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u?E���齊王司馬冏對河間王司馬顒在討伐趙王司馬倫之初那種首鼠兩端的表現,一直耿耿於懷。
這一點,司馬顒也是心知肚明。他清楚地知道,如今的司馬冏隻是還沒有站穩腳跟,一旦騰出手來,自己沒好果子吃。
就在司馬冏301年6月輔政了一年零6個月以後,一個既偶然又必然的事件促使了河間王司馬顒率先舉起了反對司馬冏的大旗,使這個平靜了1年半的晉國政壇又一次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而這一事件的根源卻來自兩個小人物之間的個人恩怨。
於是,兩個小人物之間的個人恩怨又一次決定了晉朝政壇的走向,他們是——李含和皇甫商。
李含(與李特將李含重名重姓),字世容。老家是隴西狄道人,僑居始平。此人很有才幹,老家和寄寓的這兩個郡都把他同時舉為孝廉。安定人皇甫重和皇甫商兄弟是州裏的豪族(並非高門大族),皇甫商年少輕狂,以為李含是寒門出身,想和李含交朋友,但是,雖然李含是寒門,但是,卻看不慣身為豪族的皇甫商的霸道無理,就拒絕了。這讓皇甫商很沒麵子,一直懷恨在心,就暗示州裏招李含為門亭長(城門設亭為門亭),想借此羞辱李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好州刺史郭奕(那個三歎羊祜的郭大業先生)很早就聽說過李含很賢能,出州門的時候見到了當警衛的李含,郭先生當即下車擢升李含為別駕(州的總務官),成為刺史的副手。很快的,李含又被舉薦為秀才,被任命為秦王司馬柬封國秦國的郎中令,並被司徒選為始平郡的中正。
等到秦王司馬柬去世以後,李含的幸運之神逐漸遠去。
司馬柬死後,作為司馬柬的下屬,應該為司馬柬服喪,但是,一般來說,上司埋葬以後,就可以除服了,而李含也是如此。但是,因為尚書趙浚(後被趙王司馬倫所殺)對於李含不巴結自己懷恨在心,就上書皇帝說李含不應該除服,州的大中正傅祗也推波助瀾,要貶斥李含。而傅祗的從兄傅鹹卻為李含喊冤,但是,無奈趙浚與後宮關係緊密,最終,李含還是被貶斥為五品,過了一年多,才任命為壽城邸閣督。司徒王戎上書說,李含曾經身為大臣,即使降品,也不能讓人家做吏,而不做官,經此一說,李含才被任命為始平的縣令。
趙王司馬倫篡位以後,有人對孫秀說:“李含有文武大才,不可以讓別人給挖去了。”於是,孫秀讓李含做了東武陽令。河間王司馬顒請李含做自己的征西司馬,又很快升為征西將軍府的長史,很是信任,從此,李含成為司馬顒的左膀右臂。司馬顒在齊王司馬冏起義之初,誅殺響應司馬冏的夏侯奭;送齊王司馬冏的使者給趙王司馬倫;派遣張方救援司馬倫,這些都是李含的主意。從中看出,這個在晉王朝的宦海中沉浮多年的李含對於孫秀的知遇之恩是銘刻在心的。
等到司馬顒發現司馬穎、司馬冏的力量很大的時候,變計讓李含追回張方,轉而支持二王,但是,李含卻並不是十分積極,當聽說司馬衷複辟以後,就很快從潼關回師了。
而曾經是梁州刺史的皇甫商在趙王司馬倫當皇帝的時候,被司馬倫所任用,此時,又因為司馬倫的倒台而被免官回家。皇甫商路過長安的時候,去拜見司馬顒,司馬顒對他安撫得很周到。李含不樂意了,對司馬顒說:“皇甫商這個人是司馬倫的親信,害怕朝廷追究他的責任,才跑到這裏,還是不要經常和他見麵的好。”皇甫商聽說後,更是怒火中燒。
不過,皇甫商的確是個在官場上能夠左右逢源的人才。很快的,他又被新上任的司馬冏任命為齊王府的參軍。這次,皇甫商從家鄉到中央上任,路過司馬顒的地盤,司馬顒是不得不宴請。而李含作為長史,自然要陪著客人。
皇甫商想到上次回來,是那麼的落魄,如今回去,自然情緒好了很多,但是,卻一見到李含,氣就不打一處來。
酒喝到一半,新仇舊恨就借著酒力,發作了出來,於是,兩個人在司馬顒麵前大吵了一架,司馬顒把二位勸解開來。
等到皇甫商到了洛陽,也許就是這個皇甫商的主意,司馬冏把李含這個司馬顒的智囊從司馬顒身邊調離,弄到中央做了翊軍校尉(六校之一),當然這一舉措是變相削弱司馬顒的力量,不過是用一種叫你感覺是拉攏你的姿態進行的。因為,翊軍校尉位置十分重要,齊王司馬冏在2年前進宮逮捕賈南風的時候,身份之一就是翊軍校尉。
被司馬顒所殺的夏侯奭的哥哥也在齊王府裏任職,多次對司馬冏說自己的弟弟被司馬顒冤殺,出主意的就是這個李含;同時,李含還和司馬冏的右司馬趙驤關係不好,身邊還有一個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朋友的皇甫商,並且,從關係的遠近上來說,人家都是司馬冏的功臣,你李含又是什麼呢?李含一直在惶恐不安中度過……
這一天,正好,齊王司馬冏要進行閱兵,神經高度緊張的李含擔心趙驤利用閱兵的時機,將自己誅殺。
他立即如驚弓之鳥一般,一個人騎馬偷偷離開洛陽,不分晝夜朝西安方向狂奔而去……
李含西去,又將引來一場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