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個體的崛起

《道德經》reference_book_ids":[7225931131646905348,7224048805384031266,7077483474008935431,7217733336632921144,7257088434206936120,7316445148911504446,6959124362339306510,6915002082894302221,7077483474008935432,7332306304972639294,7107503072145853471,6924983412973374478,7315417163592895498,7077483474004741128,7077483474021518372]}],"2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2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道德經》reference_book_ids":[7225931131646905348,7224048805384031266,7077483474008935431,7217733336632921144,7257088434206936120,7316445148911504446,6959124362339306510,6915002082894302221,7077483474008935432,7332306304972639294,7107503072145853471,6924983412973374478,7315417163592895498,7077483474004741128,707748347402151837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二章個體的崛起

經常有人這樣說:“知道容易,做到太難。”

或者這樣說:“我知道了,但是做不到。”

為什麼很多人知道了,但還是做不到?

為什麼很多人懂那麼多道理,依然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原因很簡單,大部分人的“知道”都是一個假象。

其實真正的“知道”遠比“做到”難。

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例子一:你很想成為跨欄世界冠軍,你去問劉翔該怎麼跨欄,劉翔總結了三個步驟:先怎麼起步,再怎麼抬腿,最後怎麼落腳。於是你牢牢記住了這三點。

現在問題來了,你即使知道該怎麼做了,但是你依然跑不出他的成績。

例子二:你在跑步的時候,知道自己是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嗎?知道自己是手先動還是腳先動嗎?很多人肯定沒注意這些細節,也不知道這些細節,但能確定的是,你肯定是會跑步的。

現在問題來了,你即使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跑步的,你還是會跑步。

有些事你即使“知道”了,卻還是做不到。

有些事你雖然“不知道”,卻可以完美地做到。

這就是說,不是從外界獲取了道理、經驗、知識等等,就叫“知道”了。隻有當一種行為成為你的本能的時候,才能叫“知道”。

而你的那些本能,具體是怎麼運作的,往往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劉翔是怎麼跨欄的?姚明是怎麼投籃的?其實他們也不知道其中的細節,因為那是他們長期訓練出的結果,他們已經讓動作和身體融為一體,最終成了一種本能。

你非要他們總結出個一二三也未嚐不可,隻是他們的理論未必適合你。他們的經驗和技巧,是最適合他們自身情況的,而你直接拿來用,不見得會成功。

同樣的道理,很多人的成功,根本就不是他們總結出來的那樣簡單,其中是有很多複雜的原因和要素的。

為了總結經驗,往往需要忽略很多細微要素,但是任何一個細微要素都可能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

因此凡是總結出來的經驗,都不是真正的經驗。

《道德經》裏有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凡是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都是可以被攻破的,總有它不成立的時候。

《道德經》裏還有一句話:“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真正知道的人,因為明白他們知道的東西是無法表達出來的,所以早就不說了;而那些在說的人,往往都是不知道的。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意思其實是,真正的“知道”是和“行為”統一起來的,“知道”即“做到”。隻要你能“知道”,一定可以“做到”。你之所以做不到,隻是因為你不知道而已。或者你所謂的“知道”,隻是自以為知道而已。

還有句話:智慧不可傳。知識和經驗可以傳授,但智慧是傳授不了的,它隻能靠自己去悟。學到的是知識,悟到的才是智慧。

“知道”這個詞說起來容易,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說,但是要真正地做到“知道”太難了。即便隻從“認知”層麵去分析,真正地做到“知道”也很難。因為知道的“道”,就是老子說的那個“道”,是規律、是原理、是本質、是真相。當我們通曉到這個層麵的時候,才能叫“知道”。

最後,請大家記住兩句話:

第一句,獲取知識的能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學習是為了打開自己的思維,健全自己的思考模型,讓自己隨時處於開放和迭代的狀態,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獲取知識。

第二句,別人告訴我們的道理,和我們所學到的知識與技巧,其實並不屬於我們,隻有在某一刻,它與我們的經曆相結合,成為我們本能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我們的東西。

長期以來,很多家長和網友都崇尚西方的“素質教育”,排斥“應試教育”,然後總是找機會把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

然而中西方教育的深層次區別是什麼?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有搞清楚。

有一部由英國廣播公司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老師在英國》曾經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在紀錄片中,西方教育的自由散漫與中國教育的嚴格嚴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西方的教育環境確實很寬鬆,學生不需要每天完成那麼多作業。對他們來說,讀書更像是一個社交的過程。他們更多的時間是在一起交流、分享,一起參加各種實踐和活動。

西方的這種教育更像一種基礎性供給,學生都來一起學習,學校是自由的、包容的。但是普通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是兩個世界的人,即使到了學校也是如此。

如果教育質量取決於家庭背景,那對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教育就成了奢望。

西方的教育隻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學習成長的平台,看似讓孩子自由、平等地成長,但是環境越自由,越容易形成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趨向,最後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就自然被淘汰了。

而中國的教育是更看重“考試分數”的,因此,這成了很多普通家庭向上攀登的階梯。平民子弟也可以很優秀,隻要你敢於吃苦受累。

現在我們不是提倡教育改革嗎?於是很多家長和網友開始叫嚷要實行精英教育,但是我們不能貿然就跟西方學。

舉一個例子,你就明白盲目去學習精英教育的可怕之處了。

我曾經見過一個中學老師做的一張表格,上麵除了有每個學生家長的聯係方式之外,還記錄著這些家長的身份和職位,比如某某公司總經理、總監,當然也有普通職務之類的。

大家不覺得這樣的教育變味了嗎?一旦學生與學生的不同不再以分數為主要區分標準的時候,那麼學生的背景因素就會突顯出來,學生受到的教育就和自己的家庭背景有關,這是多麼可怕又可悲的事!

雖然中國的教育競爭激烈,但更能讓平民子弟實現向上的流動。一旦一味模仿西方的精英教育,那麼就會降低中國普通家庭的孩子上升的可能。而且偏遠地區的學生更無法和城市的學生一起競爭,這隻能讓貧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目前,中國至少還有一種手段,可以把各種背景的孩子放在一條起跑線上,這就是高考。很多孩子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拚命苦讀。

高考是隻認分數的,無論你的家庭背景如何,經濟狀況好壞,你都得努力拚搏,然後用分數作為能否進入大學的唯一標準。

高考,是一種公平的製度。

廣大普通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一旦落實西方所謂的精英教育,那麼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上就被邊緣化了。

英國還有一個紀錄片叫《56UP》,導演選擇了十四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七歲開始,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到五十六歲。幾十年過去了,貧困家庭的孩子長大依然是窮人,富有家庭的孩子長大基本都成了富人。

而在中國,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雖然讀書未必會讓人們大富大貴,但是起碼可以讓人們在社會上立足,可以讓人們明心見性,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世界的變化。

在基礎教育過程中,高壓式的灌輸教育使學生默默接受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即使當時消化不了,但卻會沉澱在他們心中,將來都會潛移默化地形成一種邏輯思維能力。

要知道,沒有一個科目是多餘的:數學鍛煉你的邏輯,物理讓你深刻,化學讓你學會看微觀,語文讓你陶冶情操,曆史讓你看懂規律,地理讓你看透萬象,生物讓你看透生命……

恰恰是這些基本知識,使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更加深刻了。正是有了眾多知識做積累,才有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終升華成了智慧。

普通人一生至少有兩次改變命運的機會,第一次是高考,第二次是創業。我們必須謹慎地對待它們。

有些年輕人,尤其是白領們,有一個很大的思想誤區:他們總是以為自己的表現優於父母,認為父母落伍了……其實,這不過是因為經濟結構轉型所造成的誤會而已。

在寫字樓的格子間裏,吃力地做著PPT的年輕人和當年踩著縫紉機的工人們,其實沒有本質區別。同理,現在年輕人在群裏爭先恐後地搶紅包,和當年父母在菜場討價還價,多一分還是少一分,狀態差不多;現在年輕人非要給手機套個殼,和當年父母非要給電視機遙控器套個塑料袋也差不多;現在每天拿著手機刷朋友圈和微博的人,和當年蹲在牆角嗑瓜子聊天的人,也沒什麼區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會的變化,不過是外在形式和工具的變化而已。

同樣,隨著新一輪經濟的轉型,這些在寫字樓裏做PPT的白領,也即將重複當年那些紡織工被淘汰時的情景……

現在開始思考兩個問題:

一、如果把名片上的公司名字劃掉,你還剩什麼?

二、如果離開你所在的平台,你還能做什麼?

一場專門針對白領的危機正在襲來,如果看不透這場大變局,等輪到一個人被淘汰的時候,他連叫一聲的機會都沒有。

其實,比企業“倒閉潮”更驚心的是人的“淘汰潮”。

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經常聽說“公司”(或其他組織)倒閉,而沒有聽說過“人”的倒閉?

其主要原因是:以前,公司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一切經濟反應隻傳導到“公司”這個基本單元。

之前,公司為了提高生產效能,需要讓目標和行為盡量保持一致,這就要去除“人”的差異性,把“人”機器化,變成千人一麵。由上層的少數人發布命令,讓下層的大多數人去執行,這就形成了金字塔式結構。

於是公司成了社會經濟的基本組成單位。公司的效能決定它存在的價值,效能低下的公司被淘汰,而人隻是公司的一分子,如果所在的公司不行了,不過是換另外一家公司。所以,人是永遠都有飯吃的。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我們驚訝地發現,公司不再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大量個體被解放,個人成了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

之前,個人的愛好和需求無法被精準對接,隻能被歸類,但是互聯網卻可以精確、高效地將個體需求激發並對接個體的特長,讓每位個體都能實現自我,把“麵對麵”變成“點對點”,比如大量的設計師、谘詢師、律師、會計、美甲師、保姆、司機等,都開始脫離企業去發展。過去受限於市場規模不能成立的特色小生意,現在可以利用互聯網找到客戶。

毫無疑問,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定製化水平越來越高,這種趨勢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快。

這就是我反複強調的個體崛起的原理。

於是,社會從金字塔形狀變成了網狀,與之相伴的是“人”的升級——

過去,“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誰,“我”隻要按照命令去做事。

現在,“我”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發揮多大作用。

未來,要知道的是,“我”究竟是誰?“我”能為世界創造什麼?

所以,“人”的主動性、獨立性越來越強,可施展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人的創造性,隻有這個階段才能充分發揮。

最可怕的是,時代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人還是那個人。有些人還總是在等待指令,太缺少主動性,這其實和坐以待斃沒什麼區別。

既然個體被明晰化了,未來每個人都必須明白自己的責任、權力、利益,這才是真正的“三權分立”。

你要用你的長處去創造“權力”,然後你所得到的每一分“利益”,都對應你承擔的每一份“責任”。

今後不會再有人告訴你該怎麼做,你能接收到的信息最多是一個目標,而不是一項任務。

世界要淘汰的,就是那些無力承擔“責任”,卻無度索要“權力”和“利益”的人,或者因為找不到自我,而無法定位的人。

電商興起之後,絕大部分產品的價格都被拉低了,為什麼呢?因為產品的同質化太嚴重了。大部分產品都是千篇一律的,憑什麼你的賣得貴?

同理,有些人之所以越來越累,是因為與別人的同質化太嚴重了……

有些人一生最大的悲劇就是,從進入學校到離開學校的這二十幾年裏,沒有一個老師能啟發他們如何認識自己: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麼優缺點?我適合做什麼?

也很少有家長去有意識地啟發孩子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這些家長完全忽視了孩子的內在動能和潛能,導致孩子長大之後成為“千篇一律”的人。

這就是固有觀念和當今時代的錯位:我們辛辛苦苦地讀了二十幾年的書,本以為自己滿腹經綸,時刻準備大幹一場,到了社會上,才發現自己隻不過是資質平平、平庸無奇的泛泛之輩。

其實哪有什麼階層固化,隻是人與人之間嚴重趨同、嚴重同質化而已。產品同質化最多導致產能過剩,而人的同質化會導致社會亂了章法:沒有興趣、沒有特長,無論做什麼都是一擁而上、趨之若鶩。

以前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是看他被打磨的成本是多少,不需要他有很多想法,隻需要他很容易被管理和使用。這個時候人隻不過是大機器上的一個零部件,而現在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是看他的個性和特長究竟有多出眾。太需要他有自己的想法了,甚至要能超越框架的束縛,善於各種創新。

經濟升級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製造業升級——舊式工廠關門——部分工人回農村(推動農業升級);第二個階段是服務業升級——吸納了部分工人(比如快遞員、送餐員等);第三個階段是經濟結構升級——傳統企業倒閉——白領失業潮開始。

那麼,這些因企業轉型而失業的白領該怎麼辦?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既不可能回農村,也不願意轉型。這就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

當工廠裏的藍領們已經大規模地被機器取代的時候,再想想那些在寫字樓裏整天做著內容重複的PPT的白領,他們在人工智能時代,還能安穩多久?

不要羨慕那些所謂優秀的人,他們應對變化的能力也非常薄弱,外界環境一旦有變,如果看不透大局,就會被淘汰。

出路在哪裏?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人能救他們。

未來,越稀缺、越有特長的人或企業越有價值。無可取代即等同於無限價值。

中國經濟的上一波紅利是“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是按人頭算的。下一波紅利是“人心紅利”,是將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熱愛和興趣激發出來。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愛好”變得實用。很多小眾興趣、小眾價值觀、小眾夢想都能被成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才是社會大繁榮的基礎。

未來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傳統組織會在轉型過程中遭受撕裂一般的劇痛,一部分人會因為適應不了這種變化而憤憤不平,他們會因為淪落為泛泛之輩而倍感失落。那時你若不能創造價值,就沒有存在價值。

未來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每個人都能各盡其才,才華和創造力再也不會被瑣碎的生活所摧殘。不管你是想劈柴喂馬、麵朝大海,還是想周遊列國、隱居桃源,都可以憑借興趣和才華過上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社會的一次次進步,就是人們找回自己、各歸其位的過程。

不管你信不信,這個世界隻會變得越來越公平。故步自封、落後守舊者一定會被淘汰,創造者與創新者一定能獲得更大的自由。

最後讓我們一起回味這段話: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而將更多機遇留給勇於和善於改革創新的人們。在新一輪全球經濟增長麵前,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我們即將迎來最好的時代,現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這個最好的時代裏,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未來是個體崛起的時代,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未來很多公司都將解散,因為人越來越貴,協調人的成本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產品的利潤卻在降低,兩頭倒逼之下,很多企業都沒有了繼續存在的價值。

未來,無數個體品牌將崛起。越來越多的人,找到了獨立存在的價值。他們靈活多變,特征明顯,他們輸出的內容、產品、服務,越來越符合各種小眾人群的需求。無數個生產個體,各自服務自己的消費者,最終成全的依然是大眾。

未來,經驗將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很多人的經驗主義相當於拿著雞毛當令箭,敝帚自珍。唯有創新才是根本,所以很多人必定被淘汰。

未來人員的流動效率越來越高,大家都是革新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裏搬;分包和眾包是未來作業模式的主流。

未來公司和職位的模式會被團隊和任務取代。團隊是流動的,任務是隨時的,以各項任務為核心,社會上將不斷地發起一場場“會戰”。究其本質,這是人類協作效率的大提升。

未來人們的收入形式方麵,項目結算製將逐漸代替薪資製。項目完成的周期會越來越短,提成的計算方式也會越來越精準。

未來公司的業務模式方麵,股權製將逐漸代替項目收費製,很多公司都將深度參與客戶項目。

未來的公司必須精細化管理,高效協作。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將專業的資源匹配合適的產品,然後集中精力經營公司品牌和信用。

未來企業的核心資產,不再是設備和人員,而是品牌和信用。

未來的協作是全球性大協作,就像蘋果手機:來自美國的核心設計,來自英國的ARM處理器,來自日本的閃存,來自韓國的CPU和顯示屏,來自中國台灣的攝像頭,與來自中國大陸的流水線,被有機整合在一起,再將成品郵寄到阿拉斯加,分發到全球接近五百家零售店與消費者見麵。

未來的企業必須平台化,就好像蘋果公司本身並不開發各種應用程序,而App Store裏麵卻有超過三百萬個App,這幾百萬個應用程序與上億消費者實現了連接,也因此養活了無數個小而美的開發團隊。這就是平台化企業的價值。

互聯網實現了信息對稱,區塊鏈正在實現價值對稱。在區塊鏈成熟的社會裏,價值創造者將會碾壓一切投機者,碾壓一切特權。區塊鏈時代早晚都會到來,現在隻是留出了一點兒時間,讓那些既得利益者有顏麵地退出。

對於個人來說,未來由於自由時間和空間越來越大,所以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僅次於創新能力。自我管理是一種自我約束,也是一種自我發掘,這一點任何人都幫不了你,隻能靠自己曆練和修行。

未來個人的貶值速度將大大加快,因為時代變化越快,每個人不斷學習和再出發的頻率就越高。所以不僅產品要迭代,我們每個人也要不斷迭代,要不斷地學習和反省自己,不斷地用實踐強化自己。

幾乎所有的老板都想做到放手、鬆手,企圖用一套合理的製度去代替自己,用合理的係統去維係企業的運轉,這樣就可以一直循環下去。所以前些年冒出很多總裁班和管理培訓班,各種理論都出來了,但最後都不了了之,為什麼呢?歸根結底,無論企業采用多麼先進的管理製度,最終這些條條框框和規則都不實用。製度無法框定人,最後還是需要老板事必躬親,逐一解決問題,所以老板始終脫不開身。

對企業來說,企圖用一套理想的製度來維護企業的運轉,永遠都是一個最美好的幻想。企業的老板必須要強勢。

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讀完下麵這些客觀事實,一切都豁然開朗了。

一是,即便是基層員工,如果條件允許,人人都想做高管,人人都想做老板,但其實絕大多數人的格局和能力是做不了老板的。很多員工憤憤不平,並不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企業的係統性問題,而是因為他們覺得憑什麼自己不可以做高管、做老板。

很多基層員工往往斤斤計較,他們不會關注公司的宏觀規劃和戰略藍圖,隻會對眼前的小利益趨之若鶩。很多員工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都有自己的個性,有各種想法和欲望。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一旦成為管理者,甚至會變本加厲地壓迫其他人。

很多員工都趨向於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大家都想創業自己當老板,有些人去上班的目的就是借助公司的平台,為自己積累社交關係和資源,比如資源渠道、客戶,然後機會成熟的時候就去創業了,有的甚至還會拉上公司其他同事。

二是,很多企業存在這樣的問題:在老板與員工之間是沒有信任度的。老板永遠隻會相信親人,關鍵位置都會留給親人,比如讓夫人當財務(管錢的),讓親戚做采購(花錢的)。不是本家族的人是進不了核心圈層的,這樣的企業最後往往都會做成家族企業,造成“圈子”比努力重要,血緣比“圈子”重要的現象。

這種公司的管理不是靠製度和係統,而是靠人。

由於人太聰明,所以很多企業管理的要點是對人的管理,懂人性比懂商業重要。所有的問題最後都會被歸結到人的問題。無論人能力多強,多善於做事,如果不懂做人的道理,照樣會一敗塗地。

對於員工來說,十次做事上的成功,也無法掩蓋一次做人的失敗。把事做好的同時,還要求能協調上級和下級的關係,同時又不被人排擠。

所以我們就明白了很多企業在管理上有這樣的缺陷:基層員工要想往上升職,最核心的往往不是看工作能力,而是看是否善於通過犧牲小利益收獲大價值,懂得舍小而取大。當然,有時會做人比會做事更討巧。

現實中,很多員工把智慧的20%放在做事上,另外的80%都放在做人上。這樣一來,這些企業內耗就特別大,因為大家既要把表麵文章做足,又得在私下裏互相提防。

老板也隻能拿出20%的智慧去做事,剩餘80%的智慧都會用在解決內耗上,所以他們往往比較心累。他們除了開拓市場之外,必須把大量精力放在對人的治理和管理上。治人永遠是第一位的。

在企業裏,大家表麵上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私下其實有一套利益機製在掌握著人的各種行為。隻要公司能賺到錢,能讓大家分到錢,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大問題,都可以解決和商量。而一旦公司賺不到錢,不能讓大家分到錢,沒有問題也會生出各種問題。所以公司的核心價值在於幫大家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企業做到一定程度,就是靠品牌、影響力、渠道、流量、團隊等去賺錢,但是派係鬥爭是很多大企業繞不過去的,高層管理者靠路線,中層管理者靠“站隊”,基層員工靠喊口號。結果公司核心不再是做業績,而是互相“鬥智鬥勇”。這樣很多龐大的企業最後都沒落了。

小企業(初創企業)的核心在做事,主要看老板個人能力;而大企業的核心在管人,把人管理好就是最大的成功,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企業老板必須建立強大的企業文化,用強大而統一的文化去管理和塑造人,把員工從“千人千麵”變成“千人一麵”,把大家的能量撚成一股合力向前衝,一起實現目標,這也就要求企業老板要強勢。

企業發展到了比較大的規模,就會出現瓶頸。解決瓶頸的最好辦法就是結構重組,從而形成更與時俱進的商業模式。

企業升級時一定會形成兩派對立:保守派和創新派。新興力量和傳統力量的鬥爭是所有事物進步時無法避免的。

綜觀以上這些,我有三個結論:

老板的魄力、眼光和格局很重要。如果企業沒有一個非常強有力的老板,必定是一盤散沙。

企業必須有一套強有力的決策執行機製,用俗話說就是:指哪打哪。老板要擁有絕對權威,快速、集中地執行決策。

人的平庸,從來就不是社會進步的最大障礙,過於聰明和自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