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說過,在司馬衷時代,根據《晉書,惠帝本紀》的記載,當時的朝廷是“政出群下,綱紀大壞,貨賂公行,勢位之家,以貴陵物,忠賢路絕,讒邪得誌,更相薦舉,天下謂之互市焉。”
麵對著這樣一個狀況,此時,我們把眼光投向了一個人,那就是——張華。
對此,出身寒門的張華深感獨木難支,尤其是在元康5年,當晉王朝的武庫發生了大火,這件事對張華的震動很大,聽到武庫著火的第一時間,張華擔心諸王是不是又作亂了,他趕緊布置部隊堅守崗位。因此,沒有及時組織人們去救火,致使武庫中存放的曆代珍寶和200萬人的器械鎧甲被焚毀,根據《晉書,五行誌》的記載,這些“珍寶”包括:王莽的頭、孔子的鞋、劉邦的斬蛇寶劍等,——如果真傳到今天,那可是國寶了。——《晉書張華傳》還記載,當時張華看到那寶劍穿屋而飛,莫知去向。他和閻瓚都把這件事與以後太子被廢聯係起來,曾經沉痛地說:“武庫火而氐羌反,太子見廢,則四海可知。”——也就是預感到亡國不遠了。在憂愁和擔心中度過一天天的張華,內心的苦悶時可想而知的。他在《答何劭詩》中歎息道:“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恬曠苦不足,煩促每有餘。”“忝荷既過任。白日已西傾。道長苦智短。責重困才輕。”向往有朝一日,能夠“散發重陰下,抱杖臨清渠。屬耳聽鶯鳴,流目翫鯈魚。從容養餘日,取樂於桑榆。”
雖然如此,他還在盡力維護著王朝的日常運轉,盡量不發生大的波動,他酷愛讀書,根據史書記載,他搬家的時候,光書籍就裝了30乘,以至於國家修訂官書也要到張華家藏的書去校對。因此,張華自己出身寒門,因此十分愛惜人才,盡自己的全力提拔有才能的寒門或者吳蜀之地的人士,希望他們能夠真正為國家做出貢獻。受到張華提攜的二陸、左思都不用說了,其他的如號稱為“南土五俊”的薛兼、紀瞻、閔鴻、顧榮、賀循,都被張華稱為“皆南金也。”張華稱成公簡為“清淨比楊子雲(楊雄,漢文學家),默識擬張安世(張湯之子,漢朝重臣)。”(《晉書,成公簡傳》)對陳壽,則評價為“有良史之才。”張華還把寒門出身的陶侃、牽秀、劉弘、張軌、成公綏等提拔或者引為下屬。(分別見《晉書》各本傳)
除此以外,對於賈後的凶悍無恥,張華也盡可能進行諷諫,他寫下《女史箴》,全麵論述婦女應當具備的品德,試圖對賈後進行規勸,後來,《女史箴》被南北朝北魏宮廷畫家(據近年學者考證認定,過去通說為南朝顧愷之所畫)畫為著名的《女史箴圖》流傳至今。在司馬倫因無能被從關中調回中央以後,司馬倫極力交好賈皇後,“大為賈後所親信,”想求尚書令的職位,而張華、裴頠堅決不允許這個無能的人再染指朝政。
然而,真的是獨木難支。
雖然賈模也出於自己家族的安危,多次勸諫賈皇後不要太過分,但是,賈模的缺點也十分明顯,他的盡忠行為不過是為了避禍,因此,總愛玩些小聰明,有所啟奏,總是裝作離這事遠遠的,而在私下裏操縱;對於和自己對立的人,則千方百計地進行陷害;還“貪冒聚斂,富擬王公。”而裴頠呢,根據《晉書,韋忠傳》的說法,也是“欲而無厭。”想法太多,從不知足。對此,連張華也無可奈何。
賈南風不喜歡太子,並且自己總想幹政,這引起了裴頠的擔憂。他找到賈模和張華,秘密商議廢掉賈南風,更立太子司馬遹的親媽謝淑妃為皇後。賈模和張華都說:“皇上自己並無廢黜賈後的意思,如果我們做臣下的擅自這樣做的話,皇帝心裏肯定以為我們做的不對。再加上,諸王都是血氣方剛,朋黨如果再起異議的話,恐怕禍亂會立即爆發,到時候,我們身死國家陷入危難,還無益於社稷啊。”裴頠說:“你們倆說的都對。但是,她是個昏聵又暴虐的人,做什麼事情都無所忌憚,這樣下去,混亂也會馬上到來,你們說那怎麼辦?”張華說:“你們兩個還都是她的親屬,還被她所信任,隻要經常在她身邊進行勸諫,估計還出不了大事。幸好現在天下還過得去,我們大約還能夠度過餘生吧。”
這是《晉書,裴頠傳》的說法,而《晉書,賈皇後傳》的說法則是,賈模看到賈南風凶暴,而找到裴頠和王衍商量廢掉賈南風的事情,結果,王衍先同意,後來又後悔了,致使這一計劃泡湯。)雖然說法不同,但是,可以確信的一點是:當時,賈模或者裴頠的確與張華醞釀過廢後的事,但是,此事因為張華或王衍的反對而夭折了。
賈模和裴頠很聽張華的話,賈模每每遇到機會就勸諫賈南風,弄得賈南風心裏很不是滋味,以為賈模不是真心愛自己,於是,就慢慢對賈模疏遠,賈模因此憂憤成病,很快就去世了;裴頠不敢像賈模那樣直接勸說賈後,隻好找到自己的從母賈南風的親媽郭槐,讓郭槐勸說賈南風對太子好點,裴頠最擔心的事就是害怕賈後和太子司馬遹之間出現問題。
正如裴頠擔心的,太子和賈後之間真的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