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番外·二相輔政

3月8日“婦女節政變”以後,第二天,賈南風就大赦天下,並且把這一年又改為元康元年。

290年和291年就著兩年,年號叫人眼花繚亂,290年司馬炎自己改成太熙,太熙了4個月,司馬炎就死了,楊駿一看司馬炎死了,立馬就改成了永熙。大臣們說皇帝剛死不過年就改元不和禮儀,終於到291年過了年,楊駿就又一次改元為永平,剛到3月,賈南風婦女節政變就殺了楊駿,賈南風又把年號改為元康。滿打滿算,楊駿也就專權了10月,就身首異處!

在這充滿了血腥的10天裏,司馬伷的三兒子東安公司馬繇可算是出盡了風頭。

史書記載,司馬繇之所以能夠參加到政變中,是因為當時他是皇帝身邊的散騎常侍,此人相貌最大的特點是像關羽一樣是美須髯,性格也像關羽一樣剛毅,有威望;不僅如此,而且還博學多才。既然司馬繇是皇帝司馬衷身邊的人,當然深得皇帝和賈後的信任,所以,在發動政變的時候,既不是資格老的下邳王司馬晃,也不是年輕氣盛的楚王司馬瑋,而是一個僅僅為“公”的司馬繇指揮全部的部隊。這裏麵當然大有玄機了,歸根結底當然還是信任問題了,畢竟諸王屬於另立門戶的人,不是皇帝身邊的人;二則,司馬繇地位較低,號召力也不強,並且,隻是一個皇帝的侍從,沒有自己的軍隊,讓他總統諸軍,避免主導政變的人會反戈一擊。

當時,司馬衷即拜司馬繇為右衛將軍,直接領射聲校尉,加侍中,兼典軍大將軍。當天,誅殺的和賞賜的共300多人,全部都是司馬繇一個人說了算——當然,既有濫殺的,也有濫賞的,下麵的人也因為爭功對司馬繇頗有微詞。

過了10天,即3月19日,司馬衷征召汝南王司馬亮當太宰(上三公之一)和太保(上三公之三)衛瓘同時主管政府機要(錄尚書事),掌權輔政,二人均為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就是說覲見皇帝的時候可以身佩寶劍,並且可以不“趨”,就是進入宮廷以後,不用小步快跑了,隻用正常走路就成。——任命秦王司馬柬當最高統帥(大將軍),東平王司馬楙當撫軍大將軍,楚王司馬瑋當首都衛戍司令(衛將軍)兼中央禁軍總監(北軍中候),下邳王司馬晃當國務院總理(尚書令),東安公司馬繇晉升王爵(東安王),當國務院左執行長(尚書左仆射,《晉書本傳》記載為右仆射)。封董猛當武安侯,三位老哥也都封三等侯爵(亭侯);孟觀封為上穀郡公,李肇也被封為郡公,兩人都升官為積弩將軍。

後世的史學家以後來發生的事情,逆推說賈南風把司馬亮和衛瓘推到前台,其目的是為了除掉二人,從而證明賈南風陰險毒辣等等,對此,個人的確不敢認同。雖然本人對賈南風同樣厭惡之極。但是,個人認為,賈南風在任命司馬亮和衛瓘主政之初,應該不存在要借刀殺人、除掉二人的意思。

這是因為:宮中的積怨和楊駿咄咄逼人的攻勢,使得除掉楊駿勢在必行。在除去楊駿以後,賈南風的確需要一個德高望重的重臣來穩定人心。這是客觀需要;

而在賈南風看來,司馬亮和衛瓘都是被楊駿排擠的對象,所以,二人應該,也的確是楊駿的政敵。按照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理,在打倒楊駿以後,任用二人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同時,二人可謂碩果僅存的晉朝重臣,在鹹寧初年的時候,司馬亮就已經被司馬炎任命為宗師了,當時,因為宗室龐大,相互之間不相統屬,司馬炎就讓司馬亮統一掌管宗室;而衛瓘則是當時庶姓大臣中年齡最長聲望最高的人物,以之輔政可起到穩定政局、籠絡庶姓朝臣之效,因此,二人一個代表宗室,一個代表庶姓大臣。這是客觀的可能性。

從以後的事件發生進程來看,首先要和賈南風作對的是司馬繇,然後是一個小人物基於個人利益,而對賈南風報告說司馬亮和衛瓘企圖要廢掉賈南風,才促使賈南風出手。詳細情況,我們以後再說。

且不說司馬亮如今的高位,僅僅看司馬亮原來宗師的職責就是對於宗室“訓導觀察”,司馬亮的到來,讓不少一直對司馬繇賞賜不公憤憤不平的人找到了訴苦的主。

司馬亮解決司馬繇賞罰不公的辦法,不是重新進行公平的評定,而是為了收買人心,對於誅殺楊駿有功人員在原有的基礎上,普遍地又加賞,以至於中下級軍官晉封侯爵的多達1081人。在司馬亮看來,原來你以為封賞的不夠,那我現在給你加封,你不就沒意見了嗎?其實,大凡不滿在於不公,而不在於多少,正可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原來的基礎上,都還是原樣的增加封賞,不但不能解決原來的不公,而且,這種超越規矩的濫賞也使得沒參與政變的人員更加失落。

當時,就有人提出異議。總監察官(禦史中丞)傅鹹寫信給司馬亮說:“這次因功而升官晉爵的,人數之多,多到震動天地,從古到今,從來沒有看到過這種事情。沒有功勞而受賞賜,人們誰不喜歡國家發生災亂?是培養無窮的災亂之源。這些措施,都是東安公司馬繇出的主意。人人都認為,殿下抵達京師後,自會糾正,糾正合乎正道,大家怎麼會憤怒?而大家所以憤怒,在於不公平。而今獎賞之濫,比司馬繇所做的,更加兩倍,沒有人不感到失望。”

除了厚賞以外,在司馬亮和衛瓘不足100天的掌權期間,他們還做了以下幾件事情:

一是,人事安排。因為秦王司馬柬被封為大將軍,所以,關中重地應該選擇另外一個宗室重臣前去鎮守,於是,任命梁王司馬肜為征西大將軍、都督關西諸軍事。從傅鹹勸告司馬亮的話中,也可以看出,司馬亮專權,任用私人,比如傅鹹說司馬亮:“近來我經過你的門前,戴官帽的人和華麗的車馬,塞滿大街小巷。……夏侯駿沒有一點功勞,竟旱地拔蔥,突然躍到宮廷供應部長(少府)高位,大家都說:因為他是你的姻親,所以才有此奇跡。”

二是,廢黜司馬繇和司馬楙。司馬繇雖然是司馬澹的弟弟,但是,司馬澹卻各個方麵都不如司馬繇,論長相,人家司馬繇是美髯公,論品行,人家比自己聲望高。在家裏,爸爸司馬伷和老媽諸葛太妃也都喜愛司馬繇,司馬澹的老婆也姓郭,是賈南風的表妹,這郭家的女人都是那樣凶悍,對諸葛太妃也不好,所以,老媽老爸就更加喜愛弟弟司馬繇了,因此,司馬澹對這個弟弟恨之入骨,形同敵人。司馬澹看到自己的弟弟在誅殺楊駿運動中表現如此搶眼,越想心裏越不是滋味,於是,就多次在司馬亮跟前打小報告,說自己的弟弟專權,隨意賞罰——這也的確是司馬繇的失誤之處。開始的時候,膽小怕事的司馬亮並不想對司馬繇怎麼樣,因為,當時的司馬繇還領著右衛將軍,司馬亮也不想去碰他。然而,就在此時,司馬繇卻想廢掉賈南風,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於是,司馬亮上書皇帝說司馬繇一是專行誅殺賞賜,把和自己關係好的司馬楙也拉進功臣行列——司馬楙善於獻媚,原來是楊駿黨羽的,本來是應該被誅殺的;二是在誅殺楊駿中騎牆觀望,要求把司馬繇和司馬楙免官。於是3月27日,司馬衷下詔把兩人免官,免官以後,又借口司馬繇在家中口出惡言,遂放逐司馬繇到遙遠的帶方郡(朝鮮半島沙裏院城);把司馬楙遣返回他的東平封國。

三是,建議諸侯王全部都回到封國去(當然不包括自己)。司馬亮和衛瓘產生這樣想法也很自然,剛剛經曆了大亂的首都,依然駐紮著各自領著親兵的虎視眈眈的諸王,的確不是什麼好事。不過,兩人產生這個動議的直接原因,卻參雜了不少其他成分,他們最主要的矛頭就是對準了在誅殺楊駿中立了大功的司馬瑋。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對於司馬瑋的任命——領北軍中候!楚王瑋因引兵入朝誅駿而由方鎮長官一躍而成為禁衛軍司令。而這個司馬瑋卻是“少年果銳,多立威刑”,不僅讓司馬亮、衛瓘,而且也讓“朝廷忌之”。於是,司馬亮召集眾臣在皇帝司馬衷麵前開會討論,讓所有的諸侯王歸國,自然你司馬瑋也不例外,你的北軍中侯自然要被免去。眾臣沒一個敢出聲的,隻有衛瓘發言表示讚同,於是會議決定免去司馬瑋的北軍中侯的位置,讓臨海候裴楷擔任,這把司馬瑋氣得半死——是誰立了大功?沒我,有你司馬亮嗎?這不明擺著過河拆橋嗎!裴楷形同罪犯,差點被殺,現在竟然成了功臣!——玉人裴楷也不敢火中取栗,那麼重要的職位,就是不敢接受。

為什麼司馬亮、衛瓘那麼看好裴楷呢?一看《晉書裴楷傳》就一目了然了:“楷長子輿先娶亮女,女適衛瓘子。”也就是說,裴楷的大兒子裴輿娶的司馬亮的女兒,兩人是兒女親家;可是裴輿早死,司馬亮的女兒又再嫁給了衛瓘的兒子,司馬亮和衛瓘又成了兒女親家,三個人其實是連環親家。(另有一種翻譯:裴輿和司馬亮的女兒結婚以後生下女兒,嫁給了衛瓘的兒子,不過,如果這樣翻譯的話,頭一句話裏的“先”字就不好解釋了,另外,兩句中間就應該加上一個“生女”)

在司馬瑋看來,司馬亮和衛瓘你們做得也太過分了。發動政變的時候,你司馬亮不敢;等政變成功了,你司馬亮抖起來了;你抖起來也不打緊,你衝別人抖去,別在我麵前玩火!但是,惱怒歸惱怒,司馬瑋還沒想把司馬亮和衛瓘怎麼樣——畢竟人家是爺爺輩的人,既是宗師,又是太宰,我又能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