己有些傲慢,傲慢的人大概都是嘴上尖利腹中空的,為此他們也不願意和這種人交往。
成大事者認為,人要學會自信和謙虛,要善於在兩者之間保持平衡。不要想著過於謙虛,就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過於謙虛等於虛弱,虛弱代表沒有真才實學,人們肯定不會認同自己。同時也不要想著過於自信就一定能夠找到追隨者,過於自信容易打擊別人的積極性。當你覺得自己什麼都能的時候,人們要麼會對你產生依賴,要麼會出很多難題來刁難你,這個時候你會惹上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30 不了解情況,不隨意表態
成大事者認為,如果一個人不了解情況,就不要隨意表態。因為你的表態,不過是顯示你的聰明和優越,除此之外毫無意義。而顯示自己聰明和優越的人很少有很好的朋友。
有人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宋朝時,範堯夫任宰相期間,諸事辦得都讓皇帝滿意,眾朝臣無一指責過他的過失。他在為人方麵更是遊刃有餘,從來不樹任何政敵,總以中庸之道維係人際關係。
他被免去宰相之職後,大臣程頤有一次來見他。兩人相談多時,範堯夫便若有所思地說起當宰相的事來,神情口吻像是很懷念當宰相時的風光。
程頤責怪他道:“您任宰相時,有許多地方做得不很好,難道您現在不覺得慚愧嗎?”
範堯夫“哦”了一聲,似有不信之意。
程頤便說:“在您任宰相的第二年,蘇州一帶有亂民暴動,搶掠官府糧倉,有人告訴了您。您應當在皇上麵前據理直言才對,可您當時什麼也沒說,這是為什麼呢?由於您的閉口不言,致使許多無辜的人遭到了懲罰,這是您的罪過啊!”
範堯夫連忙道歉,顯出愧疚之意,說道:“是啊!當初真應該說一句話啊!這是我做宰相不愛民的過錯,您批評得對!”
程頤又說道:“您做宰相的第三年,吳中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百姓們以草根樹皮充饑,像這樣的大事,地方官已報了很多次,您卻置之不問,還是皇上提出要您去辦理賑災事宜,您才采取行動。您堂堂一朝宰相,居其位食其祿而不謀其事,太不應該了。”
範堯夫啞然,又連連稱是自己的不是。
程頤又說了許多話,然後告辭走了。事後他經常在別人麵前提起範堯夫的過失,說他並非當宰相的料。有人把這些告訴範堯夫,範堯夫隻是笑著,不做任何辯解。
有一天,皇帝召見程頤問他幾個問題。
皇帝聽了程頤一席治國安邦之策,說:“你大有當年範相國的風範啊!”
程頤不以為然地說:“範堯夫曾向皇帝進諫過許多忠言良策嗎?”
皇帝用手指著一個小箱子說:“那些都是他進言的小劄子啊!”
程頤似信非信地打開觀看,見他當初指責的那兩件事,範堯夫早已說過了,隻是由於某種原因施行得不夠好罷了。
程頤紅了臉,第二天便上門給範堯夫道歉。
範堯夫卻寬和地笑道:“不知者無罪,您不必這樣啊!”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對一件事情發表看法,當問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有所回答。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對這件事情有所了解,隻有在有所了解的基礎上,你談的意見和想法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很容易攪亂別人的思維。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人在沒有任何調查,不了解任何情況時,就開始下結論,就覺得這個事情不該這樣做,就覺得做事情的人確實沒有盡到心。就算他們了解,很多時候,他們了解的隻不過是表象。在一件事情上如此草率評價還可以,但是長久以後,在很多事情上都存在這樣的草率心理,必然會養成妄下結論的習慣,這種習慣對個人成長並沒有好處,對組織來說,破壞力更大。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牢牢記住這樣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說話誰都會,下結論誰都會,批評別人誰都會,但是這種說話、這種結論、這種批評有沒有意義?實踐一定會檢驗出真理來。如果是建立在深入調查基礎上的結論,自然是意義重大的。如果是草率的結論,不但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還會破壞工作的順利開展。
其實,我們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而不要僅僅是下個結論,甚至全部提的是破壞性意見。比如在論述一件事情是否可行的時候,不要總是提意見說這件事情絕對不可行。如果說不可行,那我們一定要說出為什麼不可行?怎麼樣改進才能可行?如果確實全部都不可行的話,那麼你覺得什麼方案才可行?這些問題的回答絕對不是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所能解決的。很多時候,要把話說圓並不難,難的是你說的話如何讓它變得有意義起來。
成大事者始終認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任何人都不應該隨意表態,否則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31 故事說話,情理更濃
成大事者認為,在與人交談的時候,尤其是想說服別人的時候,如果過於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很容易遭到別人的抵觸。事實上,一個人堅持他的觀點和做法,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如果直接去向他說明這個觀點是錯的,那件事情不能做,毫無疑問,一定會遭到別人的抵觸,而且很多時候容易把自己陷入到爭論之中,事實上,我們也知道爭論是永遠說服不了對方的。
比如,你想說服別人,直截了當地表明意見,非但無效,反而讓人厭憎。不如先講個故事,讓他聽進去了,讓他自己領悟其中的道理。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莊王是一位比較賢明的君主,他在識別人才上有自己獨特的方法。楚莊王登基之初並不是一位值得稱道的好皇帝,相反他一直縱情享樂不理朝政。其實,這隻是楚莊王的一個策略而已,但他並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自己暗暗地按照自己的意誌進行,並在暗中觀察。
在三年的時間裏,楚莊王將國家大事都置之不理,卻整日縱情歌舞,沉溺於酒色。他不但不理會眾多大臣的非議,反而在國內貼出告示,實行“諫者處以死刑”。這道命令一下,朝中的大臣們終日惶惶恐恐猶豫不決,都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一些奸詐之人就開始想盡辦法,曲意逢迎。他們心想,隻要哄得大王歡心就不愁升官發財了。
實際上每個朝代都有這樣的奸臣,但也有敢於直言進諫的忠臣,楚莊王的身邊也不例外。開始的時候,有些大臣覺得大王剛登基,難免有享樂之念,便沒有提出什麼意見。但隨著時間推移,大臣中有些人就開始對楚莊王的行徑表示擔憂了。盡管楚莊王張貼了“諫者處以死刑”的告示,仍然有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敢於冒死求見莊王,直言進諫。
大臣伍舉就是一個忠心之臣,他一心輔佐莊王坐穩江山。誰知楚莊王登基三年,三年終日享樂不理朝政。由於楚莊王的舉動很不得人心,伍舉的擔心日漸加重,因此他決心冒著生命危險直言相諫。於是伍舉冒死求見楚莊王,對莊王說:“大王,臣鬥膽想請您猜一個謎。”“哦,愛卿好興致呀,快說來與寡人聽聽。”楚莊王一聽是要玩猜謎,開始表現得眉飛色舞興奮不已。伍舉說:“大王,在山崗上有一隻鳥,但有三年的時間它既不飛也不叫,請問大王,這還能算是鳥嗎?”
楚莊王一聽此話心中便已有數,但是表麵仍不動聲色。沉吟了一會兒,他才說道:“三年不飛,但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但一鳴驚人。寡人明白你的意思,你先回去吧。”
伍舉心裏頓時明白了,大王貪圖享樂隻是假象,心裏卻在思考宏圖偉業。於是,他放心地回去了。
果然,不久後,楚莊王便不再縱情享樂了,迅速開始致力於政治革新。他首先對那些整天圍繞在他身邊、與他一起吃喝玩樂的諂媚之人給予處分,接著又任命曾經冒死進諫的伍舉等人。經過一番治理,整個國家的麵貌煥然一新。
從這段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楚莊王一開始的吃喝玩樂並不是單純的享樂,而是以此為擋箭牌,暗中進行觀察,從而分辨出哪些人是可用之才,而哪些是無用之才。伍舉也不愧為賢臣,他沒有直截了當地與楚莊王不得進諫的禁令作對,而是以一個故事試探楚莊王的心跡,終於得到了滿意的回答。
故事,即過去發生的事。我們對過去發生的事都有一種了解的渴求,這是人的一種本性,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是為了更好地看清楚自己目前的位置。我們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通過一個故事去打動別人,確實是一種十分高明的方法。
事實上,不僅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故事去打動別人,還可以通過故事來活躍氣氛。我們日常所說的道理理論,就像一篇文章裏的論述文字,聽多了,看多了,也就厭煩了。但是,如果是故事的話,隻要自己沒有聽過,都會感覺到很新鮮,都會有一種比較濃的興趣。即使自己聽過了,再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會因為自己曾經聽過,自己熟悉這個故事而有一些感覺良好。因此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一定要善於運用故事的力量,通過故事來說事,往往更能服人。
總之,成大事者認為,人生是由一個個故事組成的,每一個人都想聽到別人的故事,都想聽過去的故事,在交談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運用故事去打動別人,尤其在不能激發別人談話積極性的時候,要善於使用這種力量。我們觀察到,真正傑出的演講家一定是故事大王。正是他們懂得運用故事的力量,所以他們的演講才那麼感染人。
32 思維和口才同樣重要
成大事者認為,在當今社會生存,一定要注重思維和口才的培養,思想是一個人的精神實質,是一個人的元神,而口才則是一個人的表達方式,一種讓社會接受的手段。
劉備取得四川以後,諸葛亮開始治理蜀國。他製定了很多比較嚴厲的法律來約束老百姓。有一個大臣覺得這樣做十分危險,於是他跟諸葛亮說,剛進入一個陌生的地方,治理應該從寬,不能從嚴,從嚴的話容易失掉民心。諸葛亮聽了哈哈大笑說,四川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以前這裏就是治理過於寬鬆,所以老百姓連一些基本的法律意識都沒有。現在如果還像以前那樣治理,這個國家肯定沒有生機。後來果然在諸葛亮的治理下,四川變得更加富饒,而劉備的蜀國實力也日漸強大起來。
諸葛亮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但這一切都源於他有獨立的思維,他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絕對不會被一些已經有的東西束縛了手腳。
很多人都被稱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想法太多實際上是沒有想法的表現。現在社會接觸到的信息渠道不斷變寬,人們接觸到的知識也是多方麵的。甚至現在已經逐漸提倡沒有正確答案的說法,確實很多事情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但是如何做價值最大確是隻有一條道路的。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最近的隻有一條。人們要主動清理腦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樹立正確的思想。
不僅思維重要,口才也是相當重要的。
裏根在競選總統的時候,年紀偏大,這十分不利於他的競選,很多人也因此而不看好裏根。後來裏根在發表演講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希望你們都能清楚,我絕對不會把年齡優勢唯一一個資本來壓迫競爭對手的。”一句很玩笑但是也很嚴肅的話讓人們消除了成見,最後他贏得了總統競選的勝利。
好的口才在關鍵時刻能夠起到扭轉全局的作用,應該培養好的口才。他不是誇誇其談,也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有縝密思考後的表達。一旦表達出來就立即收到效果,就像裏根一樣。那些誇誇其談、信口開河的表達無非是耍小聰明或者比較誰的嘴巴比腦袋轉得快的做法,不足以稱道。
要想擁有好的口才,必須有十分深厚的底蘊,這種底蘊沒有長年累月的積累是出不來的。蘇秦是春秋戰國時期十分出名的人物,他掛了六國的相印。他主要憑借自己的口才去說服六國君王。但是他達到這一天並不容易。以前他也出山過一次,試圖去說服君王,但是當時自己的知識水平都不夠,口才自然也不到火候,沒有君王聽。他回到家的時候,家裏的人都不愛搭理他,給他吃的也是剩飯。從此以後他發憤好好讀書,結果精通了當時的很多學問。過了幾年,他學有所成,再出去遊說君王的時候,發現一切都很輕鬆。他憑著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將六國聯合到了一起,一同去對付秦國。而蘇秦的同學張儀同樣如此,張儀聽說蘇秦已經功成名就,於是興衝衝地跑來投奔蘇秦。蘇秦對他很冷淡,張儀很氣憤,但也隻能流落街頭,後來有個富商接濟了他,把他送到秦國,他憑借著自己的口才,說服了秦王采納他的建議,攻擊六國。兩個同學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盡了風頭。其實那個富商就是蘇秦指使的,他知道他的這個同學不用悲憤是很難發奮圖強的。好的口才能讓人取得很好的機會,而口才笨拙的人甚至會讓人覺得他的智力有問題。
好的口才還在於一種幽默。有一個將軍訓練軍隊十分有方,另一個將軍很不服氣。他跑來這個將軍的訓練營中要給個下馬威。他看到一輛坦克開過來,於是便對這個將軍說:“聽說你的士兵都十分勇猛,不知道如果你命令他去撞坦克,他會不會去?”這個將軍於是立即叫了一個士兵上前,對他命令道:“去撞那輛坦克。”那個士兵聽到這話,想都沒有想,就直接對著這個將軍喊道:“我想你是瘋了。”說完就跑回隊列中去了。那個不服氣的將軍看後,哈哈大笑,說原來也不過如此,名不副實。沒想到將軍很不以為意地回答說:“你想我的士兵都敢罵我瘋掉了,他還有什麼不敢的?”那個不服氣的將軍被說得啞口無言。顯然這個將軍是通過自己的口才化解了這場尷尬。
成大事者認為在當今社會生存,人應該注重思維和口才的培養,用口才表現出自己的思維能力,用思維來完善自己的口才。
33 說話水準在於學識
成大事者認為,一個人說話水準在於他的學識。學識越高的人,說話水平就有可能越高。相反,沒有學問和見識的人,說話往往欠缺水準。
與人交談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並不好回答的問題。對於這類問題,很多時候都是在考驗一個人的學問和見識。學問和見識到位的人,自然對這類問題能夠輕鬆化解。
在第48屆紐約國際筆會年會上,我國作家陸文夫走上講台侃侃而談。突然,台下有人問:“陸先生,您對性文學怎麼看?”陸文夫鎮定自若地清了清嗓子說:“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禮品時,往往當著別人的麵就打開來看,而中國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離開以後才打開盒子。”陸在此並未正麵回答問題,而是運用了一個幽默生動的比喻,以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表明了文學作品應體現民族特性和倫理觀差異的觀點,既含蓄又簡練。陸的巧答贏來了陣陣掌聲,會場氣氛之熱烈,為這一屆年會所罕見。
以問代答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說話水準。實驗物理大師法拉第有一次在大庭廣眾中做電磁學的實驗表演。實驗剛結束,忽然有人站起來高聲責問:“這有什麼用呢?”法拉第看了一下提問者反問說:“請問,新生嬰兒有什麼用呢?”此例中,提問者暴露了他對科學的無知,而法拉第的以問代答則隱含著對提問者在科學上缺乏預見的嘲弄。
對於一些比較刁鑽古怪的問題,不妨通過一些刁鑽古怪的方式來回答。1935年在巴黎大學的博士論文答辯會上,主考人向年輕的中國留學生陸侃如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孔雀東南飛》這首詩裏,為什麼不說‘孔雀西北飛呢’?”陸應聲而答:“西北有高樓。”陸侃如引用了我國古詩十九首中的名句“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孔雀自然飛不過去,隻好向東南飛去了。真是問的怪,答的也怪,令人捧腹叫絕。
有一些問題可以委婉回答。英國作家王爾德在未成名時很貧窮,有一個貴族想聘請他當家庭教師,在談到食住條件時,貴族問他是否願意和他的家人共同進餐,王爾德回答說:“那全看進餐時懂不懂禮貌了。”雖沒正麵做出回答,但實質上委婉地表明了王爾德的潛在顧慮——看貴族的家人是否尊重自己。
對於一些來得比較急迫的問題,不僅要求回答者有學識,而且要求具有大氣度。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問前蘇聯。一次,在前蘇聯機場上飛機準備起飛時,突然一個引擎發動不起來。此時,在場的勃列日涅夫又急又惱,指著民航部長問尼克鬆:“我應該怎樣處分他?”尼克鬆回答:“提升他,因為在地麵發生故障總要比在空中好。”尼克鬆的即興智答含義深刻,饒有風趣,在“視點”上比勃列日涅夫高出一籌,且為東道主保全了麵子。
成大事者認為,一個人說話水準的高低在於他的學識和修養。人要想善於說話,善於表達,就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和修養。
事實上,與人交談的時候,如果能夠給別人一種有學識的感覺,會增強自己說話的信任度。有一個演說家為了得到聽眾的認同,於是當場抑揚頓挫地背了一篇文章,十分流利,毫無瑕疵。聽眾聽完後,對這個演說家深信不疑,認為這個演說家實在是了不起了。事實上,這個演說家就隻懂得背這一篇文章。
因此在說話的時候,適當表現出自己的學識,會增強自己的信服力。當然,這種學識應該是真才實學,而不應該是表麵文章,像上麵提及的演說家,這樣取得聽眾的信任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有一天,他的學識受到別人的質疑,那麼他的信任度就會大打折扣。
為此,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說話水準,就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通過學識修養來表現自己的說話水準。
34 表達清楚,不要含糊其詞
成大事者認為,除了特定目的外,與人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意思表達清楚,不要含糊其詞。
要將意思表達清楚,就要學會用最為簡潔的話來說明自己的意思。過於複雜的話表達的意思往往容易讓人產生含糊。而且這種簡潔的話,要讓對方能夠自己體會到。如果自己什麼都說明白了的話,往往容易招來辯駁。
齊景公到了晉國,與晉平公飲酒,樂師師曠作陪。齊景公向師曠請教如何治理國家,說:“太師將教誨寡人什麼呢?”師曠說:“君主必須施恩於民。”齊景公來到館舍又向師曠請教如何治理國家,說:“太師將教誨寡人什麼呢?”師曠又說:“君主一定要施恩於民。”齊景公出了館舍,趁著師曠來送行,又問道。師曠還是說:“君主一定要施恩於民。”齊景公回到住處,苦苦思索,酒還未醒,已經悟出了師曠的話的含意。
原來,齊景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公子尾,一個叫公子夏,都很得齊國民眾的歡心。兩個弟弟家都很富貴,民眾爭相依附,勢力可以和公室相抗衡,這可是危及君主的跡象呀!
這麼一想,齊景公豁然開朗,現在師曠一再勸我施恩於民,目的是要我同兩個弟弟爭奪民心。於是,齊景公火速返回了齊國,打開糧倉,把糧食分給饑餓的貧民;打開府庫,把多餘的錢財分給無依無靠的老人和孩子。使得糧倉裏沒有多餘的糧食,府庫中沒有多餘錢財。把沒有臨幸過的宮女嫁了出去。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國家按時供應衣服和糧食。
民心,固國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齊景公用施惠於民的方式,同兩個弟弟爭奪民心。最終,民心歸順,百姓依附。他的兩個弟弟競爭不過他,隻好逃到國外去了。
意思表達清楚,還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古時候,將領領軍在外,往往掌握著一個國家的存亡。如果將領自立為王,那麼國家就要覆亡。為此國君十分擔心將領反叛。因此,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需要清楚準確地向國君表達自己毫無篡位的野心。
秦王贏政想攻取楚國,問老將王翦需要多少軍隊前去。王翦認為至少要六十萬大軍不可。贏政心裏犯嘀咕,要這麼多的軍隊幹什麼?真是一個膽小怕事的老頭,於是,不聽老將王翦的建議,命令血氣方剛的少年將軍李信率二十萬大軍去討伐楚國,結果大敗而歸,方驗了老將王翦的話。贏政無奈,隻得親自代王翦的住所,命令他統兵掛帥,再次伐楚。王翦無法推辭,但仍然堅持原來的主張,非要六十萬人馬不可。贏政別無選擇,一口答應了他,並打算在王翦出征前,親自去送行一段路程。
王翦臨行前,向秦王索要許多田宅。贏政此時麵露懼色,不滿地說:“將軍就要出征了,還愁什麼窮困呢!”王翦答道:“臣為大王將帥,即使有功,也不會封侯,故趁大王高興之際,及時要些田產,留給子孫。”贏政大笑而去。等率軍到了潼關,王翦又接連五次派人索取良田。有人好心地勸道:“將軍這樣做,末免太過分了,隻怕會給秦王得罪了。”王翦微微一笑,答道,“不,你們有所不知。秦王生性好猜忌,對誰也不相信。如今將國令兵力都交托給我,我如果不多要些田地留給子孫,以向他表示決無背叛秦國之心,怎能讓他不猜疑呢?”
與人交談,要將意思表達清楚,就要學會複雜的意思簡單化,簡單的意思重複說,這樣容易被對方接受。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學會歸納總結,話一說出就覆水難收,為此一定要三思,要謹慎,不要信口開河。當你自己想清楚了要表達的意思,然後準確無誤地向對方表明,往往會得到對方的接受。
不要含糊其詞,還在於雙方不要猜心思。很多話還是必須說出來的,你不說出來,雙方都在互相猜,最終很難成事的。有些話不好說,就可以寫下來。古時候,幾個將領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和大家想法一致的時候,往往會將想法寫下來,然後大家一起公布。像周瑜抗擊曹操時用的火攻就采用的是這種方式。為此,有些話,如果說不出口,那麼一定要寫下來,讓對方知道。隻有對方知道,他才能明確自己該如何選擇。
表達清楚,還在於少展開。一句話,如果從不同層麵來理解往往有不同的意思。一旦展開,這句話的意思就變得無窮無盡。為此一定要縮小話語的想象空間,不要讓人隨意展開。在與人交談的時候,很多話都應該斬釘截鐵地說出來,最好不要說“可能”或者“也許”,這種表達,跟什麼都沒有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成大事者認為,一個人能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其實是在考驗一個人的思維和邏輯,當一個人的思維和邏輯到位的時候,他的意思表達是再清楚不過的。
35 搞陰謀的人總是底氣不足
成大事者認為,那些搞陰謀的人,因為心裏有鬼,總顯得底氣不足。
南宋時期,金朝統治者幾度發兵南下,準備消滅南宋王朝。主戰派嶽飛、韓世忠等將領奮勇抗金,金兵圖謀幾次都未得逞,被迫退回北方。然而,以宋高宗為代表的特權官僚集團,為保存苟安一隅的既得利益,不惜向金朝屈膝求和。金朝統治者則采取“以和議佐攻戰”的策略,把俘去的秦檜一家大小放回南宋。秦檜隱瞞真相,說是從金朝的虎口裏逃出來的,得到了宋高宗的信任。宋高宗認為秦檜樸實過人,給他連連升官,幾個月就由禮部尚書升任宰相。
公元1139年,秦檜代表宋高宗接受了金朝提出的和議的屈辱條件,南宋皇帝向金朝皇帝稱臣。但僅隔一年,金朝就背信棄義,又率領金兵大舉南侵,結果被“嶽家軍”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抗金武裝打得大敗,抗金鬥爭的勝利使秦檜十分驚恐,竟在一天之內,用皇帝的名義連下12道金牌,勒令嶽飛火速退兵。金兵並不善罷甘休,派人給秦檜送去書信說:“你們宋朝口口要求和,而嶽飛卻在策劃恢複河北,進取中原。要想議和,必須殺死嶽飛。”這樣,嶽飛力主抗戰,便成了議和的障礙。
秦檜也深知不殺死嶽飛,議和終會受阻,這樣勢必危及自身的利益。然而嶽飛威名遠播,要殺他必須找個借口。普通的過失、錯誤,不足以殺嶽飛,必須捏造出嶽飛“謀反”的罪名才行。於是秦檜便與張俊開始策劃殺害嶽飛的陰謀。
他們首先在嶽飛的部下中去找能夠出麵證明嶽飛“謀反”的人,用加官賞賜的辦法,誘使出來作偽證,但是沒有人答應。秦檜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找到了曾受嶽飛責罰過的王貴。王貴起初認為自己有過失,受罰是應當的,不肯答應。秦檜又深入了解王貴家中的私事,抓辮要挾,逼王貴屈從。同時,他們又找了一個因告密起家,從戰無功,得不到提拔而生有怨氣的王俊。秦檜編造了張憲“謀反”的假故事情節,讓王俊去投“首告狀”,牽連到嶽飛,盡管這狀紙漏洞百出,但王俊一收到狀紙,就把張憲逮捕起來。從張憲處得不到證據,又假造張憲的供狀承認嶽飛確實有謀反之實。宋高宗因本來就想除掉嶽飛,對這些假狀紙、假供詞當然不會去追察其不實之處,立即下令逮捕嶽飛。
嶽飛被捕,震驚朝野。各軍政大臣為嶽飛鳴冤上書者很多,甚至連皇親也願以全家百口保釋嶽飛。韓世忠憤憤不平,忍不住親自前去找秦檜,責問他憑什麼證據說嶽飛謀反。秦檜說:“嶽飛的兒子嶽雲與張憲之間的事雖然不明,其事莫須有,說不定有,也許有,萬一有,大概有。”韓世忠大怒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韓世忠雖反複力爭,但沒有結果。而秦檜的夫人王氏卻在背後極力唆使秦檜早日殺死嶽飛,說“縛虎容易放虎難”,不果斷行事就會危及自身。宋高宗為與金國議和,於是,不顧冤枉好人,下令處死嶽飛、嶽雲和張憲。直到很久以後,換了皇帝,嶽飛才得以平反。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陰謀家為了某種利益,決定要討伐或加害對方時,但鑒於輿論與人心向背,則首先設計為對方加罪,使輿論認為對方被討伐或受害是罪有應得。這樣,對己方有激將之作用,激起同仇敵愾,在世人麵前,則被認為此討伐為興師問罪,師出有名,以顯得“得道多助”,使對方孤立無援。秦檜以“莫須有”之罪名加害嶽飛,其歹毒用心昭然若揭。
陰謀家為一己之利所營造的政治陰謀損害的往往不僅僅是他的政治對手,他們損害的甚至是整個民族和國家。秦檜作為一個奸臣、民族敗類已經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當人們在形容某某品質惡劣時常說“比秦檜還壞”,此時,秦檜已經成為這種奸險陰毒之人的符號了。
在嶽飛的問題上,秦檜顯然底氣不足。用了“可能有”的罪名就將嶽飛殺害,他麵對不了質疑。為此,我們要不斷增強自己的光明磊落。當你坦蕩蕩的時候,你就底氣十足。對於那些底氣不足的人,自己就需要多注意。這種人如果不是因為不自信的話,那麼心中一定有鬼。
成大事者認為,一個人注重自身修養的提升,注重自己的光明磊落,注重自己的道德,並不是為了獲得什麼實在的利益,而是為了讓自己在社會中活得坦然坦蕩。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人不驚。當人們做虧心事的時候,要想著自己底氣不足的一天。人要有一顆敬畏心,不要毫無畏懼,要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當你有了這種相信的時候,你的行為自然會磊落很多,而你的胸懷也會因此而坦蕩很多。
36 體貼別人,善於施惠
成大事者認為與人交往中,要想不咄咄逼人,就要學會體貼別人,善於施惠。
一個人如果能夠將心比心去體貼別人,尤其是言語上表現出對別人的體貼,往往容易得到很多人的親和。
據說宋仁宗是一個關心百姓,自奉儉約的皇帝。有一天早晨醒來,他對身邊的大臣說:“昨天夜裏睡不著,覺得很餓非常想吃烤羊肉。”侍臣說:“幹嗎不傳旨向禦膳房索要?”
仁宗說:“聽說宮中偶而索要點什麼東西,外麵便作為規矩定了下來,我擔心我一要燒羊肉,禦膳房從此每夜都殺羊,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天長日久,得白白地殺掉多少羊,我寧可忍一夕之饑,也不願立下每夜殺羊的規矩。”大臣們一聽,無不歡呼萬歲,有的人甚至感動得流下淚來。能有像仁宗這樣皇帝,心存善念,實屬難得。他知道自己什麼不說,也有許多人成天到晚都在揣摩他,從而百般地去迎合討好。隻要能討主子的歡心,適合主子的口味,至於采取什麼手段,會帶來其他什麼結果,這是他們從不考慮的,也不需要考慮,因為這是為了皇上的需要。
要想不咄咄逼人,就要善於施惠。對於那些曾經對不起自己的人,要用磊落的胸懷去對待他們。如果能夠以德報怨,那麼自然能夠得到更多的擁護。
劉邦大勝項羽以後,凱旋洛陽,論功行賞。首先他封了呂後的兩個兄長呂澤、呂釋之,接著又封了蕭何、張良、項伯、周勃、樊噲、灌嬰等人,然後封了呂澤、呂釋之的兩個部將,為7800戶和3000戶。這樣一來,劉邦的封賞就搞得不公平、不平衡了。因為呂澤、呂釋之部將的功勞,怎麼也比不上曹參、陳平、韓信的功勞大。而且蕭何的封戶不過8000戶,而呂後兄長的部將卻有了7800戶,這顯然不公平。
有一天,劉邦發現大臣們在下朝之後,三個一夥,五個一堆,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便問張良,他們在議論什麼?張良告訴劉邦,他們打算造反。因為,皇上封賞不公,他們出生入死為陛下打江山,好不容易等到論功行賞的這一天,可是現在受封的卻沒有他們。劉邦聽了此話,感到十分害怕,便問張良有什麼辦法沒有?張良問:“不知陛下平常最憎恨誰,大家都知道的。”劉邦說:“有,這個人就是雍齒。他仗著是最早跟我出來的同鄉,幾次跟我過不去,還把我第一個立足點搞丟了。我幾次想殺了他,因為他功多,所以一直不忍心下手。”張良笑著說:“請下令馬上先封雍齒,廣示群臣,大家見到被你討厭的雍齒也得列封賞,人人都放心了。”
劉邦為封雍齒作什方侯,大擺酒宴,一時間,將領們鼓掌歡迎,眾人都感到不會有什麼後患降臨了。
施惠、行賞本是為了用臣和誘臣的,倘若不能及時,便會使臣屬沮喪失望,難以發揮激勵和誘導臣屬的作用。秦末楚漢相爭,實力相對弱小的劉邦之所以能夠最終戰勝“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一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項羽在施惠馭臣方麵的失策。項羽在臣屬有功當封爵時,卻舍不得及時施惠,以致部將紛紛背離。相比之下,劉邦就要狡詐得多。當其部將韓信率兵平定齊國並自請立為“假齊王”時,劉邦克製內心的惱火,假意埋怨:“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迅速封韓信做了真齊王。這一招果然安撫穩定了韓信,驅使他為幫助劉邦奪取天下而拚死賣命。
選擇施惠的對象對於施惠的效果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按理應是論功行賞,但由於劉邦封賞不均,以致眾將要造反。在這危險時刻,劉邦采納了張良的建議,首先封自己最討厭的雍齒,大家見到劉邦最討厭的雍齒也得到封賞,覺得自己也有了指望,於是人人都放心了,一場大亂就此消弭了。
成大事者認為,與人交談中,對別人的關心是必須的,這是一種施惠行為。我們見麵總是要寒暄幾句,寒暄的內容不外是對方的身體如何,是否吃過飯,等等。不難看出這樣的談話內容就是關心別人,就是讓別人體會到這種關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不知不覺地在使用這種施惠的方式了。
當然,施惠不是以圖回報為目的的。如果以圖回報為目的的施惠,本身不會長久,而且這種施惠因為施惠者心中有想法,所以很容易被接受者看出破綻。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要學會真誠地去關心別人,隻有做到這一點,你才會有意無意地表露出你的關心,讓別人感動。
成大事者認為,施加恩惠,並不代表自己一定會失去什麼。在日常談話中,一兩句關心的話,對於很多人來說就已經是莫大的恩惠了。為此,我們要注意在細節上關心別人,這樣會讓雙方的關係更加融洽。而別人也會對你付出同樣的關心。
37 給人情麵,不要咄咄逼人
成大事者認為,任何人都是講究麵子的,很多時候麵子和自尊是等義的。人性很奇妙,可以吃悶虧,也可以吃明虧,但就是不能吃“沒麵子”的虧,要在人性叢林裏求生存,必須了解到這一點。那些老於世故的人,從不輕易在公開場合說一句批評別人的話,寧可高帽子一頂頂地送,設法保住別人的麵子。別人也會如法炮製,給足你麵子,彼此心照不宣,盡興而散。
年輕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為有見解,自以為有口才,逮到機會就大發宏論,把別人批評得臉一陣紅一陣白,他自己則大呼痛快。其實這種舉動正是為自己的禍端鋪路,總有一天會吃到苦頭。事實上,給人麵子並不難,也無關乎道德,大家都是在人性叢林裏討生活,給人麵子基本上就是一種互助。尤其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你更要給人麵子。
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那就是別人保全了麵子,你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有智慧的人處理問題,會把別人的自尊、麵子放在第一位,然後才設法將事情導向好的方麵。
康熙皇帝即位後,著手感化漢族知識分子。他頒詔天下,令地方官員舉薦有才學的明朝知識分子遺老遺少,到朝廷當官。但是,中國的知識分子素來講氣節,沒有幾個人願意應召。
這時候,陝西總督推薦了關中著名的學者李喁,可是,這個李喁以有病為由,堅決不肯入京做官。康熙並不介意,對他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和恭敬,派官員們不斷地看望他,吩咐等他病好後再請入京。
官員們天天來探視,可是李喁臥在床上,十分頑固。這些官員怕自己的烏紗帽不保,就讓人把李喁從家裏一直抬到西安,督撫大人親自到床前勸他答應進京。誰知李喁竟以絕食相威脅,還趁人不注意要用佩刀自殺。官員們沒辦法,隻好把這些事情上報康熙。康熙再一次吩咐官員們不要再逼他。
有一次,康熙西巡到西安,讓督撫大人轉達了自己的看法,說李喁是當代大儒,想要親自前去拜訪他。這個麵子,康熙皇帝給得實在太足了,可是,李喁卻仍聲稱有病無法接駕,康熙帝沒有因此大發雷霆,反而和言悅色地表示沒有關係。
其實,李喁內心早已臣伏於康熙了,隻是為虛名所累,而且以前的姿態擺得太高,一時沒辦法下來。於是,李喁就讓兒子帶上自己寫的幾本書去見康熙,這實際上是向康熙表明態度:他是大明臣民,不能跪拜康熙,而他兒子是大清臣民,可以跪拜康熙。這樣既保住了自己的臉麵,又回應了康熙給他的麵子。
康熙召見李喁的兒子,得知李喁確實有病,也就沒有勉強,於是對李喁的兒子說:“你的父親讀書守誌可謂完節,朕有親題‘誌操高潔’匾額並手書詩貼以表彰你父親的誌節。”並告訴地方官對李喁關照有加。
康熙此舉,可謂深得讀書人的心。那些表明誓不降清的人,早就沒那麼頑固了,而那些本已臣服的人,更是樂意為朝廷效力。康熙給足了別人麵子,實際上也為自己撈足了麵子。
在生活中,當我們頭腦冷靜時,一般還能注意到維護別人的麵子。若是別人犯了錯,或做了對自己不利的事,情緒一上來,就隻顧自己發泄,而考慮不到別人的臉麵了,這正是智者盡力戒免的事。無論遇到任何事,他們都能保持從容氣度,而不會傷及他人麵子。
在生活中,我們稍加留意,即可發現,越是地位崇高的人,越是謙虛待人,處處照顧別人的麵子;越是地位低下的人,越是趾高氣揚,不把別人的麵子放在心上,甚至不惜踐踏別人的尊嚴。並非地位高了自然會照顧別人的麵子,恰恰相反,因為他們善於照顧別人的麵子,才可能成就今天的地位。
成大事者認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照顧別人的情麵,千萬不要咄咄逼人。當你咄咄逼人的時候,隻不過是在炫耀自己的口才有多好,這種炫耀本身就是讓人厭惡的。咄咄逼人的人很多時候都會讓人產生刻薄的印象,試問,又有幾個人願意跟刻薄的人交往?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要學會不說偏激的話,不多說批評的話,即使批評也要針對具體的事情,而不要針對過於泛泛的群體,因為這個泛泛的群體很容易就包括了你的談話對象。其實在談話的時候,不要過多地表現出自己的喜惡也是必須堅持的原則,因為你所厭惡的東西可能正是別人喜愛的東西,而你所喜愛的東西或許正是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東西,因此要想不在言語上有所缺憾,不但要學會少言,而且要學會說話的柔和。
38 用情理服人,不要以話壓人
成大事者認為爭論服不了人,但是情理可以服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用情理去服人,而不要用話去壓人。用情理服人往往需要一些時間,因此我們必須學會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冷處理。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有太多的矛盾。如夫妻不和、鄰裏不睦、同事不諧等,這時候,可以用“冷處理”的方法,把正在閃射的“火星”冷卻。“冷處理”是避免人際衝突的良方。當對方情緒激動,或存心挑釁時,你與他針鋒相對,隻會使矛盾激化,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麵。不如冷靜以對,使對方的情緒降溫,就能避免一場糾紛。
“冷處理”不是不處理。毋庸置疑,對各種不良傾向和錯誤行為,既不能姑息遷就、包庇護短,也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條件下,根據每個人在性格特點、承受能力等方麵的個體差異和問題發生的嚴重程度,靈活地進行處理。
對一個良知未泯的人來說,做錯事往往是一時糊塗。如果對他的錯誤抓住不放,求全責備,他可能就會自暴自棄。相反,給他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他也可能痛改前非,下定做好人的決心。
三國時,有個北海讀書人,名叫王烈。他處事公道、善於化解鄰裏鄉親們的矛盾。在當地享有很高的威望,人們遇到什麼事情都願意告訴他,有摩擦、矛盾,人們都去找他評理。每次王烈都能以理服人,使鬧矛盾的雙方都心服口服。
有一次。一個行為不端的人偷了鄰居一頭牛。當他拿到市場上正準備賣錢時,被牛的主人抓住了。偷牛人覺得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就連連向失主賠罪,並要求懲罰他。失主原諒了他。偷牛人最後說:“我一時糊塗,偷了你的牛,很是慚愧。我發誓今後決不再幹這種事了,但我要求你不要將這事告訴王烈。”
偷牛的事情,傳了出去,過了幾天還是傳到王烈那裏。王烈聽到偷牛人有悔改的決心,就買了一匹布,托鄰居將布送給偷牛人。
有人不解地問王烈:“那個偷牛人自己做了贓,很害怕讓你知道,而你反而送一匹布給他,這是為什麼呢?”
王烈回答說:“這個偷牛人,不願意讓我知道這件事,說明他有羞恥之心。既然知道羞恥,就不難改邪歸正。我送布給他,是想激勵他痛下決心,真正重新做人。”
一年後的某—天,一位老人挑著沉重的擔子趕路,累得滿頭大汗,停在路邊歇息。這時走過來一個人,對老人說:“你這麼大年紀,挑這樣重的擔子,怎麼得了呢?我來幫助你吧。”說完就挑起老人的擔子,走了好幾十裏地,一直送到老人家門口才放下擔子,沒等進屋休息就要走。老人十分感動,問他的姓名。那人說:“這點事情算不了什麼。”轉身就離開了。
過了幾天,那位挑擔老人出門探望朋友,並帶了一把寶劍,準備送給朋友。走到半道上,不小心將寶劍失落。等到老人發現,才急急往回尋找。遠遠看見一人,站在路旁,東張西望,好像在找什麼人。老人走到那人跟前,正要詢問,一看竟是上次幫助他挑擔的那個人,手中拿著老人失落的寶劍。還沒等老人說話,那人就開口了:“這寶劍是您失落的嗎?我已在這裏等候很久了。”
老人真是高興,拉住那人的手說:“我應該怎麼謝你啊?上次你幫我挑擔,連姓名也沒告訴我。今天又拾到我的寶劍,又還給我,你真是個君子啊!這回你一定要告訴我你的姓名,否則,我會心中不安的。”
那人見老人如此懇求,隻好把姓名告訴他。老人回到家中,—直在心中感激那個拾劍人。他想,地方上出了這樣一個拾金不昧的好人,應當讓王烈知道才好。於是老人找到王烈,將兩件事都告訴了他。
王烈聽了也很感動,說:“世上竟然有這樣品德高尚的人,我卻沒有與他見過麵,真是慚愧!“於是,王烈按照老人告訴的姓名,四處打聽這個做好事的人究竟是誰,住在哪裏。一打聽原來竟是那個偷過牛的人。王烈感到非常意外,那個偷牛人不但改正錯誤,還自覺地做了那麼多好事。他非常激動地對人說:“—個人受到了感化之後,改惡從善的力量真是難以估量啊!”
成大事者認為,如果真的想讓一個人服氣,就不用使用爭論,而應該使用情理。這樣才能讓對方心服口服,主動接受感化。
39 巧裝糊塗,給人台階下
成大事者認為,人最好不要樹敵。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學會運用巧妙的言語,甚至是看起來很糊塗的言語,給別人台階下。
古時有一位國王,在領兵跟敵國作戰時,遇到頑強抵抗。戰爭異常殘酷,持續了幾個月之久。
一次,敵方將領想出一個“擒賊先擒王”的計策——派一位武士行刺國王。這位武士驍勇機警、行動敏捷,他躲開崗哨,想從馬棚偷進國王的臥室。不料,國王的馬非常通靈,見有異客入侵,便嘶叫起來。這個情況是武士事先沒想到的,他拿不準應該殺馬滅口、繼續冒進,還是腳底抹油、趕緊開溜?
國王聽見馬叫聲有異,估計出了情況,手持寶劍出來察看,發現了刺客。他一聲招呼,衛兵們便蜂擁而至,向刺客撲去。武士知道此番性命難保,想舉刀自刎,卻已經來不及了,被衛兵們捆得結結實實,扔在地上。
這時,侍衛長跑過來,一麵向國王自責疏於防範之過,並請示如何處置這名刺客。
國王走到武士身邊,厲聲問:“你是來偷馬的嗎?”
武士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含含糊糊答應一聲,心裏卻想:我是來取你性命的,怎麼說我偷馬呢?
國王回頭對侍衛長說:“這家夥一定是來偷馬的。現在是戰爭時期,老百姓都很窮,想偷馬賣錢,情有可原,把他放了吧!”
侍衛長急忙說:“不能放!他明明是來行刺的,不是來偷馬的,應該將他就地正法。”
國王說:“他明明是個偷馬賊,為什麼說他是刺客呢?我看他也是一條好漢,一定是迫不得已才幹這種小偷小摸的事,把他放了吧!”
侍衛長無奈,隻好把刺客給放了。
這件事傳出去後,人們都稱頌國王心胸寬廣、愛惜人才。各地的勇士如潮水般湧來投奔他,他的軍隊實力大增,很快就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後來,國王統一了北方各部,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王國。這位國王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量。聖經說:“原諒你的仇敵。”這並非道德說教,而是經驗之談,因為原諒仇敵可能帶來很大好處。但是,原諒仇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麵,很難克製自己的仇視心理;一方麵,在操作上很難做得恰到好處——帶著鄙視、不屑心理予以原諒,反而成為新的仇恨的苗頭。隻有帶著尊重的心理予以原諒,才可能完全收繳對方心中的銳器。
總而言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一般而言,雙方依賴麵大,兩人就是朋友;對立麵大了,兩人就是敵人。
人在世界上,有一個敵人不算少,有一百個朋友不算多。所以,要盡量讓別人對自己有所依賴,或者讓自己對別人有所幫助。這樣你就有很多朋友而少有敵人。萬一非跟某個做對手不可,也要帶著公平競爭心理去做事,而不要帶著仇視心理,非消滅對手不可。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人在言語上假裝糊塗。假裝糊塗是一種大度的表現,這種表現往往能感化別人。
從前,有兩個國家打了一仗。打完後,勝利的那個國家的軍隊開始打掃戰場。有一個士兵發現敵國的一個士兵躺在地上,嘴裏一個勁地說要喝水。這個士兵發了善心,於是找了一壺水過來,遞給了這個敵國士兵。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個敵國士兵拿起身邊的一根長矛朝著這個遞水給他的士兵刺了過去。手臂被刺中了,血流了出來,這個士兵很生氣,十分憤怒地對著敵國士兵喊道:“你這個家夥,本來是想給你一壺水的,現在你居然刺傷我,我隻能給你半壺了。”說完,自己就喝了一半,把另一半遞給了敵國士兵。敵國士兵頓時感動得眼淚都流了出來。
我們來看看這個過程,當敵國士兵刺傷他的時候,敵國士兵本身就抱著必死的心。但是沒有想到這個人居然如此大度,不但不計較,反而還假裝糊塗地生氣了。這種大度讓敵國士兵沒有想到,因此十分感動。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難免會樹一些敵人。在這個時候,如果想化敵為友,最好的辦法就是假裝糊塗。如果你很明確地去化敵為友,別人一定會認為你有更大的企圖。其實假裝糊塗對於我們自己來說並不會損失什麼,相反在這裝糊塗的過程中,顯示了我們的胸懷,也感動了我們的敵人。
在很多事情上,人到最後,很多時候都是在爭一口氣,而並不是爭事情的是非結局。所以應該學會給別人情麵,給別人台階,讓別人好順利下台階。
40 人人平等,不要有優越感
成大事者認為,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一定要秉承人人平等的原則,千萬不要有任何優越感。
周公曾告誡他的兒子伯禽說:“品德高尚又保持恭敬的人,能獲榮耀;土地廣大富庶又能保持節儉的人,能獲平安;地位尊榮又保持謙卑的人,能夠顯貴;人多兵強又保持敬畏的人,能打勝仗;聰明能幹又保持愚笨的人,能夠獲利;博學多才又保持幾分淺薄的人,能夠益智。這六條,都是謙遜之德。即使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如果不謙虛,也會失去天下,身遭滅亡,夏桀、商紂就是最好的例子。天子都會因為不謙遜而致敗,其他的人怎麼能不謹慎嗎?所以《易經》說:‘有一種方法,大足以守住天下,中足以守住國家,小足以守住自身。’說的就是謙遜啊!天道總是毀損自滿的人而補益自謙的人;地道總是擾亂自滿的人而順應自謙的人;鬼神總是禍害自滿的人而降福自謙的人;人們總是厭惡自滿的人而喜歡自謙的人。《易經》說:‘保持謙遜,萬事亨通,君子善終,大吉!’你好自為之吧!”
周公的話確實道出了為人處世的秘訣。可是要在生活中做到謙和待人,卻並不容易。大凡一個人有了一點成就,在官不如自己大、錢不如自己多、名氣沒有自己大的人麵前,難免有幾分優越感,洋洋得意之下,哪顧得上謙遜呢?他們卻沒有想到,正因為別人地位較低,他摔一跤倒不要緊;正因為你地位高,從高處掉下來,就痛多了。不掉下來的唯一方法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有一次,田子方乘車趕路,與太子擊相遇。太子擊急忙下車,迎上前去,恭恭敬敬行禮,田子方卻端坐車上不動。太子擊不高興地說:“不知道是貧賤的人有資格瞧不起人,還是富貴的人有資格瞧不起人?”
田子方說:“當然是貧賤的人有資格瞧不起人。富貴的人怎麼敢瞧不起人呢?國君瞧不起人,就要亡國;大夫瞧不起人,就要敗家。至於貧賤的人,如果不得意,穿上鞋子就走,到什麼地方得不到貧賤呢?所以,貧賤的人才有資格瞧不起人,富貴的人怎麼敢瞧不起人呢?”
還有一次,太子擊進來見魏文侯時,賓客和大臣們都站起身,隻有田子方端坐不動。魏文侯臉上有不悅之意,太子擊也很不高興。
田子方看出父子倆的心思,不禁一笑,說:“我為你站起來嗎?不知是否合乎禮;我不為你站起來嗎?不知是否犯了罪。請讓我背誦一段書吧:楚恭王做太子時,想到雲夢去,路上遇到大夫工尹,工尹忙躲進一戶人家,避而不見。太子下車,來到這戶人家門口說:‘老先生,何必這樣呢?我聽說尊敬他的父親,不等於還要尊敬他的兒子。如果還要尊敬他的兒子,這是非常不吉利的。老先生何必這樣呢?’工尹說:‘以前我隻認識你的外表,從現在起,我了解你的內心了。果真這樣,你準備到哪裏去?’”
田子方背完書,魏文侯點頭誇道:“好!”
太子擊上前背誦楚恭王的話,一連背了三遍,並表示一定要向楚恭王學習。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這句話真是沒錯。因為當我們的朋友表現得比我們優越時,他們就有了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還優越,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造成羨慕和嫉妒。有時候,我們優越感,還會使自己處於尷尬的境地。
所以,19世紀英國政治家斐爾爵士告誡那些向他求教的人說:“如果可能的話,要比別人聰明,卻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聰明。”
蘇格拉底則告訴他門徒一個圓滑處世的方法:“我隻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如果連聖賢都不敢對人起輕視之心,我們怎麼敢輕視別人呢?
成大事者認為,人如果樹立人人平等的觀念,在他的言語中自然不會有任何優越感,自然不會傷害別人或者得罪別人。我們發現,強者往往是溫柔的,這種溫柔在很多時候都表現為一種人人平等,正是這種平等,正是這種毫無優越感,才讓強者更加光輝,更加強大。
41 不輕視,誠意動人
成大事者認為,與人交往,不能輕視任何人,即使在心理上有所輕視,但是在言語上一定要給別人應有的尊重。因為沒有人弱小到受了侮辱而不會報複的。我們要通過誠意來打動別人,而不是言語上逼迫別人。
曆史上,諸葛亮就對人十分尊重,即使是對手下敗將,也是用足了誠意來打動別人,而沒有絲毫的輕視。
在劉備病死白帝城的時候,南中地區一個很有威信的少數民族首領孟獲,發動西南一些部族起來反抗蜀漢。真是禍不單行,當時,蜀漢剛剛在虎亭遭到慘敗,精力還沒有恢複。
為防止蜀國遭到內外夾攻,諸葛亮派人去向東吳孫權講和,同時,他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積蓄糧草,訓練兵馬。經過兩年時間的艱苦努力,蜀中形勢走向穩定,諸葛亮決定率領大軍,兵分三路,親征南中。
出發時,參軍馬謖對諸葛亮說:“南中叛將倚仗那裏地勢險要,離成都距離遙遠,很久以來就不服朝廷的管束。你今天用武力打敗他,你一回師,他明天又可能叛變。所以,對付他,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次出征我認為不應該以消滅他的人員為目的,而應該從心理上征服他,這樣才能收到好效果。”
馬謖的話,也正是諸葛亮心裏所想的。諸葛亮讚許地點點頭,說:“你的建議很好,我一定照這樣去做。”
孟獲得到諸葛亮率軍開進南中的消息,連忙組織人馬來抵抗。
諸葛亮了解到孟獲作戰勇猛,力大無窮,性格耿直豪爽,說一不二,但缺少計謀。於是,一個降伏孟獲的作戰計劃,便在諸葛亮的頭腦裏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