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番外·除掉

誅殺楚王

如果《晉書汝南王亮傳》記載無誤的話,這場政變持續的時間應該是這樣的:晚上皇帝下詔司馬瑋,司馬瑋接著召集內外軍,開始圍攻衛瓘和司馬亮的府邸,順利逮捕二人,此時天色已亮,殺了衛瓘;當天晚上,司馬瑋想到裴楷曾經被提名擔任北軍中侯,秘密派人去誅殺裴楷,裴楷帶著司馬亮8歲的兒子司馬羕,一晚上挪8個地方,躲來躲去,最後跑到自己的老丈人王渾家,才幸免於難。到第二天中午,司馬瑋終於殺了司馬亮;第二天下午一直到晚上,部隊全部聚集在洛陽城內。

而當時的情況,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是:“是時,內外擾亂,朝廷凶懼,不知所出。”

也就是說,事態的發展超出了密謀者的預料,包括賈南風在內,也不知道該怎麼收場。因為此時的情況是:

楚王司馬瑋矯詔已經成為事實:他誅殺了司馬亮和衛瓘這兩個朝廷的人望,不僅宗室再無一個年齒較高、統領全族的大人物,庶族大臣中也失去了一個望重的重臣——我不想用德高二字形容兩人,因為,兩人還不配。

同時,司馬瑋如今成了洛陽城內最有權勢的人物,他同樣的矯詔成為了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都督中外諸軍。——處理司馬亮和衛瓘,根本不需要那麼多軍隊,司馬瑋如今意欲何為?

而此時,好亂樂禍的岐盛對司馬瑋說:“如今,您應該趁著大權在握,趁機殺了賈模和郭彰一黨,誅滅外戚,使王室強盛,安定天下。”《晉書,賈充傳》記載:(郭彰)是“賈後從舅也。與賈充素相親遇,充妻待彰若同生。”

司馬瑋猶豫未決。

原因很簡單:司馬瑋雖然剛狠,但是一直是功狗,而非獵人。他每次出手,也都是受人指揮,一個習慣於接受命令的人,突然讓他轉變思維模式,順利轉型為一個發布命令、左右曆史走向的人,他一時間還接受不了。

失去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也的確可惜;可是,想要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攻入宮中,廢掉賈南風,就一定是易如反掌的麼?駐守宮門的三王真的會聽命於自己?如果哥哥司馬衷站出來說話,外軍一哄而散,怎麼辦?

大凡猶豫一是因為決心,二是因為左右為難。而司馬瑋的猶豫,則是沒有一點心理準備。

在發動政變之前,岐盛和公孫宏並沒和自己通氣;突然接到詔書,考慮還算周全,沒有忘記把外軍也弄來;為了泄憤和自保,自己已經乘機殺了司馬亮和衛瓘二人,此時,自己突然成了部隊的最高統帥,那下一步該怎麼走呢?自己此時也不敢立即解兵,如果身邊什麼也沒有,不要說司馬亮和衛瓘的親黨一定會反攻倒算,就是皇上皇後一翻臉,追究起自己的矯詔之罪的話,自己也百口莫辯,死路一條啊!但是,就這樣一直拖下去,畢竟不是辦法……

“亢龍有悔”也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事物的一種態勢不可能一直處於激蕩的狀態中……中午,賈模領兵去救司馬亮,其實已經顯示出賈家對自己的舉動不滿了。

一整夜,人們都在忐忑不安中度過。

這時,天色已亮,另外一個同樣無情的陰謀也在同時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