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用語精煉,立場分明--辯論的藝術

《古今譚概》reference_book_ids":[731609475415487596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辯論是一個對抗的過程。唇槍舌劍之中,情況瞬息萬變,留給你思考的時間少之又少,往往使參辯雙方針鋒相對,僵持不下。而巧言擅辯能突破僵局,另辟蹊徑,變逆為順。練好辯論口才會讓自己的話具有充分的說服力,讓對方無可反駁,甘心接受。

1.精煉的語言更有力量

辯論的語言的巧妙,是指辯論不是平淡地申明或反駁,而是選取比較新穎的角度進行答辯。

如1986年亞洲大學生辯論賽上,在中國內地大學生同香港大學生爭奪第一名的比賽中,香港學生的論題是“發展旅遊事業好”,問內地學生是否讚同。若直接讚成或反對,都不能取勝。因為,如果讚同就意味著認輸,而硬說“發展旅遊事業不好”,反對的理由不充足,容易被認為是詭辯。內地學生選擇了一個取得最佳效果的角度:“如果不分時間、環境,盲目地發展旅遊事業則是有害的。”內地大學隊出奇製勝,巧妙地擊敗了香港隊。

一位哲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雄辯是熊熊烈火燃燒的邏輯。辯論中強調邏輯嚴密,不僅要求做到對自己觀點的闡述具有條理性,更重要的是運用邏輯武器,進攻對方的立論、論據、論證,揭其荒謬、避其鋒芒、挫其銳氣、揚己命題,充分展示語言的雄辯性。

辯論語的這一特征是通過靈活運用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原理、方法體現出來的。具體來說是通過設計邏輯框架、填充理論事實,使辯論過程形成一個攻防自如的有機整體。但在辯論過程中,由於有時命題立場對己不利,或材料準備不足,又或對方故設邏輯難題,靠正常邏輯思維方法難以達到對已有利的目的,因而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辯論邏輯方法即“詭辯的邏輯”擺脫語言困境。

例如:

有一次,一名外國記者問外交部長陳毅:“你們是用什麼武器打下美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的?”這個話題屬於國防機密。陳毅機智地回答:“我們是用竹竿將其捅下來的。”

通過轉移話題、答非所問的方式繞過其不懷好意的詰難。靈活地運用邏輯方法是體現辯論邏輯嚴密性的關鍵。

辯論的用語要精練,辯論者必須用簡短明快的語言擊中對方的要害,甚至達到“一語中的”的程度。辯論擇詞應力求簡短、犀利,因為任何一方的辯論時間都是與對方的思考時間成正比的。也就是說,一方的辯論時間越短,對方考慮辯駁的時間也就越少,給對方造成的困難也就越大。倘若一方語言冗長,必然留給對方更多的回旋餘地,使對方獲得充分的思考時間,並較容易抓到突破口而獲勝。這是決定辯論成敗的一個重要方麵。

辯論是雙方針鋒相對的較量,主要目的是造成“你錯我對”的結果,從而戰勝或者說服對方。由於觀點的對立,辯論者的語言必然表現為衝突的形式,而其衝突性又具體體現在語言的攻擊性上。

辯論者語言攻擊的目標,一般是對方的觀點(論點、論據和論證方式),但有時也可以是對方的品行或人格。攻擊對方的品行或人格最終也體現了觀點的對立。

例如:社會上總有那麼一些人以別人的外表特征或某些缺陷為取笑材料,並由此構成了語言衝突。

俄國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皮膚黝黑,卻又喜歡穿黑衣服。有一次他身著黑色長袍外出散步,遇到兩個浪蕩公子,其中一個指著他,大聲對同伴說:“看,飄來一朵烏雲。”克雷洛夫應聲答道:“哦,怪不得青蛙高興得叫了!”

從上例可看出,語言的攻擊性是比較明顯的,但攻擊的目標並不直接是觀點,而是對方的外表和人格。

辯論中語言的攻擊性因辯論主體、辯論內容、辯論目的、辯論環境不同而不同,有的攻勢凶猛,咄咄逼人;有的柔中有剛,綿裏藏針;有的措詞激烈,力抵千鈞;有的生性脆弱,不痛不癢。但不管怎樣,凡有辯論就有語言交鋒,就必然體現出不同程度的攻擊性,哪怕這種攻擊的力量是極其微弱的。

2.關鍵時候敢說“硬話”

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人常常會碰到一些氣焰囂張的人。然而,這些人往往是因為有某種權勢或優勢便居高臨下,盛氣淩人,甚至以某種邪惡的手段踐踏人間公理和社會公德,對付這種事也一樣要義正詞嚴,當堂斷喝。因為不管壞人怎麼壞,在公理和道德麵前他們也會有所畏縮的。

其實這樣驕橫跋扈的人從古到今並不少見。不過這樣的人總會碰上一些他們難啃的“骨頭”。

戰國時的秦王想吞並安陵,便提出要以500裏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自然不肯同意,便派唐雎出使秦國,以說服秦王放棄這個念頭。

唐雎說明了來意,秦王一聽,頓時臉色大變,怒氣衝衝地對唐雎說:“你聽說過天子發怒嗎?”

唐雎回答說:“我沒有聽說過。”

秦王說:“天子發怒,能讓百萬人屍骨成山,血流成河!”

唐雎說:“那麼,大王有沒有聽說過百姓發怒?”

秦王冷笑道:“平民百姓發怒,不過是摘下帽子,赤著雙腳,拿腦袋撞地罷了。”

唐雎說:“那是庸人的發怒,不是勇武者的發怒……如果勇武的人真的發了怒,倒下的雖不過兩人,血水淌過的地麵也隻有五六步,但是普天下都得披麻戴孝。現在勇士發怒了!”

說完,唐雎拔出寶劍,挺身而起。秦王一見頓時慌了,忙對他說:“先生息怒,先生請坐下來談,何必生這麼大的氣。現在我明白了,韓國、魏國都滅亡了,獨有安陵君這個僅有50裏地的小國還存留下來,就是因為有先生這樣的勇士啊!”

在這個故事中,唐雎麵對秦王的驕橫霸道、淩人盛氣,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膽怯,反而據理力爭,甚至當著滿朝文武敢於拔劍而起,在氣勢上先把秦王比了下去。再加上之前唐雎所說的勇士之怒,和安陵君獨保的現實,最終使秦王打消了吞並的念頭,從而達到了出使和說服的目的。

然而,還有一種人,說起來都有點可笑。他們嘴硬卻是因為自己也知道事沒做在理上,說話自然也氣短,隻是強詞奪理而已,這時候隻要你義正詞嚴、針鋒相對,保準他退避三舍。

有一次孫中山先生在訪友途中,遇到一位賣假藥的郎中,該人自誇他的藥丹神效。路人圍觀如堵,中山先生恐人受騙,當眾揭發他的藥足以害人,眾皆嘩然。

這江湖客見對方不過是年輕學生,居然敢來挑釁,極為憤怒,隨手撿起一塊石頭,凶狠地對他說:“你不信,我將你的腳當場打斷,再為你整好。”

其時,先生身著藍布寬袖長衫,反背雙手,右手拿著半截甘蔗,一時急中生智,將它藏入袖內,舉起來對準江湖客說:“這有什麼稀奇,看我先一槍打碎你的腦袋,再來將你整好。”對方一聽,真被唬住了,他搞不清中山先生的底細,信以為真,一時驚惶失措,經眾人勸解而罷。

說“硬”話主要不是去批駁對方論點的錯誤、指責對方的可笑或荒謬,而是用與其言論相類、相對或相反的論點去智取對方。其實,在談判中也是常用的。有些人習慣了高高在上,對別人說話總是傲慢無禮,甚至侮辱別人的人格,這種人根本沒有誠意,所以我們也不必客氣,隻有采用比較強硬的態度和嚴厲的言辭,才能使對方有所收斂。

20個世紀20年代初,馮玉祥將軍任陝西督軍,一天,美國亞洲古物調查團的安德裏和一位英國人高士林私自到終南山打獵,打死了兩條珍貴的野牛。他們洋洋自得,回到西安來見馮督軍。

馮督軍在帳篷內會見他們。他們十分得意地述說了行獵的收獲,以為馮督軍會讚賞他們的槍法。隻見馮督軍聽著聽著眉頭就皺了起來。馮督軍問:“你們到終南山打獵,曾和誰打過招呼?你們領到許可證沒有?”

這兩位洋人驕橫慣了,居然不把馮督軍放在眼裏,他們十分傲慢地說:“我們打的是無主野牛,所以不用通知任何人!”

馮督軍一聽,更加生氣,慷慨激憤地駁斥他們說:“終南山是陝西的轄地,野牛是我國領土內的東西,怎麼會是無主的呢?你們不通知地方官府,私自行獵,這是違法的行為,你們知道嗎?”

他們不服,辯解說:“我們此次到陝西,貴國外交部發給的護照上,明明寫著準許攜帶獵槍字樣,可見,我們行獵已蒙貴國政府的允許,怎麼會是私自行獵呢?”

馮督軍立即反問:“準許你們攜帶獵槍,就是準許你們行獵嗎?若是準許你們攜帶手槍,那你們豈不是要在中國境內隨意殺人!”

美國人安德裏自知理虧,便沉默不言,而英國人高士林仍狡辯說:“我在中國已經15年,所到的地方從來沒有不準許行獵的!再說,中國的法律也沒有不準行獵的條文。”

“中國法律上沒有不準外國人行獵的條文,難道又具有準許外國人打獵的條文嗎?”馮玉祥慷慨激昂地質問道:“你15年前沒有遇到過官府禁止你行獵,那是他們睡著了。現在我們陝西的地方官,沒有睡著。我負有國家人民交托的保土維權之任,我就非禁止不可!”

在馮玉祥將軍慷慨激昂的正義麵前,兩個外國人無言以對,隻好低頭認罪,並請求饒恕他們,以後再也不重犯。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故事裏描述的那兩個洋人一樣的人,我們也要像馮玉祥將軍那樣,敢於說“硬話”,以硬製硬,針鋒相對,毫不妥協。說“硬話”的目的在於向對方表明自己敢於鬥爭的勇氣和決心。在很多場合隻有說“硬話”才能在氣勢和心理上征服對方,打擊對方。對社會上一些不知深淺,好在公眾場合聚眾鬧事,尋釁滋事的人,在你洞明對方故意耍弄手腕欲尋釁挑事時,抓住要害,先發製人,開門見山,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

3.投其所好,巧妙周旋

論辯往往使參辯雙方針鋒相對,僵持不下。要想突破僵局,取得論辯的勝利,不妨另辟蹊徑,變逆為順,采用一種“投其所好”的戰術,從順向的角度,向對方發起一場心理攻勢,在順的過程中化解對方的攻勢,發現對方的破綻,捕捉突破的戰機,從而出其不意地戰勝對方。以下就是對“投其所好”術在論辯中的作用所作的一些分析說明:

(1)“投其所好”能誘敵入甕

某天,一位時髦漂亮的女青年在馬路上行走。突然她發現後麵有一個“摩登”男青年在緊追不舍,怎麼辦呢?她忽然有了主意。她回過頭來對這個男青年說:“你為什麼老跟著我?”“摩登”男青年說:“您太美了,真讓人著迷,我真心愛您,我們交個朋友吧!”姑娘嫣然一笑,說:“謝謝您的誇獎,在我後麵走的姑娘是我妹妹,她比我更美。”“真的嗎?”“摩登”男青年非常高興,馬上回過頭去,但卻不見姑娘的身影。他知道上當了,又去追趕那位漂亮姑娘,質問她為什麼騙人。這位女青年說:“不,是你騙了我,如果你真心愛我,那麼為什麼去追另一個女人,經不起考驗,還想跟我交朋友,請你走開!”“摩登”男青年被說得麵紅耳赤,隻好酸溜溜地走了。

這個事例中的女青年之所以能製服“摩登”男青年,就是順著對方貪圖美色的心理,“投其所好”,設計引誘。對方不知道是計,所以去追更美的姑娘,這就暴露出了他的醜惡嘴臉。女青年順勢反擊,讓對方自暴其醜,無地自容,達到了目的。由此可見,論辯中的“投其所好”術,實際也是一種“誘敵”戰術,抓住對方的需求和動機,設下圈套,誘敵深入。當對方進入圈套之後,我方就可迅速出擊,製服對方。

(2)“投其所好”能巧布疑陣

有一位顧客來到某酒店喝酒,店主以半杯酒當滿杯賣給他。他喝完第二杯後,轉身問店主:“你們這兒一星期能賣多少桶酒?”“35桶。”店主洋洋得意地回答。“那麼,”顧客說,“我倒想出了一個能使你每星期賣掉70桶的辦法。”店主很驚訝,忙問:“什麼辦法?”“這很簡單,你隻要將每個杯子裏的酒裝滿就行了。”

聰明的顧客在此利用店主唯利是圖的心理,“投其所好”,巧設圈套,待其落入,再奮力一擊,揭露了店主的半杯酒充當一杯酒的惡劣行徑。這種說話方法比一般的斥責要有力得多,也要深刻得多。由這個實例可見,“投其所好”術又是論辯中的“疑兵”之計,可以迎合對方的某種愛好和某種心理,巧布疑陣,麻痹對方,使之放鬆警惕,誤入陷阱,從而達到戰勝對方的目的。

(3)“投其所好”能捕捉戰機

喬特斯律師為有殺妻嫌疑的拉裏辯護,這時律師麥納斯提出了對拉裏十分不利的證據:拉裏曾向麥納斯提出過,要麥納斯幫助他與妻子離婚,並由此推論拉裏在無法達到離婚目的時候,會采取極端措施。喬特斯知道要直接反駁“要求離婚就有殺人動機”是甚難的。於是他采取了“投其所好”的策略與對方周旋,以圖找到最佳戰機。

喬特斯先向麥納斯承認,自己對離婚案是外行,一邊恭敬地問對方是不是很忙。麥納斯躊躇滿誌地回答:“要我處理的案子要多少有多少。”後來又補充說,每年至少有200件。喬特斯讚歎說:“呀!一年200件,您真是離婚案的專家,光是寫文件就夠您忙的了。”麥納斯的聲音猶豫起來,感到說得太多人們難以相信,就隻好承認說:“可是……其中有些人……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改變了主意。”破綻出現了,喬特斯抓住這一點,進一步誘導道:“啊!您是說有重新和好的可能,那大概有10%的人不想把離婚付諸行動?”麥納斯說:“百分比還要高一些。”“高多少,11%?20%?”“接近40%。”喬特斯用驚奇的眼光盯著他說:“麥納斯先生,您是說去找您的人中有近一半最後決定不離婚?”“是的。”麥納斯這時有些感覺到了對方的目的,但是已經沒有退路了。“嗯,我想這不會是因為他們對您的能力缺乏信任吧?”“當然不是!”麥納斯急忙自我辯解道。“他們常常是因為一時的衝動而跑來找我。可是一旦真的要離婚,便改變了主意……”他突然止住,意識到自己上當了。“謝謝,”喬特斯說“你真幫了我的大忙。”

在這場法庭論辯中,律師喬特斯見正麵反駁有很大的難度,就采用了“投其所好”術,從側麵迂回。他先坦率地承認自己對離婚案是外行,恭維對方很忙,當對方得意忘形,胡吹自己處理離婚案件的數目時,他又進一步恭維對方是離婚案專家。當對方感到吹過了頭,說有些人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改變了主意時,戰機出現了。喬特斯抓住這個時機,步步誘導,使對方說出了自己否定自己的話。

從這個實例可以看出,如果在論辯中正麵說理難以奏效時,可以采用“投其所好”的方法,與對方進行巧妙地周旋,當對方對抗心理軟化,疏於防範,就有可能自我暴露出一些破綻,這就為我方提供了時機,我方應該立即乘隙而入,一舉製敵。

4.反客為主論辯術

有這樣一則笑話,不知是真是假。

一次,尼克鬆前去蘇聯出席美國一個展覽的開幕式,同赫魯曉夫作了一次著名的“廚房辯論”。赫魯曉夫怒氣衝衝地說:“美國國會通過的那個有關被奴役國家的決議臭極了,臭得像剛屙下來的馬糞,沒有比馬糞更臭的東西了!”尼克鬆知道赫魯曉夫少年時期當過豬娃,不動聲色地說:“我想主席先生大概搞錯了,比馬糞更臭的東西是有的,那就是豬屎。”

同為美國總統的林肯,則有過一樁載入“正史”的反客為主論辯。

牧師卡特賴特到處散布這樣的言論:亞伯拉罕·林肯不承認耶穌!亞伯拉罕·林肯誣蔑耶穌是“私生子”!這是1843年美國伊利諾斯州競選國會議員的關鍵時刻。作為民主黨的候選人亞伯拉罕·林肯自然成了競爭對手。林肯知道彼德·卡特賴特散布這種輿論的險惡用心,是要降低自己在選民中的威信,他決心挫敗對手。

有一天,卡特賴特在某教堂作布道演講。當演講進入高潮時,他瞥了一眼坐在顯眼位置上的林肯,突然對信徒們說:“願意把心獻給上帝,想進入天堂的人站起來!”“霍”地一下,教堂裏豎起一片樹樁般的人。信徒們都站了起來,隻有林肯沒有站起來。卡特賴特看在眼裏,心中暗喜。他用柔和的目光對著信徒說:“請坐下。”待信徒們坐下後,牧師祈禱了一番後,又說:“凡是不願下地獄的人都站起來吧!上帝保佑你們!”教堂裏又長出了“樹樁”。隻見林肯又是紋絲不動。這正中卡特賴特的下懷:他本來就想讓林肯當眾出醜呢。此刻,他裝作嚴肅地說:“大家都願意把自己的心獻給仁慈的上帝而進入天堂,大家都不願意下地獄與醜惡的魔鬼為伍。可是,隻有大名鼎鼎的林肯先生一人例外,他兩次都沒有作出反應,請問林肯先生,你到底要到哪裏去?”

其實,林肯是故意要把卡特賴特的話調引到這兒來的,他見時機成熟,就從容不迫地站起來,以他當律師時鍛煉出來的口才柔中帶剛地雄辯起來:“我是以一聽眾的身份來這兒的,沒料到卡特賴特教友竟單獨地點了我的名,使我深感榮幸,我認為牧師先生提出的問題很重要,但我感到可以不像其他人一樣回答問題。他直截了當地問我要到哪裏去,我願用同樣坦率的話回答:‘我要到國會去。’”

這簡直是一段絕妙的辯詞,使在場的教徒們一領林肯不凡的風采,他們都被他的辯才所征服,拚命地鼓起掌來。好像這裏不是教堂,而是競選國會眾議員的演講會堂。高高在上的卡特賴特牧師,沒想到結局會是這樣,三寸不爛之舌竟僵硬得無法動彈了。

大人物固然有過“反客為主”的妙用,小人物其實也並不遜色。

有一次,一位應考者參加知識測驗。

主持人問:“聽說您是一位足球行家,理所當然知道所有關於足球的知識。”應考者不假思考地答道:“那當然。”“很好,”主持人微笑著問:“那麼球網有多少個洞?”應考者愣了一下,但馬上從容不迫地麵露微笑:“能提出這樣的問題的人一定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吧?”主持人樂了,“那當然。”“很好。”應考者說:“既然您承認自己是個知識淵博的人,那麼您應該知道我們的祖先中有一位叫作保塞尼亞斯的人,他是一個什麼方麵的學問家。”主持人說:“他是一個能言善辯的哲學家。”

“很好,回答正確加10分。”應考者巧妙地站在主持人的位置上後,更加輕鬆地說:“關於保塞尼亞斯有這麼一則軼聞。據說當時雅典的首席執政官員聽說保塞尼亞斯富有口才,就把他請到貴族會議上來,對他說:‘貴族會議的成員,每個人都有一個難題要問你,你能用一句來回答他們所有的問題嗎?’保塞尼亞斯說:‘那要看看是些什麼問題?’於是議員們接連不斷地提出了幾十個不同的問題。當問題提完後,保塞尼亞斯應該用一句話才能答全。知識淵博的主持人先生,您能代替保塞尼亞斯以一句話答全嗎?”知識測驗主持人想了想回答:“保塞尼亞斯麵對幾十個不同的問題,隻能這樣回答:‘我全不知道!’”“很好!很好!不愧是保塞尼亞斯的後代,今天,此時此刻,我隻想再請您用一句話回答一個問題--”“你問吧。”主持人說。“請問球網有多少個洞?”應考者問。主持人:“……”

這種應對,在中國有時又叫作“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知什麼時候讓老外給偷學了去。

與此類似,還有一則故事。

約翰·昆西·亞當斯是美國第六任總統。他有一個習慣,黎明前一兩個小時起床,長距離散步或騎馬,或去波托馬克河裸體遊泳。

安妮·羅亞爾是一名女記者。她一直想了解總統關於銀行問題的觀點,但是屢次采訪屢次被拒。一天,她尾隨總統來到河邊,決心想方設法讓他回答問題。她先藏在樹後,待他下水以後便坐在他的衣服上喊道:“遊過來,總統。”亞當斯滿臉驚訝,吃驚地問道:“你要幹什麼?”

“我是一名女記者,”她回答道,“幾個月來我一直想見到你,就國家銀行的問題采訪一下。我多次到白宮,他們不讓我進,於是我觀察你的行蹤。今天早上悄悄尾隨你從白宮來到這裏。現在我正坐在你的衣服上。你不讓我采訪就別想得到它,是回答我的問題還是在水裏待一輩子,隨便。”

亞當斯本想騙走女記者,“讓我上岸穿好衣服,我保證讓你采訪。請到樹叢後麵去,等我穿衣服。”“不,絕對不行,”羅亞爾急促地說,“你若上岸來抱衣服,我就要喊了,那邊有三個打魚的。”最後,亞當斯無可奈何地呆在水裏回答了她的問題。

在一般的情況下,亞當斯是不會接受羅亞爾采訪的。羅亞爾的聰明之處在於徹底地了解了總統的習慣及活動規律,抓住了亞當斯的薄弱環節,反客為主,掌握了主動。

5.用對方的觀點揭露對方錯誤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矛與盾”的故事:

古代有個賣長矛和盾牌的人,吹噓說自己的矛是天下最鋒利的,可以擊破任何盾牌。過了一會,他又拿起自己的盾牌吹噓道:我的盾牌是天下最堅固的,可以抵擋任何武器的攻擊。於是有人就問:“既然如此,如果用你的矛,去攻擊你的盾牌,結果會怎樣呢?”結果當然是,賣矛與盾的人啞口無言,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技巧,就是讓對方自相矛盾,並可在辯論的同時,產生一定的幽默效果。

東漢哲學家王充曾和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發生過一場論辯。有人說:“人死了,靈魂就變成了鬼。鬼的樣子和穿戴跟人活著的時候一模-樣。”

王充反駁道:“你們說一個人死了他的靈魂能變成鬼,難道他穿的衣服也有靈魂,也變成了鬼嗎?照你們的說法,衣服是沒有精神的,不會變成鬼,如果真的看見了鬼,那它該是赤身裸體,一絲不掛才對,怎麼還穿著衣服呢?並且,從古到今,不知幾千年了,死去的人比現在活著的人不知多多少倍,如果人死了就變成鬼,就應該看到幾百萬、幾千萬的鬼,滿屋子、滿院子都是,連大街小巷都擠滿了鬼。可是,有幾個人見過鬼呢?那些說見過鬼的,也說隻見過一兩個,這樣他們的說法不就自相矛盾了嗎?”

有人辯解說:“哪有死了都變成鬼的?隻有死的時候心裏有怨氣、精神沒散掉的,才能變成鬼。古書上不是記載過,春秋時候,吳王夫差把伍子胥放在鍋裏煮了,又扔到江裏。伍子胥含冤而死,心裏有怨氣,變成了鬼。所以每年秋天掀起潮水,發泄他的憤怒,可厲害呢!怎麼能說沒有鬼呢?”

王充說:“伍子胥的仇人是吳王夫差。吳國早就滅亡了,吳王夫差也早就死了,伍子胥還跟誰做冤家,生誰的氣呢?伍子胥如果真的變成了鬼,有掀起大潮的力量,那麼他在大鍋裏的時候,為什麼不使出掀大潮的勁兒,把那一鍋滾水潑在吳王夫差的身上呢?”

王充在這裏反駁論敵時就是使用了“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辦法。他先假設論敵的觀點是正確的,然後再用這一觀點去攻擊對方,這就給了論敵當頭一棒,使他們瞠目結舌、啞口無言。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是辯論中的經典展現,利用連鎖反應“一是百是,一非百非”的特點,推出荒唐的結論。我們通常用“連鎖反應”一詞來表示一事物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嚴格因果聯係,其實在幽默的具體應用中往往也有這樣的情況。然而簡單而一般的因果推理並不見得就有出其不意的幽默功能,為了將幽默的主題不斷推向高潮,強化幽默的效果,還必須將反駁與連鎖推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是就推理的結果而言的。在具體推理過程中用連鎖法,可在最後的結論中使對方自相矛盾。比如:

一個人的母親死了,服喪時他偶然吃了一次紅米粉,被一個迂腐的書生看到了。書生大為不滿,指責這個人是不肖子孫。那人問他為何?他說,紅色是喜慶的顏色。那人反駁說:既然這樣,那麼大家天天吃白米飯,豈不是天天在服喪嗎?

一句話,言簡意賅,使人看到了書生的荒唐。那反駁書生的人使用的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辦法。就是以對方的論點為前提,利用此論點去攻擊對方,從而駁倒對方。

再看一個古希臘的幽默小故事:

一場可怕的暴風雨過後,一位大腹便便的暴發戶對阿裏斯庇普說:“剛才我一點也沒害怕,而你卻嚇得臉色蒼白。你還是個哲學家呢,真不可思議。”

阿裏斯庇普回答說:“這並不奇怪。我害怕,是因為想到希臘即將失去一位像我這樣的哲學家。但是,你有什麼可擔心的呢?你如果淹死了,希臘最多也不過是損失了一個白癡!”

故事中,阿裏斯庇普沒有否認自己的害怕,他的聰明之處是在暴發戶結論的基礎上另辟蹊徑,為暴發戶的結論作了一個更加幽默的解釋,從而將暴發戶的結論推上不打自敗的境地。這種方法從表麵上來看是荒謬的,但實際上通過智慧的轉化,往往能夠謬中求勝。從這一點來看,它一點也不荒謬,而且處處閃耀著智慧的靈光。

在人際交往中,利用“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辦法進行攻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純粹戲謔性的,主要為了顯示親切的情感,引起對方的共鳴,或者為了展示智慧,引起對方欣賞;一種是鬥智性的,好像進行幽默式的智力比賽,互相爭上風,這時的調笑性、攻擊性更重要。當然有時攻擊性是很凶猛的,但表現形式是很輕鬆的。不管有無攻擊性,都將戲謔意味升級為主要手段。即明明知道對方錯了,不但不予以否定,反而予以肯定。而肯定的結果是更徹底的否定,使對方陷入自相矛盾的漩渦之中。

總之,“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是一種反駁的手段,但絕不是生硬的反駁,而是繞個圈子,用對方的觀點來揭露對方錯誤。

6.運用類比,反駁詰難

在辯論中,常常遇到對方的詰難。如果僅僅從邏輯上來說明,你就可能陷入一場無休止的爭論之中。聰明人會用類比的方式,找一個相似的事物所具有的屬性或特點,來證明對方詰難的荒謬。這是一種以曲為直的方法,在達到反駁目的的同時,讓對方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你的觀點。比如下麵這個故事:

一個窮人找阿凡提訴苦說:“我去年向巴依老爺借了一個熟雞蛋,今年他卻要我還300個雞蛋。理由是蛋孵雞,雞生蛋。”阿凡提與窮人一起告到了法官那裏。

審判時,阿凡提遲遲不到。後來很晚來了。法官問他:“你怎麼這麼久才來呀?”“我在家炒小麥準備下種。”阿凡提回答說。法官聽了哈哈大笑:“炒熟了的小麥下種後怎麼會長出麥苗來呢?”阿凡提答道:“那煮熟的雞蛋怎麼能孵出小雞來呢?”

在《古今譚概》中,有一位11歲的少年也運用了這種方法:

南昌有一個11歲的少年徐樨,到太原郭林宗家玩。郭林宗家中有一庭院,院裏有一樹。郭林宗想把這棵樹砍掉,他說:“住宅猶如方口,宅中有樹,正如有木,成了不吉利的‘困’字。”

徐樨不以為然,他說:“如果宅中不能有樹,那麼宅中也不能住人,因為口中有木成了‘困’字,口中有人就成了‘囚’字。‘困’字不祥,‘囚’字更不吉利。如果因為‘困’字不祥而砍掉樹,那麼‘囚’字更為不吉利,人也就不能住了。”

現在,以類比法來反駁詰難有了更為實際的應用。

一家公司的經理在一次業務談判中,受到了另一家公司業務員的頂撞,為此,他氣衝衝地找到那家公司的經理,吼道:“如果你不向我保證,撤銷上次那個蠻橫無理的工作人員的職務,那麼,你們顯然是沒有誠意和我公司達成協議!”

那家公司的經理聽了微微一笑,說:“經理先生,對於工作人員的態度問題,是批評教育還是撤職處理,完全是我們公司的內部事務,無須向貴公司做什麼保證。這就同我們並不要求你們的董事會一定要撤換與我公司工作人員有過衝突的經理的職務,才算是你們具有與我公司達成協議的誠意一樣。”

先前怒氣衝衝的經理頓時啞口無言,態度也緩和了許多。

在這裏,後一家公司的經理就巧妙地運用了類比的技巧。雖然說這兩家公司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有一點卻是相似的,即兩家公司對工作人員或經理的處理完全是各公司的內部事務,與有沒有誠意和對方合作無關。該經理就是抓住了這一相似點作類比,從而告訴了對方所提要求的不合理之處,表達了對其詰難的反駁。

1956年,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做了“秘密報告”,揭露、批評了斯大林“肅反擴大化”等一係列錯誤,引起蘇聯人及全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大家議論紛紛。有一次,在黨的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再次批判斯大林的錯誤。這時,聽眾席裏有人遞上一張條子。赫魯曉夫打開一看,上麵寫著:“那時候你為什麼不提出來?”

赫魯曉夫沉思了片刻,拿起條子,通過擴音器大聲念了一遍條子上的內容,然後望著台下,大聲喊道:“誰寫的這張條子,請你馬上從座位上站起來,走上台。”赫魯曉夫又重複了一遍他的話:“請寫條子的人站出來。”全場仍死一般地沉寂,大家都等著赫魯曉夫的爆發。幾分鍾過去了,赫魯曉夫平靜地說:“現在,你們知道我當時為什麼不提出來了吧?”

麵對群眾提出的尖銳問題,赫魯曉夫不能不講真話。但是,如果他直接承認“當時我沒有膽量批評斯大林”,勢必會大大損傷了自己的麵子,也不符合一個有權威的領導人的身份。於是赫魯曉夫巧妙地即興創造出一個場景,借這個眾人皆知其含義的場景來含蓄地給出自己的答案。這種回答既不損害自己的威望,也不會讓聽眾覺得他在文過飾非,赫魯曉夫創造的這個場景還讓所有在場者感到他的幽默風趣,平易近人。

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演講會結束後,與對他懷有敵意的發問者展開了爭論。發問者說:“您的詩太駭人聽聞了,這樣寫詩是要短命的,明天就會完蛋,您本人也會被忘卻,您不會成為不朽的人。”馬雅可夫斯基答道:“請您過1000年再來,那時我們再談吧。”

發問者又說:“您說,有時應當把沾滿‘塵土’的傳統和習性從自己身上洗掉,那麼您既然需要洗臉,這就是說,您也是肮髒的了。”詩人回答:“那麼,您不洗臉,就認為自己是幹淨的嗎?”發問者又說:“您的詩不能使人沸騰,不能使人燃燒,不能感染人。”詩人答道:“我的詩不是大海,不是火爐,更不是鼠疫!”

這段話引起了人們的掌聲和笑語。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類比的手法,使自己的反駁充滿了幽默感,從而不僅反駁了對方的觀點,而且給唇槍舌劍的爭辯添上了詼諧的色彩。

7.聯類比物,由此及彼

我們或許之前也曾看到過,辯論者為了更形象、更明了地表述觀點,往往會編造或借用一些小故事,由此及彼使得某些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這種由於不便直說本意,而借助類比物闡明本意的方法,就是我們所說的連類比物術。

春秋戰國時,陳國發生了內亂,陳靈公被大臣夏征舒殺了。陳國幾個大臣逃到楚國,請楚莊王替陳國平定內亂。楚莊王打著匡扶正義的旗號,率大軍滅掉了陳國,把他劃為楚國的版圖。一時間,南方屬國的君主和許多小部落的首領都來道喜,國內的大臣也紛紛前來祝賀,獨有大夫申叔時對此不說一句恭賀的話。楚莊王火了,責問道:“陳國的夏征舒殺了陳靈公,犯了滔天大罪,中原的諸侯哪個也沒敢去過問,隻有我主持正義,殺了夏征舒,而且又使我國增加了很多土地,哪個大臣、哪個屬國不來祝賀?可你卻吭都沒吭一聲,難道我做得不對嗎?”

申叔時裝作誠惶誠恐的樣子,行禮說:“不是,不是,我的心裏正想著一件解決不了的案子呢,所以還顧不上說別的。”楚莊王好奇地問是什麼案子?由叔時說:“有個人牽著一頭牛,從別人的田野走過,哪知牛兒踩壞了人家的莊稼。田地主人火冒三丈,不由分說,把那頭牛搶走了,任憑牛主好說歹說就是不肯還,請問大王,要是您遇上這個案子該怎麼審理呀?”楚莊王不假思索地說:“我說應該把牛還給人家。”申叔時問為什麼,莊王說:“牽著牛踩了人家的莊稼,這當然不好,可是就為這個搶了人家的牛,不是太過分了嗎?”話一出口,莊王悟到了申叔時連類比物的用意,於是恢複了陳國,陳國的新國君陳成公從晉國回到陳國,他很感激楚莊王,就歸附了楚國。

無獨有偶,西漢大臣霍光在武帝時任奉車都尉,昭帝時任大司馬大將軍,輔政四帝。他死後,他的子孫廣治宮室,驕橫荒淫,企圖謀殺丞相,廢掉宣帝,繼而立光子霍禹為帝。茂陵人徐福上書皇帝:“霍家權勢太大,陛下對他們既然寵護優待,就應該及時抑製,別讓他們走向滅亡。”徐福上書三次,皇上總是不予理睬。後來霍家事發,遭滅族之罪,被殺了幾千口。告發霍家謀權的都受到封賞,而隻有徐福卻被冷落一邊。

有人向皇上進諫說:有位客人路過一戶人家,見這家鍋灶的煙筒是直的,旁邊還有一堆柴草,便對主人說:“煙筒要修彎曲些,柴草要遠離灶口,不然容易失火。”主人不以為然,不久,這家果然失火,鄰裏奮力撲救,僥幸把火撲滅,於是主人殺牛備酒答謝鄰裏,讓救火受傷的坐在上首,其餘按出力大小順序就坐,就是沒有請那位勸說修彎煙筒的。有人對主人說:“假如以前聽那位客人的話,你就用不著殺牛買酒,也不會有火災損失。今天論功請客,功勞大的反倒不請,這才是‘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主人恍然大悟,連忙去請那位客人。

如今,茂陵人徐福幾次上書數說霍家將要謀反,應該及早預防以絕後患,要是按徐福的奏章辦,那麼國家就不會有封賞的費用,霍家也不會有滅族的災禍。事情雖然不出徐福所料,但徐福卻沒有得到封賞。這事請陛下斟酌,應重賞徐福的曲突徙薪之策,使他在那些告發者之上。

皇帝感悟,賞給徐福上等絲綢十匹,不久又任命他為郎官。

從以上這些說服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說服者無論講述現實故事,還是非現實故事,都是短小精悍,蓄意深沉,而且聽來饒有興趣。同時故事內容與言諫本意扣得很緊,並以易喻難,以異顯同,通俗易懂,讓人樂意接受。而且說服者往往是先說故事,後露本意,故事是本意的鋪墊和流露,而本意又是故事涵義的集中概括,二者相輔相成,自然和諧,毫無矯揉造作之意。

聯類比物,觸類旁通。說服者所“聯”故事之“類”,來自各種渠道,有的已流傳民間,說者當場隨手拈來,有的是乘時乘勢,酌情編造。以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盡管故事內容千奇百怪,情節活靈活現,表述娓娓動聽,宗旨卻隻有一個,就是吸引、打動被說服者,讓其由此及彼,領會故事之外的真意,進而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