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番外·八王之亂始

以賈南風誅殺楊駿為起點,開始了最為複雜,難記的“八王之亂”。

其實,我私心一直不很讚同曆史上用“八王之亂”這個名詞。理由是:

一是,大凡我們設計出一個名詞,或者抽象出一個概念,目的就是為了便於記憶。而“八王之亂”這個名詞的出現,卻適得其反。把長達16年的曆史,用這八個王的混戰一下子概括,不僅不如我們一點一點地記述起來便於記憶,反而,當我們想起這個名詞的時候,使得對那段曆史理不出一個清晰的線索。

二是,個人以為,過去的曆史學家之所以想出了這個名詞,是因為,在《晉書》的第59卷把元康以後在曆史上較為活躍的8個王編成了一卷。其實,就這一長達16年的曆史過程中,不是一個八王之亂就可以涵蓋得了的,其間發生了諸多事件。在記述曆史的時候,我想,倒不如不用這個名詞,而是根據曆史不同時段發生的具體事件,設計相應的名詞,這樣,才方便我們的記憶。比如:誅殺楊駿,誅殺司馬瑋等。

另外,在我看來,左右這段曆史的主導人物涉及到晉王朝的宗室,而這就牽扯到龐大的司馬氏家族。要想真正理清楚其間的人物關係,首先要對司馬氏家族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我嚐試著先把西晉時期這個龐大的司馬氏家族逐一列出,對於在曆史上有所作為的人物,先簡單提醒;對於沒有什麼事跡的人物一筆帶過的方法,試圖讓大家有一個較為完整並且較為清晰的了解。

我們知道司馬懿有八個兄弟,司馬懿是老二。

大哥司馬朗—司馬遺—司馬洪(過繼,原為司馬望之子)—司馬混—司馬滔—司馬望(過繼,原為司馬孚之子)—司馬威(司馬洪之子,直接繼承自己的爺爺)

老大司馬朗這一支,沒什麼特別要說的事情,隻是司馬望的孫子司馬威,小字阿皮,在趙王司馬倫謀逆的時候,還有點小事。

老二司馬懿,我們過去說過,他一共有9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司馬幹、司馬亮、司馬伷、司馬京、司馬駿、司馬肜、司馬倫。

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和他哥哥司馬懿一樣是個高產父親,和司馬懿一樣有9個兒子,精力旺盛的男人一般事業都有成?

司馬孚的9個兒子,分別為司馬邕、司馬望、司馬輔、司馬翼、司馬晃、司馬瑰、司馬珪、司馬衡、司馬景。

司馬懿的四弟司馬馗:有三個兒子司馬權、司馬泰、司馬綏。

司馬懿的五弟司馬恂:一個兒子司馬遂,又有二子:司馬耽、司馬緝。

司馬懿的六弟司馬進:兩個兒子司馬遜、司馬睦,其中司馬遜又有二子:司馬隨、司馬承。

司馬懿的七弟司馬通:三個兒子司馬陵、司馬順、司馬斌。司馬順在自己的堂侄子司馬炎受禪的時候,歎息道:“現在做的這事,跟上古時代唐虞的禪讓根本不是一回事,還整個禪讓的名!”後被流放而死。

司馬懿的八弟司馬敏史書未見記載。

我們明白了這個龐大的家族和相互之間的複雜關係,雖然現在讀起來稍顯枯燥,但是在以後的曆史進程中,回過頭來對照起來看,就會使得我們對相關人物之間的關係有一個立體的認識。